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起床时间,一部分孩子还在寝室,阿姨在忙着帮孩子穿衣服。一部分孩子在活动室,我在忙着给孩子吃午点,喝豆浆。
州州走过来:“老师,我要尿尿。”我牵着他的手来到卫生间,眼睛同时瞟着活动室。
都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两岁左右,两个月以来,几乎都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入厕的——一方面是怕他们尿湿,一方面则是,我们的任何动作都必须是迅速的:稍慢一点,这里没有弄好,说不定那里就出问题了。两个月过去了,这些天,我开始鼓励能够自理的孩子自己入厕,但都是在老师的守护下完成的——完了,还得把他们提得不太整齐的裤子加个工,同时表扬表扬他们的能干,给一个亲吻或拥抱奖励一下。
我把州州带到卫生间,问他:“你会自己尿尿吗?”“会。”州州自信地点头。“那今天你自己来,老师看着你。”州州开始脱裤子。就在这时,靠窗坐着的一个孩子把自己的椅子转向窗户,开始向上爬。来不及跟州州说话,我跑过去,把孩子抱下来,同时,另几个孩子还要喝豆浆,我又忙着倒豆浆了。等我忙完,身后一个孩子碰我的腿,回头,是州州。“老师,你看着我尿尿。”我一惊:州州竟然一直跟着我!他会不会忍不住尿湿了裤子?我连忙拉着他又来到卫生间,恨不得立即帮他脱下裤子,可州州却不慌不忙地站在便槽上,开始慢慢地动手往下脱裤子。看着州州的慢动作,我担心着州州会不会因为太慢尿在身上,克制着自己要帮他一把的冲动……直到州州慢慢站起来,确认他的裤子一点也没湿,我的心才放下来,看着他慢慢把裤子提好,再帮他整理一下,忍不住抱着他:“你真能干!”
我知道随着天气转凉,孩子会越穿越多,还是会需要老师的帮助的。可是,趁着现在穿得不太多,锻炼孩子一下,应该是很必要的,至少,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有必要。虽然这样做,会让自己多一份担心,说不定还真的会有麻烦。可是,信任孩子,给孩子机会,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吗?
州州,男孩,二岁零四个月。家长总是说,孩子动作慢,希望老师多帮助。可是,他竟然忍着等着“老师,你看着我尿尿”,能独立地完成这样一件对成年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事,对孩子是多么重要啊!
信任孩子,才是对孩子更深沉的爱。
我们为你鼓掌
户外活动我们班开展的是玩呼啦圈。说实在的,这么小的孩子面对那么大的一个圈,也确有一定的难度。当时孩子们对于我的示范手臂摇圈,无从下手。但孩子的好动天性和我的督促、鼓励,孩子们坚持不懈的练习着,不厌其烦的重复着摇圈、掉圈、拣圈一系列动作。
可唯独郑光润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我走到他面前,轻轻地问他:“你怎么不摇?”他看了看我,低下了头,我又跟他说:“你看小朋友们都在练习,你也练一练,坏了不碍事的。”可他还是不练,也许是不会的缘故吧。就这样我们一到活动时
,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拿圈、玩圈,并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们的技艺大有长进,并且三五成群的展开了比赛性的竞技。可郑光润始终还处于旁观者的状态,我越来越觉得在这个事上,他好像是被排斥在大集体之外了。他应该学会自立、勇敢、坚强,与小朋友打成一片。于是,在一次活动前,我与他进行了一次交流,当我问他为什么不愿意玩圈时,他还是红着脸不说话,我又耐心的询问原因,最后他才小声的告诉我说,他不会,怕小朋友嘲笑他。听了后我心里一沉,这孩子心太重了,我摸了摸他的头,告诉他,小朋友们都不会,你们的本领都很大。听了后,我看到他的表情略有好转,于是我继续诱导他,你会吗?你给老师摇一个看好吗?这时只见他慢慢的拿起了圈摇了起来,我带领孩子们为他鼓起了掌,他羞涩的笑了,看着他久违的笑容,我心里一阵释然。
不要吝惜你的赞美
最近,我们园学了一套新体操。刚开始,孩子们兴趣都很浓厚,学的也挺带劲。可是没过几天,有几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就故意东张西望,假装看不见前面带操老师的眼神。有的说个不停,有时还蹲在地上。我有些看不下去了,瞪了他们几眼,他们还是故意不看我,继续聊自己的。真是急死了!难道孩子们的兴趣就这么短暂吗?
