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发展
在字汇、句子的长度和复杂难度上,都比以前更为进步。句子中所使用的助词、副词、介词、连接词、感叹词及量词等用语有增加的趋势。
语言上的进展,使得幼儿在控制行为、接纳他人的指示、自我表达和与他人沟通等能力上也大大扩展。
能记住自己家的住址。
能接电话,并传达简单的讯息。
喜欢听故事、有韵律的儿歌,开始能意会一些简单的幽默及笑话。会创造新故事或替旧故事编一个不同的结尾。
边做边说的现象在四岁半、五岁之后有降低的趋势。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以语言,思想控制行动的能力是由外头(边做边说)而内稳(边做边在心里盘算)逐渐发展而成的。例如常见的团体游戏「老师说」:「老师」可以给任何指令,如「用手摸你的鼻子」、「把左手放在头上」等,但只有在附加上「老师说」时,才可以做这个动作。如果没加上「老师说」而照做的话就算错。四岁以下的幼儿玩这个游戏时,往往很容易犯错,他们的行动很容易受声音本身影响。四到六岁之间,这种辨别、控制能力有相当大的进展。这种能力会影响到幼儿其它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及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执行计划的能力。
认知的发展
1.分类能力
四岁的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属性作简单的分类。例如给他们三张图片:各为一只猫、一只狗和一辆火车,四、五岁的幼儿已经能选出火车为三张中的异类,而猫和狗可以归为同类。但是若要求他们对选出的猫和狗的图片给予一个名称时,就很少能答出来。
2.数概念
给幼儿二十块积木(其中红色三角形、蓝色三角形、红色正方形、蓝色正方形各五块),要他们把相同的放在一起。更年幼的幼儿们往往会把一红一蓝配在一起,或把一块三角形放在一块正方形上面做成一个房子。大部分四岁的幼儿都能按照颜色或开头来分类。有些经过尝方式,能成功地同时考虑颜色及形状而分为四堆,可是若问他们:「我们能不能把红色三角形及红色正方形混为一堆?」「它们为什么中以放在一起?」他们虽然在操作上能够区分这些都是红色,但是却未必能回答以上的问题。若问:「红色的积木多还是红色三角形多?」很多幼儿会回答「一样多」。因为他们很可能只把「红色三角形」与「所有的红色三角开」与「红色正方形」来比较,而不是把「红色三角形」与「所有的红色积木」比较。这表示:这个年龄的幼儿在操作上可以作单项或多重分类,但是对于类别之间的层层关系还不能完全掌握。
给四、五岁的幼儿一堆长短不一的竹棒,要他们像楼梯一样从最短的排到最长的数目少的时候还可以,一超过四、五根就可能有困难。五、六岁的幼儿一再尝试以后,有些或能成功,但如进一步要求他取出第三短或第三长的就未必能顺利执行。
这些现象也表示:虽然很多四、五岁的幼儿都能数数到十,甚至到一百,但是对于数的概念仍在发展中。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给他们五朵花分别插在五个花瓶中,问他们:「花和花瓶是否一样多?」他们都会说「一样多」,如果把花瓶中的花拿出来放成一堆,再问:「现在花和花瓶是不是一样多?」,大部分四岁的幼儿可能都会认为「现在花变少了」。因为这个年龄的幼儿判断多少很容易受长度的影响。部分五岁的幼儿在数过之后,虽能会发现仍然一样多。更大的幼儿就会觉得「这个总是真是荒谬,不用数就知道,刚才一样多,现在当然还是一样多」。
3.空间概念
在空间观念上,如果要四岁的幼儿造一个与模型等高的塔(此模型放在一张矮椅子上),他们懂得用手或木棒帮忙测量,而不会像年幼的幼儿用猜的,但是他们往往会忽略起点高低上的差异,一心想造一个从地面算起与模型等高的塔。五岁的幼儿较能超越这一点,但在测量时,则往往忽略了他所用的测量单位(如手的伸展)必须保持一致。
幼儿的空间观念也表现在他们的绘画上。如果四岁左右的幼儿画一座山,山上的树木、房子、人物通常画成与山坡的斜度在直角,而不是垂直于地面。五岁左右的幼儿在玩沙的时候,知道要把电线杆(木棒)插成与地面垂直,但是在他们的绘画当中,仍免不了受山坡斜度的影响。
4.时间概念
在时间概念上,他们还不能把年龄与体形大小的关系完全分开。他们认为大的东西必然也老些;停止生长的东西在年龄上就不再增加。譬如让幼儿看两张不同种类的树的图片,而其中一棵较为高大,然后征求幼儿的意见,看看他是否能根据图片来判断哪一棵树的年纪比较大。四、五岁的幼儿可能很快会说大的那棵比较老。更大的幼儿则认为:不知道两棵树是什么时候种的,根本无法作答。
