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反思: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10-15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某种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一篇教育笔记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幼儿教育反思: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户外游戏中,孩子们拍球用的大篮球只有几个,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要想玩到大篮球都要轮流玩。今天,朱一菲拿到一个大篮球,她在一旁认真的进行拍球练习,由于她不太会拍,球拍几下就跑掉了。这时,许炜昆见机就过去拿球,顺势将球“归为已有”了,只见朱一菲也不甘示弱,上前抢自己的球,而许炜昆也不让人。他们在一起争夺着,一会菲菲跑到我身边,向我“投诉”许炜昆的情况。我想:如果我这时批评许炜昆她肯定会很“老实”地把球还给菲菲的,可是这样一来,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从她内心也未必真正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才是正确。这时,我便走到许炜昆身边,向聊天一样,问她“许炜昆,这球是谁的呀?”“是朱一菲的”她回答到。“那这球为什么在你这呢?”“刚才朱一菲玩时掉在地下了,我就捡起来了呀!”“那这球应该是谁的呢?”我问到。“我不知道,我很想玩。”许炜昆低着头回答。“如果你想玩,你可以向小朋友说明呀,等朱一菲玩完了,让她给你玩好吗?小朋友问要学会互想谦让对不对呢?”“对,我等朱一菲玩完了,再向她借。”说完,许炜昆向菲菲走去,把球还给了菲菲。现在的社会都是独生子女,许炜昆小朋友家也不例外,由于社会及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从他人的角度去关心、体贴别人。所以,在幼儿园这种孩子多的环境中,幼儿在遇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往往不考虑别人的因素,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只要我得到就可以了,我就满足了的想法,便造成一些幼儿之间争抢玩具、争抢东西等事件。这时,教师要先分析幼儿特点,不能急于解决问题,先弄清整个事情,再引导幼儿自己来分析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幼儿自己想如何改正。这样,幼儿与教师既把问题解决了,又可以使幼儿自己明白以后该如何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这个时候教师到底该怎么做


今天把一位小朋友说哭了,心里觉得挺不爽的。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建构吧的运动场搭的特别好,我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负责搭建的小朋友就告诉我说:“这是足球场,这是跳台,运动员可以从这个地方跳下去。”而且,周围没有什么多余的积木堆在那里,特别的整洁、干净。我想,等游戏讲评后一定要让大家来参观一下!

在收材料的时候我提醒建构吧的小朋友不要把积木拆掉或者碰倒,等会让大家去参观一下。可是,我的话还没说完,只听“碰”的一声,一块积木从一位小朋友的手中掉了下来,搭好的运动场全倒掉了。说实话,我当时真的很生气,我问把积木碰倒的那位孩子为何把积木碰倒,她很委屈的说:“老师,我不小心的。”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孩子这么说。搬椅子时碰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手,会说:“老师,我不小心的。”吃饭时把汤碰倒在地上,会说:“老师,我不小心的。”画画时把颜料撒了一地,会说:“老师,我不小心的。”说实话,看到他们无辜的眼神,的确有点不忍心再说什么。

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呢?是原谅还是批评教育呢?我想,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所谓人无完人,有一些小朋友的确是不小心做了错事,那么一次、两次,教师可以原谅;对于一些较为调皮的孩子,我想如果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原谅只会是纵容此类事情的发生,这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批评、指正,并教育孩子以后不要发生此类事情。

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今天的事情,应该说这位小朋友的确是不当心,而且平时也比较的听话,能积极遵守班级规则。但之所以出现弄坏积木的事情,也是因为她听到音乐没有立刻回到座位导致的。也许是她没有认真去听老师说的“不要整理积木”的话,也许是她想把多余的积木收好,让运动场变的更漂亮吧!之所以哭,是因为听到老师说:“你要把积木重新搭好”,因为这对她来说有一些困难,而且有碍面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得出她并不能勇敢的承认错误。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先对她批评教育,然后由她决定是否把积木重新搭好,是否能让其学会勇敢的面对错误,又能保护她那颗幼小的心灵呢?

幼儿教育反思——他的行为怎么看待


今天早上又看到浩浩在向蔡林君讨玩具汽车玩。蔡林君大概因为是因为正沉浸在对新汽车的浓浓兴趣之中,所以只顾着自己玩,没来得及理睬浩浩。只见浩浩跟过来跟过去的,一直跟随着蔡林君,嘴里还不停地讨着,并且提醒似的说着一句话:“你妈妈早上来的时候不是说过了吗:‘你要给小朋友一起玩。’”诶!我听了这句话竟也觉得和有点不知道怎么回事似的,想不出应对的办法来。反思这句话:孩子分不清角色之间的关系,把别人本来用来自律的标准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他律的标准。觉得他妈妈既然这么说了,久应该这个玩具让别人尽情地来玩,不考虑蔡林君本人是不是愿意,甚至觉得今天这个玩具就是应该要给“我”玩的。其实这还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跟上次的“你这么小气”的想法也是一样的。认为别人不肯把东西给自己就是别人的小气。而自己的东西理所当然就可以不给别人玩。这就是很明显的一种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与想法。而且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表现得非常的明显。这种现象的产生的原因可能家里对孩子过于宠爱,家里的长辈在很多的事情上都迁就着他有关系的。看来,这种行为纠正还是要通过与家庭的配合共同来完成的。

