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孩子12岁前必须完成的50项户外活动清单

03-08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英国孩子12岁前必须完成的50项户外活动清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树掏鸟窝摘野果,下水抓大鱼捕小虾……这是很多成年人的童年记忆。但现在的“00后”们每天接触电视、网络,户外活动时间太少了。为转移孩子们的目光,让他们走出家门,英国著名民间机构“国民信托”邀请了1700多个12岁以下的英国孩子,请他们列出自己心中最喜欢的户外活动,综合整理成一份“12岁前必须完成的50项户外活动单”。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将“长途骑行”列为最喜欢的户外活动,其他较受欢迎的户外活动包括岩洞探险、观鸟、爬树、野营等……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孩子们并非对户外活动不感兴趣……

▋冒险类

1.爬树 2.从大山坡上滚下来 3.野外露营 4.筑巢 5.用石头打水漂 6.雨中跑步 7.放风筝 8.用渔网抓鱼 9.从树上摘苹果吃 10.玩板栗游戏

▋发现类

11.长途骑行 12.用棍子探出一条小径 13.做泥馅饼 14.筑水坝 15.打雪仗 16.用小雏菊做项链 17.赛蜗牛 18.野外艺术 19.玩木棍游戏 20.踏浪

▋游侠类

21.采野生黑莓 22.探索空树洞 23.参观农场 24.光脚走路 25.做草喇叭 26.寻找化石和骨骼 27.看星星 28.登山 29.山洞探险 30.用手抓吓人的动物

▋寻踪类

31.抓昆虫 32.找蛙卵 33.接落叶 34.跟踪野生动物 35.探寻河塘生物 36.为野生动物搭房子 37.从石滩中找生物 38.养蝴蝶 39.抓螃蟹 40.野外夜行

▋探索类

41.自种、自收、自吃 42.在大海里游泳 43.做木筏 44.观鸟 45.野外定位 46.攀岩 47.野炊 48.骑马 49.寻宝 50.泛舟而下

这项活动受到很多家长和孩子的欢迎。来自伦敦的网友“伊丽莎白”说:“很高兴我做了这上面的大部分事情,我为现在的孩子感到遗憾,他们错过了这么多有趣的活动。但我一定会让我的孩子参与,怎能让他被一个iPad束缚在家而错失这些童趣呢?”

▋美国学校要求“玩得高兴”,澳大利亚政府派发“大自然游乐通行证”

为让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其他一些国家也都使出浑身解数,美国小学生的“暑假作业”就是个例子。美国小学生就有一个长达100项的暑假必做活动,它们是“开睡衣晚会、去野营、去远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访别人、去图书馆、烤饼干、带着微笑做家务……”其中第100条简单明了地表达了美国小学生暑假最重要的目标——玩得高兴!

此外,澳大利亚政府也曾向小学生派发了超过4万本“大自然游乐通行证”,要求他们在12岁前必须完成15件事情,包括爬树、自建小型杂物房、发明一种游戏且能玩这种游戏超过3天、远足、在沙滩上堆城堡等。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幼儿家庭户外活动的指导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在幼儿时期塑造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灵将为一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健康是保证幼儿发展的物质基础,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身体健康之上,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户外体育活动也就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将幼儿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但如何使幼儿拥有健康,许多家长在观念上存在误区,如冬天怕孩子感冒把孩子包的严严实实,带孩子游玩怕孩子累抱着,平日也经常把孩子关在家里,很少带孩子户外活动,祖辈带孩子的更是如此。家长对如何提高孩子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来增强孩子的体质意识淡薄。因此,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开展内容丰富的幼儿家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对幼儿家庭户外活动的指导非常有必要。在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幼儿在身体发展的同时,推动其“心智”同步发展,使幼儿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提供户外活动的指导与帮助。

1、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开辟“家园户外活动栏”。加大户外活动的宣传力度,定期宣传各阶段的户外活动目标与内容,并有相应的户外亲子小游戏,引导家长利用休息日、晚饭后的散步等时间和孩子一起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又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2、加强个别幼儿的家庭户外活动指导。“个别指导”是针对身体素质较弱、肥胖儿和动作发展不协调的幼儿进行家庭指导,并建立个人小档案,家园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户外活动。

