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70分家长更有利孩子成长

02-01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做个70分家长更有利孩子成长”,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们生怕没尽到责任,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在任何方面都努力做到100分。但美国教育权威专家詹姆斯博士认为,一个获满分的家长,往往不是成功的家长,他们对自己要求满分,同样也会对孩子要求严苛。确实,这种“爱”是一个陷阱:家长为孩子而活,孩子为家长而活。结果是,家长感觉为孩子失去了人生,孩子感觉因家长失去了自由。

家长事事考虑周全,力求满分零失误的行为,究竟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拒绝犯错=剥夺探索权

孩子天生是一个好奇的探索者,对世界充满了新奇感。他们努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认识这个世界。不过,有尝试就可能会犯错。而“满分”家长不想让孩子犯错,就会阻挠他们去探索,代替他们去“认识”世界。

2.承受家长高期待的压力

家长以过高要求对待孩子,牺牲越多,便会不自觉对孩子有越多的期待,容易对孩子表现的不如意做出神经质的反应。这种高压态势无法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让孩子长期处于压力之下。

3.依赖

虽然孩子们表面上反感被支配,但离开父母却无能为力,父母平时大包大揽,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4.缺乏自我管理

中国的父母爱管孩子,却忽略了培养孩子管自己的能力,孩子们有父母在身边就守规矩,父母不在就捣乱。

5.习惯性抱怨

对父母甚至所有人表示不满,原因是他们感觉失掉自由,不能接受父母以爱之名的精神统治。

事实上,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妨“偷偷懒”,做个70分的家长。首先,家长要容许自己犯错,甚至可主动示弱,寻求孩子的帮忙。其次,创造让孩子独立做事的环境,容许他去尝试,犯小错受点委屈不要紧,重在吸取教训。

更重要的是,要用教育的方式帮助孩子构建自我>>>

1.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形成固定的作息习惯,吃饭穿衣做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规律。在心理上,则是培养自我控制力的过程。比如,父母可以教孩子在还不能马上达到自己的欲望和期待时,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平静下来等。

2.自我认识能力

比如怎样了解自己的想法、心情、优缺点,如何扬长避短。

3.环境适应能力

应当如何调整自己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要求。

4.认识世界的能力

怎么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怎么观察周围人的心情,自己的哪些做法被喜欢、哪些被讨厌等。

5.处理问题的能力

遇到问题应当怎么想、怎么做,解决不了应当怎么寻求帮助等。

家长培养孩子时,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历程。在此过程中,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拿不到满分并不可怕。给自己一些犯错的机会,做个70分的家长,留30分给孩子去探索世界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五四”PK“六三”?哪种学制更有利于成长


在人们习惯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制后,一种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近年来也在部分学校里推行或试点。不久前,北京市丰台区公布“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未来5年该区将尝试“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学制改革。一石又起千层浪,关于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问题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引发了新一轮讨论。这一改革是利是弊?

到2010年底,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在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如何让学生更全面、更健康地发展,学制改革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六三”制是我国的主导学制,部分学校实行“五四”制

多年来,学术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制改革展开了多种讨论;在实践中,以北京景山学校为代表的很多中小学校也一直不断地对学制改革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北京景山学校创办于1960年,它是一所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育改革试验的学校。从建校起,学制改革就是本校教育改革试验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1982年学校把“六三”制改为“五四”制,并提出小学、初中九年一贯无淘汰制。另外,北京景山学校小学语文、数学都是使用本校自编教材,其中九年一贯小学语文及数学实验教材已经被教育部批准为实验教材,在全国很多学校里推广使用。

2004年,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五四”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就曾引发了一轮关于义务教育学制的讨论。综合全国各地的反映,大致分为三种态度:一是实行两种学制并存的自由选择,以北京为代表;二是对“五四”制暂不推行,以广州为代表;三是由“五四”制向“六三”制过渡,以湖北为代表。

北京市丰台区的《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今年5月公布的。纲要提出,未来5年该区将通过资源共享、特色衔接等方式,重点推进东高地单位型和方庄地区型集群学校建设,并尝试“小学5年、初中4年”的学制改革。据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冯晓光介绍,该区东西狭长,学校分布较散,不利于资源整合和共享。教育集群建立后,同一地区的学校可以资源共享,这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还包括师资。冯晓光举例说:“比如,一个学校缺某学科的老师,另一学校却有这一学科的富余老师,这些富余老师就可以跨校兼课。现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压力不大,而中学阶段学习压力比较集中,如果能够改变一下学制,可以使这种状况得到缓解。”

广州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将“五三”制改成了现在的“六三”制。“近几年学生上学年龄已经提前了1岁,由7岁变为6岁,学生读到六年级时也只不过 11岁左右,年龄还比较小,还是读小学比较恰当。”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钟婉明老师说:“虽然现在孩子成熟较早,青春期也来得较早,但是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还比较差。”

