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诗,道出多少人的心酸!

01-11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家长诗,道出多少人的心酸!”,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纸小升初,两行辛酸泪,小女方十二,大考已相随,

校内书包满,校外题库全,刚出学校门,又入课外班,

可怜寒暑假,天天不在家,上学已力疲,最忙周六日,

日出挂前窗,女起惊梦床,月升课未散,解题战犹酣,

老爸当车夫,老妈扮书童,奔走培训班,游弋道路上,

欲闯小升初,须听前人述,三年即入门,四年刚起步,

五年当发力,六年决冲刺,应试有妙方,课外机构忙,

培训在个人,竞赛题牛毛,奥数硬指标,势在夺前茅,

数论加方程,配比和图形,行程与工程,难倒研究生,

熟背唐宋诗,背熟今古人,英语很重要,老幼都知道,

琴棋与书画,锦上可添花,为考小升初,名校背如流,

机构互较力,学校乐不疲,测试家常饭,杯赛囊中餐,

升入前二百,全家如中彩,跌出前三百,满门似蒸蟹,

登记如雪片,简历赛标书,证书科盈门,奖状不计数,

约见似恩宠,面试胜招工,初一难喘息,十五亦着急,

日日盼消息,夜夜不关机,几度梦里醒,疑是发榜人,M.yJS21.COM

二月有口信,三月等讯息,学校不领情,父母心中忧,

志愿有技巧,命运在其中,四月来音讯,面试不停蹄,

五月大局定,悲喜又交集,名校考不中,难上好高中,

高考如落第,前途末路穷,一环套一环,家长心胆寒,

苦海本无边,回头不是岸,儿孙自有福,如此为哪般,

劝君放眼量,想开天地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孩子心理健康家长知多少?


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重到充的施展和发挥。

现在的年轻父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也十分重视。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们对年轻父母有以下几条建议:

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应的“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要对孩子宽严并济。父母既不能为了赢得孩子的开心和笑容,就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满足;也不能苟求孩子,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甚至拿孩子的短处去比同伴的长处,要注意纵向比较,一旦发现孩子的闪光处和点滴进步,要及时加以表扬。

以礼相待--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调查表明,民主协商型父母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受同伴欢迎,能与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为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做的是:

★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行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礼貌,不打骂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吝啬赞赏。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有动听的名字、短短的黑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自己的双脚行、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出各种奇妙的声音。“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为此,父母可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鼓励孩子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长得怎么样、身材如何;启发孩子通过不同的手段,绘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请父母帮忙描出身体的轮廓,然后自己进行剪贴,也可自己画自画像;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日期前后进行排列,或按照内容进行编排,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成长档案;把各种折纸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使孩子能经常翻阅、观赏,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此外,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幼年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父母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养孩子克制力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订规章制度,鼓励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队长”,带头遵守家规家法。

为使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父母还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例如,父母和孩子玩“扶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先让孩子扮成“盲人”,由父母扶其过马路;再由父母扮作“盲人”,让孩子扶着过马路。

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怕黑,不敢独自一人睡觉,父母可在3岁孩子的卧室放一盏调光台灯,而对4岁的孩子,父母则可关灯,让孩子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故事边进入梦乡。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

尊重和关注,家长到底能做多少?


当孩子6岁左右的时候,已经有了比较强的自我意识,开始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这些事情不一定是对的,那应该怎么办?当家长疲于工作,而对孩子缺少关心和重视,孩子表现出暴躁或叛逆,怎么办?

先来说说尊重。尊重要表现在倾听,倾听孩子的想法。家长看到的只是表象,没有了解到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或许表象不是很好,但是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不予倾听就妄加纠正和批评,对孩子的否定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孩子不被尊重也就不会尊重家长,家长做的事情只要让孩子不舒服孩子就会极力放抗,不管因为什么。而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每次都让孩子说明原因,了解孩子的想法,既让孩子得到了表达,也让他感到了重视,孩子得到了正向的引导和肯定,自然会身心健康的长大。同时,当他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他也会尊重家长,征求家长的意见。

然后是关注。关注是对孩子爱的非常直接的体现。好好听听孩子在说什么并给予回应,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相处,分享你最喜欢的事情,或者让他分享他最喜欢的事情。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是否在被关注着。

被关注的感觉能提升孩子的幸福度,孩子也就不需要做其他的行为来获取重视,大大减小了孩子做消极行为的可能性。那么孩子自然就会减少暴躁和叛逆的行为。

互相尊重,给与适当的关注,正向的引导给孩子做榜样,孩子才会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我看来教育就是这样,放慢脚步等一等,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在成长!

