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应对宝宝的这些“异常现象”

01-12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家长该如何应对宝宝的这些“异常现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相信每位家长都会不遗余力地照顾宝宝。尽管如此,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还是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反常现象,比如总是流口水、眼角有眼屎、阴道出现分泌物.......等等。那么这些“异常现象”到底用不用看医生呢?别急,今天就来为您解忧!

1、口水

网友迷迭香每处花开:“三个月大的宝宝老是流口水,吐白沫沫,就像螃蟹那种,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宝宝口水会相对较少。因为此时唾液腺的功能还不完善,而且他们喝的母乳或配方奶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强,所以宝宝很少流口水。yjS21.Com

到3个月以后,宝宝的口水分泌量会明显增加,加之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也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宝宝会有总流口水、吐泡泡的表现。

待7~18个月时,口水会流得更加频繁。因为此时恰好处在萌牙期,乳牙的萌出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可激发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宝宝的口水有很多功能,它可促进吞咽、刺激味蕾,保持口腔潮湿、维持口腔和牙齿的清洁,促进嘴唇和舌头的运动,有助于说话等。

但由于宝宝的皮肤较薄,而口水中又含有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消化酵酸,所以当口水流到嘴角、脸庞、脖子甚至是胸部皮肤时,很容易让皮肤的角质层被腐蚀,或是因为潮湿而导致霉菌感染,产生发红或湿疹、发炎等症状。

大部分宝宝在2岁左右时,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就不会再流口水了。在这之前,家长除了等待之外,还应做好日常护理。

给宝宝擦口水的时候,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或手帕,动作也要轻一些。也可以给宝宝围上软布做的围嘴并经常换洗。还可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如果宝宝已经出疹子或糜烂,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局部涂抹抗生素或止痒的药膏。

宝宝流口水大多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在流口水的同时,宝宝还伴有不愿意吃东西、烦躁不安等情况,家长就一定要引起警惕了。

2、眼屎

市民李女士:“我家宝宝今年6个月了,眼睛总是爱流泪,而且眼睛的分泌物比较多,总是有眼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家里老人说是上火了,可我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宝宝长了眼屎,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上火了,其实原因并非那么简单。提醒各位父母,如果宝宝总长眼屎,而且还眼泪汪汪的,那或许是得了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亦称先天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积聚在位于内眼角皮肤下的泪囊里,从而继发感染。

常在眼角处出现黄白色分泌物,挤压隆起处可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约有2%-6%足月产婴儿,可能有此残膜阻塞,但绝大多数残膜可望在生后4-6个月内自行萎缩而恢复通畅。

如果宝宝的症状较轻,家长可通过按摩法来缓解宝宝的症状。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压迫泪囊(鼻根及眼睛的内眦中央的部位),按顺时针的方向挤压脓液,等脓液流出后,家长为宝宝擦干净。

如果症状较重,除了坚持按摩之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点抗生素眼药。但需要注意的是,滴眼药水时,应将药水滴入外眼角。若双眼均需滴药,则应先滴病变较轻的一侧,再滴较重一侧,中间最好间隔3~5分钟。

如果经过上述治疗无效,可在宝宝7个月时进行泪道疏通术治疗,一般一次即可治愈。

3、阴道分泌物

网友艳喃的家:“女宝宝阴道有白色分泌物,是什么东西?该怎么办呢?

相信很多妈妈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而且特别担心。其实,刚出生的小宝宝阴道有白色分泌物未必就代表异常。

由于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有些新生女宝宝会有白色或者是血性分泌物,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种分泌物会随着体内激素的消退而逐渐消失,有的会持续1~2天,也有的会持续7天才消失。

但如果孩子的这种分泌物存在时间较长,要考虑外阴炎症的可能,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受母体雌激素影响产生的这种分泌物,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做好清洁工作。给女宝宝清洗阴部时,妈妈一定要记得在给婴儿清洁前,应注意手部的卫生,避免污染外阴。开始给女宝宝洗阴部时,要注意顺序,要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清洁。只要用软毛巾轻轻清洗外部阴道口就好了,千万不要洗里面,弄不好会让阴部娇嫩的皮肤受伤。