安徽省合肥市一些教育界的领导及专家,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学制改革问题,并且在部分学校进行了“五四”制的试验。于是,先后有合肥市长江路三小、合肥市南门小学、合肥蚌埠路二小、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等学校进行了“五四”制试验。后来因种种原因,部分学校中途停止了试验,一直坚持的学校在艰难的探索中目标越来越明确,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教育改革忌跟风,“五四”“六三”优劣见仁见智

一些“五四”和“六三”制学生的家长一起探讨后认为,个别小学读5年的同学,数学基础不如小学读6年的同学扎实,比如小数运算,课余和假期需要去补习。若读6年,就有大量时间可以不断练习,基础自然很扎实,不用去补习班。但是初中读4年确实比初中读3年的同学学习时间长、负担轻、质量高。

“小学5年完全可以完成教学阶段的任务,初中阶段4年有利于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进行了20多年学制改革的试验,北京景山学校校长范禄燕认为,“五四”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种比较好的学制。

而许多学校的老师都支持“六三”制,其中一个原因是现有教材编制较难、较深,按照5年的小学授课时间老师根本讲不完内容,因此学校出现了不停地加课的情况,学生吃不消,老师也直喊累。

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的方立平老师一直提倡“五四”制。他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做了一个假设:如果能使兔子振奋起来,肯定会用较少的时间跑在乌龟前头。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总有这样一个思维定势:寄希望于兔子睡大觉,而想办法使乌龟锲而不舍,去夺取最终胜利。

有不少教育专家认为,“六三”制已是我国的主导学制,不宜轻易变动。新中国成立前“六三”制曾稳定了近30年,行之有效。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复中也屡次施行“六三”制,积累了不少经验。何况,它在我国现行学制中已占主导,也是当今世界学制最通行的一种,没有必须舍弃、另起炉灶之理。而且,已有小学六年级校舍、师资等“搬”不到初中去,徒增初中办学条件的紧张,浪费本已十分短缺的教育资源。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在经过多年的“五四”制后,校长骆玲芳的看法异曲同工:“教育不能跟风。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办教育。要想改变学制,一定要做好师资、经费、设备等方面办学条件的准备工作。随意改变学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毕竟孩子的认知水平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提前学习,只会让学习困难生增加。”

“从‘五四’制试验的选点来看,大部分是经济文化中等程度以上的地区。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小学5年不一定能合格地学完原来6年的内容。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为双语教学,用6年时间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已经很困难,再缩短一年必然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李家永分析,选择“六三”制不必增加校舍、师资等即可实现,同时也不会导致过多的家庭教育支出,可以防止辍学流失率上升。

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前提,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可多样性

《上海教育》杂志副主编、上海教育新闻中心主任沈祖芸认为,判断一个学制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生命力,最主要的还得看它是否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否有利于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制改革需要认真研究学校教育的性质、方针、目标、任务、入学年龄、修业年限等一系列问题。义务教育作为普及教育,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和如何做人的培养目标及相应的教育任务,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义务教育的弹性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并进行与其学制配套的相关改革,从而达到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对于学制问题,广州康乐小学的一位老师提出了新的看法,即最好不要将九年义务教育分成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应该推行九年一贯制。他说,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是义务教育,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在同一个大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更便于交流和成长。而且学生在心理上也不会觉得六年级到七年级是一个坎,在同一个环境中就可以很自然地升上去。这就需要对现有义务教育资源进行大的整合,并加强有效的管理。

著名教育学者黄济、王策三主编的《现代教育论》中提出,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应多样化。我国义务教育规定为9年,把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地方,即规定了义务教育管理上的地方分权性质。

因此,我国义务教育学制的改革,应走出一味着眼于学段划分的模式,在实行素质教育和弹性学制的总原则下,明确义务教育的性质,提出小学、初中的具体教育方针,确立义务教育阶段合理的培养目标、任务以及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进行其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配套改革,从而达到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2020家长——老师,孩子沟通的桥梁


家长是老师密切的合作伙伴,我们将共同承担教育的重任。而且本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家园的共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之一。

1、在教室门口开辟家园互联栏:家长配合、育儿经验、本月保教目标、主题介绍等栏目,让家长了解教育教学的重点,知道一些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2、充分利用家委会力量,通过家委会成员向大家宣传一些园内重要事务、信息及教育动向,及时反馈家长的意见。

