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班级孩子的绘画情况

12-08

毋庸置疑,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完善教育方法和措施。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教育笔记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说说班级孩子的绘画情况”,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现状:1、总体发展水平低。与同年级段的孩子作品来看,我班存在的问题是涂色不均匀,线条不流畅、不成熟。构图上更差,只有极少数的孩子会考虑到画面的布局和构图。2、能力差异大,两极分化明显。能力强的孩子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做到画面丰富、色彩鲜艳、构图合理、想象丰富;但能力差的孩子不能画简单的线条和基本的图形,涂色的方法没有掌握。这些都对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上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必须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辅导。对能力差的孩子教师也不能操之过急,而必须是循序渐进,逐步提出要求。否则就会使孩子因为距离过大而失去信心。

3、习惯没有养成

握笔姿势错误、坐姿不正确;作画时的态度不够认真,有的边画边不停地讲话,有的光看别人画画而自己很少画,等别人都画得差不多时这才匆匆画上几笔了事;有的没有整理的习惯。虽然这些只是一部分幼儿的表现,但我们应该对此引起重视,加强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好习惯受益终身!

4、个别幼儿对绘画没有兴趣m.YjS21.Com

个别孩子一到画画就:说:烦死了,我不要画画!有的幼儿不敢说,但属于应付型的,胡乱涂几笔就交上来了。有的幼儿就干脆说“不会画”。

这些现象的改变需要班级的老师团结协作,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努力。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我想大家共同配合,共同想对策,就一定会有改变。我有信心!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孩子之间的争论(艺术绘画活动反思)


一次艺术绘画活动我们的主题是“海洋里的怪鱼”,孩子们都在安静地画着自己想象或者见到过的怪鱼,却有两个小朋友不知为什么争吵起来了。我走过去一看,原来,它们是为了自己画的鱼有所相同而争执,一个说你画的和我一样,你是看我的,一个说我见到的就是这样的鱼。另两位孩子也在争论着,一个说鱼尾巴半圆形的好看,一个说是扇形的好看。我先在一旁听着,暂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时候,只见两位小朋友还在争执不下,就问这到底是为什么。致远小朋友站起来说,你们说的都对,这两种形状都好看,于是,他们不再争吵了就开始画了起来。一会儿功夫画好了,比一比都说,都挺好看的。我站在旁边看了看,我拿起两幅画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看好看吗?“这两幅画呀,都挺好看的。”孩子们一听,都高兴地拍起手来。接着我又告诉小朋友们,以后你们有了不同的意见,就应该用讨论的办法来解决,可不要再吵吵闹闹,大家互相商量好多了。

对于大班的孩子,如果孩子之间有争论,我们老师可以先旁观一会,你会发现不一会儿孩子之间就解决了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孩子之间互相协商交往的能力。

转眼间我们来到了五月,天气渐暖,我们迎着春天的脚步感受到了夏天的气息,在保教方面由于天气变幻无常,忽冷忽热的,我们老师会及时提醒幼儿增减衣服,并组织幼儿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预防幼儿感冒,同时我们还经常教育幼儿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澡,勤洗头,勤换衣,勤剪指甲,做个干干净净又讲卫生的好宝宝。

5月1日是劳动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结合“五一”劳动节开展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小班孩子也能初步了解节日的特征,尝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幼儿是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的,这个月的主题主要是《让我试一试》,就是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认识了物体的形状、颜色以及其特征,探究其中有趣的小秘密,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开心,学得更开心了!

这个学期我们班的特色活动是“科学小实验”,丰富有趣的各种科学小实验能够充分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发展幼儿探究科学的能力,增长幼儿探究科学的知识。这里也要感谢家长朋友的支持与配合,为孩子准备这么多科学活动的材料,让幼儿能亲身实践中操作从而发现科学的秘密。

学绘画培养孩子的四种能力


一、观察能力。

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进发创造力的基础。当然观察不是随便一看,心理学上称有意的、有计划的视知觉活动。各种工作都离不开观察。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时,对其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画家齐白石说:“吾画虾数十年使得其神。”他用水缸养虾置于案头,每时每刻注意细致观察虾的各种动态,才把虾画“活”了。孩子的学习也和观察有直接关系,观察能力强的孩子读写能力也强,容易分辨字形笔划的细致差别。孩子作文内容丰富,描写生动,与他从小学会观察有很大关系。

