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正在领孩子们玩球,一凡小朋友又领着他的一双小鞋子来到我面前说:“老师,给我穿上鞋,”我低头一看,只见他光着一双小脚来到我跟前,把鞋子伸到我面前,我看了看他很生气。因为他经常这样,爱脱鞋,脱下后又不愿意自己穿,我问他为什么脱鞋,他总是找出各种理由,不是说鞋子进去东西了就是鞋子不舒服。刚开始我觉得他年龄小不会穿,就帮他穿上,并且教他怎样穿,还告诉他以后不要随便脱鞋。可是,他并没按我说的做,还是经常脱鞋,我生气不给他穿吧,他就哭,这样我又给他穿上,时间长了助长了他脱鞋的习惯。
就这件事,我问过他妈妈,他妈妈说在家也是这样,都拿他没办法。
今天,他又脱鞋了,我想不能再这样迁就他,应该想办法让他该掉这个坏毛病,我决定今天给他点惩罚,不给他穿。于是,我把他的鞋拿过来说:“一凡老师不是告诉过你,如果你再脱鞋,就不给你鞋了,让你光着脚走。”听了我的话,他又拿出看家的本领“哭”,我忍着不理他,继续领孩子们玩球,他哭了一会见我不理他,就光着脚去打球了。看他光着脚玩,我很不忍心,担心他的脚会不会被扎到,担心家长知道了会不会不愿意,但是为了该掉他这种坏习惯我必须忍着,等放学的时候再向他的妈妈解释。这样我开始的教育才不会白费。我故意装着不去看他。过了一会,他一边哭着一边踮着脚来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扎到脚了,”我急忙蹲下来,把他抱到小椅子上,抬起他的脚看了看,原来一个小石子把他的脚扎到了。我把小石子拿下来问他:“疼不疼?”他委屈地说:“疼,”我又问他:“以后还拖脱不脱鞋,”他说:“不脱了。”听了他的话,我把鞋拿过来说:“那好,现在你自己穿上鞋,”只见他乖乖地拿过鞋很麻利地穿上。我想这次他应该得到教训了。在放学的时候,我向他妈妈解释了这件事情,他妈妈也表示很赞同,在家里也这样,不再迁就他,给他点小小的惩罚,对他是有帮助的。
真的,从那以后,他很少脱鞋了,他妈妈也说在家里也不随便脱鞋了,每天都是自己穿脱鞋。看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的迁就、纵容,有时给他点小小的惩罚也是应该的。
做为一种教育措施,适当运用惩罚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家长的宠爱,惩罚常常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的甚至抱怨老师。
这不,前几天因为王辰晨打了别的小朋友,受到了惩罚,今天他的姥姥就来找我提意见,并对我说她女儿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从小就很娇,在家里从不说他。曾经有一次他妈妈生病怕传染他,就将辰晨送到他奶奶家,他调皮的把麦子撒到面粉里,他奶奶就打了他两下,我女儿就哭了,并打电话将孩子奶奶说了一顿,从此再也不把孩子放在他奶奶家了。现在都是让我照看着,你惩罚他,我一晚上没睡觉,更不敢让他妈妈知道。我听了她的苦诉,便知道这是一个难缠的家长,里面也产生了误会,可能怀疑我打他们的孩子了。必须及时沟通说清楚,否则以后或许还会有麻烦。我便将昨天发生的一切跟她说了一遍,告诉她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老师善意的劝说和教育,特别是娇惯的孩子。孩子做错了事不受到惩罚和做了好事不奖赏一样,都收不到教育的效果。适当的惩罚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该罚就罚,该爱就爱,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度会更高。
通过沟通,让她知道我只是因为分饭忙,而罚了王辰晨站了五分钟,却收到了比单纯说教更好的结果,让孩子知错能改,将来才能更好的发展。说清楚了事情发展的完整过程,消除了误会,最后家长满意的走了。
这不,第二天王辰晨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一上午就打哭了三个小朋友,每次我都耐心的对他说教,但他总是置若罔闻,让他给别的小朋友道歉也很勉强。中午分饭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安静的排好队去领饭,王辰晨站在队伍里用手举着杯子在敲前面小朋友的肩膀,还大声的吵。当时我正忙着分饭,没空去管他,就先将他拉出了队伍,严肃的让他在反思角好好想一想,自己做的对不对。五分钟过去了,终于分完饭,我走过去问:“辰晨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站在这里吗?”他点点头说:“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听你的话,再也不打小朋友了。”我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老师现在不生气了,快去吃饭吧。”辰晨轻松地跳着跑过去了。
通过这次无心之举,我觉得适当的给孩子一定的惩罚比一味说教效果更好,惩罚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以后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错了就会受到惩罚。最后一定跟他讲清楚:老师生气只是针对他的错误行为,而不是针对他,只要改错了,老师还爱他们。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我的课堂故事之适当的“惩罚””!
