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如果孩子爱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时教给孩子穿衣、洗漱、收拾 玩具 等自我服务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顺序来提高效率、安排时间等。这些游戏玩多了,孩子可能觉得没趣,这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继续做下去。
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如果孩子爱磨蹭是由于时间观念差造成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在孩子开始做一件事之前为他规定时间。父母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此事的时间,并以此作为时间限制,然后根据孩子完成的情况,给予表扬、奖励(或无奖励,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在开始设计时间的时候,家长要及时核对。孩子做事,家长为他计时,告诉并夸奖他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几分钟。这样,孩子会有积极性。
3、让孩子按时做事
磨蹭这个习惯,不光存在于学习中,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吃饭、玩耍等。所以要克服这个毛病,必须从不同角度着手,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制定一些改正方案。做什么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都做好假定,在假设的时间以内(当然能够越快越好)保证质量地完成。
做完以后,可以共同讨论,对方案进行调整,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进行这些计时活动,如阅读、答题、劳动时,如果家长能够与孩子一起进行,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4、学习的榜样很重要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一般都很喜欢与榜样做对比,家长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要在现实生活中给孩子找一个学习的榜样,这种标杆式的榜样可以是一些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周围的小孩子。在平时的教育中,一定要拿出榜样,告诉孩子,榜样人物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喜爱,是因为他有时间观念,办事不拖拉。经常以榜样的事迹来教育孩子,对纠正孩子的拖拉毛病有一定的作用。
5、提高兴趣点 增加好奇心
做事动机不强,动力不够,才会“磨蹭”,一旦调动起他的积极性,“磨蹭”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所以,家长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增加做事情的兴趣。并且,适当鼓励幼儿去做某事,适时给予奖励。
6、以后果为导向的适当的惩戒是必要的
对于孩子的磨蹭,一味的批评教育有时会失效。专家建议,必要的时候,要将因孩子的磨蹭造成的后果呈现给孩子,并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处罚。要让孩子明白,做事磨蹭的习惯造成的后果也会很严重,也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有的时候,适当的处罚有助于孩子快速“醒悟”!
亲亲宝贝小编温馨提示:孩子爱磨蹭,大多都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造成的。当发现孩子有做事磨蹭的现象时,就要找出原因,要以身作则,不要包办代替,应该孩子营造做事利索的环境,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也别忘了鼓励,增强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对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坏习惯有一定帮助哦!
有位妈妈曾经跟我抱怨说,老师啊,我家宝贝吃饭时做不了三分钟就要玩玩具玩玩具时也一样注意力不会超过两分钟,更别说专注的看一会儿书,甚至是贴完一个故事,当孩子在本应该专注的时候,开小差父母就会责怪孩。此不专注不认真,即使孩子不专注、不全是孩子的错父母的责任甚至更大,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在玩儿的过程中更表现专注力在这一阶段是孩子专注力形成的关键阶段,
据调查显示,孩子是有一定专注力的孩子,四岁时大约为十二分钟,五岁时大约为十五分钟七至十岁能够达到二十分钟。十至十二岁可以达到二十五分钟十二岁以上能够保持在三十分钟以上,当孩子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时候,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专注的习惯,但可惜的是,孩子在专注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很多干扰,而这些干扰大多数来自父母,我们做父母的是否得好好想一下。在孩子玩玩具时是否把五花八门的玩具都摆在孩子面前,而让孩子无从选择在孩子沉浸于搭积木玩模型的时候,是否迫不及待的跑过去帮忙在孩子认真看书的时候,是否时不时的嘘寒问暖,别看这都是些小事情,却会在孩子专注于某事造成干扰,不打扰对培养孩子的专注很重要。
