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消除“黑暗恐惧”

04-03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帮助孩子消除“黑暗恐惧””,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怕走夜路、怕到黑屋子里拿东西……只要是黑的地方,或是谈到黑,恐怕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恐惧黑暗”的心理。许多成人尚且会有这样的感受,也难怪小孩子会有怕黑的恐惧呢。在我所接触的家长中,总是有很多人在说:“我家宝宝的胆子特别小,只要天一黑,他就缠着大人不松手,一步不离地跟在大人身后,有时候都没办法做事情。

缠得大人没办法了,就开始跟孩子发脾气、打他几巴掌,可大哭之后,宝宝还是缠着不放。”

宝宝为什么怕黑

说到这个怕黑的问题,估计也为很多家长所头疼。那么,宝宝为什么这么小就会这样?经分析主要有两种可能。

生理问题

根据专家的解释,有的宝宝怕黑是因为小脑发育不良所造成的,一旦进入黑屋子就会失去平衡。因此,如果宝宝特别怕黑,家长应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只要是生理原因造成的,就可以通过医学进行干预。

心理问题

这里所说的心理问题,就是在平时的外部环境中,成人在不经意中给宝宝造成的怕黑恐惧。比如说有的家长看电视时只顾自己一时的痛快,居室内不是刀枪棍棒声就是惊险发出的尖叫声,有时惊险的武打画面还呈现在宝宝的面前;或者大人在讲故事时没有仔细选择,出现了有关“黑”的可怕的事情;也有些家长为了以示惩罚,把宝宝关在黑屋子里来恐吓宝宝,这样宝宝自然对又黑又静的屋子产生了恐惧心理。

怎样消除黑暗恐惧

一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中所受的熏陶,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人来,对宝宝的培养和锻炼也是一样,建议家长朋友试一试下面的办法。

黑屋子里的快乐故事

宝宝都特别喜欢听故事,家长可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黑屋子里讲一些美好快乐的、具有引导意义的故事。如“在冬天的一个夜晚,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小雪,一片片雪花天使穿着白色的纱裙,从高高的空中飘落下来,不一会儿,树枝上、房子上、地上都铺满了晶莹透亮的小雪花。这时,一位圣诞老人不怕天黑,坐着雪橇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给小朋友们送来了一件件可爱的礼物。这时候小朋友们正在黑夜里熟睡着、做着香香的梦,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就发现了枕边的这份礼物,真是高兴极了……”。通过故事让宝宝知道,黑屋子里也有好听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让宝宝对黑屋子有新的感受和认识,逐渐不再惧怕。

黑屋子里的奇妙问题

天黑的时候,一家三口不妨在黑屋子里讨论一些奇妙的问题。比如透过黑屋子的窗户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呀?为什么天上的月亮有时像饼干,有时又像香蕉呢?为什么天有时黑有时亮?其实宝宝还会提出很多奇妙的问题,家长可以趁机把这些自然现象解释给宝宝听,记得要用宝宝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讲述哦。这样一方面增进了宝宝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宝宝对科学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再就是通过观察、讨论,使宝宝对黑暗有了更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淡化了宝宝对黑暗的恐惧心理。

逐步适应黑屋子

宝宝怕黑是在长期消极经验的积攒中逐步形成的,要消除这种心理也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最典型的难题就是为什么晚上宝宝不肯一个人睡觉。在刚开始让宝宝独睡时,家长可以先坐在床边陪宝宝说说话,可以讲一个美好的、快乐的小故事,也可以播放一小段摇篮曲等,然后把灯光调到比较合适的亮度并逐渐变暗。总之,要让宝宝有一个逐步适应黑屋子的过程。如果总是批评、训斥、惩罚,那么宝宝怕黑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TIPS:家长需要做的功课

