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孩子投资才能合理、节约、见效大?许多年轻父母,往往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没有目的和计划,钱花了却收效甚微。
知识智力投资给幼儿买智力启迪性玩具,看科教电视,看图识字,寓教于乐,孩子可一举两得。购买适于儿童阅读的知识智力型报刊,使其广泛涉猎新知识也是启迪孩子智慧的好办法。
儿童阅读,是一件不限于儿童自己的事情。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所谓阅读,其实主要是在听大人们讲。大人把书买来,看着书,把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感动、快乐、也受到教育。
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阅读呢?
学会阅读:从具体到抽象
孩子学会阅读的过程是从认识具体事物开始,其次将声音与具体物连结,接着认识图形,最后才将抽象的文字与具体物及其声音、意义连结起来。
孩子两三个月大时,视觉发展尚未成熟,只能看到图像模糊的影子或外形。到了一岁左右,已能看清图画书上的图像。之后,通过旁边的人告诉他这是什么,图像和声音便产生连结,知道图像是什么,是猫、狗等。最后,孩子语言发展逐渐成熟后,知道物的声音、意思,且能将字汇组成句子,并懂得字句语法。
经过这样的发展后,才能懂得文字的涵意,能自主阅读。
而三岁以前是让孩子建立阅读兴趣、习惯的关键期,幼教专家也建议孩子阅读要及早开始。如果此阶段的幼儿有充分阅读的机会,日后语文及认知能力的发展都会明显较未念书的孩子为高,且能培养专注力,有助日后稳定其个性。
虽然孩子阅读愈早开始愈好,然而,孩子的理解从具体到抽象,有一定的过程,只是早晚不同。这个过程很重要,父母不要心急、逼迫孩子,而应让他自然发展。
阅读对孩子的意义
一些父母对孩子读书寄予过高的期望,期望孩子阅读能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修养等。所以,父母在读书的问题上特别容易与孩子发生冲突。比如,孩子总喜欢看轻松的卡通,而父母则希望他们看有教育意义的书。谈到读书,父母大多谈的是“教育功能”,谈的是“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但如果我们能冷静地面对现实,我们就会发现,“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是一个神话。我们可以想想,是哪一本书就使我们成为现在的自己。现在又有哪本书能改变你的孩子的一生呢?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开放时代,他们面临着比我们当年多得多的媒介选择。除了书,他们可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听录音带,甚至可以进入计算机网络。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降低对读书的期望值。根据以往的研究和经验,在孩子读书问题上,应该强调三个基本观点。
1.读书是孩子的一种娱乐,或者说,读书首先具有娱乐功能。娱乐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没有娱乐活动,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孩子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特别需要这种娱乐媒介。1992年全国城市儿童调查说明,孩子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娱乐需要,而不是为了接着“上课”。在大多数情况下,书籍是孩子们的娱乐工具之一,孩子不会为了学习而去看书。父母如果硬将其发展为一种单纯的教育工具,那么,孩子对它的态度就会像对待课本一样了。
2.书籍中的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儿童成长需要体验艺术。所以,当孩子阅读文学作品时,父母应注重的是艺术方面的教育。
