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播撒重视的种子

12-03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育儿:播撒重视的种子”,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育儿:播撒重视的种子PS: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探索,我觉得是对我自己育儿思维模式的一次颠覆。我做了一些有限的尝试,正在证明我这个探索结果的正确性。但同时,我也还有我很大的困扰,因为我已经种下了不少不适合孩子成长的种子,比如溺爱,比如严重限制,还需要花很多功夫补种重视的种子。

“小孩子不能惯”,这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一句话。而且,能说出这句话的,常常是那时候我心目中的“高人”。要么学历高,要么财力高,要么地位高,要么见识“高”。在他们看来,“惯”孩子是一个合格的父母最不应该做的事。

也因此,这么一句话在我听来,特别有权威性和力量感,不容置疑,不可辩驳。事实上,我是很害怕这句话的。在我当妈妈之后,类似的话也曾经很被我拿来当重要的界限尺标。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去公园门口看那些摆在地摊上的玩具,有时候有看中的,他就非常想要。我买过两三次之后,就纠结了:他一要我就给买,那不是惯坏了他?于是我就开始拒绝。即使**伤心地哭,我也不为之所动。甚至有可能指责和批评他。我会振振有词地说:他每天要来看玩具,看了就要买,买了又不玩,他根本不是为了要玩,就是在浪费钱!而听者也会认同说:是的是的,孩子是不能惯!

但是,慢慢的,我又本能地觉得不对头。**要的玩具不过就是五毛钱,一块钱,最贵就是十几块钱。他是不一定会玩很久,但是,他买玩具的申请得到应允的时候脸上那种欢快,和被拒绝时的难过,都是那么真实。

买一个五毛钱的玩具,就算每天给买,我也能够买得起,为什么我就要拒绝孩子,让孩子失望难过?那句“孩子不能惯”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惯,我想是宠溺。我理解中的溺爱,是过度的爱,过度的为孩子负责,从而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机会,使孩子只长身体不长心智。

从这种理解来说,“惯”孩子确实很不好。只是,似乎大家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对于什么样的言行是溺爱,却常常辨识不清。

弄不清什么是溺爱,但是却很害怕溺爱导致的后果,很多家长就出现像我之前对**一样的行为:对孩子的愿望,要求,限制着满足。

那就容易出现一个情况,我们会有意无意地不让孩子太满意,不让孩子太顺心。甚至会觉得,孩子感受被拒绝的滋味是有必要的,这样他才明白珍惜。我们不敢大胆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敢充分地爱孩子和重视孩子。

问题是,孩子不需要溺爱,但爱和重视,却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需要的心理营养。这个营养越充足,他的安全感就会越茁壮稳健。而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在我看来是“天下能敌”的;假如父母不知道重视对于孩子的重要,因为害怕“惯坏”而减少甚至不给孩子重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值得,不被爱,而一个一直活在缺爱感觉中的孩子,内心就比较难以稳健,从而出现种种问题。

重视孩子和溺爱孩子特别容易混为一谈,但却有本质的区别。重视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爱,建立安全感,从而将孩子“送”出去,走向独立;而溺爱是反过来,会让孩子尽量地依附父母,从而把孩子“拖”住不撒手。

在我的观察中,溺爱孩子的父母特别多,而不重视孩子的父母也一样多。溺爱和不重视,都会导致孩子的内心有缺口。

到底什么行为是溺爱,什么行为是重视?

我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问自己:这是孩子的需要吗?还是只是你的需要?如果是孩子的需要,你能够满足得了吗?如果只是你的需要,你要通过“做”在孩子身上来满足吗?如果我确定那是孩子的需要而且我为他这个需要去行动,那我觉得是重视;如果我确定那只是我自己的需要而非孩子的需要,我觉得我是溺爱。

重视和溺爱还有一个区别是,重视孩子的需要,是我认真地倾听了,告诉孩子我听到了,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个需要,看情况来合理处理。处理可能是去满足他,也可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量后,温和并且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拒绝;溺爱则是只要孩子有发出“指令”,不管自己的情况如何,能力怎样,都去满足,满足不了还觉得自己不好,甚至是孩子没有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就按自己的意愿想当然地为孩子做。重视里饱含尊重,但溺爱里只有害怕。