家长的户外体育活动意识的不断增强促进了幼儿家庭户外活动的开展,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带孩子户外活动,更不放过每个休息日。家长认为,这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发展了孩子的心智,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以及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如丁建博小朋友一家在爬山时,最喜欢玩“寻宝臧”的游戏,每次都会有新发现,找到自己喜欢的“宝贝”:漂亮的树叶、奇形怪状的小石头、小贝壳等等,平均每周户外活动由原来的2次增加到了5次,户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达二十余种。有跑步、拍球、骑车、跳绳、荡秋千、跳跳床、捉迷藏、放风筝、郊游、打羽毛球、跳远、滑滑板车、蹦台阶、玩单双杠、跳格子、扔沙包、溜旱冰、单双脚跳、走平衡等。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户外亲子游戏。

1、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户外亲子游戏。开始时

,由教师向家长推荐亲子游戏,当家长和孩子玩的得心应手后,他们便会根据孩子的特点有目的的自编亲子游戏,通过亲子游戏,家长能在注重孩子动作发展的同时,还注意了孩子的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等的培养,并让孩子体验快乐,增强自信,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分页标题

2、开展家园互动,促进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每学期向家长征集户外亲子游戏方案,开展家园趣味运动会,教师和家长共同挑选、设计游戏项目,活动中的裁判员、记录员、服务人员都由家长担任,场面非常热烈,加油声不断。在比赛中,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发展,也找到了孩子的不足,更相互学习了与孩子互动中的技巧。每次的家园趣味运动会都能推动家庭亲子游戏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户外活动有助宝宝的社交


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一不能独占玩具,二要体谅别人,否则会遭到拒绝。而当他向小伙伴们表现出微笑、愉快地发声或说话、友好的抚摸、高兴地拍手、关切地注意等积极地社交行为时,就能及时得到同伴的肯定与接受,进而得到分享与合作的欢乐;反之,如果他去抓人、打人、抢夺别人的玩具,就会引起同伴的反感,或引起同样的行为。这样,就使他在各种各样的社交情境与场合中,在各种矛盾与冲突中,有机会学习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去掉不友好的行为,以获得小伙伴的欢迎。这种学习机会是家庭与父母不可代替的。

每当风和日丽之时,家长就抱着小宝宝到户外活动了。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学认周围的常见物;让宝宝学爬、站、走、跑、跳等运动技能,固然都是户外活动的目标,然而,为宝宝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则应是户外活动的首要目标。

户外活动有助宝宝的社交

因为在外晒太阳时,会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孩子,这正是锻炼宝宝社交能力的大好机会。几个月的宝宝最简单的社交行为就是对视、相互注意。彼此逐渐熟悉后,您可以教他主动和小伙伴握握手、摸摸脚,互相亲亲脸蛋等。当宝宝学会称呼后,每次见面都互相称呼对方的名字,1岁半左右就可玩一些合作游戏,如互相扔球等。

3岁前婴幼儿与人打交道的许多知识和本领,并不都是由父母传递的,而是在与小伙伴的交往过程中获得的。

宝宝与小伙伴之间的交往,与他同成人的交往相比,有着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例如,婴儿通过互相模仿,可学会一个玩具的多种玩法,开阔了眼界,发展了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里孩子习惯于独占玩具,与家长做游戏遇到问题时,家长往往迁就他,不能学会体谅别人。

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一不能独占玩具,二要体谅别人,否则会遭到拒绝。而当他向小伙伴们表现出微笑、愉快地发声或说话、友好的抚摸、高兴地拍手、关切地注意等积极地社交行为时,就能及时得到同伴的肯定与接受,进而得到分享与合作的欢乐;反之,如果他去抓人、打人、抢夺别人的玩具,就会引起同伴的反感,或引起同样的行为。这样,就使他在各种各样的社交情境与场合中,在各种矛盾与冲突中,有机会学习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去掉不友好的行为,以获得小伙伴的欢迎。这种学习机会是家庭与父母不可代替的。

好父母必须清除的12项精神垃圾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美丑善恶,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在身上。孩子是个超级模仿者,有着很高的复制能力,而且是个忠诚的学习者。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孩子身上有了坏脾气和坏性格,先自我检阅,有哪些精神垃圾无形之中感染了他?因为孩子的坏脾气和坏性格与其说是从父母那“传”来的,不如说是从父母那学来的。

别向唐僧学习啰嗦

1、保持冷静和理智。

很多父母对孩子不满意时,就爱唠叨个没完。其实孩子非常讨厌唠叨。作为父母,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如果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想唠叨的欲望,就替孩子想想,他们需要的是民主、开明的父母,而不是唠叨的话筒。

2、重视身体语言。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信任,重视与赏识等,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亲吻、一个手势,都可以对孩子传达各种情感,而且这些比千言万语更具有效力。

3、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

有些父母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愿意,也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做到。一旦孩子不愿意做,或做不到时,父母就会旧病复发,唠叨个没完。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父母又何必去为难孩子呢?

