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暑假过去了,又见到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一个个长高了长胖了,已经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
刚一开学,孩子们就投入到了愉快的幼儿园活动之中,再也听不到以前刚上小、中班时的哭闹声了,更多的是看到了孩子们的相互合作、及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了增强这些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自信心,我特地带孩子们去了小班,与小班的弟弟妹妹结成好朋友,哥哥姐姐们还为弟弟妹妹们演唱了歌曲,背诵了儿歌,还给他们送去了自己亲手绘画的作品,就在今天的活动“大手牵小手”中,哥哥姐姐还带弟弟妹妹参观了幼儿园,平日里爱乱跑乱撞的轩轩不见了。
他们在活动中,特别小心的牵着弟弟妹妹,嘴里还不停的说:“走楼梯要小心,眼睛看好,一个跟着一个走,俨然就是一个小老师的样子,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们十分高兴,活动后,我还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还能为弟弟妹妹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制度一个计划吧。
孩子们都想到了帮弟弟妹妹穿衣服、帮弟弟妹妹端饭、和弟弟妹妹一起做游戏等等,我把孩子们的这些想法都记录了下来,接下来我们将联系好小班的老师,引导孩子们分组去到小班执行自己的计划,真正从活动中体验自己是各个姐姐了,可以帮弟弟妹妹做许多事!
小班孩子进入幼儿园已经一个学期了,在这个学期里孩子们深深的体会了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的希望和憧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我们小班的小小不点长大了,因此我们开展了《小不点》的主题活动。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三岁幼儿,随着独立生活能力、自主能力的提高,他们想要长大,想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却又不愿意放弃成人的呵护。他们虽然是这个世界的“小不点儿”,但他们在与周围环境,尤其在与成人、同伴的互动中成长着,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小不点儿》这个主题活动,我们需要让幼儿看到万事万物的大大小小
,有强有弱,有成长,有变化,体验快乐。语言活动《熊大大和熊小小》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感知物体有大有小之分,萌发幼儿期盼自己快点长大的欲望;科学《狗兄弟的幸福生活》通过比较大小,知道大、中、小的体形差异,根据体形大小,提供相应的生活用品等等,通过一些列的活动,孩子们在一点点的进步着,一点点的长大着,一点点的收获着。
我们还让幼儿在关爱、温馨、尊重、理解的氛围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步形成乐观、自信、向上的自我意识。
我们班汪家成小朋友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说话,长期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对于汪家成的一切,爷爷都是包办,所以汪家成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由于胆小又不会脱裤子,汪家成每次都不去解小便,需要老师时刻提醒。我们引导了很多次,效果也不大。真是伤透了脑筋。
一次组织孩子们画画《样样食物都爱吃》,给小熊的大嘴巴上添画各种各样的食物,汪家成小朋友画的非常丰富,画了苹果,香蕉,梨,三角形的饼干,我拿起他的画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汪家成的脸上露出了很开心的笑容。
从那以后,我发现汪家成的手工其实特别好,也经常性的表扬他,慢慢的,汪家成变得有了些自信,在一次入厕活动中,我对他说:“宝贝,你的画画的那么棒,”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学会脱裤子,提裤子的,我认真的教了他,他没有抵触,而是认真的学脱裤子。虽然有点慢,但是学会了。慢慢的,汪家成愿意自己独立入厕了,就这件事情我也和他爷爷做了沟通,让爷爷不要包办太多,尽量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我们家园一起的努力,汪家成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变得越来越开朗,我很欣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老师真的要耐心的引导孩子,一个小小的鼓励也许就是一个大转机。
在学习歌词过程中,因为有第一环节的图片展示,很多内容都在图片中有所提示,因此幼儿的歌词反馈也来的比以前轻松些。
进入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习:嘭嘭、嘭嘭、嘭嘭、嘭的敲门节奏,幼儿先前表现出了一些迷茫,因为之前这样的学习经验较缺乏,通过老师先引导“嘭”这个象声词,再引导它的节奏,在这样一个分层次的教学下,幼儿把这一节奏难点也拿下了。
有了前面的歌曲学习做铺垫,最后一个环节游戏把这次活动推向了高潮,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深陷其中。
一堂有准备,有条理的教学活动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通道。
进入幼儿园以后,第一次遇到家长开放日,多多少少有几分紧张.因为是新教师,对活动缺少认识,为了能把这次家长开放日半日活动搞好,我就请老教师帮我选择了一个音乐游戏《来把门儿敲》,老师都说这个活动挺有意思的,现场氛围挺不错,既然这样就试试吧。
家长开放日当天,我们家长的热情相当高,所有家长都出席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也是第一次,第一次可以现场了解自家宝宝的学习生活情况,自然很开心。参观教室的、观摩幼儿拍球的,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毕竟是老教师有经验啊,在我组织的音乐活动现场,幼儿的兴趣相当高,看着家长们也蠢蠢欲动,想加入到游戏当中来的样子,让我感到很欣慰,有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心底燃烧。
当看到家长们写上来的反馈单中个个都是对我们的认可时,也感觉到了身上担子的沉重,这是他们对自己的肯定,我们更应回以同样的肯定啊!!
