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家长:你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什么

03-22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写给家长:你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什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曾经有人说,当人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却发现自己生活得一塌糊涂后,就应该回到幼儿园,重新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正如教育家孙瑞雪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他们引领我回到了心灵的故乡,给了我无尽的爱和对生命秘密的探索”。而我们这些成人,又可以从幼小的孩子身上学到什么呢?

学习孩子的专注,活在当下

孩子起初是一无所有的,但正是这样让他们变得更有创造力。和成人相比,孩子的创造性活动都是在一种非常智慧的无意识状况下完成,依赖于天赋,依赖于运动,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吸收知识,获得力量,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幸的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随着我们的长大,会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每学到一点知识,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就拿走路来比喻吧,成人的行走是要到某个地方,孩子的行走则是为了完善自己特殊的能力,想做的仅仅是行走。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孩子总是能较长地专注于一件事情,只要是他感兴趣的,哪怕是玩一颗结扣,看一面墙壁。相比孩子的专注,相比他们活在当下的投入和纯真,我们成人不得不愧疚。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总是在想另一件事情,等做另一件事情时,又开始想另另一件事情,于是,我们总是不能宁静地、专注地、享受地、愉悦地,做当下的事情,我们总是烦扰、匆忙、焦虑、担忧,把生活搞得一点儿没有兴致,忽略了过程,最后结果也未必如意。

学习孩子对亲人的无比信任、依恋和宽容

人们相信,父母为孩子所做出的牺牲来自他们的天性,这种付出对做父母的来说恰恰是一种收获,生命的本性即是如此,这种生命的相互关系比“适者生存”的竞争关系要高尚得多,是一种特殊的本能,是一种伟大的自然力量。其实,反过来看,孩子在幼小时,对父母同样是这种信任、依恋和宽容,只不过由于他们能力的不足,导致他们无法对父母报以物质上的回馈,但他们在情感上却给予了父母充足的回馈--父母无论贫穷或是富足,也无论健全还是残疾,当和孩子嬉戏时,孩子眼神流露出的尽是欣喜与爱慕,依恋和纯真;当我们无数次因为无知或自私,对孩子大声呵斥,然后在自责中向他道歉时,他总是很快地给予宽容和谅解……

学习孩子的自由表达情绪

孩子们在幼小时,可以自由地表达喜怒哀惧等情绪:饿了就哭,困了就吵,喜了就笑……大胆表达他们内心的需求,但因为大人们常常把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误认为是任性的表现,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变乖,让自己省心,就对孩子束手束脚,抑制他们的自由和创造。随着在大人和经验的恐吓中成长,孩子们慢慢变得世故和圆滑,开始看人脸色,在内外不合中压抑着情绪的自由表达,甚至出现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曾用“压抑”这个词来形容成人根深蒂固的心理障碍。《蒙台梭利的家庭教育法》([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著)中也曾说到:孩子的内心和成人的内心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成人的内心是有意隐藏起来的某种东西,帮助一个成人就象帮助他解开在漫长的时期中形成的一团心理乱麻,而儿童的内心几乎完全暴露在他的环境中,帮助一个儿童就必须给他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

学习孩子旺盛的生命本能

我们一提到孩子,内心就是柔软的,总觉得孩子是那么弱小,他们需要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惊异他们旺盛的生命本能,总觉得很多时候孩子都会自然地成长和绽放生命的活力,而无需我们过多地呵护。是啊,孩子就是一颗种子,有自己成长的能量和独立的意识。这让我们开始放弃权威和骄傲,学会尊重生命,接纳情绪,了解需求,并学会放手。如果孩子想自己独立行事,我们就允许他们,不向他们提供过多的、不必要的帮助,因为虽然帮助儿童是成人的一种习惯,但它往往是来自对儿童的怜爱,并不利于儿童的独立,如果孩子已经达到了真正的独立,成年人的帮助只会成为障碍。独立的意义就是自己能够做事情,给予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他们就能少受外在力量的抑制,从而更快地发展自身,其内在需要也更容易得到满足,因为所有的发展力量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发挥。

学习孩子人际交往中的纯真

无论贫穷或是富裕的孩子,只要没有成人的干预,他们总能很快玩在一起,建立纯真的友谊,他们的交际不附加任何物质条件和经济利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美国人想让孩子学到的是什么


美国人想让孩子学到的是什么

改革教育制度,培养下个世纪的合格公民,提高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战。

在美国,教育改革同样受到全国上下的高度重视。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全国的中小学课程设置并不统一。因此是否要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规定统一的学习标准就成了一个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