以上种种描述都表示,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于时间、空间、数、物体的类别等重要概念,都已具有某种程度的直观上的了解,但是他们的判断仍然受眼前的知觉现象主宰,而不是根据推理,往往只注意到一个个分离的最后结果。而忘了把前后转变的过程也考虑进去。例如:给他两排糖,各八颗,在他面前由其中一排拿掉一颗,他一定马上知道哪一排少了;如果再放回两颗,他知道多了;但如果部:「现在这一排比另一排多几颗?」很多幼儿会答:「多两颗。」
5.因果概念
这个阶段的幼儿都很喜欢童话故事。童话中的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感觉、富有人性的。对这些幼儿而言,他们本身的世界观和因果概念,就跟童话世界有许多类似之处。
例如:「太阳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晚上?」
「知道,要不然太阳怎么都是在白天出现泥!」
「天上的云是活的?」
「是,因为它会遮太阳。」或「云它不是会飘到东,又飘到西吗?」
「河里的水是不是活的?」
「是活的,因为会流动。不流动时是在睡觉。」
「天上的云,河里的水知不知道它们要飘(流)到那里去?」
「不知道,因为它没有眼睛。」
现在的幼儿多半比较是就具有相当现实性的常识,这可能是由于父母、老师的传授。但如果不断的追问,就会发现在他们真实的了解层次中,多少混有类似以上所描述的倾向。这个阶段的幼儿,非常渴望了解他们不懂的事,常常问问题,而许多重要的概念及对世界的认识,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
社会化过程的发展
1.自我概念
幼儿在一岁半、两岁左右,开始有模糊的自我概念出现。这种自我认识随着其它认知上的进步继续发展,到了四、五岁,自我概念仍不够成熟,无法达到内省的地步。这一点我们不难从四、五岁的幼儿常常互相自我吹嘘、炫耀中看出来。这种要赢得别人的感情和赞美的自我肯定的需要会促使社会给过程更容易进行。例如:四、五岁的幼儿为了赢得别人称赞他是「好哥哥」、「好姐姐」,领略扮演哥哥、姐姐的骄傲,他会慢慢地减低对家中新生儿的妒忌,进一步去接纳小弟弟、小妹妹。
2.沟通能力
懂得轮流,能够有某种程度的相互协调,能够和其它小朋友作真正互动的游戏。但是在与他人沟通,掌握他人的观点、思想、感觉等方面,仍有不足。
有个实验是这样的:两位小朋友一组,每人各有一套不规则开头的积木,两中间用屏风隔开,甲方小朋友选出一块积木,然后描述给乙小朋友听,让乙猜出甲选的是哪一块积木。结果发现,这些幼儿还不能有效地把讯息传给对方。因为他们常常使用一些只有自己听得懂的线索,并不考虑对方是否听得懂。
类似的情形是,要求幼儿把他听过的故事复述出来,结果他们往往随兴所至地编说,甚至忘记交代重点,使听的人不容易完全听懂。
3.人际关系与道德发展
按照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说法,四、五岁正是产生恋母情结,进而认同父母,将父母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自己的「超我」的时期。对幼儿来说,绝大部份的道德规范是外来的,是由父母、老师等成人给他们的,而不是他们从自己与别人相处的经验得来的。为什么幼儿们会服从、接受,甚至认同这些规范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主要是来自幼儿对这些订定规范者的尊敬感,这种尊敬感是由感情和畏惧交织而成的。幼儿由于本身能力和经验不足,再加上对成人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心理,他们与成人的关系很容易会混合着爱与畏惧的情素,这种情素正是产生认同的原动力。
在这时期,还不能了解许多道德规范的真义。例如:他们知道说谎或偷窃是不对的。但为什么不对?大部分的幼儿只能说「因为那是坏行为」、「会变成小偷」、「会被警察抓抓去」。我们曾作过一项小研究:给幼儿们看一组图片,内容是描绘「小明经过食品店时,看见里面有许多可口的糖果,就偷了一包逃走」的情景。我们要小朋友试想小明当时的感觉和可能采取的行动,结果有不少小朋友表示小明会很高兴,因为他偷到了一包糖,而且他会在到家以前快快地把糖吃掉;大部分小朋友则表示小明会害怕,怕被别人发现;只有少数的小朋友表示小明会发现自己不对,偷偷地把糖放回去。