洗过后,家长切记要及时擦干水分,让阴部时刻保持干净清爽。最好不要给宝宝的阴部扑爽身粉,因为爽身粉可能和着未擦干的水气以及汗液,积累在皮肤的皱摺处,结成小颗粒,摩擦皮肤后可能使婴儿娇嫩的皮肤溃烂。此外,由于爽身粉中含有滑石粉,有导致癌症的可能性。

4、鼻屎

网友Rebecca:“孩子出生4周了,最近几天发现孩子经常有鼻屎,严重时已经堵住鼻孔的大半,明显能感觉到孩子很不舒服,呼吸很费劲,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用去医院吗?”

新生儿鼻腔也会分泌一定量的液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鼻涕,尤其是当宝宝呛奶、受凉、哭泣时,鼻涕的分泌量会增加。当鼻涕不能及时排除,与鼻腔内的微粒和固体物质混合到一块后,随着水分的蒸发就会形成鼻屎。

如果不及时清理,鼻屎会越来越干,越来越硬,从而刺激宝宝鼻粘膜,让宝宝出现鼻子痒痒、呼吸不畅等症状,因此家长应适时给宝宝清理鼻腔。

有些家长给宝宝清理鼻屎时,习惯直接用手抠,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宝宝鼻腔粘膜比较娇嫩,如果硬抠,易引发鼻出血或感染。

如果宝宝的鼻屎较硬,家长可提前往宝宝的鼻子里滴1~2滴香油(或生理盐水、橄榄油),让鼻屎慢慢湿润软化后,轻轻挤压鼻翼,鼻屎会逐渐松脱,再用消毒棉签将其卷出来。家长还可用不烫手的热毛巾轻敷宝宝鼻部,利用湿热的蒸汽使宝宝的鼻屎软化。反复热敷多次后,鼻屎会比较容易清理。

对于糊状的鼻屎,家长可直接用细棉棒将鼻屎轻轻地挑出,清理鼻屎的时间最好选在宝宝熟睡时,以免宝宝因哭闹、扭头而受到伤害。

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异常现象”。但不管是不是疾病所导致的,家长都要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才是上策。今天的支招,你学会了吗?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宝宝敏感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现在敏感型的宝宝越来越多,我们越早发现就越早让宝宝脱敏,可是现在许多家长太宠爱宝宝,不管什么事,都顺着来,生怕孩子“吃苦”,恐有“虐儿”之嫌,于是他们把宝宝保护进来。

敏感并不是性格优点,家长视而不见,置之不顾,只会让敏感宝宝的性格向更不良的方向发展,妨碍健康成长。下面谈到了不同类型的敏感宝宝,希望能给父母们一些参考!

类型一:不让碰的“含羞草”宝宝

事件1:9个月的小宝宝Tony,不让人抱,喝奶哭,穿衣哭,换尿布哭,摸一下就尖叫,睡觉哭,起居没规律;动作迟缓,不爱动弹,怕吵,对周边事物似乎都没有兴趣,连新鲜玩具也很少能吸引他,通俗的说,不好带!

事件2:每当有客人来访时,薇薇总是拉着妈妈的衣角躲在身后,不愿意跟客人打招呼,完全不跟对方讲话。很怕生,总是不肯跟外人接触。

面对类型一宝宝,怎么办?

把握好依附关系主要建立期的教育

小朋友会怕生应该由他的“社会化发展”来看起。孩子到了6个月或是8个月之后,会出现特别认父母角色的情形,就会看到宝宝老是要找爸爸妈妈抱,或是老是黏在父母屁股后面,其他的照顾者反而被冷落一旁,其实这就是宝宝正处于要开始建立“依附关系”的阶段。这些事例都是因为孩子的依附关系建立得不健全,事件1中的宝宝情况更加严重,连家人也会排斥,成为敏感怕生的“含羞草”宝宝。