3.从媒介中学习(即受教育)是一种伴随性质的学习,即在满足娱乐需要的过程中,无意中学到一些东西,即传统的寓教于乐。虽然无意中学到的东西对孩子很重要,但并不会因为重要就改变了阅读的性质。至此,我们可以明确
但是儿子这两天又有一个好的方面,突然间热爱起拖地来。周六早上起来看我在扫地,他就拿起放在旁边的拖把来,来回地拖,尽管动作不得要领,但很卖力地使劲地拖着。我连连表扬他:“你可真不错,还能帮妈妈拖地呢?妈妈正累着呢,谢谢你!”小家伙扬起头高兴地说:“不客气!”周日早上,我在厨房准备早点,就听卫生间里有响动,然后就听小爸大喊:“儿子他妈,快过来看看,你儿子要帮你拖地呢?”我闻声跑过来一看,儿子一手拿着拖把,一手拿着一块抹布正往上套呢。我看了一会儿见他套得比较费力就蹲下身来告诉他如何将抹布套上,儿子看了一会就会了,然后就开始拖起来,小爸坐在沙发上说:“真不错比爸爸强多了,爸爸还没拖过几次地呢?”我笑着说:“可不是嘛,你不如儿子,有儿子就是不一样!”我们俩一言一语地说着话,儿子仍不抬头地拖着。晚上他洗脚时将水盆里的水弄洒,他又拿出拖把来不停地拖起来。
看到儿子这样积极,我心思比他还积极,我想这是一种好的行为,一定要鼓励他,让他爱上劳动,我可不想让儿子从小就好吃懒做,什么都不会干。所以我除了鼓励他外,平时我在家做家务时都要喊上儿子,一会帮我拿一下这个,一会儿帮我倒点水,总之让他多参与到家务活中,别说他每次都会帮我,时间长了他见我自已干,还会主动跑过来给我擦擦汗,抢着帮我扫地,尽管只是简单地几下子,但我仍不忘记鼓励他和谢谢他。
小家伙一天天长大,为了让他热爱劳动,除了我们给他做表率外,还要充分利用他对劳动感兴趣的“敏感期”,这个时侯指点一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孩子爱上劳动,不仅锻炼了他的体力,其实对他的协调力,心智都有不错的促进作用,从小起父母千万不能全包办,让他自已做,不光是解放了他的手脚,其实更是解放了他的思维,一个不爱劳动的人,是不会发明创造些什么的,劳动创造一切,这是真理。让孩子从小从做家务做起,爱上劳动,爱上自已动手,这是父母最应该让孩子从小尝试的事情!!
而且现在的孩子肥胖率也越来越高,也是因为缺乏锻炼的原因,虽然xx现在并不胖,但是我们总得预防着以后越来越懒散而导致各种原因的出现吧。
想要孩子多运动,家长的配合也不能少,现在的孩子大都不愿意跟着大人去跑步什么的,因为那样太乏味,而且,就算是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够坚持。所以,要想孩子多运动,就得勾起孩子的积极性。对于孩子来说无非就是好玩的才能让她感兴趣,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多抽时间跟孩子出去玩。在附近的公园啊,或者远一点的地方都可以,只要孩子喜欢就行。
每天早上我是没有那么早了,所以我只能选择下午的时候,自己也要散心,也得适当的走走,所以我会带着xx到附近的公园还有绿道啊去走走。一个周末,我带着xx去公园玩,我坐着xx也不愿意走,就跟着我坐了,我想,xx比较少运动,我的让她动一动,于是拿了个飞盘就跟她玩了起来,有人陪她玩当然是好事了,于是我负责飞,她负责捡,这样也玩了好久,虽然xx也要求要换一下位置,可是我告诉她,妈妈因为有了小宝宝,不能跑啊,等妈妈生下小宝宝后再换过来,这样xx就一直的负责捡。这样一下了,xx也是累的满头大汗的。
可是不能天天都这样,而且这样的事情一旦多了,孩子就一样不愿意动了,于是还得找有小朋友玩的地方,绿道上有个小公园,那里有个滑滑梯,还有一些运动器材,所以天天下午带着她去那里,每天都有很多的小朋友在玩,这样她也可以认识很多新的朋友,而且跟小朋友一起玩当然会更起劲了。所以每天下午都是累的气喘吁吁的。非常的开心。而且每天都惦记着下午一定要去。这样孩子运动其实也不需要我操多大的心了。
现在虽然出去时xx还会想要爸爸妈妈抱,可能是有中依赖思想,但是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强烈了。当然,我也会适当的诱惑她,告诉她如果她自己走完某一段或者不让爸爸妈妈抱的话周六周日就带她去别的地方玩。或者因为她的表现而适当的给她一些奖励。这样她就会坚持一直走下去。
看到一篇关于《宝宝识字小技巧》的帖子,看后很受启发。帖子里介绍的几种识字小游戏简单易学,很值得借鉴呢!我也觉得教宝宝识字还是用无图卡片比较好。以前我给儿子买了很多识字的图书,大都是看图识字的,还给他买了一盒有图的识字卡片,两盒无图的识字卡面。相比两种儿子还是比较喜欢有图的那种卡片,那个一目了然嘛!