互联网络的MSNBC网站刊载了署名为魏恩.宾斯和墨里.罗宾斯的一份材料,作者在吸收了纽约市教育委员 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家科学教育基金会、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等机构的意见,并参考了科罗拉多、佛罗里达、马萨诸塞、得克萨斯等州的数学课程之后,制定了一个从上幼儿园之前直到初中毕业各个时期美国儿童应该达到的学习标准,应该说,在美国,这样的讨论并不代表官方的教育政策,但却可以表现出一般美国人真正关心的教育问题、他们想让孩子们学到的是什么。

在上幼儿园之前一个儿童应该能够:知道数字,能辨别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开始运用他们的感官探索世界,能区别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事物,能表达他们的真实或想象的经历;知道在做一件事和玩耍时如何与人合作;完成削、爬、画画、涂颜色等活动。

幼儿园学习结束时应该能够识别数字,能用小木棍、木块等东西表达他们掌握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应该认识字母,知道辅音,并能区别元音;知道不同的职业;应开始懂得生命的演变,例如知道毛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能够用地图、照片、地球仪以及其他工具去了解这个世界;懂得人要住在家里、要上学,人需要规则。

一年级

应该能从1数到100,并且能数双数或者5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做简单的加减法;能进行观察、分类。能例证生命的演变,懂得各种动植物是互相依存的;应该知道如何使用地图和照片;懂得食物、衣服、居所是一个家庭所必须的;懂得家庭是生活在邻里之间的。

二年级

应该会读、写三位数的数字,能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数任意5个数字;知道如何做两位数的加减法,能够以英寸或者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认识钟表上4个一刻钟;知道如何使用地图、阅读数据,理解不同的职业以及人们谋生的不同方式;坚持记读书笔记或日志,总结主要内容,知道诗歌、传记等不同的文学形式,懂得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的区别;开始独立研究诸如动物或者昆虫等问题。

三年级

应该知道如何把资料做成曲线图,能比较10万以内数字的大小,会做10万以内的加法,会做三位数的减、乘、除法;知 道如何从身边的世界搜集和组织资料,能解释人如何保持健康,懂得青蛙、蝴蝶、小鸡等动物生命的演变过程;会使用字典; 能分享他所喜爱的作家或者连环画家的想法,能阅读或者听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

四年级

应该能运用计算器运算很大的数字,能比较100万以内数字的大小,能画图表,开始学习到小数和分数;能通过地图、照片、图表等来理解世界上各地区及其气候的不同;开始知道文学的不同类型,比如科幻作品、传记等。

五年级

能够列、读表格,能对分数进行加、减、乘、除;能利用图书馆进行研究;通过做笔记对信息进行综合;开始撰写非虚 构的报告和五段式的短文;开始能写正式和非正式的信函以及朋友之间的书信;知道如何按照类型对书籍进行分类,能够表达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能针对其构思、背景、人物塑造进行评论。

六年级

能对小数进行各种数学运算;能理解各种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能用清楚、简明、有逻辑的短文表达观点;能使用百科 全书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完成独立的研究计划;通过使用地图、地图册、地球仪以及其他地理学的用具了解世界,能论述当代欧洲、地中海地区、非洲、亚洲不同方面的问题;能论述人的身体系统;能理解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的概念。

七年级(相当我国初中一年级):

应该表现出具有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作用的能力,要知道这些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互相依赖的;表现出有使用实 验室设备的能力;理解数学中的逻辑概念;掌握美国历史和自 己所在的州的历史(比如纽约州就在七年级一学年内教授纽约州史);知道本地政府、市政府、州政府、联邦政府的历史渊源、基本原则以及职责;知道人的尊严、法治、正义、与平等等基本原则;了解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南方各州重新加入联邦等重大事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影响;能够将食品、医疗用品的广告与产品的实际内容进行比较。

八年级

知道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掌握了增强自己的耐力、灵活性以及力量的方法;知道如何使用、何时使用参考工具书,比如《期刊文学读者指南》等;应该开始尝试使用关于CD-Rom和国际互联网的参考书;明白自1876年至今的工业化对整个国家和他本人所在的州的冲击;明白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起领导作用的原因;知道公认的文学、艺术音乐领域的重要作品,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并影响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要认识到我 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五花八门的世界,没有一种“共同的、 唯一的”历史观。

九年级

应该知道人体组织是如何实现人的基本功能的;能解释地球上的生命延续过程及各种生命的相互作用;在对虚构和非虚 构的作品(包括小说、报纸杂志上的文章、电视新闻、诗歌等) 进行分析、解释、判断时能发表评论;知道存在不同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知道民主原则的演进过程,知道发生在欧洲、亚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的大事;能够分析比较各种运动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好处。了解平衡饮食的益处。

育儿观念:孩子上学前家长该做什么?


育儿观念:孩子上学前家长该做什么?

