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孩子被孤立,责任在父母”,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家伙今年二年级,人挺聪明也很敏感,就是有点小气,有点倔,有时爱撒谎,可能因此不讨老师喜欢。之前他因为和同学有矛盾不肯认错,老师就让全班同学不理他一天,说是让他尝尝孤单的滋味。”

“儿子今年9岁上三年级,老是说学校里没有小朋友和他玩,我想可能是他比较胖所以不大跟得上小朋友,而且有些大一点的小朋友还要欺负他……”

这是两位家长的焦虑。孩子在学校里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孤立”,令许多家长感到担忧。

专家解题:

孩子有问题,责任在大人。

每个有问题的孩子后面,其实都有家长的责任,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论断。而且孩子的社交习惯往往也是父母社交行为的折射。比如,“这孩子随他爸爸,比较内向”,这实际上证明了家长平日待人接物对孩子的影响。除此以外,孩子还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特征”就被孤立或者认为自己受到孤立了:

*最容易受到孤立的是坏习惯,比如动不动就喜欢哭,打人、骂人,向别人吐痰等,或者遇事只知道向老师打小报告。有类似坏习惯的孩子,往往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们玩。

*比较羞怯和容易退缩的孩子。当孩子自己玩得很投入的时候,他们不会注意到边上还有人可怜巴巴地看着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拉一个“很少有往来”的孩子加入他们的游戏。因此,那些性格内向,不会主动去融入一个群体的孩子,往往玩伴比较少。

*缺乏交往技巧的孩子也比较容易被孤立。在希望加入别人的游戏时,有些孩子会找到“给他们递上一个正缺少的工具”等机会顺势加入,而有些孩子永远只会站在边上看。

*学习成绩特别不好的孩子也容易被孤立。小学阶段,孩子们往往倾向于以老师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老师在课内、课外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的训斥、冷淡甚至一个不耐烦的表情或眼神,都会让周围的小朋友认为,那个人或那几个人是不好的。老师当时的言行也许是“恨铁不成钢”的不经意流露,但久而久之,那些“坏孩子”就会被班上其他学生孤立。

儿童心理学认为,“自我中心”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孩子约在两至三岁的时候,发展到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往往从“自我”角度来进行行为选择和活动设计,而不考虑他人。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机会亲身参与到社交中以逐渐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就无法学会采用正确方式向别人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而哭闹、打人等这类“不成熟”的交往方式,只能让别的孩子远离他们。

还有幼儿园“老师游戏孩子”的原因。每个幼儿园都会组织孩子游戏。不得不提的是,现在普遍存在一种“老师游戏孩子”的现象。这种游戏活动往往完全由老师主导,孩子必须一切都依照老师的指令来,只能执行,鲜有体验。由于缺乏应有的教育理念和适当方式,这种本应让孩子习得与他人互动的实践机会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甚至还可以在幼儿园里看到老师在组织游戏时,有孩子叹道“又要游戏了”!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真正的游戏只在一天里下课后在操场上撒欢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专家建议:

1、父母要多花时间陪孩子,多和孩子说话聊天,一是在家庭里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同时也是帮孩子分析和正确对待他与同学的矛盾。

2、多带孩子去参加各种活动,定期举行朋友家庭聚会是个好主意,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让他在亲身实践中习得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通过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

3、不要因为孩子还是一年级、二年级,就认为他们的“小自私”、“小倔强”、“不懂事”可以理解和纵容。好的行为和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是靠平时的“鸡毛蒜皮”积累起来的。

4、对于教师可能存在的不恰当处理方法,家长应当主动找老师沟通,避免对孩子产生更大伤害。因为老师对每一位孩子都是有感情的,但老师考虑的不单单是一个孩子,而是班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家长的意见对老师来说也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5、当孩子与他人交往时,有了点滴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孩子的行为!适当的时候,更可以大大地嘉奖一番。相反,倘若孩子的举动影响到了周边的小朋友,一定要及时地制止,找机会与孩子沟通。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避免让孩子被同龄人孤立


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可偏偏有些宝宝还是不行的成为了众人眼中不受欢迎的那几类人。为什么宝宝会成为别人不喜欢的小孩子?辣妈们应该如何教育宝宝?