昨天晚上我给他找出一张无图的识字挂图,这张挂图是浩爸买的,是幼儿识字(二),字稍微有些难,浩浩几乎是一个都不认识。我教他认识了五个字:栗、旦、年、乌、蕾。小子倒是很会举一反三的,教‘栗’的时候,他说站立的立,还说是李子的李,我一一给他讲解;教‘旦’的时候,小子说是鸡蛋的蛋;又说‘乌’是小鸟的‘鸟’,我让他好好看看,他说小鸟的‘鸟’有眼睛,没有眼睛的是乌鸦的‘乌’,没有头发就是大马的‘马’!呵呵!
今天早上起来,我想看看他昨天晚上学的字记住了没有?结果小子一下没有停顿,五个字全部都认识了。然后小朋友自己找出那盒有图的识字卡让我给他认,这些字都简单,我把图画遮住,几十张卡片反正两面只有三四个字有点犹豫,要思索一下才读出来,其余的都能读出来,还不错呢!
都说三到六岁是识字的最佳时期,浩妈我一定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期,多利用那些游戏方法,教儿子多识一些字,让儿子爱上识字,争取早一点让他自己阅读读物,那样我就省心了哈!
附:宝宝识字小技巧
宝宝识字用无图识字比较好。因为汉字对宝宝来说就是图画。有了图片反而会干扰他,还会使他有依赖性。
宝宝识字可以用一些小游戏。
新识字的游戏:
一、将识字卡片放在地上,妈妈说到哪个字,宝宝就跳到那个字旁。
二、请爸爸来帮忙,妈妈说到哪个字,爸爸和宝宝比赛看谁先拍到那个字。(当然爸爸要输得多些,呵呵)
三、将卡片一字排开,让宝宝先认读一遍,然后让他闭上眼睛,妈妈随意抽掉一张,然后让宝宝睁开眼睛,看看哪个字不见了。(可以训练宝宝的记忆力)
说明:以上的游戏为新授字后的游戏,妈妈的角色可以和宝宝互换,宝宝兴趣更大。
宝宝已经认识了一些字,不复习是要忘记的。也可以用一些小道具做游戏,让宝宝愉快复习。
钓鱼游戏:妈妈可以用筷子系上一根棉线,在另一头系上吸铁石,做成鱼竿。在每张字卡上夹上回形针,这样“鱼竿”碰到“小鱼”就可以把字卡钓起来了。第一层次,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钓,每钓起一张可以鼓励孩子说“我钓了x字”。第二层次,按要求钓,比如妈妈说一个字,宝宝钓,然后宝宝说一个字,妈妈钓。(该游戏还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的能力,注意,开始的时候棉线可以短一点,让宝宝有成功感,宝宝熟练了可以把棉线放长增加难度)
买卖游戏:妈妈做店员,给孩子一些硬币,然后将字卡整齐摆放,方向朝着宝宝。让宝宝来买字。妈妈和宝宝的角色可以互换。
现在,我开始让宝宝拼字。我找到了一套拼字的工具,宝宝拼起来更有趣了。学字的速度也增加了。
让宝宝爱上阅读很容易,只要开始得足够早!