3、多渠道的家园联系方式,如:电话联系、家访、家长留言、班级电子邮箱等。

4、使用好“班级网站”使家长及时了解探索型主题活动等的开展,以更好的进行配合。

5、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举办大班幼儿家长讲座、家长学校。

6、及时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7、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把每个孩子的情况真实地反馈给家长;抓住与每个家长的交流机会,帮助家长解决困难,经常与家长换位而思,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朱诺一家长育儿心得:读懂孩子


给宝宝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让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最大的心愿。但如何去践行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能读懂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根据这些来引导孩子。最初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是通过阅读《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的,通过这本书,让我在后来培养宝宝时,对他的一些行为多了很多的理解,而且会根据他当时的行为特点去引导他。

在宝宝1岁多的时候,有段时间,他会把一个小球丢到地上,让你捡回来,他又丢,又让你捡,又丢,重复多次。知道他是在观察,于是不厌其烦地配合他去完成这种行为,让他自己充分去考虑。

到他2、3岁时,最常见的行为就是,自己的东西不会给别人,不懂得分享,若是从大人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自私,有时可能就会对孩子发火,硬是要孩子去分享,而这恰恰是违背了成长规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经常说“不”字的,而且是一意孤行,占有欲强。了解了这种特点后,每每碰到这种情况,我就会耐心地跟他说玩具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一起分享,当然不会强制他去分享,慢慢他也从跟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体会到了分享的乐趣,渐渐地改变了他自己的行为。

到了4、5岁,这时孩子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而且会讲道理了。这时他要去冒险探索新事物时,就陪他一起,给他鼓励,记得一次去游乐场玩,宝宝想玩消防滑杆,但又有点不敢,我跟他爸爸就鼓励他,让他先看别的小朋友怎么玩,当他刚开始尝试时,我们都在旁边保护他,让他不会感到害怕。第一次成功滑下时,他很开心,随后就不怎么害怕了,在那不停地重复玩。

这个期间也慢慢给宝宝立规矩和培养一些良好习惯,经常跟他讲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事物的前因后果。并结合他的成长特点,不时给他订阅和购买一些适合他看,听的书,如《婴儿画报》,《幼儿画报》,《神奇校车》,《金色童年》等,培养读书习惯。根据宝宝的特点,在睡前,若当天宝宝有一些做得不对的事情,我就会跟他指出来,在事发时,他可能有点听不进去,但事后讲,他一般会接受而且会自己去慢慢改正。在睡前会还跟他一起看书,给他讲故事,通过故事,既能增加他的词汇量,有利于他的表达能力的提升又能拓宽知识面,而且还可以学到道理。

虽说在成长规律方面有经验可寻,但每个孩子又是不同的,所以还要根据自己宝宝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培养教育他。这需要我们用爱心和耐心去一步步引导,启发,教育,并与学校的老师一起帮助宝宝快乐成长。

2020家长给孩子消极暗示易自卑


在生活中,成人不知不觉会给孩子暗示。这些暗示在培养孩子的性格、学习和生活习惯、品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孩子的暗示可以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

积极的暗示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消极的暗示则是孩子心灵的腐蚀剂,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在儿童之家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犯有"消极暗示"的错误。

在和家长交流时发现:孩子在家吃饭很难,也很挑剔。有的说孩子不爱吃肉,有的说孩子不爱吃菜,有的说孩子吃饭习惯不好等。其实,初生的婴儿都一样,先天并没有注定谁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很多人在孩子面前说"我不爱吃肉,太腻","我不爱吃菜,没油水"。或和别人交谈时,当着孩子面说"我这孩子只爱吃鱼","我这孩子很少吃水果、蔬菜"等等……这种说法就是暗示孩子:肉不好吃,菜不好吃,我只爱吃鱼,我不爱吃菜。其实,等于"教"孩子挑食。

在同孩子的接触中我们还发现: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家长认为是有问题的习惯和性格,大部分是由直接抚养人的消极暗示造成的。有的家长让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孩子不肯。家长就会说:这孩子就这样,胆小、害羞。这种对孩子的解释方式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暗示孩子"我胆小、害羞"。再和人打招呼时孩子就真的变成胆小、害羞了。有些家长在和别的家长交流时,常常羡慕别人的孩子哪儿都好,反过来马上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就不如这个小朋友。这种暗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这些消极暗示要不得。

积极暗示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有位家长介绍说他们家在吃饭时都很"夸张",比如爸爸故意大声说:"哇!好香!"一家人争着说鱼好吃,菜有营养。孩子一直生活在积极暗示的环境里,家长也不会为孩子的饮食而发愁。这位爸爸总结说,大人不爱吃没关系,可千万别说出来影响孩子。当然,积极暗示不同于鼓励。它更多是不知不觉的从侧面去影响孩子,避免了鼓励和表扬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不真实的判断。

由此可见,暗示对孩子起着重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孩子要慎言慎行。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做个70分家长更有利孩子成长》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家长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