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天会对孩子说多少句话?”当抛出这个问题给父母们,大多数人可能回答不上来,因为说得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
我们知道,语言是人和人沟通的最好工具。你对孩子每说一句话,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塑造着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好的语言令人如沐春风,荡涤心灵,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看看以下九句话,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每天坚持下来,孩子会一天比一天更优秀哦~
1.我相信你
这一句简单的“我相信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我们都需要从他人的肯定中找到一份存在感和满足感,尤其是亲人的信任,小孩子内心简单,一句对他鼓励的话,胜过一堆糖果的甜,得到了肯定和鼓励,他会不断开始新的努力尝试,带给你更多惊喜。
2.你很强,不要放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咿呀学语,蹒跚走步,再到学习难题,这都是一个个现实的坎,每一步,都需要坚持,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加油打气,让孩子在困难中磨练自己,跨过一个个障碍。
3.你今天玩(学)得怎么样?
在回家的路上,或者睡前时间里,可以像朋友聊天一样,问问孩子今天过得怎么样,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聆听他们的声音,这样可以增进亲子情感,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何乐不为呢?
4.我一直在你左右
孩子也会有沮丧和难过的时候,小小的不如意,不顺心,可能会像石头一样,压在他脆弱的心头,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关怀和安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直在你身边,是你强大的后盾,遇到任何事,都不要害怕,不要慌乱,这可以缓解孩子的不愉快情绪,扫除阴霾。
5.我为你骄傲
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喜悦,为他的成功而由衷的赞赏,为他的每一次进步而鼓掌,孩子迈出的小小一步,都是他为未来人生铺下的垫脚石。
6.一切都会好的
孩子,现在的你,可能什么也不会,但是经过你的不懈努力,不断尝试,一切都会好的,上天不会辜负有心人,当你学会各种本领,回头再看,会感谢那个不怕吃苦,倔强可爱的自己。
7.谢谢你帮我
对孩子帮助父母做事情时,不要吝啬一句“谢谢”,这两个字可以教会孩子对任何人都需要常怀感恩之心,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喜爱。
8.你以后会做什么
有梦的孩子会勇敢飞,跟孩子聊聊他的梦想,畅想一下未来会发生什么,听听他对梦想蓝图的描绘。父母可以从孩子的理想中,引导他要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美好的梦想。
9.我爱你
妈妈的爱里,有繁星闪耀,爸爸的爱里,有山川河流,父母的爱,呵护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一句“我爱你”可以代替千言万语,融化孩子的心。
每天都试着对孩子说这九句话,每一句都暗含着柔软又坚定的力量,每一句传递到孩子心里,都如春风十里,深得人心,他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性格都写在孩子的脸上
情绪是一种即时的心理状态,那么相对应的就是孩子的性格。性格是一个较长的心理状态,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一生。但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性格是更容易有变化的。
比如父母会焦急地发现,怎么以前开朗活泼的孩子最近突然特别蔫儿、不爱和别人说话了?以前特别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孩子怎么突然畏首畏脚起来?诸如此类,等等。当然有负面性格转向正面性格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教育机构的研究表明,性格的转变是有周期性的,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转变。
有教育家提出一种观点,每当孩子性格转变前,脸部表情会提供信号。所以,父母应该加以观察,以做好及时的引导。对于那些不善沟通的孩子,父母平时留意观察,就更加重要。
有专家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让几十个的孩子来画一个人,无论孩子画的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甚至是外星人,无一例外,孩子一定会先画出脸。无独有偶,该专家指出:由于孩子的生理技能尚未开发,性格的转向往往就会由脸部先传达,孩子的潜意识里也会有意识地用脸部去表达想法。
中国戏曲中有脸谱的说法,就是以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保尔·埃克曼认为,孩子的面部表情可分为最基本的六种:惊奇、高兴、愤怒、悲伤、藐视、害怕。
如果父母发现平时总是很内向的儿子近来有时会面带笑容,那么父母就应该想到,孩子也许认识了一个有好感的女生。于是,父母就应该提前准备,如果发现确有其事,让孩子在学习上分心了,该如何加以引导,使孩子重新走上正轨。此类事情的出现,会让内向的孩子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性格,以亲近心仪的女孩子。父母的正确处理,会使孩子从此走向开朗,同时也明白早恋的害处。
