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方法给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 03-05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拿孩子离开家庭走入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离开小学升入中学、高中、大学相比,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幼小衔接”,因为他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孩子是不是一定要一本正经?当然不是。家长完全可以尝试几种另类的教育方法,这些新的方法能从新的角度,给孩子更有效的影响。

照顾宠物:培养起责任感

父母平时会教育孩子宽容、忠诚的好品质,但常常由于概念抽象,使得孩子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在这方面,宠物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专家认为:“养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照顾另一种生物的责任感。照顾狗、猫等,可以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责任感。 ”

譬如,当家里的小狗每天下午准时出现在门口等候小主人归来时,孩子就不难理解什么叫忠诚了。而且,小狗会不断将这个道理演示给小主人看。再比如,孩子有时会抓住小猫咪的尾巴玩,但事后,小猫还是不计较地和小主人一起玩。父母可以通过这件事教会孩子什么是宽容,同时告诉他对待别人的错误也要学会宽容。

当然,如果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养宠物,可以让孩子参与和邻居一起遛狗。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同时明白,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

直面失败:向天空大声呼喊

父母常常会鼓励孩子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拼搏向上,但面对他的失败,更多的常常是责怪和不知所措。

其实,孩子失败时也正是最需要亲情的时候。比如孩子参加比赛输了,此时最好的做法是,赶快让孩子离开现场,带他到一个只有你们两个人的地方,这样可以不让他在众多小伙伴面前失态而尴尬。然后,不妨让孩子发泄一会儿,并用温和而同情的目光安慰他的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同情可以使孩子感到被人理解,等他冷静下来,你就可以和他深入交谈了。这时千万不要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或者“你不应该为此灰心”之类的话。此时的他不需要大道理,也不需要模糊的建议。不妨对他说:“下次再输的话,你可以朝着天空大喊一声。”此类实际的建议,远比那些空洞的说教对孩子的身心更有帮助。

健康示爱:当着孩子轻歌曼舞

不少父母会认为,夫妻间在家的亲昵行为应该避开孩子,否则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专家们却认为,父母间的相爱,反而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有益。

如果夫妻间晚上想在家跳一会舞,完全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因为,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的轻歌曼舞,拥抱甚至亲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而言,习惯于父母的亲密举动,会使他们与周围朋友间的关系更融洽,尤其是对他们将来与所爱的人生活会更有指导意义。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教育孩子不妨试试另类方法


当然,如果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养宠物,可以让孩子参与和邻居一起遛狗,或者在放假时让孩子给学校养的小豚鼠做个窝。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同时明白,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

比如孩子参加比赛输了,此时最好的做法是,赶快让孩子离开现场,带他到一个只有你们两个人的地方,这样可以不让他在众多小伙伴面前失态而尴尬。然后,不妨让孩子发泄一会儿,并用温和而同情的目光安慰他的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同情可以使孩子感到被人理解,等他冷静下来,你就可以和他深入交谈了。这时千万不要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或者“你不应该为此灰心”之类的话,此时的他不需要大道理,也不需要模糊的建议。不妨对他说:“下次再输的话,你可以朝着天空大喊一声。”此类实际的建议,远比那些空洞的说教对孩子的身心更有帮助。

不少父母会认为,夫妻间在家的亲昵行为应该避开孩子,否则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专家们却认为,父母间的相爱,反而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有益。

如果你们晚上想在家的客厅里跳一会儿舞,完全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因为,让孩子看到你们的轻歌曼舞,拥抱甚至亲吻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孩子经常接触到一些不太恰当的性信息和表达爱意的方式,父母有义务让他们看到健康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对于孩子而言,习惯于父母的亲密举动会使他们与周围朋友间的关系更融洽,尤其是对他们将来与所爱的人生活会更有指导意义。

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法


与孩子沟通时,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选择不同表达方式和词语对孩子影响区别也很大,即便你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

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四大不当方法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极大,教育得当能促进孩子成长、成才;教育不当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前途。在家庭教育中应避免以下四种不当的方法。

1.威胁。

成人用威胁的口吻对孩子说话:“你再……我就……”尽管这类威胁在大人心目中认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却不一定有效果。因为威胁是对孩子自主权的挑战,只要孩子有点自尊的话,他必定会故意与大人对着干,以此来显示他不是个胆小鬼。

2.收买。

收买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话,就能得到奖赏。如“如果……就”的许愿方法,有时能刺激孩子而暂时达到某个目的,但却不能激励他作坚持不断的努力。

