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5句话

12-28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5句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话的确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语言在不同场合,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你平时有注意过自己和孩子的说话方式吗?有没有觉得有哪些不妥当的地方呢?今天帮主给大家精选的这篇文章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一起来细数下那些和孩子说话时不该踩的“坑”!

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的力量真的很神奇,父母的一句话可以成为温暖孩子一生的阳光,但是也会成为没有烟火的武器,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以下5句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新的一年,哪怕让它烂在肚子里,也不要再对孩子说啦!

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话

“你怎么总是这样,做事毛毛躁躁?”

“你怎么这么胆小呢?见了叔叔阿姨也不招呼?”

“你总是这么马虎呢?”

“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

我们家长一旦生气,就会情不自禁地给孩子贴各种标签,什么“笨蛋”“自私鬼”“捣蛋鬼”各种负面词语当着孩子的面脱口而出。父母可能从未意识到,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就是“标签效应”。

大人随随便便的一句负面评价,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了自卑的种子,会给孩子很强的心理暗示,孩子很有可能朝着这个暗示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父母嘴里的那种孩子。

恐吓孩子的话

“等你爸爸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

“你再这样,马上就滚出去!”

“这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再不听话,看我怎么跟你算账!”

父母经常说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惧,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紧张。

此外,这类恐吓威胁的话,大都是家长一时的气话,基本上不会真的实行。这样的话一旦说得多了,孩子就不会再把父母的话当真,降低了家长的威信。孩子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放任自己,父母以后再教育起来就不会收到太好的效果。

让孩子感到内疚的话

“我都是为了你好”

“你一定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

“爸爸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孩子听到这类的话,压力会很大,内心会有愧疚感。他们会为了回避内疚感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努力学习,去取悦、报答父母。可是,孩子们是因为内疚才去认真做功课,听父母的话,而不是因为他内心想去做。

因为内疚而去做某件事的孩子,他似乎显得很乖很听话,但事实上,他学习、听话的动机已经不单纯了,这是在愧疚感的控制下为了爸爸妈妈而做出的行为,事实上他们已经失去自我了。

而且,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某种期望时,他们会自责,比较敏感的孩子甚至会抑郁,甚至会自残、自杀等。

敷衍孩子的话

“宝贝,你真棒!”

“我正忙着呢,一会再说。”

“别问我,去问你妈/爸。”

像“你真棒”这样笼统的夸奖,家长真的是轻车熟路。但是这句话听上去真的很敷衍啊。我们都知道夸奖是要讲究方法的,夸具体不夸全部,父母应该具体指向孩子所做的事情,有针对性地夸奖。这样孩子才会体验到这样做的愉快心情,最终会强化这种行为,把好的表现坚持下去。

当答应孩子的某个请求时,只要合情合理,就一定要将承诺变为现实。如果答应了孩子某件事转身却忘了,次数多了,孩子就再也不相信大人,还会从心底里看不起父母。

当孩子问你问题或者想让陪伴时,不要以忙为借口随便打发孩子。如果总是这样敷衍孩子,孩子就真的不会来“打扰”你了,你也就真的“清闲”了,这真的是家长想要的结果吗?

所以,希望父母能够认认真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请求每一件事,不要总是敷衍孩子。

贬低自己或另一半的话

“爸爸妈妈没本事……”

“你爸太不像话了,那么懒,臭袜子到处乱扔。”

“你妈真的是太啰嗦了,烦死了”

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父母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自卑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卑感传染给孩子。这种自卑感就像是二手烟,强迫孩子吸入,给孩子种下悲观主义的种子,越来越陷入无力感。

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半,说另一半的坏话,会让孩子左右为难,对父母都不满。而且还会让孩子排斥婚姻,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感。

涂磊曾说过:“说话的时候,刻薄嘴欠和幽默是两回事,口无遮拦和坦率是两回事,没有教养和随性是两回事,轻重不分和耿直是两回事。”

所以,说话有道,不要再用你的语言伤害你的孩子了。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家长不应该如此娇惯孩子


