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媛在联合国“每个妇女、每个儿童”活动致辞

01-27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彭丽媛在联合国“每个妇女、每个儿童”活动致辞”,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纽约当地时间9月26日下午(北京时间2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参加强联合国“每个妇女每个儿童”倡仪活动,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对妇女、儿童和青少年生命健康的关注。全程进行英文演讲。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一个有关“每个妇女、每个儿童”(EveryWomenEveryChild)倡议活动上致辞全文SecretaryGeneralBanKi-moon,ladiesandgentlemen: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女士们先生们:It’sagreatpleasuretojoinyouforthishistoricalmoment,thisstrategyisthebestinvestmentwecanmakeinafutureofhumanity.Betterhealthforallinaglobalchallenge.IamgratefultobetheambassadorforHIV/AIDSofChinaunderWHO.Itgivesmemorechancetohelpmeetthehealthychallenge.非常高兴能与大家一起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个战略是我们对人类未来的最好投资。它致力于全球挑战下世界人民更好的健康。我十分荣幸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结核病/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使我有机会参与应对全球健康挑战。In2006,oneofmyfirsttripsasChinaAIDSambassadortookmetoapoorvillageinChina.There,Imetafive-year-oldboy,namedGAOJun.Hewasshortandskinny,withfesteringskinallofhisbody.HavinglosthisparentstoAIDS,hadnoonetolookafterhim,hedidnottalktoanyone,orlookothersintheeye.2006年,我担任全球健康大使的首个行动就是到中国一个偏远农村,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名叫高俊,又瘦又小,全身皮肤溃烂,他的父母都死于艾滋病,无人照管,他不与人交流,也不敢直视他人。Seeinghisconditionwasheartbreaking.Fromthatmomenton,helpingAIDSorphanshasbeenatoppriorityforme.Togetherwiththegovernmentandcivilsociety,Iraisefundtobuildschoolsandfindtreatmentforthem.看到他的处境,我十分心痛。从那时起,帮助艾滋病孤儿就是我第一要务。通过与政府以及民间团体通力合作,我筹集资金为这些儿童建立学校并寻找治疗方法。Alleffortsquicklypaidoff.WhenIsawGAOJunagain,helookedmuchtallerandhappier,hisfesterwasgone.Andhejoinedmeinmakingapublicserviceatcalled“TogetherForever”.Hetoldmethathisdreamistobeapilot.Ihopehisdreamwillcometrue.很快,付出就有了成效。我再次见到高军的时候,他长高了,比以前开朗了。往日的痛苦烟消云散。他还和我一起谈论一项名为“永远在一起”的公益活动。他告诉我,他想做一名飞行员,我希望他能够梦想成真。IhavemethundredsoforphanslikeGAOjun.Nothingmakesmehappierthanseeingthesechildrengrowupstrongandhealth.Oneofthemhasstartedherownfamily.WhenIfirstmetNannan,shewasonly13andinpoorhealth.Throughregulartreatment,shegotmuchbetter.Shethengothappilymarried.我见过上百个像高俊这样的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比我看到他们强壮、健康地长大,更能让我感到高兴了。其中一个孩子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当我第一次到这个名叫楠楠的女孩时,她只有13岁,身体很差。经过定期的治疗,她现在好多了,而且已经幸福地结了婚。Threeyearsago,sheandherhusbanddecidedtohaveababy.Sohegaveherthetreatmenttopreventmothertochildtransmission.Itwasverysuccessful.Sheisnowthemotherofahealthybaby.三年前,她和她的丈夫决定要一个孩子。为了防止母婴传染,她进行了治疗。结果非常成功,她现在已经是一位母亲了,孩子也非常健康。Thisisthedifferencewecanmakebyreachingouttothem.Inrecentyears,asummercampisheldeachyeartobringtogetherAIDSorphansfromacrossChina.TheyjoinedbymeandotherAIDSambassadors,thefamousactors,TVhostsandsportsstars.Infact,manyofusarenotjustambassadorsforAIDS,butalsoforTBandanti-smoking.跟他们进行接触,我们就可以为他们带来这样的改变。近些年来,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夏令营,把来自全国的艾滋病孤儿聚集在一起参加活动。我和许多著名演员、电视主持人、体育明星一起,作为艾滋病亲善大使投入到活动中。事实上,我们中许多人不仅仅是艾滋病亲善大使,我们也为结核病和戒烟做着努力。Iremember,DoctorMargretChenwastherewithusatthesummercampin2013.Justlastmonth,IwenttotheseyearssummercampatBeijingYouthCamperInternational.Weshowedchildrenwhatwedotohelpthemdiscoveredtheirtalent.WealsotellthemabouttheUN.我记得陈冯富珍女士也在2013年参与了我们的夏令营活动。去年,我去到北京国际青年夏令营,展示了我们所做的努力,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天赋。我们也向他们介绍联合国。Theywouldsharewithushowtheirlivesarechanged.WhenIseethesesmilesonthefaces,whenIseehowhealthyandhappytheyarenow,whenIthinkabouthowfartheyhavecome,Icouldhardlyholdbacktearsinmyeyes.他们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生活中的变化。当我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当我看到现在的他们是那么健康快乐,当我想到他们成长一路的不易,我不禁热泪盈眶。SometimesIgotoUniversitiesinChina,totalkaboutAIDSawareness,manyhavebecomevolunteersagainstAIDSandthediseaseofdiscrimination.我曾在中国的部分大学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许多人因此成为了防治艾滋、消除艾滋病歧视的志愿者,能正确看待这种疾病。Still,alotmoreneedstobedone,Irememberaskingtheorphans,whatwillyoubedoingin40years.Thegirlshockedherheadandsaid,Idonot.Whatasaidanswer!There’snovaccineforAIDSyet,butourlovecanbejustaspowerfulasanyvaccine.尽管如此,我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我记得我问过一个孤儿这样的问题:四十年后,你觉得你会做什么呢?那个小女孩很茫然地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这是多么让人心酸的回答啊。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对抗艾滋病的疫苗,但我相信,我们的爱可以发挥出和疫苗一样强有力的作用。IwanttothankUNforitscommitmentatthisimportantstrategy.IwanttothanktheinternationalandChineseorganizationsforhelpingChinafightHIV/AIDSovertheyears.IwanttothanktheUNagencieslikeWHO,UNAIDS,UNICEFandUNWomen,fortheircontributiontoglobalhealth.我要感谢联合国做出此项重要承诺。还要感谢联合国的各个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妇女组织,感谢他们对全球卫生事业所作的贡献。Chinawillalwaysbeyourstrongpartnerandgivefullsupporttothenewstrategy.AsMr.SecretaryGeneralsaid,weallhavearoletoplay,forourchildrenandchildren’schildren.Let’sworktogether,tomakethestrategyasuccess.Thankyouverymuch.中国将会继续大力支持各项新政策。正如潘基文秘书长所说,我们都需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做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努力,推动新政策的成功落实。谢谢大家。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每个孩子都是比尔·盖茨


