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更需要观察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而教育笔记可以帮老师总结教育经验与不足。平常你收集了优秀的教育笔记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老师和我一起玩”,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回忆去年刚入园的这些小家伙们。一个个哭着,闹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现在每天都很高兴的来幼儿园,突然发现每次带班时,孩子们总喜欢和我聊天、拽拽我的衣服、摸摸我的手。“老师,我上个礼拜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了。”“老师我家里有玩的遥控汽车”今天,在玩自主性游戏的时候。小米跑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和我一起玩,好么?我很高兴的答应了他的邀请。娃娃家的齐齐,看到了也跑来,老师:“你也陪我玩好么?”抢着牵我的手,于是我牵着他们的手问:“老师只有一个耶,?”小米说:“那我们一起玩好不。”我摸了摸他们的头,“你们先去玩,等会老师来你们那做客好么?”他们高兴的点点头。由此,我感受了孩子们多么希望老师关注自己,但作为新教师,在组织各种活动中,难免会忽视某个细节,因此,孩子们的某些愿望不能满足。小班的宝贝们是多么天真可爱。有时候只是老师轻轻的抱抱,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小脸,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喜欢自己的感情。所以想到自己今后不要总是以老师的身份教育孩子,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心理、情绪,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从心里爱老师、爱幼儿园。让他们更快乐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我们一起玩


在一次玩七巧板活动时,为了公平起见,我给每个孩子八个图形,让他们随意拼成一个物体。孩子们用手中的小图形拼成了汽车、房子、飞机,玩的非常开心。我仔细观察着每个孩子有创意的表现,这时,文文突然哭兮兮地跑过来说:“老师,奇奇抢了我的积木。”我来到奇奇身边,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抢,这是我掉了的。”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争了起来。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缺少谦让与合作,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总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作为老师,我决定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看见两人吵了起来,旁边的孩子也参与了进来。有的说,是奇奇拿文文的,有的说,数一数就知道了。对,数一数!这时,晨晨数了数两人的积木,文文七个,奇奇的八个。咦?还有一个积木呢?原来还躺在地下了。小小的一场“抢玩具”风波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他们自己解决了问题,奇奇向文文道了谦,但我心里还是觉得应想个更好的办法来教育孩子们,怎样与同伴和睦相处?

我低着头继续观察着孩子们的表现,走到但嘉木面前时,我发现她没有积木。于是我问:“你的积木呢?”她笑着说:“我和罗荣倩雯放在了一起,谁想玩几个就拿几个。我让她先玩呢!”“真的呀,你们的办法真好!”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谁说每个孩子都自私?这不是教育孩子们最好的例子吗?于是,我让孩子们停下来安静地听但嘉木介绍她们的玩法。而且,我说,老师非常赞赏这种做法。经我一提示,许多孩子都主动把积木放在了中间,自己需要几个就拿几个,不争也不抢。看到这和谐温馨的画面,我不由的为榜样的神奇作用所感动着。

我想,在教师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中,应该有知识技能的目标,也应该有情感、性格和良好品质的目标,而且后者应占主要位置。我们应利用活动中突发的事例来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才是孩子们一生受益的,也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

活动随笔:我们一起玩


在一次玩七巧板活动时,为了公平起见,我给每个孩子八个图形,让他们随意拼成一个物体。孩子们用手中的小图形拼成了汽车、房子、飞机,玩的非常开心。我仔细观察着每个孩子有创意的表现,这时,文文突然哭兮兮地跑过来说:“老师,奇奇抢了我的积木。”我来到奇奇身边,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抢,这是我掉了的。”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争了起来。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缺少谦让与合作,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总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作为老师,我决定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看见两人吵了起来,旁边的孩子也参与了进来。有的说,是奇奇拿文文的,有的说,数一数就知道了。对,数一数!这时,晨晨数了数两人的积木,文文七个,奇奇的八个。咦?还有一个积木呢?原来还躺在地下了。小小的一场“抢玩具”风波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他们自己解决了问题,奇奇向文文道了谦,但我心里还是觉得应想个更好的办法来教育孩子们,怎样与同伴和睦相处?

我低着头继续观察着孩子们的表现,走到但嘉木面前时,我发现她没有积木。于是我问:“你的积木呢?”她笑着说:“我和罗荣倩雯放在了一起,谁想玩几个就拿几个。我让她先玩呢!”“真的呀,你们的办法真好!”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谁说每个孩子都自私?这不是教育孩子们最好的例子吗?于是,我让孩子们停下来安静地听但嘉木介绍她们的玩法。而且,我说,老师非常赞赏这种做法。经我一提示,许多孩子都主动把积木放在了中间,自己需要几个就拿几个,不争也不抢。看到这和谐温馨的画面,我不由的为榜样的神奇作用所感动着。

我想,在教师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中,应该有知识技能的目标,也应该有情感、性格和良好品质的目标,而且后者应占主要位置。我们应利用活动中突发的事例来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才是孩子们一生受益的,也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