虽然说要鼓励孩子发展个性,但是太过另类的孩子往往难以合群,在幼儿园可能不会招其他小朋友喜欢哦,孩子经常“自娱自乐”很容易感到孤独呢!以下5类宝宝就是典型的个性另类宝宝,家长们看看你家宝宝有没有以下类似的行为吧!

1、神秘的独行侠

有时候听老师反映,别的小朋友在嘻嘻哈哈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的时候,宝宝却不喜欢参与,只是喜欢一个人在墙边推积木。不合群的宝宝往往容易被别的小朋友忽略,但他们并不是有什么性格的缺陷,不合群的宝宝或许只是在这个小圈子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或者不喜欢他们的游戏方式。

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一些孩子喜欢安静,一些孩子好动不已,家长尝试从孩子的性格、兴趣出发,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小伙伴。

2、园里的小霸王

有些小朋友他喜欢跟别人一起玩,但是只要认定这个玩具是他的,他就绝不给别人碰它,更不要说是和别人分享了。孩子如果养成自私、霸道的行为习惯,别的小朋友都不会喜欢和他一起玩呢!

分享其实是建立友谊的基础,0~3岁是宝宝分享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比如,家长可以将宝宝的玩具“借走”10分钟,然后还给他。这样来回重复借走几次后,宝宝暂时失去的东西,所有权还是自己的,被拿走了但终究还是会回来,这样宝宝就产生了一种物权安全感。

3、自尊心强的失败者

有些宝宝的好胜心很强,即使是在玩游戏的时候都很较真。如果在集体游戏里输了,他就会赌气说不要玩了。宝宝这样“输不起”会让别的小朋友感觉很没劲,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了。

小皇帝在家里和爸妈游戏从没有输过,孩子的家人对孩子百般迁就使得孩子难免有点自我中心,孩子娇惯成性,容不得自己失败,为我独尊的心理使得孩子的受挫承受力更低。

4、老师的小跟班

一些宝宝很黏人,他们在家里经常黏着爸妈,在幼儿园就只能在老师身上找到安全感了,因此他们就想小跟屁虫一样,时时刻刻都黏住老师,还经常撒娇,搞到其他小朋友都很不是滋味。

老师可以说是孩子们的“共有财产”了,因此谁都想要在老师身上得到家长般的关爱和照顾,因此谁要是独占老师的爱,难免会使得其他小朋友“侧目”。你家宝宝很爱黏人,归根结底是因为宝宝只有在成人身上才能找到这种特别的安全感。

5、爱炫耀的公主

一些宝宝总是喜欢把爸爸新给他买的小玩具车,或者穿着妈妈给她买的新衣服在别的小朋友面前炫耀。成人的世界充满拜金、物质的味道,使得小朋友也逐渐受到物质意识的影响,变得喜欢“炫富”,小朋友自然不喜欢和这种人成为好朋友呢!

家长要培养好宝宝正确的物质意识,家长自身要以身作则的同时,要多与孩子交心谈心,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思想。同时家长不能对孩子用钱放任自流,对物质有求必应,避免让孩子过分地“阔绰”。

孩子打架了,父母该负责任吗?


