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好妈妈培养记”,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好妈妈培养记

作为一个妈妈,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从孕期到现在,小蓓的事情便时刻牵挂在心头。还好我们处于现代社会,网络确实帮了我的大忙。经常上网看看育儿网站,买两本育儿的书籍,我觉得是快速汲取养分的好方法。当家里有老人家帮忙时,新知识加老经验一起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哦!

一·关于睡觉

如果问什么问题最困扰妈妈们,那我想小宝宝的睡觉问题肯定排第一位。我是一个爱睡懒觉的人,以前周末都是一睡睡到十一二点的。作了妈妈,便无缘于一觉睡到自然醒的美事了。我们家小蓓,从出世开始,就坚持自己睡小床,然后再把她的小床放在我们的大床旁边。刚开始,老人家还有点反对的,说天冷怕小孩一个人睡太冷,冻着。而且小宝宝躲在妈妈身边睡觉特别有安全感,睡得特别香。但我还是坚持让小蓓自己睡。天太冷就开电暧器,而且小孩子只要习惯了,她自己一个人也能睡得很香。再者,三个人挤一张床就显得特别挤,冬天被子多,特别容易就会闷到小宝宝。这样子,三个人都睡不好。小孩越大越不肯自己睡。所以我坚持让小蓓自己睡婴儿床。

月子里,晚上是要起来两三次的。每次起来要换尿片,喂奶,拍嗝,搞来搞去差不多要一个钟才能重新睡觉。坚持母乳喂养和自己带宝宝睡觉是个不小的考验。慢慢地就好一点了,睡前喝饱一些,然后三点左右起来一次,六七点再起来一次。直到两个半月左右,我固定晚上十一点让小蓓再喝一次奶,然后她就可以一觉睡到六点半了!半夜不用再起来了!早上六点多十分钟就喝完奶了,我会再把她放回自己的小床,她就自己在小床上玩儿,我在旁边再小睡一会。玩累了,小蓓会自己睡着。八点多,我们就一起起床啦!

从小蓓还没出生时,我就买了一本书《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书中的观点是,每个小孩子,到了6个月后,都能够一个人独自入睡并一觉睡到大天亮。自己入睡的意思是,小孩子不用抱着,不用拍着,不用大人陪着自己入睡。一觉到天亮的意思是,半夜不用起来换尿片,不用喝奶吃东西,一睡10个钟甚至更多。书中的观点还有:“生长激素有70%是在小孩子睡觉时分泌的,睡得好才能长得好。”所以我们家小蓓长得很不差哦,刚出生时6斤6,3个月已经有13斤了。“要在小孩睡着之前把他放到床上,让他独自入睡。这样就算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跟睡前一样的,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很快独自入睡。如是你一直抱着他,摇着他才能瞅着。那半夜起来,你又得起来抱着他,摇着他”。所以,小蓓从出生起就很少抱着了。就算抱着,我们也不会边抱边摇,边走边晃。小蓓现在很喜欢躺着跟你玩,几乎不吵着要人抱,一个超级乖宝宝哦!“不要小孩一醒就去抱他,他可能还没有睡够,先等几分钟,他可能又可以自己入睡。”嘻嘻,我们也是这么做的。从作月子的时候,从白天开始,我们便有意识地训练她。这样做大家都可以轻松好多哦。《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很好很实用的一本书哦,希望对别的妈妈们也有用。M.YJs21.cOM

二·关于喝奶

小蓓一直是喝母乳的。

生下小蓓,从产房回到病房后,护士便把小蓓抱过来,开始让我抱着她睡在胸前,开始吸奶。小家伙都不用怎么学就开始吸了。虽然刚开始还是没有奶水的,但还是要多给她吸。到第三天出院时,已经有胀奶的感觉了,开始喝母乳了。

月子里,有段时间奶水不是很足,晚上小蓓需要加一餐奶粉。我每天吃六餐,吃好多好多东西,效果好像也没什么改变。快满月的前几天,上网看了一下,有篇文章说,每个妈妈都应该够奶水给宝宝吃的,奶水是吃的越多就产得越多的。你要有这个信心与恒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奶牛的!看完之后,我觉得也是,人家的小孩够喝,双胞胎都够喝,小蓓怎么会不够喝呢?果真,一有信心,奶水就足了,从那天起就不用再喝奶粉了。

喝完奶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就是拍嗝。因为小孩的横隔膜没发育好,要靠打嗝才能把喝奶时吃下去的空气吐出来。喝完奶,便要帮她拍背,有时拍几十上百下都没反映,我试了网上能找到的四五个方法,也没发现那个是特别有用的。一两个月的时候,拍拍抱抱经常要搞半个钟。可能每个小孩适用的方法都不一样,小蓓属于那种不爱打嗝的。小蓓三个月了,喝完奶拍几下就好了,放下去睡时,也不会吐奶了。现在就比较轻松了。

三·关于哭

小蓓不怎么爱哭闹,哭,基本都是肚子饿了还没有奶喝。要不就是尿片湿了没帮她换。最近天气热,抱着她时太热也会哭。小蓓基本没有大哭不停的,没理由便又哭又闹的时候。我想这跟我们从小少抱她,又不抱着她又走又晃的原因吧,她习惯了自己睡自己玩,便不会闹着要人家抱的原因吧!嘻嘻,这么小的小小孩,一哭起来可是很大声的哦,而且眼泪儿马上就出来了。

四·关于玩

小蓓比较喜欢躺着让我们陪好玩,不管是公仔,书,塑料袋,铃铛,有声、颜色鲜艳、会动的东西她都喜欢。不过,你一手拿着玩具,一边不要不停的说话或者唱歌,她会开心得手舞足蹈,还伊伊呀呀地回应你。当我们吃饭的时候,她也可以自己躺着玩,左看看右看看,也很开心哩。当然,你不能太久不陪她玩,她也会发脾气的~!