6个月或8个月~1岁半的孩子,他会开始展现独立,例如自己爬行,这是因为这时候正是孩子发展“自我”的巅峰期。在6个月或是8个月之前,外界的事物对孩子来说不具任何特殊的意义,但之后他开始了所谓的“社会化”发展,宝宝就会开始想要接触、了解外界人事物,开始认知、建立他与外人的关系。

1、让孩子适性发展。当孩子正在建立依附关系,父母却强迫他一定要去跟外人接触,这样反而可能让有些孩子在未来出现退缩的状况。看过许多错误的教法,深怕您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发展依附关系时,孩子主要从认知父母的角色开始再衍生到建立与其他人的关系,在关系基础培养的阶段,就不要硬要孩子与第三者产生互动。

2、教养态度很重要。孩子会怕生一方面跟他本身的气质有绝对的关系之外,家长的教养态度、方式跟孩子整个行为模式有相当大的关联,观察多位家长的教养方式,发现有些孩子会怕生,追根究底,都跟家长有关,当孩子处于分离焦虑期,家人更要以正向的态度去接受孩子的行为,以耐心、爱心去关怀他,而不是觉得宝宝很烦,强迫孩子学习独立,反倒让发展分离焦虑的时间持续,所以有些小朋友甚至到了上幼儿园或是小学时,还是会出现依赖家人的情形。

类型二:随时警觉型宝宝

事件:1岁半的豆豆,入睡困难,一点声响都能觉察得到,睡着后容易醒,醒来后很难专注;到了陌生新环境,就总抱着妈妈的腿,缩在妈妈身后!

面对类型二宝宝,怎么办?

1、家长要根据孩子自身特点灵活地掌握方法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不能一味地向孩子灌输“要警惕陌生人”等信息,否则孩子对周围的人或事都会抱有警惕的态度。

2、可以鼓励他与亲戚、小伙伴交往,让他感受友爱的快乐。小孩子自己也会有鉴别力的。

3、让他融入小朋友的圈子里,应该会好些。我们大人多创造这种机会,带孩子与别的小朋友玩,主动与人握手或拥抱。

4、去幼儿园或亲子班应该会有所好转。让孩子感受到有些游戏和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玩得起来或完成的。

5、以愉快的语调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降低他的焦虑,久了就会建立宝宝的安全感,同时,让宝宝放松心情。

6、给孩子一种有秩序的生活,能稳定孩子的情绪,并且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类型三:防范过度型宝宝

事件1:2岁10个月的Jack,聪明,反应快,常常一语惊人,可是冒失,脾气犟,很难与小朋友共处,还会把“我的,不要,打”挂在嘴上!玩玩具时,争不过就抢,抢不过就生气发脾气,甚至挥手、操起东西就打人,哭号不止!谁也安抚不下来!

事件2:有一天,童童妈听别人说,常常让别人摸脸蛋会引发宝宝湿疹。“孩子那么娇嫩的皮肤起了湿疹还了得?”童童妈想。从此以后,童童妈带着孩子外出时,一看到邻居就远远地躲开,如果不巧撞上了,她也会对邻居们摸孩子脸蛋的行为加以制止。不过最近,童童妈发现童童的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对陌生人总有排斥和抗拒的心理。看到家里来了陌生的客人,童童总是表现出防范的表情;带她到医院体检,医生一碰她就哇哇大哭……如今童童2岁半了,开始上幼儿园,老师说童童在幼儿园里不让别人碰,谁碰她她就打谁。

面对类型三宝宝,怎么办?

1、家长应注意自己平时的行为。因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大部分都是从父母的言行中获得的。孩子之所以会防范过度,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平常对待周围事物的反应,另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如过于约束、限制等。

2、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要渐渐消除孩子过强的防范意识,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脱敏”。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别人多触碰孩子,纠正孩子为了防卫而打人的做法。如果孩子在被摸了脸后想去洗脸,家长也要进行制止。应让孩子在尽情的玩乐中,体会到放下防卫、结识好朋友的乐趣,让孩子渐渐消除防卫心理。

3、家长还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应酬。让孩子处在人多的环境中,接触更多的人,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放下防卫、走出狭隘、增长见识,还能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类型四:容易担心的“宅宝宝”

