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老人总袒护孩子怎么办?

01-12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老人总袒护孩子怎么办?”,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柠檬妈妈好一阵哭诉,原因是在教育5岁儿子的问题上,和婆婆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面对儿子倔强毫不认错的态度,柠檬妈差点把扫帚落在儿子的身上。婆婆见状便不干了,立马把孩子拉到自己的房间,并指责媳妇:“孩子不懂事,你这么较真干啥?”

柠檬妈说,每次正规教育孩子的时候,婆婆总是袒护,这次本想坚持自己的态度,想要借此给儿子点颜色看看。没想到婆婆撂下狠话:“不许打我孙子,否则我跟你拼命!”看到婆婆如此溺爱儿子,做妈的简直气得咬牙切齿。

你家有没有这种情况?

思涵妈妈说:由于工作繁忙,带孩子的工作主要由公婆帮忙。可现在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却发现孩子养成了一身的坏毛病。有时候看到孩子明明做错了,赶忙教育纠正,可婆婆却不干了。

馨子妈妈说:最近婆婆来了,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好管教了,现在女儿对奶奶的亲热度,远远的超过我这个当妈的。晚上非要喊着跟奶奶睡,本来挺独立的一个小姑娘,感觉越长越倒退,万事都要奶奶张罗。

嘉嘉妈妈说:从孩子生下来大部分都是婆婆在带,可是孩子现在虽然5岁了,还是跟同龄的小朋友比起来,各方面表现的都好差。有时候想做个严厉的妈妈管教孩子,家里的老人总是护着孩子,发现在孩子面前再也没有了威严。

梓鑫妈妈:我现在超级受不了家里的老人,每次我都不给孩子吃零食,喝碳酸饮料,可是老人总是背着我给孩子吃这些。有时候我不在家的时候,孩子能看一天的动画片,都说了这样对眼睛不好,可老人总是惯着孩子,感觉自己要疯了!

……

和老人一起住的烦恼

和老人一起住,年轻的小夫妻的确很享福。每天有人帮忙打扫卫生带孩子,连一日三餐都能变着花样来提供。且不说日子过的像小姐少爷一般,至少下班之后再也不用围着灶台手忙脚乱。

可是,但凡和老人一起住的年轻父母几乎都有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人实在是太护着孙子了。不少妈妈反应,明明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家务,老人总要帮忙代替。有时候孩子做错事情了,做妈妈的想树立威严好好教育一番,可孩子就会跑到爷爷奶奶的怀里,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这时候,老人总是说,孩子还小,等以后长大了自然能分清是非。最要命的是,还把当年教育老公的模式拿出来——不教育自然成才。

平时与公婆关系还不错,但是对于公婆的“护短”常让妈妈抓狂。想大吵一架摆明自己立场吧,又怕伤了和气;力度不够,孩子把你的话当成耳旁风。当然,除此之外让年轻妈妈郁闷的是,明明自己狠心扮演坏人是为了教育孩子,可最后爷爷奶奶倒变成了好人。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宝宝觉得妈妈对自己凶狠恶煞,更因此不理妈妈,反而和爷爷奶奶关系更亲密,这让当妈的情何以堪啊。

老人干涉父母教育孩子该怎么破?

1.和老人多沟通拎清利害

年轻父母应该和家里的老人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化解两代人育儿方面的差异与矛盾,彼此做一些妥协与让步。虽然宝宝还小,但却是习惯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年轻父母要让老人分清爱和溺爱的差别,不能太过纵容和娇惯。要知道,一味地袒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规矩,同时也使父母的正当管教失去了威严,最终耽误的还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妈妈沟通无效,为了避免婆媳矛盾,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老公的作用了。yJS21.Com

2.全家建立统一战线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家庭所有成员要达成统一战线,千万不能父母忙着管教,老人跟着拆台。父母和老人要协商一致,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老人最好不插手,并努力维护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严,这样孩子就不会惟我独尊,懂得尊重父母。其次,即使双方有分歧,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暴露出来,这样只会让孩子在犯错的时候还抱有一丝侥幸。

3.勇敢的坚持观点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原则性的问题决不妥协。虽然这样过于铁面无私,但必须要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严,让他明白不要触犯底线。有些家长吐槽,每当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总会出来干涉。小编想说,即使老人出面干涉,也要勇敢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因为对方是老人就中断正常的教育,这样只能让孩子觉得不管犯什么错都有靠山。当然,为了避免恶化家庭矛盾,父母可以在事后避开孩子主动和老人沟通,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做题总粗心怎么办


