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是如何做父母的?”,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是如何做父母的?

——和孩子一起成长

转眼间升级做父母已经5年9个月了,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探索……同时也在不断的总结着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用心呵护,画好人生第一笔

孩子是天使,是我们爱情的结晶,他的到来很突然,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准备的时候,不过我们还是接受了他,哇哇坠地的那天,忽然觉得我们不再是两个人那么简单了,忽然觉得有了从未有过的责任感,看着他熟睡的小脸,幸福感满满的,在心里溢了出来……用心的呵护他每一天,忍住初为人母哺乳时的疼痛,只为换来他吃饱后沉沉的入睡,轻声的和他讲话,即便是他根本还听不懂我在说什么。直到他开始回应我的话语,虽然只是嗯嗯啊啊的“婴语”,也足以让我幸福的笑出声来。

慢慢的长大,我们也慢慢的学会了教养一个小小的孩子,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深知这第一笔是何等的重要,画好了,造福孩子的一生,画不好,我将责怪我一生……

阅读育儿杂志和书籍,博采众家之长

每个月育儿杂志到报刊亭的是日子就是我报道的日子,翻阅各种育儿杂志,博览众多育儿经验,在孩子三岁之前,我发现非常实用,尤其是在照料孩子这方面,因为一次突发事件,让我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假如我不是学到了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我的儿子可能早就和我阴阳两隔。育儿类杂志能让我们学习到最新的优质的育儿资讯,处理婴幼儿情绪波动的方式方法。

国内外的一些育儿名家撰写的书籍也是我感兴趣的,他们总结了成千上百的孩子的成长经历,虽说每个孩子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但是,阅读这样的书籍对我们教养孩子还是有很大的警示作用的。毕竟我们不可能接触到更多的孩子。

尊重个性发展,捕捉孩子的兴趣

尊重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但是要给与一定正确的指导,捕捉各方面的学习兴趣,绝不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得事情。这一向是我们的育儿宗旨,我们也在努力的做着。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很多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在婴儿时期甚至胎儿时期就开始早教了,我不否认,我也是其中一员,我曾经拍着肚子里的宝宝和他一起互动,小小的他已经可以回应我的拍手,这让我惊喜不已,出生后慢慢长大,我每天都会和他讲很多很多话,告诉他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我相信他不会说,但他一定在听,因为他的眼睛忽闪着已经告诉了我。一两岁时,他没有学习认字的意识,我也就放弃教他的心思,三岁时,他强烈的希望能够认识汽车卡片上那些一笔一划的东西,我认真的教给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认真的对待孩子的问题,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答应他会帮助他寻找答案,在孩子慢慢地学习中,我发现,我们的知识也在慢慢地积累,广泛起来。因为知道假如自己不去学,又怎么来教育孩子呢?于是我们喜欢看自然科学的电视节目,喜欢看探索太空的节目,喜欢看历史档案的节目。

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省心宝宝

虽说小孩子要以玩为主,不过再小的孩子也有长的一天,他们要背起书包进学堂,为此我经常教育他以后长大了上学,放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作业写完啊,你想想,假如你不写作业,玩的时候会想着作业还没完成呢,这样玩也玩不好了,还不如我们早早的完成作业,然后放心的玩呢。现在的他已经大班了,老师经常会留一些作业回家做,主要也是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过渡,他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只要没有嗯嗯)就是拿出作业,快速而且认真的写完,因为没有什么难度,正确率都是百分百。我们不主张陪写,孩子也不要求我们陪他,因为我们早就说过,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需要的时候我们会给与他帮助。而他有时候更会以他要学习为由把我们“驱逐”出房间。

良好的家庭氛围,快乐的学习

营造一个学习氛围的家庭环境给他,让他从小就习惯。我和先生没有多少家当,唯一“值钱”的就是我们那一箱一箱的书,现在我们的孩子的书籍也非常多,从小他就喜欢看书,而且还不要我们讲,这是我最不理解的地方,现在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愿意我们讲故事,而他那时候才两岁。但是我每次问他书上都什么啊,他却能指着图画说个差不多……我想正是我们所无意中创造的这个家庭环境使得他认为阅读图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吧。