事件1:雯雯已经进入幼儿园2个学期了,虽然在家里爱说爱笑,可是一到开学还会哭两个星期,相比户外活动,雯雯更愿意呆在教室里玩,课堂上经常神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喜欢自己做手工却不愿意沾颜料,喜欢音乐可是跳舞时动作僵硬,身体不太协调,打湿了衣服鞋子或者不按她的流程会很生气;懂事、贴心,对家人特别依恋,甚至会担忧害怕,比如家人的安全,电器与房门是否关闭。

事件2:每天傍晚,小区绿地上孩子们彼此追逐嬉闹,玩得不亦乐乎。妈妈也准备带然然下楼,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然然正在看动画片,说什么都不愿意把视线从电视上挪开,任凭妈妈磨破了嘴皮子,他就是赖在沙发上不动。妈妈很生气,“啪”地关掉电视,然然就皱着眉头大哭大闹,又是扔东西又是满地打滚。

面对类型四宝宝,怎么办?

1、让孩子多动手做。代替用钱买,找回孩子的动力,也找回他玩的快乐。既然孩子对某些领域感兴趣,就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动手去实践。现在孩子的动词只剩下“买”,这已经成为吞噬孩子学习动力的怪兽了。

2、带孩子到户外去。

3、让孩子经历不同的体验,培养多元兴趣。

4、多陪陪孩子。

5、注重培养孩子的伙伴意识。

总而言之,家长不应忽视家中敏感宝宝的行为,应当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干预,让宝宝及早“脱敏”,找回童趣与快乐。

宝宝性格孤僻家长该如何帮助他


宝宝性格孤僻怎么办?有些学龄前儿童性格较为孤僻,如果不及时纠正,在长大后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家长应从小就纠正孩子性格孤僻的现象哦。

宝宝性格孤僻的表现

1、言语及认识方面异常

表现为2岁以后不爱讲话,不爱与其他人接近、交往,对别人的呼喊没有反应,也不跟人打招呼。针对这种表现,家长应引导孩子多与小朋友一起学习和玩耍,培养孩子与集体相处的能力。

2、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异常

表现为对亲友无亲近感,缺乏社会交往方面的兴趣和反应,不爱与伙伴一起玩耍。为纠正这一行为,父母平时要经常在适当场合,培养孩子多发言,让孩子为客人唱唱儿歌,跳跳舞等节目,为孩子广泛地接触各种人创造条件。

3、不关心别人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体验人和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克服孤僻性情。

宝宝性格孤僻怎么办?知道了宝宝性格孤僻的表现,下面就来看看要如何纠正吧。

宝宝性格孤僻怎么办

1、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就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培养,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就会因此而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从而养成了孤僻。因此,家长应给孩子创造出一个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让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家庭的欢乐。

2、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

当前,由于家居条件、家庭结构等原因,家长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家长应让孩子从“自我”的小圈子走出来,让孩子多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生活。家长有必要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带孩子到游乐园、动物园、公园等场所玩,带孩子去串门、走亲戚,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强其交往需要与兴趣,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

3、增强体质

孩子性格孤僻与体质弱密切联系。孩子体质弱,就会缺乏活动的耐性和持久性。这样就容易被同伴奚落和蔑视,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会采取回避社会、回避人际交往,用孤僻来保护自己。所以,家长应多带领孩子投身到大自然去,去旅游参观、登山攀登、游泳、锻炼等。一来可以培养孩子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持久性,二者可以增强孩子体质,使孩子能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同伴间的游戏、体育活动。

4、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自我封闭,无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会因此而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的性格。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应以身作则,在言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应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

5、注意评价和态度

家长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孩子就会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会感到自己很笨和行为不好,这种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固定下来,就会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都不行,谁都不如,从而一个人缩在一旁不敢出声、心情压抑。家长不妨采用一些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仍要表扬你,因为你已经努力了。”“你一直在努力,再加把劲,一定做得更好!”这样注意评价和态度,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孩子自信、开朗起来。