(文/李卉卉老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幼儿教育专业,具有3年幼儿一线教学与培训经历。课堂风格是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调动小朋友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小女生有大智慧。)

“吃甜食能补充体力”这个观点到底骗了多少家长!


“吃甜食能补充体力”这个观点到底骗了多少家长!

很多家长都坚信“吃甜食和糖果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活力”。这个观点根深蒂固,很多家长都“深受其害”,自然而然地把它运用在生活当中,孩子如果低血压了,家长就会让孩子吃点糖补充体力。

但实际上吃糖真的能为孩子补充活力吗?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还只是人们猜想?让我们一起看看科学家怎么说吧!

儿科医生:这种观点缺少证据支持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过量的糖份摄入会增加孩子得蛀牙和肥胖的概率,但是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能证明“糖的消耗”和“提高孩子活力”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吃糖或者甜食并不会增加孩子的活力。

Vreeman和Carroll是来自瑞利儿童医院的权威医生,他们对“吃甜食可以补充活力”这个议题做了大量研究,为了研究结果的科学与精确,医生们盲选十二组的实验对象做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吃甜食”和“补充孩子活力”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Carroll医生进一步补充道:“没有一项研究,甚至是关于多动症的研究,可以证明糖的摄入和提高孩子活力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糖可以补充活力”这种错误观点为什么会如此流行?

“糖可以补充活力”这个说法最初来自于BenjaminFeingold,他出版了一本关于饮食健康的书籍,这本书十分畅销,在这本书中很多父母“现身”说法,指出了甜食和含糖饮料给孩子带来的改变——多吃甜食的孩子更有活力。

但是,书中所提到的有关甜食的观点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只有潜意识相信“吃甜食可以补充活力”的父母才会“注意”到甜食给孩子带来的改变,而其他不相信这种观点的父母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这本书的调查对象本身就带有偏见。

很多医生都知道家长对“甜食”的误解,他们会反复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吃那么多的甜食,要保证孩子的饮食健康,同时也要平衡孩子卡路里摄入。

但即使糖真的可以提高孩子的活力,家长也不应该让孩子摄入大量的甜食,过多的甜食容易让孩子患上糖尿病,糖也是孩子蛀牙和超重的罪魁祸首。

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还是让孩子少吃点糖吧!

孩子马虎知多少?


这里说的马虎,指的是孩子在学习方面的粗心、马虎。

不管孩子事实上多么马虎,我们都不要贴马虎的标签,但是行动上,要切实具体地找到他马虎的原因,采取具体措施,帮他改正。马虎有多种原因,解决的办法也有多种。

视觉障碍。有些孩子读书跳字,看书跳行,相似的字或字母混淆不清,这可能就是视觉障碍。此时,家长应带孩子到有关医院或能力培训部门去进行视觉测试,如果确实有视觉障碍,解决的办法有两个:进行视觉训练、尽可能多用另一种感觉器官学习(比如用录音机让他多听)。

思维滑动。有些孩子每到某一类型的题目,某一个字或者某个步骤,就容易出错,反复纠正也改不了。当这个问题单独出现的时候,他不出错,这是习惯性的思维滑动。解决的办法是首先找到孩子的“马虎点”,让孩子记住,每临近这个点时,就提高警惕,一旦到了这个地方,闭一下眼睛,数几个数,然后再睁开眼睛往下做。也就是说,故意设置一个障碍,阻拦一下,避免思路滑过去。这和公路上设立“事故多发地段”警示牌的道理差不多。

心急。有些孩子总是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好像有人在催他们,于是做题就很容易出错。这多半是一些急脾气的孩子易犯的错。解决方法:让孩子在做题之前和中间做几次深呼吸,数若干个数,或者心里默念若干遍“静下心来”,一般会有效果,坚持下去,可改掉心急的毛病。