4、转移注意力。

父母可以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可以找一些有趣的事情做,也可以去朋友家聊聊天,或者把想说的话写在日记里。特别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别训斥孩子,可以到另一个房间里平缓一下情绪。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功,与其令人生厌地唠叨,不如动点脑子,让孩子乐意去接受。

粗俗语言需斟酌

父母要做到谈吐文明,在说话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说话要讲场合

也就是子女在与不在,说什么与不说什么要有区别。当别人谈论不大好的话题时,若有孩子在场,要学会“顾左右而言它”,将话题转移。进一步说,即使子女不在的场合,父母也应讲求语言文明,行为高尚,这样做了,父母就是具有高层次人格的人。

2、说话要讲质量

要使用纯洁、优美、真诚的语言,然而,“言为心声”,要想语言好,就要规范人品。谦虚的人,不会说那些“一口气把太阳吹灭了”的大话;朴实的人,不会说无边无际的神话;正派的人,不会说那些虚假、肮脏和不负责任的话。说话的质量还要靠不断地学习、锤炼得来。除了剔除语言中的不洁部分,还要吸收有用的语言,使自己的谈吐准确、生动、委婉、具有启发、诱导性,具有可接受性。

3、说话要风趣

父母同子女交流认识、给子女帮助,谈话是不可少的。说话人幽默、风趣,听话人才能做出积极的情绪反应。

家长应充分认识到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虽然我们很难改变社会大环境,但完全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的家庭环境。

不把工作的情绪迁怒到孩子身上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人的压力都不小,而这种无论是工作中,或是情感方面的压力,都是需要一个宣泄的渠道的,但孩子不应当成为我们的出气筒,那样做,只会让孩子的情绪也受到我们的影响。所以,当我们在工作上,在生活中碰到不如意的时候,记得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来排解,别让孩子成为无辜的牺牲品。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可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以后不至于留下阴影,我们必须学会控制情绪,为能够做称职的父母而共同努力吧。

为人处事要公正

做父母的无论何时都要给孩子做一个公正的榜样。这也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的处事之道: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原则,有公正的立场。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允许他推卸责任,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勇敢地去面对。

不要动不动就歇斯底里

家长失控的怒火会影响管教孩子的成果。如果总是大喊大叫,孩子就会从恐惧到厌烦最后到无动于衷,他会将你的话当作耳边风,慢慢就会变成,你的批评或表扬他都听不进去了。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歇斯底里,要用冷静的头脑对孩子进行管教,允许孩子在成长路上出错,对于他们的错误要循循善诱,逐步阐明错误带来的危害,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教导是客观公正的,并且,他也愿意真心接受。请善待孩子吧,给他们的成长创造一个春风沐雨的环境。

因为我是老子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还在以“溺爱教育”和“绝对服从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的中国家长们必须警醒,为了孩子真正美好的明天,是该把原本属于孩子们的自由与责任还给他们了!

当我们的父母还在为所谓的爱倾尽心力、奔波忙碌时,请你们暂时停下劳累的脚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爱才是对子女真正的爱。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难道真的必须扭断他们青春那绚丽多彩的枝条,让他们学会绝对服从,才算对他们的人生有所交代,才算真正的爱吗?

父母们请记住:爱,不是绝对服从。

为了孩子好,收敛坏习惯

每一个成年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隐忧,有了隐忧不可怕,只要想办法去解决。老秦怕人看不起,不是去积极地改变生活,寻找生活的另一种成功的途径,而是用自暴自弃和拉拢朋友这一表象来掩盖内心的自卑不安。孩子会跟着父母学会那些恶习,最重要的是,孩子会有同样的心理,一个孩子有着不健全的心理,他的成长将负载多么沉重的压力。

父母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请为了孩子收敛起坏习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孩子就会在父母的良好言谈举止中获得更多的思想辅导和心灵营养,以及更好的精神扶助和铸造。