6、增加孩子“参与”意识

孤僻的孩子多着迷于一些缺乏社会交往、社会交流的兴趣。如玩游戏机、看电视等,对周围的东西不闻不问,对社会、周围的人和事采取不参与的态度。家长有必要中断孩子的这些着迷的爱好,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鼓励孩子陪同父母外出采购、参与做饭或帮邻居取报、取奶、送信等,以让其与人进行交往及培养其助人为乐的品德。

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是需要从小就教育的。小时候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首先,要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和职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这需要从小培养。

2、其次,要培养孩子非常勤快地阅读。没有勤快阅读习惯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有持久的发展力!勤,是要有阅读的习惯、要学会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有获得新阅读信息的能力、有及时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建议给孩子练习一下“快速阅读”,具体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把快速阅读和记忆结合在一起,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同时这个练习对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也会有一些提高。贴吧《速读吧》里有很多练习快速阅读的朋友分享练习经验,可以去交流一下。

3、要训练孩子会耐心地倾听。倾听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倾听别人的解说,总希望自己说的才是最准确的、最有道理的,其实很多情形下自己考虑的会有很多的片面性。

4、可以和任何人沟通。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无法深入现实社会,也就会失去很多个人发展的机遇。就是在实施家庭教育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显得尤为重要。

5、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评。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告诉我:“敬人者受人敬”。意思很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如何应对宝宝的反抗情绪


导读:从宝宝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开始学习模仿成人,能够独立行走,独立进食时就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反抗行为日益明显。

曾几何时,那个父母怀抱里嗷嗷待哺的小宝宝会自己用小勺吃饭了,并且摇摇晃晃地迈出了第一步,宝宝长大了,父母是多么的欣喜。随着宝宝运动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好奇心也越发强烈,宝宝开始起草自己的“独立宣言”,这一阶段,他一反常态地执拗、任性、甚至强硬。在他的成长词典中,“不”成为运用频率最高的字眼,这个时期我们通常称之为“第一反抗期”。面对变得“难搞”的宝宝,父母难免不知所措,心里还有些许失落和担忧。其实,这是每一个宝宝在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必经之旅。本版特邀专家支招,并请有经验的父母谈心得,帮助您从容地应对宝宝的第一反抗期。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以这种逆反为特点的表现,心理学家称之为反抗期。

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三年里,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有着显着的变化。因此如何让宝宝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反抗期,成为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反抗现象是儿童成长进步的标志,是儿童发展自主性、独立性、自信心、意志力、想象力等行为品质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只要儿童的行为不具伤害性,成年人就不要过分干涉和束缚宝宝的行为。如果成年人仍然用对待新生儿一样的养育方式对待反抗期的宝宝,强迫宝宝按成人的意志去做,或采取打骂、恐吓手段对待宝宝,那这些宝宝就会丧失自信,并产生自我否定的观念,国内外的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宝宝反抗现象过分抑制,会影响宝宝的身心发育。

反抗期的宝宝什么样

从宝宝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开始学习模仿成人,能够独立行走,独立进食时就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反抗行为日益明显。常常表现为与成人持对立态度:你说这种东西不能碰,他却偏要去碰碰、摸摸;你说吃蔬菜有营养要多吃,他却偏不吃。经常是你说你的,他做他的,甚至还与大人顶嘴。进入这个“非常时期”,你能听到宝宝说的最多的一个字眼就是“不……”

处理和调整宝宝反抗情绪的方法

当宝宝处于第一反抗期时,尤其需要家长的耐心疏导,要引导和教育宝宝认识他们尚不熟悉的世界,要学会表扬宝宝和善意批评宝宝,使宝宝的身心得以正常发育。

当我们的宝宝发脾气时,作为家长应该首先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让宝宝能够发泄出来,比如说大声叫喊。然后我们及时地了解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等宝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再跟宝宝讲道理,并且告诉他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做法是不对的,以后当宝宝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应该及时地告诉妈妈或者爸爸,让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运用转移法,家长可以做些奇怪的举止,例如突然把电灯关掉又打开,以此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宝宝的脾气便发不起来了。因为宝宝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容易注意力转移。当我们还不是很清楚宝宝发脾气的原因时可以采取这个方法。

