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大了,却不再像小婴儿时那么乖巧了,越来越调皮,还有了自己的小脾气,常常对大人哭闹不止。宝宝不听话时该不该打呢?不听话时,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宝宝不听话该不该打
作为中国的家长,很多时候都希望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尤其是爱面子的家长,如果是大人说出的话或者发出的命令,就要孩子能够立刻执行,否则会非常严厉。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因为没有达到他的要求哭闹不止,有些家长就会忍不住怒气大打出手。其实打孩子是没有用的,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孩子在下次犯错误时更谨慎的寻找别的方法。打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对以后的身心发展都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当宝宝出现种种问题,不听话时,父母应该静下心来,以更平和的态度解决问题。
宝宝不听话家长如何应对
宝宝越长大,却越不好管,常常会不听话,跟大人顶嘴,满足不了宝宝的要求他就会发脾气,而且哭闹不止。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当宝宝出现这些情况时,家长应该弄清不听话的原因,再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每个年龄段的宝宝都处于不同的敏感期,例如有的家长会发现宝宝脾气越来越大,爱扔东西。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处在性格的敏感期,当他得不到满足时还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让宝宝把不好的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当宝宝出现过激行为时,家长要安静地陪在他身边,支持他,让他的坏情绪慢慢地得到缓解,而不是用暴力的行为制止他。
打孩子的危害
打孩子不但让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失衡。如果孩子性格较内向,打孩子则会让他产生阴影,而且有自卑的倾向;如果孩子性格较活泼,就很容易有暴力的行为。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不小心还会伤害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后果,只会教给孩子用野蛮的方法处理问题,同时也会破坏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现代的父母,尤其是狼爸虎妈,总是喜欢打孩子,认为棍棒下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但教育专家认为,殴打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而且有些孩子由于天生敏感或自身原因,一旦殴打会影响身心健康。
经常打骂孩子有危害:
1、孩子变得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被父母打骂,时间一长,孩子见到父母就会立刻产生恐惧心理,继而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2、孩子感到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难以接近。
3、孩子逐渐学会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骂。孩子为了避免承受皮肉之苦,往往会对父母说谎,避免受到责罚。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这种强化作用使得孩子的说谎变得习以为常,构成恶性循环。
4、孩子变得暴力、暴躁
父母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
这六类孩子万万不能打:
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越打越疏远,越打越逆反,这种无效行为宁可不做。
孩子已经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万别干。
过于内向的孩子。这种孩子天性敏感,处理应激能力有限,什么事都掖在心里,外表看不出来,打会加重孩子的压抑。
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有关孩子选择爱好、社交、友情等,尊重孩子的权利,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青春期前后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强的自尊心,她们长成后遇到的社会压力会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种受虐倾向,以为打是一种被爱和被关怀,结果会无意识地鼓励丈夫的暴力。
打后还要让孩子自我检讨的事不要做。孩子被打以后相当一段时间一般都很窝火,可以让孩子表达他的不满,让他有个心理的缓冲。这个时候强迫他认错,等于逼迫他撒谎做假,加重他的心理创伤。
电子产品对人类身体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众所周知,像手腕、颈部压力以及视力问题等。最新研究发现,孩子们盯着电子屏幕的时间远远超过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每天两小时,成为困扰家长的一大难题。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子产品最终会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呢?
