育儿观念:别代替我成长,请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

10-13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育儿观念:别代替我成长,请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立的种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现实中,父母长辈却给孩子设定了许多条条框框,认为孩子还没长大,不能自己做决定,制止了孩子自由的想法。我想说,经验需要自己积累,给孩子一个自己长得的机会吧!

在幼儿园,时不时的我会发现一些类似这样的事情。一天早上,我来到幼儿园,刚刚给孩子们准备好区域活动材料,耳边便响起了清脆的声音“老师,早上好!”我忙微笑着对他们说:“小朋友们,早上好!”原来是子琪和浩浩两名小朋友同时走近了活动室,他俩一起兴高采烈的谈论着,子琪说:“我昨天和妹妹一起在土堆上挖了一个大地洞,像迷宫一样,可好玩了,明天我们一起玩吧!。”浩浩说:“我妈妈不让我玩土,她说会把衣服弄脏的。”

还有一次,我正在浇花,楠楠走过来对我说:“老师,这些花真漂亮,你在给它们浇水吗?”我说:“是啊,要不要试一试呢?”楠楠忙摇着小手说:“不用了,妈妈不让我浇花,她说,会把身上弄湿的。”

在与孩子们和家长的交流中,我还听到了一些事情,如爷爷奶奶不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怕穿不好;不让孩子自己吃饭,怕撒了;家长帮孩子收拾玩具,怕累着……

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怕这怕那,孩子想做的事情就这样一次次的被阻止。父母出于关心、出于担忧、出于爱护,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替孩子遮风挡雨,恨不得帮孩子排除一切障碍,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让给孩子,可谓“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其实,父母的这种“好心”,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好事。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陪伴着,而不是孩子的统治者。家长们常常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可以按自己的期待,自己的想法随意涂画。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密码,只有孩子通过自己的行动、探索、发现、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才能完成真正意义的成长。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却不能给他们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也不要过分担心孩子的安全,更不要过于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你耐心地把规则讲给孩子听,他们同样会做得很好。换句话说,即便孩子做得很糟糕,那也不要紧,毕竟孩子多了一次实践的机会。温室中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把孩子包裹得越紧,孩子越是弱不禁风。

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没有经历,便不会有成长。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吧!还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让孩子自己长大


育儿观念:让孩子自己长大

人们都说,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纯洁无瑕的。世上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眼光来看,用孩子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那么世界该是多美好啊!

这几天天气很冷,还下着雨,可能是天气的缘故,孩子们来得比较少,也来得比往常晚,最后一个来得是韩雨兵,只是这么冷的天气这孩子却戴一顶太阳帽来幼儿园了,我不禁有点好笑,还没来得及问,雨兵的妈妈跟着过来了说:这孩子大冷的天非要戴太阳帽,我说什么也不听,气死我了,你好好批评批评他。“哦,没事的,你忙去吧。

家长走后,我问雨兵: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要带太阳帽呢?雨兵说:我这个太阳帽上有护者神龟,戴上他就能变的很厉害。那你不怕冷吗?我反问到,他摇了摇头,我想孩子并没有因为冷而不高兴,反而觉得自己很厉害,于是我也没再说什么,作为老师我要做的事就是告诉他:冷了就摘下来。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固执的一面大人要是强行解决的话,难免会让孩子产生叛逆,让孩子自己承受自己决定的后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育儿观念:别担心,请放开你的手


育儿观念:别担心,请放开你的手

现在的小朋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掌上明珠,一家人围着宝宝转,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包办,宝宝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有些家庭是怕宝宝做不好,干脆就自己包办,其实世界上没有哪个人做事情是一次就可以做好的,你不让宝宝尝试去做的话,怎么知道他做得好不好?比如,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宝宝吃的橘子、鸡蛋、苹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为的是宝宝吃起来容易,更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可是不知道这些父母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为宝宝提供这些方便的同时,不仅剥夺了孩子亲手实践的机会,而且剥夺了宝宝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

还记得有一天,到了中午的进餐时间,wendy端着香喷喷的饭菜走进了教室,说:“我们今天吃鸡翅哦!”宝贝们都开心的不得了,每个小宝贝都端着自己的小碗,看着自己碗里的鸡翅喜滋滋的,开始吃饭了,可是有的小宝贝却开始拿着自己的鸡翅苦恼着该如何与鸡翅做“斗争”时,wendy突然戴起手套,开始帮宝宝们剥鸡翅上的肉,剔除骨头,我马上制止了wendy这样的做法,告诉她让小朋友自己动手,鼓励他们让他们自己试一试。刚开始有好几个宝宝都说:“老师,我不会剥。”我告诉了他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方法,并鼓励宝宝们要加油,要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会做好的。当有宝贝取得了成功并收获到成功的快乐后,越来越多的宝宝们也开始变得自信,自己努力尝试着收获成功的果实。

