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教科书”——浅谈现代家庭教育现状与正确的教育对

11-03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父母是孩子的“教科书”——浅谈现代家庭教育现状与正确的教育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庭教育是每个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成为一名家长很容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就不那么简单了。培养孩子就像马拉松比赛,不坚持到最后谁都不能轻言胜利。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需要的就是坚持。坚持就意味着胜利,如果放弃,唯有抱憾。可是坚持就意味着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要忍受乏味、忍受单调,更无暇顾及路边的风景。既然孩子的成长不是百米赛跑,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那么我们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抛弃急功近利,抛弃虚荣和面子。从培养人的个性、修养和情感入手。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首先,我们要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他们最早接受教育的启蒙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生教育。如果父母养而不教,那么孩子将失去最佳的受教育期。如果父母予以不良的影响,使子女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入学后,要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就要付出比别人大得多的努力。就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教育也必须得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才有望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之,没有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教师的辛勤劳动也会受到妨碍或抵消。

其次,我们要了解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走出教育误区,用健康科学的教育手段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观其周围不难发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子方法和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具体表现为重视分数,舍得投资。很多家长都认为学习是孩子的第一要务,成绩是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更为了孩子的将来,家长们是不惜一切代价,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一手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二)“顺其自然”型。具体表现为“代理家长”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家长因为忙于工作,或因自身条件的限制,更有甚者为了自己贪图享乐把教育子女的责任让位于爷爷奶奶等上代人。很多老年人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缺乏科学的育儿理念、方法和系统知识,容易“好心办坏事”对孩子形成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

教育好孩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从小事抓起,不能忽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等等行为。其中绝大多数家庭都难免会陷入一些教育误区。主要表现为:1.人格不平等的教育。2.空泛的讲道理(自己的行为不端)。3.破坏性的批评(盲目攀比给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4.吝啬表扬。5.强迫。6.错误的比较。7.有条件的爱(成绩考的好,爱;成绩不好,骂)。8.重分数,轻心灵。9.只供物质,没有精神供养。10.打骂孩子。11.认为只说一次,孩子就该记住,只教一次,孩子就该会(忽略孩子在他那个年龄学习的困难性,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12.过度的包办代替(生活中所有的事全部代做,孩子只有学习)。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之一,作为家长应该对此非常重视,不能只想着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就完事大吉了。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举一动反映了家庭教育中的很多问题,所以,如果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发挥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自私自利的家长很难培养出一个甘于奉献的孩子,一个心胸狭隘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一个宽宏大量的子女。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我们每一个人的字样生息之地,是人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儿童、青少年组除湿通过家庭及其关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做人的。他们在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嘎中品质和能力也首先是家庭中得到培养与训练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人的笔触教育,更是一种终身骄傲与。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教育水平高低如何,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我校重视家庭教育,将素质教育延伸到家庭,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了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为学生营造了安静、和谐、有利于全面发展的环境。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必须充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重视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

,深化对家长学校的指导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成立了在校长领导下由主管德育校长、各室主任和年级组组长为成员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德育组负责家长学校的组织及各年级家长委员会指导工作;各条线行政人员负责家长学校每一个课程的授课、碑刻管理工作;教科室负责学生、家长情况的反馈调研和教材的编审工作;总务处负责家长学校后勤及保卫工作。各部门的齐抓共管,使家长学校顺利办起,并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

二、明确目标,注重实效

开办家长学校,只有学生家长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愿意接受教育并加以实践。这就要求学校在授课中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此,首先要明确授课目的:一是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增强家长提高自身苏辙的自觉性。二是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三是强化家长的角色定位功能,提高家长的德育能力。四是明确新时期家庭教育的任务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选择科学的育人方法。

根据杀熟目的,我们在低年级以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长的资生素质为切入点,在中年级以科学的育人方法为切入点,在高年级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切入点。找准切入点,使备课、讲课内容与目标相融,解决了家长的实际问题,得到家长的欢迎与支持。

其次,要做到有的放矢。为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家长学校的凝聚力,我们非常重视授课前的调查研究,尽可能多而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家长的需求及学校、家庭生活中典型事例等,使授课内容更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于是在每节授课前,我们都召开学生座谈会、班主任座谈会、家长座谈会等,使授课内容更贴近家庭教育实际,更具针对性。

