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点滴小事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11-20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育儿心得:点滴小事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育儿心得:点滴小事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播下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而播种行动就要从孩提时代开始。

生活在如今这个物质供给富足的社会,孩子很容易养成自私自利,飞扬跋扈的性格,此时家庭的教育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责任感首当其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个人认为,很多的性格都可以划入社会责任感的范畴,首当其冲的就是“尊重”二字,在家里,我教育宝宝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扫得很干净的地,收拾整洁的桌子,不可以把他们弄脏弄乱,如果不得已弄乱了,事后一定要自己收拾好。这是对别人劳动最基本的尊重;路上不可以乱扔垃圾,因为这样不仅会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对环卫工人辛勤劳动的不尊重。对事如此,对人更应该尊重,尊老爱幼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理应发扬光大。

其次,乐于助人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一个方面,我总是告诫我的孩子,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手相助,比如帮家里人提物,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帮别人捡球,捐零花钱给有困难的人,义务献血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正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绝好方式。要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这样的观念:我是社会的一份子,有义务尽我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回报社会;要学会“付出”,这样才不会成为只想着自己而不顾及他人的“寄生虫”。yJs21.Com

当然,社会责任感这个抽象的概念现在还不能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理解,但是我们可以用身边的小事情启发他们,并以身作则,从具体的细节中点滴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受用终身的善德。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

我觉得对小孩的教育不能骂,要好好的跟她沟通,如果吃饭的时候把饭掉在地上了,要是骂她或打她,大人和小孩都会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反之,要是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地上的饭捡到垃圾桶里吗?”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地上的饭捡到垃圾桶里。孩子学会宽容。

还有孩子早上不起床,不能发火:“你怎么不起床?要迟到了!”手忙脚乱给小孩找衣服穿衣服。结果下次依旧。反之,你平静地说:“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床,就会迟到了,后来她都会很自觉的起床。

欣在家要是一直看电视,我也不会骂她,我只会跟她说,”电视不能看太久,看久了会对眼睛有损失的“,她就会跟我说:”妈妈我看一集就不看了,每天欣会很自觉的看完一集就把电视关了。“

我也会让欣在做些家务,让她叠叠衣服,而且也会叠的很整齐。我觉得大人做错事了,不能强词夺理或视而不见。结果孩子心里想:”凭啥你范错误就不承认呢?嗯,当大人好,有错也不挨批。“反之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结果孩子以后做错事了,主动道歉,觉得理所当然。

家长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当当,一切都是大人的意见,孩子遵守就行了,结果孩子成木偶,不用动脑筋,被动执行。胆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没自信,能力差,不会做家务。心离父母越来越远,自闭。反之,孩子的事情,自己做,还鼓励孩子做家务。家里有事和孩子商量解决,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这样能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知道心疼父母,喜欢和父母交流,性格开朗,有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见。

育儿观念:浅谈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育儿观念:浅谈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在我们的周围,时常能够听到这样的声音:现在的孩子真是一届不如一届、一代不如一代,一点责任感都没有。究其原因,现在许多父母都过重地注意孩子的智力和身体的发展,却忽视了责任感等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极为不利。目前,一些孩子已经产生了诸如做事不负责、高傲自大、不懂礼貌等缺点,甚至引发出厌学、厌世等不良心态。

(镜头回放):教室地面上有垃圾,经过那里的小朋友无人问津;椅子撞倒了,孩子路过时或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行,没有人把它扶起来重新摆好;图书、玩具掉地上了,无人理睬,甚至还有人在上面踩踏过去;在家里向父母要这要那认为是理所当然;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孩子认为这是父母的责任……看到这类现象,我们无不堪忧:下一代的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世人面对的一大挑战。道德情感的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怎么会去真正关心他人,怎么会真诚地与他人合作?由此可见,学校、家长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已刻不容缓。