我们应创造条件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生活。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哪里有他们自己的乐趣,他们观察得就认真、仔细,画出来的画就越具体、生动。孩子会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把这些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就是《观察日记》。可以做景物的观察,如季节的种种变化(春、夏、秋、冬、风、晴、雨、雪),时间的变化(早晨、中午、晚上)。孩子到公园去观察树的四季变化、水面的波纹、亭榭和远山等自然景色。在节假日,有大的活动场面,让孩子现场观察,做到整体观察看气氛,局部观察看特征。动物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个性突出的大象、长颈鹿、猴子往往最吸引孩子。可到动物园去观察它们的不同形态、不同生活习性。孩子会把它们比作人的家庭(爸爸、妈妈的孩子),画的动物就显得活泼可爱,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绘制动物故事。

孩子对画人感到比较困难,虽然每天和人接触最多、最熟悉,但往往熟视无睹,不太注意,所以画出的人没有特点差别。可以引导孩子从家里人观察起。人的外貌,在穿衣上就有很多不同,只要他细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人的千差万别,当然孩子对人的观察不可能细致到相貌和表情特征。儿童绘画时期,只要画出不同人的衣服、发型区别就行了。

孩子在观察中,注意力不易集中。为了提高观察效果,观察前可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观察,边看边提问题。观察内容的选择、深浅的要求应根据孩子年龄水平而定,低幼年龄浅显些,简单些,学会以后再逐渐复杂些。有的需要反复观察,加深认识。可以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的观察。还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让孩子分辨事物的相同与不同。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的。他的老师对他说:“你别以为画蛋容易,其实一千个鸡蛋中没有两个是相同的。”这就是要他学会观察与比较。我们指导孩子观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入手。家里的生活用具(家具、瓶罐、盒子、锅盆等)形状很单纯,还有适合的几何形体(方体、圆柱体、锥体等),都可以培养孩子认识物体的概括能力。当然,孩子画个物件总伴有自己的感想,如妈妈的书包、爸爸的书桌、我的玩具、我的家。静止的物件带上感情的色彩,就生动起来了。

二、记忆能力。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积累,人类的智慧正是不断积累知识的结果。积累知识又离不开记忆。绘画的语言是形象,形象的积累也靠记忆。许多作家、画家、演员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记忆能力,能对瞬息呈现的人物景象在写作、绘画和表演中准确地再现出来,这是他们在长期的观察中练出了惊人的形象记忆力。如画家的舞蹈速写,舞蹈演员的动作是那样迅速,不断地变换,画家的速写技巧即使再熟练也赶不上,只依靠眼睛看是无从下笔的,必须在熟悉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靠脑子记忆画出来。

中国绘画传统很强调画家的“默画”能力,有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画家顾闳中一连几夜在韩熙载家窗外偷看他和客人、侍女、姬妾的行乐情景后绘制出来的,显示了画家精深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儿童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的,他们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无意识的记忆。他不是有目的地去记一样东西,而是自然而然记住了。对孩子来说,记忆的效果好坏,一受外界事物特点的影响,直观的、形象的、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住;二受孩子兴趣的支配,有浓厚兴趣的事物容易记住。

训练孩子的形象记忆力,“默画”是一个好办法。让他观察后默画他感兴趣的东西,或看图画书讲故事后默画下来,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他脑子里会贮存丰富的形象,要画什么就会感到非常自由。而画临摹画养成习惯的孩子,只能照画本画,离开画本就画不出来,缺乏的正是这种形象记忆能力。

三、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现实的加工反映。我们观察到的东西,经过分析、概括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发展规律,从而有所发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十分重要。人们不难观察到画画好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那是由于他在绘画活动中接触的事物多,受到的感知刺激多,积累的感性知识丰富,并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凭借具体形象甚至通过自己的动作进行思维。你给他一个娃娃,他就用手抱娃娃玩,把娃娃拿走了,他抱娃娃的思维就停止了。以后逐步脱离动作、实物进行思维,认识活动中的具体形象性相对减少,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成分逐步增加,这就是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所以要让孩子通过画画多看、多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孩子多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动脑筋的习惯。到了儿童绘画晚期,只凭直觉的观察、记忆就不够了,还需要相应的理解力。绘画艺术不只靠形象思维,还要伴以相应的抽象思维(分析、比较、概括、取舍的能力),才会有绘画作品的质的提高,才会使儿童绘画向成人绘画顺利过渡。