在人们的想象中,对“屏幕时间”非理性的恐惧根深蒂固,大多数育儿专家也习惯性地将电子产品描绘为“邪恶的妖精”。但是科学研究发现,玩电子设备并不意味着孩子不能参与室外活动、写作业或与家长互动。更何况,电子设备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总是坏的。孩子可以从中学到很多重要的社会技能。相反,如果一味阻止孩子玩游戏,只会让孩子认为这是成年人的特权,他们会将无限制地玩电子产品视为成年的标志之一。
“很明显,世界正在数字化,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不认为1岁的孩子玩"愤怒的小鸟"有任何问题,童年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美国某非营利机构创始人汤姆·斯泰尔告诉《纽约每日新闻》报。
如果电子产品得到恰当的使用,它会很棒。电子产品日益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家长要做的就是做出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确保电子产品不会替代生活中其它好玩的东西。
在这里,玩偶大师提出几点中肯的建议,尽量帮妈妈们想减少电子产品对孩子们的伤害。
一:保持房间合适的亮度。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候,尽量选择亮度适中的环境。如果是晚上在家玩,则尽量打开房间的灯光。
二.开启电子产品的亮度自动调节功能。这一点很容易,但也很重要。它能够保证屏幕亮度与环境的亮度进行合理的匹配。
三:保持恰当的距离。30cm的安全阅读距离,应该是从我们小时候就已经熟记于心了。虽然距离的远近不会直接导致近视,但过近的距离的确更容易导致视力的疲劳。
四:设定合适的时间,定期休息。与孩子一起订一个玩电子产品的周期,每次玩不能超过15分钟,到时间就应该间插一次休息。每天玩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玩的时候也要尽量有意识的多眨眼,缓解眼干和视疲劳。
哈佛博士教家长怎么“打”孩子
“孩子不仅可以打,也应该打!”近日,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语出惊人,称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学会“打孩子”。
父母是一种特殊的岗位
在济南举行的一场主题为“规矩和爱”的公益讲座,邀请了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到场,吸引了近千名80后家长。
“为人父母是天底下最特殊的岗位。”王涛博士解释说,这个特殊岗位从业人数众多,综合专业要求高,但岗位培训却很薄弱。比如,公司新员工上岗,需要岗前培训。“在养育宝宝之前,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学习过如何做好父母,所以我们都在无证驾驶。”
“请问各位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是理念重要还是方法重要?”王涛说,两相比较,理念更重要,理念不转变,同样的方法取得不了预想的效果。
他举了个例子:有个妈妈,教育孩子出了一些问题去请教专家。专家发现她总是指责孩子,告诉她要多欣赏和肯定孩子。这位妈妈无奈只好肯定和表扬孩子,最初几次还有效,但逐渐失去了作用。
王涛告诉家长们,教育孩子要掌握四个基本原则:不占有原则、爱和规矩的原则、情商先于智商原则、共同成长原则。
孩子可以打但要用“杖”打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孩子不听话时可不可以打?针对年轻家长们的困惑,王涛一语中的,见解惊人。“孩子可以打,也应该打,但不能直接用手,要用杖打。”
“孩子可以打,这是一种有效的惩罚手段,但需要讲究艺术。”王涛认为,孩子不听话,家长可以打,必须先学会如何打,要掌握四个原则:
其一,不能在发怒的时候打孩子,不能借助打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打孩子是因为规矩而打,不是因为愤怒而打,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触犯了规矩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也是在给孩子‘做规矩’”。
其二,不能用手打,也不能用鞋子打,一定要用杖打。“要让孩子明白,不是父母不疼爱他才打他,而是因为他犯了错,父母不得不打他,而父母充当的是一个执行者。‘杖’就是规矩的具体体现,要让孩子害怕规矩,而不是害怕父母。”王涛说,如果让孩子从小有这样的观念,长大以后将会成为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其三,家长打孩子前,一定要与孩子有语言交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不是爸爸打你,是爸爸不得不打你”。
其四,打孩子需要爱。孩子犯了错,父母也要一起受罚。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王涛还剖析了在教育孩子方面,中国父母与西方父母的差别,他认为现在的年轻家长要做既有爱又讲规矩,二者高度平衡的“严格型”父母,而不应做溺爱型、放任型以及严厉型的父母。
他现场举了一个例子:中国孩子走路时不小心绊倒,中国父母通常会一个箭步冲过去,赶紧把孩子抱起来,神态紧张,表情夸张,大呼小叫,心疼得不得了,结果孩子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殊不知孩子摔跤时自己已经很紧张了,这样的处理方式不能起到缓解紧张、安抚的效果,孩子一般反映为大哭,要妈妈抱。”
王涛说,更有甚者,很多中国家长会把绊倒孩子的地方打两下,以此来安慰孩子。“时间长了,会让孩子认为,一旦犯了错,首先要怪罪环境和他人,这样他还会自己负责任吗?”