记得三岁多时候,他刚刚开始有意识的认字,经常会在家读他的卡片之类,我父母原本正在看着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他们会立刻关掉电视,听他阅读,而现在要是他要看书学习,我们也会关掉电视或者停掉网上正在观看的电影,或者看看就在一旁看看他的书或者我的书,他随时有问题可以马上就能找到我们来解决。

鼓励的效果远远大于批评

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如此,我们亦如此,因为儿子属于比较敏感型的,因此在他犯错误或者某些事情做得不好的时候鼓励远远大于批评的效果。我们以前也训斥甚至打过他,慢慢地发现,这个作用根本就没有多大,随着儿子慢慢地长大,我们也检讨自己的处理类似问题的方式方法。

或许他画画不是很好,可每次他给我看他画的画,我还是要惊讶表示太棒了,即便是我根本就没看出他画的是什么,并表示相信他以后会画的越来越好,所以他每次都很开心;或许老师在幼儿园批评他有些方面不好,我也会鼓励他加油改掉缺点,而他也在努力的做着。

培养良好心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们在平时都会很注意自己表扬孩子的语言,很少去说他是最棒的,最好的,最聪明的,我们会说,你真棒,你做得很好,真聪明啊,这些留有余地的语言对于孩子正确的评价自己很重要,因为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比他还要好的孩子,可能是画画,可能是体育,可能是学习等等等,假如总是说他最棒的,他就会觉得自己的是最棒的,一旦遇到其他比他强的孩子,他接受起来恐怕比较困难,对心理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我的孩子不是最好的,他自己总是希望自己能更好,于是,他不担心别人比他强,因为他会努力。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有的积极的,有消极的,但是带给孩子的一定是积极地,因为他是那么的小,灌输给他积极地生活态度,让他长大以后也积极的对待生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积极乐观的对待,告诉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只要用心就一定没问题!

孝敬父母,我们做到了,孩子看到了,也学到了;

不打网游,我们做到了,孩子看到了,所以他玩一会就不玩了;

经常看书学习,我们做到了,孩子看到了,所以他也爱看书;

礼貌待人,我们做到了,孩子看到了,他也学会了;

……

总之是身教胜于言传,这个没错。

孩子慢慢地在长大,我们也在慢慢的长大,小小的可人儿,爸爸妈妈永远是你最最安全的港湾,不管天涯海角,你回头看看,总有一盏灯是为你亮着……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家庭教育讲座——今天如何做父母


今天上午听了唐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今天如何做父母?让我感触倍深。专家在课上给我们举了好多案例,是啊,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专家的建议:

1、身教重于言教

2、以身作则(榜样力量)

3、从小培养幼儿好思维,好人生

4、用大拇指激发幼儿的潜能

5、幼儿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老师和家长就是在这张白纸上画画的人,画的好坏取决于我们这些在白纸上画画的人。

6、常抽时间带幼儿去图书馆和书店、家园互动、关注身边家庭教育的成功人士进行学习

7、表扬要有针对性,对幼儿所做的事进行表扬、对幼儿做事过程中的亮点进行表扬等等

8、6周岁以前的幼儿每次看电视不能超过30分钟、6周岁以后上小学时不能超过40分钟

(如果幼儿想一直看的,要转移幼儿看电视的兴趣,而不是强制性的关闭)

9、习惯的更改至少要三周

10、淡化孩子的不良行为,强化孩子的优良行为

1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们如何做家长——谈谈家长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各位家长早上好:

可能大家一看这个题目会产生一些疑问,我们都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家长,还要来谈这个问题吗?不错,在坐的各位都已经是有好几年做家长的经验了,但是我们是否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合格吗?我们是不是尽到了一个为人父母的责任了?有人会说:我供孩子吃喝,让他有好的学校上,这还不够吗?其实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关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要知道家长的言行的会影响到孩子在为人处事中的态度

,为此我们在这里向家长行为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父母之间谅互相谦让,相互谅解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一个孩子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成长,可以使他的心里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反之如果父母整天吵吵闹闹,在孩子的心里上就会留下阴影,会使孩子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主动交往,如果严重的更会使孩子走上歧途迷失自我,从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录来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都是因为自己的家庭中充满了矛盾,缺乏关爱使得他们走上一条不应该是同龄人走的路。