我们班的徐喆浩小朋友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他的自尊心很强,容不得老师批评他。
老师一批评他,他就会呜呜地大哭起来。
可是每次当他做错事情了,老师说她几句,他还不肯认错还要狡辩,最后就自己哭起来。
一次,上区域活动时我发现区角里的套圈怎么越来越少了,而且有好几个已经被扯破了。
我当时生气地在小朋友们面前大声说:“谁把这些套圈弄破的,还仍得满地都是?”他们都被我的样子有点吓到,看着我不说话.我看见徐喆浩手里还拿着扯破的套圈,就问他:“徐喆浩,是不是你弄的。
”他看着我连忙把一只手里扯破的套圈扔在地上说:“不是。
”我马上揭穿他让她把另一只手摊开来很生气的说:“这是什么?还说不是你弄的,做错事情还不承认,老师一点也不喜欢你了。
你以后区域活动时其他小朋友都可以玩套圈,你就不用玩了。
”他听了,马上呜呜大哭起来,拉着我的手说:“张老师,我要玩的,我错了,我以后再不扯了好吗?”我说:“你看这些都被你弄破了,你说怎么办?”他低着头不说话.我说:“以后做错事就要承认错误,要做个知错就改的孩子,那样老师才喜欢你。
知道了吗?不过你今天是不能玩套圈了。
”他委屈地点了点头。
那天下午我没有让他玩套圈,我想让他意识到,做错事情必须受到惩罚,惩罚就是不能玩套圈。
其他小朋友也知道了破坏东西的后果,所以都不敢去破坏。
经过这次事情后,欣怡就没有再去动那些套圈了。
我看他这一星期来表现都很好,星期五的区域活动时我再让小朋友自由选择区角,再说道玩套圈时,其他小朋友都把手举的高高的,只有他没有举手,看来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事所以不能玩了。
我在叫举手的小朋友时,我故意把他也叫上了,他惊讶的看着我,又不敢过去玩套圈。
我微笑着对他说:“徐喆浩你是不是知道,自己破坏东西是不对的啊。
”他的两只小眼睛盯着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我说:“那以后徐喆浩要是做错事情了,要主动承认错误。
以后不要再做错好吗?”他还是使劲地点头。
后来,徐喆浩很少再去破坏东西,而且当他做错事情,老师批评她几句时,她不会马上呜呜大哭,他会意识到自己的错,然后去改正。
其实我们老师在小朋友破坏东西不承认时可以采用暂停享用物品的“惩罚”,让他充分体验自己的做错事不承认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事实也证明,徐喆浩这种受惩罚的经历和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确实有助于其纠正不良的行为。
不知道本文“我的课堂故事之适当的“惩罚””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一、被矫正幼儿的情况分析:
1、幼儿的一般情况:
小黎:女,5岁半,幼儿园大班幼儿,该幼儿自出生后一直由其奶奶抚养,一直到入园前不久才由其父母领回家中,该幼儿文静、内向、胆小、性情孤僻、不合群。
2、问题行为的表现:
该幼儿刚入园时较胆小、性情比较孤僻、不合群,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在老师及同伴的带动和鼓励下参加一些活动,在语言方面,该幼儿基础较好,对音乐也较感兴奋,但是近来该幼儿经常哭泣或不肯来园,有时,不知在想些什么,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
3、可能的原因:
1)该幼儿出生后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母亲不太关心自己的女儿,据调查,该幼儿自小到大,一直由奶奶带着呆在家里,极少出去玩,更难与其他幼儿交朋友,现在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父母关系不和,母亲经常在外玩,父亲较孤僻,不太爱讲话,这就造成了家庭气氛沉闷,缺少轻松、愉快的氛围。
2)由于幼儿是插班生,因此和其他小朋友不太熟,有时,想加入到他们的游戏行列,但是没有人主动地请她,每一次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入游戏,比较被动,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戏。
3)只要该幼儿不顺她母亲的意,她妈妈就又打又骂,造成幼儿心理紧张。
二、矫正前准备:
1、设计编制教育内容。
故事:亮亮和默默,兰兰哭了,兰兰懂事了。
游戏活动:出鼓传手帕,谁念得好,找朋友。
2、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在矫治前,
教师通过家庭将矫治计划、方案告诉家长。
使家长明确,并积极支持配合教师进行矫治。
三、矫正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周至第三周)
通过谈心和故事“亮亮和默默”等启发引导幼儿,使幼儿能模仿故事中的默默,勇敢、主动地和小朋友一起元,在此基础上,教师时刻和她保持亲密的关系,并让其他幼儿感觉到,从而使其他幼儿自内心发出想和该幼儿交朋友的愿望,私下里,教师发动几位能力强的幼儿和该幼儿做好朋友,带好做游戏,经过三周的努力,该幼儿变得活泼多了,也开口说话了,有时能主动和别人一起做游戏。
第二阶段:(第四周至第八周)