宝宝怕黑是完全正常的,也是有理由的。要消除宝宝怕黑的心理,以下几项功课请家长多多用心哦。

1、在宝宝面前,自己不能表现出怕黑的恐惧。

2、不能把进黑屋子作为惩罚宝宝的手段。

3、不能把黑屋子与可怕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4、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上,让宝宝独立到黑屋子里小待一会儿,比如一两分钟或几分钟,也是可以的。记得为宝宝找一个合适的、能接受的理由,比如去取一下东西等。然后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此来锻炼宝宝的胆量,从而帮助宝宝消除“黑暗恐惧”。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


孩子的恐惧心理与成年人的恐惧并无两样,只是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表现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个情感发展的阶段。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有效地战胜恐惧心理呢?试试下面这些方法吧:

1、不要惩罚或嘲笑孩子的胆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应是承认孩子害怕的东西确实存在,这样,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恐惧,也就会相信你的劝慰、解释,才能解除恐惧的心理。

2、教育孩子不要掩饰害怕。有些孩子往往会否认自己害怕,这是孩子常用来对付恐惧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越是这样,孩子自己越是恐惧。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说出恐惧的具体内容,让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耻感,并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3、平时爸爸妈妈要注意不要强刺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你不听话,大灰狼就会来把你吃掉”、“你不吃饭,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等等的话来吓唬孩子,爸爸妈妈可以讲授有关知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如有的孩子害怕雷电,爸爸妈妈可以给他讲解有关雷电的知识,虽然孩子不完全懂得,但他会减少恐惧,感到安全。

4、利用孩子的愉快情感来克服恐惧心理。应经常让孩子参加游戏、去公园玩等活动,产生愉快情感来克服恐惧心理。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用讲故事、绘画等活动,讲出或画出自己最害怕的东西,把内心恐惧表达出来,宣泄出去,从而解除恐惧心理。

如何帮助孩子疏导恐惧感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之中,总是要经历过很多的恐惧,这是人生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做为长辈最关键的是要学习给儿童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孩子们有力的克服心理的恐惧,以下就来看个小实例吧!

周五下午,正当我忙着送孩子上校车回家的时候,突然听见灰色滑梯上传来了一阵哭声,尖尖的,仿佛有人看见了一些极其恐惧的东西。

马上彤彤跑了过来,告诉我:“老师,昊阳流血了。”

我急忙跑过去,昊阳已经被一个老师抱起了,我从那个老师手上接过昊阳。昊阳的嘴巴流了很多血,一直流到下巴,他躺在我的怀中,眼泪扑簌簌地流着,嘴里不知道在说着什么,身体也抽搐着,我能感觉到他非常害怕,于是不断地安慰他:“昊阳,别担心,老师会和你在一起的,你会很安全的。”

到了医务室,大夫马上帮他处理伤口。他在我怀里,不断地哭着,汗水已经湿透了衣服和头发,身体时而僵硬时而柔软,他不知道接下来他会怎么样。

而刚刚和昊阳一起玩的小伙伴们都围在了门口,有些孩子则是中途看见了受伤的昊阳,也赶紧跑了过来。为了让昊阳的情绪稳定一些,我们把门关上了。焦急孩子们就站在藤椅上,透过窗玻璃来看,有些孩子则静静地站在门外等待消息。

我透过玻璃看到了他们急切的目光,能感觉到他们眼中的关切背后还有极大的恐惧。那么凄厉的哭声,那么多的血,在孩子们的眼中,这是极度危险的。他们不知道这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也正因为不知道,他们心里都充满了恐惧,包括昊阳自己。

这时候,窗外的浩文关切地大声喊道:“昊阳,你可千万不能死啊!”昊阳听见了,哭得更大声。为此,我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后背,确定地告诉他:“别担心,你只是磕到了嘴巴,嘴巴破了皮,所以流了很多血。我和大夫都会帮助你,照顾你的,你不会有生命危险,而且你会很快好起来的。”

慢慢地,昊阳平静了下来,配合大夫处理伤口。窗外的孩子用期待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们,但同时也慢慢地安静了下来。最后伤口处理好了,昊阳的情绪也完全平静了。在我们走出医务室时,孩子们又围过来,很关切的样子,我给孩子们解释后,就都释然而去了。