幼儿园毕业后,即将步入小学校园,从此后就是不能迟到早退、有寒暑假期,甚至各种考试的小学生了。很多家长心里着急甚至焦虑,压力巨大。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只要准备充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没什么可怕的。可是,我们要准备什么呢?要做到怎么样才能够顺利的适应小学生活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它和幼儿园的区别是什么。

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

孩子小的时候,几乎每一个父母都在心里认为,我的孩子真棒,非常聪明!可能在十个月时孩子说出的那一声“妈”,也会让家长幸福万分,这些都是孩子聪明伶俐的证据。上了幼儿园之后,这种独特的骄傲在每个人心中依然存在。可是,一旦步入小学一段时间后,几乎没有家长如此评价自己的小孩了!被取而代之的是“我的孩子挺聪明,就是太马虎”,或许是“孩子不笨,就是不学”这样的句子。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他在父母心中的定位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因为在不同的年龄段,父母对待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当他刚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希望只要他五官端正、健康就好,希望他有好的胃口,好好长大,不要生病。接下来,我们又希望他可以热爱运动,身体强壮,不挑食,合群,有规范的作息时间。随着他不断长大,我们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所以,常常是在幼儿园里的好孩子,到了小学,各方面都显得平常,甚至有时候还会托班级的后腿。

小学和幼儿园对于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

幼儿园里可能老师注重的是孩子是不是可以团结同学,能不能够自主吃饭,出勤率好不好。所以在幼儿园老师的眼里,不惹事的孩子,不爱生病满勤的孩子,甚至是长得白白胖胖漂漂亮亮的孩子,都是一个标准的好孩子。可是,一旦上了小学,老师的要求就不同了,老师要求上课注意听讲,书写工整,知识面广泛,当然,每次考试还要有一个好的成绩,这才是好孩子的标准!至于你是不是饭吃的好、吃得多,并不是考量一个孩子的标准。

用自己的方法记作业

铁锤的幼儿园在大班的时候带领他们去小学参观,看哥哥姐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还让小学老师带领他们上了一堂体育课。但是这些仅仅是让孩子知道小学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家长还要让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适应未来的小学生活。

想要让孩子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我要先了解小学对于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百胜。

我问过铁锤即将入学的那所小学的孩子家长,他们告诉我小学要求严格,尽量不要迟到早退,可以选择定午饭也可以自己带饭,他们每天放学前孩子都要在自己的记事本上用拼音或者汉字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下来,回家根据这个要求写作业。有时候,老师还会说明天要带油画棒或者是交订杂志的费用,有的孩子因为写字慢,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不完整,导致家长每晚都要给老师打电话核对作业内容,非常麻烦。我给铁锤准备了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让他记下幼儿园老师留的作业,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使用拼音或者是图画的形式,只要自己回家能看懂就好。开始的时候上面很乱,汉字、拼音甚至图形什么都有,连他自己都要仔细分辨才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慢慢的,他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分成“1、2、3”条一行一行的写出来,到了后来,里面竟然有“数,5”这样的字样。我问他这是什么?他说表示数学书第五页。看来,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这样记录方法,而且为了节省时间,还尝试使用了速记!我知道,为什么懒人比较容易进行发明创造了!

铁锤在上小学前的几个月里,开始试着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所以他很快就适应了小学生活。

拓展孩子的识字量

在准备上小学之前,一个孩子应该拥有一定的识字量,只有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够更好的阅读。有些家长认为一个孩子识字量的多少不过是决定了他的语文成绩,随着年龄增长,在学校学到的生字越来越多,所以没有必要提前让孩子掌握更多汉字。其实不然,一个小孩只有认识足够的汉字,他才可以自由的阅读,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自己对阅读的文字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能力甚至是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如此,一个拥有大识字量对于孩子学习数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看过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本,你会发现现在的数学题不再是象从前那样的简单的加减法,相反更多的考察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记得我小的时候,一二年级的数学考试单纯考察孩子的计算能力,看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现在小学生的数学考试完全不同。记得铁锤在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有一道填空题,题目画了三个装着不同数目鸡蛋的篮子,题目问把左边篮子的鸡蛋拿到右边篮子里面三个,然后问两个篮子里面哪个装的鸡蛋多?多几个?类似这样的题目,有的孩子就懵了,用老师的话说题目都读不懂,又怎么能够写出正确答案呢?

一个人尽管满腹经纶,总要用语言文字展示出来,别人才能够清楚。所以,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科目的基础。而学语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大量的阅读,而阅读就需要孩子拥有大量的识字量。一个要上学的孩子,至少要拥有500个汉字的识字量,这样才能够做到顺利的幼小过渡。

告诉孩子小学很有趣,有寒暑假期,有课间十分钟,有老师和新同学,这样孩子会对即将到来的小学充满好奇和期待,只有家长准备充分,孩子才会尽情享受小学时光。

家长课堂:为什么你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如今,五六岁的孩子,也会用稚嫩的语言向妈妈提出要求。教育专家蒙谨告诉聪明妈妈,要善于洞察和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要能够“与时俱进”。以下是聪明妈妈不该做的10件事。

1.老问我“阿姨亲,还是妈妈亲?”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把孩子的日常照看委托给保姆的妈妈越来越多,而后来发现孩子在情感上依赖保姆,又不免妒火中烧。表现为当着孩子的面挑剔保姆的行为,或者要孩子做出选择:“是妈妈亲,还是阿姨亲?”