如何应对孩子做题粗心

粗心几乎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通病,为此,家长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完成作业,便规定做1小时作业,才能看电视,结果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总是心不在焉。如果家长把督促孩子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对5道题才能玩”,可能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因此,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方法是:化时为量,即把“再做30分钟”,改为“再做5道题”。

为孩子准备一本错题集。

当孩子因粗心而做错作业时,不妨让孩子在错题集中把错误记录下来,同他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并找出规律。这对孩子认识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缺点的自觉性很有好处。

要避免做作业疲劳。

许多孩子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别字很多,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其实这是疲劳所致。应对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及时提醒孩子作业中间注意休息,不可时间太长。

用目标激励孩子上进。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减少“×”的近期目标,并辅以奖励措施。如:本周或今天作业本上有五个“×”,下周或明天减少一个“×”,直至消灭“×”。每到一个目标就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这种用目标来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也能帮助孩子逐步乃至最终消灭因粗心造成的错误,从而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孩子不好教育,怎么办?


现在的“熊孩子”越来越多,常常把父母搞的是非常无奈,一味的按照老办法对孩子又打又骂,爸妈内心真的是很舍不得,还担心会伤害到孩子,尤其是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越来越叛逆的效果,这可不是爸妈想要的结果,面对孩子的惹事生非,家长更多的是头疼和无奈。

1

实际上,对孩子关键还在于教育方法,这几种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一般都很好。

孩子性格不好危害大:

1、多伤身

总爱生气、脾气暴躁,身体会产生毒素,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健康。如果暴怒、激怒,甚至会发生血管破裂,导致昏厥甚至死亡。

2、气多伤友

人们都喜欢温雅、善良、宽仁的朋友,如果经常生气、小里小气、小肚鸡肠,会导致朋友远离,形单影只。

3、气多伤相

经常爱生气的人,相貌会越来越差,长此以往,会一脸苦相、一脸凶相。

4、气多伤业

经常爱生气的人,其学业、事业会受到影响,因为会把学业伴侣、事业伙伴赶走。

要明白气从何来。心里生气、烦恼、苦闷,是因为对生气这件事没有深入了解。我们普通人,往往因为事情的进展、他人的意见不合自己的意思,而产生不快的情绪。

事实上,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做法,这是正常的现象。就好比盲人摸象,每个人摸的都是象,都是对的,但是同时又是错的。看一件事、做一件事,要考虑周全,不可以己之见要求他人,否则就会产生矛盾,心里面产生苦恼。

很多事情都要从娃娃抓起,这种逆来顺受的毛病都是在溺爱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未来小孩子去读书的时候,就不是所有人都要迁就他了,这样会很容易使得孩子养成坏毛病,也不利于以后孩子的交朋友。因此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2

怎么教育,孩子性格好?

一、软硬兼施的家长

管理小孩跟管理企业一样需要软硬兼施才行,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者顽皮的时候,爸妈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惩罚

当然要让孩子纠正这个不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性格,这样子孩子才更容易向好的方面发展,久而久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性格也会越来越好。

二、尊重孩子的家长

很多时候孩子做错事,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认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这时候爸妈需要的是给孩子多讲道理,而不是一味的用家长的身份去压制孩子,你不对孩子尊重,孩子也不对你尊重,事情都是相互的,你一味的压制孩子,他会越来越叛逆

所以,你要让孩子明白他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而不是一味的以大人的身份去压制,要尊重孩子。

三、以身作则的家长

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是从爸妈那里学习来的,你抱怨孩子做的不好的事情,首先要先反省自己是否做对了,孩子的很多东西是不是都是从你那里学来的呢,所以,爸妈要学会以身作则。

孩子叛逆怎么办父母怎么教育?