在开始说阅读之前,我先说说宝宝的认知特点,方便我们理解后面的内容。
还在孕期的时候,宝宝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学习。宝宝的大脑开始运转,并且慢慢感知着周围的环境,然后学会适应它。
这个适应的过程,就是宝宝学习的过程。宝宝试着搞清楚身边有什么,它们都是做什么用的,又是怎么工作的,并且通过自己独特的分析推导出这些事物的间的关系和它们整体运行的规律。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学习能力比成人高很多倍。并且这一切都在宝宝的潜意识里不知不觉的发生着,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即使他们身边的环境再复杂,宝宝超强的学习能力也能让他们适应这个环境。并且环境越是复杂,他们能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这就是我们觉得现在的小朋友比自己小时候更聪明的原因。
过去30年间科技的进步速度太快,当下的生活环境比我们小时候要复杂得多。即便这样宝宝们还是学会了按电梯,学会了用门禁对讲,学会了用手机、用pad、甚至平衡车。。。
孩子们的大脑和我们小时候的差不多。但他们却凭借和我们一样的认知系统(身体和大脑),适应了比我们小时候复杂得多得多的生活环境。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孩子们这种超级的学习能力是由他们特殊的大脑运行模式决定的。过去的20年间成长心理学家们越来越清楚一个事实。孩子们的认知模式和成人完全不同。下面这张图可以很简单的解释幼儿和成人认知模式的区别。
这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系Alison Gopnik教授,20年来研究成果的简化图。图中左侧的部分是幼儿和低龄儿童的认知模式,就像一盏向四周放射光芒的灯笼。右侧的部分是成人的认知模式,就像是一盏聚焦的探照灯。图中的这些感叹号,就是让我们感兴趣,并希望感知的事物。而箭头就是我们调动感知的方向。
当成人得知一个事物对我们有益时,我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方向去尝试感知它。这种感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非常强。也就让成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但宝宝的感知是发散式的。他们随时都在把自己的全部感知开放给周围的整个环境。并且宝宝大脑中的潜意识部分会高速的运转,把感知到的信息转化成数据,之后整理和统计。这些数据统计之后的结果会被存储起来,成为他们成年之后的行为标准和参照。
讲了这么多,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宝宝和我们成人的认知模式不同。所以爸妈们千万不要用我们成人的行为习惯和规则要求孩子。尤其是在这两个方面:
1. 宝宝的注意力不集中是件好事!千万不要强硬的要求低龄儿童集中注意力
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必须足够分散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才能变得更聪明。换句话说,当我们强迫宝宝集中主力时只可能有一个结果:他们会变得很焦躁,因为他们的大脑不能正常的工作;并且这样做是在浪费宝宝的宝贵学习时间,会让他们变“笨”的!
2. 宝宝会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动作,请不要表现得不耐烦。因为这是宝宝们在做“科学实验”。
有几个场景,妈妈们都很熟悉:
宝宝在饭桌上把餐具扔到地上,并且开心的笑。我们越是阻止,Ta越这样做,并且做得越开心。小家伙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想知道为什么物体会因为地心引力而坠落,并且他们的大脑会分析餐具每次落地的时间和声音数据。这是孩子们理解地心引力作用方法的一个小实验。另外,他们也在观察着家人对这种特殊情况的情绪反应。他们会根据我们的情绪反应建立自己的社交和情绪管理数据。
另一个场景:孩子拿到两个杯子,其中一个杯子里有水。他们会尝试把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然后再倒回来。他们可以这么周而复始的玩上很长时间。这也是孩子们在学习。他们在用这种方法认识水受地心引力影响后的状态,并且练习这自己的手脑协调,为的是让自己长大以后有使用水的能力。
最后一个场景和我一直想向朋友解答的一个问题有关。孩子们为什么撕书。上面两个例子说了宝宝们用科学家在试验时里才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去认知餐具和水在受到地心引力影响后的运动模式。那么你们猜猜当宝宝第一次见到纸这种新东西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去认知它?