2、给予孩子适度的爱,不要过多,过分的溺爱。因为现在小孩家里往往是4、5个大人围着他转,得到了4、5份爱,在这些爱的包围下,很容易让孩子习惯于被爱,而不懂得怎样去付出自己的爱。“小皇帝”、“小公主”就这样一个个产生了,到吃饭的时候嘴巴一张,到穿衣服的时候两手一伸,等着大人来帮。在家庭教育中过分重视吃、穿,特别是由爷爷奶奶来带的孩子,我们经常会发现一到放学来接的时候,很多的爷爷或奶奶都会手里拎好一个袋子,里面放着点心、水果、饮料,孩子一接就赶紧让他先吃,生怕饿坏肚子,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就是一定要带吃的来接,如果哪次忘记了,就会发脾气,甚至哭闹不休,弄得自己的爷爷奶奶好像做错了事。3、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不袒护自己的孩子。有时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外面和同伴玩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当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或者自己的孩子处于弱势时,有的家长可能由于关爱孩子心切,会出现不问清原因而去责问别的孩子,更有的会对别的孩子说一些很难听的话。其实在没有了解原因的情况下去无端的指责,不仅对教育孩子不利更会让孩子有一种依赖心里,一碰到什么问题就会回家告诉父母,在诉说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有意识的去掉自己主观的一些因素,而去强调别人的过错。在我们平时的幼儿园里,我们老师在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是也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通常是请他们在谈谈发生什么事情是,孩子总是说别人先这样我才这样的,或者说他先打我我才打他的,这些现象是很多的,现在的孩子要他主动的去承认自己的过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也需要我们家长在家中进行正确、正面的引导。

4、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这一点有必要提一下,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带的,我曾经在幼儿园放学时候随机的数了一下,在十个孩子中有7个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来接的,当然这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现在的父母工作都比较忙,下班时间很比较晚。爷爷奶奶来帮我们带孩子并不是一件坏事情,最重要的是我们作为父母不能放下自己的责任,觉得有了大人来帮就不管不问。我有一个朋友是把孩子放在乡下由自己的父母带,而他们小夫妻依旧过起了两人世界,难得抽空去看看孩子,而孩子每次看他们眼神总是很陌生的

8大智慧教你学会如何做智慧父母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父母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无从谈起。

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

所以,我们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

以下这八种做父母的智慧,你领悟了几种?

智慧一: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样才会“好”。如果说“好”意味着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

许多父母把教育目标锁定在“考大学”上。事实上,并非只有上大学才有机会,也并非上了大学就一定有机会。只注重学历的追求,实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健康的人格、积极达观的态度、适应环境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智慧二:懂得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不必刻意观察,孩子就感受到我们太多的东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们太多的态度。我们想要怎样并不重要,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地生活和做事,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自己这样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智慧三:懂得该怎样去做

知道做什么,叫做有方向;知道怎么做,叫做有能力;没有方向,努力和速度没有意义;只有方向,没有方法,方向本身没有意义。父母并不好当,但是必须当好。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我们不可知难而退,必须探究如何解决。

智慧四: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

父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父母通过对孩子提出要求以及朝夕相处,向孩子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

生活中,父母通过自己的做法给孩子示范,根据孩子面临的具体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议和要求,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以此来实现对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智慧五:怀有“成长意识”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就开始因孩子而改变,有些人变得出乎意料的好,有些人变得意想不到的糟。

孩子带领整个家庭一起成长,孩子成长的方向是长大,大人成长的方向是父母。

我们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也要有“成长”意识,父母是“学”着做的,不可能一开始就会,不可能很快就会,做父母的本领要慢慢练就。

有了这样的成长意识,才不会患得患失、自怨自艾。

智慧六:懂得自我怀疑的必要

我们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缘于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方式,这并不总靠得住。懂得自我怀疑,防止固执己见,抱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时时谨慎,用更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会开辟全新的亲子关系和教育境界。

智慧七:教育是帮助,不是塑造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本来可以成为的人。智慧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天性。