现在的很多家长或认为宝宝做事太笨手笨脚了,或担心宝宝在做事中损害东西、伤害自己,为了省事省心,他们情愿把宝宝的事一手包办了。可是这样做却弊端多多。

首先,这样做剥夺了宝宝的动手机会,宝宝学穿衣,系鞋带,洗碗、扫地时,虽然做得笨拙并且一开始干不好,但人的手是越练越灵巧的,大人剥夺了宝宝动手的机会,宝宝哪来灵巧的双手?其次,这样可能让宝宝养成懒惰的性格。父母的样样代做,使宝宝什么也不会做,缺乏克服障碍取得成功的经历,从而缺乏自信,而缺乏自信的宝宝很难在在生活学习中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最后,宝宝从不亲自做事,就不能体会父母的辛苦。父母辛勤挣来的钱,他花起来也大手大脚,不当回事。所以,家长应多费一份心,放手让宝宝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从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育儿观念: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育儿观念: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蒙特梭利教育中有很关键的一条:尊重儿童,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想要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自发学习。内利三周岁的时候去参加海娃幼儿园的亲子班,从第一次的坐不住到后来的能坐下来,基本理解老师所表达的意思。有没有学到什么,并不重要。我希望她能知道幼儿园里有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有老师一起游戏,让她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充满期待。同时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她的自理能力,吃饭、穿衣、穿鞋,自己能干的事情尽量都让她自己做。

后来入园的事实证明,当初为入园所做的准备全是有用的。内利每天高高兴兴的去上幼儿园,小班一年,内利的伙食费是没有退还的,她应该是全班出勤率最高的小孩。同时她的自理能力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稳定的情绪让她的托班生活过的健康而愉快。当大多数的小孩不安,哭闹,去经过长长短短的入园适应期的时候,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儿歌,游戏,在集体生活里学习着生活和社交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发育的快或慢。内利的语言能力,一直到28个月,才从单纯的爸爸妈妈,完成了词组,简单句子的飞跃。而我周围认识的人当中他们的孩子,在10——20个月之间,已经能基本完整的唱简单的儿歌了。注重跟孩子在一起的过程,而不必太在意结果。家人都把内利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跟她说话,完整的句子,讲述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孩子的成长过程,总是会给父母太多的惊喜。内利之后的语言能力,似乎是一场正能量的瞬间爆发过程,基本标准的普通话,口齿清晰,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入园后发现,内利比其他孩子更内敛,在社交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弱了些。所以,平常和周末,经常带孩子在小区内或公园里玩耍,孩子看到同龄人自然会去跟同龄的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去玩。我们还去做活动:“在家做饺子”体验劳动的快乐,“摘桔子”感受收获的喜悦,“魔术泡泡秀”感知泡泡的神奇,“超级飞侠”教会同伴合作的重要......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平常活动的累积过程。有些事情,不能当时就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只要朝着不偏离大方向的目标前进,终能抵达目标的彼岸。

如今,内利对认字有了兴趣。尽管我不希望她过早的去学习认字。因为认字这项本领,到小学一定会开始,就算不会,学了拼音,自然就会认识所有想认识的字。可是看着内利满足于自己认字的小小成就和快乐中,我想过程本身应该是让人觉得愉悦和幸福的。读书,读诗,没有目标和目的的读各种故事儿歌,丰富的词汇和想像能力才是小孩拥有的最好的能力。遵循孩子的兴趣出发,理解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声音。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育儿观念:我与宝贝同成长


育儿观念:我与宝贝同成长

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已成长为可爱的小小男子汉,现在3岁多了,有时我们会叫他大名——陈苏祎!当我准备孕育他之前,记得我们班的阿姨就说过“你以后有了孩子,一定是个儿女心非常重的妈妈”。果然如此,从十月怀胎至今,他真的成为了我生活的重心,每天心里满满的装的全是他。为了他我吃不喜欢的水果和肉类、为了他我的生活时间调整的非常规律。当然,也正因为如此,他从出生时就是个时间很有规律的孩子。兔年10月底出生的他,胖嘟嘟的,天气越来越冷了,他也就很少会出门,很少有哭闹现象,除了吃就是睡,记得那年过年时,楼上的天天妈妈好奇的问:“你生了吗?怎么没听见你家宝宝哭呢?”是啊!那时琦琦已经是3个月了。回头想想琦琦的成长,我真的有好多话要对他说,因为伴随着他成长的同时我自己也在成长!