今天早上我正在给孩子们进行晨检,帮助孩子们脱衣服,接孩子中午吃的药,这时刘老师来到我班对我说:“陈老师,外面有个家长找你。”我安顿好孩子们,赶快向幼儿园门口走去。

走到门口一看,只见鹏鹏的妈妈站在车门口。一边商量着鹏鹏,一边用手给孩子擦眼泪。而且鹏鹏的小手一直不停地打着妈妈的脸。他的妈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总是用商量的口气劝鹏鹏下车。我问鹏鹏妈妈:“这是为什么呢?”鹏鹏妈妈说:“他刚才在家里和姐姐闹别扭了,走到幼儿园门口就是不下车了。”于是我来到车门前,对他说:“鹏鹏,来跟陈老师。”可是鹏鹏的身子使劲贴在车身上,他的妈妈无论怎样商量他,他就是不下车,而且还是一直用两只手不停地打着妈妈的脸。这时他的妈妈嘴里不断地说着:“鹏鹏是个好孩子,快跟着陈老师吧。”一边说着,一边躲着儿子的小手,还用纸给儿子擦眼泪。这一幕让我看在眼里,心里有很深的感触。

这时,我对鹏鹏说:“鹏鹏,陈老师现在带你去玩滑梯吧。陈老师说话算话,咱们现在马上就去玩滑梯。”这时的鹏鹏才一步一步走到了车门口。于是我把他抱下来,带着他来到了滑梯上玩了一小会儿。然后把他带到了活动室。进活动室后,我问鹏鹏:“你和姐姐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鹏鹏说:“姐姐在家里看书,我用手给姐姐挡着眼睛,所以我和姐姐打起来了。”

事情到这里,我也清楚了。原来是鹏鹏在家里给姐姐挡着眼睛,不让姐姐看书,才引发了他和姐姐的矛盾。可是事后从鹏鹏妈妈那里我才得知,在家里当鹏鹏给姐姐挡眼睛的时候,妈妈不但不批评他,反而对我们说,鹏鹏的手这么小,怎么能挡住姐姐的眼睛呢?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当鹏鹏用两只手打她的脸时,她竟然无动于衷,仍然商量着孩子下车。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好几天了,可是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让我对这件事有了很深刻的反思。事后,我还和同事们说起这件事情。老师们都说:现在的家长到底怎么了?他们为什么如此娇惯孩子,这对孩子是好事吗?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吗?虽然这个孩子是二胎的男孩,家长也不应该这样的呀。如果家长坚持这样下去的话,以后说不定孩子会怎样呢。在这里,我要呼吁一下现在的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太溺爱孩子了!该惯的惯,该管的管。否则家长自己种下的苦果最终只能自己品尝了。

父母最不该说的五十句话


俞敏洪征集过一个话题:你认为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觉得父母最不应该说的话/做的事是什么?

该话题收到了近3000条评论的回复,网友们用自己的经历去回答了对成长中“受伤”的话题。

在@萌芽研究所BUD的《亲爱的,为什么我们总不自觉给孩子“贴标签”?》里,萌芽指出,反思童年和影响过的标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们动力去避免重蹈覆撤。是的,父母不该说的话,如果一一列出,恐怕出上10本书也不够。语言千变万化,关键的是从这些案例中学习自省,并摸索出合适之路,否则也不过徒具其表。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走马观花”,看看哪些话可以让我们有“共鸣”吧。

1丧失孩子主动学习的危机

1.你聋了?听不见我叫你啊?

可能的负面影响:影响孩子专注力发展。

2.这个部分应该这么做。

可能的负面影响:剥夺孩子的想像力。

3.不要让我丢脸!

可能的负面影响:模糊孩子的自我价值。

4.哟!你竟然也会用功!

可能的负面影响:削弱孩子的学习热情。

5.为什么,为什么,哪来这么多问题?

可能的负面影响:错过教授知识的良机。

6.你这个懒虫,从来都不会帮我做点事!