很多父母常说:“小孩子都一样,哪有这么复杂?”这是一种“外行”的表现。人是生而不同的,各有所长和所短。有智慧的父母会帮助孩子扬长避短,但前提是先要发现孩子的所长和所短。孩子不是一块任我们随意雕刻的石头,而是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天性的个体,做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发挥他天性中的长处,克服他的短处。遵照孩子的天性进行帮助,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而忤逆孩子的天性,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就会像螳臂当车一样自不量力。

智慧八:懂得教育的界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每个人对孩子的教育必然也有自己的局限。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保留他们吸收新的思想的空间。

家庭教育的意义十分关键和深远,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同龄人和学校的影响。孩子真正的成熟还需要离开家庭后,在独立生活中探索。

对于孩子,有很多事我们永远无法知晓,有很多事我们永远无法左右。我们只需要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努力做到最好。

父母如何做可以使孩子增加自信心


我家娃两岁半,已经到了秩序敏感期,很多事都得按他喜欢的顺序来。

最让我烦心的就是睡觉的顺序。

按他的意思,先喝奶,然后去尿尿,爬回床上和爸爸玩会儿,再去尿尿。接着趴床上,把脸放在我手上,翻几个身,找着舒服的姿势后才能睡着。

如果按照这个顺序能顺利把他哄睡,我也挺省心的,可问题是,这只是基本程序。要想入睡,还得再加几个小节目。

一会儿要水喝,一会要玩具,三番五次地起来尿尿,而且每次都谎报军情。

对我来说,哄睡简直是个大工程,费时又费力。

但我知道这是培养他安全感的重要时期,不敢打扰他,尽量忍着怒气陪他演。

没想到的是,我越是顺着他,他的表现就越来越差劲。

按照顺序走的时候,他基本就没有尿出来过;而每次主动跟我说尿尿的时候,已经尿到了裤子上。

每次我都气得抓狂,跟他一遍遍的讲,一定要提前跟妈妈说,不然会尿裤子。

他很懂事地点点头,答应得很爽快,但每次还是先斩后奏。

为了这,我苦口婆心地跟他说过多少次,跟他发过多少次脾气,打过他多少回,都不见效。

心里有气,难免表现在脸上。有阵子,哄他睡觉让我烦不胜烦,对他也不再轻声细语,态度有些粗暴。

老孙向来是个好脾气的人,对娃的小把戏不大在意,反倒跟我做思想工作。

他问我,是尿裤子重要还是让娃高高兴兴地睡觉重要。

我答,当然是让娃睡觉重要。

他顺水推舟,既然还是睡觉重要,就不要对尿裤子这么在意。

于是,我俩商量好,带娃尿尿的事交给老孙来做,而我只需做个人肉背景就好。

没想到,这招还挺管用,起码娃尿裤子的次数越来越少。

我就很纳闷,我讲道理他也听,为什么就没效果,而老孙什么都不说,只是陪着他,他就这么配合。

2.说实话,当妈这几年,养孩子这事我就没怎么明白过。

为了解惑,我还和不少同样当妈的朋友交流过,她们一致认为这是娃在故意捣乱。

但是,我不大认同。

穿着湿哒哒的裤子多不舒服啊,他怎么会一次又一次地犯这种错误,给自己找不舒服呢。

后来看到一篇文章,我才有点明白。

文章的作者也是枚宝妈,她曾经为娃口吃的事焦虑不已,当时娃也两岁多。

她家娃说话早,而且话说得很流利,加上生性活泼,讲起话来跟话匣子一样。但是不知什么时候起,娃就开始口吃了。

平时说得很利索的话,现在要费好大劲才说出来,而且刚说前两个字就开始结巴。

她特别着急,所以当娃说话的时候,她就在一边纠正,但越是纠正娃就越是结巴。没几天,娃连话都不想说了。

她赶紧上网查资料,看育儿书,而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是对此不予重视,不给他压力,让他慢慢恢复。

她和家人商量好,不刻意纠正娃说话的错误,而且对他更加耐心,他说话的时候从不插嘴,不把他的口吃当一回事。

没多久,孩子的口吃就好了,又成了以前的话匣子。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转变呢?