近期,《史上最牛小孩打架》爆红网络,引发网友大讨论。经过记者调查,视频中女孩的父亲为河北省任丘市一家饭馆的老板,名叫兰建国。他的教育观明显受到地域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兰先生来自内蒙古,承袭了游牧民族的传统,认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面对欺凌要敢于出手,敢于还击。兰先生十岁左右时也曾因为打架打不过别人而受欺负,后来在创业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番艰辛,因此他更认识到必须让孩子拥有自卫的能力,才能在社会立足。

而视频中男孩的母亲也赞同兰先生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从小性格懦弱,但是在和表姐一起长大的这些年中,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在班上已经没有人敢惹,有时候几个人都打不过他一个。

育儿专家王晶老师认为,家长的教育行为直接折射出家长的信念、经验和价值判断,“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孩子性格懦弱”不好、“在班里没人敢惹”是好的,对于还没有是非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这些“教诲”将影响他们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方式。

王晶老师还指出,父母的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孩子长大后是否能够成功的融入社会。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如果将来孩子生长的环境是恃强凌弱、拼拳头、斗狠的,那么兰先生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无疑是有市场的。但在尊重人权、强调团队合作、遵循法制、与世界接轨的社会发展浪潮中,我们所需要的尊重感、认同感、价值感不能靠拳头获得,把孩子培养成擅用沟通、协商解决争端和冲突的国际人、世界人无疑会让孩子走得更稳、更远。

育儿常识——如何避免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


有操不完的心,原本以为只要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能轻松一些了。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又开始担心着:“到时宝宝能不能融入集体生活呢?会有小伙伴一起玩吗?要是受欺负了可怎么办啊?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啊?”

确实,宝妈们的这些担心是无可厚非的,我们教孩子要谦让、要礼貌,但又害怕其变成“受气包”,当其在幼儿园与他人起矛盾、争执时,只懂得一昧地退让,甚至不敢说出“不”字。

因此,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我们需教给孩子的是:怎么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交往;遇到矛盾时,该怎么处理。若孩子学会了这两点,便会大大地避免许多矛盾和冲突,在学校的生活必将充满欢乐。

一、为孩子寻个玩伴

为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我们需要在孩子入园前就为其寻找一个玩伴,对于这个玩伴的要求就是两个人能玩到一起。

选好小伙伴之后,我们就要为两位小朋友制造一些“相处的时间”,可以邀请这位小伙伴到家中一起玩耍,或者带宝宝到小伙伴的家中做客。

玩具车、积木、过家家等都是小朋友的心头喜好,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分享,体会到与玩伴在一起的快乐。届时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也能较容易接受“上学这件事”,入园后也能较迅速地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

二、让孩子学会这些交往“金句”

在第一点中我们提到了为孩子寻找一个玩伴。小伙伴找到了之后,妈妈们可不能就此全身而退,而应仔细观察孩子们是怎么玩的?当他们之间有小冲突时,也不必急着上前劝解,先好好观察观察。

1、借助小冲突,判断自家小孩的个性

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会因为“玩具”而起冲突,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处理方法看出其在交往中是否属于容易受欺负的一方。

2、根据孩子不同的表现教会其不同的应对方法

情形一:

若是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被对方抢了玩具,但他没有反抗而是不知所措快哭了的样子。那么,此类孩子属于不敢为自己争取、较内向,日后在幼儿园中也较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此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下次再遇到类似事件可以勇敢说“不”。和小伙伴一起分享是正确的,但如果对方太霸道,或是要争抢,你可以先说,“等一下,我再玩一会儿就给你了。”若对方还是一昧地争夺,此时你可以大声地说:“不要抢。”

情形二:

还是在玩耍,东东和明明都想要同一个玩具,双方争执不下,东东便打了明明一个大嘴巴子。从此过程中,我们看出了东东有维护自己的意识,这一点是好的,但是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

此时家长应该教会孩子遇到矛盾时应先用言语沟通,要是一上来就使用暴力的话,恰巧碰到较强劲的对手,自家的孩子肯定吃亏。因此,家长可以教孩子说:“你也想玩吗?那我们轮流玩,可以吗?”

三、先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再则不能欺负别人

家长应教会孩子:不被别人欺负,但也不能欺负别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有些争端是由我们自己的小孩先引起的。

可能是因为一个玩具或是一场游戏,由于落败了,便去捅对方一下亦或是打一下,可能对方的小朋友也本能地想要去反击,这时候,表面上看是我们的孩子被打了、被人欺负了,但实际上是由于我们的孩子先去招惹对方的。若是碰到较强硬的对手,是会吃大亏的。因此,要教会孩子不要仗势欺人。

当孩子被同学起外号,父母该怎么做?