教育随笔:大家一起玩


近来孩子们都喜欢把玩具带到娃娃家来玩,只有佑佑不舍得带玩具,还经常抢别人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时,他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文文不让我玩玩具还打我。”我把文文叫到面前询问缘由,文文委屈地说:“佑佑不带玩具来,总是抢我的玩,上次还把我的小汽车摔坏了。”听到这儿,佑佑赶紧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我问:“你很喜欢文文的玩具吗?”他点点头。我又问:“你该怎样向他借哪?”佑佑不高兴的说:“我和他商量了,他就是不给我玩。”“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呢?”我再问,这时旁边的琪琪插话说:“两个人一块玩。”我又继续问佑佑:“你这样喜欢玩具,为什么不自己带呢?”“我怕别人给我玩坏了。”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玩具,如果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玩具一样爱护别人的玩具,就不会玩坏了。”他想了想说:“我明天也带玩具来。”

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辆玩具汽车,并且特意让我看:“老师,这是爸爸新给我买的小汽车。”我高兴的说:“呀,你的小汽车真漂亮,还是遥控车,老师很喜欢。”自由活动时,我请他向小朋友介绍展示小汽车的玩法,他自豪地对孩子们说:“我来教你们玩吧。”孩子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跑到他面前,“我们一块玩吧。”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离园时,他说:“老师,我把小汽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个玩具来。”从此,佑佑会把自己的玩具到娃娃家来和小朋友一块玩。在这里他不仅懂得了怎样与小朋友相处,还学会了与同伴共享。

我和你们一起玩


今天在区角活动时.三个孩子在玩“小医院”的游戏。巧巧扮演医生,凯博扮演护士,涵涵扮演病人,大家分工合作,玩得很愉快。但是,过了一会儿,涵涵觉得扮演病人经常耍躺在床上“打吊针”,不好玩,于是,她提出要做护士,巧巧和凯博也不愿意当“病人”。没“病人”来看病,“医生”“护士”只能闲着,游戏就无法继续下去。这时,我走进“小医院”,对他们说:“我也来和大家一起玩吧!”孩子们个个欢呼起来:“朱老师,你真好。…朱老师,你要做医生还是护士呀?

我和孩子商量如何分配角色,当大家都不愿当病人时怎么办。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每人都当一次“病人”,这样既公平。又能体验多种角色。轮到我当“病人”了.我先到“涵涵护士”那里挂号。然后到“凯博医生”那里看病。“巧巧医生”还真是有点“专业水平”,摸了摸我的头,看了看我的喉咙.然后用听诊器听了听我的心肺部位,说我既感冒又发烧,得打两支针。于是由“涵涵护士”和“凯博护士”各帮我打了一针。我假装怕打针,“涵涵护士”不停地安慰我:“不要怕,打了针、吃了药,病很快就会好的。”巧巧还像大人似的说:“你看我的针头很小,打针的时候就像蚊子咬你一下,很快就不痛了。”等打完针以后,小医生和小护士还表扬我:“你真棒!”

游戏结束后,三个孩子还不停地对我说:“下次我们再到小医院来玩吧。”孩子年龄小,当游戏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他们就会不知所措,以至于游戏无法继续。这时教师就要及时介入.有时还得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游戏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使游戏得以继续,而且能引导孩子通过制订规则解决矛盾。

幼儿观察记录:和我一起来看书


观察目标

1.是否喜欢与同伴分享阅读,体验分享阅读的乐趣。

2.能否与同伴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观察记录

龚凌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地挑选着,一边挑选,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本书好像看过了。”一直没有选好看哪本书。当拿起《身体里软软硬硬的骨头》这本书时,她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她的表情,我觉得她很想知道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了好一会儿。我便过去告诉了她这本书的名字,她很开心,跟念了一遍书名后,认真翻阅起来,注意着书角的平整。这时她看到可可也过来了,就连忙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我还可以给你讲一讲呢!”于是她俩亲密地边看边讲了起来。

分析评价

1.龚凌是一个比较容易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事情的孩子,老师都对她比较放心。2.在集体活动时,龚凌却不容易融入集体,只跟着自己相熟的几个朋友交流。

支持策略

1.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虽然他们喜欢看图书,但是还没养成看图讲述的习惯及爱护图书、有序翻看的好习惯。

2.龚凌是个很懂事的小朋友,不会多说多问什么,这时我们应该及时让她了解故事名称,让她可以有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3.要引导她分享她看书的乐趣,并引导孩子学习她好的看书习惯和方法,在集体面前对她进行了奖励,相信对小朋友们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她多与其他朋友进行交流,培养其大胆交流的能力。

教育随笔:带领孩子一起玩


教育随笔:带领孩子一起玩

开学时,看见给孩子装书的盒子很漂亮,也很实用,就将这些盒子留了下来,虽然留下来了,可是,一直不知道该把这些盒子做什么用,就一直在那里放着.

直到有一天,我们整理储藏室,发现这些盒子堆在那里,没有用又占地方,就把他们从储藏室里都搬了出来,在想,到底该用这些盒子做些什么呢?平时,孩子的体育玩具种类不是那么的多,何不用这些盒子给孩子做一些体育玩具去丰富孩子的课间生活呢?说做就做,中午,当孩子们一个个都睡熟了以后,轻轻的将这些盒子一个个拿出了,先是把他们拼起来,再用透明胶把他们结实的粘在一起.