我想,我们都能发现父母的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的态度变得宽松,不再给孩子施加压力,所以孩子才能没有顾虑的说话。

也就是说,在父母的无声鼓励下,孩子更能恢复对自己的信心,才有进步的可能。

3.尿裤子、口吃等等,都和孩子的自信有关系。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他们感到气馁。而大多数时候,气馁是父母造成的,因为做父母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评判孩子。

我们认为孩子太柔弱,不成熟,做事情没经验,所以有意无意中就把对他们的轻蔑与否定烙印在了他们的心里,让他们丧失了自信。

为了克服这种气馁,孩子会采取各种行动来找补,但由于经验的限制和对形势的误判,很多孩子设置了错误的行动目标。

常见的错误目标就是用父母反感的行为吸引他们的注意。

就拿孩子尿裤子这事来说,你越是跟孩子说不能尿裤子,而且对他尿裤子这事特别的生气,他就越是会感到气馁。

在你的否定下,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就会自我怀疑,认为自己连尿尿这事都做不好。而你一次次的强调,只会让他丧失信心,更加气馁。

他会想,既然我控制不了什么时候尿尿,那么干脆不控制了,想尿就尿吧,反正妈妈总会收拾烂摊子。

与此同时,他看到你因为他尿裤子围着他团团转,他又觉得尿裤子能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证明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妈妈爱的。

干爽的裤子和获得妈妈的爱一比较,还是获得妈妈的爱更重要,于是他就会一直尿裤子。

4.这样的模式很常见,但又很微妙,很多父母意识不到。

比如,从小都是你帮孩子穿衣服,等到他长大了,即使能自己穿衣服了,还是会粘着你,让你给穿衣服;

孩子上学都是你接送,等到他能自己上学的年龄,他还是会缠着你让你送;

作业写得马马虎虎,你越是跟他说就越是不改正,逼着你时时刻刻守在他身边,帮他检查帮他计算。

这样的事多得不胜枚举。

只是,孩子小的时候,可以依靠我们得到庇护,成年后就不能再藏在我们的羽翼下了,我们保护不了他一辈子。

他总得走出我们的世界,经受生活的风风雨雨与各种挫折。

而如果他没能培养出自信,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迟早会被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

所以,让孩子自信才是为人父母最应该做的事。以下两点请时刻记在心上:

不急着否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有个教育家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确实如此,如果没有我们的肯定与鼓励,孩子就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所在,也就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不要急着否定他,给他泼凉水,而是要找出他做得好的地方,给与肯定与鼓励,激发他的自信心。

他做手工做得一塌糊涂,成果十分地拿不出手,不要急着说他笨,要找出他做得好的地方给与肯定,可以夸奖他有耐心,并且鼓励他多尝试几次,相信很快他就能有进步。

多点耐心,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学习都有个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在错误中汲取经验。对不熟悉的事情,我们大人尚且要花一番功夫,更何况小孩子。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要有耐心。

教孩子系鞋带,一次做不好,就多给他几次机会。不要对他大呼小叫,对他批评和责难,要给他犯错的机会,让他能够没有心理负担地去尝试去学习。

相信他回报我们的不仅是漂亮成果,还会有对我们的感激。

我相信,做父母的都是用心良苦,为了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但是好的意愿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很容易就犯下大错,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所以我们要时刻小心。

我们要像呵护小树苗一样,呵护他们的自信心,也不要吝啬鼓励与赞美,相信在我们的鼓励下,他们变得更加自信与强大。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终有一天,孩子会因此而感激我们,并且带着尊敬与爱。

孩子委屈了,家长如何做


在我们的身边,往往有不少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在经受一点点挫折时,常常大发脾气或是满脸委屈,两眼泪汪汪的。孩子的世界往往是敏感脆弱的,很多时候,他们在对待事情时总显得比成人要较真,他们更在乎父母、老师、伙伴对他们的评价。很多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句无足轻重的话语,可能就会使得孩子感到莫大的委屈,而伤心不已。

