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3-6年级的辅导重点有这么大的变化,家长必看

12-21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3-6年级的辅导重点有这么大的变化,家长必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是孩子小学学习期间重要的转折点。如何针对3-6年级孩子的有效辅导,是决定孩子中考成绩的关键,也是决定孩子能否顺利进入优秀中学的关键。

随着3-6年级学习重点的不同,家长的辅导也需要跟着改变。

三年级:转折期M.Yjs21.cOm

三年级的孩子一定要重视积累,这对四、五年级的开始的学习成绩占很大比分。

四年级:承接期

四年级的学习一定要坚持。三四年级的卷子简单,很多孩子会认为自己成绩不差就骄傲懈怠了。

五年级:强化期

五年级的孩子会出现很严重的分化。好的很好,差的很差。这就是三四年级的基础没打好,掉以轻心了。

六年级:突破期

六年级的孩子要学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踏实学习,不能因为还仅有几个月的时间就放弃。现在学,永远来得及。在六年级,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信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怎样辅导


最近有些小学家长烦恼于孩子的语文成绩,那今天我们不妨来聊一聊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学语文如何学,家长或辅导老师如何来针对性辅导。

语文成绩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找个短期辅导的事,还是要平时积累,持之以恒,打好每一课的基础。所以提醒广大家长或者辅导老师: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书就是课本,一定要把课文吃透,用不着给孩子额外的加很多东西,所有的知识点都在课文里,地基打好,高楼不愁。

首先,要重视预习。每一课的预习,至少要通读课文3遍,重点的,生字多的段落还要多读几遍,然后是划生字,标段落,描会写的字。另外,提醒广大家长,在带领孩子预习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在课文中找量词,形容词,反义词,多音字,预习的最后,建议广大家长让孩子说说或者划一划课文的中心意思,并且趁热打铁读一读本课生字的组词。这样预习虽然很麻烦,时间也长,大概每一课的预习时间要半个小时,但是效果很好,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才能完全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不用再为不认识的生字等问题影响思路,上课就类似于复习。

第二,重视作业。每天作业前,家长可以要求孩子读一遍课文,这样加深印象,作业速度也会加快,另外,一些特殊的句式,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圈出来,例如:这学期学的“把~~”变成“~~被~~“,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把两个主体圈出来,养成习惯后孩子就再也不会错。还有,因为在预习时圈出来量词,形容词等等,脑子里有印象,写作业时就手到擒来,自然写作业的速度和正确率就提高了。在写作业时,建议家长或者老师适量拓展孩子的词汇,例如,作业上要求组一个词,家长或者辅导老师可以让孩子再多说一个两个,造句也可以让孩子多造一句,这样也为以后的作文打基础。

第三,重视改错。我认为,在单元测验和复习的时候,家长或者辅导老师可以把孩子平时作业里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者易错的字和题目总结一下,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习。考虑到高年级的作文,家长或者辅导老师在给低年级小朋友辅导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打一打基础,平时让孩子先练习说一段完整的话,在说的过程中做到理清思路,语句通顺,语言生动。随着会写的字越来越多,建议广大家长和辅导老师这时候可以让孩子练习写,先从一两句话开始写起,逐渐加深,干巴巴变得生动起来,她自己的兴趣和成就感也逐渐提高,而且因为课文吃得透,掌握的好,那些课文里的词和句式已经深深印在脑子里,写作时就得心应手。

通过上面的方案,孩子很容易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语文学习的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因为方法对路,孩子容易提高对语文的兴趣。在多年的辅导生涯中,见到过很多家长急功近利,容易做出拔苗助长的事情,因此在此劝解各位辅导老师和家长,语文成绩单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是要家长在平时盯得紧,打好每一课的基础。

四年级老师家访重点内容6篇


通过家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每一次家访后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写家访记录的方式记下自己的感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老师家访重点内容,仅供参考。

四年级老师家访重点内容 篇1

家访目的:

该学生自进校以来学习成绩一向不是很梦想,虽然进行过多次的差生辅导教育,可是效果仍不明显。致使班级总体成绩落后于同级其他班级。并且该生性格内向,不愿与同教师进行交流,沉默寡言,课堂上从未发过言。问原因,不愿和教师作深层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发,并且只要一批评她,就会掉眼泪。所以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她的成绩下降,构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我决定进行家访。

家访情景:

到学生家中,家里仅有父亲一人在家,家长反应较为冷淡:明白小孩很早就是这个毛病可是却无从下手。就是一个劲的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可是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耐心的交流,说明家访的来意后,家长最终放下思想包袱于我进行了交谈。从家长口中得知,原因可能有几方面。孩子很内向,虽然是女孩子,可是也很好玩,并且具有必须的惰性。孩子回到家后就沉醉在电视中,对其中的情节津津乐道,可是对学习却基本只字不提,可能这也是孩子行为反常的原因之一。并且学科中有她并不是很乐学的科目,比如说数学。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她可能产生了畏难情绪。加上家长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在刚刚上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家长答应我,会进取配合我们教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主动和孩子多交流,使孩子尽快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

