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真的不容易啊,虽然有这么多的书,这么多网络经验可以借鉴,可我们还是非常茫然。家长们既不想成为教条主义者,有没有独特的方法,教育孩子,左右摇摆,不但自己,连孩子也不知所从……
1.既想教育孩子谦和礼让,又担心孩子吃亏。
不少家长注意到了要培养孩子谦和礼让的品质,看到孩子吃独食,或者不让小朋友玩他的玩具,就教育孩子要谦和,讲孔融让梨等故事。可是当孩子从幼儿回来高高兴兴地告诉父母,幼儿园发水果,他挑最小的,父母又觉得孩子吃亏了。孩子满心以为能得到父母的赞扬,结果却挨了一顿骂,孩子犹如吃了一闷棍,糊涂了。
有些家庭则仅仅在理论上要求孩子礼让、尊重他人,而在实践上去是大力培养孩子的自私心理。当孩子想和父母一起分享好吃的食品时,做父母的往往会忘记平时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反而会说,这是妈妈为你买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形成“最大、最好的东西就该归我”的意念。父母说的是这样,做的又是那样,孩子困惑,简直无所适从,不知怎样才能符合父母的要求,很快孩子学会了说一套做一套的坏毛病。
2.既想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又怕孩子惹祸。
有的家长鼓励孩子找小朋友玩,鼓励孩子使用剪刀,鼓励孩子参加多种活动,可是一旦孩子跟小朋友打架,学会了骂人,或者剪破了手指,他们马上会收起剪刀,关上门,认为还是关在家里让孩子一个人乖乖地安心,于是他们就企图用说教来培养孩子尊重别人和相互协作的好品行,这其实是不能奏效的。因为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从自我中心的“硬壳”中解脱出来,才能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了解集体中每个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培养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理解行为规范,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既想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又怕累着孩子。
父母都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早早独立,哺乳期盼着断奶,会爬了盼着会走,会跑了盼着孩子能独立自主,早日脱离父母的“脐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是当孩子真的逐渐独立,进入反抗期,开始相摆脱父母的控制,背着成人做事,甚至愿意独处,不愿父母干扰时,父母却又茫然若失,这种失落感和担忧感使父母产生一种冲动,想把孩子紧紧抓在手中,于是他们干脆包办一切,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自己动手,给孩子穿衣、喂饭、系鞋带、收拾玩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种不放手的管理方法,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其实,要让孩子独立,就必须放手让孩子去闯。
4.既想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又时常半途而废。
许多家长一种误解,认为孩子早期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知识传授,以能背多少诗、算多少题、识多少字来判断一个孩子的聪明程度,结果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忽而要求孩子死背知识,以孩子能背诵古诗而在别人面前炫耀,忽而又担心这种强迫性的训练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又不要孩子死记硬背了,弄得孩子稀里糊涂摸不着头脑。
有些家长不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追求发展孩子的多种“潜能”,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给孩子安排多种学习活动,从学英语到绘画、学弹琴,赶得孩子团团转,可事实上家长提出的这些要求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造成孩子接受上的消化不良,结果事与愿违,弄得孩子惶恐不安,甚至呆头呆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长的情绪一落千丈,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堪造就,埋怨责怪孩子,使孩子形成既自豪又自卑的畸形心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应适时适度,要符合孩子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还要注意启发孩子的兴趣并进行持久的一贯的引导。
由于家长的教育心理处于矛盾之中,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发生朝令夕改的现象,这就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使他觉得世界变幻莫测,不可捉摸,从而挫伤他理解事物的积极性和判断事物的自信心。因此,家长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增强教育意识,时刻以理性的言行来克服这种矛盾心理,积极地教育、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
1.孤僻心理
表现为少言寡语,独来独往,极少与人交流,喜欢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
厌烦别人打扰,常常独处。产生的原因既有性格方面的,也可能是遭受外界不良的刺激。老师、家长应注意经常找其谈心,引导他们与同学们多交流,安排与其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多接近,尽可能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能发挥其长处的活动,以求渐变。
2.执拗心理
表现为凡事爱钻牛角尖,且听不进劝解,明显的不通情理,不领情面.原因是性格愚玩所至,每与人发生矛盾便成胶着状态,令人难以解决。老师及家长宜时过境迁后再做工作,向其指出这种“犟”劲有害于与人交往,影响自身健康发展,并激励其广泛阅读,开阔视野,知书达理,以求向豁达转变。
3.偏激心理
表现为凡事爱走极端,说话就抬杠,办事就过火,争论问题脸红脖子粗,死也要争上风,原因是性格上争强好胜,而思维方法却是“一点论”。老师及家长要向其多讲解片面看问题的害处,与之讨论“一分为二”的道理。
4.狂妄心理
主要表现为大话连篇,出口就作惊人之语,却不着边际,喜欢想入非非,行为怪异而胆大妄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性格张狂暴戾,又存在不良思想。老师及家长要从尊重入手,抑其无理的一面,扬其敢做敢为的一面,介绍一些有益的书刊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冷漠心理
主要表现为面无表情、难得一笑,极少同情心,无热情参与集体活动。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性格孤独,极少交往,阅历中见阴暗面太多,或曾上当受骗,身心受过较大的打击,从而消极对待一切。老师及家长要主动热情相待,真诚相处,引导其参加集体活动,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对此,不能操之过急,心中的坚冰须一点一滴地融化。安排有相同爱好的学生与之接近,增加交往,也是个突破口。
在校园里被同学欺负甚至殴打,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只要在百度上搜索“校园暴力”,就能看见许多触目惊心的案例。
