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道路上,每一个父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一步一步的踩着脚印慢慢的明白了一些孩子的心理,慢慢的体会出一些孩子的感受,慢慢的明白了怎么和孩子融洽的相处。这些是学问,更是育儿的生活。
在教养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尽早知道几件事,会帮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多一些智慧和理性。
1、玩具越少孩子越聪明
无论家里财力是否雄厚,你都不应该给孩子买太多玩具,玩具多对开发孩子的大脑反而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玩具多了,就会这个摸一下,那个看一下,缺少了研究的精神,更加不会执着地对待一个玩具,可能养成什么也不喜欢,什么也玩不过三分钟的坏习惯。
玩具少了,孩子就会想着办法动着脑筋地折腾那一个玩具,花样百出,而且爱不释手,越是玩的花样多,对此玩具的喜爱也就越深。琢磨的多了,一个玩具可以想出无数个玩法,聪明的脑袋瓜就这么不经意间培养起来了。
建议一个可行的方法:家长可以先把玩具分门别类,然后先拿两三个玩具给孩子玩,并多陪孩子一起玩,鼓励孩子多动脑子。等到孩子确实玩腻了,再重新拿两三样新的玩具给孩子玩。
2、从小独立吃饭的孩子,做事情更专心
小的时候,孩子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情,很难被其它的事情所干扰。而吃饭是一个人雷打不动的事情,这是发自内心的需求。吃饭,这个最为平常的事情,却是最可以锻炼孩子生活习惯和某些性格的好机会。
中国父母喜欢喂饭,其实最不可取。喂饭往往会让孩子三心二意,对食物挑剔。让孩子从小独立吃饭,不仅可以让孩子专注在吃上,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手指灵活性,并且在专心对付怎么吃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对食物的喜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挑剔食物。
3、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孩子身体健康的基础
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吃就是睡,父母对孩子可以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宠爱,但是唯独睡觉的习惯,必须持之以恒而且没有商量的余地。孩子在睡眠中成长,无论是身体的机能还是脑部的成长,都是在睡眠中快速增长起来的。
很多人认为只要睡够就好了,还喜欢半夜给孩子喂食或者让孩子很晚才睡,他们总认为睡觉是不需要一个时间规律。其实这个观点很错很错。
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仅带给孩子身体上的健康快乐,不仅帮助脑部的最大化发育,还会带给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因为每一个人每一天至少会花去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上。
4、多经历一些小挫折可以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
很多父母都害怕孩子摔跤,怕孩子生病,怕孩子受委屈等等。你们有没有想过,小时候受到的这些小挫折,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学走路的时候跌倒几次甚至几百次,能怎么样呢?最多就是受点小伤,磨破皮,撞个包之类的。
但是如果你不让他受到这些挫折,他就会因为没有经历而害怕受伤,小时候害怕受伤倒也没有什么,那么长大了之后呢,他依然脆弱得像饼干,又该怎么立足于这个复杂而多变的社会呢?
生病也是同样,每生一次病就是对身体的免疫系统的一次提升,从而增加身体的抵抗能力,所以别害怕孩子受到这些小的挫折。坚强的个性就是从这些小挫折中磨练起来的。
5、走出去就是最宝贵的学习经历
人生并不只是纸上谈兵,书本上的知识知道的再多,也需要真实的经历,体会领悟发现之后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他脑中真正的营养,正所谓“知行合一”。有人说,孩子三岁前根本没有记忆,那么带着他出去玩去看世界还有用吗?
这种观点,错错错!