五·关于矛盾

新旧观点的冲突,在带小孩子这件事上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我觉得,一个好妈妈应该是与时俱进的,积极吸取科学的知识,有坚定的立场。遇到冲突时,多点思考,一切从为宝宝好出发。对不对的旧观念要坚决否定,让小朋友从小养成好习惯!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这六种妈妈,才能培养出性格好的孩子!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足够好,那他的命一定不差。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命”,所以我们努力培养他成为一个好性格的人,坚强、乐观、勇敢……其实,孩子性格好不好,看看他的妈妈就知道了。

对于孩子来讲妈妈最亲近的人,陪伴着自己一点点成长,妈妈的言行影响自己的一点一滴,妈妈是怎样的,孩子就会是怎样的。

想让孩子性格好,不妨学做这6种妈妈。

1、充满生活情趣的妈妈

人要活得有趣,尤其是做了妈妈的女人,要把日子过成一朵花。看看孙俪,我们羡慕她“1+1=4”的幸福生活,更羡慕她把平淡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她带儿子画画,领着女儿做瑜伽,一家四口,羡煞旁人。她充满生活情趣,每天变着法带着孩子去体验生活,享受美好。

小小的孩子对生活充满好奇,他期待有个人带自己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妈妈作为最贴心的陪伴者,怎么能够缺席呢?充满生活情趣的妈妈,往往对生活充满热情,饱含着对世界的新鲜感,她会带孩子去见证生活中不同的美景,打开孩子通往世界的大门。

这样的妈妈带孩子,孩子会越来越热爱生活,充满激情,过快乐的人生。

2、乐观爱笑的妈妈

常常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其实,爱笑的妈妈,运气一定很好!一个女人乐观开朗,生活中充满欢声笑语,那她养的孩子,一定会被妈妈的快乐情绪感染,做一个快乐积极的人。孩子生活的快乐,性格好,这对妈妈来讲,绝对是很幸运的事情。

看过一个小学生写的作文,“妈妈不爱笑,我也开心不起来”。孩子每天面对不爱笑的妈妈,时不时的还唉声叹气,这对孩子而已,无疑是件坏事。妈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小小的他还没弄明白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已经过早的收起了自己的笑容。

做个爱笑的妈妈吧!用你的微笑去温暖孩子的心,让孩子感觉到爱,教他做一个积极乐观,用微笑面对生活的小战士。

3、言而有信的妈妈

有些时候,孩子会对妈妈撒谎,对此,我们暴跳如雷,认为孩子“不诚实”。对啊,孩子就是“学坏了”,坏榜样大概就是我们做妈妈的吧!妈妈对孩子言而无信,说话不算话,甚至编造一些借口试图掩盖自己的过失。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啊,他能从你的脸上读出被欺骗的感觉,那他很有可能就会把从妈妈身上学到的用在生活里。

妈妈该是孩子最信任的人,连妈妈都言而无信,那别人呢?孩子会渐渐失去安全感,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产生怀疑,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里多了胆小猜疑和不信任。

做个言而有信的妈妈,其实很简单。在答应孩子某件事之前,去想清楚自己能不能做到,不要轻易许诺,答应孩子的一定要做到。

4、宽容大方的妈妈

宽容的妈妈往往能教育出有涵养的孩子。宽容大方的妈妈,对事不计较,不会得理不饶人,待人和善,妈妈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下,孩子慢慢学会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他不刻薄,不小气,这样的孩子自然很惹人喜欢呢!

从现在开始,停止你在孩子面前的抱怨,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公“算账”。你试着对周围的人表达你的友善,不再因为一点点不愉快而和别人斤斤计较,当你不再计较的时候,你才是真的宽容。

让孩子看到妈妈的胸怀,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宽容大方。

5、不攀比的妈妈

不攀比,其实是一种知足常乐。她可以背名牌包,穿大牌,你没有,但你有个好老公;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别人家的,为什么不回头看看自己的孩子也在闪闪发光呢?孩子可能会学习不够好,但是,好妈妈是知道孩子画画特别棒的。首先你停止攀比,孩子才有进步的动力。比来比去,孩子的上进心全变成了可怜的自卑,甚至是自怨自艾。《小别离》里的吴佳妮可怜就可怜在,不知足,和别人比孩子、比老公,最后落得离婚的下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实最害怕的就是,妈妈老拿别人和自己比,这种攀比心态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果从小孩子就和妈妈学会攀比,老是想着去超过别人,孩子真的会活的很累,有些时候,甚至会用一些极端的手段去达到攀比的目的。

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教会孩子知足常乐,不攀比,就让孩子放慢脚步享受自己的人生吧!