带宝宝外出,如果他突然发脾气吵闹,你就静静的把他带到车子里或洗手间去,等吵闹平息后,再带回原处。

宝宝做出了你不喜欢的举动时,先要看他做的程度如何,如果只是无理取闹,或者不会伤害到身体,就不要理他,等他自然平息。孩子太吵的时候,你压低声音和他说悄悄话,他就会停下来听。

当宝宝作出令人讨厌的表现时做家长的干脆不理他,也不做出任何反应,既不看他也不理他,装作正在干自已的事情,一副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这样宝宝自己就会平息下来。因为处于反抗期的宝宝有的时候作出些奇怪的举动只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因此当您的宝宝作出这样的举动时,家长就要考虑一下是否忽略了他。

当宝宝在你拒绝了他的要求后纠缠不休时,你不要没完没了地说服他,你可坚持用一句简单的话重复回答他,直到他听话为止。

在宝宝改正他的行为后,你应立即注意他,并及时表扬。闹得太不像话时,可让宝宝自己单独呆几分钟,当他安静下来时家长再进行安抚。

如何安抚宝宝的怒气

把宝宝紧紧抱在怀里,一边摇晃一边哼些歌使他平静,然后打些比方来表示你有多么喜欢他,例如说:“我好喜欢你哦,我的喜欢有花那么大……有房子那么大……有天空那么大……”你要越说越大,还要孩子一起帮忙想出更大的东西。

对着宝宝的耳朵说悄悄话,通常可使他停止哭叫;若你能想出一些更好的话来,说不定孩子听了心情会变得很愉快。

告诉宝宝,他肚子里面装有一个叫做“笑”的东西,如果让它跑出来就会转变成格格的笑。这招通常会使他忘了发怒,真的格格地笑出声来。

帮宝宝发泄怒气

我们可以为宝宝设计个沙袋或者大沙包,让他用来发泄自己的怒气。等宝宝发泄完后再询问他发怒的原因。

可以让宝宝用各种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比如说让他很大声的数数,或者播放段节奏比较快的舞曲让宝宝在随着节奏舞动的过程中发泄怒气。或者让宝宝自己画张画来表现心中的不满等等。

和宝宝讨论他为何生气的原因,若只是因为不能称心如意而生气,就要劝他忍耐,要宽宏大量,肯为别人着想。家长还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宝宝沟通,设法让宝宝说出使他生气的事情,并建议他下次遇到这种情形该怎么办。

鼓励宝宝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愤怒,譬如教他说一些你认为可以接受的表示愤怒的字眼。

如何平息争吵局面

让争吵的宝宝们做深呼吸,并让每个宝宝心平气和地说明争吵的理由,然后请他们提出解决方法,他们会很乐于接受这个建议。

让两个打架的宝宝相互拥抱对方。这样他们再想打架时就会多考虑一下,因为没有人喜欢去抱住正在跟他呕气的人。宝宝打架时,你可以走出屋子,或到浴室去避开一下,跟处理发脾气的宝宝一样,没有观众往往就没有劲再打下去。

要宝宝自己说说有什么解决纷争的办法,即使他们的办法行不通,也可以缓和一下局面,让他们去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要两个吵架的宝宝,面对面地坐在房间相对的两个角落里,让他们互相商量,通常能使他们讲和。或要每个宝宝说出一项他认为对方具有的长处,互相称赞一番便能结束争吵。

把引起争执的东西拿走或把宝宝分开,也能促使他们和解。

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宝宝平稳度过反抗期

家庭环境是宝宝个性产生、发展和形成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家庭中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对宝宝的精神进行熏陶。和谐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气氛是宝宝身体、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宝宝的世界应当由爱、温存、体贴关怀和欢乐组成。家庭成员对宝宝的要求一定要保持一致。尤其是老人们跟年轻的父母之间的教育观要协调一致,由于老人们的“隔辈疼”往往使我们的宝宝容易钻空子,在父母和爷爷奶奶面前的表现不一致,而导致反抗期的表现更加突出。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沟通,教育观点要保持一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生活理念、态度以及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反抗期并不可怕,只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的引导方法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一定会使您的宝宝顺利地度过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