观点:再尽心尽力的保姆,都无法替代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再忙的妈妈都应保证每天与孩子接触45分钟到一个小时,好好沉浸在孩子为你提供的纯真环境里。要知道亲子互动不仅使孩子得益,妈妈也是受益者—它令你体验卸下面具、本色示人的快乐。

2.总说我不如隔壁小孩

十个妈妈八个逃不出攀比的怪圈,从谁的孩子长得白、个儿高,到谁的孩子会背唐诗宋词;从谁的孩子过了钢琴8级,到谁的孩子书法已赴日展览……

观点:可以说,爱攀比的妈妈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然而一面攀比一面打击孩子的习惯,从根本上说,是在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此外,攀比造成的苛求也将使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当孩子渐渐长大,意识到自己再不合妈妈的意,向上的动力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疲沓,任何批评都无法触动他。

3.总说“这也不准,那也危险”

生性敏感的妈妈特别容易就孩子的安全问题反复提醒、唠叨。

观点:在为孩子提供过度保护的妈妈眼里,孩子缺乏本能的自我保护能力,需要父母撑起保护伞亦步亦趋。她不会想到她的言行,给孩子造成“世界处处是陷阱”的错觉,因此,与其过度保护,不如规定几条基本的原则,或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的几点要诀后,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尽可能大的活动范围内尽心体验自由。

4.希望我的朋友都是优等生

妈妈总希望孩子的朋友都是十项全能的优等生,会弹钢琴、会游泳、会打羽毛球、绘画比赛也得过优胜奖……当妈妈发现孩子最好的朋友只是一个中等生时,她失望极了。

观点:功利心较强的妈妈都希望孩子能交到“榜样朋友”,认为只有交到的朋友强于孩子,孩子才能从朋友处有所获得。一个有意思的朋友,可能是以他的善解人意、他的诙谐风趣打动我们,孩子也一样。

5.从不蹲下来和我看蚂蚁搬家

儿童心目中最无趣的妈妈,就是你唤她来看肥皂泡上的彩虹,或者来看搬家的蚂蚁军团,她瞄一眼,就很淡漠地说:“你怎么老关注这种没意思的东西?你的钢琴弹了没有?英语磁带听了没有?”

观点:童心已泯的妈妈往往得不到孩子的真心奖赏,往往是你跟孩子趴在草丛里玩累了以后,孩子会带你去看一个他的“秘密花园”。与孩子在一起尽兴玩耍,是做妈妈的打开孩子心扉的重要途径,就像阿里巴巴的山洞一样,你念对“咒语”,孩子的心门才会訇然而开。

6.太喜欢看长篇电视肥皂剧

超级电视迷妈妈总以为自己在家呆的时间够长,对孩子的起居照料也够多。然而,除此之外呢?妈妈对着电视度过居家的分分秒秒,对孩子而言,她等于人在心不在。

观点:家人每周至少应设置两天“关电视日”,家人共同阅读、交谈或游戏;平日开电视时,最好只开一台电视机,妈妈应选择电视节目和孩子一起看。也可以带孩子看马戏、魔术、音乐类的电视,与孩子交流对电视节目的看法,从而把看电视的活动演化为亲子沟通的平台。

7.绝对不肯吃一点点亏

在我们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我中心、越来越不懂得“宽忍”二字的时候,我们先要检讨自己:作为妈妈,我们给予孩子“有容为大”的身教了么?

观点:很多妈妈,从小教育孩子要“寸土不让”,要“得理不饶人”,从根本上说,是将“敢于竞争”与利益上的争抢相混淆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是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孩子,将来即便有一技之长,也很难获得团队的认可,最终也难有大的出息。

8.讲话不算数

连五六岁的孩子也会尖锐地指出妈妈不守信用,那么,我为什么要守信用?