今天,居住在地球东半球的一个人隔着地球为居住在地球西半球的另一个人写的书作序。我应邀为比尔·盖茨的父亲写的一本书的中文版作序。

这部书是写作为父亲的老盖茨是如何培育小盖茨的。我用一天时间看完了出版社传给我的老盖茨写的这本书的中译本。其间我竟然数次出现幻觉,感觉我是在看我父亲写的育儿书。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孩子都有一样的家教,不幸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家教。

纵观全书,老盖茨之所以能培养出改变了世界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就由于他在家教时奉行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其实就是一句话。作为父母,如果您真的能按照这句话做,您的孩子肯定能成为另一个比尔·盖茨。

这句话是:不管你怎么做,都不要贬低孩子。

有些家长可能难以做到。我在皮皮鲁讲堂替家长做。每个孩子从踏进皮皮鲁讲堂开始,自尊、自信和尊严就得到最大程度的滋养。

我在《皮皮鲁总动员》里有一句话:鼓励能把白痴变成天才。

附:每个孩子都是盖茨

——中信出版社《每个孩子都是盖茨》2010年初火爆上市

《2012》全球热映,全球变暖、世界末日……但对于所有为人父母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最困扰他们的事不是地球何时毁灭,而是子女怎样成才。古代有孟母三迁,现在有尹建莉、黑幼龙等育儿楷模。父母可以在许多事情上瞻前顾后,但是遇到子女教育的问题,却总是不遗余力。2010年即将到来,中信出版社隆重推出“首届首富比尔盖茨”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是盖茨!》。

比尔·盖茨人尽皆知、家喻户晓,他是全球个人计算机软件的领先供应商——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前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捐献出95%的家产(580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比尔?盖茨是怎样成长起来又如何成功的呢?

答案是,他有一位慈爱的父亲——老盖茨。老盖茨的教育如何影响了比尔·盖茨的一生?