家访体会: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增大,许多孩子在生理和心理都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并且短期内是无法改变这一社会现状的。作为教师,不能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味的批评指责之后放任不管。而是应当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以爱心关怀学生,以细心观察学生,以耐心教育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尽量帮忙其解决问题。我们不能放弃,而要在个方面给她多点鼓励多点爱。让她能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把我当成能够交心的朋友,并愿意让我帮忙她走出心理阴影,拥有正常孩子的阳光灿烂。

四年级老师家访重点内容 篇2

学生在校表现:

孩子在校行为规范,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自觉遵守学校及班级规章制度,但学习方法不够正确,学习主动性不够,学科发展不平衡。

家访时间

xxxx-x-xx

家访形式

到家交流

家访资料:(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等状况:)

孩子假期回达州,能自我整理自我的内务,收拾书桌,帮忙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生活自理潜力较强。整个假期,和家长一齐度过了难忘的时光,能关心、体贴父母,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但在学习上仍然显得不够主动,比较好玩,完成假期作业有点被动,需要家长监督提醒。

(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意见及推荐:)

期望在校期间,教师能够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督促其工整的书写,迅速的完成作业,改掉拖拉的毛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四年级老师家访重点内容 篇3

家访对象:xx

家访或接待家长主要事由: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状况,探讨该生的教育方式。

老师向家长反映状况:

该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男孩,如果能踏踏实实学习,就应很出色,但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正因为如此,孩子学起来十分吃力,也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上课因为听不懂,所以经常做小动作,课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因为有一些叛逆心理,所以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我觉得我们首先就应做的就是让该生能够静下来,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补,也许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却是有效的。从孩子平时听写和思维的状况来看,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有时候觉得个性可惜,期望家长能配合一下,为孩子的将来多着想。

家访手记:

这是一个十分聪明又十分调皮的孩子,他的到来,使班里的一些男孩也开始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不完成作业,张口骂人打架等。这个孩子思维潜力很强,反应很快,如果态度认真一点,他就应是出类拔萃的。但他恰恰在学习之初没有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将来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也许总在摇摆中。我期望家长能有意识地多关注一下孩子,让他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下定决心补习功课,尽快赶上来。

 

四年级老师家访重点内容 篇4

家访目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访记录:

xx一小朋友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教师上课讲的东西都会,可是她学会了就扰乱秩序,不让其他的小朋友学习。所以,对xx一进行了一次家访。在和她的父母谈话中得知,他们的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孩子又经常在奶奶家,奶奶对她娇生惯养什么都依着她。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所以,请家长多和幼儿园坚持联系,并配合教师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家访的成效:帮忙家长真正的了解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家长了解到应当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家园互动共同来到达教育的目的。

四年级老师家访重点内容 篇5

家访对象:xx

家访事由:家长到校了解一些状况。

老师向家长汇报状况:该生在前一天去实验室做题时,不留意撞破玻璃,伤着了手。其他学生立即向老师汇报,随后将他带到诊所进行消毒抹药包扎。

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后给家长说明了状况,所以家长特意赶来表示谢意,并执意要把包扎的钱给老师。我听明来意后,也真的感动于家长的明理,没有收钱,收下了这份理解的情意。

家访手记:

该生是一个十分好动的男孩,与家长也多次反映过这个问题。他很聪明,成绩也很好,但常常管不住自己,上课很少能坐得住,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手中拿着玩具摆弄,要么与邻桌耳语几句,要么头低下不知在想什么。老师让思考问题,他张口就说。他口头表达潜力很强,也很会办事,但缺少静下心来独立思考的潜力,这就影响了其做题的质量。读书、思考是需要安静的,唯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使自己进入思维的腹地,才能领悟到更深更广的内涵,期望该生能认识到这一点。

 

四年级老师家访重点内容 篇6

 家访对象;

时间;20101031

地点;家

目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张路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教师上课讲的东西都会,可是学会了就扰乱秩序,不让其他的同学学习.所以,对进行了一次家访.在和他的父母谈话中得知,他们的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孩子又经常在奶奶家,奶奶对他娇生惯养什么都依着他.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所以,请家长多和学校持续联系,并配合教师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怎么辅导五年级的孩子


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的学法指导应首先指导学生从“听、读、写、思”入手,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1、指导“听“。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专心听讲;其次,要指导学生会听,主要应注意听老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连,注意听教师每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的提示。

2.指导“读”。

这里所讲的读是指阅读数学课本,主要是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深入理解课本内容。①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②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领会解题方法;③读插图。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插图,使学生更具体、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内容;④读算式。应要求学生准确地读出算式,弄清算式的意义;⑤读结语。要求学生对教材的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

3.指导“写”。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二是要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简洁美观,而且便于记忆和使用;三是熟练掌握数学中常用的书写格式;四是会作图,作图包括根据条件作图,解题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四点:一是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二是善于变式思考。变式是数学的一大特点,对于某一个问题,改变结论,结论将如何,改变结论,条件又将如何,在变中求活,在变中找方法;三是比较归纳,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

再次数学学法指导应指导学生在“说、看、练、记”上着力,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1.启发“说”

首先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通过说,训练思维方法;其次,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用语,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指导“看”。