在这时期,对「什么才是公平的」已有初步概念。例如和上述同一个研究里的另一个情意描述是:一男一女双胞胎一起玩过玩具之后,妈妈只要女孩子去收拾,认为男孩可以不必做。结果听了这个描述后,除了少数之外,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反应「这是不公平的」。其中,有大半小朋友表示如果他是那个男孩,他会帮女孩收拾玩具;其余则表示他们会因为不必收拾玩具而感到高兴。
在这时期,会遵守父母所订定的规范。另一个实验是对小朋友说故事:「小华很喜欢爬树,有一天被妈妈发现了妈妈说爬树很危险,要小华答应以后不再爬树。可是那天下午,小华心爱的小猫爬上树后不敢下来在树上喵喵求救。小华想去救猫,但又想起已经答应妈妈不再爬树了;小华该自怎么办?要不要去救猫?」绝大部分喜欢猫的小朋友都表示要去救猫,差别只是在要不要向在人求救或事后才告诉妈妈。其中,表示不要让妈妈知道的占多数。那些会告诉妈妈的小朋友都认为只要跟妈妈说是为了救猫,妈妈就不会生气了。由此可见,幼儿是否能据实以告,遵守订定的规范,可能与父母奖励惩的标准及执行的方式有关。
父母该为幼儿做些什么?
1.扩大学习的定义
并不是只有上课、做作业才是真正的学习活动,其它的全是与进步无关的游戏。其实,许多发展之间都是相互有关的,例如:掌握数的概念与幼儿操作物体的经验有关;鼓励幼儿自己说故事,有助于幼儿的表达、逻辑思考和体会他人观点的能力。父母应该在了解和爱的前提下,为幼儿安排丰富而有利的学习环境,扩大他的学习范围。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所学到的,将会环境比刻板的、严肃的、局限的学习活动来得多且有效。
2.多陪幼儿从事各种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由有经验者在旁适当的指导,那么,学习成果将会比任其自然发展、自己去摸索来得快又好。在学前阶段,父母正是最好的指导者。只有平常多和幼儿一起参与各种活动,才可能了解哪些活动最适合幼儿、最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对幼儿的发展最有帮助。在共同参与的同时,父母还能察觉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及进步情形,分享幼儿成长的喜悦。
3.配合幼儿的发展程度去指导学习
现在很流行把幼儿送去学钢琴、舞蹈、绘画,甚至教幼儿写字、学英文,这些是否真对幼儿有帮助呢?与其勉强幼儿学会几只简单的舞,不如加强他整体的韵律感,能把音乐节奏、感情、想象力和身体的动作配合起来。因此,父母在指导幼儿学习时,必须要先经过明智的判断,选择能引发幼儿之学习动机,并能配合幼儿发展的学习活动。不要揠苗助长,以免反而有碍日后的学习。
4.针对特定的行为来奖惩
避免像「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聪明、漂亮的幼儿」或「怎么这么笨,什么事都做不好」这类笼统的、人身式的称赞或攻击。因为,太多虚浮不真的评估容易让幼儿变得虚荣,等日后不再有这类的恭维或幼儿自己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时,会无法适应。负向的攻击话太多时,也会伤害幼儿的自遵,降低他的自信,他甚至会干脆以「坏幼儿」来赢取注意。因此,父母施以奖惩时,必须指出幼儿当时的特定行为,例如:「你画得真好看」或「不可以随便拿走别人的东西」。
5.作好入学前的准备
幼儿入学后是否能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是否能跟得上学习的进度?是否喜爱学校的生活……等,往往对他日后一生的方向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入学前,父母最好要让幼儿有与他人相处、参与团体的经验和能力。同时,也要让幼儿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集中注意和有自律能力等。以适应小学阶段较规律的课程安排。
许多年轻的家长经常抱怨他们的孩子坐不定、立不定,每件事都只有5分钟的兴趣,因而怀疑孩子是否得了多动症。孩子的这种表现恰好反映了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注意就是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在一定的人或物,它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做到。无意注意则是自发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譬如幼儿园教师教小朋友画画,这时就需要有意注意,小朋友要仔细地看,认真地画。突然窗外响起了鞭炮声,小朋友的注意会不约而同地转向窗外,这就是无意注意。正是这种无意注意干扰了有意注意,使老师的上课内容不能进行下去。