可能的负面影响:抑制孩子全面发展。

7.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准太差。

可能的负面影响:误导孩子判断力。

“@荒岛千千:把自己跟别人比,当两代人价值观不同时(母:钱很重要,我:自我认可很重要。),采取情感要胁。

@猫_panda:还记得小学四年级时自己是整个乡唯一一个获得“县级的三好学生”,由于在山村学习,而且家乡学习风气不是很好,很多女孩子都出去打工赚钱了,所以很高兴得到这个奖,而我姐姐在县城读中学,高兴的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结果听到的就是这样一句话“你从小到大就不如你姐,又不会干活,拿点奖有什么好得意

@MOMO妈咪-vicky酱:母亲曾在气极的时候对我说:“你们把我气死就好了,我死了你们就开心了。”这是让我十分受伤的事,因为没有人比我更希望母亲健康的活着。而她往往气极的原因只是我没有听取或采纳她的意见,我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2造成孩子心理压力的危机

8.为什么别人会,你就不行?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产生比较心理。

9.是我没本事,不能……。

可能的负面影响:抑制孩子的梦想。

10.这么大了还尿床!

可能的负面影响:重创孩子自尊。

11.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可能的负面影响:强调父母的经验和权威。

12.要是没有你该有多好。

可能的负面影响:造成孩子惴惴不安的情绪。

13.不准失败!

可能的负面影响:增加孩子心理压力。

14.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可能的负面影响:造成亲子对立。

15.胆小鬼,怕什么?

可能的负面影响:形成恐惧的阴影。

3塑造孩子性格偏差的危机

16.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性格暴躁。

17.别烦我!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容易情绪不稳。

18.你以前很乖,现在越来越不听话。

可能的负面影响:擅自为孩子贴标签。

19.再哭,叫警察把你抓走。

可能的负面影响:造成孩子怯懦怕事。

20.你竟敢用这种态度跟我讲话!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不能自省错误。

21.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缺乏自信。

“@water-me-lon:我正在努力的和父母沟通交流,暂时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改善现在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对我伤害最大的也许是他们不知道要如何走近我,我也不愿意主动走近他们,现在这样的状态中很不好,也让我感到很受伤。

@阿Q的序:我们交流不上时我会大声吼叫,她后来就经常很言重的说:脾气不改你以后死定了,没人会理你。可前提条件是他们太多不理解我的想法,他们评论我时总是和我心里相违背的,所以我吼叫。

@-Jess-Li:不要把家长的身体情况下降归结为孩子造成,失眠也说孩子,烦躁也说孩子,会令孩子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怕哪句话而失去最亲的人

4形成孩子处事障碍的危机

22.还敢顶嘴!

可能的负面影响:矇蔽孩子的理性。

23.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许插嘴。

可能的负面影响:抑制孩子处事、探索能力。

24.不准哭!

可能的负面影响:压抑孩子的思想行为。

25.你给我闭嘴!

可能的负面影响:造就孩子用情绪解决问题。

26.你去念书,其他事不用管。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没有自理能力。

27.不错,很好!

可能的负面影响:阻碍孩子的认知能力。

28.你总是忘东忘西,没带脑袋出门吗?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恶习越趋严重。

5降低孩子目标奋斗的危机

29.像你这个样子,长大怎么会有出息?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丧失人生定位。

30.某科学得好,有什么用?

可能的负面影响:打击孩子的自我价值。

31.你早知道那样做才对。

可能的负面影响:削弱孩子的积极心态。

32.我让你赢一次。

可能的负面影响:扼杀孩子的挑战能力。

“@徐仁先:我从小就是一个在刺激信心中的环境中长大的,小时候父亲的教育无非是责骂和抽大。因为我那个时候的确是一个问题少年。最大的伤害就是一个家庭主要的亲戚朋友们都过来给我上政治课。

@maxax:我恨我的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小学五年级自己自己研究电池电机电路,父亲不让,把我的东西全部扔掉。母亲不听话了就把我抱起来往厕所里扔(当然是威胁),还经常说给我姐姐捡破烂都不要我。从前两年开始我常常为他们以前的教育方式和他们理论,但是他们自始自终一句话,再怎么说也是老子把你养大的

6让孩子信念不坚的危机

33.你怎么这么笨!