别在小孩面前说三道四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他人是非,更不要议论老师的是非。“人非圣贤,岂能无过”,为人师表的老师也一样,有的时候免不了会有工作疏忽的时候,引起家长的不满,作为家长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发泄对老师的不满。缺乏辨别能力的孩子听了,会对学校的工作产生怀疑,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思想障碍。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对中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家长应以理解的态度对待老师,为孩子树立一个尊师重教的好榜样;其次,要给孩子耐心讲尊师的道理,讲“程门立雪”等尊师的故事,说服孩子消除对立情绪;再次,对老师的缺点进行客观分析,找机会以合适的方式跟老师交换意见。还可以主动带着孩子找老师,跟老师一起讨论教育问题,要求孩子支持老师工作,一旦师生之间的隔阂化解,孩子自然就能克制自己的行为,也会越来越遵守课堂纪律。

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所仿效。所以,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楷模。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别人。涉及一些是非问题,要认真给孩子讲清道理,让他明白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不要含糊其辞。

灰色情绪会传染孩子

确实,我们生活的社会是有很多不如意、不公的地方,但大家还是都很努力想把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社会,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影响,但它会植入孩子的心里,久而久之,对孩子的人格、性格、心智等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孩子会对未来失去信心,希望在心中会变得没有力量,性格会很软弱,不敢于承担,潜移默化中也学会抱怨,先抱怨同学、好朋友、老师,渐渐的是兄弟姐妹,到后来是父母、社会,形成恶性循环,对孩子的未来很有可能造成各方面摧毁性的扼杀。

如果父母心态消极,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的成长,给他们的心理带来阴影。对父母来说,如果发现孩子身上出现某种自己所具有的消极心态,一定要重视起来。为了孩子的成长,心态消极的父母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重新塑造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具备达观的人生态度。如果自己无法做到,应该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力图调整好心态,起到榜样作用。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塑造优秀人格的温床。

有幽默感的父母不会钻牛角尖,凡事都会留有空间,能使孩子看清事情的正确与否,并且有改过自新的勇气,因为他知道父母会给他机会。这样的父母在孩子眼睛里是极其受欢迎的,他们能够从父母对待生活的轻松态度中明白原来生活是这么的美好,他们的生活会因此充满了欢笑与快乐。为了你的孩子,请停止抱怨,用更阳光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让孩子的童年充满乐趣吧。

批评别像机关枪

做个谨言慎行的父母,让孩子乐于接受你的每一次批评,及时改正错误。那些妄想“老账新账”一起算的,往往什么“账”也算不了。

父母的仪表很重要

整洁的仪容是一种礼貌,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只有有礼貌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礼貌的孩子,才会让孩子成为一个社会适应性强的孩子,一个能够被环境接受的孩子,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礼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每一位父母,在养儿育女的生活体验中,都要将礼貌化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人父母,你可以穿着不高档,但一定要整洁清爽,你可以没有高学历,但一定要谈吐文明,胸怀坦荡。只有如此,你才可能培养出一个知道尊重他人也同时被他人尊重的孩子!

父母也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是人,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当父母有了缺点时,不要极力掩盖,要有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的勇气。一旦发现孩子也受到了影响,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改正错误。

美国当代名师莎伦·德雷珀说:“犯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孩子和父母都是在不可避免地犯错。父母要能放下架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改正,一起成长,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为好孩子,父母在错误中成长为好父母。只是父母和孩子都要记住: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一个人不能被同样的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孩子3岁前必须要改掉的性格


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害羞的孩子由于性格原因,在很多方面和性格开朗的孩子竞争时,常常会失败。因此,害羞的性格必须在3岁前改掉。

性格一:害羞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孩子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来了生人,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最尴尬的情形莫过于,死活不肯跟长辈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为蜷缩的刺猬了。事实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无论什么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材。

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害羞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的“安全区域”小,因此适应慢,花费时间长;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改进要点:

1.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好像在搭积木时,他会比活跃的表哥搭得快。

2.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只能让他更不自在。

3.他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他还需要了解公众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谈,需要详细而实用。

性格二:坏脾气

一位妈妈这样描述她的烦恼:“我三岁多的孩子常常大发脾气。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他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愿意带他出去,因为他常常大发脾气。每次他发脾气,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都尝试过,尽管当时花费力气和时间能把他‘安抚’或者‘镇压’下去,可是这种事情一次次发生,弄得我筋疲力尽。”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控制是需要父母们花费很多心思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导孩子管理情绪无疑更加困难。通常的情况是,坏脾气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坏脾气。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个急脾气的人,孩子就很容易从你那引发一场战争,两人相互大叫,没有赢家。如果你忽略他发脾气或者走开,其实很清楚的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发脾气是不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孩子学习规则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记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过发脾气达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会再发脾气,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种手段。

改进要点:

1.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是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情绪。尖叫、地上打滚、哭喊、摔东西、骂人、踢打都是坏情绪的表达方式,却不是健康的。总的说来,你需要清晰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气可以,但是以消极、发脾气或者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怒气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滚等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还能怎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压抑?