那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被同学打是否应该还手?这个问题应该对于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不希望灌输他们以牙还牙的思想。另一方面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表弟小时候比较羸弱,所以在学校偶尔会被同学欺负和殴打。
当一个孩子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会如何反应?性格比较软弱的会选择连家长都不说自己默默的承受。性格不那么软弱的则会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
当选择告诉老师之后,通常老师会让打人的学生给被欺负的孩子道个歉,顶多找打人学生的家长,然后就此完事,颇有一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无奈。有人会觉得老师不够负责任,但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也很难做得更多,毕竟双方都是未懂事的小孩。但是通常打人的孩子并不会就此收敛,甚至会变本加厉的欺负受害者。而受害者在得知这样做无效之后可能就再也不会报告老师而是选择忍气吞声。
当选择告诉家长,应该是比较有效的法子。但是毕竟家长没办法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没办法给出全天候的贴身保护。
那么这个时候你会选择教育孩子,让孩子还手打回去吗?
再讲一个故事,小时候经常是自己搭公车上下学。经常会被一个跟我同年级的胖子欺负。虽然同龄,但是身高体重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于是许多时候选择忍气吞声。但是忍气吞声从来就不是对付“恶人”的好法子。这在他们眼中是一种变相的鼓励。因为他们知道了欺负你并不用付出多大的代价,反正你也会老老实实的不敢反抗。
直到有一天,当时刚好心情不佳,再加上胖子越来越过分了。当时纯粹是很冲动的跟着他在他下车的站下了车,然后一边哭一边追着胖子打,无论他怎么跑都紧追不舍,后来胖子也被吓哭了。从此之后,在公车上还是会经常遇到他,只不过没再被欺负过。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想表达应该给孩子灌输“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理念。而是身为父母,无法时刻都陪伴着自己的孩子。当孩子遇到被欺负的问题时,不是大人眼里小孩闹着玩这么简单,可能甚至会给他们留下阴影。因此除了我们看重的品质例如礼貌、谦逊之外,还得教会他们怎样在特殊的情况下学会保护自己,培养他们的勇气。不随便动手打人,确实是小孩子的优点。但这个优点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敢于出手。
判断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志
怎样才能判断出一个的心理是否健康呢?美国的心理专家提出了一些成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他认为要有充分安全感;同时还能保持正常的自我意识和自信,不过是不可以高估自己的,正常人的理想目标和生活实际是一致;同时还可以适应现实环境;保持个性的和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反应适度,同时还要有自我控制等等一些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合格的人。
不过这些判断方法对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来说,是难以做到十全十美的。这些只能作为儿童的努力方向。因此,在儿童心理保健中,要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智力发展正常。
一个人的智力是人的感知觉能力和记忆力、注意力还有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一个正常智力是一个儿童青少年正常生活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同是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前提之一。一个健康的儿童是必须具备这点的。
第二,情绪反应适度。
儿童时期的孩子主要核心就是情绪愉快。一个健康心理的幼儿要经常保持乐观、稳定、协调和向上的情绪表示其身心处于积极状态,而且还有助于学习和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提高。
第三,行为协调,反应适度。
健康的儿童,他的心理活动和一些行为方式其实应和谐统一,健康的儿童能集中注意力,而且还能够适度耐受各种压力,具有健康的心理就会不断发展控制和调节自我的能力。而且还能以灵活协调的行为对所处环境变化作出适度的反应。
第四,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要知道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化的基础,一个正常幼儿的心理活动得以形成和发展,是有赖于与人交往的发展。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性格会开朗,与周围伙伴的关系也会和睦相处。
第五,心理特点和行为与年龄相符。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心理—行为模式也一样有着鲜明的对比,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的一些心理行为特征。这种正常表现一般为既不神经也不反映迟钝。表现为既不神经过敏,也不反应迟钝。
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及可塑性。应充分考虑到心理健康的相对性。即只要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特征与年龄大致相符、相对稳定、协调和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他就具有健康的心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陷入教育的误区。如何来避免这些误区呢?需注意如下几点:
1.要引导,不要唠叨。
引导是指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认识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是家长发自内心智慧的教育方式。这对孩子也是一种愉快的乐于接受的体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而唠叨,其实是不懂交流的表现。给孩子讲一些大道理,生硬地让孩子如何做,不仅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而且慢慢也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2.要人情味,不要打骂指责。
这里的人情味,其实是指小孩对父母的依恋和信任。小孩也有情感,更脆弱也更敏感,大人不断的打骂指责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伤,从而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如何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人情味?其实就是要让孩子在父母这里找到温暖和安全感。有些父母平时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花时间陪孩子,也不去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但是一旦知道孩子做错了事情考试考砸了,立马就是打骂指责。父母认为这样就是在关心孩子,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父母要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将会越来越难。