家和万事兴

这句话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我们走在新时代的这个尖端上,新时代造就了目前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中大同小异的状况,那就是家里两代长辈都把爱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我们家的情况较特殊,家里除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四个姑姑,大家几乎都是围着宝宝转的。要知道一大家人,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个人都会对宝宝付出自己那份爱,人多力量大,可人多事情也多,难免会有意见冲突时。可是家里人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自从宝宝出生后,感觉家里比以前更加和谐,大家互相之间更加的谦让,更加的关心。很多人都问我,你和家里那么多人住在一起,怎么相处啊?其实我们一大家人的和睦相处都要归功与宝宝,宝宝就是一家人的调和剂,他的笑、他的哭、他的可爱举动和点滴成长成了我们每日茶余饭后的开心时刻。宝宝现在已经3岁多,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很关心。有时,我们在家里说话声音比较大或者我们比较激动的讨论问题,可在他看来我们就像是吵架,有时我和宝宝爸爸会打打闹闹地,每当这些情况出现,他都会及时站出来制止,他的一本正经常常弄得我们哄堂大笑,他自己也会跟着我们一起笑,和谐便来自与家人的笑声。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虽然一大家人都宠着他,但大家都明白良好的习惯得从小培养。夏天时,宝宝早上起床后已经是自己穿衣服了,衣服、裤子、袜子和鞋子,这些他都会穿。刚开始他也不是很情愿,于是我们一起带着他、鼓励他、和他比赛故意输给他,慢慢的他早晨起床后便养成了自己穿衣的好习惯了。到了冬天,天气冷,衣服厚,穿衣服的难度较大,我们会帮助他,不让穿衣服这件事给他造成压力。除了穿衣,他还坚持自己吃饭。入园前开始,每餐都坐在自己的餐椅上,和大人们同时吃饭。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能坚持自己吃饭,这就很值得鼓励了。其实,孩子的自理能力,有时需要大人多动脑筋,提供给他自己动手的机会,如:为了方便他冬天入厕,我将他的裤子从里到外全都开了小洞洞,有小便时他自己进厕所就能解了。不用一件件的脱再一件件的往上提裤子,这大大提高了他自我服务的意识,更减少尿裤子的可能。洗完脸厚,他总是自己拿着小瓶子自己擦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很多时候孩子的习惯都依赖于家长的培养和锻炼。你给他一滴水,他便以涌泉相报。这句话用在这也是很恰当的,家长稍微动动脑筋,孩子便能还你无限惊喜。

抓住黄金发展期

幼儿3岁时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此时会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较多,而且他的语言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周围的人说的是哪种语言孩子很快就能听懂并学会。宝宝祖籍是江苏盐城,我们在盐城过羊年,过年那段时间,他学会很多盐城方言。看到动画片里的简单英语,他也能跟着学几句,有一次只看了一集英文动画片,就学会了一首英文版的《小星星》。这样的语言能力令我们惊讶不已,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大多都有类似这样的表现。我们给他订阅了幼儿杂志,其中有书、有碟片,还有配套的玩具,这满足了他多方面的需求:可以看书,边看边说;也可以看动画碟片,满足视野需求;还可以用手触摸着配套的玩具,同时增进交流的和沟通的能力。关于动画片和杂志,一定要有选择的给孩子看。不健康内容一定要远离孩子,家长要把好安全关。

反思促进步,进步促成长

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时他会比较自私,自己的玩具不愿意跟别人分享,吃饭时衣服和桌面上都是饭粒,还有老师跟我们反应的问题等。表面上这些都是孩子身上的问题,可我想孩子的问题也就是更能折射出大人的问题,我们或多或少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妥和失误,宝宝的成长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强大的网络力量和身边同事朋友的有效事例,老师提的建议,都是家长自我改进和自我修炼的好途径。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我们的镜子。当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时我们必须思考,问题来源自哪里,找到根源,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育儿观念:别老对孩子说“我生气了”


育儿观念:别老对孩子说“我生气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别闹了,妈妈生气了!”、“你不好好吃饭,奶奶生气了!”等等,认为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听话。但是事实上,家长总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可是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哟,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爸爸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尽量不要对孩子生气,即使真的生气了,也要先控制好情绪,如果忍不住爆发出来了,事后也要马上抚慰孩子,告诉他:“宝宝刚才不乖,妈妈好伤心呀,忍不住生气了,但是妈妈还是很爱宝宝的,宝宝只要改正了坏毛病,还是人见人爱的乖孩子!”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解析问题一:分析是什么事情让你生气,学会冷静处理

对待孩子的言行,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如果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比如突然不听妈妈话了,大哭大闹,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觉得很生气也要先压住火气,仔细想想孩子哭闹是不是有他的原因,用轻柔的语气询问他:是不是病了累了,还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了解情况之后,慢慢地抚慰孩子,在平复孩子心情的同时,爸爸妈妈的火气也慢慢消退了。

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比如乱扔东西,或者说粗话等等,也可以尝试着先耐心地引导他,告诉他“要将东西放回原位,而且小孩子要讲文明,不能随便说粗话,这些都是坏孩子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坏孩子!”看到孩子认真地改正了,爸爸妈妈要及时地夸奖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听话就能受到表扬,也会高兴起来,看到孩子又是乖乖的了,爸爸妈妈怎么还会生气呢?