我们所说的孩子的脸面不仅是指孩子的长相,主要是指其面部表情。人的面部是精神上获得完整的整体美的关键,孩子尤其如此。因为从面部最丰富的精神性表现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灵变化。面部结构不可能脱离精神,因为它就是精神的直观表现。面容是精神的体现,也是性格的象征,它与躯体有着明显的区别。
面部很容易表现出柔情、胆怯、微笑、憎恨诸多感情。而身体相对于面部,尤其相对于眼睛而言,却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尽管它也可以通过动作和造型来表达性格,但仍然是不足以与面部相比拟。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模样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孩子的眼睛、鼻子、眉毛在家长的眼里都是那么的完美和栩栩如生。
其实,孩子的脸型往往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先天的脸型随着后天的生活状态、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的不同,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教育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统计资料研究发现,孩子的脸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某些性格。
1.圆脸
大家常将拥有小圆脸儿的孩子叫“小胖墩儿”,他们模样可爱。这种脸,肌肉厚实而浑圆,而这种孩子好相处,待人亲切,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强。这种脸型的孩子总是很乐观,准确地说,他们看起来就是一副乐天派的样子,这是都是拜圆脸所赐,再配上笑容,简直什么都打不垮他们的感觉。这类孩子对周围环境感到安然惬意,所以永远是和气、有趣、可亲的。
教育学家建议,如果您的孩子是圆脸类型的,那么在与他们交流时,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要成为他们的忠实听众,因为乐观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忧郁,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想都向父母说。当然,并不是说圆脸型的孩子当中没有忧郁派,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他们。
2.瓜子型脸
这种脸型多见于女孩儿,是秀气的代名词,最著名的瓜子脸属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拥有这种脸型的女孩子,通常具有犹豫的气质,平时不太爱与别人说话,但和熟悉的人往往会打开心扉,如果父母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培养与她们的感情,那么她们也将与父母无话不谈。如果父母从小就用苛刻的态度要求她们,那么长大后,这类孩子也会变得十分苛刻,甚至刻薄。
此外,这种脸形的孩子有着很好的顺应性,富有理性,是个理性主义者。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这种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被伤到自尊,不管程度轻重,他们都会倍受打击,并且对伤害他们的人心存仇恨,所以这类孩子的家长要注意:无论怎么生气,也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否则,孩子很伤心,后果很严重。
3.倒三角脸
这种脸型的轮廓是,额头宽,脸形随着往下巴的方向慢慢变窄,形成倒三角型的脸孔。
有这种脸形的孩子和他的身体有关,他们的身体多半也是细瘦、娇小的体形。他们做事多半一丝不苟,有的孩子可能还会有洁癖。他们有很强的虚荣心,喜欢受人瞩目,同时也很关心引人注目的事物;性情中有优柔寡断的一面,还有细腻而浪漫的一面,大多数会带有难以接近的气质,因而使人感觉难以相处。
4.“国”字脸
这种脸形方正,宽大的下巴和发达的脸颊骨是这种脸形的主要特征。
这种孩子对任何事物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意志力坚强,即使碰到很大的困难也能很振作。他们性格外向,富有行动力,正义感强烈,不喜欢迁就,决不委屈自己,因此缺乏一定的通融性;对于已经决定的事情会坚持到底,异常执着,容易与人有冲突,不过很讲义气,有人相求可以鼎力相助。
5.细长型脸
脸形长,下巴呈四角型,而鼻子和口就显得小,这种孩子对细微琐事考虑得比较周到,对研究有一定的热忱,擅长与人交流,如果有一技之长,那将是他最好的职业。对人谦恭、周到、有礼貌,乍看起来通情达理,其实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心意,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会造成些麻烦。
作为读懂孩子的基础,家长首先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即孩子的五官,它们都在无形中传递着孩子不计其数复杂而又微妙的信息,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孩子的气质、情绪、性格、态度等等。如果你是一个心思细腻、观察力强的家长,那么与孩子说话前,迅速收集信息、综合做出判断、洞察孩子内心,一分钟足够了。
孩子脸型与性格的趣味测试
各国教育学家对孩子脸型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他们普遍认为脸部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爱尔兰学者柯林斯提出,与儿童时代相比,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孩子的脸会变得更短更宽,他们的下巴也会慢慢增大,脸颊和眉毛逐渐突出,脸看起来就逐渐摆脱了幼稚的感觉。他还做了一种非常有趣的解释,即一个孩子脸部的发育史就是这个孩子的成长史。