四、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头脑中原有的事物形象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力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大胆丰富的想象,是艺术创造、科学发明的必要因素。有才能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富于联想的,他们在深入的思考中,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产生创造的灵感,把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方法迁移到新的领域,就会出现新的奇迹。瓦特从水壶盖联想到蒸汽作动力的机器,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万有引力,书法家怀素观公孙大娘舞剑启发了草书的运笔,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观察狮子、罗汉想到舞台的亮相,这种创造性的联想活动是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的前提。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把他们天真的好奇和遐想引导到科学和艺术的轨道上去,绘画正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大胆想象、自由奔放的天地。

幼儿的想象是以无意想象为主,不是有目的的想象。他们的想象也容易变化转移,一般是看什么想什么,听到什么想什么,接触到什么想什么。画画时,一会儿画这个,一会儿画那个。5、6岁孩子的有意想象逐渐增长,让他画公园,他能想到公园的花、树、亭子等。儿童的想象是很活跃的,如果我们注意加以引导,他们会创造出许多新奇的画面。可以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让他想象故事的结尾,看图讲故事,都能调动孩子积极想象。让孩子听一些歌曲、乐曲,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熏陶孩子的感情,也会启迪孩子的想象力。对他们富于想象的画面应赞扬、鼓励,不应压制,允许他们“想入非非”。有个孩子画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水果(西瓜、香蕉、苹果、桃等),叫“百果树”,这是孩子的创造想象。如果我们成年人打击孩子想象的积极性,想象的翅膀受到束缚,创造的火花也就泯灭了。

对儿童进行绘画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透过绘画能力可以窥见幼儿智能发育水平,所以说绘画能力是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但是从另一方面说,画画不好的孩子是不是智力就差了呢?那倒不能绝对地看待这个问题。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对人的智力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个叫做“多智力”的理论。加德纳证实,人的大脑共有6种智力,每一种智力都受大脑的一个“小区”的控制。其中有两种是人们熟悉的,这就是语言运用智力和数学运算智力,但人们对其它四种智力就很陌生了。加德纳把它们归纳为:音乐智力、空间直观智力,身体活动智力、个人控制感情和体察他人情绪的智力。各种智力既能独立地发挥作用,又能相互协作,对客观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因此,所谓“智力”,就是观察、分析、理解信息的综合性混合体。然而,现行教育对儿童进行的“智商”测验,主要通过对语言运用智力和数学运算智力进行测试是缺乏科学性的。儿童智力的类型是不一样的,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具备全部智力才能,但及早发现孩子具有哪方面的优势并加以培养,因材施教就可能帮助他们早日成才。

根据观察以及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资料反映,儿童的绘画能力和他们的智力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次序并不会颠倒。不少学者经过研究,把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分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这个时期的特征。

根据已发表的资料,美术教育家哥仙修泰纳收集了30万张儿童画来研究,把儿童画发展过程分为5个阶段:①错画期:乱画各种线。②图式期:用记号、象征、图式描画,稍具形状。③对线发生感情时期:用线描画形状很感兴趣。④想表现实物时期:用轮廓线画实物,但不懂得表现远近,故不大像实物。⑤正确地表现形状的时期:懂远近、明暗,会写实。

1943年赫伯特李德在《透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引用了白特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的分期:①涂鸦期:2、3岁。②线:4岁。③叙述的象征主义:5、6岁。④叙述的写实主义:7、8岁。⑤视觉的写实主义:9、10岁。⑥抑制时期:对所画不满而失去兴趣,11~14岁。⑦艺术的复活期:青年期。

