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儿子不够“野”,可能是你没做好这几点

01-11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你的儿子不够“野”,可能是你没做好这几点》,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为什么现在的男孩不够野呢?除了社会环境、时代变迁等无法改变的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是跟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能够顶天立地的大男人,那就多花时间陪儿子做好下面这6件事吧!

一、陪孩子玩刺激性游戏,培养男孩的冒险精神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就是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幼儿阶段的孩子,主要任务就是玩耍和游戏。其实,玩耍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游戏环境对孩子的刺激作用很重要,幼儿的学习也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实物或者图片。因此,借助于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进行适宜的游戏或活动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瑞士著名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儿童的游戏要经历三个阶段: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练习性游戏,在孩子出生后的两年内出现,这类游戏的主要特点是对各种动作的重复再现。比如:一次次地把刚垒高的积木推倒重来,一遍遍地推着小车来回走,乐此不疲。

象征性游戏,即模仿游戏,出现在幼儿园时期或者说学前阶段,所获得的最主要的认知发展能力就是学会使用不同的象征。儿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动,如“过家家”、“小医生”、“小警察”等,装扮成想象中的角色。

规则性游戏,从孩子六七岁开始出现,代表规则意识的萌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学会选择玩伴,变化玩的方式,选择玩的时间,改变玩的空间和环境,约定协商玩的方法等。

除了鼓励孩子跟同伴玩耍和游戏以外,父母同样需要成为孩子的玩伴。经常陪男孩玩一些刺激性的游戏,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冒险精神,也可以释放他们的高活动力。

跟妈妈相比,陪孩子一起玩刺激性游戏是爸爸的天然优势。喜欢冒险和刺激是男人的天性,而要培养男孩的冒险精神,爸爸则是他们的最佳玩伴。

很多时候,爸爸之所以不愿意陪孩子玩这些游戏,并不是不愿对孩子用心,其实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

那么,爸爸可以陪孩子玩哪些刺激性游戏呢?

1、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可以经常跟孩子玩“举高高”(把孩子举过头顶)、“坐飞机”(双手抱着孩子转圈)、“扔床上”(把孩子从床尾扔到床头)等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到一定的恐惧和害怕,但又在可以接受的心理限度内。

2、对于3到6岁的孩子:可以经常陪孩子到公园或游乐场去体验能承受的刺激项目,比如海盗船、碰碰车、高空缆车、荡秋千等等。

3、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刺激性游乐项目,比如陪孩子坐过山车、跟孩子一起摔跤、同孩子一道去滑雪等等。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刺激性游戏,我们还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更多刺激性游戏或活动,甚至完全可以自己设计类似的刺激性游戏和玩具。

二、为孩子创造探索机会,满足男孩好动和好奇的天性

很多男孩父母可能都经历过这些“惨不忍睹”的场景:刚换的漂亮灯具,被孩子的皮球砸坏;刚买的骨瓷餐具,被孩子不小心摔碎;刚装修的墙壁,被孩子当作白板进行涂鸦;卷筒纸一溜烟成了孩子身上的“飘带”,飘得满地都是;茶几上摆的东西,被孩子当成玩具进行糟蹋,比如烟灰缸、报纸、剪刀、水杯……

其实,好动和好奇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男孩,幼儿阶段更是如此。因为好奇,孩子就喜欢尝试、喜欢探索,甚至是喜欢搞破坏。大人认为不能碰的东西,孩子偏偏要去摸;大人认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东西,孩子偏偏觉得很有趣。

而每一次尝试,可能就是一次探索;每一次探索,也可能就是一次成长。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为男孩创造探索世界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逐渐成长。

那么,我们如何为幼儿阶段的孩子创设更好的探索环境、创造更多的探索机会呢?