柯林斯把整个脸庞比作孩子的心智,随着脸庞的变宽,孩子的心智也逐渐成熟;而下巴则代表孩子的感情,下巴慢慢增大,感情也随之丰富起来,对于男孩子来说,“长出第一根胡子那一刻,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而脸颊和眉毛的突出,则表示孩子的个性开始分明,可能将要进入叛逆期。
柯林斯的朋友,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心理学系主任贾斯汀·卡尔,研究了孩子脸部特征与主动性、进取心这两项特质的关系。为此,他做了3组实验。第一组的实验对象是100名青少年志愿者,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实验对象分别是初、高中篮球队队员和橄榄球球队队员。
卡尔和他的助手首先对志愿者进行PSAP测试(这是对孩子执行力指数进行实验室测定的一种方法),再对这些青少年志愿者的面部拍照,测量宽高比,然后与PSAP测试结果进行对照。
在对这100名青少年(70名男孩,30名女孩)的测试中发现,脸部宽高比越大,男孩的执行力越强,而不符合这一规律的比例仅为6%;女孩不存在这种规律。卡尔说:“我们吃惊地发现,男孩面部宽高比的结果和PSAP的测试结果居然有关联,似乎测量一下面部尺寸就可以知道他是否有执行力,这也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事业的发展。而在随后的两个实验中,这个结论得到了印证。”
卡尔说,选择篮球或橄榄球队员作为实验对象是因为,这是两种进攻性非常强的运动,而且在很多国家普及率非常高,因而有很强的普遍性。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可以合理地运用规则争取进球。
在这两个实验中,卡尔收集了125名初、高中篮球队队员和112名橄榄球队队员的照片。卡尔说:“这些照片来自学校的网站,我们剔除了一些不规范的照片。”经过计算脸部宽高比后发现,宽高比越大,也就是脸越宽的队员,越能发起进攻,在场上也很积极。
四类个性宝宝性格转型方案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个性,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细心的家长就能看出他某方面的性格,比如外向还是内向、好动还是好静等。对于家长教育来说,宝宝的个性固然需要弘扬,但是宝宝的某些个性如果家长任其发展甚至鼓励其发展的话,可能就会发展成为任性,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交往能力。以下提供四类个性宝宝性格转型方案供家长参考。
1、消极型宝宝
肯定他的积极行为
个性描述:这类孩子平时表现沉默、孤僻、害怕生人。他们看上去很讨人喜欢,一般不会缠着父母要这要那,更不会对某些新奇的事物提出问题。
建议:平时个性比较消极的孩子,通常身体比较虚弱。这类孩子常会因小事而情绪紧张,在孩子每一次情绪紧张过后,父母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放松心情。这种类型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所以,即使是孩子犯了不可饶恕的过错,父母也要谨慎行使惩罚手段。
转型做法:在生活中,如果孩子有积极主动的表现,父母都要用温柔关切的语气表扬他。做父母的还可以经常问孩子一些问题,譬如在孩子看书时,可以对他提出问题:“你喜欢看哪一本书?”看完后,可以问他:“喜欢书中哪一个人物?”这样做可促使孩子做出思考和选择。
2、好动型宝宝
给予耐心的鼓励
个性描述:好动型的孩子常常不愿意独自呆着,他们喜欢跑来跑去,连喊带叫,直到自己筋疲力尽。由于过高的反应性和兴奋性,他们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不守纪律,很难适应受到约束的生活。
建议:这类孩子通常坐不住,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通常他们对某件事情的兴趣在短时间里就会消失。对这种类型的孩子,父母尽量不要埋怨他们,而是帮助孩子找出他喜欢做的事情。
转型做法:如果孩子喜欢看动画片,父母可以在孩子观看前先提些问题,譬如“这部片子中的主人公是谁?”等等,还可以建议孩子先看这部动画片的配套书籍,这样他会很有兴趣地接受,同时还能激发他读书的兴趣。也可以多陪孩子进行棋类、拼图游戏或是手工劳动等,起初孩子坚持不了多久,父母应当耐心地鼓励孩子,并且对孩子在游戏中的成绩给予热烈地回应。
此外,在孩子做游戏前,父母可以替孩子制定任务,在孩子完成任务后,父母在检验成绩时可适当地吹毛求疵,以此逐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3、张扬型宝宝
偶尔进行冷处理
个性描述:这类孩子特别喜欢提问题,并且爱刨根问底,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
自己,贬低别人。
专家认为,这类孩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发展下去很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成为独享主义者。
建议:如果父母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一时难以回答,那就等找到准确答案后再回答。不要介意说“我不知道”,记住,永远不要欺骗孩子。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转型做法:父母偶尔的冷淡态度,对于个性张扬的孩子来说没有坏处,但是做父母的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离我远点,我不喜欢你。”父母可以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对他说“你今天让我很伤心”等等的话,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惹父母生气了。当然,父母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切不可食言。
4、虚伪型宝宝
建议和表扬相结合
个性描述:这类孩子虽然也喜欢问为什么,但他们的内心更看重父母对他们作出的肯定评价,所以,他们对问题的结果往往并不看重。如果父母问他们:“你最喜欢的是苹果还是梨?”这类孩子通常会反问:“你喜欢什么呢?”
