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吃完饭或下课时,我都要求小朋友搬起自己的小椅子,离开座位,但每次都有几个“小坏蛋”就是喜欢推着小椅子跑,他们这样做,不仅使小椅子的使用期大大缩短了,有些椅子开始摇摇晃晃了,更重要的是小朋友更容易磕着碰着。安全工作在幼儿园是头等大事,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我经常对小朋友进行说教,但收效甚微。
今天,我干脆放下手里的活,和颜悦色的对小朋友说:“你们刚才听见小椅子说话了么?”孩子们茫然的摇摇头,我又很神秘的小声说道“我听到了,小椅子在说‘好疼啊,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好,他们就看不到我们哭么’?”
在孩子们心里,小椅子和小花小草都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针对他们这样的心理特点,让小椅子自己诉说,比老师单纯说教有更好的效果,为了加深记忆,我有意问:“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小椅子说疼,为什么它会哭呢?”话音一落就有小朋友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因为推着椅子跑,所以它会疼,他‘腿’疼,才会哭了。”“那小朋友知道以后该怎样对待小椅子了么?”回答的声音很整齐“知道!搬起椅子慢慢走。”从那天起,基本上没有推小椅子的小朋友了。
我深感身为教师,啰嗦的说教,不如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来对症下药,让幼儿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当中就接受了建议,用合适的方法引导才能使幼儿更好的接受,并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这样也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下课了,一位小朋友老告状说:“刘老师,阳阳把小朋友的小椅子都摔倒了。”“这个阳阳,上课他总是捣乱,下课他还不好好玩。”我气冲冲的来到教室,只见班里的椅子四腿朝天,东一把,西一把地躺在地上,我严厉地说:“阳阳,快把椅子都扶起来!”阳阳看我发脾气了,吓得偷偷的藏到门后,身体缩成一团。看到他这个样子,我心想,如果再批评下去,硬叫他把椅子扶起来,会影响他的情绪。于是我蹲下身子,换了一种口气说:“你是不是觉得小椅子累了,想让它躺下睡一会啊?”阳阳慢慢的松开双手,看了我一会儿,然后点点头。我笑着说:“阳阳想的真好,但是这样会碰到小朋友的,等一会小椅子睡醒了,你再把它扶起来好不好?”阳阳高兴的说:“好”。过了一会儿,我说:“椅子睡醒了,快让它起床吧!”话音刚落,只见阳阳动作麻利的一把一把扶起小椅子,别的小朋友也来帮忙,阳阳还跟他们抢呢!一会功夫,阳阳把二十多把椅子整整齐齐的摆放好了,然后一蹦一跳的跟小朋友出去玩了,我满意的笑了。
从那以后,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不再采取强制性的措施,而是耐心地分析原因,讲明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这种方法,不但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改正缺点,懂得道理,也使我的工作倍感轻松。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小椅子生气了”,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平时,孩子们的小椅子都是整齐的排在墙边,活动课的时候,孩子们就搬着小椅子围到我旁边来。尽管每次都告诉孩子们“要轻轻的搬起小椅子”,但他们却总是喜欢拖着或推着椅子走。这样不仅很吵,而且会损坏椅子,长此以往,还会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一天,我要给孩子们上课了,他们兴奋地站起来搬椅子,还是又推又拖。我灵机一动,大声说“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呀?”孩子们马上平静下来,活动室里一点声音也没有。过了一会儿,孩子们纷纷嚷起来:“谁也没哭!”我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说:“怎么没有,你们仔细听听,好像是小椅子在哭!”孩子们都趴在椅子上听。芮晗奇怪的问:“小椅子为什么要哭呀?”“刚才,你们搬小椅子的时候,不是推就是拖,把小椅子弄疼了,它就哭了,它说,不想跟你们做朋友了,因为你们一点也不爱护它。”我的话刚刚说完,孩子们便马上轻轻的搬起小椅子,嘉禾还悄悄地对小椅子说:“小椅子你别生气了,以后我一定轻轻地抱你!”
从此,孩子们搬椅子的时候,都是轻轻的了。
关于“小椅子生气了”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我经常对小朋友进行说教,但收效甚微。
今天,我干脆放下手里的活,和颜悦色的对小朋友说:“你们刚才听见小椅子说话了么?”孩子们茫然的摇摇头,我又很神秘的小声说道“我听到了,小椅子在说‘好疼啊,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好,他们就看不到我们哭么’?”