通过游戏活动“击鼓传手帕、谁念得好,找朋友”等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愿望,充分发挥该幼儿的语言、音乐才能,增强她的自信心,经过多次活动,该幼儿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也能主动来幼儿园了,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我又一次和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协同教育。
第三阶段:(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在日常生活中,请该幼儿多做一些工作,诸如:午餐汇报员、检查员、值日生等,多给她一些锻炼的机会。
在幼儿讲故事比赛中,该幼儿有声有色的讲述赢得了第一名,从而奠定了她在其他幼儿心目中的地位。
第四阶段:(第十四周至学期结束)
逐渐巩固良好的行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渐渐减弱强化行为,使小黎幼儿在自然情境中自由和幼儿交往,并教育家长努力克制自己,改变教育方法,从而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并乐于和同伴交往。
四、矫正结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矫正,小黎基本上改变了孤僻的性格。
现在,孩子情绪稳定,乐观积极,能主动来幼儿园,上课积极,乐于和同伴交往,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长反映,现在我的孩子活泼可爱多了,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为此他们多次感谢老师的关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一天幼儿洗手的时间,班级有一个小朋友洗完手,回到座位上,就在他快要坐下时,坐在他后面的另一个小朋友把他的小椅子往后一拖,他一下子坐到了地上。
正好这一过程被我看见,我想教训他,因为以成人的眼光看,这明显是在捉弄。
但我却发现两位当事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坐在地上的小朋友又立刻爬起来,重新坐到椅子上,而拉椅子的这个小朋友的注意力也并未继续停留在这件事上,转而看别的东西,两位小家伙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我也就此“忽略”了这件事。
事后我想,幸亏当时没有教训拉小椅子的他,这也许只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而已,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犯错误”。
我选择沉默也就是“淡化”了这件事情。
而如果我当时教训了他们,虽然当时可能起到了“教育效果”,但是事实上也就把这件事“强化”了。
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就会形成这样的概念:原来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捉弄别人。
作为一线幼教工作者,要明白当儿童的行为不适当的时候,并不能将此作为错误行为,也许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正在学习新的价值、规范、标准、文化等社会规则。
因此,当儿童在无意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时,教师及家长要理解儿童的行为,选择适宜的方法来对待这样的行为。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学龄前的儿童更是通过游戏进行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可以帮助儿童消除紧张的心里和焦虑情绪,使其从游戏中获得欢喜,和愉悦的情感体验,然而,好玩的天性也常常使得部分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诸如:捶桌子,扔玩具,攻击同伴甚至大喊大叫的过激行为。此时,成为考验幼儿老师教育智慧的一大难题。
对于那些在游戏中屡次不听话的孩子,如果常规的说理教育收不到实效的话,采取诸如暂停游戏,隔离活动,“冷处理”等方法,可以对其产生一定的心里效应。在美国,笔者曾目睹了小孩子在课堂游戏中乱掉东西宣泄,结果被老师暂时隔离到一个独立的房间,使其无法与其他小孩子进行正常的游戏活动,暂时不论这种做法是否可取,但可以想象的是,那些被终止活动的儿童在心里上肯定会在心里上感到不适,因为老师对其行为做出了消极否定的反应。儿童在得到老师的负强化以后,如果得不到有效调适,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受阻的情绪。当儿童问“为什么不让我玩时,这是引导儿童学习反思的一次机会。止时,老师应该向其解释不让继续玩游戏的原因,使之加深对他人心理的理解,从而使游戏惩罚变得富有启发意义和情感性。