1952年维克多罗恩菲在“创造与心智发展”中的分期:①错画期:2~4岁,从无目的的乱画到有目的的乱画。②前图式期,4~7岁,以图式记号表达自己的意念。③图式期;7~9岁,主观的强调图式的特征。④写实初期:9~11岁,摆脱图式,描写得像实物。⑤拟写实期:11~13岁,表现形似而有孩子式的手法。⑥停滞时期:15岁以后停滞或感到没兴趣。

根据以上几位学者的分析,尽管分期划分不尽相同,但仍能从中找出儿童绘画发展的共同轨迹:即开始时只能画一些没有形象的线,称之为涂鸦;渐渐从涂鸦的无意识到有意识表现,然

而仍看不出具体形象;接着发展为象征符号表达直观感受画实物对象;最后达到具备写实能力。

根据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和观察,儿童绘画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涂鸦期;大约在1~3岁。②象征期(又叫表象符号期):3~5岁。③主观感觉表现期:5~9岁。④视觉写实期:9岁以后。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两方面:其一是遗传因素,其二是环境的影响。对一个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来说,教育,或称环境熏陶,对儿童智力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早期教育尤为突出。儿童6、7岁以前学的东西,常常终身不忘。许多人认为,学习某种东西有一个最佳时期。4岁左右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必要的音乐、绘画教育可以使儿童在这方面的才能得到迅速发展。阅读和外语教学也如此,这个年龄的儿童虽然不识字,但通过语言传授,他们会很容易地记住并背诵。

早期教育造就英才,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1914年,美国有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赛兹,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赛兹的儿子。据说他一岁半开始受教育,3岁就能用本国语流利地读写;5岁开始学习生理学,居然达到开业医师考试合格成绩。6岁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进入小学。入学那天,上午9点编入一年级,可是,到中午母亲去学校接他时,他已是3年级的学生了,而且当年就小学毕业。7岁因入中学年龄不够在家自学高等数学,因为古今语言学他早就学过了。8岁他进了中学,各科成绩出色,尤其数学出类拔萃。很快中学的教学内容他都掌握了便退学自修。9岁、10岁两年自学,11岁进了哈佛大学。

这种例子我国也有,少年攻读大学课程,这就是世人说的神童。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不少成绩卓著的儿童。自古说:“10岁神童,15才子,一过20就是凡人。”所谓神童并非超凡之人,儿童在某些方面较早地显示了才华,说明他们是经过早期教育智力聪颖的人。有些人小时候成绩突出,成年以后就一定成大器吗?那还要看个人努力的程度。也有不少伟大的人物是大器晚成的,像中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就是一个例子,他早年曾是个木工,57岁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90多岁时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

目前不少家长盼子成龙,看到孩子能画几笔,就到处寻师访友,打听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才,见到孩子能抹两笔国画,偶然出一些笔墨趣味就认为是“神童”了。对儿童画画适当给以鼓励是必要的,如果过分宣传,对儿童并无好处。

儿童学画需重视培养兴趣和毅力,因为在教育中,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另一方面的因素——人格因素。有人查阅中外53名学者(包括科学家、发明家、理论家)和47名艺术家(包括诗人、文学家、画家等)的传记发现,他们除了异常聪慧以外,还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①勤奋好学,不知疲倦地工作;②为实现理想勇于克服各种困难;③虚心学习、实践,④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能成功;⑤争强好胜,有进取心,⑥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有高度的责任感。

可见积极的人格因素是智力发展、创造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发展各种智力成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优良的人格特征是极重要的。

从孩子的绘画中了解其情感表达


在一次小班的美术活动中,我和幼儿一起画“妈妈的毛线球”,想让幼儿在手手臂带动手腕画圆圈的过程中锻炼小手的灵活性,并为日后的绘画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开始了,我先做了明确的示范和说明,紧接着,幼儿开始聚精会神地画起来,不一会儿,画纸上就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毛线球”。这时,我发现迪迪的画纸上只画了很多小竖线,“毛线球”一个也没有。我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想看个究竟,不料他却连忙用双手将画纸捂住,还不停地用手指擦着已经画好的线条,头狠狠地低了下去。显然,他觉得自己“画得不好”。就在这时,坐在他旁边的小女孩抢着告诉我:“老师,老师,他什么也不会画,他画得乱七八糟。”迪迪听后,更加不好意思了,红着脸,一脸羞愧地看着我。幼儿的心是多么脆弱,当众出丑让迪迪变得很难堪!