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提出愿望说想买一个玩具,我重视他这个愿望,就问他为什么想买这个玩具,他说他很喜欢,很想要,那我就看看这个玩具的价钱我能不能承担,如果能,我就给他买,如果不能,我就会和他解释,这个玩具你喜欢我知道,只是这个要花妈妈好多钱,妈妈有点买不起,通常情况下,**能够理解和接受。大部分情况下,**要买的玩具我都买得起,而我确认他是真的想要,我就给买了。有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不怎么提这方面的要求了,就算有时候提,我不同意,他也不会再哭闹而很快就接受了。

如果是溺爱,那就是,孩子提出要买一个玩具,但妈妈发现这个玩具的价格高得她买不起,就去借钱买,并且在买来后告诉孩子说:妈妈为了给你买这个玩具,借了一百块钱,欠了一个大人情,妈妈让你高兴了,你以后可要听话一点!

有人会说,孩子哪有知足的?他们都会有无穷无尽的要求,孩子提的要求,能满足的你都满足,他就会贪得无厌的,你不可能满足得完重视得清!

够了,就会停止要。这就像我们吃饭,饱了,就会停下来不再吃一样的自然。如果孩子的每一个意愿,我们都认认真真的做到了重视,孩子享受到的爱“饱”了,所谓“贪得无厌”的孩子其实并不会出现。不仅如此,孩子的爱和重视够“饱”,他就会用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做得很好,那就走向了独立。而让孩子独立,不是父母的希望吗?

相反,会让孩子贪欲难填的是溺爱。孩子“贪”,那只能说明他得到的还不够。或者是不当。或者是不对。他还是在一直在要。要治疗孩子的“贪欲”,爱和重视就是良药。

但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孩子有区分自己饱还是饿这人原本不容置疑的本能,在孩子还没饱的时候就着急着要撤掉他“爱的饭碗”,从而让孩子的内心一直营养缺乏,能量缺乏。

有人还会疑惑:要重视孩子的需要,孩子确实想要,父母也给得起,就给了,那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不需要自己去努力,来得容易,他怎么知道珍惜呢?

我的答案是:假如你种下一棵果树的树苗,并且特别希望这棵果树长大后结出很好很多的果子,那你是不是要先把这棵树苗好好浇灌好好照料,让它茁壮长成一棵树,再来期待它结出好果子?因为我们不会指望还是小苗的果树能结果。

同样,一个人当小孩的过程就是享受被满足的过程,他的一切愿望都是为了成长,他的愿望要被重视,这是他的必需,也是他的权利。这些权利得到满足后,才有办法考虑结果的问题。我甚至觉得,孩子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吸收爱和重视。因为这是他懂得珍惜、懂得关心人等一切品质的基础。一切品质的建设和树立,都得在这个基础之上来进行。

况且,被重视的感觉难道不好吗?一定是好的呀,那这很好的感觉,孩子会遗忘不珍惜吗?我觉得珍惜的品质是在父母重视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自然形成的。

反过来,如果在孩子的“得到”之路为设置障碍,不敢轻易满足,那么就影响了他的学习与成长(这个学习是指感受一切东西),好比一个孩子他本来是能够好好地专注地学习画画的,但父母怕他不懂珍惜,于是让这孩子为得到一根画笔而费尽心思,那么,这个得到画笔的过程,就影响了他学习画画的时间,精力,挫败了他的兴趣。

和不能惯坏孩子相并列的话是:孩子要从小养好规矩。这表面上很有说服力,但是相比孩子的需要而言,我觉得规矩是浮云。花儿的开放需要规矩吗?你会要求花儿怎么开,草儿怎么长吗?能要求得了吗?再者说,如果花儿草儿得到了足够的阳光和雨露,有了足够好的土壤(甚至只要愿意让其生长的地方,不必要多好),它们会不知道如何长吗?它们自然会有自己的生长方式,自然会去寻找,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规矩。这就好比花儿会向阳一样。

有一个法则,叫“崔克坦”法则。来源大致是,在荷兰崔克坦市,有人曾在交通管理上做过一项非同寻常的实验:不使用交通标志会怎样?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非但没有交通混乱、没有事故频发,相反,行车安全好得出奇。由于人们无法机械地“见交通标志行事”,所以不得不更加谨慎地驾驶,小心翼翼观察四周环境,从而使行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在人还是孩子的时候,有爱和重视当前提,孩子会自然地生发出规则,而不再需要大人设定太多的规则。就算不可能一点规则都不要,但我觉得这个规则可以很低,很少,很宽。