1、为孩子创设一个独立的探索空间,比如专门的儿童房、客厅或卧室的一个角落等;

2、购买一定数量的、适合不同阶段和性别孩子的玩具,尤其是那些可以组装或拆卸的玩具,比如乐高积木、玩具枪等;

3、多准备一些可供孩子做手工的材料,比如塑料剪刀、贴贴纸、儿童折纸、废旧物品等;

4、鼓励孩子多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多接触新鲜的事物,激发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5、允许孩子犯错误或搞破坏,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6、经常陪孩子一起玩耍和游戏,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索和成长。

三、鼓励户外活动,回归男孩的野性

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虽然是被数千年来积累的社会文明所驯化的社会人,但同时仍然保留了部分动物的野性。对于幼儿阶段的男孩来说,这种野性尤为明显。男孩天生就是一个行动派,从小就喜欢用身体“思考”,如果到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他就喜欢奔跑、攀爬,以此来体验自己的力量和“野性”,同时锻炼自己的平衡性。

不过,大部分学龄前的孩子都还没有达到可以参加有组织的运动项目的阶段,跟小伙伴们一起在户外活动、疯跑和游戏,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都还无法专注地进行运动训练,也不能很好地接受挫折和失败,这些恰恰是正规运动训练的重要前提。

这个阶段,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鼓励孩子与同龄小伙伴一起“疯玩”,同样可以让孩子回归野性、展示力量、释放活力。这一点对于男孩的成长来说,更为重要。

除了鼓励孩子跟小朋友一起活动外,父母也要经常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经常带孩子一起散步,一次达到半小时至一小时;

2、周末和节假日,经常带孩子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去玩;

3、每年安排几次到周边旅游景点或国内外著名景区旅行,以自然景区为主;

4、根据季节的不同,带孩子采采花、捉捉虫、种种树。

除此以外,当然还有很多活动,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选择。

四、鼓励体育运动,释放男孩的高活动力

脑科学已有研究表明,大脑很多部位的发育都跟身体很多部位的运动相关,这里所说的运动涵义很广,既包括手脚等肢体运动,也包括嘴和面部等肌肉运动。心理学也有研究指出,运动不但有利于生理的发育,还有利于智力的发育。

对于学龄期的男孩来说,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过高强度的运动来充分释放自身的高活动力。如果男孩的精力和活力没有通过其他途径得到消耗,那么就很有可能在正式的课堂上通过故意调皮捣蛋或者其他方式来得到释放。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男孩上课时总是坐不住,跟同伴玩耍时老是动手动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很多学校害怕学生在学校出事,体育课纷纷取消长跑项目或者危险项目,更有甚者,还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休息时到外面嬉笑打闹、只能上完厕所就直接回教室。当然,除了学校因担心安全问题纷纷取消部分体育项目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课不是最主要的应试科目,能少上则少上,以免占用孩子过多课余时间。

除了学校以外,部分家长对体育课的认识误区、对体育运动的极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身体素质的提升,更阻碍了男孩高活动力的释放。

作为家长,虽然无力改变学校这种过度保护孩子的做法,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观念,多鼓励自己家的孩子,尤其是男孩,经常参加一些强度比较高、活动量比较大的体育运动,比如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跑步、跳高、跳远等等。

当然,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并不一定非得到正规的运动场馆才能进行,更多的运动其实完全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滑滑梯、轮滑、跳绳、跑步、骑自行车、爬山等等。

要做到鼓励孩子的体育运动,家长的教养观念也需要转变。健康的身体,绝不是保护出来的。如果我们对孩子过度呵护,他们就会失去很多运动和成长的机会。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上蹿下跳,那么,他们就无法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如果我们不让孩子经历风雨,那么,他们就无法经受疾风骤雨的洗礼;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度过寒冬,那么,他们就无法感知冰天雪地的滋味。

中国的家长特别重视小孩子的穿衣问题,宁愿让孩子发烧,也不愿孩子挨冻。特别是冬天,我们总喜欢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也不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岂不知,这样做,大多数时候反倒容易引起小孩生病。然而,日本的小孩,大冬天穿短裙在户外行走的,比比皆是,正因为没有得到过度保护,他们的身体反而比我们的小孩强健。