我看着迪迪的表情,强烈地感受到他的窘迫和自卑。而我,既不能很虚假地去表扬“你画得不错”,也不能用简单的否定继续伤害他。我蹲下身来,在他耳边轻轻地说:“迪迪,如果不会画毛线球,就先画长长的毛线吧,下一次我们再把长长的毛线绕起来……”听我这么一说,迪迪捂着画的手终于慢慢地挪开了,他看着自己的画,若有所思地说:“老师,我画的是剪断的毛线!”迪迪是多么聪明,他对自己的画作了如此合理的解释!“你真的很有创意,其他小朋友都没有想到!”我趁机表扬了他,并告诉他:“不过,剪断的毛线妈妈就不能用它织毛衣了,我们来帮妈妈画长长的毛线,好吗?”迪迪想了想,点了点头,又重新画了起来。待活动结束时,我发现迪迪的画纸上多了许多毛线,而且比原来长了,有些已接近毛线球的形状了,虽然画得比较小。

通过绘画作品,教师可以有效地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状态。迪迪平时在班里话不多,性格比较内向,处理能力比较差。入园以来,他对幼儿园的环境异常敏感,缺乏安全感,总是表现得过分紧张,也害怕尝试新事物。通过家访,我进一步了解到,迪迪在家中比较受老人的溺爱,老人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动手,父母为了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才特地把他送到我园的全托班来。在集体生活中,样样事情都要学着自己来,这给迪迪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这次绘画活动中,迪迪不敢画,构图小,并对自己的作品极不自信,正是其心理状态的集中反映。

既然绘画能反映幼儿的心理状态,通过绘画活动是否也可以改善幼儿的心理状态呢?针对迪迪内向、胆小、不敢尝试、缺乏自信等性格特点,我尝试着先从绘画活动入手来培养他的自信心。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发现迪迪来到了美工区准备画画,就鼓励他大胆随意地进行线条练习。迪迪拿起笔,拘谨地在画纸的一个小角落来回画,只有手腕在小幅度地动。我先是对迪迪说:“宝贝,把油画棒拿高些,画的时候动作大个点,让你的手臂也动起来!”可这样的语言指导并没有太大用处。于是我又站到迪迪身后,伸出左手帮他一起按住画纸,右手握着他的右手,试图让他体验这种“大刀阔斧”的感觉,可迪迪仍旧不能用手臂带动手大胆地放开画。突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他平时酷爱玩汽车的情景,于是我对迪迪说:“我们来‘开汽车’吧!”他一听说要“开汽车”,兴趣大增。我找来了他平时最喜欢的那辆橘黄色玩具车,将一支油画棒固定在车的尾部,当迪迪开着这辆小汽车在纸上走时,画纸上就会留下一条条油画棒的痕迹,我鼓励他要“让小汽车跑遍白纸的每一个角落”。他高兴地点点头,迫不及待地去尝试,拿着小汽车这里开开,那里开开,嘴里还发出“嘟嘟”的汽车声。在“开汽车”的过程中,迪迪的手臂自然地动了起来。当线条随着小汽车在白纸上“跑动”时,迪迪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也不停地鼓励他“今天迪迪真棒,小司机做得真好,开了好多好多路,看看还有什么没有开到的地方吗?”他又不停地找,不停地开,线条随着小汽车逐渐布满了整张白纸,而迪迪以往画画时的紧张和不自信也被轻松愉快与自信的情绪状态所取代……

在以后的几周里,只要迪迪选择了美工区进行游戏,我就会去陪他一会,坐上来和他玩“线条赛跑”的游戏,比比谁画的线条长,用颜料玩“印印小手印”的游戏;用染了颜料的乒乓球玩滚画游戏……迪迪看到色彩、线条创造出如此美丽的图画时兴奋不已,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一段时间后,迪迪画线条越来越大胆,构图也逐步变大。

在两个月后的一次美术活动“毛线变变变”中,迪迪已能大胆地画毛线球了。所有的幼儿画好毛线后,我问:“一团团的毛线像什么?”幼儿有的说像大饼,有的说像雨伞,有的说像头发。“迪迪,你觉得像什么?”“像蜗牛!”迪迪一改往日的羞怯,干脆而大声地说。“真棒!那我们就来变一变蜗牛吧!”于是,迪迪歪歪扭扭却自信地给毛线球添上了头,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大蜗牛。