孩子在走出去的时候,享受了那个过程,看到了不同的事情,这些都会沉淀在他的脑部,会为他以后的人生带来不同的思考。孩子从小就要走出去,走的路越多,他的人生越丰富,他的思维模式才会更完善。
6、每天给孩子读上几本书,帮助孩子学习多方位的思考模式
书本上的世界多姿多彩,从小就接受书本熏陶的孩子,思考的模式更为多元化,想像力和创造力也更为丰富。
睡前让孩子读几本书,听几个故事,一来可以养成睡前静下心的习惯,可以顺利过渡到睡眠模式;二来书本上的故事更可以激发起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
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一种积少成多,在今后的育儿生活中,你会慢慢发现有极大的帮助。
数码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成了两三岁孩子的玩具。房东的相机一买回家,就教会孩子使用,之后便任由孩子们拿着随意拍照。真有几张拍得不错的,孩子的父母便会把照片收藏起来。两岁的小女孩一本正经地用相机拍照的情景,非常有意思。
手机
父母淘汰下来的废旧手机给孩子们当玩具,孩子们已经不屑一顾了,父母正在使用的手机,孩子们也可以拿来乱按号码。有两次,孩子们按了“911”,警察根据电话的注册地址,开着警车呼啸着来到了家门口。房东家里雇佣的保姆是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签证到期后滞留美国不归,还以为警察是来抓她的,吓得不知所措。而美国的警察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非法移民是归移民局管的。
电视机
家里的电视机也成了两个孩子的玩具。两岁的女儿喜欢玩电视机的触摸开关,经常开开关关的,父母也不阻止。
电脑
房东家的书房里有3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先生和太太每人用1台,剩下的1台就是专门给孩子们玩的。这3台电脑全天24小时开机,随时挂在网上。房东3岁的儿子和两岁的女儿,把电脑键盘当成了钢琴的琴键,随意敲打,电脑屏幕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孩子们对于电脑里安装的儿童游戏更是爱不释手。房东两岁的女儿还不会自己启动游戏程序,3岁的哥哥已经可以自己启动游戏程序了,两个孩子常常争抢着玩电脑游戏。
电灯、加湿器等
家里的电灯、加湿器等孩子们可以随意开关。家长们如此放心,大概也跟美国的民用电压有关。美国的标准民用电压是110伏,中国的民用电压则有220伏那么高。
电子琴
电子琴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的性能齐全,音质纯正,音色优美,孩子们也都喜欢。在美国,华人家庭的子女,学钢琴的比例是80%。华人家庭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在上普通中小学的同时,也能学中文,学乐器,还能参加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华人孩子的负担要比同龄人重得多。
孩子的玩具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玩法和品质也各异,父母在选购玩具时,无不伤透了脑筋。通常玩具的厂商为了方便父母选择,也都会标榜了各种益处,其中有增加孩子动作技巧的、有具声光效果或是颜色变化吸引孩子注意,又能增加视觉和听觉刺激的,更有绝大多数的玩具强调能增加孩子智能发展,藉由玩玩具就能让孩子变聪明。
其实,人类智能分为人际智能、内省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和自然智能等八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而每一项智能虽然各自独立,但通常也不会单独运作。
而每一种智能的发展都有年龄上的关键期,过了关键期再要发展就很难了。所以父母不妨在选购玩具时,依照各种玩具的分类和适合的年龄层,来挑选适合的益智玩具,让小朋友们在玩各种玩具时,提升各方面智能的发展,只是当孩子在玩时,就和大人一样不会只单独练习某一项智能,但为了父母在选购玩具的方便,简略的依照玩具最主要的项目来分类,提供各位父母参考。
人际、内省智能
人际智能一般指的是和自己以外的人的互动,包括了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时的互动方式、和父母、大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同时也包含了孩子察言观色的本事,像一般扮家家酒或角色扮演的游戏、手偶布偶、具竞争性或分工合作的游戏玩具,都能增进人际智能的发展。而内省智能指的是自我认知、自信心的建立以及是非对错、道德观、价值观等内在标准,所以同样的在一些人际智能的游戏中也会练习了自我内省的部分。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通常很难单独分开来的。
数理逻辑智能
数理的智能包含了数和量的对应、度量衡测量、分类、集合、排序排列。而逻辑则包含了分析、推理、因果关系及解决事情的能力,一般市面上标榜的脑力开发或是潜能开发的玩具多属这两种。如果以过去较狭意的益智玩具定义而言,多属于数理逻辑的类型。包含了各种棋类局戏、扑克牌,新式天平游戏、顺序图卡、或是像中国传统童玩中的九连环、华容道、孔明棋等,多的不胜枚举。但实际以生活而言,包含我们说话或写字,如果要让人能了解,也必须要“合逻辑”,对方才能理解,才能和别人互动,也就产生人际和内省智能的运用,所以逻辑智能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空间智能
凡是建立孩子3D立体慨念和建立儿童方向慨念,如上下左右前后或东南西北等多属空间智能的部分。另外像是认识各种形状的几何概念、对影像、图形的认知和喜好,或是和色彩、艺术、美感等相关的,也和空间智能有相当的关联性。所以像是拼图、各种积木、立体或平面的迷宫、各种组装玩具,或是各种图卡,当然,有些能让孩子涂鸦的道具,也可归类于此。
语言智能
对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强,喜欢阅读书籍、擅于说话写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想法,这是具有优势语言智能的人的表现。有些人甚至能很轻易学会各种不同的语言,或是具有较敏锐的听音能力。所以能够增加孩子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或是能增加孩子表达能力的多属于这一类,像是各种游戏故事书、图卡字卡而这些甚至有些会发出声音,如果广义的来说,利用一些手偶让孩子来仿真对话,也算是能增进儿童语言发展的玩具吧!