我也常常忍不住会给**设置很多规则。但我也时时担心,我这恐怕不是为了他多好,而是在限制他。当他感觉到走正路受限,自然就会走旁路,比如撒谎、欺骗、偷偷地来等等。

所以我还是想努力地给孩子大道。

所有的人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害怕没立好规矩,害怕孩子被“惯坏”。起跑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人的生命有起跑线的话,这个起跑线在我看来就是爱和重视。要给孩子爱和重视,那就先打开那些“不能惯孩子”之类的束缚,打破那些对孩子“贪得无厌”之类的害怕吧。虽然对于如何界定溺爱和重视我还有些模糊,但我相信,那也好过我直接以“不能惯孩子,孩子要讲规矩”一杆子打死孩子的需要的做法。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心得:重视孩子的能力发展


育儿心得:重视孩子的能力发展

教育小孩,不应该以学习表现来衡量,更应该重视他的能力发展,尤其是孩子的动手能力。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一起,宠的小孩无法无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孩子如果对父母存在很大的依赖感,事事都依靠父母,即使是自己可以动手做的事情也推脱,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惰性,难以自觉地动手实践,甚至在父母的督促下也不愿动手。我们要减少为孩子做事的冲动,在生活中,只要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就应该自己去做。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出独立的意识。作为父母,把信任传达给孩子,孩子就会树立“我能行”的心态,并在实践中不断印证这种感觉。

俗话说:“养不教,父子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学习成绩虽重要,但是一个人的品质、动手能力更重要。

育儿心得:重视家庭教育


育儿心得:重视家庭教育

一转眼,孩子在XX渡过了小班生涯,升至中班进行生活学习。很庆幸,还是原先的老师,还是原先的味道。新来的宝贝,新进的教室,开启不一般的中班航程。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孩子的探索欲也越来越强,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渴知度也愈发的强烈。在孩子的这个阶段,孩子的记忆力尤为快速,学习能力出奇的好,但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关键,是培育孩子智力的节点,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这些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能会背几首唐诗,会说几个英文单词,会做几道算术,这么简单。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团结性,这种看似辩证的关系,一定要把握好。

重视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各个方面都要树立榜样作用。孩子的饮食起居,要照顾好,棒棒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在家里,一定要给孩子有参与感,有主人翁意识,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重视伙伴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朋友圈,要融入群体,与小伙伴可以是横向比较,可以互相学习,可以互相帮助,但不是攀比,根据孩子的现状,适宜发展,相互促进。

重视户外教育,一定要经常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亲近自然,了解新鲜事物,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开阔孩子的眼界。

重视APP教育,互联网时代,孩子更加的新奇,有些针对孩子开发的APP还是很不错的,但这个时候家长要懂得引导,注意时间的把控。

最重要的是幼儿园教育,毕竟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的孩子是在园渡过的,孩子的玩伴也几乎是幼儿园同学,孩子的所知,所会,也是我们的老师所传授的。有时,老师的一句话,能顶家长的千言万语。

育儿知识: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


旗龙是我们班上比较听老师话的小男生,平时也喜欢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因为家里有事,跟着爷爷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等再次回到幼儿园时,我发现旗龙变了,变得不再听话了,坐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了,还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吃手指、跷二郎腿以及午饭过后不出去散步而是躲在厕所和其他小朋友打闹,当时说了管事,可一会就又恢复原。

为了让旗龙变回以前的乖宝宝,我找到了他的妈妈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回老家的这段时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少了很多约束,爷爷又很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才养成了现在这些坏习惯。家长听后也很着急,询问老师现在该怎么办?通过商量,我们采取了家园共育的教育方式。

在家里,父母找爷爷交谈,让爷爷认识到这样放任下去对孩子成长的危害,然后统一战线,严格要求,做得好有奖励,做的不好则批评,再者父母不再包办所有,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幼儿园老师则在他的周围安排几个常规习惯好的幼儿,带动旗龙向好的方向发展,平时活动课上老师多关注他,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指出来,帮助他一起改正。