6、有爱心的妈妈

爱,是美德的种子。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就要教会他去爱。一个有爱心的妈妈,是孩子最大的幸运,她会在潜移默化中教孩子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座,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慢慢的,孩子开始尽己所能的对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爱,虽不能惊天动地,但是每一个善举都是他人生里的勋章!

同样的,爱能让人充满安全感。有爱心的妈妈会让孩子放心的依靠,对未知不再害怕。爱心无形,但是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都可以充满我们的爱心。

带着孩子,带着爱心一起去感受一下这生活的美好,让孩子的人生多几分光芒。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陪伴者,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妈妈是最大的影响者。

孩子的性格好与坏,决定着他的未来命运的好坏。我们都是好妈妈,想让孩子人生的路走得顺一点、再顺一点,所以啊,在我们还能改变些什么的时候,拿出自己的爱心、耐心和关心,去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吧!

好妈妈别做了“坏事”


妈妈一直努力想把宝宝培养成又乖又听话又懂事的小朋友,可是往往妈妈做的一些事情,无形中会让宝宝离好孩子远去了。这就是妈妈好心办了“坏事”了。下面说到的六件“坏事儿”,就是妈妈们常常不小心犯了的错误。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好心做坏事”,本来是出于一片好心去做的事情结果往往是带来反效果。这句话用在宝宝的教育上也相当恰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显得尤其重要,很多时候一些理所当然的做法,往往却是最应该避免的事情。

1、无意中破坏孩子专注力

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红的黄的蓝的,方的圆的尖的,孩子非常享受自己的建筑作品。这时,孩子妈妈忽然兴致冲冲的跑过来,拿出一瓶水,递给孩子:“宝贝,歇一会,玩了这么久渴了吧?快喝口水!“孩子抬头瞅了一眼,撅着嘴非常生气地推开妈妈的手,继续埋头苦干,妈妈不解,估计也生气,心想:这孩子,喝水都不喝,真倔!

点评: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不够专注,做事三分钟热度,经常开小差,可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时,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呢,如果妈妈一会说“来喝口水”一会说“来吃个苹果”,这就是严重干扰。能不能先等孩子专心地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再去“伺候”小皇帝?

2、拒绝孩子的分享

一大盘草莓,孩子一个人端着吃的津津有味,这时,妈妈问:“宝贝,草莓好吃么?给妈妈吃一个好不好啊?”孩子非常大方地拿出一个鲜红的草莓递给妈妈。妈妈露出满意的微笑:“啊,宝贝真懂事呀!谢谢,妈妈不吃!”于是孩子把这个草莓扔进自己嘴里,继续独自享用美味。

点评:既然你问孩子要吃的,就张开嘴大口吃掉孩子分享给你的东西,否则孩子会觉得大人很奇怪,一会要吃一会又不吃,莫名其妙。而且几次之后,小人精很快就明白你是在给他下套,久而久之会变成真的不懂得分享。

3、轻易当孩子的代言人

电梯里妈妈带着漂亮的女儿,孩子在唱歌,一位奶奶笑问:“唱得真好听,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点害羞,没作声。奶奶接着问:“几岁了?”小女孩还是萎缩着不语。妈妈怕失礼,赶忙笑着回答:“叫***,今年4岁了。”奶奶点点头:“哦,好厉害啊,嗓子真好!呵呵。”

点评:有些妈妈苦恼自己的孩子胆量不够大,不敢跟别人说话,帮着“抢答”,其实这样做是剥夺了孩子发言的权利和成长的机会。你是越帮忙,孩子以后越胆小越不会主动表达自己。所以,不妨善意的提醒孩子:奶奶在问你话哦,自己告诉奶奶好吗?

4、对宝宝过于保护

公园里,一个小朋友跑着跑着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拍拍手,妈妈紧张地凑上前,小心地捧起孩子的手,问:“哎呦,摔疼了没有啊?红了!好疼啊!宝贝,妈妈给你吹一吹,呼呼!”孩子本来没事,妈妈这么大惊小怪,孩子也会跟着嚷嚷疼。

点评:本来孩子自己忽略的伤痛,在妈妈的一个导向之下就被放大了。有些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则会漠视,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做法给孩子的导向是积极的,摔跤不是什么大事,一笑而过。伤在儿身,痛在娘心,这是人之常情,不过,就让这种“疼”留在娘心里吧,孩子更需要坚强和乐观。

5、无条件满足孩子

孩子喜欢吃虾,每次妈妈都会剥掉虾壳,把虾肉喂给孩子吃。孩子把虾肉给妈妈,妈妈说:“你爱吃就都留给你吃。”孩子心安理得地继续享受妈妈的服务和谦让。直到有一次,妈妈很随意地剥完壳后,把虾仁塞进自己的嘴里,谁知道孩子突然咆哮道:“是给我吃的”,大哭大闹逼着妈妈吐出来。

点评:只要孩子喜欢的,自己就假装不要,殊不知这样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只会造成唯我独尊、自私霸道的性格,将来唯恐很难与人相处、很难融入集体和社会,而且一旦遇到愿望不能满足的情况,就会心里不平衡。

6、不给机会孩子去尝试

小孩见妈妈在拖地,抢过拖把要帮忙,妈妈一看跟大闹天宫似的,制止:“你就别越帮越忙了,一边呆着去!”直到有一天妈妈喊:“就知道玩,真不懂事,快来帮我一下啊!”孩子头也不抬:“我不是越帮越忙嘛?”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减少麻烦,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点评: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如果自己承担,不给孩子学习和展示的机会,那么在孩子有能力做好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做了,思维就有惯性了。

做个好妈妈,不做照妖镜


上午我在开会,QQ弹出老师的头像:“兜兜上课看着窗外不专心听讲,晚上回去好好教育一下!”