父母怎么教育叛逆期孩子

1、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变得更好。没有爱、没有信任,再好的教育方式孩子也可能认为唠叨。只有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教育不在于内容有多么正确,关键在于教育的人能否让孩子“信任”。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家长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形象展示给孩子。

3、倾听和交流。与孩子好的沟通方式可以让教育孩子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一个问题采用的沟通方式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就不会出现片面性的否定孩子的行为。

4、溺爱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他是全天下最主要的人,一切都在围绕着他转,他会认为别人宠他、包容他是理所应该的;这样的孩子不懂得去分享、包容、爱别人。

5、珍惜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孩子是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的。即使是冲突也是孩子表达情绪、学会换位思考的机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帮助孩子解决成长障碍,孩子面对困难时关心、鼓励、引导、帮助孩子,如果给孩子压力太大,父母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会破坏亲子关系。

6、成绩代表什么?现在父母与孩子面临冲突最多的地方往往是学习,今天的孩子学习更辛苦,来自学校、家长和同学的压力是很大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想当好孩子,都在努力学习。当孩子成绩不好时需要的不是抱怨跟指责,而是鼓励跟支持。

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

1、年龄与生理条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

2、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

3、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你越禁止,我越要干。禁止的事物带有神秘色彩,引起猜疑推测,所以寻根究底,小作尝试。

4、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固执已见,走向极端。

5、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跃进式地大幅度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发展。

6、过分强调自我,偏激和片面地看问题。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

孩子叛逆期的典型表现

1、破坏性强:摔东西、拆玩具、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玩具丢的满地都是。

2、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坚持要特定的某一件东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坚持要穿某件衣服某双鞋,即使不符合季节;想要做的事坚决要做到,否则就大哭大闹;在公共场合坐地耍赖、打人。

3、和父母唱反调,不理睬: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宁愿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

4、挑战规则和权威,攻底线 :故意破坏之前订好的规矩;层出不穷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讲条件,要达到要求才肯做事。

5、和其他孩子起冲突,易动手: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争抢同一件玩具,争抢先后顺序,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但又爱抢别人玩具,严重时甚至打人。

育儿观念:宝贝总粘着妈妈怎么办


育儿观念:宝贝总粘着妈妈怎么办

“家长沙龙”是个不错的交流时间,家长们总能分享一些育儿方面的心得。

强强妈妈对我说:“刘老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强强以前还不错,最近发现她越来越粘人了,到哪里都拖着我,玩的时候也总是要我陪在旁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哦,你注意过大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嘛?”我说。

“好像前一段时间在我妈那里还好,现在回来了,好像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可能孩子一直在外婆家,难得看到妈妈,所以特别依恋吧。”

我尝试和强强妈妈一起分析孩子黏人的原因。

“以前也在外婆家,回来也不像这样,到哪里都紧紧地拉着我,好像怕我跑掉一样,让她跟小朋友一起玩她也不愿意了。”“那也许你可以多鼓励孩子跟人家小朋友一起玩玩,经常带孩子到小区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去试试。”

强强妈妈:“最近外面毛病也比较多,我们倒是不怎么出去和人家一起玩了,以前和小朋友一起玩得还蛮好的,还愿意主动去拉别的小朋友的手呢。”

我说:“依赖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正常的情感现象,因为他们还缺乏独立的能力,同时孩子在情感上开始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并且会通过成人的行为来认识和分辨外面的世界和事物。会不会是因为你对孩子保护的比较多,因此在她的意识里形成了外界不安全的印象!?”

虽然协商注重去权威化,但作为专业教师,我们更加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因此,我认为在与家长的协商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引领对协商的过程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强强黏人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当然,这些分析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是基于教师对该年龄段幼儿特点的了解,一方面是来自于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观察和理解。

强强妈妈:“听你这么说,好像是有一定的道理,可能是我对她保护的比较多一点,所以她对一些事情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吧。刘老师,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我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你用过哪些办法呢?”我说。

家长从自身的实践中获得有效的经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家长分析、总结经验,以使家长有针对性地教养孩子,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有的时候在家里玩,她也总是要我陪在旁边,我趁她不注意离开一下,她马上就能发觉,然后又要我陪着,一步都不让我离开。”强强妈妈说。

我说:“哦,我觉得像强强这么大的孩子应该是能够理解家长说的话的,也许你可以在离开前和强强说一声,让强强知道妈妈为什么要离开,以减少她的分离焦虑。”“我试过,告诉她妈妈一会就来,但还是不行呀,我离开个10分钟,她就要吵了”,强强妈妈说。“也许10分钟太长了,你可以尝试从离开1分钟开始,然后逐步增加离开的时间,让孩子慢慢地去适应”,我说。