在婴儿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内容的丰富,活动范围的扩大,逐渐出现有意注意。4-6岁的幼儿,开始出现一种探究心理,有探察一切的愿望,喜欢东看看、西摸摸,只要是新鲜的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由于言语的发展,开始能做到使自己的行为服从成人的要求,有意注意逐步发展。但这时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散、转移,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往往只有5分钟,所以不要以为这些孩子得了多动症。
幼儿的注意力是能通过培养而加强的,在幼儿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学习目的实践证明,幼儿对学习的目的性越明确,注意力越容易持久。
2.培养兴趣幼儿对某项内容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容易集中而且持久,故幼儿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形象生动。
3.劳逸结合经5-10分钟的学习后要让小儿有几分钟的自由活动,切忌连续作战。
4.创造良好环境学习时尽量保持室内外安静,成人不要在屋内多走动,不要与孩子讲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话。成人看电视、录象应有所节制,在小儿学习时最好不要看,或应调低音量,以免幼儿分心。
记得不到2岁,香香就开始看动画片了。香香起先爱看的是《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还更喜欢《花园宝宝》,大点了,倒是更喜欢《天线宝宝》。随着她渐渐长大,无意中给她放了个《巴布工程师》,也是超级喜欢,还有《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以及《大耳朵图图》,也是她超级喜欢的,有一段时间这两个片子轮流放。对了,还有《喜洋洋和灰太狼》,估计全天下的孩子都喜欢。最近,喜欢《老鹰捉小鸡》和《哪吒》,半年前,妈妈还给买了《布奇》系列,也蛮喜欢。电视上的《熊出没注意》,原来很不喜欢,害怕,熊一出来就大声叫“不看不看”、“关上关上”的,现在也开始喜欢“熊大”、“熊二”了......我想,天底下的孩子都一样,人人爱看动画片,只是兴趣点不一样而已,就像人人喜欢美食,胃口偏好不同而已。我们对香香的看动画片的愿望,几乎是100%满足。我们家是这么一个情况:客厅一台大电视,我一个笔记本电脑,她妈妈一个笔记本电脑,香香一个专门的笔记本电脑(我淘汰的旧电脑,thinkpad,放动画片绝对没问题,方方正正的大屏幕),她哥哥是一台IPONE 4S,全家无线上网。所以,人人想干嘛干嘛,都很满足,都很自由。通过观察,我总结了香香看电视或者动画片的几个特点:1、她累了自己会休息和调整,分散一会精力,比方,眼睛东看看西看看的,比方,忽然想起什么就跑过去,比方,发一会呆。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很专注的。2、经常看着看着就不看了,不感兴趣了,只是当做背景音乐和背景视频。有的时候,你可以直接关机,有的时候,你关机她会不乐意。那我们就尊重她的意见,她就象征性看一眼,以示“主权”,然后又跑去玩了。写到这里,我出去了一趟,老婆在逛淘宝,电视在放着布奇,沙发上没有香香,仔细一看,正呆在自己的读书角“看书”,念念有词呢。一见我就说: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那就讲吧。关了电视,我抱着她讲故事,我没讲两句话,她就自己接上来,讲故事就变成了编故事,几乎每次都是这样。3、从来不和我们抢电视。有时候晚上,全家人追肥皂剧看,她不爱看,也不看动画片了(够了),只是在我们身边玩自己的游戏,根本不用你管。时不时和你说几句话,及时回应一下就好。