帮助学生选准观察点,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在看中辨析、思考,增强观察力,激发求知欲。

3.指导“练”。

通过指导练习,强化“做”的过程。在练习中,应突出练习的目的性、启发性、针对性、多样性,促使学生系统地探索新知识,有效地解决新问题,以达到会、熟、活。

4.指导“记”

要想学好数学,对老师所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重要结论、解题规律都必须记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记忆的方法。

①理解记忆法。很多数学知识,光靠死记硬背不容易记住。如果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不容易忘记了;

②分类记忆法。许多数学知识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恰当的分类,就可以形成一个知识网,记住了一个就记住了一类;

③比较记忆法。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比较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把两个概念组成一对进行记忆,也不容易忘记。另外,数学中所涉及到的数学学习方法还应是对大多数学生适用的“通法”,而不能是适用于少数个别学生的特殊方法。总之,学法指导应由“学会”向“会学”发展,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怎么辅导二年级的孩子


一、学习的“三要素”: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规范其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你要用1个月的时间要你的孩子必须养成以下习惯:

1、在上新课之前有效地先预习将要学的课文。

2、在做作业之前必须要孩子先复习后再做作业。

3、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再叫孩子将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记录下来。

二、家长做好“八大环节”的管理:

1、计划管理:要让孩子制定好整个学习计划(什么时间学什么的计划表)。

2、预习管理:要让孩子进行课前预习,找到不明白的,并在预习笔记本上记下 重点和难点,上课时重点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预习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只 需7-10分钟找到重点和难点,并记录下来就行了。

3、听课管理:家长要同孩子沟通,不要讨厌某某老师,喜欢某某老师,导致 偏科。听课要跟着老师思路走,将自己预习记录本上所记的重点和难点听懂 并记忆在脑子里。

4、复习管理:一是让孩子闭目回想老师当天讲了些什么。二是看书本复习。 三是让孩子复述课文(阅读课文和讲课文自己讲给自己听)。每隔一段时间 (20天左右)要复习才能记牢固。

5、作业管理:在做作业之前必须要孩子先复习后再做作业。 要做到:⑴不复习不作业:做作业前必须先复习。

⑵不计时不作业: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一定要让孩子记下来。 ⑶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做完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有无借漏。 ⑷不小结不作业:作业做完一定要让孩子写小结,学到了什么。

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在叫孩子将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记录下来。并要限时学 习,学习时间不要太长

6、错题管理:要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管理本”将做错了的题,错的记录 上后,写明错的原因,再将正确的解答记录下来,并将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都 记上,并归纳提醒。

7、 难题管理:要让孩子准备一个“难题管理本”将难题解答方法记录下来, 以及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都记上,并归纳提醒。在解难题时要让孩子先做,在 20多分钟都解不了的题,允许孩子可以问其他人,弄懂其解答原理。

8、考试管理:除学校考试外,并在20天左右再让孩子做一次其考试题。

怎么辅导一年级的孩子


对于小学来说,一年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小学生入门的关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找到了入门的方法,以后的学习就会更轻松。作为家长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入门,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加强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将少操心,同时,孩子也将在以后的学习中终身受益,所以,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早上,孩子上学时一定要叮嘱孩子不能在路上玩耍,要直接到学校,放学时,要叮嘱孩子不能在路上玩耍,要直接回家。回家后,要先做作业。写作业时要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美观。写作业要一口气做完,不能边做边玩、做一下玩一下。完了作业要准备好明天的学习用具(包括削好铅笔,准备好擦子,把各科的作业放在各科书中)、收拾好书包,然后最好看一会儿课外书后才能去玩。晚上,八点半以前必须上床睡觉,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睡觉环境,不要家长叫孩子睡觉,父母则开大音量看电视或大声讲话。

二、 加强孩子学习的辅导。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一定有很多的不适应,同时,孩子这时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十分短,上课时老师讲的知识就有可能听漏,如果,家长每天辅导一会儿孩子的学习,孩子就会觉得学习十分轻松,就会对学习更有兴趣。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孩子进行辅导:

1、拼音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拼音的拼和声调(特别是二声和四声容易混淆)。家长辅导孩子的拼音可以从读、听写、默写等方面着手。刚开始时只读《语文》书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拼音快学完时,可以买一些带拼音的课外书让孩子读。这样,孩子不光巩固了拼音,而且还提前预习了字,同时还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听写拼音时,家长先把声母和韵母都念出来,等孩子对拼音比较熟悉时就可以不念出来了。默写主要是默写整个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默写时,不能写漏、写错,连顺序和格式都不能错。

2、生字

每课的生字都要听写,一单元学习完了要听写一单元的生字,一本书学习完后要听写整本书的生字。前三个单元,因为认识的字少,所以可以只听写生字,后面的单元就必须把生字放在词语中听写。在学习了拼音后,每次听写都必须带上拼音。最重要的是听写完后,家长必须仔细检查字和拼音写对没有,如果有错,家长就必须给孩子重新听写。