万千宠爱造成了“输不起”的孩子

受着很多人的宠爱,爸妈的溺爱,老师的疼爱,在这样倍受关注的同时,孩子的自我优越感和自尊心也越来越强,更不容许他人打破他们的这种优越感,因此,当给予他们的关注稍微欠缺一点时,他们往往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接受,常常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从而采取自我防卫机制加以抵制和抗议。

释放孩子的委屈情绪

当孩子觉得委屈的时候,爸妈要及时了解他们委屈的原因,让他们的情绪得到释放,这样才能让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的人格。

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受委屈时,能够将不快宣泄出来,是件好事。此时,只要孩子的言行不是太过分,家长、老师应该接受、允许孩子适度的哭闹。

之后,自然应该好好的去安慰孩子,设法使孩子的情绪在爆发后能够渐渐平复下来。但是,安抚孩子不应该是无条件的顺从孩子。如果毫无原则的一味迁就孩子,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让孩子诉说

当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家长、老师可以让孩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一定要让孩子主动的述说,当孩子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家长、老师在仔细聆听后,可以心平气和的从其他人的角度设几个问题问孩子,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提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挫折,爸妈要提高自己孩子的心理成熟度,而不是一味觉得委屈,要让孩子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成熟度高的孩子,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变化较易适应,他们的自控能力、承受能力都比较好,比较“老练”。而心理成熟度差的孩子,不太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这样,在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中更容易出现问题。

孩子犯错误 家长如何做?


案例

微信公号家长提问:孩子现在小学五年级了,以前他犯错误,我都会说他,有的时候着急也会打两下,发现孩子现在很怕我,但是我感觉和孩子越来越远了,我很着急,不知道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帮助他纠正错误?

专家观点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教师陈铁苹:

五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自主性逐渐增强。依赖、服从的特征逐渐消退,自主和批判的态度开始出现,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不再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自我调控能力加强,能比较现实地对待困难和自己的不足,对事务的认识加深了理解。他们强烈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

这个年龄的孩子犯了错误,一些家长遇事欠冷静,唠叨孩子一通,急了就打两下,甚至还有人“威胁”孩子几句,用家长的“威严”想来“控制”住孩子,片面地认为这样就能解决了问题。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就像案例中所说的,孩子离家长越来越远。其实,这时的孩子不是怕家长,而是在用一种“不抵抗”办法,来逃避家长的絮叨和威胁。久而久之,孩子开始逆反,形成叛逆的个性。所以,这个年龄的孩子情绪控制还是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

一、尊重孩子,从真诚沟通开始。

对于孩子的一次小小失误、错误,家长不反复进行说教,反复批评,不提出过于严格或过多的要求。可以正式地与孩子好好谈一次,将对孩子的某种要求或期望告诉他,或者告诉他某次失误应该吸取的教训,说明从小事总结经验的重要性。如果方法得当,一次沟通的效果胜过多次反复说教。家长与孩子沟通,还可以虚心征求孩子的意见和想法,看到家长的真诚,孩子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孩子感觉家长是把自己当大孩子了,心里有一种满满的被尊重的感觉,这样的沟通才有效。

二、尊重孩子,从自我反思开始

五年级的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开始增强,心中总想个平等、民主。当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其实,孩子也会看到家长身上的许多不足。所以,家长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家庭教育中家长主动进行反思、改进,尤其在与孩子有矛盾或分歧的时候,家长静下心来反思教育过程是否得当,这也是家庭民主的表现。家长如果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全家一起努力改正,对孩子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一定会向家长学习,犯了错误及时反思,努力改正。

三、尊重孩子,从赏识鼓励开始

尊重就是懂得与理解,包容与赏识。对孩子的肯定与赏识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法宝。赏识是一种真挚的爱。孩子出现问题,我们以平和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积极引导,包容、宽恕,帮助孩子制定改正计划,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与鼓励,让孩子在错误中能够汲取教训,增长经验,坚信孩子是优秀的。成功的家长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恰到好处地夸奖孩子,起到激励和警示作用。

总之,正确认识孩子犯错的心理动机,走进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孩子的教育不一定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却需要时刻具有寻找教育时机的意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家园共育《我们是如何做父母的?》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开学季如何做好幼儿园入学准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