观点:打“承诺牌”的妈妈,其出发点都没错,是希望给孩子进步增添一点物质刺激,使之有动力。然而,妈妈为自己的“爽约”寻找各种理由,却使承诺带来的正面刺激一步步走向消失。那么,孩子将来也会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寻找各种借口,从不道歉及反省自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9.对我朋友比对我还亲热

把最亲的妈妈视为自己的“专利品”,不允许妈妈对别人表现出亲密(包括爸爸)。

观点:,这种“霸道”的心态,事实上是幼童心理上构筑安全感的一种方式,妈妈不必为此感到过分忧虑。随着儿童交往圈的扩大,及情感寄托的多元化,他会逐渐学会与身边的人分享妈妈的关怀,他的妒意,也不会如小时那么激烈了。

10.太胖的妈妈,或者,不修边幅的妈妈

儿童的认知还未成熟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以貌取人”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儿童普遍希望妈妈有卷曲的长发、穿裙子、化淡妆,被小伙伴们称羡,这与儿童对妈妈的感情无关。

观点:不妨对孩子的挑剔一笑了之,也可以征询他们的意见:“你希望妈妈穿什么颜色的裙子?”或者“妈妈喝减肥茶也可以,但很可能没有力气抱你,你乐意么?如果你有度量按照孩子的意愿改变自己,亲子之间的气氛会更融洽,孩子反过来也可能按照爸妈的意愿,来改变自己的习惯。

你会问孩子什么?


你会问孩子什么?今天偶然看到一篇小文,题目就是“你会问孩子什么?”感觉受益匪浅,记录下来与亲们共享。

文中说到,他的一个日本朋友来中国工作,于是把孩子也带来中国,主要是想让孩子学习中文。开始的一段时间,孩子从学校回家总是闷闷不乐,说老师、同学都不怎么和他交流,他感到很孤独。这个父亲问:“那你今天有没有帮老师或者同学做些什么事情?”孩子摇头,于是这个父亲就说:“那从明天开始,你每天帮老师或者同学做点儿什么事情,然后回家告诉我。”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从学校会回来,再也不是一副伤心落寞的样子了,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这个父亲说:“我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喜欢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同学欺负你呀?你今天都吃什么啦?老师讲的课你有没有听懂呀?我认为这些都是废话,没用!我们会引导孩子去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具有奉献、团队合作的精神!”

这个父亲的话让我感到很挫败,因为有些话确实是我经常问孩子的,比如,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呀?老师教没教你们新儿歌呀之类的?有没有和小朋友打架呀之类的。难道这些话我都不应该问吗?我们应该问孩子什么?

我仔细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些话应该问,但是我们应该换个方式来问。比如“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人欺负你呀?”我理解家长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所以才问的,但是我觉得如果换成下面的说法,可能会更好些:“你今天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闹矛盾了吗?为什么闹矛盾呀?这么解决的?”因为如果直接问“有没有同学欺负你?”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直接的印象,哦,我只要是在学校吃亏了,那么就是别人欺负我了,而不用管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不一定。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起因很多,也许起因就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不应该只看事情的结果,而是应该教会孩子如果避免冲突;如果无法避免,起了冲突,孩子应该学会解决冲突,避免将来再发生类似的事儿。我们需要教孩子一种解决矛盾的能力,而不应该只关注孩子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今天老师给你讲什么啦?你有没有听懂呀?”这些话可以问。这本身就是在教给孩子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回忆老师的讲课内容来发现自己没有听懂的地方,回家再进行复习巩固(好像比较适合已经上学的孩子哈),不是很好吗?而且鼓励孩子复述老师的讲课内容,不仅能够强化孩子的记忆,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何乐而不为呢?不过,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就不要再继续问下去了,免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当然,我觉得那个父亲的做法很好,鼓励孩子去帮助老师、同学,为孩子培养一种奉献、团队合作的精神,这的确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好多家长都说,现在的独生子太以自我为中心,太自以为是了,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都能像这个父亲这样,从小引导孩子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我想孩子们一定都会成为善良、开朗、乐于助人、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的人!

孩子从学校回来,你会问孩子什么?

写给任性孩子的家长


家长:您好!和孩子相处两个多月了,真心说,这小孩挺可爱的,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总起来说非常淳朴,心地善良,而且非常喜欢看书,最喜欢看他痴迷读书的样子。昨天语文课上的朗读课文能看出他有一定的语感,相当不错,和以前比,他的书写干净了,上课会听了,发言次数也多了。的确进步明显!这个孩子很有潜力的,只要大脑动起来,跟得上节奏,他会特别好的,对于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如果说阻碍孩子进步的主要原因,我觉得还是孩子比较任性的缘故,生活上任性,学习上任性,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为之,缺乏指令性、服从性,因此很散漫,不服管理。总是拧着来,孩子累别人也累,最后成绩不好、人际关系不好、心情不好。像今天这样的事情,本来可以哈哈一笑就解决了,孩子拧脾气上来了,咽不过那口气,非要和人家严重撕扯,导致不良影响,好在没有出伤害性事故,也巧在他正在撕打,我走过去了,两人就散开了。孩子还一直愤愤不平,弄得自己一下午不开心。另外,其任性还表现在不按要求做,执拗地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昨天我们写练字,别的同学写一遍过关,孩子写了六七遍,光“食”字写错又写错,所以重写又重写,一直写到后来才过关,可见他的执拗、自以为是根深蒂固,我工作多年,了解这一类的孩子都具有如此共性的。而我是借此在磨炼孩子的性情,必须坐住、必须静心写字、必须养成踏踏实实服从要求的习惯,孩子一开始难受不习惯,慢慢就懂得了,这样才是对的,轻松的,舒服的。