与中国父母不同,美国的父母处理起来分为三部曲:
第一,父母会走到孩子绊倒的地方,蹲下;
第二,语气平静地轻声问孩子两句话:你没事吧?需要帮忙吗?“这样孩子会比较快乐地恢复,自己站起来,并向父母表示感谢”;
第三,父母会指着孩子绊倒的地方告诉他,“宝宝,这里有一个小坑,下次走路时要小心。”王涛说,美国父母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绊倒了,主要是自己的责任。
在周末的一次集体活动中,一个女孩儿和一个男孩都想拿某个玩具。女孩儿身子敏捷蹭的一下就抢先抢到手里,扭头就跑去找其他小朋友玩了,结果小男孩没有拿到想要的玩具,愣了一下就哭了。此时,小男孩的父母走过来,妈妈说别哭了,宝贝!我们可是小男子汉哦,这么哭可不好呀!"可小男孩父亲却说就这还男子汉呀?小女孩才哭呢,赶紧闭嘴别哭了!”
有过类似经历的父母一定知道,接下来孩子会哭得更厉害了。
在3岁左右男孩子一开始哭闹,我们就常听到类似上面父母这种指责。问题是:男孩子可不可以哭?会哭的男孩子就不是男子汉?对于这个问题,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对与不对。在孩子年幼时,哭不仅仅是情绪的发沽,还有一些是社交功能,所以无论产生哭的原因是对还是锚,强行阻止孩子的哭,孩子内心的消极情感就因为不能宣泄,而一直被压抑和堆积。想正确应对"哭"这个问题,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哭的内在含义:
1-2岁孩子的哭,主要是生理方面的诉求,另外有亲密和安全感的需要;
3岁开始,孩子的哭就有越来越多的"功能"了,例如恐惧、委屈、吸引关注、情绪表达、分离焦虑的反应、不知如何表达的焦急等;
5岁以后的孩子,很多时候哭是为了自主,为了控制关系,或是愤怒的变相表达;
7岁的孩子的哭,除了撒娇以外,就主要是表达悲伤了。
7岁以前的孩子,对新事物、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比较弱,加上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缺乏足够多的感情交流和游戏伙伴。当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事情肘,经常用哭来表达心中的情绪,释放心中的压力。
遇到孩子哭,单纯地让孩子停止哭泣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要看哭背后的原因,再对症下药。那哭泣都有什么"背后"原因?
第一,由于孩子小,语言表达还不很清楚,常以哭来表达挫折感和情绪。特别是男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通常晚于女孩,家长更需要耐心等待解决方法就是教会孩子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困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此时,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诉说出自己的感受?有针对性地帮孩子解决问题。
第二,孩子由于恐惧而哭。如家长训斥、父母的争吵,父母忽然消失不见,或孩子对未知事物的不了解。所以,解决方法就是针对孩子的恐惧所在,安抚孩子情绪,并且让孩子相信,那些让他害怕的事情,不是真的会伤害他。这里顺便提一下,简单粗暴地责骂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让孩子未来也会模仿你的行为,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第三,家长喜欢讲道理,孩子无法辩解,也说不过你。大家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讲道理时,是不是看似很民主、很讲道理,而且认为我们讲的就对?而孩子发现每次和父母”辩论”,就算自己真有道理,但碍于表达和逻辑的复杂,他们怎么也讲不过家长,有时着急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孩子面对"大道理”,只能无奈、委屈地哭。
第四,孩子被贴上"敏感、爱哭"的负面标签。4岁左右的孩子,有做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倾向。家长当着孩子和外人嘲讽孩子"爱哭"时,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创伤,以后就难以摘掉此负面标签。孩子的承受力是有限的,一定要用理解和共情来回应,帮孩子从困境中走出来。
第五,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乡有一个很大的任务,就是克服自卑感。所以,面对自尊心较强的孩子,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多表扬和鼓励,另一方面也要讲究批评方式,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积极自我评价。另外,对这样的孩子不要马上赋予过高期望,要求孩子做超出他们能力之外的事。
第六,父母对孩子的身心损害或情感变化有过度反应。大家是否曾经见过这样的情况:孩子摔倒了,本来没事,可当家人喊着"哎哟宝宝,摔疼了吧?"孩子马上开始哭了,而孩子越哭,家长就越流露出更多的关注。被这样养大的孩子,很懂得如何利用家人的关心与关注,遇到问题时哭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立刻获得家人的呵护,同时还能获得特权,何乐而不为?这也等于是父母下意识地鼓励孩子哭。所以,家长不能过度保护孩子,也不要在自己的情绪里带有太多无原则的同情和关注。否则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我是大家的焦点"的意识,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第七,孩子人际交往有问题,不懂得与别人相处和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现在许多孩子被养得过分精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感到委屈和无能为力,就依靠哭来引起关注和帮助。所以,家长要多鼓励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问题,也要教导孩子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八,孩子的性别角色习得有偏差,男孩偏女性化。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基本都是由女性照顾,包括妈妈、保姆、外婆、奶奶和幼儿园老师。孩子的哭,很容易与女性进行共情,无形中抑制了男性特点的表现。另外,加上一些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模仿对象多为女性。同时,女性监护人会对孩子的探索、冒险、鲁莽、攻击等行为进行约束,也使得孩子阴柔有余、阳刚不足。