2.在专门的儿童情商训练机构中,健康的情绪表达方法被大力倡导。“安全发泄岛”、“情绪垃圾箱”、“气球操”等被广泛使用。孩子知道,当自己特别生气的时候,可以被带到自己的房间,可以通过打枕头、把头埋在被子里进行发泄;还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到情绪垃圾箱;还可以做“呼吸气球操”,以使自己平静下来,以更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何在夏季组织幼儿户外活动


如何在夏季组织幼儿户外活动

炎炎夏日,气温偏高,而幼儿园工作章程中明确规定“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那么如何在炎炎夏日合理的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呢?

1、调整活动时间,避免在一天中温度最高时进行户外活动。

(1)将早操放在较为清凉的早晨

幼儿园早操活动,是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中的第一项集体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身协调活动的锻炼。同时,幼儿园早操对调节幼儿一日情绪有着同样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做集体操还是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操练一些器械,或者他们在一起快乐地蹦蹦跳跳,都能让人从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让幼儿情绪得到一种愉悦振奋的调整,使身体有准备地承担起一天的学习和各种活动,并让幼儿在良好的情绪体验中进行幼儿园一天的活动。把早操时间定在了这一时间,孩子们在清凉的微风里自由自在地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一天的活动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2)科学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夏季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安排在早十点至下午四点之间,因为这一段时间不仅气温高,紫外线的照射也最强。幼儿在这一时间进行户外活动,既容易中暑,又容易晒伤皮肤。

2、充分利用园内的资源,进行户外活动

在树荫下观察蚂蚁、看看种植区里的果蔬长得怎么样了,或是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合理的玩水活动,这些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事情。这样不仅避免了阳光直射,更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夏日户外活动的场所。

3、安排适当的活动量,避免幼儿中暑

夏日,即使不活动,也会出汗。因此,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剧烈的活动,活动密度也不要很大,多以幼儿自由活动为主。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避免幼儿活动过量。还要特别留意个别易出汗体质的幼儿,提醒他们定时在阴凉处休息,避免中暑。中暑的现象有全身发热,头痛、晕眩、虚弱、呕吐、抽筋、皮肤干燥泛红、呼吸有杂音甚至昏倒等症状,所以必须慎防幼儿中暑情况的发生。

4、注意补充水分,方法要恰当。

夏季户外运动出汗多,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但如果饮水方式不对,就会引发不良的后果。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造成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是出汗更多,导致盐分进一步流失,引发痉挛、抽筋。正确的方法是: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几口,喝水的次数频繁一些,即使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喝水,要让水分均衡地补充。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

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锻炼幼儿的肌体,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在夏季我们不应该取消户外活动,而应该探索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活动,从而达到幼儿健康发展的目的。

如何保障孩子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如何保障孩子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游戏是孩子乐趣的来源,孩子喜欢玩游戏,特别是户外游戏,而让孩子接触户外自然,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则是幼儿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幼儿园每天都会有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但在户外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保证孩子每天都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又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呢?

一、活动场地、设备、器具的安全

活动场地:

很多时候,会遇活动中幼儿因为场地太小发生碰撞的现象,或者教师在活动中没有安排好孩子的位置发生一些活动中安全事故,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活动场地有一个很好的调控。

首先,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必须对自己本次活动的场地需求有一个定位。其次,必须在活动前清除掉活动场地的各种障碍,保证场地的安全性。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幼儿保持一定的活动距离。

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最好是有日照的泥草地,让幼儿能在活动时接触到阳光。草地上的草不能过厚、过软。这样会对幼儿的动作发展几技能掌握有负面的影响:如小班的幼儿在草地上四散跑,就跑不快,而且容易摔倒。