“恩,这倒是可以试试看。”强强妈妈若有所思。

“作为一个妈妈,我的孩子也有这么一个阶段,当时,我除了这么跟孩子沟通以外,我还很坚持原则。首先,是告诉她妈妈只会离开一会,然后就离开很短的时间,回来的时候我一定告诉她:看,妈妈说好一会就回来。这样我觉得会让孩子增强对家长的信任,慢慢的孩子对我的离开就不是那么的敏感了。其次,我还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应该拥有自己的空间,也许在这个时候我是把孩子放在了和成人一样的高度,但是,事实告诉我,这么做在我的孩子的身上是成功的,现在她已经知道什么时候大人是可以陪着她一起玩的,什么时候是不可以打扰他人的。同时,我认为坚持原则也很重要,如果我成功了一次就放弃了,或者在孩子的哭闹面前退缩了,又或者家里有人和我唱对台戏了,也许我每天回家也会被孩子缠得受不了的,所以家庭内部的统一一致也是蛮重要的。当然,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我不能说在我的孩身上的经验对你一定有用,不过我建议你可以各种方法都去试一试,然后观察一下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找到那种更适合她的方法。”

强强妈妈:“听你这么说我也觉得很有道理,很多时候好像知道怎么做,但是孩子一哭闹,我们大人又舍不得了。你推荐的几种方式,我都去试试看,就像你说的,希望找到一个最有用的方法。谢谢你,老师!”

每个家庭有不同的情况,每个孩子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我们的指导中也许并不存在真正正确的方式。在交流中,教师提出的几种方法不过是一个参考,但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交流能够找到一种最适合这个家庭、这个孩子的方法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挑食怎么办?


当不喜欢食物的口味或因不良的饮食习惯而拒绝进食或极少进食某一类食物就称为挑食。挑食对儿童的影响人体健康成长需要六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些营养素存在于某一类或几类食物中,只有保持均衡的膳食,才能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与平衡。挑食容易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甚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孩子挑食的主要因素1.受大人饮食习惯的影响:经常见到的现象是小孩随着父母不吃这个而爱吃那个父母有挑食毛病,子女就跟着学,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2.不良的饮食习惯:孩子不能按时定量进餐,吃零食太多

,就会影响食欲,俗话说"饿吃甜如蜜,饱时蜜不甜"。孩子的胃本来就不大,胃内食物排空需要3----4小时,到了吃饭时间有饥饿感觉,吃饭就香。如果不是定时吃饭,而是点心,锅巴,饼干,各种饮料,乱吃乱喝,胃内总有食物,胃就得不到休息,这样到吃饭时间孩子就没了食欲,再好的东西他也没胃口,自然就挑三拣四。3.孩子的口味与成人不同:孩子需要清淡,甜味的食物,而大人的食物大都味浓,调料翻杂。这些饮食问题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4.疾病及药物的影响: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寄生虫病,消化道疾病,某些元素缺乏特别是微量元素如锌和铁缺乏是常见的引起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另外患病期间服用各种药物其副作用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对策针对以上因素采取如下办法:1.避免大人的挑食习惯影响孩子。父母一定要起到榜样的作用,自己不再挑食,从而带动小孩合理进食

。2.想方设法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吃零食,少喝饮料,要定时进食,按顿吃饱。3.为了增进孩子的食欲,要尽量把饭做得好吃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俱全,一种菜可以多种做法,再取上个好听的菜名,引起孩子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想吃,爱吃,多吃。4.在孩子患病期间,饭食一定要做得清淡,多做流食,适宜于小孩的口味。药物要注意合理使用,尽量选用胃肠道副作用小的药物。按时给小孩查体,听取保健医生的建议。

。2.想方设法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吃零食,少喝饮料,要定时进食,按顿吃饱。3.为了增进孩子的食欲,要尽量把饭做得好吃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俱全,一种菜可以多种做法,再取上个好听的菜名,引起孩子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想吃,爱吃,多吃。4.在孩子患病期间,饭食一定要做得清淡,多做流食,适宜于小孩的口味。药物要注意合理使用,尽量选用胃肠道副作用小的药物。按时给小孩查体,听取保健医生的建议。

孩子爱哭怎么办


孩子爱哭怎么办

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最佳时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幼儿艺术特长的敏感时期,还是增进幼儿品德的奠基时期。当孩子哭泣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弄清楚哭泣原因,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3-6岁的宝宝一般具有认知能力,能够听懂爸爸妈妈讲的道理。那么,幼儿爱哭泣怎么办呢?