任何教育,如能取得家长的协同配合,效果一定会更好。为了更有效地帮助迪迪自信起来,加强对迪迪在园指导的同时,我也及时与迪迪的家长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在我们的提议下,家长为迪迪布置了一个家庭画展,并在家中留出一声墙壁专门让迪迪练习绘画。同时,我们也提醒家长要多鼓励幼儿,千万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和思维去评判幼儿、教育幼儿,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不要简单否定幼儿的想法。当看到幼儿画得“不像”或画得“不够漂亮”时,学着去赏识,学着去解读幼儿的作品,或者多让幼儿讲讲他的作品。

一天,迪迪妈妈欣喜地告诉我们,“现在,迪迪到了家里,自己吵着要画画,而且能坚持比较长的时间,画冠了,让我帮他贴在墙上展示出来,接着,还要让我们做小朋友,他要学老师的样子来评价这幅作品。他学着老师的样子说话,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他也笑了。从他的笑容里,我们看到了迪迪从未有过的自信。”

反思

在对迪迪进行绘画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自信是幼儿完成一切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抱着自信的心态,幼儿便会积极地去学、去看、去感受、去理解。

第一,幼儿的绘画是表现其内心世界的另一种语言,教师通过解读幼儿的图画,可以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第二,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如能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儿对话,以鼓励的方式请幼儿解释自己的画,说出自己的想法,能有效地增强幼儿绘画的信心。因为轻松、愉悦的环境能拓展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自身的潜能,唤起幼儿多元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第三,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真实的表现给予真诚的表扬和鼓励,让幼儿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任务。

第四,小班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绘画缺乏目的性,教师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指导中,除了示范与语言指导,如果能将画画转化为一种幼儿愿意尝试的游戏,对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会更加有效。

请别剥夺绘画权利,还给孩子驰骋想象的蓝天


看了这个标题,或许有不少家长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掌握一门特长?不少人不正忙着送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吗?怕只怕孩子不愿学,嫌只嫌孩子孩子练的少,怎么能剥夺孩子绘画的权利呢?

对此笔者只想向年轻的父母们提一个问题:您的孩子喜欢画画吗?如果他喜欢,那么请您继续为他保留一份自由的绘画空间;如果他讨厌画画,那么请您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您剥夺了孩子绘画的权利而自己还一无所知呢?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喜欢画画,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是的在孩子眼里,绘画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物体的再现”,而是一条情感表露的通道,孩子们喜欢借助画笔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情的吐露一番为快,在他们稚嫩作品中深刻地蕴含着无声的语言、心灵的倾诉以及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创新。给人一种质朴、脱俗的美感,充分的体现出孩子的个性。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能很好的锻炼观察力、记忆力及发展想象力、创造力,还能及时卸除孩子的心理负担,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应该说,绘画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遗憾的是,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区性将自己的“大作”展现在大人面前,那充满稚心和期待的目光中多么渴望能得到几丝赞许时,大人们似乎总爱以“像不像”为标准来评价他们的作品,结果可想而知,大多是得到画的“乱七八糟”的否定性评价,此类评价无疑给孩子当头一棒,极大地打击了孩子的创作积极性。

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绘画特点,又有什么资格对孩子的作品妄加评论呢?要知道,孩子的绘画是有其特有的表现方式的,他们往往会把从各个不同角度看到的事物同时表现在一个画面中,这被称为儿童绘画所特有的“游走性”画法,在构图中会出现许多违背客观现实规律的情况,加上孩子缺乏知识经验,手部肌肉不如成人灵活、眼、脑对手的控制能力有相对较差,因此,画出的图画显得幼稚、形象粗率,无法达到,也没有必要达到大人们所要求的“形象、对称”,这正是孩子们绘画的独特之处,我国画家王个簃就十分喜欢幼儿园里孩子们的作品。他说:“画家画多了就成为‘画匠’,就会困守在僵死的模式之中,想跳也跳不出来,而每当看到孩子的图画,就能受到新的启迪。”