今天又到了早操时间,刚做了一会儿,他们几个有开始捣乱起来,我开始狠狠瞪了他们几眼,没过几秒钟接着又开始。我想这样可不行,走过去对他们几个说:“我看刚才你们做的动作真好,好像是一个功夫大侠”。
“呀!淑鑫的手臂伸的真直哟;!宇飞跳得好高!”我这一夸,这几个孩子较起劲来,一个比一个做得认真。紧接着,全班所有孩子做的都很认真,可能都想让老师夸一夸自己吧!到底是孩子呀!
经常听到家长说起:一定争取要让孩子进某某重点校。
为什么要进那所重点校?不少家长的答案可能归于笼统的结论:名气在那儿摆着呢。更懂行的家长会说,学校的理念很先进、教师的水平都很高。
其实,在不少人心目中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理由,择校甚至择班,他们希望给孩子找一个更好的“圈子”。
说到“圈子”,大家可能觉得格调有些下降了,但事实上,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圈子,家长择校育儿也不例外。
按度娘的解释,所谓“圈子”,指的是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
有句老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之深,而对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而言,其作用更为深远。
在不少家长眼中,让孩子幼年时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受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很有用。选择“圈子”其实就是家长经常说的:要和比自己学习好的孩子一起玩,并远离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好同学可能比好老师更重要,学校真正的价值是给你的孩子一群同伴,所以在给孩子找学校时,首先要看那里有没有好的同学。”
当然不排除少数“深谋远虑”的家长,他们认为,一般能进贵族校、重点校的孩子家庭非富则贵,这样将来孩子的朋友圈就不同,而且同这些小朋友的家长做朋友对成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用处的。
在笔者看来,家长希望为孩子创设一个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而去关注“圈子”,这样的初衷合情合理,不过过于功利地引导孩子去“混圈子”,很可能难遂人愿,而且可能让孩子容易心态失衡,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记得北京有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曾说过:好的教育,应该包括好学校、好老师、好伙伴和好家庭。
择校,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选择“好伙伴”。
不仅在择校时,在平时育儿过程中,“找圈子”也成为今天众多孩爸孩妈的必修课。包括妈妈圈、父母圈、班级圈、课外圈……几乎每位家长尤其是妈妈都或多或少参加了一些育儿圈。在圈子里头,年轻的父母们交流心得、抱团取经,忙得不亦乐乎。
笔者的一位朋友是位公司白领,每到周末,他基本上都会陪着自己的孩子参加亲子活动。原来,他和平日里认识的一些朋友自发组建了亲子活动圈,大伙一起带孩子外出活动,费用AA制。为了让活动丰富多彩,他们不仅自己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内容,还会组团参加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种活动。
“现在家里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孩子,缺少玩伴。有个圈子大家带孩子一起活动,既给孩子找到成长小伙伴,也让我认识不同行业背景的家长,大家彼此交流,在教育孩子、个人事业上都很有收获。”朋友的一番话一语中的。
今天,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各类智能设备的遍地开花,正如苹果手机的“果粉”、小米手机的“米粉”,借助前沿的可穿戴移动设备,一些家长和孩子开始尝试新的“圈子”玩法。
比如,儿童手表近日成为家长关注的新热点,除了防止孩子走失的安全定位功能外,有的儿童手表开始尝试孩子之间的社交功能。最近华为推出“荣耀小K”儿童手机便主打互动牌,通过双向高清通话让父母和孩子实现自由交流、奖章推送游戏鼓励亲子互动体验,同时还首次试水“摇一摇”添加好友功能。
和成人“摇一摇”盲目添加陌生人不同,这款儿童手表添加好友的目的性非常强,孩子喜欢和另一个使用该款手表的小朋友玩才会使用摇一摇功能进行添加,而且家长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当两个孩子通过儿童手表互相添加为好友后,平时彼此间可电话沟通聊天。随着孩子社交范围的扩大,家长们同时也进入一个更为开放多元的“圈子”。
不过,新的问题来了。
在这个渠道壁垒不断打破、信息日益超载的时代,家长们在育儿择校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我找对“圈子”了么?