这时你会有什么反应?

A.对老师深表歉意,对孩子的行为颇为气愤。

B.对老师深表感激,保证回家严厉批评教育。

C.感觉小题大做,阳奉阴违的应承着老师,回家就忘。

D.让老师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全权代理,你继续忙工作。

E.……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不意外,亦不气愤,相对于批评警告我的态度可能让老师难以接受:“您可以问一下兜兜,从窗外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她写一篇日记交到你办公室去。”

我想这样即能够保存孩子的纯真,又可以有一个惩戒。

晚上我好奇的问兜兜:“今天早晨你从窗外看到了什么?”——我刻意回避“上课”两个字,希望孩子不会因为害怕受罚而有所隐瞒。

这一问天真无邪的兜兜果然打开了话匣子:“因为昨天晚上下雨了,所以今天早晨第一节课我就在想会不会有雨过天晴的彩虹?书上都说雨过就会天晴,天晴就会出彩虹!我觉得书上画的很漂亮所以很想看一下彩虹!”

“那你看到了吗?”

“没有,雨过了可是天没晴,更别提彩虹了!”兜兜有些失望的蹙起眉头,“妈妈,为什么下雨之后并不是每次都会出现彩虹?”

说这话的时候,小家伙懵懂的眼睛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彩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没有阳光所以看不到彩虹了,你觉得对不对?”

“嗯,应该是!”

“不过也没有关系,我看到远处的群山被雾霾遮住了,若隐若现的很好看!我还看到山是青色的,因为山上有很多茂密的松树;校园里操场湿漉漉的,很多小麻雀落在地上的砖缝找水喝···”

“太美妙了宝贝!你观察的仔细,记忆很清晰,描述的也很有条理!妈妈好像看到了小麻雀操场上跳来跳去的样子呢!咱们回家赶紧把它记录下来好吗?”

“当然可以!”

“不过有一点儿需要改进的小问题:你是上课时间看的窗外对吗?以后咱们下课再看好不好?你想想,上课走神儿老师讲的内容咱就没看到,那老师辛辛苦苦备课、讲课是不是白费力气了?她有多失望多生气啊?”我抱起兜兜,兜兜趴在妈妈肩头静静地听着。

“老师批评我了···”兜兜惭愧的嘟着小嘴。

“说明老师很关心你,替你着急对不对?如果不爱你,他就不管你了,你愿意看哪里就看哪里,不学就不学,反正他讲完课就走了,你不会跟他没有关系对不对?”

“嗯,老师对我很好,今天我恶心没有吃上早饭,老师还给我两个小面包,让我饿了吃呢……”

这一段简单的对话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过程,还掺杂着家庭与学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协作、孩子与成人思想意识形态的差异与融化、师生关系的处理与引导、亲子关系的沟通与发展……盘根错节的关系中如何让每一方都满意?不得不说一下坎特法则:尊重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回报率最高的感情投资,而且尊重他人本身就是获得尊重的一种重要途径。

人与人之间融合度是相互的,不能批判老师而让孩子厌学,也不能武断的给孩子开药方;要维护老师的师恩、权威让孩子接受成长的必经过程,又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维护孩子的自信与尊严,让孩子心服口服改正缺点。所以说啊,当妈绝对是门儿技术活儿。

1、不当照妖镜,不把孩子的缺点妖魔化:了解孩子的思想与感受。

为什么我们眼中非要看到孩子的缺点、错误,而不回想一下自己也曾经那样稚气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好妈妈不是照妖镜,不需要把一切表象都揭露的入木三分,给孩子上纲上线,透彻的把一般问题、非原则问题,也当作原则问题看待、处理,把孩子的缺点扩大化,想象的特别严重。其实一切都很简单,只是孩子的天性还没有受到礼教的束缚而已。

四岁时,幼儿园老师说:午睡时,其他人都睡着了,兜兜还在到处看,等大家都起床了,她却躺在被子里嚼着口香糖坏笑着跟老师讨价还价赖床不起……

安静的午休时间,她又从被子的缝隙“偷窥”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兜兜说:“因为我想看看大家睡着了是什么样子啊?”

我问:“那你看到了吗?”

兜兜非常骄傲地说:“看到了!”

兜兜表达时那种急切的语速、炫耀的神情,好像是对妈妈的好奇心期待已久了,也许这些话在她心里已经发酵,却始终没有人给他挥发的空间。

“你看着我啊妈妈,你看王小田睡着时是这样的!”说着摆了一个侧卧的姿势,双手垫在胖胖的粉嫩的脸蛋下边,

“刘泽志是这样睡的!”说着换成一个大字型,“还有王晴漪……”

我问兜兜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女孩子一样乖乖的遵守秩序、听从安排、服从教导。可是兜兜不满地回答:“你为什么总是和其他的妈妈一样!你就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想法吗?!”