教育随笔:我知道安静


小朋友们区角游戏结束了,需要幼儿安静下来,可他们丝毫不听我的,只顾自己讲话。我不声不响地打开了录音机,播放起好听的童话故事来。这时,我看见豆豆、果果、乐乐等几个小朋友停止了讲话,静下来听故事了。可其他小朋友还在吵,他们听不清楚,豆豆就大声喊:“别说话了,我都听不清楚故事了!”慢慢地,讲话的小朋友陆续都静下来听故事了。听完故事,我请那几个大声抗议的小朋友来谈谈他们刚才的体会。他们都说刚才心里非常恼火,大家都在说话,害得自己故事也不能听了。我又问刚才说话的那些小朋友,如果换作是你们,你们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受呢?他们都害羞地低下了头。最后,我适时总结:“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仔细地倾听,你们说对吗?小朋友们听了都频频点头。在听别人回答的过程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对别人所说的话,要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你同意,就点点头,身体要倾向于说话的人,表示出渴求的姿态,如果自己不能理解,应在别人发言后提出问题,适时的请教问题。这样做,给讲话的人感觉是你在仔细地听。最后小朋友们都表示该讲的时候讲,该听的时候听。特别是在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地倾听,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要让幼儿真正做到认真地倾听,把理念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在不断地培养。

幼儿教育案例:爱我,你就抱抱我


刘昱麟是个活泼、机灵、淘气的小男孩儿。他在同龄人里个子属于偏小的,但他的“心眼儿”却是比同龄的孩子多很多。他经常围在我的身旁,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忽然从背后猛地推我一把,我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经常会被他推个趔趄。转过身来我告诉他,这样推人很危险,很可能会摔头。他每次都只是“坏笑”,不肯听我把解释说完,就“哧溜”的像个泥鳅遛了。可过不多久,他又要继续他的小动作。他不止是对我,对班内的其他老师,也会趁人不备,要么推一把,要么从老师后面扯老师的衣服,要么拍老师一下。老师们多次给他讲这样做既不礼貌,也很危险,他每次笑呵呵的,不怎么听,下次依然继续。

直到有一天,当这个小家伙又从背后推了马老师,马老师冷不防差点跪倒。马老师先是愣了一会,然后她慢慢蹲下来,拉着昱麟的手,眼睛看着他说:“你是不是想让老师抱抱,来,老师抱抱你!以后你别推人,我就天天抱抱你!”说着,马老师把他抱起来,搂在怀里。这样的举动,昱麟出乎意料的平静,他静静的趴在老师的怀里,没有像以前那样挣脱,看到这一招管用,当昱麟再出现类似的举动时,我也学着马老师的方法,真的很有效。

经过这件事,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昱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他每天坐幼儿园接送车来园,中午在园里吃饭,一整天都在幼儿园里度过,见不到他的爸爸妈妈,他渴望父母的拥抱、亲吻,而他所谓的“攻击”老师,无非是想引起老师们的注意,想得到老师们的关爱,而作为老师的我,又知道他内心的多少呢?忽然想起一首儿歌“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教育随笔:没有玩具该怎么办


观察实录:早晨来园以后,基本上早来的孩子我们总是以桌面玩具居多。那玩什么玩具的决定自然就落到最早来的小朋友手中。尧尧小朋友每天来园都不怎么早,等他来时,玩具已经分的差不多了。尧尧看了一眼桌上的玩具所剩无几,便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没有玩具了。你们谁分我点吧!”似乎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手中搭好的玩具拆下来。尧尧火了,直接把边上小朋友搭好的积木破坏了,然后拿了一部分到自己身边。这时的边上的小朋友当然不依了,来老师处告状。尧尧不甘心被告状,就说:“那我玩具这么少,谁让你们都不分我一点的。”听了尧尧的话,我便当着全班的面说,尧尧来的晚,没有玩具完了,我们该怎么办呀?这时组里的小朋友都腾出了一小部分玩具给他。同时,我也告诉尧尧,没有玩具的时候不仅仅只有破坏别人的玩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许会有更多的好办法。

分析:

解决同伴争执,培养幼儿化解冲突的技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尧尧小朋友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语言表达与动作能力不同步。总是话没说完直接插手。引起其他幼儿的误会。尧尧也不太愿意和同伴分享,因此别人也不太愿意和她成为朋友。孩子对如何交往和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老师提醒一下他就能明白抢夺不是一种好的行为。通过语言解决矛盾,很关键。