笔者坚决反对那种只进行惩罚而又不给予儿童合理解释的行为。正是这种行为,导致一部分人对游戏惩罚教育产生了片面的认识。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严格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游戏惩罚。第一种是缺乏理解情感的游戏惩罚。如前所述,断然采取惩罚方式却不予以理解和安抚,实质上是对儿童的一种心里伤害。第二种则是建立在理解情感基础上的游戏惩罚。它不仅是简单地制止儿童某种的错误行为,而是先留心观察,了解其行为背后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再引导儿童正确认识错误,进而改正其过失行为。相比较而言,让儿童在老师关切的目光下改正错误,远比冷漠的眼神,尖刻的训斥更要来得贴心,更温暖,更能在孩子的心里刻上上印记,也更富有人性的智慧光环。而真正能够深入人心的惩罚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春风化雨式的教育。
马卡连柯指出“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了惩罚能够获益的地方,教师就应该使用惩罚。在必须使用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其实,这种现象在幼儿园普通都有。笔者认为,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惩罚是必要的,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正如,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和有意识的控制,有时难免发生一些与教育者要求相违背的不良行为。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适当的采取游戏惩罚可以在游戏中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因为,当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了取消参与游戏资格的惩罚,孩子的心里上是很难受的,他们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惩罚,避免再次失去参与游戏的机会,孩子们就会自觉地去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其他的幼儿通过观察就会明白,如果自己发生了不良行为,那么也会受到同样的惩罚。为了避免受到惩罚,幼儿就会自觉地避免那些不良的行为的发生。因此,游戏惩罚既能使犯错的孩子受到教育,也能对其他的幼儿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即通过惩罚一个幼儿达到教育全体幼儿的目的。
再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自律,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游戏惩罚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幼儿内化规则,学会控制自觉的行为,从小树立正确的纪律观,道德观和法律观。
要想让游戏惩罚达到预期的目的,老师和幼儿应该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提升幼儿的责任感,从而减低幼儿违反游戏规则现象的发生。我们还可以把一些破坏游戏进行的不良行为拿出来让幼儿讨论:怎样做才能让游戏继续进行?让幼儿通过讨论,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得出游戏的具体规则。通过师幼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相信违反规则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老师也不能盲目地冲动地对幼儿进行游戏惩罚,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一些胆小,内向而又缺乏自信的幼儿时,在他们无意中违反了游戏规则以后,老师可以先拿出来让幼儿进行讨论,并引导大家一起帮助他进行游戏,但如果是一些孩子出于好奇,调皮而故意干扰游戏,老师也可以针对他的情况,让全体幼儿一起进行讨论,给他正确的引导,让他先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再次给他尝试的机会,如果他还是明知故犯,则可以暂时对他进行游戏惩罚。