对,把纸撕碎,揉烂,咬破,尝尝味道。。。这些都会是他们认知纸的方法。
知道了这些,相信妈妈们会更加容易接受宝宝们为什么做这些“傻事”了吧?当成长心理学家们理解了孩子们的这种学习方式之后,他们感到非常的吃惊。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太像科学家们的科研试验了。他们惊叹,宝宝们真是天才,而我们成人才是笨蛋。
我讲了这么多只有一个目的:希望爸妈们可以给我们的宝宝更多耐心。请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要求他们。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理解和支持,让这些原本的天才,继续成为天才,而不是被我们的无理要求抹杀了他们的天赋。
可能有妈妈看到这里很着急的问,“你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解决宝宝撕书的问题啊?” 好,我现在来回答:
既然大家知道了宝宝为什么撕书。那么我们就能推测,宝宝的“科学实验”一定有结束的时候。当宝宝的大脑收集和分析过足够多的数据,并且把这些数据存储起来。宝宝就对这个试验目标没有兴趣啦。也就是说当你让Ta摔过足够多次的餐具,当你让Ta倒过足够多次的水,当你让Ta撕过足够多的纸,Ta就会心满意足的再也不去撕纸,再也不去倒水,再也不去摔餐具了。
如果我们现在就不想让宝宝把它的童书撕掉怎么办?这是欧美国家的做法,仅供参考:
这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系Alison Gopnik教授,20年来研究成果的简化图。图中左侧的部分是幼儿和低龄儿童的认知模式,就像一盏向四周放射光芒的灯笼。右侧的部分是成人的认知模式,就像是一盏聚焦的探照灯。图中的这些感叹号,就是让我们感兴趣,并希望感知的事物。而箭头就是我们调动感知的方向。
当成人得知一个事物对我们有益时,我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方向去尝试感知它。这种感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非常强。也就让成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但宝宝的感知是发散式的。他们随时都在把自己的全部感知开放给周围的整个环境。并且宝宝大脑中的潜意识部分会高速的运转,把感知到的信息转化成数据,之后整理和统计。这些数据统计之后的结果会被存储起来,成为他们成年之后的行为标准和参照。
讲了这么多,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宝宝和我们成人的认知模式不同。所以爸妈们千万不要用我们成人的行为习惯和规则要求孩子。尤其是在这两个方面:
1. 宝宝的注意力不集中是件好事!千万不要强硬的要求低龄儿童集中注意力
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必须足够分散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才能变得更聪明。换句话说,当我们强迫宝宝集中主力时只可能有一个结果:他们会变得很焦躁,因为他们的大脑不能正常的工作;并且这样做是在浪费宝宝的宝贵学习时间,会让他们变“笨”的!
2. 宝宝会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动作,请不要表现得不耐烦。因为这是宝宝们在做“科学实验”。
有几个场景,妈妈们都很熟悉:
宝宝在饭桌上把餐具扔到地上,并且开心的笑。我们越是阻止,Ta越这样做,并且做得越开心。小家伙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想知道为什么物体会因为地心引力而坠落,并且他们的大脑会分析餐具每次落地的时间和声音数据。这是孩子们理解地心引力作用方法的一个小实验。另外,他们也在观察着家人对这种特殊情况的情绪反应。他们会根据我们的情绪反应建立自己的社交和情绪管理数据。
另一个场景:孩子拿到两个杯子,其中一个杯子里有水。他们会尝试把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然后再倒回来。他们可以这么周而复始的玩上很长时间。这也是孩子们在学习。他们在用这种方法认识水受地心引力影响后的状态,并且练习这自己的手脑协调,为的是让自己长大以后有使用水的能力。
最后一个场景和我一直想向朋友解答的一个问题有关。孩子们为什么撕书。上面两个例子说了宝宝们用科学家在试验时里才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去认知餐具和水在受到地心引力影响后的运动模式。那么你们猜猜当宝宝第一次见到纸这种新东西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去认知它?
对,把纸撕碎,揉烂,咬破,尝尝味道。。。这些都会是他们认知纸的方法。
知道了这些,相信妈妈们会更加容易接受宝宝们为什么做这些“傻事”了吧?当成长心理学家们理解了孩子们的这种学习方式之后,他们感到非常的吃惊。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太像科学家们的科研试验了。他们惊叹,宝宝们真是天才,而我们成人才是笨蛋。
我讲了这么多只有一个目的:希望爸妈们可以给我们的宝宝更多耐心。请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要求他们。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理解和支持,让这些原本的天才,继续成为天才,而不是被我们的无理要求抹杀了他们的天赋。
可能有妈妈看到这里很着急的问,“你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解决宝宝撕书的问题啊?” 好,我现在来回答:
既然大家知道了宝宝为什么撕书。那么我们就能推测,宝宝的“科学实验”一定有结束的时候。当宝宝的大脑收集和分析过足够多的数据,并且把这些数据存储起来。宝宝就对这个试验目标没有兴趣啦。也就是说当你让Ta摔过足够多次的餐具,当你让Ta倒过足够多次的水,当你让Ta撕过足够多的纸,Ta就会心满意足的再也不去撕纸,再也不去倒水,再也不去摔餐具了。
如果我们现在就不想让宝宝把它的童书撕掉怎么办?这是欧美国家的做法,仅供参考:
家园共育《让闺女爱上奶粉的“损招儿”》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