不得不承认兜兜说的很有道理,每个人都有个性,我不能总是和别的妈妈一样,我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我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她很有主见,而我又不想扼杀她的个性,所以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我选择支持她。

兜兜现在的一切在外人看来是淘气、可笑的小插曲,但是于我而言却是的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历,并不需要贴上不专注的标签。

2、不当显微镜,不放大孩子的缺点:批评只对事不对人。

怒火中烧的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对孩子进行怒骂,孩子不服气,家长不解气对问题解决毫无进益。不要一听到孩子犯错误就失去理智,诚挚的沟通可以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或行为,同时又不会使孩子因为指责而产生挫败感。

“我只是想看一下有没有雨过天晴的彩虹”这句话唤回我温暖柔情的回忆:八九岁时,我曾经为了看彩虹和三四个男生用塑料袋装满水,从三楼的教室向外倒,结果泼了班主任一身被罚面壁思过,我们一直没有明白自己最大的错误是方式方法错了,不知道这样不可能创造彩虹,只是单纯记住了受惩戒的原因是淋湿了老师……

批评时就事论事,使孩子持续受到尊重才可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互相促进的伙伴关系。才能使孩子信服的遵从规则。

尊重孩子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孩子的平等身份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才愿意和父母、老师打成一片,站到我们的立场,主动与我们沟通想法、探讨学习,完成我们交办的任务,甘心情愿为家庭、班集体的荣誉付出。

3、不当防护镜,无原则的护犊子不可取:让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感恩。

维护孩子的天性与自尊心,不是包庇孩子的缺点错误,把一切批评都阻隔在外“护犊子”反而会害了孩子。

听完兜兜的解释,我也对兜兜上课走神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老师辛辛苦苦备课、讲课,你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即便学习比游戏枯燥,你也没有理由去挑剔,就好像你拖了地,即便不那么干净,妈妈也一样欣赏、赞扬你,因为你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我们赞赏的不是劳动的结果好坏,而是付出劳动的过程,对不对?兜兜,你知道吗,昨天杨老师电脑死机,刚刚写的教案没有保存下来全部丢失,不得不一字一句重新输入一遍,你应该感恩老师的付出对吗?”

兜兜赞同的点头。

4、不当反光镜,遇到问题不能简单的条件反射,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检测甄别系统。

孩子做事情之前打预防针、提警告,犯了错误就呵斥打骂是大部分妈妈惩戒孩子的方式,如果我也是简单的等兜兜放学大骂一顿:“上课为什么不听讲?!老师又找我,你真是丢脸!”效果会怎样?兜兜会不服气的抗争,我会因为孩子不听从管教火冒三丈,擦枪走火之后兜兜仇恨告状的语文老师,以后破罐子破摔继续跟老师作对……

所以,我们不需要机警的条件反射,亦无需时刻对孩子灌输标准化规章。不用害怕孩子自己管理不好自己,对孩子的自我管理水平抱有信心,对他们进行管理能力指导和人际关系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理解和尊重他人,帮助他们有效规划自己的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他们就会自觉自愿的克服自己的弱点,饶有兴致的迎难而上。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可怕的敌人一个是“别人”,另一个就是“过来人”。谁的妈妈没有说过这句话:“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我还能害你?我是你亲妈啊!”事后再补刀一句:“我早就跟你说过这样做不行!你这孩子怎么不听呢!?”

然后吓大的孩子们小心翼翼的跟在妈妈身后,按照妈妈指的路按部就班成长。每个孩子都逐渐变成别人的复印件,而不是原创的自己。为什么一定要“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四岁时兜兜想在家里用喷桶喷水,我只说一句:“好吧!喷完自己拖干净水!把东西恢复原样就行。”

兜兜知道电器怕水。很自然的就选择在洗漱间和厕所接了一盆水尽兴的喷射。喷完自己拿拖布尽可能的拖干,再拧干了拖布搭在阳台晾晒上;最后自己从衣橱翻出一条新裙子换下那套被打湿的衣裤……

我没有叨叨玩水会弄坏家电、会把家里弄脏、会把自己淋湿……压抑她企盼的情绪总不如大禹治水的顺势利导对吗?

宝贝儿,妈妈不是照妖镜、不是显微镜、不是反光镜,也不是防护镜……因为我希望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自信的样子,而不是我的映像。

好妈妈,孩子自己带


好妈妈,孩子自己带

前一段时间,看六一儿童节画展,其中一幅作品是这样的:题目为幸福的一家,图中爷爷带着眼镜,一边看报一边喝茶,奶奶搂着孙子在讲什么有趣的故事,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笑,让人看了觉得他很幸福、快乐。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说到一家,不管幸福不幸福都应该是爸爸妈妈和宝宝组成的,如果父母健在,为何要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记得去年,带着孩子在小区玩儿见到过这样祖孙两。奶奶催着孩子说,快回去吧,今天爸爸要来接你,孙子却说什么也不回家,在滑梯上玩儿个没完。经谈话了解,妈妈嫌带孩子太累,这个孩子从小就跟奶奶长大,等孩子五岁了,妈妈想让他回家了,他却不去了。虽然生活在一个城市,也只规定每周末爸爸来接孩子,孩子却想方设法得不回去。