经过大家一段时间的努力,旗龙又变回以前的样子了。而且变得更加懂事了。家长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深刻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无小事,孩子成长路上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育儿观念: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


旗龙是我们班上比较听老师话的小男生,平时也喜欢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因为家里有事,跟着爷爷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等再次回到幼儿园时,我发现旗龙变了,变得不再听话了,坐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了,还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吃手指、跷二郎腿以及午饭过后不出去散步而是躲在厕所和其他小朋友打闹,当时说了管事,可一会就又恢复原。

为了让旗龙变回以前的乖宝宝,我找到了他的妈妈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回老家的这段时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少了很多约束,爷爷又很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才养成了现在这些坏习惯。家长听后也很着急,询问老师现在该怎么办?通过商量,我们采取了家园共育的教育方式。

在家里,父母找爷爷交谈,让爷爷认识到这样放任下去对孩子成长的危害,然后统一战线,严格要求,做得好有奖励,做的不好则批评,再者父母不再包办所有,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幼儿园老师则在他的周围安排几个常规习惯好的幼儿,带动旗龙向好的方向发展,平时活动课上老师多关注他,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指出来,帮助他一起改正。

经过大家一段时间的努力,旗龙又变回以前的样子了。而且变得更加懂事了。家长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深刻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无小事,孩子成长路上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育儿主题探讨:要从小重视品格的养成


育儿主题探讨:要从小重视品格的养成

一、开场语

首先感谢直播间的爸爸妈妈们能来到直播间视听,在这里我们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学习!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收获快乐!望宝贝们能快乐健康的发展!同时感谢直播间的年轻的帅气的未来的爸爸妈妈们能来到本直播间,谢谢你们的视听,分享的同时希望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谢谢!

二、主题名称

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要从小重视品格的养成”

互动:

一位热心网友:品格是从父母身上学的,这点深有体会。总之就是父母的引导很重要。善良是第一品格,自己体验才能知道,大体方向不歪就行。

abchyhoo:你说小孩养成了不好的,好不好改,我说不好改。

熊猫小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

三、分享

现在地孩子都是全家地宠儿和期望,父母无不盼望孩子健康茁壮、聪明伶俐、早慧成才。不少人把早期教育视为早期智力开发,这种认识是片面地,因为它既不符合成长地规律又不符合社会培养儿童地要求。

儿童出生后,再适宜地生活条件下发展很快,他们长身体、练能力、发展认识、发展社会化,只有全面地发展,儿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也才能为他一生地发展打下良好地基础。

一些追踪研究表明,家庭条件优越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地孩子,长大成才者甚少,因为他们缺乏再艰苦成才道路上地品格历练。又据对青少年组家庭调查,90%的家长认为认为当前对子女成长焦虑地不是智力问题,而是那些非智力因素,如追求生活享受、不珍惜劳动成果、生活懒散、自私、缺乏毅力等。这些说明了没有重视幼年时期品格地养成,而留下地不良后果。

孔子曾告诫人们:“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地习惯,是非常稳固地,终生都会起作用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人格教育端赖于6岁之前培养。这个时期培养地好,以后只要顺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入小学,教师需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这又十分明白地指出了早期品格养成地重要。古今中外众多卓有成就地伟大人物,是凭借他们地智慧和对社会地责任感、志气、百折不挠地毅力而贡献于人类的。一位35岁的“浙江省教坛新秀”朱建国老师说:“除了知识,人还需要有对正义和信仰的敏锐感,对义务和责任的强烈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感。”“知识需要道德的指引。”所以为父母者要着眼于儿童发展的明日与成才,将体、智、德、美的全面教育注入于早期家庭教育之中。

家庭在儿童的品格养成中起着重大的决定性的影响作用。6岁前的儿童与家庭有着特殊的关系,他们在家庭中生活时间长,有着亲密性和依赖性,儿童又具有好模仿、辨别力差的特点,所以父母亲的言行举止、情绪爱好、生活情趣、生活方式、环境设施、家庭中人际交往关系、家长对儿童管教的态度与方法等都将直接地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品德、行为和性格的养成。父母亲们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的身体与智力一样地关心孩子良好品格的养成,使他们终身受益。

相信《育儿:播撒重视的种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种子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