在孩子责任感的培养方面,我们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而且必须从认知、情感、行为上多管齐下。那么,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1、晓之以理,创设情境体验,以榜样促成其责任感的认知。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责任感和其他道德准则一样,都不可能直接传授给孩子,而只能由他们从外界的吸收中获得,他们在生活的各种环境中对自己喜欢的人进行模仿,从而塑造自己的品质。不少孩子认为,父母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是义务,理所当然,而自己对待父母亲人的态度可以凭自己的喜好与心情。有些家长则始终认为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甚至还有的家长认为: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孩子,我不宠谁宠?疏不知这一宠就宠出了坏习惯,孩子也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是索取的多,付出的少,自私的品质也就自然形成,责任感的意识也就不可能产生。为了避免这样的习惯形成,我们一方面与这些家长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另一方面则有意识地以榜样教育促其转变观念,让孩子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比如,我们和孩子一起有意识地寻找身边的具有责任感的好人好事,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搜集成资料,以他人的行为来感染自己,产生认识上的共鸣,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自尊自律。又如,在各种活动中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以抵制来自社会等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坚定信念,逐渐形成“对人真诚,对事负责,对自己自省,对集体奉献”的成就感以及责任意识。引导孩子从小做乖孩子、好学生、读好书,让孩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其形成责任感意识。

2、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孩子通过自我感受产生责任感。

再过几个月,孩子们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为了进一步作好幼小衔接工作,“五一”过后我们就和孩子约定:从下周一(5月12号)开始背书包上幼儿园。上周因为考虑到个别孩子还没买好书包,故又推迟了一周进行该活动,请孩子回家后自己和爸爸妈妈说这事,并利用这一周的时间将书包及所需物品准备好。

没想到周一上午就有一些家长来问我了:“沈老师,今天是否要让孩子背书包上幼儿园啊?我不知道啊,怎么没收到你发的短信呢?”是的,之前我们也在考虑:是否要发条短信给家长,让家长给孩子提个醒(因为以前很多活动我们都会通过路路通发短信让家长提醒孩子),但最后经过我们的商量,这次决定不发信息给家长,让孩子自己记住、去做这件事,因为我们觉得,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这是他们自己所能做的事,也是他们应负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也是幼小衔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但是,很遗憾,据我们当天的统计,全班只有十八个孩子(三分之二还不到)做到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发现,每天都有孩子忘记带书包或由家长拎着书包来园,问及原因,孩子回答得振振有辞:“我妈妈(爸爸)忘了帮我带书包了!”好像背书包上学本来就是家长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一样,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自己背书包来园,可收效甚微。于是我们想到了奖惩制,凡是忘带书包或是由家长拎书包来园者,都将从其评比栏中扣除一颗五角星,反之,凡能自觉做到者,则可以奖励一颗五角星。这样大概坚持了半个多月,情况明显好转。看着评比栏中自己的星星越来越多,孩子更自信、更有责任感了,有的家长还向我们反应:现在孩子晚上睡觉前,会自己整理好书包以及第二天所需带的物品,而且不让我们帮着拎书包了,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是的,我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其实,这本来就是家长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对孩子来说有害而无益。因此,我们在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后,工作的展开就顺利多了。比如,我们请家长在星期天或节假日里,让孩子当一回家,清理一次住家周围的卫生,对自我的不足进行反思,对反面的事物也要进行思考,家长也对孩子多鼓励,多激发,和孩子一起多交流有关的话题,谈感受。在发现问题时,鼓励孩子多与家长、老师交流,共同想办法,决不采取粗暴的训斥、责骂等方法来看待孩子的错误,使孩子在与大人的交流中产生情感。因为责任感是以情感为基础而形成的,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孩子集体观念、荣辱观的形成。

总之,新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塑造孩子美好心灵与健全完美的人格,对于每个家庭,每个父母,每个教育者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就让我们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做起吧!