对孩子来说,这些话就意味着怀疑他的能力。另外,也拿导致孩子讨价还价,以“你不给我奖赏,我就不规规矩矩”来要挟大人,从而提出更无理的要求。有益的、受欢迎的不是以收买形式出现的奖赏,而是事先没有许诺过的、出乎意料的,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赏识而得到的奖赏。

3.保证。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是平等的,互相要信任。

父母不应向孩子保证什么,也不应要求孩子作保证。如果父母必须依靠保证来强调自己说的是真话,那么变相地承认自己没有保证过的话是不可相信的了。保证会使孩子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父母也不应诱导或要求孩子保证今后循规蹈矩或绝不再犯某个错误。当孩子作了一个并非出于自愿的保证后,他等于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我们不应鼓励这种欺骗行为。

4.讽刺。

父母讽刺孩子,极大地阻碍了他的进步。

它往往为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有效交谈设下了牢固的障碍。挖苦的语言会招来孩子的反击,会在自己和孩子之间筑起一层屏障。在教育子女中,父母不应用讽刺和挖苦的语言,不应该降低孩子在他自己或在他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五句无心话伤害孩子心

与孩子沟通时,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选择不同表达方式和词语对孩子影响区别也很大,即便你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

可能对孩子伤害很大的五句话

1.“你怎么越大越……”

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总无法在座椅上保持安静,那是因为他只有四岁,总要经历固执,淘气,自我中心等阶段,这是成长的必需。

但父母很容易因此对孩子大喊:“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

建议:在你忍不住要责备孩子时,请用一些比较有同情心的句子来开头,如“我知道你不高兴,但这样的事情总是难免要发生的。”

2.“别跑,会摔跤的”诸如此类的警告

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一定会摔跤的。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打击。而且,当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没有变成现实,孩子也会慢慢对你的建议表现出不以为然。

建议:更好的说法,如“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这样具体的指导。

3.“我只是逗你玩儿”

你或许认为,跟孩子开个玩笑可以培养他的幽默感,但孩子可能真的相信你的话。

建议:对孩子,不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实际是侮辱的话表现有趣,有些话你不是认真的,最好别说。

4.“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孩子那样呢”

诸如此类的话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像个二等公民,同时还可能导致对其他孩子的仇视。你越是跟孩子说他不如别人好,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够好。

建议:宽容地接受孩子的长处和不足,然后鼓励他向一个最适合他的方向快乐地成长。

5.“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

这种带着一点点嘲讽口气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指责。

建议:如果你真的想因为孩子没有做到你的要求而指责他,不如明白地说:“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都跟你说过三次了。但我再告诉你一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去。”

三种教育方法孩子乐于接受

第一种: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愿意听你的话。

第二种:多引导少训斥

其实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

第三种:多交朋友 少窥探“隐私”

很多孩子都特别反感家长翻看自己的书包,偷看自己的日记。实际上,家长应和孩子交朋友,平时多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情况,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

此外,家长教育孩子时,还须重视反面教育

大多数家长都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实际上,让孩子只接近“赤”,而不接触“墨”是不可能的。家长最多只能营造一个“赤”的家庭小环境,但孩子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难免不接触反面现象。因此,只注重正面教育,忽视反面教育,显然难以使孩子适应复杂的社会另一半。家长应该像重视正面教育一样重视反面教育。具体讲反面教育有何作用呢?

1.通过反面教育,孩子会知道做事情很少是一帆风顺的,人们正当的合理的要求也不是总能实现的。这能使孩子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生活中的一些反面现象,如好心得不到理解、美好的事物受到挫折等,这往往能使孩子产生同情心和责任感。

3.反面现象能使孩子看到不该发生事情发生了,从而使孩子在感到同情、惋惜和愤怒和同时产生一种克服反面现象的心理需要。

4.如果始终生活在单纯的环境里,孩子就很难“长大”。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是脆弱的,而且也很难提高辨别能力。让孩子知道社会还有反面现象以及体验一些逆境的滋味,对培养孩子的社会化生存能力大有好处。

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


小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智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又是"关键期"中的关键期,此时,不仅是孩子打好学业基础的关 键期,更是知识技能、个性特征、情感态度、良好习惯、社会品质各方面养成的敏感期和最佳期。这个时期,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以为这个时期是夯实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个性特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逐步树立爱好兴趣的特殊时期。作为爸爸的你,如何在小学时期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方法/步骤

搞好亲自教育。作为爸爸妈妈,你要跟孩子学到一起,玩到一起,在活动中详细讲解人生的道理,一起做家务,让孩子把你当做玩伴和学友,以你为榜样,打下人生学习奋斗的榜样烙印。