五、陪孩子一起旅行,磨炼男孩的意志力

培根曾说:“旅行对于年长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次经历,而对于年少的孩子来说却是最好的教育。”当我家大宝出生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旅行对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会不会蕴藏着教育的意义。很多人告诉我,如果孩子太小,带孩子一起旅行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孩子还记不住这么多的美景,搞不懂那些古迹承载的历史,更无法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但是,我一直认为,当孩子已经学会走路时,父母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外出旅行。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去记住多少名胜古迹,也不是为了去学习多少历史知识,只是让孩子去放松地贴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其实,一次旅行,就是一次体验,甚至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当然,也是一次绝好的成长机会。美的教育、责任的教育、文化的熏陶、自理能力的提升、独立意识的培养、适应能力的提升、意志力的磨炼等等,全都可以融入其中,潜移默化。更重要的是,跟简单的说教和强制的灌输相比,孩子是在愉悦的心境中感受到的教育,其效果将会更持久。M.yjS21.coM

对于男孩来说,徒步旅行、爬山、露营等活动,是磨炼自己意志力的最佳时机。如果觉得儿子过度脆弱,一点点小事就会意志消沉,而且缺乏韧性的话,那么就应该让儿子多多锻炼。锻炼并非是要让他接受苦难,或者让他悲伤。而是要让他超越自己,战胜自己的极限。

徒步也好,爬山也好,和父母一起行走的时候,儿子在不知不觉中会散发出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儿子的内心也会变得强大。行走对儿子来说是培养他内心力量的最好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培养起来的儿子,将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勇于战胜它。

曾看到一位男孩在一次徒步旅行后这样写道:“在徒步旅行中培养了我的忍耐力和韧性,也许这次锻炼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解数学题的时候,以前遇到不会的题目会马上放弃,现在学会了不看答案,自己努力把题解出来。”

六、帮助孩子打造朋友圈,提升男孩的社会交往能力

同伴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而学会如何解决这些冲突,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

当孩子之间发生一些不危及到人身安全的争吵、抢东西、打人等小冲突时,父母首先不应该成为“裁判员”,随时打断并立即评价孩子的行为,更不应该成为“运动员”,亲自上阵帮自己的孩子以牙还牙。我们最应该担当的一个角色还是“教练员”,即使心急如焚,也不能冲进“球场”,顶多也只是在场外进行指导。

当然,这必须假定一个前提,那就是家长给孩子创造了足够多的同伴交往机会。而现在的家庭结构,跟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少子化,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二是小型化,三口之家居多。因此,孩子们的交友范围大大减少,这就需要助孩子打造他的朋友圈。

1、选择一个配套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

如今很多大城市里的孩子之所以从小缺少玩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邻里关系远不如以前,基本上都是老死不相往来。当作为邻居的大人之间都互不交往的时候,即使住在隔壁家的孩子也很难成为自家孩子的玩伴。如果父母选择居住在一个有自己的公园、儿童游乐场、步行街、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的社区,孩子就有充足的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同伴。

2、选择一所寓教于乐为主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孩子迈入的第一个小“江湖”,上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会交往。而这样的同伴交往机会主要发生在各种玩耍、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并非一本正经的课堂教学中。如果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幼儿园以寓教于乐为主,重视户外活动、区角活动,并有自己的某一项或几项特色,比如运动、科技、阅读等,那么孩子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合作和分享的机会,当然也可能产生更多的冲突和摩擦。而这些都是孩子学会交往必不可少的要素。幼儿园里相处得很愉快的同学也就很容易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3、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

在如今的大城市里,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参加的亲子活动可谓应有尽有,比如阅读、画画、陶艺、手工、合唱、跳舞、钢琴、游泳等。同时,也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的兴趣班。此外,还有一些面向家长和孩子的公益讲座,当家长听讲座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一起玩耍。记得在我给家长的一次讲座中,正当一位妈妈向我提问自己的孩子内向、不愿与人交往时,没想到她的孩子却已经跟一个小朋友玩得火热了。如果父母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他们就能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并且在不同的活动中,同伴交往的体验也不一样。