一般,我们许多幼儿园仍以水泥地为主。那么,老师则要避免幼儿擦伤或跌伤。

活动设备: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设备要定期检查、定期维修。向滑梯的坡度要适当,边脚要光滑。着地点应铺垫子或安沙坑,以减小滑落时的下挫力;摇椅、荡船等玩具制造或安装时要注意:重心要低,吊环要牢固等。

翘翘板是幼儿喜欢的玩具。有的跷跷板的正面磨的很平,做得很美,但板的背面却步在意。其实,跷跷板背面的两侧最重要。有的幼儿在完跷跷板的时候,脚后跟被跷跷板压下是刮伤。虽不会太严重,却常常发生。如果把背面的两侧做成斜坡或圆角的,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在活动以前教师一定要不怕麻烦检查一遍各种器具、设备的安全。在活动过程中,要避免幼儿因使用方法不当引起的不安全情况。

户外器械:

户外活动中,有时会发生幼儿争夺器械而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同时有的孩子不能按秩序拿放器械有时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还有的孩子对于新器械不能很好把握而发生安全事故。

那么在户外器械的投放上,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你所投放的器械是否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不能有的孩子有有的孩子没有,如果你所投放的器械需要几个孩子共享那么一定要讲清楚活动规则。

其次,在首次投放新器械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器械的使用方法,考虑到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最后,教师在投入新器械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器械是否安全。总之,体育设备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以确保安全。

二、幼儿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是安全问题中的主体。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尤为重要。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须从教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则可在各项活动中针对性的授予。

比如说:教会幼儿在不小心跌倒时用手撑地;走高跷时重心适时移动;躲闪投掷物时,用双手保护头部等。同时,在户外活动中,制订合理的常规要求,并逐步养成幼儿按要求活动的习惯,杜绝不合理,不安全的行为。

三、幼儿着装

幼儿的年龄小,运动机能尚不完善,协调性差。为保护幼儿的身体,户外活动时,应尽量让幼儿穿上适脚的球鞋、运动鞋。并注意鞋带是否松散。

户外活动时,幼儿会大量出汗。所以,在活动前可以先脱去外衣,活动结束休息是再穿上。确保不因出汗而着凉。贴身的衣物以棉制品为好,以及时吸掉汗水。紧身而不透气的衣物会牵制幼儿肌肉的运动,容易引起拉伤及皮肤的不良反应。

在活动以前,教师还要注意检查幼儿的口袋,及时收好幼儿口袋中的危险物品,并妥善保管。有的幼儿爱把一些玻璃、小刀藏在口袋中。如不注意,在进行活动,特别是垫上运动时,便会酿成事故。

另外,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要注意强度合理,技能独立。以免幼儿在掌握时发生混淆,而导致错误动作,甚至引起事故。

四、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并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幼儿明白户外活动中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的。

首先,将这些户外安全知识每天贯穿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比如在下楼梯的时候,时刻提醒孩子靠右行走不能推挤,在平日活动中让孩子熟悉老师一些手势,多进行正面教育。

其次,多给孩子们讲一些安全事故的故事,让幼儿去判断推测这些故事,让他们知道自己遇到这些情况时要怎样处理。

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让孩子能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这样活动中就不会乱,强化幼儿的体育活动常规意识,把幼儿遵守常规的情况放在活动后的小结中,让幼儿知道遵守常规的重要性。最后,要加强孩子友好教育,让孩子学会相互帮助一起分享

五、幼师的安全技能

怎样适当的处理运动中的意外事故,而使其伤害性降到最低呢?幼师的安全技能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应该定期的丰富和巩固老师们的安全技能。处理运动中事故一般要掌握跌伤、骨折、脱臼、扭伤等应对措施。

户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健康的主要活动环节。同时,也是安全问题最严重的活动环节。只有我们从教人员严谨、踏实、不厌其繁、注意一切事故的隐患。才是最重要的。防患于未然也!