4、她从动画片里面学到了很多很多啊,经常让我们惊叹,这就不多说了(可能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5、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她看得有点多,我们也从不拒绝。只是在合适时机(拿捏好),提议和她玩别的游戏,或者出去玩,她是很容易答应的。当然,也有不乐意的,那就听她的,让她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有的时候有事情要外出确实不能看了,不能商量了,她反而很好商量。我们几乎从不拒绝孩子(引导和商量就好了),很奇怪,平时越不拒绝孩子,越能在关键的时候,获得孩子的配合。我想,最关键是:一个充分满足的孩子,一个对自己的动画片拥有完全掌控权的孩子,她自然而然会用理性的、放松的、沉静的方式来掌控自己的拥有。动画片如是,哪一个,又不是如是呢?当然,先申明一点,我们完全充分满足孩子看动画片的欲望,不是把孩子交给动画片,这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千万别搞错啊。父母的充分陪伴,永远是前提的前提,没有这个,什么都不要提。什么是充分陪伴?一是时间的充分,二是精神的充分。时间的充分好理解,是数量层面的意思。精神的充分,则是讲陪伴的质量,陪伴还必须是高质量的。什么是高质量,就是不给孩子压力或者压力很低的陪伴(详阅《妈妈,请这样爱我》)。综合这两个条件的陪伴,符合这两个条件的陪伴,做到这两个条件的陪伴,是不容易的,可以说,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这只是第一个前提,还有第二个前提:除了动画片,别的游戏,别的好玩的,别的孩子想要的,同样要充分提供,不是就靠动画片解决问题哦。这两个前提充分满足的基础上,孩子想选择动画片了,予以充分满足。有的伙伴说,林老师,我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你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也就是说,父母缺位,动画片就会代替你行驶父母的职责,孩子就会彻底爱上动画片,因为,对他来说,这就是爸爸妈妈。那怎么办啊?这种状态下,那就更不能阻止了。若阻止了,孩子就连这个爸妈都没了!孩子还能“活”吗?所以,你的陪伴,你的爱,你的尊重、理解、信任要够够的,同时,动画片也要够够的。这就是:无分别的爱。无分别的爱,充分的满足,永远首先是父母的爱、陪伴、尊重、理解、信任......其次,才是表现为对外在的事务的无分别的接纳、顺应和满足。从始至终,我可没有告诉你:让孩子看动画片吧,把孩子交给动画片吧,这样多轻松啊......看动画片有什么需要努力的?!你要努力的根本,不是动画片,而是那两个前提条件啊。劝妈妈们,都努力去做全职妈妈,努力抽时间多陪伴孩子,除了时间要够,更重要的是质量要高,要去尽量做到无分别,充分尊重和满足孩子,尤其是前三年,对小生命至关重要啊。伙伴们,很多时候,我们是看不到孩子的伤的,若我们能看到,所有的妈妈,都应该做全职妈妈,至少是在孩子3岁前。若有人对你说,你是博士你是教授你是......在家带孩子是不是大材小用?告诉大家,培养一个人格健康的孩子,是对社会的最大的贡献,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母仪天下。这个世界,扭曲的灵魂已经很多了,小心不要再多一个。至于“狼爸虎妈”们,我只想说,我们看不到孩子的“伤”,也看不到自己的“伤”,若看到了,就绝不会这样了。而要看得见自己的“伤”,看得见孩子的“伤”,除了无分别的爱,再没有其他的途径了。另外,有学者从各个方面证明,看电视看动画片对孩子的损害,也许,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如果我愿意,我一定也可以组织一个学者团,论证看电视看动画片对孩子的益处,那一定也是很有道理的。所以,我常说,这样的研究,没有太多价值和意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着眼点不对。我们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比较低的技术的层面,放在不是生命的核心的外在的层面:眼睛啦,身体啦,注意力啦,阅读啊,大脑啦,左边啦,右边啦......从这个角度着眼所看到的世界,就如同“盲人摸象,各执一端”,很容易流于片面、狭窄和偏激。须知,这些零零碎碎的局部和外在,都不是教育真正的精义之所在。教育真正的精义,是心灵的需求。电视、动画片、互联网、IPHONE......