4、每年组织几次大型家庭聚会

亲戚和朋友不一定住得很近,互相之间的关系却比较亲近。一年到头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旦相见就会倍感亲切。只要兴趣比较相近,孩子之间很快就会成为朋友。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跟同学或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每年组织几次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家庭聚会,让孩子们能够多呆在一起,稍微弥补独生子女家庭的缺憾。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孩子爱说谎可能是大人“惹的祸”


幼儿做错事,可能会因害怕受家长或老师的惩罚而养成说谎的毛病

孩子“不合群”、爱“搞破坏”,我们该怎样教育?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做错事儿,有的家长会大吵一顿,甚至大打出手。其实,这种做法会导致孩子因害怕受惩罚而养成说谎的毛病。昨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河南省培训班开班,《指南》中不仅列出孩子在4岁、5岁、6岁时应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还列举了一些教育途径与教育方法,有些教育方法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借鉴。

幼儿做错事莫斥责、打骂

“给你说了,不让玩水,看裤子湿了吧?”看到4岁多的儿子弄湿了衣服,李女士朝孩子屁股上就是一巴掌。像李女士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其实,家长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可能会让孩子因害怕受惩罚而养成说谎的习惯。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和老师不要厉声斥责,更不要打骂,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做法,以后改正就行了。

家长要教给孩子交往技能

有的孩子和小朋友玩不到一块,总显得很不合群。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教给孩子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比如,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到同伴的活动中,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可以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家长还可以利用相关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等。

家长要容忍孩子“搞破坏”

小浩宇的妈妈,一直搞不明白孩子怎么那么喜欢搞破坏。给他买的玩具都被浩宇拆得七零八落。浩宇妈妈担心孩子成为“破坏王”,打算再也不给他买玩具了。

其实,孩子拆玩具最主要的原因是好奇心驱使,并不是搞破坏。家长要容忍孩子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并且要引导他们玩后收拾好。家长应多为孩子选择些能操作、多变化的玩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装或动手自制玩具。

家园共育:如何维护家园共育关系?做好这几点是关键!


一、定期开展父母课堂、家长讲座以及家长沙龙

要搞好教育,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园所要有计划地对家长进行幼教理论、教育心得、教育方法的学习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主题的家长沙龙,组织家长结合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谈谈学习心得,鼓励家长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及育儿心得分享给大家,供其他家长学习。另外,幼儿园应定期为家长提供相关的育儿知识讲座,聘请专业的老师对家长传授一些家教知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家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家长参与

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如小小运动会、幼儿才艺表演、节日联欢、家长开放日、家长参教活动、游园活动等,让家长亲自了解幼儿在园是怎样学习生活的,了解国内教育活动的一般进程和某个教育活动的具体进程,了解教师启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自己孩子在园内的表现情况。可以每学期开展一次成果发布会,让幼儿向家长展示所学的内容,而且通过亲子活动更加拉近了父母与幼儿以及家长与老师的关系。

三、定期更新家园天地,建立家园沟通的平台

通过与家长日常的交流,及时了解到家长近阶段在育儿方面的困惑之处,针对家长的问题找出相应的文章供家长学习借鉴,这样才能发挥到家教园地的真正作用,为家长提供有用、有价值的帮助,每次收集到一些家长的意见和困惑之后,老师们可以集中进行讨论,帮助家长和幼儿及时的去解决问题。

四、改变以往家长会形式,促使家长“说”起来

家长会是每学期都必须开展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家长会形式,多动脑筋,调动起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而不再是只有老师说,家长听。教师可以根据先阶段幼儿存在的一些问题,以谈话的形式让家长一同来讨论,最后通过家长的讨论一同制定出教育方案。

比如,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本身组织能力也十分强,可以改变以往家长会上老师主持,家长听的形式,而是请一名家长来主持,针对孩子不会穿衣服的问题在家长会上与其他家长、老师一同讨论,由于问题是家长抛出来的,其他家长得到了共鸣,都十分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制定出教育孩子的方案。

这样,我们的家长会就发挥了它的作用,而不再是一个摆设品、一个过程、一个模式,家长和老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沟通,同时也为家长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五、注重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与沟通!

