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所答非所问?不会阅读文本材料,阅读理解狂丢分?口头沟通表达能力差?写个作文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这篇文章肯定会给你不少启发,赶快看看吧!
我们常说中国孩子和西方孩子相比,最缺少逻辑思维能力。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所致。为了降低授课的难度,照顾到学习能力最差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减少学业在的困难,从学校大纲到应试,都会具体分解成一个个考点,这让我们的老师会以传授一个个具体知识为主。这种方式对于让孩子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方面可以做到快速精准。但对语文学习,这种单纯的知识点学习,却容易一叶障目,很难让孩子形成整体的思维方式。
我们常会给孩子讲,写作文描述一件事时,要注意事物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四个要素。老师们也会强调,要按照四要素做到文章结构的要件不缺失。也许正因为太强调这些要素的本身,会显得非常枯燥。以至于不少语文老师在讲述作文思路时,为便于孩子理解,往往会带入一个自己描述的具体内容。
最后我们会发现,一堂作文课下来,老师教出来的孩子,全班孩子作文写出的内容上都会大同小异。这是因为孩子更容易捕捉有情节的内容,容易陷入直接带入老师的表达,以老师的表达代替自己的表达,走入就事论事的常见误区。
不少老师在教孩子写议论文时,也常因为强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的本身,容易让孩子陷入一个旁观者的境地,客观冷静陈述倒是做到了,但是使孩子容易忘记一个写出高水平作文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和“我”发生什么样的联系,我自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来试试用麦肯锡的SCQA分析理论来帮助孩子吧!SCQA本来是西方商业谈判领域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训练模式,我最近尝试后,发现对帮助孩子很有用呢。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让我们试着用SCQA分析一个孩子们经常听的故事吧!
S:situation(情景),是指由大家都熟悉的的情景引入开始。比如安徒生经典童话故事《丑小鸭》的开端,在宁静的鸭场里,鸭妈妈孵了很久很久蛋,终于迎来了小鸭。
C:complication(障碍),特指给情景带来变化的因素,我们称之为障碍。故事中,这个小鸭长得和其他鸭子都不一样,在所有人的眼中,它是丑陋不堪的。于是他一次次地遭到嫌弃,当妈妈都表示想放弃这个小鸭的时候,小鸭伤心极了,陷入孤独的思考中。
Q:question(疑问),从S到C再到Q,疑问就是关注的重点。故事中,丑小鸭寻思着说不定自己属于更广阔的世界呢!暗示着丑小鸭开始独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A:answer(回答):我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故事中的“我”就是丑小鸭,它一次次寻找适合自己的家,不放弃继续寻找的希望,最终它遇见了天鹅,它才知道自己原本就是天鹅。
需要强调的是,在SCQA的分析理论中,A的回答部分,需要明确的是“我”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这就让孩子从文本材料到联系自我,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会让孩子充分建立一个“我”的概念,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比如说思考如果“我”是丑小鸭,我会选择离开妈妈吗?大家都不喜欢我,我该怎么办?或者是丑小鸭这个故事,带给“我”什么样的启示,诸如此类。这样教出来的作文,孩子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会各有特点。
只要是能和“我”发生联系的,又能够言之有理的,或者符合逻辑的,这就是有了突破平庸作文的神来之笔。因为和自己发生了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见解,有独特的解决方案,孩子具有了独立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评判是否属于优秀作文的最好标准。
如果我们平时善用SCQA分析理论,多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探讨一些问题,并将最后的A,也就是对“我”的解决方案进行强化,特别是注意训练回答对问题的直接关联度,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肯定能得到非常有效的提升。
让孩子成为逻辑思维高手,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思维能力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商,从婴幼儿期开始,宝宝就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想让孩子长大以后有出色的思维,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要从小开始训练其思维能力,并且要系统、有目的、有技巧地训练,才能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效果;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对孩子进行训练。
一、怎样训练宝宝思维能力
1、训练验证假设思维
假设思维训练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可以将孩子喜欢的动画片或者明星、历史名人等的名字或画片,贴在孩子的背后,让孩子向家长提问几个问题,家长只要回答对还是错就可以了,通过问答的形式让他猜猜这个人的名字,猜中的次数越少越好。这个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不断地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思维的能力。
2、训练发散思维