还记得在一本育儿书的第一页见过这样一句话:罗马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他们的妈妈将带孩子的任务假手于人!自从看到这句话,我便不敢怠慢了,其实父母自己带孩子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本身,甚至对爷爷奶奶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首先,跟着父母长大的孩子是最幸福的。记不得从多少书上看到,孩子一定要父母自己带。有一位母亲,在孩子两岁的时候,被提职去外地任部门经理,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她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孩子,于是请教育儿专家。专家是这样回答她的,如果一定要去,那么带着孩子,哪怕连保姆一起带着,如果不能实现最好别去。而且她非常严肃得告诉妈妈,如果选择了独自外出工作,那么她同时放手的还有对孩子的责任,等她回来,无论孩子变成了什么样,她都没有权利去抱怨、去指责孩子的抚养人、去批评孩子,她最好能接受孩子的性格、习惯,并不断努力,让孩子去接受她,和孩子重新建立亲子关系。

小巫的书上也谈到过这个问题,她甚至都批评那些不和孩子一起睡觉的妈妈。她说,孩子跟谁睡觉就是谁的孩子,孩子最依赖的那个人就是谁。如果孩子的第一依恋人确定得不好,将来孩子就不好管教,直接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只管生,不管养,在现在来说,并不是少数,有的为了“完成任务”,有的是生活所迫,有的就是懒,图清闲。每次看到那笑得一脸轻松,诉说自己不带孩子的自由生活的妈妈,我都想说,有你操心的时候。为什么?先谈感情方面,如果孩子将爷爷奶奶来当爸爸妈妈依恋,爷爷奶奶去世了怎么办?让一个小小的孩子承受失去父母得痛苦,他的心理必然会遭受打击。研究证明,失去父母的孩子在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都处于抑郁症的状态。本来能够避免的伤害,为什么不避免?再说成长方面,多少孩子沉迷网络,学业荒废,这并不完全是网络的错。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关注不够,得到的爱不够,得到的成功感不够,所以他们才会去那个虚拟的世界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父母和孩子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或许也会喜欢网络游戏,但绝对不会沉溺得不可自拔。

需要强调得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效率问题。有的父母在外面工作很辛苦,自己也觉得给孩子的关爱比较少,所以回到家,就给孩子买好多玩具、零食做弥补,但是当孩子要求父母和他一起游戏时却被拒绝了。物质,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全部要求,因为孩子在吃饱穿暖以后,更需要父母的爱,更需要感觉到父母的爱,需要父母的爱抚、拥抱、共同游戏。所以,不要觉得和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屋子里就够了。

记得看过这样一则新闻,离婚的妈妈希望儿子学习优秀,拼命打工挣钱,无论是吃的还是学习用的,都给孩子最好的,自己却非常节俭,可是儿子学习却没有取得她想要的成绩。她把儿子锁在地下室里,一直到孩子死去。这个悲剧的酿成并不是母亲失败的婚姻,而是母亲对儿子的做法。虽然她给了孩子最好的物质,但是,她的时间都用来挣钱了,她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陪孩子,她超出自己能力得负担孩子的费用,必然要求孩子超出自己能力的回报,当孩子没能够拿她要求的学习成绩回报她时,她疯狂了,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悲剧。

作为孩子的父母,或者我们给不起孩子很多东西,但是我们能给他爱,而他最需要的也是爱。记得小巫是这样说的,全世界的小婴儿希望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东西是一样的,那就是爱。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拥抱、亲吻…这些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雨露。缺了这些,孩子也会长大,但一般不会长好。

再说父母,通过自己带孩子会得到人生的第二次成长。记得从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孩子是上帝派来帮助父母成长的天使,不禁感慨万千。确实,经过近三年为人母亲的经历,我觉得儿子教我什么是包容,什么是体谅,什么是爱,爱要怎样付出,爱要怎样祝福。我的第一次成长,是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努力练习各种技能、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现在,做了妈妈,才发现自己的不足,从性格方面,到知识方面,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我看书,我思考,我努力练习,我努力实践,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也是自己成长的路,每天都和孩子一起变得更好,更强大。

最后,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学会孝顺,那么一定要让他自己带孩子,这样他们才能体谅到自己父母的辛苦,才能以父母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去体谅父母对自己的种种。

由此看来,父母自己带孩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最好的。有的时候,我甚至会想,应该让妈妈有三年的产假,同时退休的时间后推三年,让妈妈一直把孩子带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再去上班。或者,用年老的三年换年轻的三年,为社会做的贡献会少一点,但是,养育一个优秀、出色的下一代,将足以弥补这点不足。

怎样培养好自己的孩子


怎样培养好自己的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父母不想教好自己的孩子?但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我们大多是农民,生活压力大,回家后只想休息,却必须强打精神教育孩子,还要长年累月地把它当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难度可想而知。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慢慢发生了变化,再也不是小时候那个乖巧听话的小家伙了。社会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诱惑,对孩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工作之余,怎样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成为我们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在这里,我谈不上介绍经验,只是把具体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感受要遵循这样几条原则:第一.从身边的生活到陌生的内容,不可“偏食”;第二.引导孩子随时随地观察,提问和思考;第三.多引导实际生活,少些纯玩具游戏;第四.从丰富的生活中启发孩子的创造性;第五.以给孩子积极、快乐的感受为主,也要给予磨练练和挫折。