如何应对宝宝的大脾气


一次,州州妈妈领着3岁的州州逛商场,她打算给自己选衣服,州州却吵着要去买玩具。妈妈说买完衣服,再去看玩具,可是,州州非要坚持现在就去,还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弄得妈妈十分难堪。

■分析

对2岁以后的孩子来说,伴随着身体、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开始对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凡事喜欢按照自己的意识来办。

一旦他们的兴趣、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反抗心理”,采取哭闹、撒野等手段,向家长示威。

■家长可以这样做

当孩子发脾气时,首先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分析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恰当。对于合理要求,家长应当给予充分的满足,而无理的要求,家长可以通过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等方式,使他忘掉不快。切忌迁就放任,否则会纵容孩子发脾气的行为。

场景2

丁丁爸爸在家赶写一篇文章,丁丁非要爸爸陪他玩。爸爸不答应,丁丁就不停地哭喊,还乱扔东西,让爸爸发火。这时丁丁的奶奶赶紧过来袒护孙子,丁丁更是闹翻了天。

■分析

对孩子而言,家长的关怀、认同、尊重是孩子的成长依赖。他们常常选择和家长一起做游戏,玩耍,听家长讲故事等亲子行为,来引起大人的关注。如果这些活动得不到父母的参与与认同,孩子就会采用破坏性的行为,以期得到尊重。另外,家长面对孩子发脾气时的态度的不一致,也会使孩子更加公然反抗。

■家长可以这样做

家长尽量多抽时间陪孩子,与他一起玩,如果实在太忙,不等孩子提出要求,就事先对孩子说不能陪他,请他体谅。这样,孩子会觉得受到了尊重,不会因此发脾气。切忌操之过急,用家长的权威,以粗暴方式强迫孩子乖乖顺从。

场景3

淼淼过生日时,请了很多小朋友到家里玩儿。小朋友们争抢淼淼的新玩具,不知是谁不小心把玩具摔坏了,淼淼大发雷霆,不停责怪小朋友。妈妈劝他,淼淼还跟妈妈闹了起来。

■分析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类孩子:脾气暴躁,稍遇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就大发雷霆,情绪控制力较差。这种具有爆发型人格的孩子,除了天生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由后天的成长氛围所致,经常受家长溺爱,好胜心强,对挫折的承受力相对较差,更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家长可以这样做

为了避免孩子脾气暴躁,家长平时应注意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知道一味地发脾气是无法和小朋友相处的;尝试进行挫折教育。

■特别提示孩子偶尔发一发脾气,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家长应该积极寻求有效的策略加以引导。如果等到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脾气,成为一种习惯时,那就不好纠正了。

如何应对宝宝的早熟状况


导读: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良好,家中的独生子女都是宝,所以小朋友的衣服也越来越时尚。何况如今孩子的自主意识都很强,所以2岁多的孩子要自己选衣衣服并不奇怪,而且这也代表孩子有了基本的审美能力。但是,一旦孩子表现出过度的、不恰当的爱美表现时,那就值得高度警惕了。

言语成熟、犀利

3岁的娜娜到小姨家借住1个星期,小姨像妈妈一样对娜娜进行管教。有一次,娜娜做出了不适当的行为,当小姨用手稍微拍打娜娜的小手以示惩罚时,娜娜竟然说:“你又不是我的亲生妈妈,你凭什么打我?”