育儿观念:培养孩子责任感需要注意两点


现在有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是不负责任的,以自我为中心。殊不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生来是负责任的,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倾向于逃避责任的,如果孩子小的时候不负责任,大了也同样不会负责任。有家长误以为孩子小的时候不负责任,大了自然就会好了。事实上是一个人会自然而然地变老,但是一个人不会自然而然地变成熟。变成熟需要训练。因此一个孩子如果得到了正确的训练,他就能够变得负责任。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全看家长怎么教。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责任感

在11月3日由福建省文化厅、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少工委联合发起的公益讲座红领巾讲堂—家长课堂“6A亲子教育”系列讲座上,旅居新加坡学者、新加坡绿洲健康家庭教育机构培训师、导师倪耿忠通过分享“责任”原则,给了家长一个标准答案。

耿忠老师表示在训练孩子责任感的时候,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两点是:第一点,请家长在家庭关系中,以夫妻关系为第一位。千万不要以为我爱孩子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是以夫妻关系为第一位,变成了父子关系或者是母子关系为第一位的话,孩子就会绝对培养成一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样的人生活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婚姻和工作中会遇到障碍。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在家庭关系中一定要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第二点,没有界限的父母往往就会教育出不负责任的孩子。界限是指要区分什么是我要为孩子做的,什么是孩子自己要承担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里面有两种角色。一种角色叫建造者,一种角色叫拯救者。建造者和拯救者的最大的区别是建造者有界限,拯救者没有界限。

如何才能知道界限在哪里呢?在这里要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是谁的责任”;第二个问题“我做了什么事情,让孩子体会不到这是他的责任”;第三个问题:“我该怎么做来帮助他明白承担责任”。

正确认识孩子拒绝承担责任时的痛苦当孩子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时候,会觉得很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在看到孩子痛苦的时候,会经常犯一些错误,变得没有界限,因此,家长还需要正确看待孩子的痛苦,对此倪耿忠分享了四个原则。第一,请你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动。因为有很多父母会被孩子痛苦控制自己的行动。有一次我在一个学校,那个校长对我说现在根本不是家长去教导孩子,很多家长都被孩子控制了,就是当孩子拒绝承担责任的时候,他就会很痛苦。做家长的就会被孩子的痛苦所限制。就说算了,算了我替你解决。第二,不要把孩子的痛苦当成是你的痛苦。有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痛苦的样子,就感觉是自己的痛苦一样。其实过一段时间,孩子很快就会没事的。第三、对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他的成长,不是要逃避痛苦。他要学习与好痛苦一起结盟,透过好痛苦学习成长。如果孩子小的时候让他逃避责任,为了逃避痛苦,那么他大了就要逃避更大的痛苦。他变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当他进入婚姻和事业的时候,他的婚姻和事业就会失败。他的一生就会承担更大的痛苦。为了帮助他大了以后会少受痛苦,请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帮助他逃避痛苦。

此外,言教不如身教,在责任感方面也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那么做父母的首先要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教育心得:要严格要求孩子的责任感


整理了教育心得:要严格要求孩子的责任感,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防微杜渐,严格要求。俗话说,“爱之甚,则求之切“。严格要求来自于对孩子的深厚感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使孩子言行有所遵循,前进有方向,进步有起点、有幅度。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教育。

首先,要求孩子一丝不苟地真正按道德认识去行动,每条要求要落到实处。说到就要做到,并对孩子的行为及时做出评价。

其次,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思想错误和行为缺点,做到既防微杜渐,又防患于未然。按照教育的观点,要求“教育无小事”。一个好的思想品德,总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小事中有大道理,而坏思想,也常常通过日常小事表现出来,若未能及时发现,或充耳不闻,任其滋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不良的思想行为。“一蚁之穴,可决千里之堤,一指之疾,可伤数尺之躯。““只有防微杜渐”,善观“蚁穴“及时堵塞,勇察”指疾”及时治疗,才不致造成大祸。所以丈母一定要抓好‘第一次”:当孩子第一次做了好事时,要及时表扬鼓励,激发孩子内心的荣誉感;当孩子第一次做了错事时,要及时批评,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使孩子内心产生一种自疚、自责的羞耻感和克服缺点的勇气。在平时,决不放过孩子身上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那怕是说了一句谎话,拿了同学的一个铅笔头,拣到一分钱……都要及时抓。当然,高明的父母更注意防患于未然,先入为主,不断提高孩子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浩瀚大海是千条江河汇集而成,万丈高楼是由一砖一瓦堆砌而成的“作为父母的贵任,就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处处用心,事事渗透,引导孩子不断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不断前进。

喜欢《育儿心得:点滴小事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师爱与责任的演讲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