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


户外体育活动是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场地空间,科学的项目设置来促进幼儿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也是培养幼儿自主性、发挥幼儿创造性的一项自主活动。我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一、注重环境,为幼儿创设自主发展氛围。

良好的环境创设应体现开放、自由,能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

1、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

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注意用心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选择能引起幼儿的多种动作的玩具,让幼儿自主活动,如选择:、球、沙包、圈、轮胎等。球既可用手拍、又可用脚踢,还可用头顶;沙包可向远处投掷,既可练习投掷动作,又可练习抛接动作,还能把沙包放在头上顶着走或放在脚背上走,锻炼平衡能力;圈,既可玩套圈、滚圈,又可将圈放在地上跳,如:双脚跳、花样跳、侧跳等,还能用圈玩“开汽车”、“开火车”游戏;轮胎能滚、能走、还能跨。这些玩具都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2、营造和谐平等的心理氛围。

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除了在物质环境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我们更应该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同伴接纳、喜欢的快乐,建立自信心。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经常和幼儿交流,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他们说话时能蹲下来,尊重他们,慢慢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发展的需求,并把教育目标渗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引导他们产生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内部动力定型,最终内化为自觉行为,为他们提供宽松和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

二、转变观念,让幼儿成为发展的主人。

现代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

1、激发幼儿的自主积极性。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幼儿时期,是天真好奇、主动探索的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期幼儿的特点,注重激发幼儿活动和学习的愿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充满好奇、兴趣广泛的幼儿一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坚持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当幼儿品尝到成功的美味后,再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

在培养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的实际过程中,我觉得让幼儿动手操作,是一个非常好的重要手段。我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操作难度的材料,采取民主的态度,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操作,鼓励他们进行“五动”:动眼、动脑、动手、动脚和动口,我总是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玩法玩给大家看,为每个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积极性。

2、放手让幼儿去玩。

《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

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游戏的权利也在幼儿,我们要保证幼儿在游戏中有充分的自由度。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玩什么玩具,怎么玩,和谁一起玩,在哪儿玩,一种玩具玩多长时间,我都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主人,使他们有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度。例如:户外体育活动中,有的孩子会对飘在空中的蒲公英兴趣盎然,边跑边吹;有的会对一根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感兴趣,独自摆弄着;还有的会对树上飘落的树叶和小花瓣着迷,捡起来数一数,比比谁捡得多。这些,都是孩子天性的外露,童真的一面,我从不去约束他们,而是放手让他们去玩,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不规定今天一定要玩什么,让他们尽情地想一想、玩一玩,对所有幼儿的想象、玩法都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玩的幸福和快乐。

3、鼓励幼儿玩出新花样。

游戏的重复行为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外显特征,重复机能是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探索,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创造性。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和幼儿一起玩,一起笑,一起探索游戏中碰到的问题,一起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玩法,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乐趣。我允许幼儿每天都玩自己喜爱的器械材料,鼓励他们想方设法玩出新花样,爱玩多久就玩多久。例如:户外体育活动时,有的孩子接连几天都玩塑料拼板。开始,他们都是各自玩各自的,有的将拼板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是不规则图形,然后在拼板上跳一跳;有的将拼板卷成一个济公帽,戴在头上走来走去,一脸的自豪样,这时,我肯定了他们的各种玩法,启发他们是否能几个人一起玩。于是,孩子们开始了交往,他们一起将拼板拼成一条长长的小河跨一跨,或拼成一条小路走一走,还有的将拼板两块两块竖起来,变成一个倒“V”型,练习助跑跨跳。当然,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出现一些破坏现象,不过,这比起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玩具的新玩法,同时又学会了与同伴交往、谦让、合作,发展了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4、给予积极评价。

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我给幼儿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微笑。在活动中,我更多地承担“观察者”的角色,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大胆、自主地表现自己的创意。《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应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发展,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师的肯定、赞赏、鼓励都会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和信心,另外,我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三、继续探索,培养幼儿自主性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处理好自主性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合作精神涵盖着一个人的自制力,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在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同时,还应培养幼儿合作玩的能力。例如:“两人三足”游戏、“老鼠笼”游戏、跷跷板、跳皮筋和一些民间游戏:如丢手绢、抬花轿等这些活动,为幼儿提供合作机会,锻炼合作能力,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流、协作中获得全面、主动、生动的发展。在活动中,慢慢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尊重他人,和同伴团结友爱,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还注重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与本班幼儿及其他班幼儿交往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游戏伙伴,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幼儿大胆说、大胆问给予表扬,注重幼儿社会化技能的培养。

另外,还应锻炼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让幼儿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们成为处理问题的主角,使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当然,教师也应及时引导、鼓励、启发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2、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宗旨,选择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拓展为幼儿提供操作、思考、交流与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幼儿实现把活动内容和对象内化为自己的态度、能力和习惯。

(2)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经常指导幼儿选择或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以求锻炼的全面性。