身为天才的父亲、美国最大慈善机构的主席,老盖茨写作亲子教育必读书《每个孩子都是盖茨》,首度对全球数千万民众分享他对后代的教育心得,详细披露培养比尔?盖茨的教育精髓:帮孩子寻找成才最合适的路径,给孩子的天赋以最佳的成长空间。

相信很多的父母从怀胎十月开始,就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也能成为像盖茨一样成功的人。但方法不当,可能适得其反。中国父母的问题在哪里?对子女提供了太多的庇佑,缺乏“逼”子女成熟的胆识和给予子女自由空间的智慧,最糟糕的是替孩子制造梦想,或者压制孩子的梦想。

究竟怎样才能找到孩子成才的最佳路径?众多教育专家、子女成功的父母中谁可以作为取经的人?由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唐骏、徐小平、黑幼龙、尹建莉、孙云晓等国内知名教育专家联袂推荐的《每个孩子都是盖茨》将于2010年在中国火爆上市。本书出版后,相信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成功和实现自己梦想的父母都会选择老盖茨的育儿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聪明的父母会给孩子最大的助燃力。运用《每个孩子都是盖茨》中的智慧,你的孩子也会和盖茨一样成功!

尊重每个孩子的专属方式


尊重每个孩子的专属方式

前两天和朋友聚餐,看她愁眉苦脸,一副闷闷不乐的姿势,便问起她最近和孩子同处的状况。一讲起孩子,她的心境就变沮丧,沮丧的原因是由于世人给予的压力,让她突然之间不知道要怎么经验孩子。

尊重每个孩子的“专属方式”

朋友在前年生下孩子后,就辞掉作业尽心在家照顾孩子。孩子现在1岁半,对任何事物都觉得新鲜幽默。良久没有见到孙子的婆婆,日前带了许多朋友到家里来看孩子,临走时,婆婆要孙子挥手向咱们说再见。只见孩子两个眼睛专注肠盯着许多客人看,却不见他把手举起来向咱们说再见。婆婆当时觉得很没有面子,过后不由得责怪起儿媳妇来,问她整天都在教小孩,怎样孩子连挥手说再见都不会!

长期和孩子同处的朋友非常了解孩子,知道孩子不是不会说再见,而是当时孩子的专注力都放在客人身上,每位客人都是生疏面孔,咱们不断对他说话,这对他来说,是件特别又幽默的事。当时孩子专注调查着每位客人的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行为,底子无暇理睬大人再三敦促的“挥手说再见”的指令。当客人都走了之后,孩子才沉着地举起手,悄然挥着手。

朋友向婆婆解说孩子当时没有说再见的原因,但婆婆却以为街坊的孙子才1岁3个月就很会说话,更别说“挥手说再见”这么简略的动作,而自己的孙子年纪比他大却学不会这些动作!她无法了解儿媳妇说的特别状况,一味以为是儿媳妇没有教好孩子。除了婆婆的责难之外,当了全职妈妈的朋友发现,许多父母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做比较,当孩子的才干和同龄的孩子有落差时,便急着练习孩子,要孩子迎头赶上。

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会哪些技能”和“不会哪些技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事物幽默”、“哪些东西特别”、“哪些人特别有吸引力”,是这些日子中的元素不断牵引着孩子往学习之路迈进。在任何时刻,孩子都有可能因某些特别有吸引力的事物,而张大眼睛,那是学习的动力和开始。假设父母把专注点落在和其他孩子比较,要求孩子迎头赶上,马上学会某项技能上,不只会损坏孩子的学习兴致,更会由于逼迫孩子学习而损坏出色的亲子互动关系。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别,有专归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当令的引导和提示是促进学习的润滑剂,但过多的压力和烦扰却会阻挠学习。父母应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学习的进程,而不应该拿孩子的学习效果,作为大人之间彼此比较的东西。

学习对每个孩子来说,应该是愉悦而夸姣的,而学习的主导权应该回归孩子身上,它不归于任何人,只专归于孩子。

让每个孩子都充满阳光


导读:给孩子一点阳光,他们肯定也会充满阳光的!

有一首歌里曾经这样唱过:“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首旋律,也曾被歌中的快乐所感动,这首个流行的年代,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但那时的人们是多么阳光,今天再来回味,我觉得生活应该比那时侯要快乐好几倍,现在的孩子难道还不快乐吗?