一、问清楚幼儿哭泣原因

家长可以与幼儿交流一下,问清楚她为啥要哭。应该可以讲清楚的,只有问清原因,分析对策,对症下药,才能够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讲清幼儿哭泣的弊端

家长可以讲清幼儿哭泣的弊端,爱哭的孩子会被人认为没本事,胆小,不讨人喜欢。当幼儿哭泣时,可以跟幼儿说:“哭泣会被人当作没有用,会哭的孩子很傻,会被人瞧不起。我的宝宝最聪明能干了,肯定不会哭。赶快擦干眼泪吧,还是妈妈的乖宝宝。”

三、说明哭泣不解决问题

家长告诉幼儿哭泣不能解决问题,哭泣很痛苦,不能赢得别人的同情。当宝宝哭泣时,可以问宝宝:“宝宝你为啥哭起来了呢?哭泣难受吗?哭泣后问题解决了吗?”通过提问,帮助宝宝分析问题,知道哭泣很难受,而且不能够解决问题,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不起任何作用。

四、观看动画片比较评价

家长可以陪同幼儿观看动画片,让幼儿比较评价,是勇敢的宝宝可爱还是爱哭泣的宝宝可爱,明确应该向谁学习。

五、同伴交往中学习技巧

家长应让幼儿与同龄的小伙伴玩耍,学习待人接物与处理问题纠纷的技巧。

六、鼓励幼儿要勇敢不哭

当幼儿哭泣时,家长要鼓励幼儿勇敢不哭泣。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幼儿:“宝宝最勇敢了!身体碰到物体了,没有感觉到疼痛,不怕痛,自己揉揉就好了。不哭泣的宝宝最勇敢,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通常幼儿哭泣都是有原因的,家长应弄清楚原因,讲清哭泣的弊端,说明正确的处理办法,幼儿就一定会纠正爱哭的坏习惯。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四岁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只要佩佩赢,就会继续玩下去。但要是她输了,就会吵着说"不算数",或是阻止别人赢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兴了,纷纷跑开,不愿再和他玩。

四岁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只要佩佩赢,就会继续玩下去。但要是她输了,就会吵着说"不算数",或是阻止别人赢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兴了,纷纷跑开,不愿再和他玩。眼见大家都跑开,各玩各的,佩佩跑到妈妈身边,忍不住大哭说:"他们都不跟我玩。"其实,妈妈早就看到佩佩和小朋友吵架的那一幕,明知理亏又霸道的是佩佩,但看到宝贝女儿伤心难过的样子,又是很心疼。妈妈真不知道如何对佩佩做出适当的反应。佩佩的年龄正处于自儿为中心的阶段,她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时要让她自己去摸索,有时要给她引导,如果两者搭配得当,孩子则会成为身心健康,为大家所接受的快乐小孩。对待佩佩这样的孩子,要有一定的方法。

适度安慰,讲请道理

孩子受挫时,适度的安慰是绝对必要的,此时应先同情别人都不跟她玩的感受。等她情绪稍稍缓和下来后,主动邀她玩同样的游戏,并且学她刚才霸道的模样,让她体会别人的心情,知道为什么别人不想和她玩,再告诉她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相信她会容易接受的。当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之后,问问她,是否愿意向小朋友致歉,并再和他们一起玩耍。如果愿意,就带着她诚挚地邀请小朋友们同玩。希望从这样的过程中,能让孩子学会知错就改,及合群,尊重别人的重要。

察颜观色,具体指导

建立尊重他人的观念,是人际关系发展的第一步。然而,佩佩正处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只准自己称王,不许别人赢她的行为,使她的人妹关系受挫,若此时妈妈严厉指责她,或对她晓以大义,恐怕她不能接受,或根本听不懂。如果我是佩佩的妈妈,我会寻找机会观察别的孩子在一起玩的场景。同时,也让佩佩在一旁观察。回家后与佩佩仔细讨论别人友好相处时有什么规则可循,陪她回想自己和别人是如何相处的,比较之后,指导她选择适合的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人,相信她的情形会慢慢改善的。当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非短时间所成。只有父母的耐心指导和温柔支持,才能帮助孩子踏出人际关系成功的第一步。