据调查显示,两岁多左右的孩子开始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当孩子专注的玩的时候,如果周围的人不去打扰,让他专注而完整的,做完一件事情,随着时间的积累,孩子就会养成持久的注意力,当孩子在观察一只小虫子时,我们不要为了怕他弄脏衣服,而一把把他拉开当孩子在书桌前看书或画画时。提前为孩子的生活需求做好准备,而不是在中途关爱孩子打断孩子的思路,同时,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爸爸妈妈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在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刷手机,在看电视时,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孩子天生就会模仿,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在吃饭时,想着玩具做作业时,想着游戏。上课时,总想着外面的世界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所以每一个宝爸宝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让我们身上一个小小的坏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给经营好自己给孩子一个优质爸妈,当然了,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平时的训练也必不可少,注意力不集中一。分析是所有孩子的共性,所以也不用太过担心心情,我们不妨平时多训练训练孩子通过和孩子玩游戏带孩子玩的过程中,适当考核来锻炼,提高比如去动物园之后问问他们各个动物的特点等,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孩子充分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使孩子有充沛的精力,从事学习活动有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
当孩子专注于一件安全,且适合孩子的事情时,我们父母就老老实实当一个观众吧,静静的欣赏就好了,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是否真的了解教育之道呢,面对孩子的日益成长,你是否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别担心我们在这里针对孩子成长各个阶段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帮助家长们培养出健康优秀的孩子。
身边有很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做事很拖沓。早晨坐电梯时一位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妈妈焦虑的说:早晨自己六点半就起床了,可孩子八点还送不到幼儿园,这一个小时都不知道这个小家伙忙什么?每天都几无例外的迟到。还有的家长抱怨周末外出游玩或参加重大聚会时整个上午就在孩子的磨蹭中过去了,吃吃出不了门。还有的家长诉说自己的孩子写作业时,能在书桌前坐上一个小时,削铅笔、玩橡皮,而作业本上缺没写一个字。凡此种种,都让父母为此头痛不已。
自己作为两个孩子的父母也有深深的感触,为此,我不停地催促孩子“快!快!再快一点!”为此也成了一个唠叨的妈妈,可自己的唠叨不但没有促使事情好转,反而孩子拖沓的习惯愈演愈烈,有的时候使自己暴跳如雷。我也努力监督自己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使各种事情按时完成,可也常常事与愿违。我相信很多父母曾在帮助孩子改掉拖沓的毛病时都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可效果却不如意。因为我们关注的只是孩子的拖沓给自己带来的麻烦,而却忽略了拖沓给孩子自身所带来的焦虑和伤害。
拖沓是遗传的?
大多数父母通常会把孩子的拖沓归结为遗传的原因,以此为借口推脱责任,拖沓的孩子在做事时会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
我曾经问我拖沓的女儿,你为什么做事这么磨蹭?他总说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想磨蹭。因为这我去幼儿园总是跳不上早操,有时还吃不上热饭。我也曾常常将孩子的拖沓归结为遗传,抱怨爸爸的慢性格才使得自己的女儿如此慢。有时候少许的努力没有效果就以此为借口而放弃了改掉拖沓的尝试。可后来自己尝试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才开始从自身和环境中寻求答案,而放弃了所谓的遗传决定论的荒谬结论。
拖沓带给孩子的苦恼远甚于父母
通常,孩子都会为他们拖沓的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尤其在自信心和自尊心方面,他们会把自己当做失败者,或想要放弃对困难的克服。也因拖沓常常会受到父母和学校老师的双重处罚。