在家里是家长的心肝,在幼儿园是老师的宠儿,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多的玩具,还有这么宽敞的游戏场所,应该没有理由不快乐,这样的日子不快乐,那还要怎样呢?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的老师“我才真正有了感悟。它是一一个即将毕业的大班小朋友的口吻写的,写的是他相处了三年的小李老师,小班时小李老师还是个新老师,但就是这样一位新老师给了他一种“妈妈在身边”的感觉,把他从一个整天哭闹的小朋友变成了一个快乐宝宝,但好景不长,在一次户外活动组织过程中,由于孩子们的调皮、起哄,李老师怎么也控制不了局面,后来还是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来帮忙,小朋友才乖乖地进了教室,从此以后,李老师渐渐成熟起来了,用这个孩子的话说是“李老师的激情越来越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淡,声音越来越粗重,目光越来越严厉,孩子们是越来越安静,但老师却离他们越来越远。”当然后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但我还是抑制不住,想把文章的最后几句话念给大家听,他是这样写的:李老师我要离开幼儿园了,我从心理感激您,我会想念您的!不过如果您能回到当年那样,我会更喜欢您!不知小学的老师怎么样?看完了这篇文章,我的心底泛起了不小的涟漪,孩子的心灵是多么的纯洁呀,不管老师怎么样,他的心里还是充满了感激,我们有的时候为了忙于应付各种活动,不得不将笑容收起,将亲切藏掉,有的时候为了抓常规,不得不大声训斥……因为以上的种种,而忽略了孩子,忘记了什么才是他们最想要的我总在心里埋怨:现在的孩子是多么调皮,却忘记了他们也需要老师给的“阳光”,或许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也会灿烂。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圆圆,脾气特别不好,喜欢动手打人,就是别人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也会想都不想给别人一拳,每天几乎都有好几个孩子来告他的状,小朋友不喜欢他,我也拿他没办法,因为每次打人以后,他总是在批评之前就会抢着说:“老师,我不打人了,我再也不打人了。”可他的话没有一次是真的。但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我却有了意外的发现,这次谈话的内容是“我最喜欢的玩具”,别的小朋友都在玩自己各种各样漂亮的玩具,而他呢正捧着一本恐龙书全神贯注地看着,于是我就让他把书里的内容讲给其他小朋友听,他很高兴地答应了,你看他讲起恐龙书来是头头是道,对小朋友的提问也是不厌其烦地回答,看着他如此的耐心,我竟无法把眼前的他和整天打人的那个孩子连到一起,我猛一拍脑袋,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于是我就让他来做老师,专门给小朋友讲恐龙的知识,同时鼓励、表扬他的每一个进步,也进一步对他提出希望,几天下来,他已有了一些进步,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进步也会越来越大。

我们班现在一共有40名小朋友,其中男孩子就有26个,向他这样调皮的孩子还有好几个,在以前他们自然是批评的对象,但批评对他们的效果已经是微乎其微了,我对他们有时几乎失去了信心,但现在圆圆的进步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想:给这些孩子一点阳光,他们肯定也会充满阳光的!

早教音乐适合每个孩子吗?


“安静点,不要吵醒宝宝。”这在美国被认为是废话。有3 个孩子的艾伦认为婴儿的听力不是很好,所以在宝宝睡觉时根本用不着强调安静。那么婴儿到底能不能听到声音呢?

美国的音乐感受性启迪专家戈登(Gordon) 认为,人从婴儿时期就应开始培养对音乐的感受性。让孩子反复听适合婴幼儿水平的音律和节拍,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音乐,并且可以在听不到音乐的空间里想象音乐,再现音乐。这也可以理解为在进行具体的音乐教育之前,比如学习钢琴或小提琴等乐器之前,先培养他们喜好音乐的心理基础。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早期特长教育需要我们好好反省一下。只有在孩子已经具备了接受音乐教育的心理条件时,这种音乐特长教育才会有效果。如果强行让一个没有心理准备的孩子接受音乐教育,他将会永远讨厌音乐。

有一位妈妈为了让上小学的女儿能在钢琴比赛上获得好成绩,就强迫她整个暑假都要练琴。结果,虽然获得了特等奖,但孩子却不再弹琴了。对这个女儿,妈妈毫无办法。如果父母让孩子接受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将来在感到幸福时,闲暇时,能用琴声表达内心感受,就不要这样狠心强迫孩子练琴了。

被派遣到新西兰的一位外交官家里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在回国的前一年,他们把5 岁的女儿送到当地一家非常有名的音乐学校,让孩子学习弹钢琴。看着孩子每天高高兴兴地从音乐学校里回来,妈妈就怀着期待的心情让孩子弹钢琴给她听,但孩子每次不是说 “今天练习唱歌了”就是说“今天打鼓了”“今天拍手了”…… 妈妈很着急,在回国前2 个月左右,她实在忍不住去问音乐学院的老师,到底什么时候能学弹琴。老师说:“弹钢琴不是技术,不喜欢音乐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学习它。您家的孩子没有节拍感、乐感,怎么能学好钢琴呢?”结果那个孩子到回国时也没有摸过琴键。