生活中处处可以赋予孩子的创造色彩,有了创造色彩,孩子的生活就变得神奇迷人了。如怎样搬椅子不发出响声呢?开抽屉怎样用力就开得轻松呢?怎样让陀螺转的时间更长?怎样让小鸡听指挥,用什么方法让它们一起跑来吃食呢?怎样捉泥鳅才能把它抓住?怎样划火柴才安全呢?…只要常常抓住生活细节,就能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

给孩子全面的生活感受,决不只限于给他们快乐、有趣、温暖、舒适、慈爱、成功、安全、光荣等等的正面心理体验,也要有一些磨练和挫折的感受。三岁以后的幼儿要适当感受些困难、失败的经历,产生点做错了事的恐慌,承受点病痛的折磨,接受点批评和冷落,甚至有时候要经受与父母分离的痛苦。还要让孩子克制一些强烈的欲望,忍受孤独。这些生活的感受都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少的。

儿童的玩具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适当的体育玩具,智力玩具和制作玩具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要知道真实有趣的新奇生活感受,更高于玩具的感受。如带孩子钓真鱼,做菜园篱笆,帮大人称重量,量长短,跟着大人进暗室领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以及春天采野菜,刨挖蚯蚓等等生活,哪一项都不比纯玩具游戏的感受差!

把识字阅读称做“视觉语言”的早期培养,要与听话说话的“听觉语言”同步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重大发现与创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视觉语言的早期发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能,已被大量事实所反复证实,此理论和实践是人类识字教育的最新里程碑。

孩子像认人、认物、说话、走路、听音一样,自然而然,不知不觉,毫无压力和负担地初识汉字。如果教育得早,方法得当,甚至可以三、四岁脱盲,进入广泛阅读,五六岁博览群书,这简真是教育史上的奇迹。

人类发展有一种可能了,即就是有希望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像具有听话、说话的初步能力一样,具备识字、阅读的初步能力,一上小学便能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两种工具,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接受前人的文化遗产,并充分发展自学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钻研……

早期识字的重要性不在于识字的多少,也不在于提前扫盲,更不要求婴幼儿进入系统的文化学习,识字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结果。通过早期识字发展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在阅读中发展思维能力、想像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进入早期阅读以后,对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视觉语言的发展,会产生极为有利的影响。

一个孩子的视觉语言如果滞后发展,错过了人生早期这一发展最佳期,所受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而且因为听觉语言从0岁开始培养,遥遥领先于视觉语言,差距实在太大,就会更加压迫视觉语言的发展。所以一般孩子上了小学,都只会听讲不会看书,即使识字以后也不爱看书,甚至到了中学、大学还习惯于满堂听,根本不善于自学,这使缺乏这一重要素质的孩子,学到的知识就不够深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强,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提倡婴幼儿早期识字,也是一种人生的行为训练。让孩子早早看惯世界上还有“字”和“书”这种东西,而且大家都喜欢读它,像孩子看惯了“物”,随时随地辨认“物”—样,早早形成识字阅读敏感,成为习惯,那么视觉语言就不会滞后发展了,从小就习惯运用两种思维工具学习和想问题。

种下行为的种子,就收获习惯;种下习惯的种子,就收获性格;种下性格的种子,就收获命运。每个家庭都要及早培养孩子的优良性格,把它放在首位,这是孩子成才一本万利的大事。

性格的形成,除了气质特征的方面与遗传有关外,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它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在孩子最初的几年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后就会慢慢变成孩子的优良性格,可以说性格是从小“濡染”形成的。家庭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培养着孩子的性格。

亲子关系有3种不同的爱。其一.“教育爱”,这种爱体现在家长有育儿成才的理想、目标和信念;讲究爱子态度、原则和方法;在满足孩子必要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特别注意丰富孩子精神生活和情趣;和孩子建立起民主的,相互关心的“双向爱”。其二.“血缘爱”,与教育爱相反,不讲究爱的态度、原则和方法;主要设法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和欲望;是一种“水往下流”的单向爱。这种爱虽不失父母有高尚的牺牲精神,但它毕竟是朴素的、低级的、有待升华的爱。其三、“溺爱”,这种爱是不讲任何原则,一味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爱流如同横溢泛滥的河水“淹没”了孩子,是一种失去理智的爱,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孩子一定要在生活中接受智力活动的刺激,才会快乐、好奇、自信、积极而有创造精神。人是精神的存在物,是智慧的动物,他离开了智力环境的刺激,许多优良性格也就泯灭了。试想,尽管孩子吃饱穿暖,物质生活丰富,但如果精神生活贫乏,枯燥无味,就肯定丧失热情,无聊吵闹,哪会有什么好性格。因此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智力环境。