三、强化主题,提高针对性

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就阿张,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了性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学校的实效。

浅谈家庭教育的知识


大家好,我是谢璇的妈妈,今天非常高兴幼儿园安排这次家长和老师的互动,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孩子已经上中班,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小孩子的进步真的很大,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嘴里含着蜜糖长大的,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特别是爷爷奶奶的爱,可以说是溺爱,应该的不应该全都依着孩子,这样就容易使得小孩子过分依赖大人,成了家里的强人,无法适应集体生活,记得我们家谢璇刚上幼儿园那会哭了大约有半个学期,眼泪檫得眼皮都檫破了,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说明天不要去上学,第二天一睁开眼睛又是哭说不去上学,在学校门口她还拉着她奶奶的衣角,不肯放,看着别的小朋友都很棒,没有哭,我觉得可能是她胆子太小了,后来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带她去肯德那里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跟乐乐姐姐学跳舞,还有个人才艺表演。这样一来她的胆子也大了一点,表演欲也强多了,当然这中间也有学校老师的引导与关心。现在有时会故意问她,我们不要去上学了,她都不答应了。

陪女儿走过了四年多的点点滴滴,体会更是不少。从出生到呀呀学语到会走路到现在上幼儿园,除了上班时间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会抽空陪伴着女儿,像她的小朋友一样一起游戏,所以她总是说妈妈像他的好朋友。这也是她现在这么粘我的原因。我总觉得孩子从小一点一滴的成长家长的陪伴是不容错过的,这种陪伴她成长的关爱能给孩子带来自信、积极、快乐,让她学会如何去爱身边的人。一旦错过了,是再也找不回来的。等小孩子稍大点,你想陪她她还不一定肯让你陪。

我觉得人生首先应学会做人,而后再去学习知识,孩子的天性都是贪玩好动的,而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所以在这几年里,我没有刻意给她安排很多学习压力,只是她感兴趣的方面让她发展一下。也许正是因为我没有强加她学习的原因,她倒显得比较积极,比如从小到大每天晚上她都会拿出故事书让我给她讲故事,一遍又一遍总是不厌其烦地听,到直我讲得喉咙痛了不想讲了,她才勉强答应。还有这个学期开学时自已讨着要我给她报学校组织的兴趣班。我都让她自已选的。

家长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带孩子去外面走走,让她去亲近自然,周末我都带她去公园玩,让她更好的亲近自然,以前小孩子经常乱扔垃圾,每次我都会让她捡起来扔进垃圾筒,并对她说乱扔垃圾的坏处,地球爷爷会哭的,几次下来,她都不乱扔垃圾了。以前去超市,我女儿看到喜欢的玩具要我给她买,有时我会对她说这个超市里要贵,妈妈给你网上买,过了几天我女儿问我网上买的何时能拿到,结果我告诉她,我没给她买,几次下来,她都不相信我了,不要网上买了,要在超市买,从这件小事看来,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孩子没上幼儿园之前我也像其他的一此家长一样让她学汉字,每天都重复给她认,小孩子的记忆能力真的很好,一个月都没到就认识了近一百来个字,以致忽略了其他更重要学习的一些东西,该会的上了小学自然都会了,其实这时的孩子应该学习自已穿脱衣服,自已吃饭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和能适应集体生活。上了幼儿园之后,学校老师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现在她能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在这里也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引导和培育。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总的来说,教育孩子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还要积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当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据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根据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可分为常见的以下几种类型:专制型、溺爱型、纵容型、民主型这四种类型。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1、专制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1)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这是由中国儒家文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等级制度衍生出来的一种家庭教养方式,是一种严重的家长制作风。它要求孩子绝对的听话与服从,父母们总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他们并不知道就在“听话”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中,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个性等宝贵的人格品质都不知不觉地在对父母的完全依赖和服从中丢失了。而且很多父母信奉“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的信条,在家庭教养方式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吓唬等代替严格而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