可能的负面影响:否定孩子全面能力。

34.都怪椅子,我们打它!

可能的负面影响:形成推卸责任的恶习。

35.他打你,你怎么不打回去?

可能的负面影响:灌输孩子错误观念。

36.算了!不带你去。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学会找借口。

37.如果考一百分,我就拿钱作为奖励。

可能的负面影响:扭曲孩子的金钱观。

38.妈妈求你了。

可能的负面影响:助长孩子得寸进尺的恶习。

7让孩子人生堪忧的危机

39.你这孩子怎么都不听话。

可能的负面影响:降低孩子自主能力。

40.算了吧!你没有这个天分。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无法面对挫折。

41.不要逞强,你还小呢!

可能的负面影响:抑制孩子的学习能力。

42.这么慢,动作快一点!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做事不俐落。

43.如果你下一次再这样做……。

可能的负面影响:无法认清自己错误。

“@点点瑞秋:有句话,我已经不记得父母有没有对我讲过,但是经常能够听到其他父母对孩子讲,就是“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自己就会觉得很难受。对于幼小稚嫩的心灵,最爱的爸爸妈妈这样说,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啊。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一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Cecilia-chun:本来6,7岁的事都忘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个情景很深刻。那时应该就3,4岁啦。父母在打牌,我也忘了什么原因一直在大哭。当时就想他们能过来哄一下,我闹一下就好。但他们没有,不但只顾着打牌还说了些意思就是不管我,让继续我哭的话。或者小孩子哭真的很烦吧。妈妈对我很好,但我还是忘不了这件事

8让亲子关系渐冻的危机

44.怎么不说话,哑巴吗?

可能的负面影响:丧失与孩子的交流机会。

45.我没有你这样的孩子!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容易自我放逐。

46.等你爸爸(妈妈)回来,看他怎么修理你。

可能的负面影响:影响孩子对父母的威信。

47.老毛病又犯了。

可能的负面影响:孩子得不到正面肯定。

48.不要难过,明天就会好了。

可能的负面影响:父母不能理解孩子委屈。

49.你做这种事真伤透我的心!

可能的负面影响:使孩子心灵受创。

50.看我不打死你!

可能的负面影响:造成亲子间的鸿沟。

婚姻,不应该靠孩子维持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如果你不在我身旁,那么以后你也不需要在了;在我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你不能给我依靠,那么在我坚强的时候也就不需要你了。

女人从怀孕到生产,最渴望能够陪在她身边的那个人,其实是她的爱人。希望她爱的那个人能呵护她,能陪她看着小生命一天天成型,能和她一起期待这个生命的降临。

他们离婚一年多了,小孩快要两岁了,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其中的心酸可想而知,家人都劝他们和好,她很犹豫,想找个肩膀依靠,却拿不定主意,她不知道要不要给那个曾背叛过她的男人一个机会。

他们在一起时便经常吵吵闹闹,得知怀孕也是猝不及防,他们只能被迫的接受小生命的到来。怀孕期间从来都是她独自去产检,他对突如其来的生命似乎觉得无关紧要,甚至于她生产那天,面对女人的痛苦咆哮,说出:那么多女人不都在生吗?你怎么就那么金贵。

他的潜台词就是说:不就是生个孩子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让你生了吗?这种男人就是欠抽,你不要她给你生孩子,当初为什么不说,你不说就代表你接受了,既然接受就该对她负责。

婚姻这件事,从来都不好过,两个成长经历不同的人在一起生活,一定会有很多的冲突,很多的不快乐,婚姻需要磨合,需要有坚强的爱情做基础和后盾,才够我们在不好过的时候,可以去消耗,去磨损,而不会分开。

单亲家庭和一个整天争吵不休的家庭,哪个更可怕?别说你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婚姻是两个人的问题,要对自己负责,要对孩子负责,别把问题推给孩子,宝宝承担不起。

