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是一个小男孩,他还不到两周岁半,在宝宝园里属于最小的孩子,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一笑一对小酒窝,很可爱的样子,老师们都很喜欢他,经常逗着他玩,中午在幼儿园就餐,午休时喜欢脱光了衣服睡觉,还不太知道害羞,光着小屁股,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这是我听班主任孙老师说的一件豆豆的趣事,很想写出来一起共享。一天,孙老师带孩子们到东院颐养园去玩,颐养园里面大概为给老人们解闷,饲养了几只全身白毛的小兔子,孩子们长这么大,大概也从未见过小兔子,今天看到,孩子们就围在小兔子旁边,再也不愿离开了,有的伸出小手抚摸小兔的脊背,有的戳戳小兔子的长耳朵,有的歪着头看小兔子的眼睛,“哎呀,小白兔的眼睛怎么红了,是谁打得它?”有孩子很奇怪地惊叫起来,不等孙老师搭话,小豆豆就解释了:“不是打的,小白兔的眼睛原来就是红色的,我书上就有。”孙老师见孩子们用手动小兔子,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怕出事,连忙制止孩子们:“不要动小兔子,小兔子会咬人的”一边说,一边弯腰抱起小兔子,放到离孩子们远一点的地方去。没想到小豆豆边对孙老师摆手,边开了腔:“老师老师别打他。”原来,他以为老师要打小兔子,赶紧劝孙老师,孙老师笑了,嗐,这个小可爱,这么小的孩子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人小鬼大
,浩然马上去捡地上的餐具了。别的小朋友也蹲下来,“我们帮你一起捡吧。”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地上的餐具捡干净了。浩然和孩子们又开始了游戏。
在游戏中浩然被其他的小朋友冷落,孩子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发泄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
连续几天的课间操活动,发现我们班的豆豆同学总是不积极,做课间操也是懒洋洋的,在队伍里很不协调,一开始我还以为他身体不舒服,放学的时候还专门问了他家长一下,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家长说,没有啊,在家可调皮了!第二天,我就继续观察豆豆的课间操情况,还是在队伍里偷懒,我就走到他身边,他立马就恢复到最佳状态,还冲我笑了一会儿。看他认真的样,我就没说什么,走开了。我想豆豆一定是以为我没注意到他,就在队伍里偷懒。又连续观察了他几天,发现他一看见我就立马跟换了个人似的,动作做的很标准,一发现我不看他就又开始懒洋洋的。于是,我就叫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偷懒,他不说,我就耐心的告诉他:“豆豆是个好孩子,好孩子是不会偷懒的,你觉得自己是好孩子吗?”“是,我是好孩子!”“那你还偷懒吗?每次做课间操都做的不好,能答应老师以后不会再偷懒了吗?”“老师,我以后不偷懒了,好好做课间操!”于是我就跟他拉勾勾,说答应老师就得做到,豆豆笑着点了点头。自从我找他谈了话之后,发现他不仅课间操很积极认真,在课堂上也积极回答问题了,于是我也会时不时的给他一点小小的奖励,不断的鼓励他。
豆豆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我们要时刻观察孩子们的异常举动,早发现,早改正,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这是我听班主任孙老师说的一件豆豆的趣事,很想写出来一起共享。
一天,孙老师带孩子们到东院颐养园去玩,颐养园里面大概为给老人们解闷,饲养了几只全身白毛的小兔子,孩子们长这么大,大概也从未见过小兔子,今天看到,孩子们就围在小兔子旁边,再也不愿离开了,有的伸出小手抚摸小兔的脊背,有的戳戳小兔子的长耳朵,有的歪着头看小兔子的眼睛,“哎呀,小白兔的眼睛怎么红了,是谁打得它?”有孩子很奇怪地惊叫起来,不等孙老师搭话,小豆豆就解释了:“不是打的,小白兔的眼睛原来就是红色的,我书上就有。”
孙老师见孩子们用手动小兔子,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怕出事,连忙制止孩子们:“不要动小兔子,小兔子会咬人的”一边说,一边弯腰抱起小兔子,放到离孩子们远一点的地方去。没想到小豆豆边对孙老师摆手,边开了腔:“老师老师别打他。”原来,他以为老师要打小兔子,赶紧劝孙老师,孙老师笑了,嗐,这个小可爱,这么小的孩子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人小鬼大。
“来雨轩我来为你吃饭,啊…..张大嘴巴!”月浩学着老师的口气说。
午饭时间到啦!孩子们今天特别的听话,因为今天有孩子们最爱吃的鸡腿!