(2)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比较容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幼儿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自我依赖程度也较低,创造力也较差,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主见、懦弱。气质弱的幼儿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无主见,而气质强的幼儿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例如:我家对面王阿姨家天天打骂声不断。他们不征求孩子的意见,硬是送他去学习钢琴。业余时,他们又买了好多乐理资料让他学习,每天除了练琴还是练琴。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便是又打又骂。一天,他们儿子碰到我时,对我说:“姐姐,我对钢琴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每天面对键盘,好枯燥啊!可是爸爸妈妈压根不听我的想法,有一点不符合他们的要求,轻则动口,重则动手,好怕啊!”孩子的话使我陷入了深思: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里我们是理解的,但是要求过分苛刻,缺少一份宽容和理解的心,奉行棍棒教育,这样做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1)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无论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非独生子女家庭,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都具有普遍性。溺爱型的儿童家长将自己的感情以及物质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中去。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并且为孩子提供一切的帮组和保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包办,并且一味地迁就孩子,具有过度保护性。

(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利己的温床。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以至于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有情绪波动或攻击性行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容易被别人所接受,而且还会使他们“在家如虎,出门如鼠”养成名副其实的窝囊废性格,更容易产生不信任、依赖、神经质等心理特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多不良的人格品质,如任性、自私、孤傲、自我中心、缺乏独立精神、心理和社会承受能力极差等。

3、纵容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1)纵容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纵容型教养方式的家长对教育投入最多,对孩子要求最少,认为孩子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孩子性格喜欢且很少有不喜欢的,奖励孩子的和方式是给较好的东西,纵容型的教养方式是如今不少家长采用的教养方式。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对家长而言,哥哥都是掌上明珠。对孩子过于纵容,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

(2)纵容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自私、幼稚、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这样的教养方式我往往多余放纵孩子,孩子在蜜罐里成长,难得经得起外面的风浪和挫折。纵容型教养方式是给孩子在成长中过大的空间,缺乏指导。

4、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1)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他们懂得尊重子女人格,能采取孩子的意见,不粗暴打骂,不强加意愿;父母处事公平合理,有了错误敢公开承认,讲道理;对子女教育注重方法,循循善诱。对孩子给予中等程度的关爱和中等程度的允许或限制,对孩子保持温和态度,能合理接纳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亲子间采取开放的态度和方式沟通。在进行家庭教育方式时,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爱护孩子,鼓励孩子独立和树立个人特质。

(2)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信心、自尊心和动手能力的养成。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具有自尊心强,性格开朗随和;有较强的自觉性,聪明伶俐,活泼外向;有是非鉴别能力,具有创造精神。而且这些孩子的性格比较直爽、亲切;知道关心他人;会和他人合作;喜欢交朋友、谦虚、礼貌、带人诚恳并且懂得互相尊重;具有探索意识,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

三、父母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不同,幼儿的性格表现也不同。那么针对幼儿的不良性格特征怎样才能培养出幼儿的良好性格呢?以下是本人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孩子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有自己的思想,愿望,行动,如果长期由着父母“包”下来,只会导致其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精神,我们只有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尊重其思想、行为,注意抓住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提高其自理能力,从才会使其日益趋于独立。“放手”让孩子向自己生活的空间索取自理能力。当该孩子萌动“想做”的心思是,父母要及时放手,让他自己完成,让孩子体会“做”的乐趣。抓住机会锻炼孩子,满足其好奇,好玩的心理,体会“干活”的乐趣。

(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天性,但是父母在爱的同时,有没有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呢?孩子的正确言行和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给予支持和鼓励,如果要求不合理,言行不正确,不但不能给予满足还要给予耐心说教,使孩子懂得道理,学会做人。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三)坚持人格的平等

平等是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基础。“蹲下来,与孩子平视”是每个父母和孩子沟通交流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家庭中,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兴趣和自尊心,不能忽视孩子的地位,不能轻视、压制孩子的正确意见,更不能侮辱、体罚孩子,而应该把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并且与其探讨家里的各种琐事,对的就采纳,错则加以引导,使孩子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保持家庭成员的人格平等,彼此之间才不会产生心理隔阂。