家长们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与指导。家长不妨为孩子创设一个“纵横驰骋、天马行空”的自由空间和条件,让孩子尽情的所思、所绘。

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深受孩子们的青睐


这几天,孩子们正为丰富我们的自然角而忙碌着,他们和父母一起种植小植物,葱、蒜、土豆和青菜等一应俱全;饲养小动物,螺丝、乌龟、小金鱼等应有尽有。他们一有空就三五成群地去观赏,可很少有孩子主动发问。

一天早上,果果带来了一条大金鱼,可漂亮了,孩子们见了,个个兴奋地跳了起来。可是,没有这么大的鱼缸饲养它,怎么办呢?果果眼珠子一转,小手指着放玩具水果的筐大声叫了起来:“老师,这儿有大筐!”我一看,正合适,就把它养在这个大塑料筐内。快放学了,大金鱼已奄奄一息。“唉,这条鱼快死了,真可惜!”我在心里嘀咕着,在一旁的果果看了看大金鱼,睁着大大的眼睛,奇怪地问:“大金鱼怎么好象一座桥?大概快死了吧!”果果观察得真仔细,我想了想,说:“你能把你的发现画出来吗?”“好!”话音刚落

,只见宇宇迫不及待地拿来纸和蜡笔,画了一条弯弯的大金鱼。这时干均豪不以为然地说:“不对,大金鱼是在倒着呼吸?”他俩争论不休,说着也画下了他的发现。我把他俩的画陈列在自然角的一旁,接着,我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给这个栏目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就这样,我们的自然角又多了一个特别的栏目——我的发现。第二天早上,大金鱼便浮在了水面上。这下,果果可神气了,拿起笔就在他画的鱼上,打了一个大大的“√”。

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灵活、有趣,深受孩子们的青睐。他们一发现情况就迫不及待地画上几下,争先恐后地向我描述着自己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可真多,“小乌龟爬到小乌龟的背上去了。”“小蜗牛怎么会吸在瓶子上?”┅在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的过程中,让我们走进了幼儿的世界,真实地感受到幼儿的生活、思想和发展,领略到幼儿的灵性、智慧和创造。在绘画记录的过程中,孩子们观察、发问的积极性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分享交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地学到了更多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

我们的孩子虽小但他们可关注着灾区的情况


2008年5月12日14:28在四川发生了8.0级地震,波及面之广,死伤数之大史前少有。距今,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220109人受伤。很多孩子无家可归,昔日有父母疼爱、家庭温暖的孩子瞬间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又有很多家长眼巴巴看着、等着自己的孩子生命悄然而去却又无能为力,那种痛失亲人、家园的悲惨,让我们心痛万分、感同身受。灾难无情人有情,在四川地震事发后,广大人民、海外侨胞等在第一时间发起捐款,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我们的孩子虽小,没有经济来源,但他们是可关注着灾区的情况,每天的新闻播报都围绕地震,知道地震7.8级,那里的房子倒了,很多人都被压死了……孩子们一听说要捐款救灾马上将平时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压岁钱都统统搬了出来,拿着10元、20元投进了红色的募捐箱。我班的孩子林晨一早就拉着她的妈妈来捐款,一路软磨硬泡,非要让他的妈妈拿出他的400元压岁钱。有的孩子拿着10元钱:“老师,这是爸爸给我的可是太少了!”孩子显得有点难过,有的孩子拿着一大罐的零钱:“老师,这是我攒的零花钱。”有的孩子拿着一个压岁包毫不犹豫地投进了募捐箱……我的孩子们,钱多钱少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的一片爱心!

张帅妈妈告诉我他们也是外来人员,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在小港安乐家,有了自己的房子。看到四川地震,他们家里的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力量献出了一份爱心。他们还打算领养一个四川的孤儿,虽然在物质上给予不了什么,但在精神上可以给予他家的温暖。听了张帅妈妈的一番话为之动容和钦佩,看着孩子们纯真、炙热的心,听着孩子们真心、淳朴的话,相信在大家的爱心下,灾难打不垮我们坚强的中国人。四川人民加油,中华民族加油!