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就带领孩子们来玩这些自制的我玩具,我们用这些玩具创设了一个情境,叫爬山过河,有山洞,有小河,有跨栏,和孩子说明玩法以后,就让孩子自己玩了,孩子的兴趣都及高,很多孩子玩的都很开心,孩子还是非常喜欢这种自制玩具的.玩过后,孩子都说,还想玩,还没有玩好.

看来,孩子还是很喜欢这些,自制的体育玩具,以后,我们还是要尽量用这些废弃不用的材料多为孩子制作一些玩具.

天天愿意和同伴一起玩


今天的区域活动天天来到了表演区。还没有进入区域,天天问:“表演区可以做什么?”思恒说:“可以唱歌!”天天说:“我会的!”天天在柜子旁边转了一圈,拿起青蛙的头套戴在头上,拿出青蛙的手套套上,找到了青蛙的脚套,对思恒说:“你帮我穿一下!”思恒说:“好的!”天天坐在椅子上,思恒蹲下给他穿脚套。穿好后,天天拿来两个沙锤,递给思恒一个,开始笑着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唱第一句的时候,面朝前面;唱第二句时,天天看了看旁边的思恒,思恒没有看他,天天说:“我们一起唱!”思恒说:“我要唱大拇指是爸爸。”天天看着思恒说:“好的,我们一起唱!”两个孩子一起唱“手指歌”,天天时不时地把头转到思恒一边,边笑眯眯边唱。

我的分析:天天是一个很活跃的孩子,一直以来很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在表演区中,天天可以自如地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天天能为自己打扮一番,并对服装的整体感还是比较强的,虽然没有穿衣服(据说是他不会),但还是能把头饰、手套和脚套的一整套装扮都配对,说明天天对青蛙的外形特征有整体的了解。在表演的过程中,天天时不时地将头转到思恒那边,并笑着唱歌,也许是在模仿,但也说明天天的舞台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我的思考:天天在为自己装扮的时候,先将手套戴好了,这就遇到了穿鞋套的困难,这个时候求助同伴确实是一种方法,如果他能改变打扮的顺序,可能就能独立完成这个任务了。天天愿意和同伴一起玩,希望同伴能和他进行互动,这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实属不易,对天天的协商必须点赞。其他孩子能从天天那里学习到什么呢?

我的尝试:

1.和天天交流:如果要自己把这些打扮穿好,你可以怎么做?提示他穿戴的先后顺序。

2.让天天在全班孩子面前进行表演,表扬天天唱歌时的表情、和同伴的互动!

大人怎样和孩子一起玩


我们对于孩子美好的求知欲望,往往不愿满足,而对于孩子的无理纠缠,却无条件地迁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培养什么,扼杀什么,且好好想想吧。

做父母的无不爱自己的幼年子女,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能了解小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做父母的无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知道与孩子交往的重要。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坐在书房里看书、写字是很重要的,不愿意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玩耍,有的甚至还要限制孩子去玩耍。要知道玩耍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学习社会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子在家里,一定要有相当的东西玩,相当的事情做,要晓得不玩不做,不会发展的。……做父母的总是说小孩子的不好,其实是因为做父母的不知道怎样教小孩子。”

幼小的孩子最喜爱和需要父母做他们的游戏伙伴,和他们一起游戏和交往。家长和3岁前的孩子多交往、同游戏,一方面能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当今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更需要父母做他们的游戏伙伴。

有些父母很爱跟孩子玩,但却不大注意照顾孩子的程度,常常把游戏复杂化了。结果,不仅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反而使孩子厌烦。那么怎样和孩子一起玩呢?

一是了解孩子爱玩哪些游戏。3岁前的孩子大致喜欢玩下述几种游戏:(1)模仿性游戏。例如,过家家、开汽车、开火车,当医生等。(2)智力游戏。玩纸牌,魔板,分辨声音等。(3)音乐体育游戏。如:赛跑、捉迷藏,钻圈、玩沙、玩水等。

二是做孩子的好伙伴。大人与孩子玩时,作为长者加以指导,大人又要放下架子做孩子的真正伙伴。例如,玩看病的游戏,孩子肯定愿意当医生,大人就可以当病人,有时“医生”不知该说什么时,大人就可以提醒他该吃药了或给开个药方等。还可以按照图画书里的人物来扮演角色。如:讲《小兔子乖乖》的故事,父母与孩子可以分别扮演大灰狼,兔妈妈和小白兔,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练习了口语表达能力及复述故事的能力。再如,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又跑又唱,孩子很开心还锻炼了身体。

三是每天固定时间和孩子游戏。有时家长工作很忙,而孩子又非要让父母陪他一起玩,结果吵闹不休,双方都很生气,特别是孩子很委屈。如果每天固定时间与孩子玩,让孩子明白何时大人工作不应打扰,何时爸爸妈妈又可以和自己玩了。养成良好习惯,很有益处。

相信《老师和我一起玩》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和你在一起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