第九,当给孩子立界线的时候,孩子会用哭来进行反抗或试探底线。这个阶段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界线的规则要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且这些都是孩子容易执行的。当遇到用"哭"进行反抗或试探的时候,家长在认同孩子情绪的同时,一定要态度温和而坚持原则。不能为了平息眼前的哭闹,而放弃既定原则,否则界线永远也立不起来。
第十,孩子属于完美型孩子,对自己有比较高要求,希望表现得更好。当孩子发现自己力所不能及时,内心会比较焦虑,有挫败感,可又不好意思说,只好用哭来排解。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时也和家长有关系,例如孩子自己去洗手,你可能无意地说了一句:怎么把衣服弄湿了?这无形中传递了"指责"意思,孩子认为没有达到你所希望的那样,挫折感自然产生了。
男孩子哭也有好处。从心理学上看,孩子的哭并不一定是坏事,可以减轻其压力。但如果对孩子的不良情感熟视无睹、强行压制,其结果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最终导致情绪压抑而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构建的欠缺。
虽然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指男儿要有阳刚之气,血性、刚毅、勇敢等,但孩子终究还是孩子,不能因为男孩子哭了就批评他们不是男子汉。当孩子从挫折中汲取经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或有效寻求帮助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更为坚强,这也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另外,男孩子哭,从好的地方看,也是其感情细腻丰富的表现。这种性格特点会帮助孩子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强、感觉细微,对未来的婚姻、工作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认同她的看法。但是,她在提到大人给孩子教唐诗时,又说,唐诗是成人的东西,孩子怎么懂?
我觉得,如果孩子看得懂世界名画,那么同样能听得懂唐诗或者宋词。画用看,诗可听。画是形象的,具体的,那么诗歌是有节奏和韵律的。而且,画虽然具体形象,但真要看到懂,其实也要有画外的功夫。诗也一样,看得懂字不表示就读懂了诗。诗的意思常常“游荡”在字面之外。
所以,我觉得,孩子要看名画,也可念唐诗。
在**刚出生之后,我就经常会念唐诗给他听。而且念得抑扬顿挫,感情饱满。慢慢的还形成规律:选择简单的唐诗,一首念三遍,连续念三天。同时,我绝对不说:**,我们来学唐诗喽;或者说:你要把这诗背下来之类的话。现在,我开始把唐诗“翻译”成一个故事给**听。翻译完了,就把诗再念一遍。
我喜欢唐诗,就像孙瑞雪有些提倡让孩子欣赏名画一样,我确实有让**接受一点古典文学熏陶的意思。我更想让他感受唐诗的节奏和韵律,从而发现语言的美,而且,唐诗是简洁的,这不容易让孩子厌烦,更进一步,我想,他可能能体验到唐诗的诗境与诗意。当然,他是否真的感受到,体验到,我不做要求。**目前不见得对唐诗喜欢或者讨厌,背也能背一些——他就是听音而记下来的,但忘记的多,我也一笑而过。我相信,该留下的,已经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比如我给他念唐诗时母子相对的温馨和爱,比如唐诗中流淌出来的“质感”……
我说的念唐诗,不等于要让孩子背得滔滔不绝。不等于要让孩子掌握了多少多少首唐诗。就算孩子会背一千首唐诗,那就能说这个孩子是聪明的、是了不起的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这么简单就可以得到聪明,就可以了不起,那这世界上还会有不聪明的不了不起的人吗?孩子能识很多的字,背很多的唐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博取很多赞美甚至羡慕,让父母和孩子都“面上有光”。可惜,这只是面上。内里是不是也有光,还真的是个未知数。
有很多人在谈论用什么办法教孩子识字、背唐诗,我觉得那些办法,无非是裹了糖衣的炮弹。炮弹是父母的功利心。父母总觉得这样孩子才会聪明,才是掌握了本领,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可我老觉得这种功利心会才会真正炸飞孩子的聪明和才智。本来么,人最重要的就是啥阶段干啥事。让一个小Y头片子结婚,一个毛头小子娶妻,他们未来的婚姻生活就太玄了。
强迫对孩子来说是最糟糕的感受,顺性而为可能会“柳成荫”。念唐诗也好,识字也好,不在状态也好,到了敏感期也好,“孺子皆可教”,最重要的是,教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将功利心剔除,只给孩子美、快乐、自由和尊重。
幼儿园该不该这样激励孩子?
昨天女儿上舞蹈兴趣课,完课我到教室门口接到女儿,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我有红苹果”(即为剪纸红苹果)。我问女儿你有吗,女儿说:“没有”,同时很失落的样子。我知道女儿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就安慰她说,“老师忘记给你了,妈妈看见你跳得很好,等等妈妈去问老师拿一个好不好?”。还好,老师给了一个红苹果贴在她胸前,自贴上这个红苹果后,女儿就像保护什么似的,一直用手捂住红苹果,生怕不小心弄丢了,并见人就说自已有红苹果,直到今早起床还让我给她重新贴好,以此为荣。