恕我直言,这孩子真的是家里惯得太厉害了,或许您不同意,觉得不惯孩子,其实您如果做一个比较,就知道可能您家还是对孩子太溺爱了,都是把他当成小朋友,而不是大男孩。我工作多年,遇到的孩子太多了,他的言行举止都能看出来,在家里的的确确都对他太宽松太容忍太没有底线了。不知道这样说,您二位是不是不同意,如果我说的不当,敬请谅解吧。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孩子进步,所以相信您二位理解我的为师苦心。

为了孩子的好心情、好习惯、好成绩,我非常诚恳地希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从现在开始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让他坚持做家务,多关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多说感谢感恩的话,多做对家人有用的事。我也会让他在班里多干活,体验为别人无私付出的幸福感,从而事事能多想想别人,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二是希望家里多培养他的忍耐能力,除了忍受饿、渴、累,更重要的快乐接受不顺心的事情,你们甚至可以故意和他对着来,比如说礼物要到生日再买,比如说做的饭菜都不是他爱吃的,比如说本来答应他的事因为别的原因不做了……而他必须乐呵呵接受,才能逐渐磨练心性,才能逐渐成为一个随和、宽容、豁达、乐观的人,这对于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走出家门,需要忍耐的事情太多了,很多事情都不随人愿的;三是确立父母的底线,例如他说话的声音很冲,声调很高,露出瞪着眼神很不恭敬的样子,这些小细节、小眼神一开始就抓住就制止就告诉他“不行”,坚决让他重新再说一遍,直到谦恭礼貌为止,这样的训练叫做“重新安装程序”,叫做改变行为模式,而且一家人要意见统一、共同管理,不能姑息。这个底线是靠家长来设定的,不能没有底线,不断容忍,直到节节败退,无计可施。如今已经六年级的他敢在学校肆无忌惮地给老师瞪眼,敢大声嘟囔着抗议,敢跺脚大叫大嚷,真的都是以往家里过于放纵,过于宠溺的缘故,孩子才如此的大胆妄为。而在这个过程中,损失最大的是孩子自身,任性的不良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阻碍了他健康地成长,性情不好、脾气急躁、不能忍耐、不能吃苦、不能吹亏,导致他缺乏指令性、学习上止步不前、跟不上节奏、不服从指挥,最终,老师累、家长累、孩子累,累得没有成效,累得没有心劲。

以上是我的建议,真心诚意地希望帮助孩子,如果说的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我对孩子充满信心!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将来会加倍让你偿还!


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富豪田北辰参加了香港本地一档叫做《穷富翁大作战》的真人秀节目,按节目的要求体验了一把时薪只有25港币的环卫工的生活。

田北辰在体验了两天清洁工生活、尝尽底层心酸后,一语中的:“这个社会在极严厉的惩罚读不成书的人!”

这句话说的真狠。

为人父母,应该更加心紧,因为自己不仅仅为自己的人生谋划,还要考虑孩子面对的人生。

明智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人生属于他们自己,终有一天我们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但是在孩子羽翼未丰之前,父母和家庭的作用是关键。如果放任不管,在成长阶段没有父母的引导和教养,能自觉成才的孩子,我想不多。

有孩子看了湖南卫视的《变形计》就问父母“为什么城里的孩子都过得这么好,而那些山区的孩子过的这么苦?”

假如是你,你将怎么回答?

有的父母说,那是他们命好,家里有钱。也有的父母说是城里孩子的爸爸妈妈很努力,所以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也要努力,也能过上好日子的。还有的父母直接不回答,沉默,永远是沉默。让孩子自己去找答案。

当一个孩子看到两种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总有一天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我们不知道孩子的内心具体的影响是什么,但是当孩子这样问起的时候。

应该告诉孩子,好的生活都是靠努力拼来的,所以你必须努力读书,因为读书是我们普通人唯一的出路,爸爸妈妈愿意陪你一起奋斗。

父母不仅仅应该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要成为孩子的“战友”。

为什么呢?