如果两个人不具备在一起生活的感情基础、物质基础,承担不了当父亲、母亲的责任,那还是做个合伙人,合伙一起带孩子就够了。

孩子是婚姻幸福的产物,而不是被迫接受的产物,更不是你绑住他的筹码。女孩,不要以为怀了孕,他就会对你好,别存在这种幻想,有孩子并不会怎样,不爱你的人还是不爱你。

不要轻易的以身相许,不要认为你有了孩子,他就会爱你,就会和你结婚,别傻了,别拿无辜的生命,去赌你的幸福和未来,你根本就输不起。

人只在乎自己为之付出而得到的东西,而绝不会在乎那些没有付出就得到的东西。如果男人在发现你怀孕后,还没打算跟你领证,那只能说明你这个人和你的孩子,并不是他真正的归宿。

父母5句话使孩子克服胆小


最近,某论坛上一则《与胆小儿斗争到底》的帖子引起众多家长的关注——小严严跟妈妈去逛商场,在商场门口,有个叔叔背着一个大型充气玩偶招揽生意,严严被这个大玩偶吸引住了,她很想跟它合影,可又不敢上前去说。最终,在妈妈的多次鼓励与诱导下,小严严才鼓起勇气向那位叔叔提出自己的要求。

生活中,家长也常抱怨孩子胆小,比如不敢跟陌生人打交道;怕黑,不敢独自睡觉。“孩子胆小大多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广州市皓艺亲子心理咨询中心的佟梅梅老师指出,只要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胆小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现象分析

怕生:不愿与别人交往

“豪豪3岁了,眼看着就要上幼儿园,可他非常胆小,不愿跟陌生人打交道,真怕他去学校受欺负。”方女士担忧地说道,从半年前开始,她就发现儿子胆小怕生。有一次,几个好友相约带孩子去郊外游玩,其他几个小朋友很快就玩得热火朝天,可小豪豪只是拉着妈妈的衣角看小朋友玩,自己却不肯加入。

专家把脉:多给孩子信息量

孩子怕生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养育方式有关,有些家长本身比较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带孩子去外面的机会也少,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自己玩,一旦碰到生人,也不知如何应对。

佟老师建议家长尽量给孩子更多的信息量,比如,带孩子到朋友家拜访或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以增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或者在小区的邻居中帮孩子找个外向的玩伴,让他们经常一起玩。

怕黑:不敢独自睡觉

彤彤6岁了,上小学一年级,一直以来,她都是跟随奶奶一起睡的,今年春节后,奶奶回老家了,彤彤妈也想借机训练彤彤自己睡觉。“彤彤,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己睡觉。”“好的,妈妈。”彤彤欢快地答应道,可一到晚上,彤彤却光着脚丫子跑到他们房间。“妈妈,我害怕,黑暗里有很多怪物,我不敢一个人睡。”彤彤睁大眼睛说道。彤彤妈心疼女儿,只好让她跟自己睡。

专家把脉:睡前讲一些快乐的事情

在黑暗中,由于看不见任何东西,孩子容易产生很多联想,尤其是一些鬼怪的故事。“平时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或让孩子看动画片时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尽量选择哪些积极向上的。”佟老师建议,在培养孩子独自睡觉习惯时,家长要分阶段进行,睡前给孩子讲一些快乐的事情,陪他一起入睡,等孩子睡熟再离开,一段时间后再鼓励孩子单独睡。

怕物:不敢接触新鲜事物

子函是个5岁的小男孩,在妈妈眼里,他总缺少男子汉的勇敢气概。有一次,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梯,他却不敢上去,妈妈再三鼓励,他才慢吞吞地爬上去,谁知坐在上面却又不敢往下滑。对于那些新鲜的游玩项目,子函也总是不敢自己尝试。

专家把脉:多参与户外活动

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指责孩子,而是要多给他一些鼓励。“孩子不敢玩新鲜的游戏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要鼓励孩子多动手,多尝试。”佟老师谈道,可以让孩子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对于活动中发生的磕磕碰碰,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孩子往往在探索中才能学到东西,获得自信。