1、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与家长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家长最在乎的是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每次在接送幼儿时总会兴奋的问

到:"我们家**今天在幼儿园表现的好吗?""老师我们**最近进步了吗?"等等!可能十个家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可是我们却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回答出十种不同的答案。所以当家长在询问我们幼儿的情况的时候,即使这个问题你已经回答过十遍,甚至二十遍,但是请你拿出你的耐心去解答家长的问题,给他们一个满意且真实的回答,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从而在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教育幼儿。

2. 细心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家长反馈。

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的未必能点到每个点上。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生活中细心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当然我这里说的反馈不是说让老师立马给家长打电话交流,这样不仅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影响了家长朋友的工作生活。可以在家长第二天接孩子时或者手机聊天时,把这些生活的小细节告之家长。相信这些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这样家长便会真诚地与老师交流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3.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每天用温暖的心和微笑的脸去陪伴的幼儿的成长,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经常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通过这些小事情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和幼儿之间的真情。

总而言之,除了专业的师资和保教工作,做好家园共育,建立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促进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们的共同成长,才能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园所的品牌和口碑就会自然建立起来!

儿子,你是我们快乐与感动的源泉


儿子学校的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要写我们心目中的儿子,老婆说要把这项工作落实给我,我说自己胸无点墨怎么写呀,拗不过就硬着头皮写点吧。

儿子从出生到现在,伴着我们一点点长大,象其他孩子一样,从爬到能走,从说话到识字,从幼儿园到小学,从看书到能写文章还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谓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只能从我的角度谈谈儿子不一般的地方。

我觉的儿子识字比较早,在进幼儿园之前,由于经常来往于平湖乍浦之间,老婆就从公交车上的地名开始让他识字,然后是街道上的店铺招牌等等,很形象易记住,渐渐地认识了很多字,认识了很多字后,儿子就喜欢上了书,于是就给他买书,启蒙读物、百科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等等等,慢慢地他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临睡前是一定要看会书的,出去走亲戚也时常带上一本书,甚至上卫生间坐在马桶上也手捧一本书。书看多了,知识自然丰富了,表达能力也好起来了,偶尔也看过儿子写的文章,感觉词汇丰富、文笔也较流畅生动,时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当然这是对我们父母而言。

还觉得儿子对感兴趣的东西很投入,很有一股毅力。记得他还很小的时候,给他买了一盒中国地图的拼图,满满的一盒拼块,本打算让他当玩具玩玩罢了,没想到儿子对这特感兴趣。记得那天吃过中饭,他就开趴在客厅的茶几上拼凑起来,我困得很,合眼午睡。大概一个多小时后醒来一看,儿子还全神贯注趴在那里,一幅中国地图已完整地呈现在眼前,我真是大大地惊叹儿子的执着与聪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兴趣也逐渐广泛,如:中国象棋、画画、电脑游戏、篮球等等,他都非常喜欢。尤其是篮球,美国NBA的球队如数家珍,很拗口的外国球星的名字也能记住一大串。然而对于不怎么特别感兴趣的,不钻研,象中国象棋,喜欢跟我下,但基本上每战必输,输了还要下,再输再下,赢不了就哭。告诉他象棋要靠摆棋谱才能进步,他又不干,所以至今棋艺仍不见长进。

在我们眼里,儿子又是很懂事的。大人的话一般来讲都是很听的,也很有心。虽然现在还很小,但很会体谅父母。有一次双休日的早晨,我们起的晚了,朦朦胧胧中听见儿子起床,穿好了衣服,也没有来吵醒我们,而是过来轻轻地将我们的房门关上,然后洗脸刷牙,再后来就听他到厨房里悉悉簌簌的……而当我们起床时,儿子已经自己吃好了面条,还给我们煮了面条,并盛好了两碗。我们真是很感动很感动,虽然这碗里的面条已经干巴巴的了,但那香味永远地飘散在我们的心间。

儿子,你是我们永远的骄傲,是我们快乐和感动的源泉。因为儿子,我们的生活会天天精彩!