在这次事件中,孩子们对于疼痛的恐惧、鲜血的恐惧、甚至死亡的恐惧,是那么地强烈又是那么真实地表露出来,让我惊讶。我们如何去帮助他们疏导他们的恐惧,又让我深思。

这让我想起有人跟我说过的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在学校打疫苗时,因为太紧张而肌肉僵硬,护士把针扎进去以后拔不出来,针就断在了肌肉里面。

很多人会认为,这个男孩怎么不放松一下呢?放松了就好了嘛,打针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也许男孩当时真的很害怕,可是他没有办法自然地表达出他的恐惧,在冰冷的护士和医药用具面前也由不得他将恐惧表达出来。我们再想,在这个男孩第一次面对打针时经历了什么?是否有人给他表达的机会?是否有人跟他解释我们为什么要打针?是否给他一段时间进行心理缓冲?

如果我们这样想过,我们就不会轻易地对这个男孩的表现作评价,我们也就会重新思考恐惧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正确的方式帮他们疏导恐惧又意味着什么。

对于小孩子们的教育,我们不能仅仅教会其知识,更加重要的还要培养其高的情商,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但愿看了此篇文章,家长们都能够学会如何来帮助孩子们疏导恐惧!

如何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


孩子的恐惧心理与成年人的恐惧并无两样,只是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表现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个情感发展的阶段。

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有效地战胜恐惧心理呢?试试下面这些方法吧:

1、不要惩罚或嘲笑孩子的胆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应是承认孩子害怕的东西确实存在,这样,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恐惧,也就会相信你的劝慰、解释,才能解除恐惧的心理。

2、教育孩子不要掩饰害怕。有些孩子往往会否认自己害怕,这是孩子常用来对付恐惧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越是这样,孩子自己越是恐惧。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说出恐惧的具体内容,让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耻感,并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3、平时爸爸妈妈要注意不要强刺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你不听话,大灰狼就会来把你吃掉”、“你不吃饭,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等等的话来吓唬孩子,爸爸妈妈可以讲授有关知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如有的孩子害怕雷电,爸爸妈妈可以给他讲解有关雷电的知识,虽然孩子不完全懂得,但他会减少恐惧,感到安全。

4、利用孩子的愉快情感来克服恐惧心理。应经常让孩子参加游戏、去公园玩等活动,产生愉快情感来克服恐惧心理。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用讲故事、绘画等活动,讲出或画出自己最害怕的东西,把内心恐惧表达出来,宣泄出去,从而解除恐惧心理。

帮助孩子们战胜恐惧心理


我的儿子快四岁了,但是他特别怕黑,每天晚上睡觉一定要开着灯,还要我陪在身边才能睡着。男孩子应该是挺勇敢的,而儿子从小就对黑夜表现出恐惧,我本来以为等到儿子大一点,这种情况就能够得到改善,可是现在他4岁了,也没有任何转变的迹象。

儿子的恐惧心理还不止表现在对黑夜的害怕上。有一次我在房间收拾东西,突然听到儿子尖锐的叫声,我吓坏了,急忙跑出去看看儿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儿子抱头躲在桌子底下。我巡视了一下屋子,发现有一只小蜜蜂飞进了屋子,原来儿子还害怕动物。

专家解惑

这是儿童常见的恐惧心理,妈妈应该了解到,孩子的恐惧感觉与生俱来。刚出生几天的婴儿听到较大的响声就会出现惊吓反应,1岁左右的孩子见到陌生人或者与母亲分离时就怕得大哭大闹,并且对于大人习以为常的洗澡、理发等行为也惧怕不已……

孩子渐渐长大,环境中许多因素会引起他们产生恐惧的感觉,而且每个年龄层的宝宝的恐惧对象也是不同的。四岁宝宝更多害怕动物、昆虫,害怕黑暗的房间。

虽然害怕情绪时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但并不是说家长可以对此视而不见,相反,对于这种现象爸妈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孩子尚处于心理的发育期,过多、过强的害怕情绪会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以致日后出现软弱、缺乏自信,过度依赖大人等。所以,爸爸妈妈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帮宝宝战胜恐惧。

我该如何帮助女儿走出幼儿园恐惧症?