情绪不稳。这种孩子整体精神状态不好,可能遇到了什么事情,心绪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因而马虎。一般说来,这类马虎是阶段性的,影响他情绪的问题一旦解决,他的马虎就会大幅度减少。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设法帮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如果一时无法解决,那只好劝孩子尽可能稳住自己的情绪,控制注意力。剩下的就是等待,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如果批评,会适得其反。

缺乏责任感。凡是他不感兴趣的事情,他一概错误百出而满不在乎。他感兴趣的,却很认真、细致。他的问题是缺乏责任感。遇到这种问题,需要整体的治疗,改变他整个的生存状态,甚至需要从头培养他的责任感。

关于孩子的马虎,家长光“务虚”是不行的,还可以给孩子建立“错题档案”,把出错多的问题集中起来,一一研究,找出办法,彻底解决问题。

掰一掰孩儿爹的那些心酸事儿


闲来无事,818孩儿爹的心酸事。

因为家里的一些条件限制,所以自宝宝出生自现在三年的时间里,我和宝宝住在姥姥家,周末的时候回爷爷奶奶家与爸爸团聚,所以,这爷俩一见面就闹,老公亲孩子却每次都把孩子弄恼了,不是哭就是叫,尤其是现在孩子长大了,语言丰富了,有自己的思想了,顶嘴发脾气便是有效的对抗“武器”。

前一段时间,N多年前的同事聚餐,席间,大家各自分享着自己与宝宝的甜蜜,老公却心酸的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

前提:每周有两三天,下班之后老公就来看宝宝,吃过饭之后就离开,一次,儿子都快上床睡觉了,老公还在客厅看电视,

儿子:爸爸,你怎么老来我们家啊?!!!

老公:(老公说当时眼泪都快下来了)....

前几日,老公为了表示对儿子的亲密,把儿子紧紧的抱在怀里,让他动弹不了,孩子使劲的又推又叫,老公却是乐的幸福。看儿子快恼了,赶紧放在地下。

儿子:爸爸讨厌,我不喜欢爸爸。

爸爸:看着儿子噘起小嘴,认真生气的样子,呵呵傻笑。

儿子:哼!我把你赶出去,不让你来我家。

爸爸:面色僵住,无言以对。

坐在一旁的我不停的打帮腔,对着这样的老公我是又疼又恨。

以此希望天下父母和宝宝相亲相爱,让孩子享受到父母之爱。

关于孩子的教育,你知道多少?


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主题,然而,有的父母费了很多的精力物力财力,发现孩子并没有向他们期望的目标发展,于是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很挫败,也引发焦虑、愤怒、无奈等情绪。

为什么?

很少有人觉察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安全感……

还是遵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需要。

如果你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然有溺爱、包办替代、过度控制,

这样孩子的逆反就不可避免了。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孩子在不同成长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我们只有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

从孩子成长的需要出发去爱、去支持、去引领,让孩子在不断探索中提高认知,增加独立与自信,这样的孩子才能真正的优秀。

心理导师李少成教授说:做好家长,就是给孩子塑造美好的未来!

所以,父母的成长是孩子优秀的基础。

经常觉察自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在无意识地满足自己,还是在成就孩子。

如果能分的清楚,你的教育模式就会改变,

当然,孩子的成长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孩子的心理世界你了解多少


孩子有孩子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绝大多数父母的观念中,儿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变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甚至于存在着与童心世界相隔离的心理障碍,经常发生剥夺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许弄湿鞋袜、不许玩泥沙、不许上树等,认为玩耍是浪费时光,强行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如加做家长的作业、练书法、学弹琴等,没有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然而不管家长认可与否,游戏是孩子抒发情感、认识世界的主导活动之一。也许孩子的许多言行、举止、乐趣和嗜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却是美妙的,是他们的天堂和乐园。

孩子通过自由游戏获得感性知识,接触世界,观察世界,开发了智力和创造力。在自由游戏中,他们渐渐明白了人怎样和自然界打交道,劳动怎样改变世界,自己应怎样接触世界。不管是做什么,如搓泥巴、挖沙子、绘画、做玩具、过家家、垒房子等,孩子的双手灵巧性受到锻炼,四肢的运动促使了大脑最富创造性区域的开发。如果认为孩子会越玩越野而横加阻拦,试图缚其手脚,那么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时,教育他们注意安全和卫生,诱导他们将兴趣转移到高雅、益智的游戏上,而不应粗暴地干涉、严厉训斥甚至拳脚相加。幼儿时期,不要过多地进行抽象思维的教育,如识字、背古诗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认识所能接受的形式来指导孩子认识世界。通过讲童话故事,以及绘画、唱歌来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能力,使他们能在自由游戏中冲破框框,表现新事物。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总得走进成人世界,只是我们不妨“悠”着点,当孩子还倘徉在童年世界时,家长不必急于催赶,不要拔苗助长,应让他们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欢乐时光。