解析问题二:分析是孩子的行为错了,还是大人的理念错了

小孩子都有自己玩乐的世界,有他喜欢的游戏方法,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爸爸妈妈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就是可以这么做。这样一来,如果爸爸妈妈生气了,他就会更加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了。

比如说,孩子正在用苍蝇拍打苍蝇,他是把它当作玩具玩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懂他的想法,觉得他是在玩脏东西,马上命令他:“快把这个脏脏的拍子放下去洗手,你要是不放妈妈就生气了!”这时候孩子会觉得妈妈连玩具都不让他玩了,好伤心啊!其实妈妈不妨尝试一下,跟着孩子一起玩,拿着拍子跟他一起拍,一边问他:“宝宝告诉妈妈,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在给妈妈讲解的时候也会产生成就感,能够培养他的小自信,而且听到孩子乖巧的解释,妈妈的心情也会变好呀!玩过之后再带孩子去洗手,并告诉他:“苍蝇拍是拍苍蝇的,上面有好多好多细菌呢,宝宝以后如果一定要玩的话,玩过后一定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知道吗?”这样既能满足孩子游戏的愿望,又能让他长见识,一举两得。

解析问题三:分清楚大错小错,不要轻易用生气制服孩子

许多家长总会时刻盯紧孩子,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制止,想从根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但是这样做反而更不容易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消失。而且如果爸爸妈妈一直管制着孩子,他一犯错就用生气来制服他,反而会形成副作用:使性情较弱的孩子会变得内向自闭郁闷,而开朗外向的孩子尤其男孩会变本加厉故意使坏捣蛋。

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爸爸妈妈大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想伸手抓饭吃的时候,妈妈沉住气,不要立刻制止他,让孩子看到抓饭的后果就是把饭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饱,那么他以后就会乖乖地用勺子吃饭啦。

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开始慢慢懂事了,爸爸妈妈就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他,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错误拿出来分析,帮他改正坏习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教导才能让孩子能耐心听完,认认真真地改正错误。

解析问题四:用生气来硬碰硬,则会形成反作用

面对爸爸妈妈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以为生闷气爸爸妈妈就拿他没办法了,反之,如果家长们继续生气,跟孩子硬碰硬,也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这可怎么办呢?

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好心态,先不要生气,不给孩子要挟大人的机会,同时,爸爸妈妈也要尽量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加以赞赏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信任,给他树立美德的机会。比如孩子如果不肯洗澡,大人不妨通融一次,告诉他今天不洗就算了,但明天要洗,这等于期待孩子能做到说话算数,是对孩子信任的具体表现,孩子都很重视爸妈对自己的信任,一般会乐意第二天洗澡的。

爸爸妈妈要生气时,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看看孩子是需要关心抚慰,孩子需要大人的引导,对症下药,既能够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大人们生气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经历。

育儿观念:儿子的行为让我吃惊


育儿观念:儿子的行为让我吃惊

因为是从事幼教工作的,所以在教育儿子方面我还是比较下功夫的,尤其是非常注重孩子智力能力的开发,经常给他讲故事,教他朗诵儿歌,练习计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的智力发展确实不错。然而,我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爱父母、敬长辈的教育,一件小事深深的震动了我。

那天接孩子回家,我给他买了一根冰棍。由于天气热,怕冰棍化得太快,我先咬了一口,儿子当时就显得不情愿,但还是接过冰棍吃了起来,走了一段路,我见冰棍直往孩子手上流,就又咬了一口,这时,儿子大哭起来,“啪”的一声把剩下的半根冰棍扔到地上,嘴里喊道:“不给妈妈吃!不给妈妈吃!”当时,我非常气愤,问道:“妈妈能不能吃?”儿子大叫道:“不能吃。”儿子的行为让我吃惊,这时,我才真正感到从小对孩子进行爱父母教育多么重要。

我们决定共同协调地来教育孩子。首先,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树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正确地位。过去我们认为孩子小,打人又不痛,在玩游戏时,我常开心地说:“爸爸坏,打爸爸。”儿子在我的鼓励下,举起小拳头打爸爸。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中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尊重他人。我们成人平时说话、处事也注意互相尊重,给孩子树立榜样。再是,纠正孩子吃独食的坏习惯,让孩子懂得好东西应和爸爸、妈妈、及其他家人共同分享。过去,新鲜水果上市较贵,买来总“孝敬”儿子。现在不管什么好东西,让孩子先分给大人,让孩子懂得有好吃的东西应想到爸爸妈妈和长辈。

通过这一年多的教育培养,儿子变化很大,爱爸爸、爱妈妈,还懂得了要尊敬老人。

相信《育儿观念:别代替我成长,请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别夸我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