我该如何帮助女儿走出幼儿园恐惧症?

转园到家门口后,女儿开心的在学校度过了2个月,之后她的情绪就一直不太好.

现在是中班了,班上的其他同学情绪都算稳定,甚至有个别喜欢上学校。但女儿的焦虑感却是越来越强,每日上学必定哭泣,说她紧张、害怕;到了学校,等我离开后,便是啃手,一周以来,我每日中午到学校外观察:女儿散步时仍在啃手。我内心十分纠结,揪心的痛。

一周来,每日放学都到家门口的广场,和其他几个也住附近的同班同学玩。经过我的观察,她完全无紧张情绪,和班上同学处的很好,更没有啃手的动作。

一周来,睡前焦虑,更是出现过梦中哭泣一次,噩梦一次,尿床二次。孩子出生到现在,有3年多都是自己独自睡觉,但现在睡前的焦虑和对噩梦的担忧,需要靠着我才易入睡和不易惊醒。甚至于,在学校里,因为紧张,大便到裤子上了。而实际上,我们从2岁半后,大小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很好了!尿床1月最多有一两次-----白天太辛苦,睡前没小便才会出现的情况。

一周来,孩子也会和我说说学校的事。有谈到小朋友吃饭,掉饭,弄脏桌子,被老师批评的事,还对这事做了自己的评价,她认为小朋友被老师批评了,仍然和饭奋战到最后吃完,很不错!也说到她在老师批评小朋友多次后,觉得小朋友很可怜,忍不住,和老师说:“老师,不要再批评她了,她已经听进去了。”我是不赞成她这样打抱不平的,好在老师只是对她说:“别管闲事,吃你自己的饭。”这事给孩子爸说了,孩子爸说咱们女儿长大必定是个热心肠的人,好!可是如今社会,热心肠真好吗????

一周来,孩子也有自己的观察,比较着中班和小班的不同,她问我:“妈妈,这个学期,老师们为什么不发五角星呢?”五角星也就是小红花,幼儿园老师们常用,主要是发给表现好的小朋友。说来惭愧,这个星星我家女儿得的不多。一开始我没不在意,直到女儿和我说“班上****每次都得星星”,并对她未能天天得星星,感到非常的难过。那时才重视起来。告诉女儿老师会把星星发给什么样的小朋友。比如吃饭的时候,桌面整洁;上课的时候,举手发言的。当然啦,学校老师或许有其他的发放标准。并问她:“你认为吃饭时,会掉饭的小朋友,都是不优秀的吗?”她想了想说不是的。我再引导她,有人会跳舞,有人会踢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得星星,只能说明没有达到老师定的标准,并非不优秀。

一周来,女儿又读了很多书,《海豚找妈妈》是她在先锋必读绘本;最大的进步是学会了骑单车!还无意中记下了偶开手动挡汽车的步骤要领!——真是太让我意外了!太让人惊喜了!

风雨同舟,有你有我。真地很担心女儿对幼儿园的焦虑恐惧症,幼儿园的上学时间近8个小时,长时间的焦虑、紧张、恐惧,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好吗??

盼路过的有经验的,懂幼儿教育的,幼儿心理的,指点一二。。。

不盼·不求·不需女儿在幼儿园学到什么文化知识,但求女儿在幼儿园身心愉悦!拥有快乐的童年!

写完又将<俞敏洪: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做家长的都该看看!>看了一遍,很受启发,感觉困饶自己的"我该如何帮助女儿走出幼儿园恐惧症?"在心里也有了答案,就如朋友早上和我说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适合的各不相同.