家长在纸上画一个圈圈,让孩子看看这个圆圈像什么东西,孩子能说出的内容越多越好。或者可以提问一些“一物多用”、“一事多因”的趣题,让孩子回答。比如:“嘴巴可以用来做什么?”“水有什么用处?”等等。这类型的题目通常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所以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开动脑筋,想出不同的答案。
3、训练分类思维借
用带有画面的识字卡,对孩子进行分类的思维训练。例如给孩子一大堆不同类型的识字卡,让孩子把相同类型的的东西找出来。因受直观感觉的影响,只会按颜色分,或按形状来分。然后,家长可以启发他开动脑筋,学会按物体的功能用来分类。训练形象思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例如带孩子外出时,看到什么东西,就有意识地向孩子发问:“这个东西像什么?”“这声音像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能有效提高了孩子的形象思维水平。
孩子思维能力出色,是每个父母都值得高兴的,但思维能力除了以生具有,想要孩子有思维能力更强,表现更突出,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开发超常的智力。
二、影响宝宝思维能力因素
1、遗传:
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孩子明显增加。
2、饮食:
吃肉过多或贪吃的孩子智力会减低。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早餐摄入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健脑的重要成分。
3、环境:
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据研究调查表明,这类孩子3岁时平均智商仅为60.5,反之,处于良好环境的3岁儿童智商平均为91.8。
4、药物:
某些药物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如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使智商偏低,当停药若干年后,智商便会有所提高。
5、肥胖:
体重超过正常儿童20%的孩子,其视觉、听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因为肥胖儿过多的脂肪进入脑内,会妨碍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纤维增生。
6、母乳:
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据调查,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儿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
如何进行儿童思维训练
如何进行儿童思维训练?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儿童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儿童的智慧极为重要。不过,如果仅靠自然形成,没有足够的刺激,儿童的智力发育就会相对缓慢很多。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
儿童的思维训练可以通过游戏、专门的课程来进行,但是也可以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来进行思维训练。家长应当关注儿童的每一个细节来引导儿童进行思维训练。
1、全方位观察。对于任何问题,都要认真考虑它的利和弊。更深一层的思考能使儿童认识到显而易见的答案未必就是最佳答案。
2、找出规律。教育的基础就是将一点一滴的知识聚沙成塔。把知识分类之后,我们就可以避免反复不断地学习同一内容。
3、养成质疑好习惯。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推翻定见成规的历史。儿童在许多方面尚未定型,总喜欢质疑以往的做法,为人家长应当鼓励他们养成终身质疑、不满现状的良好习惯。
4、说话准确。准确的用词不仅能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思维敏捷。
5、倾听他人的意见。儿童们往往只管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不利于他们扩展视野。家长们应当培养儿童学会考虑他人的观点,请儿童旁边的人或其他小朋友对同一件事发表意见,是训练儿童倾听的好方法。
6、写日记。鼓励儿童坚持写日记,因为写作也是一种思维。
7、提前思考。鼓励儿童对短期、中期、长期的后果进行提前思考,虽然这并不容易。不过,今天对明天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些准备,还是可能的。
8、学习。知识不能代替思维,思维也不能代替知识,学习能使人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
9、坚持不懈。儿童并不能一夜之间就养成逻辑思维的好习惯,应鼓励他们坚持不懈。
查看详情
儿童进行思维训练的好处
通过适当的思维训练,借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些材料,可以帮助儿童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例如:如何进行分析、分类,如何进行比较、判断,如何解决问题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就如插上了一双翅膀,使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大大提高儿童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
1、科学研究表明后天的环境能够显著影响儿童大脑神经元细胞的相互铰链,从而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经过思维训练,儿童的思维能力有显著提升的空间。
2、“幼儿英语”、“音乐艺术”、“奥数”等知识技能型的训练不能替代思维训练。思维训练的重点是“全面”和“均衡”。必须是精心设计的系统化的专门思维训练课程方可达到这个效果。
3、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因此,投资思维能力这个“万能钥匙”,具有很高的回报率。
4、思维训练和知识技能灌输不同,思维训练存在一个短暂的“机会窗口”。这个机会窗口对应于儿童大脑迅速的发育的2-7岁。
查看详情
提高儿童思维能力的方法
第一阶段:儿童注意力训练
1、吉米诺骨版
2、让儿童看画有线条的图,数出共有几条线。