说说孩子的责任心


提及孩子,大家都有着这样的看法。

羡慕他们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每个人都想回到小时候那快乐的幸福时光。

因为在这个年龄,不用为过多的事情担负责任,有着父母的呵护,一切的一切都用不着担心。

小小的孩子怎会有责任心呢?其实不然,在几次的观察中发现,小小的孩子也有很强的责任感,有大大的责任心。

视线一:刚开学, 顾 老师给全班的孩子安排了一个值日生表,呼吁全班幼儿一起参与管理班级。

表上分工明确,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任务。

在给孩子们介绍完《值日生表》和《值日生须知》后,从他们跃跃欲试的小脸上,看出每个孩子都想争做最棒的值日生。

表格贴出的第二天清早,小茹第一个来到幼儿园。

“ 陈 老师,我今天是值日生,你能帮我看看要做些什么吗?”看着这个精气神十足的女孩儿,心中不禁佩服,小小年纪责任心还挺强的嘛!“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再次教会她如何看《值日生表》后,小茹挂上胸牌,乐呵呵地拿着抹布擦起了桌子。

自从安排了值日生后,在与家长交流时经常会从他们嘴里听到,最近孩子们睡觉之前都会提醒爸爸妈妈早点喊他们起床,早上穿衣的速度也变快了。

因为要做值日生,需要早一点进园。

视线二:前一阵子,大班组织幼儿步行去公园游玩。

阳阳是班里能力较弱的孩子,于是我决定让他跟我一起走。

这时, 顾 老师却想出了个法子。

她让走在最后的小铭和阳阳拉手一起走,并提醒小铭一定要拉好阳阳,照顾好阳阳不要走散。

我有些不放心,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怎么能够保护好一个跟他同龄的伙伴嘛? 顾 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让他试试吧!说不定能行!”一路上,我不时地停下步子看看他们,每次都能看到小铭紧紧地拉着阳阳。

不论是过马路时速度要快些,那只小手始终都没有松开过。

后来在公园上厕所的时候,我们检查还有没有小朋友落在厕所时,发现小铭正推着阳阳从厕所走出来。

从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能否认孩子是有责任心的。

责任心是需要从小建立和培养的,它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和保护,诱导与激发。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像学数数、学画画、背儿歌那样立竿见影,而应循序渐进,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

就如视线一中,给幼儿分配任务,给孩子赋予一种责任,希望孩子在劳动中形成责任心,锻炼孩子们承担义务和责任的能力。

视线二中,如果以我这种“护小鸡”的方式,孩子就失去了一次独立负责的机会,也只会永远依赖在我们的羽翼下。

让孩子们在关心同伴,帮助同伴时体会什么才是责任,这不比我们的一些空口说教要强好几倍吗?现在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这一代的长辈,喜欢对孩子实行“包办代替”。

那我们为何不选择松松手,让孩子们自己学会整理书包,学会收拾自己的玩具柜,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养成责任意识。

放一放手,给孩子创造独立负责的机会,松一松绳,让孩子飞得更高。

和谐的班级,让孩子更出色


开学后的两个星期,有些幼儿哭闹、有些幼儿沉闷、有些幼儿因为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所以几乎每位家长都会来询问幼儿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询问中不免会出现这样的话语,“老师,我们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很宝贝的,不能说重话”、“老师,你们这里会不会给孩子晒被子,我们敏感的”、“我们的孩子吃饭乖吗?你们喂不喂?”…………一系列一系列的话,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一切地显得那么自然,但是我隐隐地感受到了无比大的压力,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当初别人对我的提醒。可是摆在眼前的是不能逃避的事实,我只有解决不能退缩,除了在幼儿园给孩子培养常规,还要给他们像妈妈的爱,面对家长,我建立了班级QQ和班级博客,把孩子吃饭、游戏、睡觉的照片录像呈现给家长看,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呈现给他们,让他们在幼儿园之外也能随时了解到我们班里的情况,让他们能放心地将幼儿交到我们手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学这一个月来,我们班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孩子们爱老师,爱幼儿园,家长和我们也像朋友那样交流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和谐自然。我想这样的和谐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工作,将我们班搞出特色,将孩子培育得更棒!

相信《说说班级孩子的绘画情况》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工作总结班级情况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