的确,如何选择“圈子”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事实上,所谓的“好”是相对的,真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什么是“适合”?两个关键指标——实际条件和发展需求,符合家庭实际条件、符合孩子个性特点、符合孩子成长方向的应该是适合的,否则没必要过多、过高地去追逐“圈子”、浪费精力。
和往常一样,下午上完班队会后,我夹起书往办公室走去,所不同的是,一路上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课上竞选班干部的那一幕:台上十七名候选人依次郑重其事的作着自己的演讲,生怕有丝毫的疏忽;台下四十几名观众兼评委认真地倾听着、记录着,并在心里权衡着应该把宝贵的一票投给谁……这场面真不亚于美国的总统大选。经过激烈地角逐,有十名同学如愿以偿,当选为班干部,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想着他们已渐渐长大,作为老师的我也轻轻地舒了口气。
当我走进教室,正准备随手关门的时候,才发现身后原来跟着一条“小尾巴”。圆圆的、胖乎乎的脸蛋,头微微低着,一双大眼睛不好意思地看看我,也许是想让我早点发现他吧!他,我们班有名的小“调皮鬼”——宋华伟,刚刚参加完竞选,又胜券在握,这时跑来干吗?
“来,有什么事进来说吧!”我摸摸他的头说。
宋华伟慢吞吞地蹭到了我的跟前。这家伙,平时就把“调皮”二字写在脸上,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过,这时候的他却没有了以往的调皮劲儿,显得有些腼腆。
“有什么事吗?”我盯着他的眼睛问到。
听到我的问话,他赶紧低下了头,脸一下子红到了耳际,手不断地搓着衣襟,还不时地偷偷看看我。好半天,才像下定了决心似的,把头重新抬起来,嗫嗫嚅嚅地说:“老师,您还相信我吗?我,我刚才的演讲稿里很多地方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我…我为了取胜,让爸爸帮我查找的,骗了您和同学们……”
哦,原来是这样!刚才他的演讲的确很精彩,比起其他几个人来,堪称句句经典,不时博得同学们的掌声,最终以最高的票数获胜。想到这里,我不免有些失望,面前的孩子竞争意识强,好胜心强,可为了取胜,竟……
可转念一想,对于主动认错的学生,我应该“宽大处理”呀!宋华伟的这种心理也许就代表着一大批孩子,还是想个办法先安慰一下他吧!我沉思了一会儿,问他:“哪些内容是下载的?”他从口袋里掏出稿子一句句指给我看,并把自己特别有创意的地方也指了出来。我边看边点头,最后赞许地说:“从你的稿子来看,你下载的这几句话与你自己的想法上下衔接自然,不生硬,这说明你很聪明,动了脑筋,没有偷懒……仿照别人的文章写,就说明你心里认他为老师,老师怎么能怪学生呢?模仿并没有错,何况你又用的恰到好处。今天,老师还要更加表扬你呢。”
听完这些,小家伙心里美滋滋的,不由得眉开眼笑,转身刚要走,又停下来,好象作了很强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又转过身来,抬起头,鼓足了勇气一字一句地说:“老师,谢谢您,可我真的错了,我在竞选前为自己拉选票了,我从网上看见很多总统选举时,也都是这样的……”
啊,我的头脑里不由得“嗡”的一下子,这么点的孩子,居然学会了这些,未免太……但不久,我又平静下来,毕竟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孩子为了取胜,有自己的想法也许没错,我还是听听吧!