音乐智能
有些人天生有一付好歌喉,又能清楚的辨别音准和节奏,听到音乐很容易就会跟着哼唱或是跟着打拍子,我们会说这些人具备有较高度的音乐智能。在孩子的玩具中,也有很多仿真的小乐器,或是音乐铃,或是有些具有声光效果或模仿各种声音的玩具,都是能培养孩子对音乐方面的喜好,刺激孩子音乐智能的发展。
自然智能
指的是一种喜爱自然、了解自然界中事物的各种型态和关联的能力。具有优势自然智能的人,通常能敏锐的察觉自然界的变化,清楚的分变动植物的关联,了解自然界中生物的相互关系。所以,一般动植物、自然生态的图卡影片、拟真的动植物玩具、养殖、观察用的玩具显微镜、放大镜都属于这一类。
肢体运动智能
运用到肢体动作,不论是大肌肉的跑跳运动,或是精细手工的小肌肉动作都属于这一类。例如一些优秀的运动家或是手工艺创作者,通常都是具有较优势的肢体动觉智能。若以大肌肉运动来说,一般耗费体力的活动游具都可以归类在此,像是滑板、踩高翘等。而有利于精细动作的发展的玩具,则包含了串珠、黏土、折纸或涂鸦画板这类小手工创作,另外一般我们常玩的练习手部稳定度的骨牌、迭迭乐也算是。
幼儿抢玩具是一种交往方式
3岁的幼儿已经出现了自主意识,常表现出笼统的、不准确的特点,同时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刚建立属于“自己”的概念,但对物质需求度不高。4-5岁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自律开始建立。
这个阶段强调自我,符合自己需要就是正确的。在习惯方面,6岁前的孩子无定性的表现很正常,想让一个不到4岁孩子有很强的自律,基本不可能。
所以,3岁是孩子发展的一个“坎”。幼儿好奇心强,所有权概念刚刚建立,他们会认为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见到好东西就渴望拥有。几个年龄相近的孩子在一起玩,往往会发生抢玩具的现象。这种行动在前、思维在后的方式,导致孩子对“抢玩具”这一行为的对错虽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实际控制不住自己。
孩子只有在比较理解物权概念,确信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被夺走,并体验到分享的乐趣以后,才愿意与其他人分享。
正是因为自我保护意识强,3岁左右的孩子抢玩具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孩子交往的种方式,是孩子已经成长、脱离婴儿期的标记。孩子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使孩子和其他孩子玩玩具时,理所应当认为所有玩具都是自己的。所以,这个阶段发生了“抢”玩具,不仅无害,且还有利于孩子社交能力发展和心智的健康。
虽然3岁左右幼儿抢玩具是很正常的,可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而想让孩子学到分享,就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做起。如:
1)家中不要过度以孩子为中心,要建立平等对待每个家庭成员的环境。
2)对非孩子专有的东西,如水果,一定要先切好与家人一起分享,不单独给孩子,甚至可按年龄大小,最后一个给孩子。
3)灌输物品所有权概念,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可以给别人,也可以不给。
4)尊重孩子,在征求同意的基础上,找机会借用孩子的东西,而且有借有还。
5)对自己的某个物品,明确告诉孩子不能动,如书桌上的东西不经允许不能拿。
另外,针对孩子容易抢玩具,做一些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比如:
1)去别人家做客,可让孩子带着一样玩具去。
2)由于3岁孩子不会共同游戏,因此类似玩具最好有几个,减少被“抢”的可能性。
3)不要强迫孩子与其他人分享玩具,或批评孩子自私,否则会适得其反,加重孩子的自我保护,更不能让他变大方。
4)自己孩子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抢走,且拒绝归还,父母要帮助孩子把玩具要回来,让孩子感受到呵护。同时告诉抢玩具的孩子,要先得到玩具主人的允许,才能玩,不能抢。
5)自己的孩子抢了别的孩子玩具,如果孩子拒绝归还,你要马上拿过来,并还给人家,不管孩子是否哭闹。等孩子长大些,就会明白与自己的好朋友分享东西,比自己一个人玩要有趣多了。
针对4岁以上孩子抢玩具
如果4岁以上的孩子还抢玩具,这说明孩子自我中心感强,依然没有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按理说,4岁孩子对于物品的所有权已有较清楚的概念,这时,孩子还不会分享玩具,是其成长滞后的“信号”,那就需要进行各种对应教育了:
1)抢玩具可能是孩子缺少沟通的技能。平时要鼓励孩子,让其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先说出来,逐渐养成思维在前、行动在后的好习惯。
2)对孩子的要求,哪怕是合理的,找机会适当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3)对孩子不恰当的要求,该拒绝的时候必须说“不”,要让孩子能够承受被拒绝。