“孩子们请吃饭!”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开始狼吞虎咽,只有雨轩小朋友看着香喷喷的饭菜发愁,老师走到雨轩面前耐心的一口一口的哄着雨轩吃饭。月浩看到了,连忙把盘子里的菜吃光。
“老师我吃饱了!”月浩说。话刚落音,月浩就拿起了勺子学着老师的样子耐心的说“来雨轩我来为你吃饭,啊……张大嘴巴!”
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家都一个宝贝儿娇生惯养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班是混龄班,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有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也有年龄稍微小一点的孩子,让孩子们体会到在这个年代所体会不到的东西。像哥哥帮助妹妹,姐姐帮助弟弟的事情是长有的。起床时间到啦!有的孩子在穿衣服,也有的孩在叠被,而老师正在帮自理能力较差的小朋友穿衣服,书涵系不上扣子了,老师正忙得“不亦乐乎”,懂事的琪琪看见啦,连忙跑过去,一边帮书涵系扣子一边说“书涵别着急哥哥来帮你”书涵也懂事的说:“谢谢琪琪哥哥”看到这一幕,真的觉着我们班的孩子长大啦!老师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琪琪,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向琪琪学习,放学了,老师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琪琪的妈妈,琪琪的妈妈感到很惊讶告诉我琪琪平常在家都是妈妈和爸爸帮他穿衣服的!在这孩子们学会了互相帮助。体会到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滋味!
现在是下午三点,孩子们工作的时间到啦!看他们做的多认真啊!蒙氏工作与孩子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孩子们在做工作的时候都特别的认真特别的感兴趣,我们会根据孩子的能力的不同让孩子做不同的工作,并且一对一的进行教学。
今日家家户户都煮起了腊八粥,到处都能闻到香香的腊八粥的味道,也让我一下子便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记得小时候这一天,人们通常都会早早起来煮上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邻里间还会互相送一碗腊八粥表示友好。孩子们最喜欢围着老人们,听他们讲着腊八的来历。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经不会煮腊八粥来感受传统节日,我们只有在吃到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哦,腊八节来了!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活动,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感恩家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我们希望利用传统的节日资源,充分挖掘教育的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加深幼儿对腊八节习俗的理解,感受腊八节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注重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自由和动手机会,采用自主感受的教学方法,注意动静交替,让孩子们始终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都能得到了培养。
中班教育随笔:炒豆豆
民间体育游戏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那朗朗上口的歌谣、浓厚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在中班时,我们分别组织过“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边吟唱边运动,情绪盎然,整个沉浸在民间游戏的欢乐中。一到户外游戏时,当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询问孩子们今天的游戏主题时,孩子们便异口同声地喊出这些民间游戏的名称。
游戏“炒豆豆”也是民间游戏的一种,它主要要求孩子们掌握立滚翻的技巧,体验和同伴结对玩耍的乐趣。中班孩子的动作灵敏性较强,也已经学会了合作,因此今天下午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这个新游戏。游戏开始前,我先引导孩子们学习朗诵儿歌,当孩子掌握了儿歌内容后,我便鼓励孩子们大胆讨论:炒黄豆应该怎么样炒?孩子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单手炒、双手炒,两个人一起炒等等,接着当我请一个孩子配合我进行动作示范讲解时,孩子们开心至极,拉着身边小伙伴的手尝试着游戏起来。一开始,孩子们对于“同时钻翻”的动作不大了解,发现好多对小伙伴没有“立滚翻”过去,而是直接把手放开、身体转过去再把手拉上。于是,我改变了游戏玩法,将双手炒改成单手炒,发现孩子们很快地掌握了单手立滚翻的动作。接着,我引导孩子尝试增加难度,再次学习运用“双手炒”的方法进行游戏。有了之前的基础练习,孩子们学习这个动作就显得比较得心应手,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好几对小朋友都完成了任务。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孩子还不能较好地掌握这个动作要领,我将在户外体育游戏中继续加强这个动作技能的强化。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