隔代育儿那些你可能想不到的答案


在中国,有50%的家庭是老人在帮着照看第3代。老人不再是权威,在反复向老人强调那些“科学”养育观的同时,我们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吗?

三个问题:

1.您愿意帮儿女看孩子吗?谈谈您的感受。

2.在隔代育儿上,您有对自己的儿女最不满意的地方吗?

3.请说说您觉得儿女做得最好的或者最让您感动的事。

我们找了10位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做了访谈,问了同样的3个简单的问题,于是收回了30个不同的答案。这30个答案里,可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也可能有你不屑一顾的说法。但是,它们也许能给你一点点启示:我们该如何辩证地看待隔代育儿里的矛盾,该如何善待帮我们带孩子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

回答1

1.说实话,很累。我和老伴儿都是快70岁的人了,身体也都不太好。本来我们一直想着退休了,搬到稍微安静点儿、空气好一点儿的郊区住,可是为了帮孩子一把,只好把这计划搁浅了。

2.

我有两个女儿,小时候我是一个手指都没碰过她们,现在都说年轻人的教育理念先进,怎么我们家那两位都一致认为男孩子有时就得打一打呢?!尤其是女婿,有时急了上去就给孩子一下,孩子很怕他。我小外孙是挺淘气的,而且越来越淘气,但是淘气的孩子也聪明啊!是不是给打傻了他们就满意了?!

3.好在孩子们在钱上没让我们为难过,每个月都给足够多的钱,逢年过节还都送很贵重的礼物,让我们在亲戚、邻居面前很有面子。

回答2

1.挺解闷儿的。我和老伴儿的脾气不合,以前就爱抬杠拌嘴。给儿子看了孩子之后,我们俩没工夫逗闷子了,每天忙乎孩子都忙乎不过来。

2.他们每周五把孩子接走,周日晚上送回来。我最不满的就是周末他们老带不好孩子,带孩子乱去不适合小孩儿的地方,给孩子乱吃,经常是送回来的第二天就生病。孩子一生病我们着急不说,他们不也得请假带孩子上医院吗?!

3.今年春节,两个孩子给我们老俩报了个旅游团,让我们到欧洲转悠了一圈,算是见见世面吧。其实他俩挣钱也挺不容易的,尤其是听说还是儿媳妇坚持让我们去的,挺感动的。

回答3

1.怎么说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总不能让孩子们都不上班在家看孩子吧,只好我们帮他们一把了。

2.

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们那什么“早教”理念了。我孙女还不到2岁,每周末她妈妈都要带她上什么课,一会儿是音乐启蒙,一会儿是亲子班……有时她妈妈没空我们就带着去,我一看,不就是带着孩子玩儿吗?!我问了老师,一次课差不多100多块钱呢!非带孩子跑那么远的地方、花那么多钱玩儿,真想不通!

3.我这人心直口快,经常数落我儿媳妇,难得的是她从来不还嘴。有时我事后想想也挺不合适的,毕竟那不是自己家的孩子。

回答4

1.我们倒是挺愿意帮着看,但是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刚开始试了试,不行,折腾不起,还是请了个小保姆,我们帮着打打下手。

2.觉得年轻父母们有点儿不负责任,他们还老说是我们娇惯孩子。孩子吃饭吃得不好我们喂就说我们养育方式不对;孩子有点儿小要求能满足的时候不满足非招他哭……反正我觉得他们有时是不是太“照本宣科”了?

3.知道我们俩牙口都不好,每天都要跟小保姆交代,把饭做软一点,把菜炒烂一点。就凭这点,我们就挺知足的了。

回答5

1.不愿意,以前我们有几个关系特别好的老姐妹,总是一块出去玩啊、打打牌什么的。现在全被拴在家里了。

2.太呵护孩子了,一个男孩子养得没一点儿阳刚之气!我白天一个人带他还好,晚上他妈妈一回来就大呼小叫的,好像我们家哪儿都有危险,哪儿都对她儿子构成威胁,至于吗?!