将心比心,巧妙沟通

幼儿自身能力有限,面对挫折的忍受底低,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常会把责任归罪别人。这果,父母的情绪疏导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她描述当时的场景然后告诉她:"佩佩想赢,别的小朋友和你一样,如果别的小朋友输了,不甘心,吵着说不算,或是阻止你赢,那你会不会生气,还和她玩吗?"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提供她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让她发现自己错在哪里。父母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比较能反省自己提高学习动机,继而拓展各方面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是在和同伴大大小小的冲突中慢慢累积经验,学习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的。

模拟游戏,培养能力

玩游戏时,爱玩又不服输的孩子,审自尊心强且缺乏安全感。他们很害怕输,一输就无法肯定自己。同时,个性好强的缘故,使得他们在无法随心所欲地控制环境时,便以耍赖来否定既定的事实。现代社会竞争强,压力大,父母常鼓励孩子追求胜利和成功,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在失败中可以学习更多的经验。失败可以显露人们的不足之外,让人们学习谦卑、顺服。孩子如果了解失败也有正面意义,可以平和处理失败的心情,加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大人可以和孩子玩输也有奖励的游戏。当然奖励输的前提是说出输的原因。孩子年龄小,也许想不清楚,父母可以循循善诱,通过这种办法,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

孩子太懒怎么办父母怎样教育


不当的家庭教育往往会令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一个“懒”孩子,当你突然发现孩子很“懒”时,就说明孩子的教育方式值得反思。因此,平时教育子女的方式一定要得当,爸爸妈妈们不要教育出一个“懒”孩子来!

这些做法很可能会养出一个“懒”孩子!

1.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动手

现代家庭孩子较少,一家人都把孩子看得很重,溺爱一点也无可厚非。被溺爱的孩子往往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情都没有亲自尝试过。时间一长,孩子就什么也不会,什么事也不想动手,就变成了一个实足的“懒汉”。

不爱运动,不爱动手,每天睡了吃,吃了睡,孩子在变懒的同时容易患上儿童肥胖症,对健康也同样不利。建议家长[微博]平时要养成孩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让孩子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2.把宝贝关在一个小空间

很多家长因为忙于工作,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但又不敢单独让孩子出去玩,于是只好把孩子关在家里。年幼的孩子爱跑爱跳,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长时间把孩子关在家里,他们会失去原有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孩子的思维会变慢,活动能力也跟着减弱,时间一长,孩子就自然而然变懒了。建议家长平时多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出去放放风筝,去田野采摘水果等等,这些简单的活动都能帮助宝贝动起来。

3.不允许宝贝过多活动

孩子爱跑爱跳是天性,但有些妈咪怕孩子受伤,或是孩子把衣服弄脏了等等,于是限止孩子的活动空间,只给他们看看书,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孩子每天都没有动起来,差不多都在坐着,时间一长也就变得不爱动,自然就变懒了。同时孩子活动少,也容易导致儿童肥胖症的发生,对孩子的健康极为不利。

4.纵容孩子天天睡懒觉

孩子偶尔周末睡个懒觉很正常,但有些家长却纵容孩子天天睡得太阳晒屁股才起床,孩子自然会越来越懒。建议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好习惯,每天坚持早上七点左右起床,然后做适当的运动之后吃早餐,上学。如果离得近的情况之下,上下学可以踩自行车或是步行,这样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要每次都睡觉迟到,这会对孩子的学习习惯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也会让孩子变懒。

当爸爸们不配合家庭教育时,宝妈们要怎么办?


家庭教育是一本需要家长花一生的时间来学习的一本书,里面蕴含着无数发人深省的道理。在现代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里妈妈才是家庭教育的主力,但是在这里小编要告诉你,爸爸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力量,这是宝妈们所代替不了的。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一篇文章吧!当爸爸们不配合家庭教育时,宝妈们要怎么办?