4)不与孩子玩打人、争抢东西的游戏,而要把排队、轮流、规则等概念贯穿到游戏里。
5)通过绘本,让孩子体会被抢、被欺负的痛苦,学会同情怜悯。
6)孩子想要属于你的东西时,适当要求进行“交换”,借机要求孩子把喜欢的图书或玩具借给你。另外,当孩子玩玩具时进行分享教育是不可取的,分享教育是家长通过平时生活场景来进行。比如家里买的水果、食品等,不要明确对孩子说是给他们的,而是在食用时分好份,一定保证每个家人都有。
家长需要关注的事情
当孩子明白自己的玩具,借走后还会还的这个道理后,自然会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并在共同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当然,孩子们在一起玩玩具时,家长还是有事情需要关注和处理的:
1)其他孩子来自己家,允许孩子先将最珍视的玩具收起来,尊重孩子的感受,减少孩子之间因为不愿分享玩具而争吵的风险。
2)最好是参与孩子的玩耍,同时将分享与合作的概念传递给孩子,并让孩子理解分享并不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而是大家起玩。
3)抢玩具也是种交往,不要随便替在子做主。只要不哭着求助,或发生打人情况,都可以暂时旁观。孩子在一起玩就会有争执,但从中也可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和如何处理争执。
4)如果真发生抢玩具的纠纷,不管哪个孩子动手打人,都要抓住孩子的手,温和而坚持地告诉他这样不对,直至孩子不打人为止。
5)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家长要鼓励他去和小朋友协商,可以建议孩子拿一样自己的玩具和对方交换,或者陪着他去和对方商量,答应过一会儿一定还。如果对方不愿意交换或者分享,要让自己孩子尊重对方的意见,同时也让他学会接受现实。
如果你的孩子已习惯了“独占”最好的物品,介绍一个方法,看是否可以解决问题:
买一个孩子喜欢的新玩具,告诉他这是属于全家人的。玩的时候,用闹钟声响来控制玩玩具时间。如先定一个长时间段,让孩子玩,闹钟响后,轮换其他人玩。此时孩子也许会耍赖或是哭闹,但家长定要坚持约定的规则,只不过态度定要温和。等到孩子让出玩具以后,给孩子一个拥抱、亲吻,或者一张小贴纸作为奖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后,逐渐缩短每个人玩玩具的时间。坚持段时间,孩子就可以适应闹钟限制加奖赏的方式,也会知道按顺序来轮流玩了。
孩子总要玩具怎么办
我们可以针对孩子对于玩具的不同需求而采取不同的做法。
*如果孩子要玩具,是内心对随时拥有新玩具的渴求:那么我们就需要“延迟满足”他的需要。例如要孩子在满足某种条件后才能获得玩具,这样我们就能在这个游戏中控制局面,也就是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例如孩子说:“妈妈,我想要那个玩具。”此时,你可以说“这个玩具非常好,我也很喜欢,但是我们需要这个月每天完成XX任务,就能拥有了。”这句话的技巧在于父母对于这个玩具的认可,这样就不会让孩子认为你反对他拥有玩具,而是条件阻碍了玩具的获得。如果你的孩子这方面的需求特别大,你也可以每个月答应他拥有一个玩具,然后提出条件。这样会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在这个“Yes-No?”的游戏中,我们需要首先控制这个局面,而不是被孩子所左右。
当孩子以“玩具”为条件的时候,你不能因为周围环境而屈服于孩子的条件。比如说,在商场里,如果你不答应他的需要,他就会哭闹。很多时候由于我们碍于情面就向孩子妥协,看上去仅仅是一次妥协,却为孩子的教育留下了隐患,因为孩子已经开始意识到在什么样的场合用什么样的方法提出要求是容易被满足的。所以,建议父母这个时候需要非常坚定自己的“不同意”。但是请注意方法,建议使用“温柔的严厉”,也就是“态度是好的”,但是“绝对不同意”的。
*如果孩子要玩具,是因为其他小朋友的影响:幼儿园里如果有一个小朋友因为某种玩具而大受欢迎,就会导致班里每一个孩子会对爸爸妈妈提出相同的请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所需要的并不是玩具本身,而是玩具所带来的认同感和满足感。如果孩子在班里处于跟随性比较强、胆小的孩子,在最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父母可以同意购买,需要注意的是回家后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弄清楚这个玩具的玩法。第二天他到幼儿园之后也许会因为自己的玩法出色而大受欢迎。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可以首先询问他希望购买玩具的理由,当他能清楚表达之后,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同意或者否决,重要的是孩子获得了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也会让你的否决建立在他的理由之上,这对你们的沟通都非常有帮助。当孩子已经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内心需要的是别人的认同时,你可以教孩子一两个可以带领小朋友一起玩的游戏,让他能够在班里获得同样认可的机会。