幼儿依恋的发展你知道多少


一、幼儿期依恋的表现

一岁到两岁的时候,宝宝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在此阶段,宝宝对特殊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由于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看作一个“安全基地”,从此点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当有安全需要时,又返回看护人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离开照看者时感到不安,对陌生人的采取谨慎与回避的态度,与亲人分离时常表现反抗、紧张、恐惧。

两岁以后,宝宝的依恋则表现为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宝宝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比如他能够忍耐父母迟迟不给予注意,也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他相信父母会回到他身边。

二、依恋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通过对宝宝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宝宝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A型(回避型):约占20%,这个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2)B型(安全型):约占70%,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宝宝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燥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回来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宝宝很容易被安慰。(3)C型(反抗型)约占10%,这个类型的宝宝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同母亲分离后,他们感到强烈的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宝宝在其它方面的行为。例如:B型宝宝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他们常遵守规则,也愿意学习新的东西,这类宝宝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C型宝宝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待父母的帮助,母亲刚刚回来时,他可能会用尽所有时间在同母亲生气和亲呢之间交替,而不是同母亲玩。A型宝宝似乎没有特殊问题,但是因为他们的被动性,常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对他们丧失信心。

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你知多少?


依恋关系是亲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对于每个人来讲,它不仅存在于儿童早期,而且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会对青少年期、成年期甚至老年期的心理状态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亲子关系而言,依恋关系的形成不仅影响到家庭的稳固、父母与孩子的和谐,还会影响家庭的整体生存环境。

婴儿期,孩子在与父母被迫强制分离后会发现: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其实就是亲子之间一个依恋关系的很好证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对依恋关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理解,她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滞后反应。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

孩子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健康的关系,是其一生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对权威的尊重与同情心的流露,对于领导者来说,还包括与同事融洽相处的能力。总之,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与孩子日后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同样与孩子日后的学业成就有密切的关系。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依恋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婴儿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三种依恋类型。这三种依恋类型表现出的行为和意识,将长久影响儿童的成长。儿童12岁前,父母与儿童建立或弥补依恋关系,需要了解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发展形成的依恋类型,以及自己的气质和抚养类型,这样才能够更深刻理解什么是亲子关系,以及形成亲子关系需要具备的条件。

1.安全型依恋

这种依恋类型主要表现为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会将其作为安全基地。婴儿会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婴儿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这种依恋类型的孩子更容易被安抚,大约占总体比例的65%~70%。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情绪表达也很敏感,她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2.回避型依恋

这种依恋类型主要表现为婴儿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这种依恋类型的儿童更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他们会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也就是并没有表现出那么迫切地需要母亲的安抚。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约占总体比例的20%。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也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会生孩子的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比较弱,没有很强的情感关注色彩,母亲与孩子之间并没有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

3.焦虑-矛盾型依恋

这种依恋类型主要表现为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婴儿就显得很警觉,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抗拒,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其强大的心理波动,可能会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抗拒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他又不是完全放弃与母亲的交流,会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这种类型的婴儿约占总体比例的10%~15%。

焦虑-矛盾型婴儿的母亲经常误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她对其照顾行为也是不一致的。对孩子的反应更多地依赖于自己当时的心境,而不是孩子的行为,所以孩子的需求有时会得不到满足,但有时又会被过分满足,而这种行为的不一致很多是出自母亲的心理需求。

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回避型与焦虑-矛盾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时,母亲与婴儿的交往过程可能会发生较大转变,孩子的依恋类型也会发生变化。

父母的积极关注是形成良好亲子依恋的重点。在对亲子关系的众多研究中,父母的积极关注对于依恋关系形成的重要性都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亲子关系强调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信任、依赖和安全感有赖于父母是如何主动行动的。换句话说,父母是不是有很强的爱孩子的诉求和行动是亲子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动力。

喜欢《家长诗,道出多少人的心酸!》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家长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