3、让儿童在8—30横排列的数字中,按顺序找出8、12、24这三个数,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4、让儿童在竖排的数字中顺序找出数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5、让儿童在放置衣架的衣柜中数出有几个衣服架。(形象辨别训练法)
第二阶段:注意力、记忆力协同训练阶段
1、找不同训练法
通过让儿童寻找两种材料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2、找相同的训练法
找出两种材料(或两种以上材料)之间的相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作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3、合成训练法
如:(1)父母与儿童一起数数,每人依顺序数3个数。如父亲:1,2,3,母亲:4,5,6儿童:7,8,9。
(2)父母拿出一些书,然后与儿童一起整齐地摆到书架上。要求父亲一次摆一本,儿童一次摆2本,母亲一次摆3本。
4、在围棋盘或象棋盘上,摆上7,8个棋子,让幼儿看1分钟,然后拿掉,再让幼儿照原样摆上。
第三阶段:记忆增强训练
1、信息减少训练法
(1)家长在桌子上摆出下列玩具,让儿童看一分钟,然后家长让儿童闭上眼睛,拿掉小刀,手表,水杯,小狗,让儿童说出减少了什么。
(2)家长先说了下面第一句话,然后再说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少了什么字。
第一句: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4只,还剩下1只,后来有1只非常大的鸟飞到树上来了。
第二句: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4只,后来有1只飞到树上来了。
2、信息增加训练法
A.家长先念第一句话,然后再念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多出了什么字。
第一句话:一辆大汽车装了很多东西,有2个西瓜,3张桌子,5包书和1台电视机。
第二句话:一辆大汽车装了很多东西,有2个西瓜,2个苹果,3张桌子,5包书和1台电视机。
3、信息增失训练法
家长把下列物品摆在桌子上,让儿童看1分钟,然后让儿童闭上眼睛,拿掉尺、水杯、钥匙、汽车;加上苹果、饼干、圆珠笔、夹子、火柴盒。
物品:橡皮书水杯眼镜钥匙积木汽车小刀磁带尺子硬币
4、动作训练法
(1)家长依次做下面4个手势,让儿童注意看,家长做完后让儿童按顺序重做出来。
第一个动作:双手握拳。
第二个动作:双手伸出大拇指。
第三个动作:双手伸出中指和食指。
第四个动作:双手伸出小拇指。
(2)家长依次做下面3个动作,让儿童注意看,家长做完后,让儿童按顺序重做出来。
第一个动作:把一块糖放到茶杯里,然后倒进一些凉水,再把杯盖盖上。
第二个动作:用4块积木任意组成一个图形。
第三个动作:用铅笔在杯子上敲一下,在积木上敲两下。
第四阶段:强化记忆训练阶段
1、对偶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同时让儿童识记两种相互关联的材料,然后让儿童根据一种材料回忆相关联的另一种材料。
2、顺序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让儿童按顺序识记一些材料,然后遮住材料并逐个把材料内容显露出来,每显露出一个材料,让儿童回忆出下面紧接着的内容。
3、插入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先让儿童识记一些材料,识记完后不马上让儿童回忆,而是接着让儿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然后再让儿童回忆前面识记过的内容。
4、数字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目的是,通过让儿童记忆大量的数字,达到发展记忆能力的目的。前面谈到过数字是最难记忆的材料,因而也是一种最好的训练记忆能力的材料。
5、频度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反复向儿童出示一些材料,其中有一部分材料出现多次,让儿童记住这些材料出现的次数。
第五阶段:多种能力协同训练阶段
1、找规律训练法
找规律训练法是一种训练儿童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并灵活运用这种规律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让儿童观察一些材料,使儿童通过这些材料的前后顺序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
2、找关系训练法
找关系训练法是一种通过让儿童找出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训练儿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力的方法。
3、找同类训练法
找同类训练是一种通过让儿童寻找一些词之间的关系和理解它们的含义,从而达到训练儿童抽象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方法。
4、创造能力训练法
创造能力训练法是通过让儿童学习一些简单的创造技法,从而提高儿童创造能力,培养儿童创造意识的训练方法。
家长提问1:生活随处都是教育,日常生活中通过哪些活动可以系统的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周老师答:思考能力可以说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孩子3、4岁主要培养想象力,让孩子说一说什么东西有什么用?什么符号像什么?大点了可以问孩子这件事情怎么办?说得越多越好,让孩子从不同角度的说一说,说多了,思维也就打开了,想象力是思维的窗口嘛!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本身也是创造力的培养,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上面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不过,在中国还要加入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计算能力。小学计算耗费了数学时间的百分之六七十的时间,解决了计算问题,就等于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数学的效率,计算要以整体看数为基础,不要去学珠心算。
家长提问2:孩子太小有必要教他那么多知识么,学多了会不会适得其反?