3、作业的检查

孩子把所有作业写完后,家长要检查一遍,看一看写对了吗?书写工整吗?如果有错,就叫孩子改正;如果书写差,就叫孩子重写。

4、预习

作业写完后,叫孩子预习明天要学习的地方后,再读几页课外书。预习课文包括:读通顺课文(至少读三遍),勾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给生字组词。

5、背诵

古诗一定要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背才容易背着,同时,背诵时要求孩子找出文章的规律再背诵。

6、加强书写习惯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要注意孩子的握笔姿势和坐姿是否正确,看书的习惯和方法是否得当,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保护眼睛从现在开始。

7、加强数学能力和数学意识的培养。

对于学生不懂的数学作业,家长千万不要把答案直接了当地告诉孩子。要耐心地弄清楚不懂的原因,是题目的意思不理解,还是当天没有专心听讲等等,并及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

三、加强品德方面的教育。

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身体差的人是废品,能力差的人是次品,品德差的人是毒品。”这可见一个人的好品德是多么重要。同时,一个人品德好了,别人才更愿意与他相处,他才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所以,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1、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见到老师、同学或其他认识的人要主动问好,受到别人的帮住要说谢谢,妨碍了别人做错了要说对不起。

2、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3、做一个讲卫生的人,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男生勤理发,女生要把头发梳好。出门之前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仪容是否整洁。

4、做一个爱劳动的人。洗碗、扫地、擦桌子、收拾房间、洗内衣、洗袜子、洗红领巾等事都可以叫孩子做。

5、做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能与人好好说。

6、做一个关爱他人的人,关心、爱护、尊重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懂得称赞、宽容别人。

7、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作为一个学生,有责任努力学习;作为一个孩子,有责任尊敬父母、长辈……

8、做一个会与人合作的人。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9、做一个自信的人。家长对孩子以表扬为主,让他树立自信,让他认为自己很能干,他学习起来就会更起劲。但是,如果孩子的确错了,家长还是必须指出来,进行讲道理或者批评教育。

二年级的孩子怎么辅导


辅导孩子家庭作业,是很多家长非常头疼的事。面对下面现象,家长常常手足无措:

1.能推就推,作业不主动。放学回家看电视,电视面前喊不动;

2.东张西望,作业不专心,磨磨蹭蹭耗时间;

3.不独立思考,遇到问题马上求救;

4.凑合应付,态度不认真;

5.作业完成万事大吉,不检查。

[铅笔 分割线]

家长如何在孩子的家庭作业中起到积极影响,发挥正能量呢?下面有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帮孩子端正态度

1

作业前要复习。要求孩子在写作业前,一定先将当天的功课复习一遍,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样就免得孩子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又回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这样肯定就会耽误时间,完成作业的速度自然也会慢下来。

2

作业时间要固定。进家门后,休息 10-20 分钟后就开始。二年级的家长可以根据作业要求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完成的顺序,先认真完成书面作业,再大声朗读课文和课外背诵名篇,最后静静地阅读课外图书至少半小时,保证阅读量的积累。这样统筹化安排学习时间,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学着自己安排学习任务了。

3

要重视读写姿势。有些孩子握笔太低,导致低头书写,距离作业本太近,容易造成视力下降。这就需要家长及时提醒握笔一寸,离桌一拳,离本一尺。还有些孩子握笔姿势不正确,有勾手、勒笔的现象,孩子写字会特别累,这样书写的后果是写的字不好看,书写速度慢。家长可以买握笔器帮助孩子纠正姿势,让孩子从写字痛苦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4

提高书写要求。任何时候,对孩子的书写要求都不能放松,要帮助孩子养成“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为了更好地过渡到三年级的钢笔字书写,二年级更要重视书写。因为从一年级的书写生疏的状态,进步到二年级的书写熟练的状态,有的小朋友就开始骄傲地写潦草的字,他们以为那是了不起的事。其实孩子不懂,正楷字还没有写好,就开始绕笔字,这真是让老师哭笑不得。二年级的书写基本要求:错的字要求孩子擦干净,不允许应付了事;笔划不到位也要纠正;必要的话,要求孩子重写。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5

作业需要责任心。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聊天,说说自己每天上班的辛苦和必须要完成的工作,每天尽心尽职地上班,完成本职工作,这叫责任;同理,作为一名学生,每天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这也叫责任,这是你必须要做到的,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

努力提高孩子兴趣

虽然少数孩子不能积极自主地完成作业,但是只要家长合理引导,是能帮助孩子培养对作业的兴趣。

策略之一:

营造学习的氛围。干净整洁的书房、书桌很重要。孩子的书桌上不要摆放令孩子分心的东西;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不要去打扰孩子。比如“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等等对做作业的孩子来说都是多余的干扰。还有,孩子做作业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家长如果把电视开得大大的,在家里打牌喝酒,孩子肯定难以集中精力做作业。

策略之二:

拿放大镜找孩子的优点,尽可能地肯定孩子的作业积极性。也许孩子本不打算马上做作业,你真诚地夸孩子有责任感,长大了,懂事了,让你省心,你很满意。在称赞面前,孩子一般会改变自己,克制自己。

策略之三:

和孩子一起参与。低年级作业并不多,以课外阅读为主。经常有家长打电话过来说:“我们家孩子看了许多书啊,为什么写话质量还是不高呢?”其实原因大多是读书质量不高。最好的方法就是亲子共读。大家可以为孩子购买各种各样的图书,可以涉及到历史、地理、天文、体育、军事等方面,纯文字的太枯燥,可以寻找这方面的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孩子积极阅读,这样孩子涉猎广泛,很容易就会爱上阅读,因为涉猎越广,越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家长及时关注孩子喜欢的图书并阅读,闲时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书中的话题,不管孩子的表达是浅显还是深刻,都以肯定的态度来激励他们阅读。

策略之四:

孩子作业完成了,要有固定的活动、游戏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家长如能参与,效果更好。

[铅笔 分割线]

其实不管有多少好方法,还是需要家长和孩子用天长日久的耐心和责任心一起去执行的,毕竟“学到老,活到老”,学会做一个有耐心的父母,在这场孩子学习生涯的马拉松赛跑中,陪伴他们,一直坚持,就能笑到最后。

五年级孩子怎么辅导


四五年级是孩子不稳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我们就与大家分享在教育四五年级孩子的问题上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一、 四、五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一情况,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孩子会出现“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而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上升。

例如:让孩子不谈学习,谈个人烦恼。

一个孩子说:“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妈妈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现。”

另一个同学说:“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不让我读我喜欢的那些课外书。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

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的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例如:面对儿子并不如意的成绩单,一对明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xxx数学没有考好,他已经做好回家挨“板子”准备。回到家后,他把成绩单往客厅的茶几上一扔,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晚饭也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晚饭后,爸爸妈妈什么也没说,回到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去了。xxx实在坐不住了,他心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发现我的成绩单?于是,他悄悄地来到客厅,在他的成绩单旁边,爸爸妈妈给他留了一张便条。

儿子:

爸爸妈妈知道这次没有考好,你的心里也很难过。你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会惩罚你,因为惩罚孩子永远都不是目的。

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不会放弃努力的,因此,在下次考试时,我们不要求你考得多么好的成绩,只要比这次的成绩前进一点点,我们就会很满意。

永远都支持你的爸爸妈妈

读了爸爸妈妈的便条之后,这个小男子汉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是轻易不流泪的,但我被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在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那一刻,我都做好了与父母吵架的准备。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没有必要的,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懂儿女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

正处于情感的突变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但他们也容易感动。与送给他们奥贵的礼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

方法二: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10岁左右的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经由家庭转移到了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将成为影响孩子精神的重要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科学的方法应当是这样的: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而此时,允许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为孩子准备一个沙袋,允许孩子对着沙袋发泄情绪;允许孩子养小动物,当孩子不愿意向父母倾诉时,可以鼓励孩子对着小动物倾诉;鼓励孩子跑步、做运动发泄情绪……)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好办法,但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悲伤和软弱。

方法三: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四、五年级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也是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能力的关键期。

这时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是非、爱好有了明显的分辨能力,然而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方式有限,或者说不会与父母沟通,而这恰恰是促使他们情绪恶化的原因。

要想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父母最先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关系,说出来,看父母有没有办法。

案例:在一个家庭中,有一个这样的约定:任何一个人情绪激动时都不允许说话,而当他自己感觉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时,他要大声地喊“暂停”,然后用最合适的方法去发泄情绪,如做做深呼吸、到另一个房间里去安静一会儿、出去散散步、打打篮球等。当然,当有人大喊“暂停”之后,家庭的其他成员决不会去问他原因,或对他的行为做出任何评判,而是等他情绪稳定了,由他自己告诉大家,他情绪变化的原因。自从有了这个约定之后,他们爱发脾气的儿子从来没有情绪失控过。

这个方法妙就妙在它允许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同时又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出去。

二、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父母应告诉孩子,他在为谁以及为什么而学习

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

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从不会过多的去想“为什么”,他们认为家长和老师的话就是真理。但是,到了四年级后,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

由于自我意识刚刚出现,这时候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父母的唠叨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时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父母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发展的特点,能够采取措施让孩子明白,他在为自己而学习,并引导他找到学习的乐趣,那孩子就会动力十足地学习。

其次,这与父母不了解小学阶段知识的难度发展规律有关。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孩子已经开始承受因为学习而带来的压力了。孩子自身也开始面临着学习的困难,需要家长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家长一是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孩子才会真正地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另一方面,当孩子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时,父母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包容。如果家长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做父母的,不管你的孩子正处于哪个年龄段,你要想教育好他们,必须提前了解他们的心理。做父母的就应该提前向孩子灌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个观念。这样,对于思维正在高速发展的四、五年级孩子来说,这将会促使他们的成绩稳步前进,而不是厌学。父母要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些表扬,少些批评。

孩子在四年级之前,或者在读四、五年级的过程中,父母还应该提前知道哪些知识呢?或者说,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

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父母越是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

案例:

一天,妈妈下班回家,看到晓宇拿着课本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勃然大怒,逼着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看书,而是跟孩子打过招呼后,就开始忙自己的家务。一会儿,晓宇沉不住气了,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考语文。”妈妈“嗯”了一声,就没再理他。他还在继续试探妈妈,说:“可是,妈妈,我还没有复习完呢!”妈妈还是“嗯”了一声,又开始忙自己的事情。晓宇有点失望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理我呀?你是不是不关心我了呀?”妈妈放下手里的家务,认真对他说:“你似乎希望我逼你去看书。妈妈当然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了,可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去看书,在哪看书,是应该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事情。”从此以后,晓宇对妈妈的态度深信不疑了。

当孩子试探父母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定,说不参与就不参与。如果面对晓宇的试探,妈妈用责备的口气对晓宇说“再不好好看书,就会考试不及格”“考不好会被老师惩罚的”……那么,晓宇会继续与妈妈玩这种“你越管我,我越不好好学”的游戏。。

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这样劝孩子好好学习:“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娶不到媳妇(找不到好老公)!”“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会成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就要过很艰苦的生活!”……也许父母们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说服孩子要好好学习,然而,父母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的高速发展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他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

在帮助孩子树立理想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一点,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例如强迫孩子把某个不喜欢的职业当做自己的理想。而是要根据还子的特长和爱好,帮助孩子树立理想。

方法三:父母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如果这次你考好了,你想要什么,妈妈就给你买什么。”“考了这么少的分,我都替你感到丢人,你还好意思要这要那!”……这种教育只能是害了他们,或者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蛮横不讲理,或者使他们的成绩大幅下降,郁郁寡欢,甚至走向抑郁或自卑。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学习是学生的职责,学习好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来奖励她,这样只会让你的孩子有个错觉:学习是为家长学的。

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首先不能打骂他们,其次要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并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一直在进步,成绩是次要的。”

家长还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如与孩子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不要动不动就问孩子成绩、放学后就催促孩子去做作业,这样只能让孩子有种错觉:他是为成绩而活。

方法四:父母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不要太过严厉

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孩子是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父母要求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此时,父母的严厉可以起到作用。但到了四、五年级,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了自我意识,当父母再严厉地要求他们去学习、再规定他们每次考试必须达到的名次时,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学,或者刚刚读小学的孩子来说,父母们不要急于教会他们多少知识,也不要要求他们考多么好的名次,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对10岁之前孩子的教育,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总结的很好:

多问快乐,少问学习;

多问“这次考试中,你细心了吗”,少问“这次考试你考了多少名啊”;

多问“你喜欢学……”,少说“今天我教你学……”

三、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

——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一个关键期——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学习成绩会一直保持“好”的记录;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难变得出色。

如果孩子总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能够经常品尝到好成绩带来的乐趣,那么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就能建立起来,就会喜欢上学习。对于那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不爱思考、粗心等,也会积极地配合家长和老师去改掉这些坏习惯,进而培养一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但是,如果孩子成绩很差,或成绩平平,他们就不会体会到成绩所带来的的成就感,进而就不会对学习产生信心,也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只能越学越吃力,越学越没有信心。

由此可见,孩子只有在四、五年级取得一个好成绩,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自信心,才能爱上学习,进而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一直都保持优异。

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孩子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五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每天都要对孩子提及学习的事情。而是说,在四、五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兴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呢?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方法一:经常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来自于他们的自我激励外,还需要来自于父母的赏识和鼓励。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家长说他笨,他真的会变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暗示”作用。

消极的暗示:“哪里呀,我家孩子不行”;“我家孩子的功课不是很好”;“我家这孩子,成绩还可以,就是记忆力不好”;……即使是家长对别人谦虚客套的说法,孩子听到耳朵里,也会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在这种暗示下,孩子也就真的变笨、变差了。正确的做法是,即使孩子真的记忆力不好,在学习方面真的有缺点,家长也千万不可轻易批评孩子。

积极的暗示:“你很聪明”;“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

方法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父母逼孩子去学习,虽然有时可以达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方法不能产生长效,而且孩子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尤其是到了四年级,如果父母再逼着孩子去学习,孩子就要产生逆反心理了。明智的父母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习,而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父母的言传身教、创造一些学习的神秘感,都是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方法三:父母要谨慎对待“陪读”

很多家长每天晚上都辅导孩子做作业。为孩子检查作业,这种陪读现象是毁灭孩子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

案例:

一个作业次次都得“优”的孩子,在一次考试中,竟然考了个不及格,看着满是红叉的试卷,老师找来男孩对话。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说出了心里话:“每天晚上做作业时我都想快点做完,因为只有做完了作业才可以上网。”“那你不怕作业出错吗?”老师问。“不怕,因为妈妈每天都要检查我的作业,有一点点的错误,妈妈都会发现。”男孩自豪地说。“那你遇到很难做的题怎么办?”“我想都不用想,就告诉妈妈我不会做,妈妈就给我讲。”“妈妈给你讲了,你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会做吗?”“我当时很明白,但是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在妈妈的提醒下我会做,要是没人告诉我用哪种方法,我就不会做了。这次考试就是这样,看着这些题目都很熟悉,就是想不起用什么方法来。”10岁左右的孩子,虽然很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想快点把作业做完,以便去玩,于是很多坏毛病便从他们的作业中体现出来,如:粗心马虎、不认真思考问题、考虑问题不全面……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孩子就会为此而承担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挨老师的批评。