(3)启发性原则。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游戏,经过自己的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因材施教原则。活动中,教师既要注意幼儿的共同点,又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通过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自主意识,自主行为,使之成为幼儿发展的内驱力,并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切入口。

宝宝6岁前必须纠正的性格


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培养正常健康的宝宝,才给他未来的成功奠定根基。根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报告,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伦三岛引起轰动。

科学佐证“三岁看老”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每名幼儿都被问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高危“性格信号”家长应干预

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倪端了。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只是因为父母的“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进行培养的。

以下的几个信号是提醒父母们对孩子要进行帮助和干预了。

1.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孩子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来了生人,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最尴尬的情形莫过于,死活不肯跟长辈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为蜷缩的刺猬了。事实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无论什么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材。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害羞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的“安全区域”小,因此适应慢,花费时间长;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改进办法: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好像在搭积木时,他会比活跃的表哥搭得快。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只能让他更不自在。他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他还需要了解公众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谈,需要详细体会到能够指导他每一个尴尬的困境。

2.坏脾气!

一位妈妈这样描述她的烦恼:“我三岁多的孩子常常大发脾气。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他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愿意带他出去,因为他常常大发脾气。每次他发脾气,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都尝试过,尽管当时花费力气和时间能把他‘安抚’或者‘镇压’下去,可是这种事情一次次发生,弄得我筋疲力尽。”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控制是需要父母们花费很多心思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导孩子管理情绪无疑更加困难。通常的情况是,坏脾气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坏脾气。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个急脾气的人,孩子就很容易从你那引发一场战争,两人相互大叫,没有赢家。如果你忽略他发脾气或者走开,其实很清楚的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发脾气是不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孩子学习规则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记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过发脾气达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会再发脾气,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种手段。

改进办法: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是会用健康地方式表达出情绪。尖叫、地上打滚、哭喊、摔东西、骂人、踢打都是坏情绪的表达方式,却不是健康的。总的说来,你需要清晰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气可以,但是以消极、发脾气或者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怒气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滚等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还能怎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压抑?在专门的儿童情商训练机构中,健康的情绪表达方法被大力倡导。“安全发泄岛”、“情绪垃圾箱”、“气球操”等被广泛使用。孩子知道,当自己特别生气的时候,可以被带到自己的房间,可以通过打枕头、把头埋在被子里进行发泄;还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到情绪垃圾箱;还可以做“呼吸气球操”,以使自己平静下来,以更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3.“我不行”!

这是爸爸妈妈听到孩子说得最揪心的话。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在别人的促使下开始了,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能绊倒他,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是可以的。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3-6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自信心在这段时间建立地怎么样,对小学甚至成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苦恼的父母经常用尽各种表扬、鼓励的方式,孩子还是“挫折过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挂在嘴边。近来研究人员发现,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误用“赏识教育”的结果。很多父母(老人)为了鼓励孩子,动辄将“真棒”、“最聪明”、“最厉害”挂在嘴边,一点点好的表现都夸赞不已。但是,孩子在外获得的信息与此反差极大。他很容易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还差得很远。自信心从此一落千丈。经历教育往往比语言教育来得深刻。关注过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备受关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错,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尝试。

改进方法: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家长应多去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不要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扬你”。清楚地让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程,能使他们有信心地面对困难。在情商训练营中,“失败的样子”、“给努力一个A+”都能传递给孩子关于自信的重要观念和实用技巧。

4.不合群!

3-6岁的孩子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上,他们还不理解友谊真正的含义。“好朋友”也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但是,家长却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在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发现这样的特质:愿意分享、有爱心、愿意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主动。而另一些则是“另类人物”。有的孩子很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有的孩子不断地“故意”“撩”别人,让同伴反感;还有的孩子游离在人群之外,很难参与游戏。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成为一个“社会人”,如果他们在人际方面有困难,是一定需要大人帮助和支持的。通常孩子不合群有以下原因:最常见的是,这个孩子的行为常常触怒他人。跟大人一样,儿童也不喜欢霸道、自我中心或者破坏性的行为,他们不喜欢跟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玩。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通常也会有人际交往的问题,因为他们理解游戏规则有困难,也容易在游戏中稍有不如意时发脾气。此外害羞的孩子也会存在不合群的问题,他们很容易被别人嘲笑。

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

家园共育《英国孩子12岁前必须完成的50项户外活动清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户外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