周老师答:不要把将来要学的东西生硬的教给孩子,死硬地提前学肯定不好。学习的方式不一样,大人炒菜,孩子也会学呀,方式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其次,学的知识只是死的,关键要让孩子掌握发展必备的知识,教多了没有必要,不教孩子无法发展,错过关键期,将来费力也难学好。还有,教知识不如教能力,自己有一桶水关键给孩子指出一条河。学多好与不好,关键看你怎么教。教知识还是教能力,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再想想:学校里,不愿意学的孩子是知识多的呢,还是知识少的,是听得懂的愿意学呢,还是听不懂的愿意学。
家长提问3:思维训练能在孩子身上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周老师答:1、增加孩子的信心。见多识广,孩子学得多,知道就的多,得到表扬和被关注的机会就多,就会增强信心、孩子就觉得自己聪明。孩子不是因为聪明才聪明,而是孩子感觉到自己聪明才聪明。
2、积累大量的各种经验(包括许多数学语言)。孩子的理解力的基础是大量经验的积累。
3、增强孩子动手能力。
4、增加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掌握数学发展的必备工具:超强的心算能力,这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必备工具(绝非珠心算)。
6、掌握一定的应试能力,幼升小考试家长就不用操心了。
7、为孩子未来的发展积聚充足的能量。
家长提问4:孩子5岁多了,今天要上小学。学习可能因为过早就开始了学习,导致他现在对很多东西都没有兴趣,目前最喜欢的就是做游戏类的数学题啊、玩变形金刚的组装玩具,时常有些畏难情绪,怎么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点?
周老师答:孩子天生就爱学习,孩子不爱学习,也是大人把孩子的激情给熄灭的。孩子越学应该越爱学,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令人欲罢不能才行呀。你自己看蚂蚁,孩子会跟着看,不要给孩子压力,再拿出放大镜来,你看孩子除了看蚂蚁,是不是还会看许多?
家长提问5:孩子6岁3个月了,今天要上小学。学习可能因为过早就开始了学习,导致他现在对很多东西都没有兴趣,每天回家做作业比较磨蹭,一般情况做作业要发一二个小时还完成不了,时常有些畏难情绪,怎么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点?
周老师答:作业磨蹭,很多时候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先看看孩子平衡性好不好,一条腿站不站得住,学跳绳是不是很困难,折纸是不是很费力,还有偏食、小时候爬的少,运动不足等到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作业磨蹭。另外,孩子做作业吃力,是因为写字非常吃力,书写能力困难。或是因为作业多或者是做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能力不足引起。只有找到了症结才能解决问题。
家长提问6:孩子目前在上学班,他上课经常跑神、溜号。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专注力?
周老师答:先说培养自信心,让孩子不断地尝到成功的乐趣,孩子就会有自信心。让孩子做一些能做的事情,再做一些适当思考就能做的事情,再做一些经过努力就能做一些的事情,给孩子适当的指导与鼓励,孩子一定会有信心。有信心就会有兴趣了。
再说专注力的培养:1、要多运动,协调运动要跳绳,精细动作要折纸,写字等,还要多练平衡性,一条腿站稳等;2、不偏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是吃不出来的,营养不足呀;3、不要照顾太周,孩子自理能力强可以增强注意力;4、下下棋吧;5、多给孩子思考问题的机会。
周建新老师个人简介
1、理解数字的概念
爸爸妈妈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木珠、碗、豆子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物品更加能够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2、学习分类的方法
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爸爸妈妈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
3、了解顺序的概念
顺序练习有助于培养孩子今后的阅读能力,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序。例如爸爸妈妈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到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4、认识大群体和小群体
首先,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例如家具、运动、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了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
5、建立时间的概念
孩子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做事也许会更规矩些。
6、掌握一些空间概念
大人们往往以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间概念,实际并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孩子,比如:“请把勺子放在碗里”。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左右”概念要难些。
其他适用的一些小方法:
首先要丰富孩子的词汇,使他掌握一定数量的概念。
其次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亲身实践,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利用游戏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进行分类和归类的游戏。
进行比较动、植物或其他事物的游戏。
进行训练理解力和创造力的游戏等。
有意识地对孩子设疑,引起孩子对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在使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儿童思维的成熟过程,其实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缩影。牙牙学语的婴儿,最初不会有什么抽象思维能力,他们也许搞不清苹果与梨的差异和苹果与月亮的差异在性质上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然而生活能使孩子们学会抽象,比如小宝宝淘气,用手触摸火炉,结果烫起几个泡;有过几次教训后,他会不再触摸任何火炉包括那些不曾烫过他的火炉了。他显然自发地形成了这样一种朦胧意识:那些东西也是火炉,也会烫人的。这种朦胧意识十分可贵,因为他已经自发地从同类事物的个体中抽象出了该类事物的共性。
不过,如果仅靠自然形成,没有足够的刺激,孩子的智力发育就会相对缓慢很多。3岁之前的孩子,对他进行训练,会显得过早;而对学前的孩子,我们则完全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蒙了!