因为人生如同战场,孩子会一次又一次地面临没有硝烟的战场。而站在他身边的那个人,直接会关系他的结果。

有一句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如果父母本身是扶不起的烂泥,是猪一样的队友,那孩子的人生堪忧。

我们村有一个孩子,小时候活泼可爱,读书成绩非常好,在小学3年级前,每次都是考第一。最重要的是还非常勤快努力,见到大家都是嘴巴甜甜的。大家都觉得这个孩子会有出息。

到了4年级,他爸爸因为包工程失利,欠下几十万的债务,于是天天喝酒,醉醺醺地不务正业,母亲看到这个烂摊子,也无力挽回,于是带着孩子跑回了娘家。

后来又带着孩子回来了,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温顺勤劳的女人像变了样。开始在外边经常打牌,有时候还去赌钱,对孩子也是不管不问了。

因为家里没有钱,她就去借钱,以致于村里往日与她交好的姐妹都躲了起来。

一个好好的家没了。

这个孩子呢,从5年纪开始就逃课,也变了模样。最后读了当地最差的一所中学。高中上了一年就退学了,还是好说歹说花钱买进去的。如今就待在家里,经常骑着家里的摩托车,跟当地的几个小混混在外边耍。

有一次见到他妈妈骂他:“你天天鬼混,小心在外边被人打死。“

他直接说“你自己又在做什么,天天赌钱,小心被人剁手。“

只见他妈咬牙切齿又无言以对。

看到这个孩子变成了这个样子,难道不是父母的责任?

你如果是一个猪一样的队友,不仅仅帮不到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在孩子身上偷的懒,将来会加倍让你偿还。

我无法想象,一个孩子不读书,今后的路将是什么模样。

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没有斗志,不想读书。

那是因为孩子不知道生活的难。

我们的耳边总是冲斥着“读书无用“的论调。

就好像我们见到富二代、拆迁户、暴发户的美好人生总是不需要起点,直接就赢得了人生的大满贯。

可是这样的人有多少?比例又有多大?

前段时间,去姑姑家做客,她的女儿刚好要考高中了。

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上第5名的样子,他爸爸跟我说,有考虑让她去读技校,因为一出来就能找工作,读大学的路太长,而且怕读出来没有用。

我跟他说读书肯定有用,可是他还是不依不饶地坚持自己的想法。

他拿他听到的一个故事来说,说他一个朋友的儿子高中毕业,做了几年销售,在北京一家很大的公司面试销售经理,小伙子一上去就直接跟面试官说,“我就是高中文凭,看你要还是不要?”

最后肯定是被录用了,而且薪资不少,话说小伙子的销售能力不错,经验丰富而且人脉很广。

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往往是被他们添油加醋讲述出来的,他们在工地做事时,总是会流传很多这样的励志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没有读书,但是逆袭而改变命运的。

那是因为不同的阶层,接触的信息不一样,就好像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些重点大学毕业出来的人都在做什么。

所幸的是他最后还是听女儿的想法,决定让女儿拼一下,说自己也只能更努力一点,少打牌,少抽烟也要送女儿读书。这次中考孩子成了班级第二,班上唯一的6A学生,已经朝着市重点中学的大门迈进了一步。

当然,我们无法预知孩子的人生会如何,不能说入了名校就胜券在握。

但是在这为改变命运而拼搏的年龄,为什么不好好拼一把呢?

无论如何,也要将孩子送出去,只有到了那个高度才有看见更大的世界。

就好像发射卫星一样,没有一级一级的动力推进,卫星永远不能进入太空,就无法开启征服星辰的旅程。

父母往往就承担着一个这样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地激励孩子前行,放手让孩子进入更广阔的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给孩子读书吧!

曾记得一句这样的话: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合理的不公平。

我们不能甘心于生活在这个合理的平庸之中,接受那命运不公平的安排。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读书是唯一的跳板。

田北辰在节目末尾说的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也值得各位深思:

“没有学历、技术的人,为了活下去,不是住笼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但对于他们,最重要事情是下一顿吃什么,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怎么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

如果根坏了,花朵肯定会枯萎。

不想让孩子将来过得太苦,能够体面地工作,能够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那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

这个世界不相信软弱者的眼泪,也不相信虚妄者的鸡汤。

要知道,如果不读书,“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只有弱者越弱,越来越惨”。

穷人只会越来越穷,而且还会一代一代的穷下去,这才是最可怕的。

育儿心得:你关注孩子什么?


育儿心得:你关注孩子什么?

学习内容:要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先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你关注孩子什么?请您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P50页。

学习体会:

阅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对我教育孩子是很有启发的。

我家诺诺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她喜欢被人表扬,喜欢被人关注,但有时在家里习题做不出了,新闻背不出了,她就会很沮丧,还会有消极的情绪。这时,我不会因为她无法完成作业而批评她,而是让她休息一下,适当的玩一会放松一下,再和她一起分析习题,朗读新闻,告诉她,她很棒已经完成一大半了,给她一些鼓励,这样她就又能有信心完成作业了。

其实孩子的内心很简单也很脆弱,他们需要家长的关爱,做任何事都希望被肯定。但是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会犯错,也会闯祸,也许家长会觉得是孩子调皮,但是说不定这是孩子吸引你注意的一些小手段。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是关系孩子的吃穿问题,还应该多自我检查,看看是不是自己忽略了孩子的情绪。

每个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就像拿着画笔的画家,也像是一部投影仪,能肆意的把这张白纸填满。如果想让孩子能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那么做为父母,不但要先做出正确的榜样,还要了解孩子的内心。对他们的好习惯、小进步。千万不要吝啬,一定要给予赞美和表扬。对他们做出的成绩要给予肯定。那么,就能达到你关注什么,孩子就能发展什么了。

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孩子!