【文章分享】

经常看到群里家长说:“老公不支持我,教育理念不一样,叫他看书他也不看,真是气死我了!”然后后面一串抓狂或流泪的表情。隔着几百上千公里的地域只从屏幕跳出来的字眼,我都能感受到这些妈妈们有多恨铁不成钢呀!似乎家庭教育上的重重困难都是“老公不看书”引起的。假设老公如你所愿看了书,是否你们的育儿路上会一路平坦没有争议了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用户交流群辅导几个月以来,家长们尤其是妈妈们都一直在学习着改变着,并让尹建莉老师的教育理念继续影响着其他人。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大家都开始看起书来。不仅仅是陪孩子亲子阅读,更重要的是自己也拿起书本,学习一些先进的育儿知识。也就是开启了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模式。

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可妈妈们却把“自我学习”渐渐变成了“让老公学习”。当妈妈们知道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后,改变以前的错误教育方法的同时,也看不惯其他人的错误教育。外人自然不好去乱指导,可是同处一室的老公就不能避免去“指教”了。

这样就能听到妈妈们如此这般的抱怨:告诉老公让他多陪孩子少玩手机,偏偏找借口不去陪;告诉老公不要干涉孩子,让孩子玩得一身脏没关系,可他就是要喝斥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告诉老公让他好好看看书,一起学习学习,一起把孩子教育好,可就像要了他的命一样,死活不看……并一再强调“都跟他说了多少次了,就是不改。要他看书,就是找借口不看!”脑补这样的情景,有没有很熟悉呢?是否很像对待孩子一样的做法:说了多少次要孩子先写作业再玩,说了多少次要好好刷牙不然会长蛀牙,说了多少次叫孩子不能再说脏话……就是不听,就是没效果,还搞得妈妈们心里一团怒火。

既然说了那么多次没有用,为什么还要继续再说下去呢?已经知道了唠叨没有用,那就闭上嘴巴用行动去影响。对孩子如此,对老公也是如此呀!

也许有妈妈会说,孩子毕竟小,经历尚少。对孩子的这些行为通过学习知道是自己太过管控造成的,现在在孩子面前已经知道怎么控制自己、怎么引导孩子了。我也已经学会怎么去接纳孩子了,可老公那么大一个人,孩子也是他的,他也要看书学习的呀。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呢!况且有些根本不需要他再去学,我都已经直接告诉他怎么做是对的了,已经告诉他看哪些书比较好了,他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就好了。都不用像我这样啃这么多书本走那么多弯路才懂得正确的育儿理念,这样有什么问题?尹老师说过,大人与儿童的关系怎么样,可以映射出与他人的关系。

我觉得也可以反过来,与他人关系怎么样也能看出与儿童关系怎么样。一个人真正的宽容博爱,是不会分对象的,如果真正学会接纳了,不仅仅会接纳孩子也会接纳万事万物。一个真正的“好妈妈”是不可能对着孩子谈爱和接纳,而把控制的手又伸向老公的。

曾经我也是这样,自以为看了几本先进育儿理念的书,就觉得自己懂得了很多,知道要给孩子爱和自由,也深知家庭阅读的重要性。我不能让人给孩子的成长之路使绊子,至少必须要保证孩子在家庭里是平坦顺利的。于是开始不厌其烦地“教育”老公。当老公看手机不陪孩子时,我告诉他不能这样,孩子会学你的样子,你应该捧本书给孩子做榜样;当老公睡到中午不起床还嫌孩子嬉闹吵到他时,我就告诉他,你不能这样,孩子嬉闹是正常的,你睡到大中午才是不正常的,你的这个时间应该拿来看看书;当老公早出晚归没时间陪孩子时,我说赚钱没有陪孩子重要,你多看点书提高点内涵……

结果,换来的是什么呢?老公不仅嫌我唠叨还嗤之以鼻“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专家一样来教育我!”甚至愤怒,“我不喜欢看书,一看我就想睡觉,每天听你这样念叨烦死了!”然后以吵架结束。

为什么会如此执着地要求老公也看书呢?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妈妈们自己并没有看透看懂书里的道理。没有想到改变自己才是所有的关键。妈妈自己内心不够强大,也做得不够好,对育儿知识的一知半解理解不到位,执行不到位,让妈妈们心里从一个无知的焦虑迈向了教育洁癖的焦虑。不仅仅是老公的不配合让妈妈们抓狂气愤,就连外部的一切都看不顺眼了,比如很难找到理想中的幼儿园,没有遇到理想中的老师。似乎想着自己要有个通天本领,把所有人的认知都变得跟自己一个水平就好了。这也是一种“不讲理”的行为:你们都是错的,我是对的。你不按照我说的去做,我们的家就不幸福了,我们的孩子可能就毁了。你要醒醒了,要和我一起并肩作战……

尹建莉老师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当你看了那么多的道理,懂得了那么多的知识,可你并没有真正去体验,就着急地去传播这些知识。就像从书上看到吃苹果可以解渴,自己还没有体验到吃苹果酸酸甜甜的感受,看到老公在吃桔子就告诉他,你怎么可以吃桔子呢?书上说了吃苹果才是解渴的,为了孩子,为了做一个好榜样,你必须吃苹果不能吃桔子!