怎样训练孩子思维能力
步骤/方法
理解力训练
理解,指的是对任何一件事物了解的能力。人类掌握知识的过程,必须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而理解能力是在儿童时期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孩子以后进行创造性劳动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和心理品质。
在家里,我们经常利用各种时机有意识地对女儿提出一些“为什么”,让她进一步思考、动脑筋,而后养成她自己发问的习惯,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逐步加深了她对事物的理解。
我们还会不时地检验一下女儿的理解水平。比如,如果总是把寓言和一般的童话故事混为一谈,看完或听完之后看不出寓言的意义和隐喻,理解不到寓言所包含的思想意义或教训,那理解水平就不能算高;较高的理解水平是开始能看出寓言中的教训和意义,并能把它转移到人的身上,只是概括的范围较狭隘;更高的理解水平就是能立即理解寓言的含义或隐喻,并能把抽象的教训意义转移到人。我们还可以从孩子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及其因果关系、矛盾关系以及对数学题意思的领会等来考察他理解能力的发展水平。了解了以后,就能更有的放矢地针对他的水平做进一步启发了!
判断力训练
其实对这么小的孩子进行锻炼不必想得很复杂,只要用心,一次游戏,一次对话,一次逛商场,就可收到效果。我的女儿两岁以后,我们给她买过一本关于兔子的画册,画册上有白兔、黑兔、黄兔、灰兔。我们问她这些兔子一样吗?她摇摇头说不一样。那么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她说有。在我们的启发下,她找出了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等特征,并说兔子都是这样的。显然,女儿此时自发地知道了“兔子”这一概念,这个概念已舍弃了具体兔子的个性(白、黑、黄、灰等)。认识“兔子”以后,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她认识了“狗”,认识了“猫”,并带她逛了几次动物园进行实物跟概念之间的对照。
很快,她的脑海又不断嵌入“水果”、“蔬菜”等越来越多的事物印象。为了检查女儿是否清楚这些不同概念之间的界限,我们同她做过这样的游戏:我们列出壁虎、葡萄、葱头、蝴蝶、西瓜、茄子等事物,要求她分别地把它们归入“动物”、“水果”、“蔬菜”类里,女儿做得很准确。这种训练方法可使孩子初步判断掌握事物的属种关系,粗略地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使女儿掌握的概念更加丰富,我们还同她做过这样的游戏:确立一个属概念(如动物),然后每人用交叉对话的方式分别说出一个个种概念(兔子、猫、狗、猴……),一次只说一个,而且不许重复。谁最先说不出来了,谁就输了。这种对话有时可持续半个多小时。有一次,我们故意蒙了她一下,在说完“鱼”以后又说了一个“泥鳅”,女儿当即抗议,说泥鳅也是鱼。显然,女儿已淡淡感到鱼隶属于动物且又包含着泥鳅,这为她以后懂得属种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逻辑知识做了准备。
概括力训练
除了从同类事物中拿出一些实体东西让她判断以外,我们还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的属性让女儿概括出一些性质概念。比如,我们曾让女儿寻找麻雀、蝙蝠、蜻蜓、飞机等事物的共同点,她说它们都会飞,我们还把各种颜色的事物归成若干类,使她能够从中概括出有关各种颜色的概念。
女儿4岁的时候,我们接到过幼儿园的邀请去观摩教学。课堂上,每个孩子的桌子上都摆着磁石和另外两组东西,一组是钉子、铁片、铁锁、大头针,另一组是纸、布条、木块、橡皮。老师让孩子们把这两组东西分别靠近磁铁,然后问大家的感觉。经过实验,孩子们认识到,凡是用铁制作的东西都能被磁铁吸引,凡是非铁物品则产生不了这种现象。结论是磁铁能吸铁。
斯宾塞说过:“教学要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我们回来后对这次教学给予很高评价,因为它的效果不仅在于使孩子们粗知了磁铁,而且还让他们从中概括出了钉子、铁片、铁锁、大头针等事物的共性。它会使孩子们对事物的印象相当深刻。
推理力训练
逻辑推理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抽象思维,这方面我们平时参考一些资料设计了有趣的题目让女儿做。比如我们念这样一组话,让孩子仔细听——
① 所有的动物都会死去。② 狗是动物。③ 所以狗会死去。
我们让女儿判断这个说法对不对,她回答说对;
接着,我们说了第二组话,让她接下去——
① 所有的桂花都在八月开花。② 现在公园的桂花都开了。③ 所以……