*如果孩子要玩具,是因为有收集此类玩具的爱好: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机会,建议你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这个系列玩具的信息,然后和他一起规划如何才能完成收集工作。例如,如果该系列玩具一共12个。你可以大方的告诉孩子,你愿意提供6个,但剩下的必须由他自己争取获得。这样,也就是你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可以在家里进行积分制,把对他的部分要求转变成积分。这样他能感受到自己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能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温馨提示:当孩子们提出需要玩具的时候,请分清他们隐藏在玩具身后的内心需要。我们在这场游戏中需要掌握主动权,同时让孩子拥有表达自己的机会,最后让“获得玩具”的过程变成一种教育机会。
所以,玩具不仅仅是孩子的玩伴,同时也是父母们实现教育目的的好帮手,也许,我们需要从这一刻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玩具
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要在教育上更加花费心思了。同各种人造玩具相比,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天然玩具,这些天赐玩具既经济实惠,又更能吸引孩子。别担心这些东西会把你的家弄脏、弄乱,和孩子的快乐比起来,这些算得了什么呢?
角色游戏:旧玩具玩出新花样
只要家长稍稍用心,被孩子抛至一边的各种旧玩具就可以被重新开发出来,再度吸引幼儿。
角色游戏是把旧玩具派上新用途的一个有效手段。
例如,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开商店的游戏。
游戏开始时先分配角色:一个是顾客,一个是售货员。角色的分配要采取民主的方法,让孩子自由选择,给孩子自己做出决定的机会。
接下来把所有的旧玩具都摆出来,同孩子一起整理货架。整理货架是训练孩子从分类中发展疏理思维能力的好机会。要引导孩子把所有的玩具分门别类地放置在设好的货架上:交通工具类(自行车、小汽车、公共汽车、飞机、轮船等)、兵器类(手枪、坦克等)、娃娃类、炊具类等等。
货架整理好以后,就开始“买卖”了。买东西是需要钱的。当然,钱可用代用品,一些小玩具如小画片、小纸板等,只要孩子能想得出,都可以当钱用。不过,最好使用真的钱,这样可使孩子对钱币有直观的认识,并从中学习数数、计算和理财。
在“买卖”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不断引导孩子认识颜色、大小、学习归类等。最后,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换角色重复游戏。游戏结束后,和孩子一起把玩具收拾好。
像这样的角色游戏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游戏中既使旧玩具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又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想像力等思维能力,还加强了亲子沟通。
回归自然:天赐玩具再造神奇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天然玩具,如落叶、树枝、小石块、沙土等等。同各种人造玩具相比,这些天赐玩具既经济实惠,又更能吸引孩子。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是天生的能工巧匠。他们在沙堆上挖隧道、建城堡、造高楼,玩得不亦乐乎,浑身满是泥沙也毫不在意;他们会对一个落在地上的小树枝兴趣盎然,还会因为一堆石子而流连忘返。在孩子能充分发挥天性的地方,家长需要做的只是:
放开双手
孩子可能比家长更懂得利用天赐的玩具。这个时候,聪明的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尽情发挥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孩子自由地在玩具中舒展个性。而不要跟在孩子后面不停地说:“别弄脏衣服!”、“别扎着手指”,这样做只能令孩子扫兴。
欣赏孩子
当孩子找到一块他喜欢的小石头向你炫耀时,夸夸孩子的眼光;当孩子造出一条“高速公路”时,假装汽车在上面奔跑。孩子看到你赏识他的杰作,会更有兴致地创作更神奇的作品。
分工合作
和孩子一起找一大堆树枝、石子等,按种类、大小等不同的标准分类,一起和孩子设计图形。如大一点的石头造假山,小一点的石头铺路等。
最后,带上一堆天然玩具回家。让孩子把这些天然玩具同家里的玩具混合使用。比如,用积木造一座房子,然后用大石子围一圈,就是墙。
别担心这些东西会把你的家弄脏、弄乱,和孩子的快乐比起来,这些算得了什么呢?
喜欢《别替孩子玩玩具》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