婴幼儿识字与小学生识字有重要区别。一是性质和目标不同。小学生识字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是系统文化教学的一部分,它有识字指标和进度要求。而婴幼儿识字是基本素质教育和生活游戏的一部分,它没有进度和指标要求,它以培养孩子识字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为目的;二是识字要求和深度不同;小学生识字要求“四会”即会认、会读、会意、会写。而婴幼儿识字不要求“四会同步”,只需在生活环境中日积月累,自然形成印象,水到渠成;三是场所和方法不同。小学生识字主要在固定的课堂学习,先教拼音再教字。而婴幼儿识字无须课堂教学,是在生活游戏中随时随地随事而教,也不用拼音作“拐棍”。

婴幼儿识字要防止和纠正“早期识字中心论”的错误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忽视全面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教孩子识字和阅读上;片面追求识字的数量与进度,以为识字多就是“早慧儿”;机械、呆板地教孩子认读,教得单调乏味,引起孩子的厌烦。这些倾向是要坚决反对的。

有人说早期识字的孩子将来上了小学就上课不听讲了,破坏纪律,反而有害。这种情况只会在单纯识字的孩子身上发生。因为他发展不平衡、不全面。假如孩子不仅能识字读书,而且兴趣广泛,善于提问,富于上进,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话,那么他上了小学,肯定是个最优秀的孩子。不但上课听讲,而且理解最深刻,反应最灵敏,提问最积极,朗读最有感情,发言最涌跃,还可能是老师的小帮手,孩子们的小班长,各项活动的带头人。

小学的老师和领导要特别重视通过早期教育涌现出来的超常发展的儿童,应当允许他们提前上学,允许跳级,鼓励超常发展,特别珍爱出类拨萃的孩子,要因材施教,而不能把他们压平拖垮;国家要有政策,鼓励有识之士办一些特殊学校,让超常孩子得到充分地发展。这是教育的改革和创立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的需要。

家庭中和睦、融洽、尊重、关心和礼貌,充满快乐、幽默和温馨,这是孩子性格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使孩子感到幸福快乐,没有任何精神压力,他长大了自然会形成快乐活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商量,负有同情心的优良性格。

规律生活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之成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要求孩子规律生活的方面很多,主要有(1)全家有早起早锻炼的习惯;(2)动静有序的生活习惯;(3)良好饮食的习惯;(4)按时睡觉的习惯;(5)有节制看电视的习惯。

始终坚持正面鼓励,积极暗示的环境,是培养孩子积极性、上进心、自信心、意志力的最重要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是有出息、有前途的。家长都要学会用正面鼓励和积极暗示的方法教育孩子。

暗示是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人语言和行为的影响,不知不觉地产生了“认同”,这种心理过程就叫接受暗示。而暗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凡是受到暗示使人增加力量、勇气、快乐和信心的是积极暗示;凡是消蚀人的精神力量的是消极暗示。

教育婴幼儿不需要整块的时间上课,与孩子朝夕相处,茶余饭后的生活;与孩子游戏散步,对所见所闻的闲谈;引导孩子动手,做他感到新奇和喜欢的事,都是早期教育的最好课堂。而父母的思想、信念、情绪、工作、为人、言谈、作风、兴趣、习惯、性格等等又都是时刻影响孩子的教材。不论父母多忙,总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吧,这种生活和游戏,足以奠定一个“神童”的基础。这种课堂和教材是上帝规定的,不必花很多整块时间,平均每天有1至2个小时的生活接触也就满足了。

培养孩子情商的好方法


第一、不抱怨、不批评

高情商的人不批评、不指责别人,不抱怨、不埋怨。其实,抱怨和指责都是不良情绪,它们会传染。高情商的人只做有意义的事情,不做没意义的。

第二、热情和激情

高情商的人对生活、工作和感情保持热情,有激情。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让好的情绪伴随每天。不让不良情绪影响生活和工作。

第三、包容和宽容

高情商的人宽容,心胸宽广。心有多大,眼界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高情商的人不斤斤计较,有一颗包容和宽容的心。

第四、沟通与交流

高情商的人善于沟通,善于交流,且坦诚对待,真诚有礼貌。沟通与交流是一种技巧,需要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摸索。

第五、多赞美别人

高情商的人善于赞美别人,这种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看到别人优点的人,才会进步得更快;总是挑拣别人缺点的人,会固步自封反而退步。

第六、保持好心情

高情商的人每天保持好的心情,每天早上起来,送给自己一个微笑,并且鼓励自己,告诉自己是最棒的,告诉自己是最好的,并且周围的朋友们都很喜欢自己。

第七、聆听的好习惯

高情商的人善于聆听,聆听别人的说话,仔细听别人说什么,多听多看,而不是自己口若悬河。聆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聆听是更好沟通的前提,聆听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一种沟通。

第八、有责任心

高情商的人敢做敢承担,不推卸责任。遇到问题,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视自己的优点或者不足,敢于担当。

第九、每天进步一点点

高情商的人每天进步一点点,说到做到,从现在起开始行动。不是光说不做,行动力是成功的保证。每天进步一点点,朋友们也更加愿意帮助这样的人。

第十、记住别人的名字

高情商的人善于记住别人的名字,用心去做,就能记住。记住了别人的名字,别人也会更加愿意亲近你,和你做朋友,你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有好的朋友圈子。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好妈妈培养记》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我的好妈妈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