拖沓的孩子常认同父母说拖沓是遗传的结论,便以此为借口继续他们的行为,当遭遇到现实挫败时,常常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因此也会变得消沉压抑。
面对眼前的任务觉得无从下手时,听见的只是父母的唠叨和斥责,然后父母顺便包办了一切,这样孩子就错失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下次在遇到类似的困难时依然磨蹭,如此循环无止境。
面对懂得抽象鼓励孩子的父母时,孩子很开心更想努力按时做好某件事情,可不幸的是这反而会变成一种阻碍,他们耳中听到的是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相信你会按时完成。你很棒!你有这个能力诸如此类的话。而孩子却始终不明白这些话跟做这件事有任何的关系,而仅仅从中提取的是父母希望我如此这个信息。
孩子内心也想快一点,可潜意识却故意拖延,这种矛盾的处境使他们常常感到很焦虑。而潜意识的这种抵触来自父母长期“快!再快点!”这样的不耐烦的反抗,面对权威的父母,孩子把这种斥责的愤怒压抑掉了,变为一种隐形的无意识的攻击。屡次拖沓的经历让他受到责骂或惩罚,愤怒的屡次压抑,隐形的攻击也会不断强化,会变得更拖沓,看到父母暴跳如雷的反应,孩子才会觉得这种压抑的愤怒得以还击和释放。面对孩子的拖沓时,无休止的抱怨和唠叨反而会使这种行为愈演愈烈,由此也破坏了亲子关系的建立。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看懂孩子的心理,只会一味的责骂孩子,孩子会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以及如何讨父母开心这件事情上了,反而没有心思思考自己拖沓的原因。
说到这,可能很多父母都会问如何帮助孩子改到这一毛病呢?如下措施,希望对想改掉孩子拖沓这一习惯的父母有所帮助。
积极的沟通
坦诚平等的孩子沟通,共同讨论对拖沓的感受,讲述自己曾如何战胜拖沓的故事,倾听孩子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拖沓不是遗传,而仅仅是一种习惯,我们有办法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
父母指导、鼓励和帮助
当我们成人面对一项任务时常常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对一个孩子面对一件事情时也会有如此感受,这时父母就应及时出现,为孩子指明该做的事该如何下手。比如对一个上学经常迟到的孩子需要父母列出一个清单,列出他早晨起床后的所有事项,如穿衣、洗漱、喝水、背书包,这样上学这件事就变得具体可行,也知道从哪件事上可以节约时间,孩子也会增强信心,从中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事物有更大的把控能力。
制定合理的规则
制定家庭规则是必要而可行的,比如,面对一个做作业拖沓的孩子,先做功课,再看电视。对于较大的生活邋遢的孩子,先整理房间,再出去和朋友玩。家庭规则的适应会大大加大孩子做事的效率,同时规则也是社会化规范的基础,对规则的适应也是帮助孩子社会化做准备,为孩子适应新环境做一铺垫。一个毫无规则感的孩子进入社会是可怕的。当然规则的订立是简单的,重要的是父母下决心坚持,要温柔的不含敌意的坚持,为孩子养成合适的规则做个榜样。
奖励的作用
改掉拖沓的习惯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时,适当的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奖励是个很好的催化剂。比如,日程生活中,别忘了孩子会偷听你说话,不管你是在和孩子说话,还是和其他人说话,要听到你的谈论是一个“做事不拖沓的孩子”,以及按时做事情的新习惯,这样会为一个正在改掉拖沓习惯的孩子增强信心。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当今的孩子太忙了,现在的孩子都被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爱好班包裹着,如果这不是孩子真正的兴趣,不是出自孩子内心的喜好,而仅仅是父母的未完成在孩子身上的寄托,那你的孩子可能会恐惧这些事情,因此有很多借口拖沓,父母要善于找到借口背后真实的原因,以消除孩子的恐惧,给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放慢节奏选择自己要做的和喜欢做的事情。
抱抱你的孩子
经常抱抱孩子,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你”!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讨厌孩子的拖沓时要反思自己的样子,不要对孩子的爱那么吝啬,让孩子认为这种亲子的爱是一种交换,只有当我不拖沓,我足够完美时,才有资格得到父母的爱。
作者简介:殷金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职妈妈五年,结合大量的理论知识,通过对自己两个孩子的观察及亲身体验,每一次咨询都深深触动了自己,成长了自己。擅长心理动力学疗法、家庭分析疗法及认知疗法。主攻方向:青少年人际关系障碍、青少年抑郁、焦虑心理疏导咨询等。
孩子精力过剩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大多聪明好动、反应灵敏、好奇心强、感情丰富,但往往比一般同龄孩子更为顽皮。其中不少精力过剩的孩子还因为太过调皮,被父母或老师认为是“朽木不可雕”,认为是“差生”。专家指出,对精力过剩的孩子要因势利导,而不可任其自然发展。您家的孩子精力过剩吗?