3.儿子以前大大咧咧的,可能是自己有了孩子的缘故吧,现在变得细心了。我有时随口说想要什么,缺什么,过不了几天就买给我了。我要是说哪儿不舒服了,也赶紧带着我去看看,或者给买点儿保健品什么的。

回答6

1.我岁数相对年轻,身体也不错,带带孩子倒是不算什么。而且不都是这样吗?!

2.他们都是“80后”,除了上班经常加班,还要去游泳打球、跟朋友聚会、出去旅游什么的,不怎么管孩子,也不把孩子接走,就有时晚上过来看看。我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太好吧?!而且我也没个能真正消停会儿、喘口气的机会。

3.我女儿知道我爱臭美,经常给我买衣服,或者给我些商场的购物卡让我自己去买。前一阵还安排我照了一次艺术照,好像最后连拍带制作的花了5000多块钱呢!女儿还是挺知道怎么讨我欢心的。

回答7

1.生活就是这样,当时是我们的父母帮我们看孩子,现在我们老了退休了,帮孩子们看孩子也是天经地义的。

2.我们两个人还看不好一个孩子啊?!非得给找个保姆来,弄得我们老觉得有个外人在家里特别不自在。

3.女儿挺宠孩子的,很少跟孩子急,更别说批评孩子,她主张的是“赞美教育”。但是要是外孙女对我们有一点点不尊敬,哪怕是走的时候忘了说再见都要很严肃地呵斥孩子。这也对,孝敬父母,身教胜于言传。

回答8

1.不愿意,但也没办法。最大的问题是干了那么多活也就算了,心里还老不高兴。

2.白天打无数个电话回家,一会儿问喝奶了没有,喝了多少毫升,是不是用开水冲的;一会又问大便了没有,给没给用护臀膏……明摆着对我不信任。

3.隔三差五地带点儿我爱吃的东西回家。但是从来也没给买过什么像样的东西!

回答9

1.看小孩儿挺有意思的,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每天为了孩子我们也得出去走走、晒晒太阳,不是挺好嘛!

2.年轻人自己当了爸爸妈妈之后还是一点儿不注意自己的作息时间,天天耗到夜里十一二点睡觉。我以前就老说他们,现在晚上又把孩子带得特别没规律。不过有时候也是因为他们加班啊、应酬什么的回来就挺晚的了。

3.女婿挺实在的,单位里发什么了都先拿我们家来,过节什么的都先紧着我们家的时间安排。上次我病了住进医院,女婿天天下班来照顾我,特别尽心。虽然他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但我看得出来他那份心。

回答10

1.我只能尽力去做,但好坏就不管了。其实我也知道孩子们肯定有不满意的地方,但基于没有更好的人能帮他们,也只好这样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们能经常给我一些“肯定”,年轻人现在对孩子不是都讲究“自信教育”、“鼓励教育”吗,我们这些老人也需要鼓励啊!

2.就知道跟孩子嚷嚷,这算什么教育啊?!我跟孙子从来都不大声说话,孙子可听我的呢!

3.每天晚上他们一回家,我就算“下班”了,可以尽情地看我的电视节目。我比较喜欢看戏,每天晚上家里都“咿咿呀呀”的,儿媳妇从来没说过什么。有时候还给我买戏票让我去戏院过把瘾。

依照老人们的要求,我们都没有展示他们的真实姓名,只展现了30个真实的说法。当然,10个家庭的访谈对于全国那么多的421大家庭来说只是个案,也许并无法涵盖你家里的情况。因此,你可以多在自己家里做一做这样的“访谈”,方式要更灵活一些、多种多样,比如和老人聊聊天,通过亲朋好友去问一问等等。总之,在家庭里,沟通顺畅非常重要。我们要重视的,不仅是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沟通机制,也要多听听我们的父母在想些什么。至少是让他们把话说出来,别憋在心里。

育儿知识:孩子“讨打”其实可能是在“讨爱”