3.要意见统一,不要自乱阵脚。
很多家庭在教育小孩的事情上都处于比较矛盾的境地:想对孩子严格,又怕伤着孩子。于是,“一人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现象很多。父母认为,这样一方面孩子也教育了,心灵也安抚了,两全其美。幼教专家指出,这样是不可取的做法。父母双方甚至一个家庭不明确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能很好地认识到父母真正的教育意图,所以也不能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有些家庭年轻一辈和长辈在教育小孩的观念上有冲突,在教育孩子时甚至会发生互相反驳和指责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教育是尤其不利的。应该先统一家庭的教育观念,然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4.要以事论事,不要翻旧账。
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最好单纯地对这件事发表看法,不要翻出以前的旧账。比如,孩子在玩游戏时不小心摔倒了,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搞的,每次都摔跤,上次把头磕了,这次又把脸划了!”这样说,一方面会加强矛盾冲突,使孩子的情绪激烈化,错失教育的时机。而且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认为自己总是做错事情惹妈妈生气。长期下去,会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养成做事瞻前顾后,胆小慎微的性格,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5.要公正对待,不要拿孩子当出气筒。
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来看待。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孩子恶语相向,发泄心中的不满。这样不公正地对待孩子,容易导致孩子与父母感情的疏远,从而给父母的教育增加难度。同时,父母拿孩子当出气筒,严重损害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使孩子的情感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发展尤为不利。
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很多年轻的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异常行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该求教心理咨询师。以下介绍的主要是6岁以下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
1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3屏气发作
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4口吃
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5言语发育延迟
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6选择性缄默症
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7遗尿症
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8抽动症
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9入睡困难
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10夜惊
指在睡眠中突然惊醒,瞪眼坐起,惊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气急、出汗等症状,多半发生在入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以5-7岁的儿童最为常见。
11睡行症
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多半发生在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见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多见于5-12岁儿童。梦魇
指从噩梦中惊醒,能生动地回忆梦里的内容,使孩子处于极度紧张焦虑状态的一种睡眠障碍。多发生在后半夜,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12偏食
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在农村儿童中约占10%左右。
13拔毛癖
是指儿童时期出现的经常无缘无故地拔自己的头发、眉毛、体毛的不良行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儿童。
14攻击行为
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15退缩行为
是指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意与小朋友们玩的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
16依赖行为
是指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
17分离性焦虑
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
18神经性尿频
指每天的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规正常的一种心理疾病。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时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时仅几滴。以4-5岁的儿童为多见。
19神经性呕吐
指一种反复的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症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强,往往在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以女孩为多见。
20性识别障碍
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21孤独症
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
总而言之,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是发现孩子出现行为异常、学习困难、睡眠障碍、性格缺陷、情感障碍、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况,都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儿童心理门诊,请儿童心理咨询师和你一起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喜欢《你是否犹豫过?常见的4种教育矛盾心理》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心理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