但是家长却剥夺了他们承受自然后果的权力,家长在为孩子检查作业时,把他们的错误都指出来了。这时,孩子就懒得去思考了,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就照着父母所说的答案写上了,更不用说去改正坏毛病了。并且,当孩子有了依靠时,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都会明显的降低。

四、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改正

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做了这样一项调查:

专家分别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测试,这次测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习惯测试。测试的结果令这位专家很惊奇,因为他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趋势,但他们的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也就是说,在四、五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在四、五年级之后,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恶习,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关键:

首先,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五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个关键期,这些坏习惯将不会轻易改掉。

其次,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特点来看,尽管这时的孩子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并且是不稳定的,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意志力发展开始由弱到强,由他律到自律过度。孩子会通过克制自己,主动培养一些好习惯和改正一些坏习惯。因此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改正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第三,孩子在10岁左右,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孩子行动的动机开始由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转化。孩子会努力地表现自己,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肯定性评价。

家长在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者说,必须具备哪些教育观念呢?

方法一:给孩子创造好习惯形成的好环境

任何一种好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一种坏习惯的改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父母一定要记住这样一条真理: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方法二: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习惯。

10岁左右,孩子的大脑进入一个迅猛发展期,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再遇到问题,他们已经能够做到理智思考、换角度思考了。

例如,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即使是妈妈主动暗示孩子“洗衣服是很辛苦的事”,他们往往不能真正体谅妈妈的辛苦,当孩子年龄已大,他们懒惰、不体谅他人的习惯早已定型,不管父母怎样暗示都是无效的。而在理性思维刚刚出现的四、五年级左右,父母的这种暗示则是非常必须且必要的。

多位教育专家通过细心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孩子在四、五年级左右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往往更具有持久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在四年级左右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会比孩子在其他年龄段养成的好习惯更持久、更易深入孩子的心灵。

生活习惯:勤劳、讲卫生、讲礼貌、有爱心、能够体谅他人;

学习习惯:爱思考、细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性格:坚强、勇敢、乐观、积极。

方法三: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好习惯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做家长的不能企图孩子“一口吃个胖子”。利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法原则,让孩子慢慢来。

坏习惯也是一点点改正过来的,这样做不仅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也能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

方法四: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家长的权威和毅力

父母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必须有一定的权威,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基础上,给孩子制定出一些“纪律”和“规则”。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但是要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比21天更多,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

面对孩子的耍赖、软磨硬泡等,父母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毅力,不要向孩子妥协。

五、四、五年级是孩子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

与小时候相比,到了四、五年级,孩子的道德情感表现出以下两方面的差异:1.在道德认识方面,由具体、肤浅的认识,向本质的认识过渡。2.在道德评价方面,由只注意行为的效果,向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过渡。

方法一:克服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偏差

1. 预防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家长对孩子产生了某种固定的看法,对孩子的评价总受这种固定看法的影响。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的行为。

2. 克服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就是以偏概全的意思。也就是说,由于孩子出现了某些缺点,就弥盖了孩子所有的优点,认为孩子“一无是处”;由于孩子有了某项优点,就弥盖了孩子所有的缺点,认为孩子“一切都好”。

如果家长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总是误解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十分叛逆。

方法二:杜绝打骂,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们偶尔打一打孩子,可能会震住孩子,起到快速教育孩子的效果。过后,父母再找个机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你的”,也许很快就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爱。但是,当孩子到了四、五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崛起,父母再打骂孩子,孩子就要记仇了,并且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促使不良道德行为越来越多。

从道德情感方面来讲,父母的粗暴会使他们越来越叛逆,道德水平越来越糟糕;而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则会使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从而使孩子的道德水平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方法三:在孩子的行动问题上下功夫

一般来讲,四、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一定的道德原则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懂得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孩子还是孩子,他们在思想上懂得这些大道理,但他们的行动却往往会跟不上。所以,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做到道德认知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尤其要注重孩子的道德行为教育,让孩子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言行不一致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而不是责怪和批评。

方法四:利用潜移默化的暗示法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喜欢处于受教育、受管制的地位。到了四、五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崛起,他们的自尊心也在一点点增强,这个时侯,暗示教育法最容易让孩子接受。

暗示教育法,能够满足四年级的孩子日益强烈的自尊心;能够满足四、五年级孩子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能够使孩子感觉到平等、感觉到尊重,从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克服自己的缺点,以快乐的心情去与父母父母合作。

家长作业正确地辅导四年级孩子


曾听一位家长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我的孩子不优秀一点也不可怕,但最可怕的是他不求进取。

是的,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尤其是四年级孩子的家长更是如此。四年级,孩子的习惯、个性即将定型,因此一些四年级或即将迈进四年级的孩子的家长,经常问我这样的问题:“老师,我家的孩子平时对什么都没什么兴趣,没有最喜欢的东西,没有最喜欢干的事,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没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做事没有积极性,就感觉跟养老一样。小小年龄就这样,长大后可怎么办呀?”