其实跳舞时我们家长也在旁边看到,老师只是很随机的给孩子贴在身上,并非跳得好的孩子才贴,实际上大多数孩子都跳得很不错,可能要人人都贴老师麻烦,同时也贴不过来,但这在孩子看来是多么荣耀啊,贴到红苹果的孩子可能无意间受到鼓励,没贴到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就被这老师的无意伤到,如果这种无意在这所学校要是经常发生,在这里成长的幼儿(特别是像我女儿一样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极有可能形成自悲的性格,影响孩子一身,老师是幼儿心中的太阳,无比神圣,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远远大过爸爸妈妈,作为幼儿教育的细心的老师们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悲摧的形为呢。
不知这样激励孩子会对大多数孩子小小的身心造成什么影响,真的好担心。
该不该陪孩子写作业?这是个让很多家长头痛的问题。
反对陪孩子写作业的人会说: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相当于变成了一个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被监视的,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陪孩子写作业其实是对孩子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赞成陪孩子写作业的人会说:
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
这两种说法听起来都有道理,那么作为家长,我究竟该怎么做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一定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陪不陪孩子写作业只是一个手段,关键是弄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目前是一二年级,正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或者孩子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这个时候,我们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这个目的出发,家长就应该选择陪孩子写作业。
因为没有家长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养成得比较慢,甚至养成坏习惯。与其日后花更多的时间弥补或修正,不如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助孩子一臂之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下面这几个习惯需要着重进行培养:
1、培养固定时间做作业的习惯。
2、培养孩子每天复习、作业、预习的学习顺序。写作业之前进行复习,不仅能极大提高作业的效率,还能及时地巩固当天学习的内容。
3、规定写作业的时间。家长要每天结合作业内容,和孩子一起估算一下作业时间。一项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的作业,可给20分钟时间。如果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原因,是作业量超出预估,试题太难,还是磨蹭,浪费了不该浪费的时间。
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如果说好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就一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千万不要在孩子快速完成了学校的任务之后,又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如果你真的觉得孩子需要补充的话,就提前跟孩子讲清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4、整理错题的习惯,从小就培养孩子重视错题的意识,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对孩子初高中的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
5、专注的习惯。帮助孩子排除干扰,比如书桌上不能留多余的小玩意,只保留必需的学习用品,避免孩子分散注意力。
刚刚我们讲的,是当孩子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的时候,我们陪孩子写作业,帮助他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但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这时候,我们的核心目的就变成了: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这个目的出发,家长就不应该陪孩子写作业。家长不再过问细节,只要在他偶尔犯懒的时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在他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时跟他一起寻找方法,这样就足够了。
总之,陪孩子写作业,着重培养的是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陪孩子写作业,着重培养的是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明确孩子所处的阶段,才能更好地选择陪还是不陪。
很多妈妈会因为孩子而刻意减少对负面新闻的“摄入”,一方面是担心孩子会因此而悲伤,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无从回应孩子对于负面事件的疑惑和问询。当孩子看到或提到伤感、恐怖的新闻时,父母应该如何回应?其中的分寸该如何把握?