这是“从总到分” 式的推理。我们还有从另外 “从分到总”的角度进行的,比如:
我们念——
① 苹果、梨、香蕉、西瓜都是水果。② 苹果是水果。③ 梨也是水果。④ 香蕉、西瓜也都是水果。
让她接下去——
① 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都是交通工具。② 汽车是交通工具。③ 火车也是交通工具。 ④……
现在爸妈们都比较重视为孩子进入正规学习阶段做好必要的准备,但我觉得有很多误区。比如,有些父母要求四五岁的孩子会认、会写大量的文字,甚至个别的还要求孩子能够分辨“八、人、入”或“己、已、巳”等相近文字的细微差别。这种生硬的机械记忆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是承受不了的,而且会挫伤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想学龄前的孩子认多少字并不重要,如果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在兴致盎然的游戏中锻炼孩子更高的思维能力,一定会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说父母一定要了解宝宝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人和事,然后利用这些人和事来做文章,调动宝宝的思维能力。
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
一、讲故事是最常用的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归纳了给孩子讲故事的十大好处:使儿童愉快;学习语 言;陶冶情操;增进知识;发展想象力;陶冶嗜好;增进友谊;抑制恶感;培养发表能力; 随机应变。讲故事对促使孩子智力和品德的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是非常简便易行的。 为获得直接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效果, 可以像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妈妈那样。 小时候, 妈妈经常给歌德讲故事。但每次讲故事都不讲完,讲到一定阶段或重要的转折点就停下来, 叫歌德自己去想,想想故事可能会怎样发展?次日接着讲。次日讲故事之前,妈妈首先问歌 德昨天讲到什么地方, 你猜猜后来会怎么样?通过长时期的训练, 歌德的想象力得到迅速的 发展。当歌德成为著名诗人以后,人们问起他的成材之路时,他总是把妈妈给他讲故事时每 次都留个“小尾巴”叫他去想一想,看成是自己思维发展的起点。 歌德的妈妈就是利用孩子的兴趣, 采取提问的方法, 不仅促使孩子思维积极性的发展,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让孩子寻找具有共同外部特征的事物。 小孩子都好玩圆形的东西,比如锅盖,可以问孩子“锅盖是什么形状的呀?然后问, 你指一指,看还有什么东西的圆形的呀?太阳、自行车轮胎、雨伞、电子表、小皮球、水碗 的口、瓶口、洗脸盆、灯罩口、小熊猫的眼睛,等等。这可以叫做“一形多物”。再比如, 拿一朵红花,问孩子,你看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呀?这可以叫做“一色多物”。这可 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列举某一事物的用途。 比如,给孩子洗手时,可以问孩子:“你说这水,除了洗手还有什么用途?”孩子可 能会说还能洗脸、洗头、洗小脚丫、洗澡、洗衣服、洗菜、能喝、能煮面条、煮饺子、浇花 等等。再问:“河里的水能做什么?”可能会说能游泳、浇地,大一点孩子还会说出能发电 等。这可以叫做“一物多用”。这既能促使孩子积极思维,也是利用联想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四、随手画个图象或线条,让孩子看“像什么”。 比如,画一条不规则的曲线,问孩子你看这“像”什么呀?可以启发孩子大胆地说, 孩子可能会说像绳子、鞭子、蚯蚓、蛇、山脉、河流等等。这通过观察认识相似、相近、相 仿事物的特征,既能提高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五、培养比较的能力。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的思维过程,实质上也是揭示事物与事物 之间的内部联系,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手段。比如,开饭之前,让孩子给家庭成员分 发筷子,要求每个人的筷子都要一样长。让孩子比较两种水果的颜色,比较水果的大小。还
喜欢《周爷爷答家长问——孩子思维培养的各种事儿》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