(四)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与自信是人的精神支柱,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差,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予鼓励,他就有成功的一天。对于他的一点点进步都给予表扬,就可以发挥他内心无限的潜能。

作为家长更应该尊重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没有被尊重的权利,切记在公众场合,不要批评孩子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自信。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能用打骂或说些难听的话来刺激孩子,反之应该抓住某一些长处和优点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有信心自己可以做好。

(五)适合幼儿性格形成的教养方式

通过对上面四种不同教养方式的具体论述,能够清楚地看到家庭的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人格的形成。据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是最理想的教养模式。在这类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能够给予完全的尊重,而对于孩子的错误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予以指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但又不失正确的引导。父母和孩子有很好的沟通,彼此可以对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在家庭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象朋友一样。在青春期阶段,这种教养方式更会体现出其价值。这种模式下的家庭,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和父母探讨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各种变化,父母也会积极地给予回应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结论

教育家约翰?霍尔特说:“家,正如我们许多人所说的,是充满宽容与爱的地方。”我们应尽可能地找机会与孩子交流,努力地尊重孩子,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总之,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应。家长应当根据时代和孩子年龄特点,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他们的智能。这样的家庭就会始终充满亲切、友爱、平等、欢乐的气氛,孩子就会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受到影响和教育,从而健康而活泼地成长。

论文: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基础教育,对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家长对孩子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注重对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家长们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跟家长没有关系,完全将学生的教育交给学校管理,家庭教育重视不够,父母是孩子的人生中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作用,家长的行为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需要动员家庭、社会,引导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共同推动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一生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举足轻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父母行为决定小学生行为取向

家庭教育中,父母有什么样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培养。父母对孩子的培养理念要保持一致,要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每个成年人与孩子的态度、性格定位等都是有一定的年龄、时代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产生不利影响。父母要在家庭教育中要营造和睦、民主、和谐良好的氛围,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合理尊重孩子的意愿、想法,做到家长、孩子和睦相处营造良好的的家庭教育氛围,暴力教育一定不可取,使小学生的身心、行为习惯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二)父母要注重与孩子的互动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教育理念越来越更新,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新的认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再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的自然人,家长要与孩子交流互动,要以身作则,这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能起到示范作用,父母在引导孩子的同时,自己的行为也被孩子引导者着。父母应该及时认识这一行为的重要性,避免在教育中采取我是家长孩子必须听我的教育行为,进而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展。采取强制措施一方面使一部分孩子个性走向极端,另一方面使孩子与家长关系破裂,使家庭不和谐,使小学生形成不良的的行为习惯,最终孩子教育失败。

(三)父母的行为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模式

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方式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最大。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父母的一言一行具有父母自身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将家庭环境演变成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好与坏将决定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方向,父母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何种教育方式,是父母教育的主题。因此,父母是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责任人。

父母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学校有学校教育的原则,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不能没有节制,同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不一样的方法,父母的教育方法是指导父母在家里正确的行为规范,为使父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教育要求,父母教育要遵循以下教育原则:

(一)父母教育要循序渐进

家庭教育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小学生成长具有特殊的情况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父母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适时对小学生进行合适的家庭教育,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不能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

(二)父母教育要协调统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在于,父母之间的文化、性别、个人素养差异,父母对孩子教育要进行实时沟通,在各个方面保持一致性,使得小学生的身心,行为习惯和思想教育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向前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教育中,要避免出现极端化教育模式,家庭成员要互相沟通减少矛盾发生,家庭教育要不断配合,来弥补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不足环节,父母与孩子要经常沟通协调,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要与孩子相互尊重,父母要知晓孩子的心里历程,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思想与父母教育步调一致,最终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父母教育要以人为本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很多父母由于生活原因、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了解孩子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等,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父母要静下心来、俯下身来与孩子沟通交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有目的的确定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所选教育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活动。采用激励机制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养成自主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小学生个人的事情,也不是父母双方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父母教育是不能忽视的重要要素,父母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将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家庭要与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步调一致,认认真真做好教育工作,父母要提高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认识,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父母是孩子的“教科书”——浅谈现代家庭教育现状与正确的教育对》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