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非得把这些东西认为是教育的敌人,这个真是有点意思。这样的思潮,严格意义上,是反文明的,是反智的。也许你会说,这些东西,有好有坏,好的提倡,坏的抵制。那好坏的标准呢?如上所说,我们总是从外在的较低的层面来理解,就很容易形成偏执,形成自以为是。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教养,更高的、更整体的、更智慧的、更接近真理的心灵的角度、高度和标准就丧失了。如此一来,一定意味着你对小生命的不尊重、不理解、不信任会很多很多,而真正伤害小生命的,不是电视,不是动画片,不是互联网,不是IPOHONE,而是这些挥之不去的笼罩在生命成长上空的浓重的不尊重、不理解和不信任,以及由此带来的必然的恐惧和伤害。人只要从外在出发,从分别心出发,不管是什么目标,最后收获的,都是伤害。其实,人的心灵真正需要的只是:对心灵的所有的需求,一概予以无分别的尊重、理解、信任、接纳、顺应、满足......在这样的爱的浸淫中,有朝一日,生命自会明悟到:原来,一切了无分别。
相信各位家长都知道,与宝宝一起做“亲子游戏”,是促进孩子智商情商、动手实践能力的好机会,根据不同年龄与不同孩子的特点,准备不一样的亲子游戏,有利于帮助孩子培养起更加健全的人格、促进身心发育。可是,“亲子游戏”的设计可是门大学问!
不少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游戏、或是同一个游戏玩得久厌倦了,从而找不到让孩子有兴趣的亲子游戏。针对这一问题,小编整理了学前时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的孩子所适合的游戏。在这篇文章里给宝爸宝妈们推荐几个适合4-6岁宝宝的亲子游戏,赶紧一睹为快吧!
这个年龄阶段,宝宝逐渐开始了社会交往,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因此,爸爸妈妈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间,同时要赢得孩子的信任。
故事分享会:每天(或定期)与孩子进行比较深入的沟通,鼓励宝宝把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要把自己在公司或生活中的事情告诉宝宝,逐步引导宝宝分清现实与虚拟、提高故事讲述能力。也可以采取“天气预报”的方式,让宝宝用天气来形容心情,并进行具体的描述。故事分享会,在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同时,能预约的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如果作为家庭保留项目慢慢延续,没准孩子未来会是个伟大的小说家。
对对子:
家长与宝宝一起,边拍手边说:“我跟宝宝做游戏,我说大,你说啥?”宝宝要对:“您说大,我说小。我说多,您说啥?”家长再回答:“你说多,我说少。我说白,你说啥?”等等。增加亲子和谐关系,锻炼孩子思维与语言能力。同理,进行“水果接龙”、“食物接龙”均可。这个比赛,语言能力和记忆力都在迅速提高的孩子,可能没用多久就能轻轻松松的赢过你啦。
做清洁洗衣服:
是不是孩子总在做家务的时候粘着你?不如带孩子一起洗一次衣服吧!做家务,尤其是洗衣服,是最有利于宝宝身心健康发育、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游戏活动。家长在洗衣服时,请宝宝在一旁帮忙,把相同颜色(或大小)的衣服分类放在一起,或把不同用途的衣服放在一起。与宝宝一起清洗衣服,有水花的互动,大大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但一定要用温和亲肤的洗衣液,才能让宝宝开心健康地玩耍。与宝宝一起做家务的亲子游戏,有利于帮助他们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爱家庭的责任心。在做家务时,不管是洗洁精还是洗衣液,都要用有保证去渍无残留的品牌,以减少对宝宝的伤害;同时家长要有适当的引导哦。
小贴士:
在与宝宝做游戏的过程中,不要因为他们犯错就着急责备、也不要自己打破定好的规则、更不要袖手旁观或指手画脚,要以欣赏、参与的角度进行游戏。合理引导,让宝宝学会正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性格,最重要的还有维持和谐有爱的亲子关系!