孩子在犯错误时,父母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犯错的真正原因和真实需求,追根溯源,解决了孩子的根本的需要,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有位母亲对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抱怨,她两岁多的女儿近来迷上了爬窗户,很是让人头疼。

孩子第一次爬窗户时,父母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没有注意。当妈妈发现孩子的危险行为时吓坏了,因为他们家住高层,孩子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妈妈把孩子抱下来,好一阵的叮嘱警告,感觉女儿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以为事情可能解决了。

第二天,妈妈又发现孩子有爬窗户举动,在几次耐心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甚至动用了武力。

奇怪的是,严厉的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孩子爬窗户的毛病依然改不了。孩子的父母那段时间手头上有很多事情要做,还要每时每刻都看着孩子,防止她去爬窗户,很是耗费精力,头疼不已。

听完这对夫妇的情况,心理咨询师分析了孩子爬窗户可能原因:这孩子爬窗户不是为了好玩或捣乱,而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是为了让繁忙中的父母都注意到自己,那怕这个被注意的代价是一顿责骂。

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父母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关爱。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有着他背后的原因和意图,孩子有很多的“讨打”的行为,可能只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让父母来关注自己,甚至有时候这些需要孩子可能自己没能力表述清楚,这就需要父母们用心去感受、去体察。

当孩子在犯错误时,父母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犯错的真正原因和真实需求,追根溯源,解决了孩子的根本的需要,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如果你有个儿子


在大众眼里女儿富养,儿子穷养,所以就有了“自古富贵多淑女,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但是想要儿子成长成一颗大树,只是穷养是不够的,妈妈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才可以。

男孩子野一点很好——自由玩耍

冰心老人曾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成长。所以在男孩会走路的时候,不妨把他送回农村老家。他可以在在沙堆里面捉虫子,去树上逮知了,光着脚在田地里跑步。虽然每天脏的你都不想碰,被蚊子叮的全身大包,或者满是都是痱子,但是他一定非常快乐。

而这种快乐,城市里的家或者是幼儿园,都没办法提供。事实这让男孩玩的脏兮兮、乱糟糟顺应了他们的天性,给孩子心灵的涵养是长久的。未来等孩子上了高中,虽然被繁重的学习压力压的喘不过气,但是他一定记得,小时候他有个一个自由的童年,有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

男孩子就要多使唤——生活教育

敢于在生活中使唤男孩,因为现在很多家长非常溺爱孩子,总是把孩子当做宠物来养,什么事亲都包办,从不让儿子做事情。事实上妈妈对儿子的肯定,是激发儿子潜能的最好方法。做家务不仅仅是女孩的任务,也属于男孩。而且日常的收纳整理,可以培养男孩真的自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不过男孩在进行物品收纳的时候,可能出现东西摆放混乱,东西找不着的情况。所以建议给他准备一个专门的儿童收纳柜,妈妈们可以再每个格子里面贴上“裤子”、“上衣”等便条,方便儿子定位摆放物品。儿子收纳东西的时候,妈妈也要参与进去,不时夸赞他:“真棒,有你我轻松多了”。听到这种鼓励,儿子会非常得意,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男孩要有责任心——品格教育

在男孩懂事之后,就要开展他们责任心的培养计划。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及时给孩子指出来,并且告诉他要怎么做才能弥补。比如孩子因为把别人书本搞坏了,那么就叫他向别人道歉,并且把自己的书和弄坏的书进行交换。因为承担错误,不仅仅是道歉,更多的是要让他们学会承担后果,不然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究竟有什么不利影响。

男孩要有阳刚之气——性格培养

现在很多男孩都比较“娘”,缺乏阳刚之气。所以不妨让儿子成为你的小跟班,比如逛街的时候叫他帮你拎包;回家之后教他去开门;吃东西的时候,和他抢着吃,先挑好的吃。让儿子知道男孩子就要让着女孩,时间久了儿子口头禅就会变成:需要我做什么吗?逐渐成为能保护姐姐、妈妈的小男子汉,以后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爸爸、好老公。

喜欢《你的儿子不够“野”,可能是你没做好这几点》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喜欢你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