不要因为父母的强迫或错误的教育方法,让一个原本只要经过培养就能开花结果的幼苗过早凋谢掉。

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爱玩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扼杀孩子的天性能更残酷的了。我不能说我的女儿在未来就一定会比那个安静的孩子优秀,但我高兴的是我的女儿享受到了作为一个孩子的快乐。

所谓的礼仪,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它应该是对他人尊重并赢得他人尊重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体现。

我的女儿在3岁半时鹦鹉学舌般地学会了说“对不起”,当时的确是让我高兴了一阵子 。但我后来发现,一旦她做了错事,她就会没有一丝愧疚、轻描淡写地说:“我说对不起总可以了吧。”于是,我一直在找机会让孩子真正理解“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的真正意义。

女儿的舞蹈表演一直很精彩,有一次,幼儿园举行大型的文娱表演,我是答应了女儿到时候一定会去观看她的演出的。但后来因为我没能抽出时间错过了,当晚女儿在埋怨了之后,一直沉默不语。在她睡前,我坐在她的床前,真诚地对她说:“宝宝,妈妈知道你的演出非常的精彩,我是多么希望能亲眼看到宝宝的出色表现啊。错过你的精彩表演,妈妈感到伤心,更为没能实现诺言感到对不起你。对不起,宝宝。”孩子听完,紧紧地搂着我,哭了。父母在孩子面前,也不可能是完人,在做错事的时候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声“对不起”,这才能让孩子真正懂得“对不起”别人不是件轻描淡写的事。

同样,在孩子帮助我递过一件小物事时,我也会诚恳地说声“谢谢”,在孩子扑向刚下班的我并说“妈妈好”时,我也同样表现出格外的兴奋。渐渐地,孩子不再随随便便地滥用礼貌用语了,她懂得了这些词汇所传达的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

女儿刚入幼儿园时,经常因抢夺玩具而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这也是同龄孩子普遍的特点。我也曾简单地告诉她要懂得谦让,但效果并不好。她曾对我说,谦让并不让她高兴。我明白,孩子没有在谦让这种交际方式中感受到快乐。现在有些父母也会对孩子说:“如果别人要抢你的玩具,你可以对他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其实,合作是社会礼仪活动中更为复杂的一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一起玩”要比谦让更难以应对。于是,我对孩子的“改造”首先从谦让开始。

平时,我每天都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一同玩耍,但这回我把自己的角色稍作了一下调整,不是“陪”,而是以一个大孩子的身份,一起与她玩。我会对她说我也喜欢那些可爱的玩具,甚至把她的小朋友请到家里来一起玩“过家家”。起初,我也与她及别的孩子争抢自己“喜欢”的玩具,但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后来有一天,我对她说:“本来我们玩得很高兴的,但跟别人抢玩具不是件高兴的事,怎么办呢?”过后,我看得出来,她也在想这个问题。终于有一次,在与别的孩子一起玩的过程中,女儿把一个玩具让给我玩。我马上表现得异常的兴奋,并大声对所有的孩子说:“言言(我女儿的小名儿)真好!她太让我高兴了!明天我还要和她玩!”我的异常兴奋感染了女儿及其他孩子们。爱玩的他们发现谦让原来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渐渐地,在我与他们的游戏中,谦让成了很常见的事,而在此基础上,女儿与小伙伴们在一起游戏时也很少发生矛盾,谦让促成了她与伙伴们的合作。

还有一次,我带女儿与大学同学聚餐,在座的其他同学也有携带孩子的。聚餐的地方围有不少对于孩子来说很好玩有趣的东西。席间,有的孩子就在那乖乖地坐着,不时斜眼看看自己的父母,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我的女儿则东跑西跑,兴奋得不时惊呼雀跃,还不小心打碎了别人的酒杯。对此,我没有像其他父母严厉批评,而只是让她下次小心些。之后,曾有同学出于好心劝我好好管管孩子,不可娇惯,还说看看人家孩子坐在那多安静、多乖。但我的同学却不知,这次聚餐我心里很不好受,不是因为我的女儿的好动,而是因为那个安静的孩子。

那个好心的同学说什么大人交谈时小孩子要安静、吃饭时小口进食等,我感到不解。为什么大人说话小孩子就得安静,而不是大人们给孩子让出空间?成人聚餐往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更多的是为了交流或者交际,而玩闹对孩子来说则是件享受的事,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的天性得以释放呢?为什么孩子打碎酒杯就应该挨骂,而成人不小心打碎酒杯也很常见,又有谁责骂了呢?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彭丽媛在联合国“每个妇女、每个儿童”活动致辞》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歌谣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