当孩子被同学起外号,父母该怎么做?

“妈妈,我要改名!”女儿气冲冲地跑进厨房,对我大声嚷嚷,小脸通红,眼里汪着一团泪,眼看就要滚落下来。

今天是女儿升入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经过了一个暑假,孩子们又聚在一起,估计打打闹闹寻开心。我把煤气灶关上,把菜盛到盘里,放到饭桌上,然后心平气和地问:“哦,为什么要改名呢?”

“他们给我起外号!”女儿说着,声音哽咽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把女儿搂进怀里,拍了拍她的背,“我们以前上学时也都互相起外号,每个人几乎都有外号呢!”

“可我就是不想让人起外号!”

“哦。好。妈妈支持你。那咱一块想想怎么办。”

女儿一听,立马从我怀里挣脱出来,擦干眼角的泪痕,满怀希望地看着我。

“嗯,第一个办法,谁给你起外号,你也给他起一个外号!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

女儿眼里一亮,但很快黯淡下来,“可是,我不想那么做,我不想和他们一样。”

“那第二个办法,就是装作没听见,该干嘛干嘛!”

女儿眼里的光更暗了,“可我做不到,我心里不舒服!”

“好吧,那就试试第三个办法。试着和他成为朋友!”

“什么?他给我起外号,我还和他做朋友?”女儿瞪大了双眼,不相信地看着我。

我拉起女儿的手,轻轻拍了两下。“对,孩子,谁给你起外号,你就努力和他成为好朋友。你想啊,如果你们是好朋友了,他还会给你起外号吗?说不定,有人再给你起外号,他还会挺身而出去阻止呢!”

女儿陷入了沉思。她显然没想到,妈妈会给她提出这样的建议,本来她以为,听了自己的控诉,妈妈会去学校找老师或者找学生家长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她知道,有同学的妈妈就是这么做的。

“第一种办法,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而且表明了你的态度——我不是好欺负的!很过瘾是吧!”我看着女儿逐渐阴转多云的小脸,试探着问。

她点点头。但是眉头还是紧锁着。

“但是,效果呢?”我顿了顿。“最后大家都有了外号,好像扯平了,但是大家心里都不舒服。结果呢是两败俱伤,大家都输了。”

女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第二种办法呢,需要广阔的胸怀。对你要求太高了,很难做到。而且太委屈自己也不行,咱不能当软柿子,没有立场,不知道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且纵容了某些人,是不是!”

女儿底气十足地抬起头,看着我,然后声音洪亮地答道:“就是!不能让他们横行霸道!”

“那么,咱试试第三种办法。化敌为友。哪有好朋友给对方起外号的,对不对?”我看了看女儿多云转晴的小脸蛋,抛出了最后一个球。

“每一种问题都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就看你用哪一种了。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你看。前两种也算是解决的办法,但是第一种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暴制暴,只能两败俱伤。一时冲动,结果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多不聪明啊!”

“第二种是要求太高了,需要海阔天空的胸怀,一般人很难做到,而且会纵容某些人。关键是太委屈自己,心情不好。”

“那么,第三种就是最好的办法喽,双赢!你还多了个好朋友!”我伸出一只巴掌,女儿也兴奋的伸出一只手,然后“啪”地一声,女儿的脸绽开了一朵花。我多么希望,从此,当女儿碰到难题时,她会想起我的这番话,她不会再一味地伤心,难过,犯愁,而是理性的分析,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包容别人,成就自己。

人生路漫漫。为人父母,我们总希望能永远为孩子遮风挡雨。但总有一天,她要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长夜漫漫,愿我的话会成为一盏明灯,照亮女儿前行的路,让她勇敢坚强地走下去。

文/清风明月

相信《孩子被孤立,责任在父母》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