措施:

运用一些故事和其他表现好的幼儿作为榜样来感化尧尧。让他从故事和其他幼儿身上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当遇到问题发现错误及时批评和纠正。在家长方面:则可以告知家长幼儿园的教育方法,请家长积极配合。相信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在交往方面的能力会更好。

教育随笔:要让小班幼儿知道“我长大了”


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常有“我还小”、“我不会”、、“老师来”等念头,这些念头往往都是家长无形中给孩子灌输和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形成的。当孩子第一天进幼儿园时,我的耳边就有很多爷爷奶奶的嘱托:“我家孩子在家什么也不会,老师你多帮帮他”、“老师,我家宝宝不吃饭就麻烦你多喂喂”、“老师,小便的时候请你帮忙脱裤子……”。家长们的这种做法本身就阻碍了幼儿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幼儿动手能力差,反过来又会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行为能力必然会相应增长,一味强调“我还小”,幼儿的一切都将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是无法与同龄同步发展的。入园后还是什么事情也不愿自己动手做:吃饭时,老师不喂就不吃;小便时,老师不帮忙脱裤子就尿身上;甚至喝水也要老师帮忙倒好才愿意喝。

我们认为经常告诉幼儿“你长大了”,能让幼儿增强自信心,产生求知欲。多鼓励幼儿说:“让我自己试一试。”只有家园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的孩子不断的长大。

孩子,你不听话,我该怎么办?


与家长交谈和接触时,常听到这种反映,说孩子在家很不听话,让他吃饭,让他洗脸,大人喊很多遍他们都无动于衷,好像没长耳朵一样,使做父母的毫无办法。

一是做父母的无论要求孩子做什么,总喜欢大呼小叫,一件事重复许多遍,孩子慢就不停的催促、呵斥:“快来洗手,你快点不行吗?”,“快点吃,大口吃,快点往下咽!”不停地唠叨不奏效地催促,使孩子慢慢习惯了,变得毫不在乎,漫不轻心。

二是正当孩子做一件事时,这时父母若要求孩子去做别的事,孩子自然不会情愿,不会顺从,就好像没长耳朵似的。

三是孩子与家长意见不统一,孩子不愿服从家长,对家长的话视作耳旁风,这时的“没耳朵”,其实是一种反抗。

总而言之,孩子“没耳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责任在家长身上。当你要求孩子时要先看看孩子在干什么,然后用温和的、带有商量的口吻对孩子讲话,讲完后再听听孩子的意见。孩子一时任性不听话要耐心说服,千万不要大声喊叫。要求孩子有时可用眼神,用手势示意,这样可减少口舌,增加默契。慢慢地,孩子就会有“耳朵”了

我庆幸,我做了一回懒老师


我们在教室里布置了一棵可以变化的树,在给大树装饰树叶的时候,我有意识的让孩子们来尝试一下用对称的方法来剪,孩子们特别的感兴趣,就开始自己折纸,自己画着剪,可不一会儿就发现问题了。

顾雨昕剪好后,成了两片分开的半边叶子。这是怎么回事呀?看到旁边的小朋友已经获得了成功,她着急的寻求我的帮助:“孟老师,你帮我画一下吧!”我没有急于告诉她正确的方法,而是让她再仔细看看老师提供的画好的材料,再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画的。我看到顾雨昕认真地观察着旁边的小朋友怎么做。过了一会,于是她又拿起了一张纸,折好后准备画。刚下笔,李一凡看见了,急着说:“从这边,从这边,要不你一剪,就断了,我给你画。”顾雨昕紧抓住笔,说:“我自己画,我要自己画。”于是她又从另外一头开始画,画好后想了一会儿,一剪,果然没有断。她拿起了第三张纸,这回对折后,看了看纸的两边,然后才下笔,剪好后也没有断。

我一直注视着这一幕,我轻轻的蹲下来问:“刚才怎么会剪断呢?”她说:“得从折的中间开始画,不能从打开的地方画。”我说:“你真聪明,一会咱们把这个方法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听到了老师的表扬,她骄傲的笑了。看到顾雨昕快乐的样子,我感到欣慰,孩子是多么渴望成功啊!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了一些有意的知识,还发展了能力,体验了成功感,这种获得是幼儿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次这样的经历,一定会使孩子成为一个勤于思考和自信的人。

我很庆幸,自己做了一回懒老师,没有剥夺发展的机会。因为孩子只有自己亲身尝试实践获得的能力才会真实而牢固。对孩子我们要放开手脚,给他们充分的尝试机会和条件,对于我们教育者则要学着适时的等待。

相信孩子,理解孩子,等待孩子,是个不容易的过程。但这种相信,等待所带给孩子的,确实是终身可享有的财富。从小培养孩子有一种认真钻研的态度,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这才是我们培养的目的。

相信《幼儿教育反思: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教育反思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