我又一次心平气和地问他:“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他好象找回了自信,小大人似的义正言辞地说:“我是为了竞选成功,因为只有成功了,我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才能为班级做事,为同学们服务,也让咱们班更优秀。”
听完这些,我又试探着问他:“那你能不能真正按照说的去做,不让同学们失望,不让老师失望?”
“一定能,我相信自己能干好,也希望老师、同学们信任我、支持我。”说到这里,他紧紧地握了握拳头,目光里充满了自信与坚毅。
“老师相信你,也支持你。”当我随口说出这句话时,他像获得了赦免,激动地跳了起来,然后又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声“谢谢老师”,然后一溜烟地跑出了办公室。
望着他乐颠颠离去的背影,我也摇摇头笑了,可随即又陷入了沉思: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孩子们的思维越来越开阔,知识面也越来越广,而孩子更需要的是老师的宽容与信任,甚至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学生的错误只是粗暴与武断?为什么直到有学生主动认错时,才觉察自己错了呢?很多时候,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的机会,对别人信任,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今日午休,孩子们特别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说:"安静、安静!"孩子们也没啥子反映,仍然各说各的,这可怎么办?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和孩子说咬耳朵。没想到还挺好的呢。
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声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闭上秋水。我这一行为一下子被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吴老师,你对他说啥子?"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眯的样子说:"谁闭上秋水就告诉谁。"我对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同样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请你快快闭上秋水,好好睡一觉,祝你做个好梦!
就这样,孩子们都甜甜地睡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原来,爱是恁地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就能使孩子感到爱的真谛。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捉住良机,千万不要训斥或变相体罚孩子。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的心也变了,变的和我们小时侯大不相同,读懂孩子的心,简直是件难事,过多的干涉,会带给孩子一些无如。是以,要因势利眼导,RAND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我想,这两句话也可以视为给家长们的赠言。不过,若想真正的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并不容易。
复杂的对象,简单的教育,正是教育困难的重要原因。如果以简单的教育对待复杂的对象,也必然导致教育无效或失败。所谓复杂,是说今日孩子接受了复杂的大量信息,由于难以消化、难以适应而产生了复杂心态,甚至模糊了与成人的界限;所谓简单,是指今日教育在原有的体制内循环,父母由于无法面对新人类新世界而显得简单尴尬,甚至连自己也困惑不已。
如果,以前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今天则倒了过来,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
那么,怎样了解孩子呢?具体说来,要多陪孩子玩一玩,要耐心听孩子讲话,要与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要看一点《少年儿童研究》之类的报刊书籍。
21世纪已经向我们匆匆走来。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孩子,既有良好的机遇,也有众多的麻烦。例如,心理障碍增多等等。因此,为了孩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为了家庭长久的幸福,再也不能漠视对孩子的了解与尊重了,否则,我们将遭受无情的惩罚!
今天的孩子难教育,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难在哪里呢?有人说知识不足,有人说方法不当,这些都是对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对今天的孩子缺乏了解。有些父母也许不服气:知子莫如父母,我们天天看着自己的孩子,难道还不了解他(她)?
让咱们来看一些事实吧。
住进高楼里的孩子孤独感增强了,父母们于心不忍,建议孩子外出跑跑跳跳,孩子却回答:“没劲!”鼓动孩子找邻居伙伴玩玩,孩子竟说:“不愿意”。
如今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卡通(漫画)。有位干部是儿童图书奖的评委,抱回家许多获奖图书。可儿子毫无兴趣,却用零花钱买回近百本卡通,忘了吃饭,忘了功课,忘了睡觉,看得开怀大笑、浑身乱抖。父母困惑不已,要过卡通书细看了半天,居然看不明白:这是什么鬼东西,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可问题是孩子一看就懂,一懂就迷,您是大人怎么就看不懂呢?
正如读书一样,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最难读的是子女这部无字之书。做父母的,要透过子女的内心世界,读懂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年,也就是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喜欢《看着你渐渐远去为你祝福》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喜欢你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