应对手册

怎样才能使孩子克服胆小,变得勇敢呢?皓艺亲子心理咨询中心的佟梅梅老师提出四点应对措施。

不要总对孩子说“不”

有些家长对孩子限制过多,比如当孩子拿茶杯时,他就会嚷道:“别动,小心摔碎了。”当孩子摸扫帚时他又会喊道:“小心弄脏衣服,快放下。”两三岁的孩子,对新生事物处于信任和怀疑的阶段,如果家长过多使用限制性语言,孩子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怀疑,也不敢再去尝试其他东西,胆子变得越来越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尽量给孩子多些鼓励,少些限制。

少些责骂和恐吓

当孩子做错事时,很多家长会忍不住发火责骂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吓唬孩子说:“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在家长看来这只是一句责骂的话语,可对孩子来说却感觉整个世界坍塌下来,因为父母是他的一切。还有些家长用恐吓的语气给孩子灌输“安全教育”,比如“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否则坏人会将你带走的”。当这些意识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时,他便会不自觉地变得胆小。

找出闪光点、多鼓励孩子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即使再胆小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行动,虽然在别人看来只是微不足道,但是做父母的要努力抓住这些“亮点”,及时表扬鼓励。

多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扩大孩子的生活范围,带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开拓他们的眼界。鼓励孩子与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的要求小朋友来家做客,让孩子做小主人,全方位得到锻炼。

家长应该说的5句话

1.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的。

2.再试一次,就能成功。

3.孩子,你真棒。

4.别担心,爸爸相信你能做好。

5.这次表现不错,下次继续努力。

海外华裔应不应该教孩子琴棋书画


北美的中小学校一般下午三点过就放学了,课外时间很长。孩子回家做完家庭作业之后,如何安排剩余的时间,是很多华裔家庭的家长关心的问题,因为课外活动在孩子的成长中非常重要,家长不太能介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但可以很好地参与孩子课外活动的安排。

在众多的课外活动中,华裔家庭的子女把很多精力集中在琴棋书画等才艺的培养上。据一位做了多年房地产的朋友估计,中产阶级的华人家庭中拥有钢琴的比例远高于其他族裔。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多年来同时在学小提琴,钢琴,和国际象棋,而且每一种都要参加考级。在周末,这个孩子总是马不停蹄地去进行各种训练和参加各种比赛。

如果孩子有兴趣,而家长有闲钱也有时间,孩子学学各种才艺是不错的。琴棋书画确实能陶冶性情,丰富生活。而且如果孩子确实有这方面的天赋,将来能把这些才艺作为职业也是非常好的。但如果将来不准备以此为职业,则应该浅尝辄止,见好就收,把精力放到培养对孩子更有用的活动上。对于一般的孩子,在教育中应该把琴棋书画定位为锦上添花,孩子自己的兴趣志向才是家长最应该关注的。

即使为了陶冶性情,学习琴棋书画也不能完全代替人文修养。苏东坡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精读善读名著能让人志趣高远,谈吐不俗。如果家长过分专注于孩子在琴棋书画这些方面的培养,不重视孩子在人文科学中吸取精神财富,则可能舍里求表。

如果只是为了丰富生活,学习琴棋书画陶冶陶冶情操是很好的,但也许让孩子利用课外时间学些生活的基本技能,例如烹饪、园艺等也是不错的,而且这些技能可能对孩子将来的生活有更多的益处。

有的家长让孩子学琴是为了在大学录取时能加重份量。但现在华裔申请者有钢琴和小提琴证书已经成了一个普遍模式。除非你在著名音乐厅演奏过,否则增加的份量并不大。而且很多年的努力换来这点微弱优势也不一定合算,还不如再其它方面加强一些更为实用。

东方族裔家庭的孩子虽然学习工作努力,但往往缺乏开朗外向的进取姿态。高中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最重要的阶段。要使孩子将来能在社会和家庭中都能承担重任,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能培养外向性格的社会活动和体育运动。如果家长忽略了这点,培养出来的也许是些善于自得其乐的谦谦君子,很难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担任重要角色。

相信《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5句话》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