2

做好教育引导。可以在辅导完作业之余,跟孩子一起读故事书,练习书法,一起做一些跑步、骑车等健身运动,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3

随时陪伴左右。作为父母,要多拿出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从你那里得到温暖和关爱,比如,可以在孩子睡前,陪伴在床前讲故事,话人生,讲道理。

4

模范带头言传身教。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孩子养成的习惯,自己首先这样做。比如,让孩子睡前把衣服叠放整齐有条理,可以让孩子参观自己的衣服叠放方法,等等。

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从孩子整体成长和发育规律来说,教养孩子是有科学合理的顺序的。首先,先培养孩子的习惯。这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理习惯、道德习惯等等,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对待身边事物的一个习惯。第二是培养孩子的品格:乐观、自信、积极、正直、善良、感恩、孝道、遇到问题敢于解决,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等。在这些习惯和品格建立的基础之上,我们再给孩子进行第三个能力的培养。这就包括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孩子的学习习惯,品格和学习能力培养好了,他学习知识就快了,学习能力就提高了。第四点就是给孩子灌输知识。教他识多少字,背多少首唐诗,数学概念及运算等。现在家长们的教育意识提高,都希望孩子能多方面综合发展,就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这就是教养孩子的最后一个顺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当孩子的习惯,品格,能力,知识培养起来了,再给孩子学习兴趣班就会事半功倍,起到一个好的训练效果。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步,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能够引导家长培养孩子成为有责任感、人格完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够帮助孩子成就完美人生。

试试三种“另类”教育方法


照顾宠物:培养起责任感

父母平时会教育孩子宽容、忠诚的好品质,但常常由于概念抽象,使得孩子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在这方面,宠物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专家认为:“养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照顾另一种生物的责任感。照顾狗、猫等,可以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责任感。”

譬如,当家里的小狗每天下午3点准时出现在门口等候小主人归来时,孩子就不难理解什么叫忠诚了。而且,小狗会不断将这个道理演示给小主人看。再比如,孩子有时会抓住小猫咪的尾巴,但事后,小猫还是不计较地和小主人一起玩。父母可以通过这件事教会孩子什么是宽容,同时告诉他对待别人的错误也要学会宽容。

当然,如果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养宠物,可以让孩子参与和邻居一起遛狗,或者在放假时让孩子给学校养的小豚鼠做个窝。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同时明白,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

直面失败:向天空大声呼喊

父母常常会鼓励孩子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拼搏向上,但面对他的失败,更多的常常是责怪和不知所措。

其实,孩子失败时也正是最需要亲情的时候。比如孩子参加比赛输了,此时最好的做法是,赶快让孩子离开现场,带他到一个只有你们两个人的地方,这样可以不让他在众多小伙伴面前失态而尴尬。然后,不妨让孩子发泄一会儿,并用温和而同情的目光安慰他的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同情可以使孩子感到被人理解,等他冷静下来,你就可以和他深入交谈了。这时千万不要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或者“你不应该为此灰心”之类的话,此时的他不需要大道理,也不需要模糊的建议。不妨对他说:“下次再输的话,你可以朝着天空大喊一声。”此类实际的建议,远比那些空洞的说教对孩子的身心更有帮助。

健康示爱:当着孩子轻歌曼舞

不少父母会认为,夫妻间在家的亲昵行为应该避开孩子,否则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专家们却认为,父母间的相爱,反而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有益。

如果你们晚上想在家跳一会舞,完全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因为,让孩子看到你们的轻歌曼舞,拥抱甚至亲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而言,习惯于父母的亲密举动会使他们与周围朋友间的关系更融洽,尤其是对他们将来与所爱的人生活会更有指导意义。

孩子与家庭教育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生老师。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关注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所以家长需要从各方面来监督呵护。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一、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沟通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沟通,因为沟通是人与人建立联系的桥梁,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比如每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新鲜事,今天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建议家长朋友们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通过家长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什么事情该做和不该做,进而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发掘孩子的潜力,比如画画,弹钢琴等等。现阶段都讲究德智体美同步发展,所以从小培养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可以在玩和学的同时也收获知识和快乐。

三、家长应该督促孩子的学习,我经常听到老师说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大部分责任在于家长,刚一开始还觉得有异议,但是通过自己弟弟在小学的表现,让我意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家长的督促和引导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四、多鼓励孩子。

只要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和进步还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方式方法也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对于孩子的一些要求,我认为如果是合理的事情可以妥协,但是如果是不合理的,家长仍然同意的话,那这份爱就变了味道。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