专家解析

人的语言能力可以从理解、表达、阅读上来判断,宝宝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少字?!!)不过家长要留意的是,宝宝说出的话是否“恰当”。就拿娜娜的话来说,这种大人化的语言出现在3岁的宝宝身上,肯定算不上正常。或许娜娜并未真正理解“亲生妈妈”的含义,也不明白“不是亲生妈妈的人可以对自己进行哪些管教”,只是因为从电视上学到了这样的对话,而当生活中出现类似情境时,她自然就脱口而出了。

如何面对

即时纠正当宝宝出现早熟又不恰当的语言时,家长应该立即纠正,要马上告诉宝宝“这句话并不适合你来说”,并且具体说明原因。

避免强化这是一种特别值得警惕的情况,当宝宝说出早熟或不恰当的语言时,有些家长或亲友可能觉得很有趣,只要宝宝一说,成人就以大笑回应或给予更多的关注,而诸如此类的回应都会强化宝宝的行为,因为他感觉刚才的语言和行为是倍受欢迎的。因此,一旦发现宝宝有不适当的语言或行为出现,除了立即予以矫正外,请记得以忽略来回应,避免宝宝对不当表现有进一步强化的印象

以身作则

最重要的还是大人要以身作则,明明是不允许孩子说的话和做的事,大人却经常有意无意地去做,那么孩子自然会去模仿。所以,当幼儿一再出现不恰当的语言时,家长就要审视一下自己,不要给孩子树立错误的榜样。

过度爱漂亮

2岁半的婷婷从幼儿园回到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我们班上小朋友的指甲都涂得好漂亮,妈妈也帮我涂一涂吧!”第二天早上要上幼儿园时,婷婷又相当有主见地表示,今天要穿那件漂亮的小碎花裙。

专家解析

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良好,家中的独生子女都是宝,所以小朋友的衣服也越来越时尚。何况如今孩子的自主意识都很强,所以2岁多的孩子要自己选衣衣服并不奇怪,而且这也代表孩子有了基本的审美能力。但是,一旦孩子表现出过度的、不恰当的爱美表现时,那就值得高度警惕了。

如何面对

评估是否合适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宝宝喜欢的东西是否适合他的年龄。比如女孩可能看见妈妈在化妆、穿高跟鞋、穿漂亮的衣服、给指甲做彩绘等,在模仿能力正强的时候,自然希望自己能和妈妈一样漂亮,况且父母也都希望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但是,不要让孩子时刻把梳洗打扮看得很重要,比如可以对孩子说:“等你过生日那天,我们再来好好打扮一下。”

明确做出规范当宝宝上了幼儿园之后,很可能会和同学做比较,可能有些孩子的装扮确实比较成熟,而爱漂亮的宝宝自然想要模仿。如果妈妈认为那样的装扮不适当,就要直接告诉孩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规定,他们家可以,但是我们家不行。”

事先提供选择其实宝宝爱漂亮并不是坏事,只要美得恰如其分,那又有何不可呢?为了弱化宝宝过度的、不恰当的爱美倾向,父母可以事先为孩子准备一些合适的、样式丰富的衣服,让宝宝在其中选择就可以。

谈恋爱

“老师你看!小豪和小琳又牵手啦!他们肯定在谈恋爱!他们什么时候结婚啊?”

专家解析

在幼儿园里常听到“谁和谁谈恋爱”“谁是谁的女朋友”之类的话,虽然说童言而忌,而且这种情况在大人眼里多属可爱的过家家游戏,但是仍旧要对宝宝之间的相处状况加以重视。只要宝宝对两性交往表示出好奇,那就代表他们已经有了性别的概念,再加上从电视上获得的刺激,比如男女拥抱、亲吻等,三四岁的小孩子拥有“男朋友”“谈恋爱”的想法也并不奇怪。

如何面对

了解真实情况当宝宝宣称自己有了男(女)朋友时,即便家长感到十分震惊,也不要表示出很强烈的情绪变化。请先平静地听听宝宝的描述,建议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了解一下真实情况,看看宝宝对“男朋友”“女朋友”的定义是如何理解的。比如:“小玲是你的女朋友,那小英呢?”“为什么说小玲是你女朋友?”如果孩子只是把异性伙伴当作要好的朋友,并没有不恰当的行为举止出现,那么家长就不要有过激反应。

杜绝不当玩笑现在许多大人都以逗弄宝宝为乐,比如“你在幼儿园有没有交到女朋友啊?”“你妈妈说明天就帮你找一个男朋友呢”。这样的问题无疑给了宝宝不当的暗示,他会认为“我就应该有个女朋友”。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长该如何应对宝宝的这些“异常现象”》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听课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