建议:这种类型的孩子往往很听话,他总想讨好父母,让父母高兴。对于这样的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将建议和表扬相结合。生活中多训练他做独立的选择,提醒孩子选择时不要受到旁人意见的干扰,倡导孩子的主动性。
转型做法:在个性培养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对某一件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要过多顾虑父母乃至旁人的意见。提醒孩子不要总是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要走自己的路。
此外,做父母的要经常真心诚意地表扬孩子的优点,在给孩子布置任务时,父母可以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
1.我相信你
这一句简单的“我相信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我们都需要从他人的肯定中找到一份存在感和满足感,尤其是亲人的信任,小孩子内心简单,一句对他鼓励的话,胜过一堆糖果的甜,得到了肯定和鼓励,他会不断开始新的努力尝试,带给你更多惊喜。
2.你很强,不要放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咿呀学语,蹒跚走步,再到学习难题,这都是一个个现实的坎,每一步,都需要坚持,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加油打气,让孩子在困难中磨练自己,跨过一个个障碍。
3.你今天玩(学)得怎么样?
在回家的路上,或者睡前时间里,可以像朋友聊天一样,问问孩子今天过得怎么样,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聆听他们的声音,这样可以增进亲子情感,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何乐不为呢?
4.我一直在你左右
孩子也会有沮丧和难过的时候,小小的不如意,不顺心,可能会像石头一样,压在他脆弱的心头,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关怀和安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直在你身边,是你强大的后盾,遇到任何事,都不要害怕,不要慌乱,这可以缓解孩子的不愉快情绪,扫除阴霾。
5.我为你骄傲
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喜悦,为他的成功而由衷的赞赏,为他的每一次进步而鼓掌,孩子迈出的小小一步,都是他为未来人生铺下的垫脚石。
6.一切都会好的
孩子,现在的你,可能什么也不会,但是经过你的不懈努力,不断尝试,一切都会好的,上天不会辜负有心人,当你学会各种本领,回头再看,会感谢那个不怕吃苦,倔强可爱的自己。
7.谢谢你帮我
对孩子帮助父母做事情时,不要吝啬一句“谢谢”,这两个字可以教会孩子对任何人都需要常怀感恩之心,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喜爱。
8.你以后会做什么
有梦的孩子会勇敢飞,跟孩子聊聊他的梦想,畅想一下未来会发生什么,听听他对梦想蓝图的描绘。父母可以从孩子的理想中,引导他要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美好的梦想。
9.我爱你
妈妈的爱里,有繁星闪耀,爸爸的爱里,有山川河流,父母的爱,呵护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一句“我爱你”可以代替千言万语,融化孩子的心。
每天都试着对孩子说这九句话,每一句都暗含着柔软又坚定的力量,每一句传递到孩子心里,都如春风十里,深得人心,他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现在父母可以送给孩子的物质选择是越来越多了,但是孩子最想得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物质,还需要:
第一件爸爸妈妈的爱
这一件礼物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太简单的礼物,因为,没有一个家长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孩子们要的爱,不是家长们取代一切的疼爱,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资的“关爱”。孩子们要家长把对孩子的爱表达出来,还要家长给他们完整的爱。
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轻拍他们肩头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时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个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这是我们采访的数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爱的方式。还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一起来爱我?”
专家建议:中国是一个讲究深沉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们需要家长把爱说出来做出来。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的
离婚率又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爱,作为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尽量享受完整的爱。
第二件请尊重我的个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靓妹都是现在的家长们很愿意做的一件事,至于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家长给自己设计的“包装”就不管了。有些家长总是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有些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当众对孩子进行表扬。在我们的采访中,有80%以上的孩子对家长的这些行为表示不满。孩子也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专家建议:给你的孩子适合他们年龄的打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然后说一声:“做得好!”在外人面前,如实地夸奖自己的孩子。
第三件爸爸妈妈的尊重
把孩子的秘密当做笑话对别人讲,家长们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通常不能给予适当而及时的称赞,而对孩子的错误,总是不分场合地过分指责和嘲笑。
专家建议: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其尊重培养出来的。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尊重他的个性,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多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第四件爸爸妈妈给我当榜样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
专家建议:家长应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把你自己当成一个好榜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第五件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些教育却不能是生硬的。
专家建议:你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对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对待。
第六件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内见不着家长。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
专家建议: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第七件给我一个小伙伴
孩子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可是,没有伙伴成为现在城市孩子最大的烦恼。
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把紧闭的房门打开,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让孩子走到外边去接触更多的朋友。
第八件和我一起养成好习惯
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一件礼物就更显得重要,大部分孩子觉得以前父母不爱打扫卫生,不爱锻炼,不注意饮食卫生。而近来,家长们都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孩子们很高兴。
专家建议:保持你的好习惯。
第九件给我一个可达到的目标
孩子没有出生就开始学习,孩子刚睁开眼睛看世界就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孩子刚会说话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目标也一个个地增多,学习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长拔苗助长。他们说:“我们要的是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专家建议: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标要求。
第十件让我们一起笑起来
“我们的父母太严肃,太没有幽默感。”这就是很多孩子觉得影视剧里的父母很出色的一个原因,因为,那些父母总是和孩子一起欢笑。
专家建议:中国的传统使很多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严肃,这样才有威严,其实,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