将有感触的话,对自己将形成勉励和督促的话复制下:

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

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辈子就会活得特别顺利。

真正能把孩子一辈子距离拉大的,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人品问题。

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

我不把你跟班里的同学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进步,你明天要比今天进步.在鼓励的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定规矩。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鼓励教育。最后一点,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吃苦。

怎样消除孩子的恋母心理


关键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明明4岁了还总是离不开妈妈,玩耍、睡觉都要妈妈陪着,妈妈离开一会他就又哭又闹。明明对妈妈的依赖远远超过了与他同龄的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孩子在1岁半至3岁时是敏感性和依赖性最强的时期,如果妈妈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就会造成孩子的恋母心理。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有些母亲希望孩子只爱她一个人,只对妈妈一个人亲热,孩子越依恋她越高兴,不愿意看到孩子对别人有感情,认为这样会冲淡孩子对妈妈的感情。妈妈的这种私心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婴儿时期,妈妈对孩子的怀抱、爱抚等良性刺激对婴儿的身心发育极为有利,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妈妈对孩子的爱抚如果依旧如故,就会人为地造成孩子的婴儿化心理时期延长,干预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的恋母心理。

孩子过分地依恋母亲,整日只想围着妈妈转,生活圈子过于狭窄,对孩子智能、合群行为的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还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和感情脆弱,不能适应社会。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是社会的一员,他必须同各种人接触,必须具有社会化的感情,将来才能融入社会中。那么,妈妈应该怎么办呢?

(1)让孩子同其他亲人多接触,培养广泛的亲情。请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姑姑等近亲来家中小住,也可以让孩子到他们家中去生活一段时间,让孩子适当离开妈妈,消除他的依赖性。

(2)为孩子找几个小伙伴,培养他对同伴的感情。让孩子与小伙伴们互相串门,一起玩耍,让孩子逐渐体会到生活中不仅有母子之情和亲人之爱,还有友情。

(3)不要经常对孩子做对待婴儿般的亲昵动作。如亲吻、拥抱,过多地抚摸其身体等。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慢慢长大了,不需要妈妈像对待婴儿那样对待自己,逐渐淡化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4)从小养成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有些男孩晚上非要妈妈搂着睡,否则就不肯入睡。这种孩子往往较瘦弱,胆小,爱哭,缺乏独立性。从小养成独睡习惯,可以有效地克服这种种现象。

(5)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自由玩耍。尽量让孩子独立听故事录音、看电视、读书等,孩子自身的活动多了,就不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妈妈一人身上了。(杨琪东 )

理解孩子,帮助孩子


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随着幸福拍手歌的响起,又是孩子们载歌载舞、展示自己才艺的圣诞节到了.

当小朋友都乐呵呵地手舞足蹈的时候,家长们有没有发现,有些孩子身体很灵活,蹦来蹦去像兔子一般,但是有些孩子相对就表现得笨手笨脚,走路一板一眼,磕磕碰碰的……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异呢?其实,这是孩子后天训练不足,身体协调性不良的一个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怎么样去改善小朋友的这种情况呢?其实音乐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音乐是和语言、动作、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让孩子通过动作的快、慢,动作的高、低,动作的强、弱来感受音乐,将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力。

随着音乐的落幕,迎来了我们的主题节目:亲子游戏。这次我们一起感受语言的力量,这个游戏叫:两分钟国王。游戏很简单,在两分钟内,小朋友是国王,家长是百姓,百姓要听国王的话,国王要百姓做什么,百姓就得做什么。就这样,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有位小朋友叫妈妈扯自己头发,有位小朋友叫爸爸做一百个俯卧撑,有位小朋友太害羞不愿意出来做国王,有位小朋友站了半天说不出指令,有位小朋友权利大反转,指令他爸爸当国王,自己当百姓……

你喜欢被人指挥你的生活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才是国王,每天对我们的小百姓们指手画脚,但是你的小孩又能不能如你所愿,你要他做啥他就做啥呢?每个小朋友都是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思想,也有他控制不住的行为,例如说上课不专心、怕黑、咬指甲、学不会跳绳等等,不一定是他故意要跟你作对,而是他真的是力所不能及,是他生理性的神经发育不完善,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加上后天没得到适龄的、相应的训练所致,爸爸妈妈,这不是孩子的错啊!

让我们从心出发,理解孩子,帮助孩子,祝愿每个小孩子的每个圣诞都快乐!

家园共育《帮助孩子消除“黑暗恐惧”》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