其实,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早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四年级以及四年级前后的这些孩子,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好奇、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激情了,换句话说,他们好像一下懒惰了很多,他们宁可坐着发呆,也不愿去碰小时候最喜欢的小提琴;他们做一点家务,就会情不自禁地说上一句“累死我了”;失败了一次,他们就会想:反正我是不行了,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以后再说吧……

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进取心的表现。正像上面的那位家长所说的,如果孩子在这么小的年龄里,就用养老的状态对待一切事情,那将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没有进取心,孩子不会有目标,他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都是盲目的;

没有进取心,孩子会变得懒惰,当然,这种懒惰不仅指行动上的懒惰,更指思想上的懒惰;

没有进取心,孩子不会有什么爱好,更不会有什么特长;

没有进取心,孩子会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他没有目标,更不会有动力;

……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送孩子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比给孩子亿万家产都要重要。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呢?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讲那个让我感动很久的故事了。

上小学的时候,孩子的老师请家长到校。孩子的妈妈来到学校,老师说:“你们家的孩子也太好动了,别的孩子都能安静地坐50分钟,你们家孩子30分钟都坐不了……”妈妈听了,伤心落泪。回到家,天真的孩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什么,妈妈说:“老师夸奖你了,说你以前能坐下来20分钟,现在能坐30分钟了,有进步……”;

上初中了,老师又对家长说:“你们家的孩子成绩很差,总是拖全班的后腿……”妈妈听后很伤心,因为全班50个同学,孩子排在49名。回到家,妈妈对孩子说:“老师今天夸你聪明了,说只要你好好学习,肯定会超过你的同桌……”(同桌在全班排在20名);

上高中了,老师请家长来学校,“你们家孩子要是再这样贪玩,就考不上重点大学了……”回到家里后,妈妈对孩子说:“老师说你很有前途,再稍微努力一些,就可以考上重点大学了……”

最后,孩子接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这则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鼓励是孩子积极进取的巨大动力。当然,这种鼓励来自于父母从内心里真正地赏识孩子,相信孩子。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妈妈一样,不管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孩子,这位妈妈始终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并且用鼓励的方法把自己的这种看法传达给了孩子。正是妈妈的这种鼓励,一直促使着孩子积极进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四年级孩子如何辅导


四年级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的学习,都与低年级时有了很大的不同。语文除了基础知识之外,阅读和写作越来越重要;数学是在掌握基本计算的基础上……

更大地拓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英语也加入了更多的语法规则。

面对学习内容的变化,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父母的辅导方式也应随之变化。今天,我们就请博友“暖暖”来谈谈她辅导四年级孩子学习的经验。

★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大多数孩子都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保持,不好的学习习惯要纠正,这是我们家长需要加以重视的。

1.学会记作业

这也太简单了吧?但是,确实有孩子到了四年级还不会记作业,或是故意漏记作业。有些孩子只注意写在作业本上的作业,而对那些需要背、读、听和预习的作业不重视,甚至故意不记。实际上,目前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的学习,背、读、听的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漂亮的记作业本,要求每天写上日期,记清楚各科作业及要求。如果孩子以前没有养成记作业的习惯,可以请老师协助,在孩子每天记作业的小本上签字或画勾,家校结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另外,许多家长都不重视预习的作业。其实,预习是为了让孩子预先对老师要讲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一种途径。所以,我们需要提醒孩子认真对待预习这项作业。

如果父母有时间的话,可以陪孩子一起做预习:听孩子把新课文读一读,生僻的字词或单词查查字典,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列出来等。但最好不要提前把课文内容、知识点等都给孩子讲一遍。让他带着问题去听课,才更有乐趣。

[两个女孩.jpg]

2.学会做计划

人生没有计划,一切都将杂乱无章,孩子的学习也一样。

目前来说,孩子每天的学习计划,可以按老师布置的作业去完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心里有个小计划。另外,每做完一项作业,就在后面打个勾,这样完成进度一目了然。每到节假日,最好也提前列出计划。不用具体到几点几分干什么,只要把待完成的学习任务合理地分配到每天就可以了。

除完成规定的作业之外,爸爸妈妈也可以辅导孩子制订一些定期复习计划,比如,当学习进行到新的单元时,就有计划地对前一单元进行复习巩固。可以每天抽出10分钟,也可以周末抽出一小段时间,温故而知新。这可以让孩子从容应对单元测验。

★检查作业,我们查什么?

我觉得检查应该查的是“质”和“量”。“质”是看他作业书写是否工整,而不是帮孩子检查是否全对。“量”是看他是否完成了全部的作业,包括读、背、听的作业。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习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孩子身上,家长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孩子的作业是很工整,但是我仔细一检查,错误很多,难道不应该仔细帮他检查一下吗?还真不应该!除非一眼就看到的极明显的错误,否则,没有必要帮他仔细检查。不然,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一种依赖心理:反正还有爸妈帮我检查,到时候再改就是了。另外,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家长指出的错误,远不及老师一个红叉对孩子的触动大、印象深。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对孩子学习中的错误放任不管,因为,我们还有另一项重要的检查,那就是老师批改过的错题,孩子有没有订正?不会不懂的知识有没有及时掌握?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学3-6年级的辅导重点有这么大的变化,家长必看》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6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