负面新闻该不该给孩子看负面新闻该不该给孩子看
思考:孩子真能与负面新闻隔绝吗?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好的事情在发生,也有坏的事情在发生。如果有负面新闻出现时,我们会不会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关掉电视。或者是因为我们担心孩子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后,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孩子,但实际上我们不能把孩子放在真空中,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和孩子之间谈论的话题也不可能永远只是围绕着我们自己这个小世界,当谈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拿出一点点时间,想一想:“我给孩子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形象”?我是否“鼓励孩子以更宽阔的视角去认识当前发生的事情”?
专家:保护孩子5建议
宋庆龄幼儿园科研室主任徐冰老师,她给出了以下5点建议:
1.不用刻意回避
没有必要刻意回避负面新闻,事实上父母没有办法把孩子放在真空中。孩子也许不会在家里了解,也有可能在幼儿园听别的孩子提起,就像“东方之星”翻沉事件,有的幼儿园有新闻播报环节,就有可能提到。
2.正面回应,认可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和你说起这个话题,父母回应的原则是正面回应、认可孩子的情绪,但要点到为止,不要再进行深入讨论。比如当孩子说“船沉了,死了好多人”,你要正面回应,认可他的情绪:“是的,这是一件很不幸的意外,有很多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的家人一定很伤心。”但不用再和孩子深入讨论了,毕竟学龄前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
3.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惧感
如果孩子表现出他的担心、害怕,家长要做的是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惧感。比如,遇到飞机失事的新闻,孩子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坐飞机了,那么可以和孩子聊聊,每年有多少飞机起飞、降落,发生事故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下暴雨后飞机会推迟起飞,这就是飞机的工作人员为了保障飞行的安全,飞机起飞前都有叔叔会检查飞机的状况。
4.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表现出沉浸在伤感的情绪中,要通过传递正面、积极的信息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发生地震之后,可以和孩子讨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去帮助在地震中受灾的人;再比如在这次翻沉事件中,有几个叔叔得救了,那么学会游泳就比较重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安全教育中去。
5.家长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
家长收看此类新闻也要适度,注意媒体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家长自己感到焦虑、没有安全感,孩子也会被家长的恐惧感传染。
提醒:父母做到正面回应点到为止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看到负面新闻当时没有回应,但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后续表现,这种负面情绪是不是持续,如果持续就要帮助孩子疏导、消除他的恐惧感。如果孩子没有再提,那么父母也不用再旧话重提。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建议“正面回应,点到为止”。
网友有话说
有时候,电视里有负面新闻时,我会立马换台,让孩子心灵能多干净就多干净吧。@一路惊喜
那次玉树地震,孩子真的感伤了,真的哭了。@嘻嘻妈妈
一直感觉,那些悲伤负面的东西离我们很远。@跳跳路
当你被问到,妈妈,人活那么久没什么意思,是什么感觉?@哭泣的百合花
突然想到了《天下无贼》里的傻根,有同感的有木有。@然并卵
希望孩子还是大条些好。@勇敢孩子
相信《哈佛博士谈孩子到底该不该打》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