那天,妞儿吃完西瓜跑到一边看电视,餐桌本来就不大,盛西瓜的盘子和西瓜皮在餐桌上一片狼藉。此时的我手忙脚乱端着饭菜走到餐桌旁,我顿时皱起眉头:“臭妞就是懒,吃完了就不会帮忙收拾一下!”

一旁的妞儿偷乐起来。“以后再这样懒就别吃西瓜啦!这样下去会变成小懒猪的!”我放下手中的盘子边收拾边唠叨。

“妈妈,我就是一个小懒猪,以后你别再唠叨啦!我自己都承认我懒了,你再说也没意思!”小妞一旁狡辩。

我顿悟过来,这小妞给我较劲呢!看来孩子的缺点真不能强化点拨,我越是点拨,妞儿反倒有了这样的心思:你不是说我懒吗,那我就干脆懒给你看好了!

我一直对妞儿的卫生习惯着重培养,我认为小女孩从小就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前妞儿做的很好,她能独自把自己的卫生做的很棒,比如学习的垃圾知道放在一个塑料盒里,等到满了自己知道倒进客厅的垃圾桶里。

自从暑假后,妞儿的懒散习惯渐渐呈现出来。写字的时候会把学习桌弄得一片狼藉,用过的废纸扔的床上和地上都是。

“妞,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垃圾怎么能扔的到处都是呢?”我边皱眉头变责怪小妞。小妞对我的责怪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的忙着自己的事情!

看到这儿,我有点冒火,走向前扯着妞儿的耳朵问:“妈妈跟你说话呢?没听到?”“听着呢,妈妈,我听着呢!”妞儿边笑边答应着。

没想到第二天,小妞的房间里依然如昨天那样乱!这样下去可不行,整个暑假过去,妞儿的恶习一旦形成,想要改正要费一番周折!“妞儿,你这样下去可真的无可救药了,妈妈昨天怎么说的,为什么你就是记不住呢?你真想变成一个小懒猪?”我对着妞儿再次唠叨起来。

妞儿在一旁嘟起嘴不高兴的反驳:“给你说了,我就懒猪,妈妈勤快你就帮我干吧!”听到这儿,我又一次顿悟过来,看来这标签真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你越是强化孩子身上的毛病,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索性跟你杠上,想要变勤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过这两件事情表明,我感到在妞儿身上不能再随便贴标签了,我得改变策略让妞儿改变懒惰的习惯。

诸 如妞儿吃完的垃圾,我会用温柔的语气对妞儿采取糖衣炮弹的攻略:“宝贝,赶快帮妈妈收拾一下,这是妈妈该干的,但妈妈正忙着,宝贝收拾一下就算帮妈妈 啦!”妞儿听到这儿就蛮高兴的,会把盘子和垃圾原地归位。完了我再给妞一通狠狠的表扬,妞儿就会乐的满脸开花,自己的卫生很快也搞定啦!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随便给孩子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家长在育儿当中,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唠叨,好的标签可以因地制宜的贴贴,坏的标签千万别给孩子随便乱贴。

有 的家长在育儿中可能会有些急躁的心理,特别是孩子学习成绩和犯了某种错误时,家长就会顺口说:“哎呀,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懒?”“你怎么这样讨 厌!”这些话常在家长挂着,唠叨的遍数多了,不但起不了好作用,反而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觉得父母眼里我就是个这样的孩子,做不做好都无所谓,反正在爸妈 心里就没有好处了。

不知大家留心过身边的育儿故事和典型的案例了吗?一个经常抱怨和牢骚满腹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一定 会胆小懦弱,没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会举棋不定!这就是父母在孩子身上贴标签多了,孩子的已经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本性,在父母的变相的“标签”下,孩子走上 社会也会没有自我,丧失奋进的动力的。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来看,我家妞儿并不是懒惰的孩子,只是被我唠叨的多了,才故意做了我嘴里的“小懒猪”。幸亏我及时改变了方法,“小懒猪”最后又变成了“勤快小公主”。我不是非要孩子按我的意愿去做事,也不是非要培养出一个“勤快”孩子,我只是让妞儿干些力所能及的,这样对与她的成长会有好处的。

我家的典型例子相信大家看到,也会有一番感想的!好习惯虽然是小时候就要培养好,但切记不要给孩子随意贴上“懒惰”的标签,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孩子!

相信《写给家长:你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什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