在孩子们心里,小椅子和小花小草都一样
,都是有生命的,针对他们这样的心理特点,让小椅子自己诉说,比老师单纯说教有更好的效果,为了加深记忆,我有意问:“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小椅子说疼,为什么它会哭呢?”话音一落就有小朋友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因为推着椅子跑,所以它会疼,他‘腿’疼,才会哭了。”“那小朋友知道以后该怎样对待小椅子了么?”回答的声音很整齐“知道!搬起椅子慢慢走。”从那天起,基本上没有推小椅子的小朋友了。
我深感身为教师,啰嗦的说教,不如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来对症下药,让幼儿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当中就接受了建议,用合适的方法引导才能使幼儿更好的接受,并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这样也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板凳为劳,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板凳,要求早入园、晚离园。
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板凳、打扫卫生的现象。
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纳闷。
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板凳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板凳,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丫丫欲言又止。
“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陈彤说话了:“老师,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
那天做游戏,一一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吗?”我愣了一下。
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孩子们在户外做钻圈游戏时,调皮的一一趴在地上做鬼脸,自己不钻,还影响了后面的小朋友钻圈。
我一气之下,说:“一一,你不愿做游戏,到教室里搬板凳去!”一一不情愿地从地上爬起来,慢腾腾地走进了教室……没想到,我的这一举动让孩子们感到帮老师搬板凳是不光彩的事。
为了挽回影响,当着全班同学小朋友的面,我向一一道了歉,并肯定了热爱劳动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此后,孩子们又争着搬板凳、打扫卫生了。
一天,我要给孩子们上课了,他们兴奋地站起来搬椅子,还是又推又拖。我灵机一动,大声说“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呀?”孩子们马上平静下来,活动室里一点声音也没有。过了一会儿,孩子们纷纷嚷起来:“谁也没哭!”我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说:“怎么没有,你们仔细听听,好像是小椅子在哭!”孩子们都趴在椅子上听。芮晗奇怪的问:“小椅子为什么要哭呀?”“刚才
,你们搬小椅子的时候,不是推就是拖,把小椅子弄疼了,它就哭了,它说,不想跟你们做朋友了,因为你们一点也不爱护它。”我的话刚刚说完,孩子们便马上轻轻的搬起小椅子,嘉禾还悄悄地对小椅子说:“小椅子你别生气了,以后我一定轻轻地抱你!”
从此,孩子们搬椅子的时候,都是轻轻的了。
每次上课时我们两位老师都会说一句“请到小椅子搬到前面来”听到这一句,孩子们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有的是一只手拖着小椅子走的;有的一只手拎着椅子;有的站到椅子背后推着走;有的坐也不坐起来,就直接拖着椅子走……还不时发出椅子与椅子之间\椅子与地板“咚、咚、咚”的敲击声。还伴随着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声音,呈现一片热闹的景象.这是这几天我班幼儿摆椅子的场面,不管你怎么说都无动于衷,孩子们根本不里你。这不今天又这样了,于是我变了一种声音“哎呀,你真可怜呀!”我满脸疼痛的表情。顿时,小朋友一下子安静了。亿帆反应快忙说:“老师,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刚才,小椅子对我说呀,它有时候要被人摔,有时候要被人踢,有时候要被人拖着走,有时候又“砰”的一声把我撞到在地,现在,满身都是伤痕,快要疼死了。正好有一把椅子的腿列开了缝,“啊,小椅子的骨头断了!”“是不是我们太不小心了。”“肯定是有人不是轻轻地拿,轻轻地放,才会这样的。”“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这节课我们正听故事《盼盼的树朋友》,使孩子们知道椅子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木制品。
以上的缘由由于我们班孩子多且调皮,特别有几个男孩他们的自控能力差也较大胆。虽然他们知道要轻轻拿小椅子,但一听到要到老师这里来,就非常激动,都想坐到老师身边,所以,上面的情况就发生了。但是孩子又是很天真,听到我这样一说,马上就改过来了。“你想和小椅子成为好朋友吗?”“小椅子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它也想和每位小朋友成为好伙伴。”这些话,可以很快的让孩子改掉拿小椅子的坏习惯。他们知道要爱惜小椅子,要不,小椅子就不会和他成为好朋友了,他会疼的。
而平时我们老师应随时提醒孩子拿东西要轻拿轻放,况且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们的榜样,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心椅子同样像关心他人一样,是一种良好情感的培养,能帮助孩子形成亲社会的情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人,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就像视小椅子为自己的朋友,不去伤害它,注意保护、关心它。视没有生命的椅子为如此,又更何况是人呢?
每天离园时,总要让小朋友将小椅子翻在课桌上,这样便于我们打扫卫生,孩子来上学时再搬下来,这已经成为幼儿园的一种常见现象了。
今天下午是我上活动课,孩子们都端端正正的坐好了,可是有两把小椅子仍旧在桌子上面放着,我很纳闷,怎么回事啊?原来是这两把小椅子的主人今天没来。
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你们要认真听。
”看到孩子们已经竖起了小耳朵,我便讲起了故事:“有两把小椅子它们很伤心,因为没有一个小朋友看见它,它站在桌子上面已经很久了,它也很累了,可是又害怕掉下来砸着小朋友,所以,它在伤心地哭了。
”我的话刚说完,椅子后面的佳浩马上站起来,把它拿了下来,并且说:“小椅子别伤心,以后我每天都会帮助你的。
”我接着又问他们:“那老师没讲故事之前你们怎么没有一个把它放下来?”孩子们笑了笑说:“这又不是我的。
”“那老师讲故事后,小椅子也不是你的,你怎么把它放下来了?”孩子们说:“小椅子站累了,心里还想着我们,我们当然要帮助它的。
”我说:“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对,小椅子都知道关心我们,我们更要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啊。
”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现在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或许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在家大人都会宠着,什么事情都不用他们去想去做,这样就造成他们看不到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更要随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可以热心的去主动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让我们的孩子在帮助人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和自我价值的存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