这想来是多么可笑,可惜自己还觉得唯一正确而不自知。只有自己经历并体验过的道理才能被人相信。

当我发现自己也有这个毛病时,我决定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我和孩子一起阅读,陪伴他玩耍,并在空闲时间做一切我想做的事情。看喜欢的小说,与友人出去玩乐,并继续学习如何育儿育已。我一天的时间不够用了,我希望一分钟能变成两分钟来满足我想做的一切喜欢的事情。我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督促”老公做我想让他做的事情了。

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中,我不时地和老公分享我的成就感。和他分享孩子做了什么可爱搞笑的事情,孩子又有哪些进步和了不起的地方,分享因为我的一个小小的改变孩子竟有大大的不同。晚上,我躺在床上看书,老公躺在旁边玩手机,我再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我很享受两个人这样静静地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老公在手机上看到好笑的视频会开心地拿给我分享,看到什么特别有意思地新闻也会和我说一说,有时我们也会就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

我在书上看到好的段落,我就会说:“老公,我念一段话给你听好吗?我觉得写得真是太好了!”这时老公都会暂时把手机放下等待我念给他听。念完之后问他怎么样,是否可以套用在他生意以及人际交往上。当然,对于老公这种自诩看书就想睡觉的人来说,心里是抗拒看书的。越要求他会跑得越远,念的文章我是要考虑能引起他的兴趣或对他当时有帮助的一些话题。这个其实也不难,因为,好的书它的表现方式或有不同,但道理都是相通的。把这些好的精华放在哪里都是适用的。给他念文章就像他给我看好笑的视频一样,是传递我们的一份快乐,只是单纯分享而不是要求他学到什么。

当不要求老公做得和自己一样时,把与老公“作对”的精力拿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拿来与老公孩子愉快相处,家庭的氛围却越来越幸福。偶尔希望老公陪孩子玩时,老公再也没有不情愿或对抗。当孩子和爸爸玩得乐哈哈时,我总是趁机猛夸老公:“老公你真是个好爸爸!你看孩子们跟你玩得多开心呀,跟我在一起都没这么开心过!”然后穿插说一点爸爸带孩子的好处,并让老公感受到了这个“好处”。后来老公再主动陪孩子玩时,我总是夸他悟性极高,一点就通。这样不着痕迹地渗透一些好的理念,老公非常乐意并接受。

我和孩子亲子阅读,并制造机会偶尔让老公给孩子读一两本。一天晚上临睡前,我依旧躺在床上静静地看着书,老公突然小心翼翼地问:“老婆,是不是不管看什么书都比不看好?小说也可以是吗?”当时我正被书里情节吸引,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好一会儿觉得哪里不对劲一样,我抬头问道“怎么了?”老公说:“如果你说是的,那我就看一看吧。”我一激动点头如捣蒜:“那肯定,那当然!看什么书都比不看好!”我在心里偷笑,要知道咱们家里的书可都是“好书”呀,哈哈。

就这样,老公主动拿起书看,那段时间他基本都是晚上12点后才回家,但临睡前依然会拿起书看一看。而在这之前,我从来没对他说过你应该看看书之类的话。不管什么事,当你放下,身心轻松地不去计较结果,往往生活都会赠送你一个意外惊喜。

海蓝博士在《不完美,才美》中写道:妈妈们,请闭上你的嘴巴,在旁边欣赏,你要是看不惯,就请走开。因为,你要知道,也要相信,很少有爸爸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不会有意伤害孩子。也许不合你的意,但也许合孩子的意,最关键的是,爸爸有爸爸爱的方式,都按你的方法和意见,孩子就等于又多了一个妈,而你因此剥夺了孩子的父爱!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活书。见过的风景,接触的人,经历的事,都是另一种阅读。妈妈们做好自己,眼睛向内看,用自己的行动和接纳来影响身边人。当一点一滴进步变得越来越好时,再向外看去,就会发现什么时候周围的一切也是越来越好了呀!

编辑推荐:

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家园共育《家庭教育-老人总袒护孩子怎么办?》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