一、宝宝精力过剩与遗传有关
研究显示,宝宝的精力过剩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他们体内一种内分泌腺素——肾上腺素的成分明显高于普通孩子。专家们还惊奇地发现,比起其他孩子来,精力过剩的宝宝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高得多。原因很简单:他们表现出来的好动、好问和淘气往往会被大人们视为“不听话”或“不规矩”。此外,过剩的精力由于找不到正常、足够的渠道发泄,宝宝还常会处于一种类似青春期少年才有的烦躁、焦虑等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之中。
所以,面对精力过剩的宝宝,妈妈千万不要轻易用“调皮”“讨人厌”之类评语给宝宝贴上许多负面的“评价标签”。妈妈应该更理解他,帮助他,引导他把充沛的精力以健康的方式得到排遣。
二、发现宝宝精力过剩,妈妈可以这样做
*适当加大他的运动量:让你那精力过剩的宝宝多运动。这既可促进他的身体健康,也可帮助他消耗过剩的精力,获得机体的舒畅感与心理平衡。
*给他一些“障碍”: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爸爸妈妈或老师可以让他们参与比同龄人更需要体力、智慧的活动和游戏,或向他提出较难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他的精力得到良好的发泄渠道,又可以让他避免盲目自大。
*鼓励他与大孩子为伴:如果宝宝精力过剩,让他与比他大两三岁的大孩子为伴是一种明智之举。这样可更好地满足他的求知欲,相对大强度的活动也可让他得到体力的宣泄。
*保护他的“独立性”:精力过剩的宝宝往往较早熟,让他早些体会“独立性”也很重要,否则过多的干涉与限制特别容易激发精力过剩宝宝的反抗。
*扩大他的视野:经常带他去博物馆、图书馆、植物园等地方,让他过剩的精力有足够的渠道发泄,又可培养他健康的爱好,使得他的心灵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任由过盛的精力支配着盲目发泄,从而导致宝宝性格粗鲁、内心粗糙。
*和他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如果你的宝宝常处于精力过剩的状态中,你更应注重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理解他的优点与弱点,在他烦忧时更好地帮助他。这样可以帮助他大大减轻心理压力。
对于宝宝已经上幼儿园的上班妈妈来说,每天早上对孩子说得最多得一句话应该是:“快点!快点!”吧?
因为我自己也曾经这样,那时猪仔仔刚上幼儿园,而且只有1岁5个月,自己还不会穿衣服,每天早上起来,只好不停地催促他快点,要不,我就迟到了。这样匆匆忙忙的早上大概持续了两个月。
有一天晚上,猪仔仔洗完澡就不让我帮他穿裤子,要自己穿。我当然抓紧机会,把裤子丢给他自己穿,没想到小家伙竟然真的会穿。
我高兴了一个晚上,那时他才1岁8个月。
第二天早上,叫猪仔仔起来,像往常一样帮他穿衣服,穿好衣服,小家伙又要自己穿裤子了。我就把裤子给他,让他自己穿。之后的几天,早上都是他自己穿裤子的,可好景不长,过了一个多星期,他的热情开始退了。一天早上,猪仔仔躺在床上不愿起来,我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对猪仔仔说:“猪仔仔赶快起来,跟妈咪比赛穿裤子好吗?”猪仔仔马上起来说:“好!”于是,我就把裤子给他,边对他说:“等妈咪说123就开始。”可我还没说完,小家伙就已经开始穿裤子了,我在一旁故意大声说:“猪仔仔偷步,不等妈咪。不算,不算。”小家伙在一旁偷笑,我会接着说:“慢点,慢点,不要比妈咪快。”之类的话,就这样他很快就把裤子穿好了。
春节到亲戚家拜年,猪仔仔把裤子弄湿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家伙已经把湿的裤子脱了,于是我就把干净的裤子给他,叫他自己穿。在一旁的婆婆就反对了,说:“你帮他穿吧,他这么小,十分钟也穿不了,会着凉的。”我说:“他自己会穿的,不让人帮。”婆婆见我不听,就走过去要帮猪仔仔穿裤子,确让小家伙推开了,结果,小家伙2分钟不到就把裤子穿好了,为妈妈争一口气了,婆婆在一旁不敢出声了。等儿子穿完,我就去亲了他一下,并称赞他说:“奶奶不知道猪仔仔长大了,自己会穿裤子了,真乖!”亲戚都称赞他。
最近,猪仔仔已经会穿衣服了。但有时会把衣服反过来的,我就教他反过来再穿。从此以后,每逢他不肯起来,我就对他说跟他比赛,他就会马上起来了。现在,每天早上只要我帮他穿袜子,其他的基本都是他自己穿的。我就不用担心会迟到了。
我曾发现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前学后一段时间内,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话题便是学生的考分,可见家长学生对考分的重视程度。孩子认为,分数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家庭是否太平。家长认为,分数是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分数也是家长之间攀比炫耀的资本。考试分数到底说明什么呢?考试分数只能说明孩子在某一时期对某一学科或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因素有120种,已经发现77种,而学校考试仅能考出几十种智力因素,有很多智力因素无法用考试测验出来。考试分数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基础、能力、环境因素、临场发挥等,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有影响。另外,有的孩子善于考试,有的孩子不善于考试。再有,考题的难易程度、考试范围也很大程度决定着考试成绩。可能大家还记得1984年全国高考数学平均成绩仅有48.4分,我们能说1984年考上大学的学生成绩差吗?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从重视考试考分,过分重视选读考试的结果,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虽然考上名牌大学,但毕业后一事无成。