其实,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游戏惩罚”可以让孩子受到三种教育:一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增强孩子的纪律观念和纪律意识,让他们学会自觉地学会控制好自己,敢于同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犯了错误就要敢于负责。二是在能力上,让孩子明白这种错误行为的危害性,提高其识别能力,独立思考和自我调控能力。三是在认知上,让孩子懂得错误行为的危害,并知道这种行为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惩罚教育”达到了这些目标,就是有效教育,其使命也就完成了。然而,使用游戏惩罚终究还是要讲究科学方法的。奖惩一种教育方法的两个方面,两者具有辩证关系。奖赏和惩罚本身不具有教育性,只有加限了某些条件后才成为教育手段。滥用惩罚会给受罚者带来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伤害,其负面作用可能会影响受罚者一生。笔者认为,游戏惩罚不能滥用,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作为正在成长的人,孩子总是渴望被激励与赞美,更喜欢被肯定的感觉。因此,要强化幼儿的行为,我们应在平时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惩罚。正如丘吉尔所指出:“你要别人具有怎么样优点,你就要怎样去赞美他。”如果你期望孩子表现出你所要求的行为,就要给以他充分的鼓励,对其值得肯定的行为给以应有的关注,然后把你满意表达出来。
遗憾的是,在实际教育中,很多老师的表现正好相反,当孩子的表现符合要求时,老师不去关注,甚至是忽视,因为他们觉得还孩子这样是应该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却会惩罚,其结果是好的行为难以保持,不好的行为,反而屡禁不止。认知行为规律告诉我们,对于一种行为,别人的关注就是一种强化,会提高这种行为的重复可能性。所以,如果你不想去鼓励不好的行为,那就不要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不用刻意去关注,让它在谈化中逐步消失
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运用充满实践智慧的“惩罚教育”去教育幼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教育效果。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个案缺点矫正总结”!
总结:
王宁小朋友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助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在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
但是没当她遇到困难时,总是用大叫或哭闹来引起大人的注意来帮助她解决。
针对这些,开学初我们制定了周详的计划,一学期下来,王宁小朋友遇事就大叫哭闹的不良行为有了明显的减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渐渐增强了。
现在总结如下:
1、冷处理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学习中,难免会和其他幼儿发生小矛盾。
每当她大叫或哭闹时,我们都洋装没听见,旁观她会怎样处理。
刚开始时她会歇斯底里地闹上好一会儿,但见没人理她,慢慢也就停止了。
我们见她冷静地差不多了,才走过去,心平气和地轻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你自己能处理吗?并鼓励她一定能行。
通过反复的纠正,王宁小朋友逐渐地每次遇矛盾哭闹行为在时间上减少了,开始试探寻求别的正确的方法来解决。
因为她知道老师是不会来帮助处理的,只有靠自己解决!
2、鼓励表扬为主,时常提醒
幼儿期要以鼓励表扬为主。
为了强化王宁小朋友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
我们和她达成协议:每次只要她自己解决困难就可以来告诉我们,我们会奖励她一颗五角星,到学期结束五颗五角星可以换一朵大红花。
她欣然同意了,并在平时,我们会在她遇到矛盾时提醒鼓励她自己解决。
到学期结束时她竟拿到了六朵大红花。
3、家园合作,共同纠正
为了更好的纠正王宁小朋友的问题。
我们跟王宁父母进行了一次次沟通:了解到王宁在家时一般遇事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帮助解决了。
因此,我们与父母商讨出了一套方法:以后王宁在家遇到困难时大家不再一味帮助,而且让她自己一冷静思考,想出一种解决办法后告诉大人再继续做事。
经过一次次父母的暗示提醒与讲道理分析,王宁小朋友在家的表现也好多了。
总之,经过一学期老师、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王宁小朋友遇事就哭闹的不良行为有了明显矫正,而且还会帮助别的小朋友解决困难呢!同时,她也更受其他小朋友喜欢了。
不知道本文“大班个案缺点矫正总结”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喜欢《适当惩罚,矫正行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行为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