核心提示: 4岁左右是词汇量飞跃发展时期。在词汇量不断增加,词类不断扩大的同时幼儿所掌握的每一个词的含义也在逐渐确切,如4岁
幼儿知道不仅自己是儿子而且爸爸也是爷爷的儿子。随着幼儿交往范围的扩大,4岁幼儿能够独立地讲述事情,但仍具有情景性,而且在游戏中
在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常出现自言自语。
孩子学习外语也是有黄金期的,妈妈们注意了,当孩子4岁的时候,就是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段,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在语言上打好了基础,往
后就能轻轻松松的学好外语了。
4岁是言语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这一年中儿童的言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外语学习的黄金时期。
这是因为,4岁时,绝大部分幼儿基本能发清各种元音和辅音,对语音的意识也明显发展起来,他们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待发音。你会
发现他们有时特别专注自己的发音,他们会有意识的重复练习,或故意回避难发的音,或为自己的错误申辩。
4岁左右是词汇量飞跃发展时期。在词汇量不断增加,词类不断扩大的同时幼儿所掌握的每一个词的含义也在逐渐确切,如4岁幼儿知道不仅
自己是儿子而且爸爸也是爷爷的儿子。随着幼儿交往范围的扩大,4岁幼儿能够独立地讲述事情,但仍具有情景性,而且在游戏中在遇到困难和
疑惑时常出现自言自语。
4岁是语音口腔定型期,同不同方音的人接触能学到比较地道的口音,这一时期是学习母语和外语的关键期。因此,要提高幼儿的语言文字
智能,父母等成人要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力规范自己的发音,注意自己的措词,与幼儿一起惟妙惟肖地描述周围的人事物,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及交往和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充分地自由表达。
4岁孩子是语言发展关键时期,这时孩子很容易接受听到的话和声音,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外语。再加上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能够形象地
模仿出成人的发音和语调,发音准确而清晰。4岁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较强,而语言的学习也是需要依赖机械记忆的,所以4岁的孩子完全有能力
学习并掌握外语的日常口语。从小学习外语不仅为正确发音和掌握口语打下基础,并且能够培养孩子对外语的兴趣,为将来进一步学习书写和阅
读做好准备。
孩子学说外语,最好是通过日常生活,在与人交往中学习,学习内容应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既便于学习和理解,又便于记忆和掌
握。单词和句子可以同时教,学会了一些单同后,就可以教简单的句子了,然后再通过句子来扩展单词。教孩子外语时,每天都应坚持教一点并
复习已学过的内容。
教的方法很多,多种方法可以结合运用,选择一些简
孩子小,生活中难免要犯错。许多父母常会为了宝宝的闹情绪,而伤透脑筋。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时,父母就需适当给予处罚,让孩子了解他的这些举动是不对的。
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孩子得到反省和警惕,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呢?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9、排豆子
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把握原则、控制情绪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
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
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喜欢《如何满足4-6岁孩子的学习方式》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6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