现今家长对孩子的分数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见孩子得高分就欢喜,进而对孩子过份地夸奖和物质上的刺激,希望孩子每次都考第一。这就在孩子的心灵里种下虚荣的种子,使他们觉得自己非常聪明,经不得一点挫折。二是不管孩子基础好坏,用功与否,得低分是什么原因,见了低分就斥责、打骂,长此以往会造成孩子个性发展的缺陷。
问题例如:(1)撒谎,欺骗家长,涂改成绩,冒名签字;(2)怀疑父母的爱,甚至离家出走;(3)部分学生会患“考试综合症”,惟恐得不到高分,心情长期处于恐惧压抑状态,每逢考试便紧张心慌,恐怕失败,反而更加考不出实际水平。这样,终究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孩子得了低分自然不高兴,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使孩子确信父母是爱孩子的,然后可以通过轻松的谈话来了解孩子,鼓励孩子,我很欣赏我的一位同行的作法。
有一次孩子只考了48分,他让孩子把卷子拿回家与孩子共同研究48分。首先,给以肯定,考得不错,相信你下次再努力,学会一个填空不就50分了吗?下次再努力,再做对一个计算题,不就60分及格了吗?说起来,大家似乎觉得要求是不是太低了,但这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帮助。
其次,家长要冷静思索与研究孩子学习差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看,其原因可以从五个方面分析:第一非智力因素,多数学生成绩不佳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性格、意志、动机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学习没兴趣,缺乏动机,都有会造成学习成绩差;
第二,学习环境差,如有的家庭每天晚上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甚至喝洒、打架,从不过问孩子学习;
第三,有特殊偏爱,有的喜欢体育,或音乐,或美术,造成个别学生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的孩子属于晚熟,在低年级学习成绩差,一到高年级学习成绩明显上升;
第四基础差,有些学生以前基础不好,新旧知识有一定相关性,因而上课听不懂;
第五,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上,或学习方法不对头,时间花费不少,不见成效。对此父母应针对自己孩子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为了使孩子在精神和身体上充分松驰后,以积极的心情进入学习,请孩子做如下练习:
回忆过去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时,达到目标时的经验感受,把那时的喜悦心情再回味一遍。
回忆成功或胜利的感觉,无论是过去的,还是最近的都可以。如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真理时,那种兴奋会使心情非常激动;获得意想不到的正确见解,取得优异成绩时,心里格外喜悦。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当解开难度较大的字谜时的得意心情,或当从电影、电视中学到新知识的心情等亦然如此。乃至孩提时代,刚学会骑自行车,学会游泳时的那种心情也同样值得回忆。
我们利用音乐进行学习。进入自然的放松,有意识地试着投入你所有的感官,这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音乐的妙用就是表现在它成为灵感的源泉,听音乐不仅能增加乐趣,更能激发学习的灵感。因为这是一个如何将心灵中潜在的特点浮现成为自己的特质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超越原始思维的阻碍,成为一个最具有创意能力的人的问题。
我要达到目的
学习是快乐的
我的记忆很好
我的精力充沛
我的心情特别平静
以上这些也可以做为肯定性的暗示警句。当然根据你的爱好和情况也可以选用其它的话做为暗示性的警句。如果在这种心态下,把它在心中反复念诵,就能够使愿望变成现实。比如考试前,念诵这样的话肯定会提高考试效果:
我能够找到最合适的答案
主要内容我全部记得
我的信心十足
我的记忆力特别强
尽是我擅长的试题
最重要的是尽可能把当时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的情景直至细枝末节都明晰地回想起来,让那时的心情忠实地再现在眼前。这样,那种愉快的心情就会出现,心理也就会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气氛中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这样做可以轻松改掉孩子的缺点》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