经过两个月的暑假,孩子们终于迎来了新学期。面对中班的新环境,孩子们似乎并不陌生,我们中班三位老师和孩子基本没变,只是多了一位帮忙的老师和两位插班生。开学初再也不像原来有那么多哭闹的幼儿,孩子们都能乖乖地跟着老师进入中班的学习中。
中班了,我们引导孩子们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及教育,如用餐后自己收碗筷、午睡后自己叠被子等,孩子们都很乐意做那些事情,看到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之提高,我们又创造机会与条件请孩子们为他人服务,逐步培养其责任感。比如,设立值日生,还负责发学习、生活用具。诺一小朋友上学期上幼儿园总是会闹情绪,上了中班的她,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来园,还主动的帮老师做事情,为小朋友们发东西,他们似乎真的感受到自己长大了、会做许多事情、更能干了,看到孩子们的变化,老师们心里很有说不出的高兴。
通过这四周的幼儿在园生活,我们欣喜地看到,面对新学期的新生活常规并不忙乱。他们对插班的新同伴关心备至,在付出爱心的行动中体会着升班的快乐。他们不仅自己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不少,还能为他人服务,并能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满足和骄傲。看着孩子们自信、快乐地度过了升班适应期,作为老师的我也特别欣慰。
教育随笔:大火箭来了
我们的建筑区在走廊一边,有比较大的一块地方,大概有10个平方左右,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里,一有空,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航航和小宇凑在一起,两人一起商量玩,航航一拿到积木就说:“今天,我要搭一个大火箭。”他一边说就一边开始搭,小宇就在旁边帮他运输积木,一会儿对航航说:“航航,这个好吗?”航航没说话,只忙着自己搭建,于是小宇一会儿运一个长积木,一会儿运一个圆积木,一会儿就在旁边呆着,看航航怎么搭建。
搭了许久,航航的火箭结构差不多完成,就站起来欣赏,小宇也在旁边和航航讨论,小宇轻轻地把一个小圆积木放在火箭上,退后两步,欣赏一下,航航朝小宇笑了一下,然后两人继续干活。再忙活了一会儿,终于完成啦。
航航满意地看着大火箭,小宇也在旁边看着,一会儿小宇偷偷地把当中的一个支撑的小积木抽了出来,这样就不好了,整个火箭快要倒了,小宇马上托住,这时,航航发现了,就马上跑过去一起托住,并且呼唤我。
我一过去,他们和我讲了现在的难题,然后请我把小积木塞在里面,因为他们的两只手托住了积木所以不能动,我轻轻地塞进去,这两位孩子的手慢慢抽出去,然后再把小积木调整好,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整个活动中,航航总是处于主导的位置,首先,今天构建的主题是航航确定的;其次,在构建的过程中,怎么构建,也是航航一人的主意;最后,航航对于自己的作品也非常满意,出现问题后也能马上解决。
而小宇呢,在这个火箭建构过程中,是航航的副手,在旁边一直观望航航的作品,看看航航需要什么样的材料,然后帮助航航运送,最后,在航航成功的作品上添上一些点缀,后来继续想改变大火箭,就抽走了大火箭的支撑积木,幸亏孩子眼明手快,化解了危机。
确实,航航的建构能力非常好,所以许多孩子都喜欢和航航一起玩,有的能力弱的孩子就经常以崇拜的眼神看着航航搭建,如果有孩子和航航一起搭建,就经常有同伴提醒,不要弄坏航航搭建的物品,结果,后来和航航一起搭建的孩子都沦为了副手,就在旁边看看,不动。
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先请航航和小宇他们一起讨论想构建什么?同时可以画一下简单的图纸,然后大家分配任务,一起构建。在活动中也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多和同伴交流。
一个下雨的早晨,我无意中收到了强强给我的几颗“弹珠”,他的奶奶还让强强对我说一句话,可能是孩子的声音太轻,我没有听清楚这句话,于是我问:“强强,我们班级里有很多弹珠的,你不用拿来的,留着在家里玩吧。”这时强强一言不发地站着
,他的奶奶轻声地告诉我:“这几粒弹珠是强强从幼儿园里带回来的,我批评了他,让他把弹珠带来,对老师说下次不会再拿了。”话音刚落,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强强刚才对我说的一句话是“陆老师对不起,我下次不会再拿了。”
很快到了晨间谈话的时间,我把谈话的内容临时进行了改动。我没有批评强强,而是表扬他,表扬他知错能改,还以一朵红花作为鼓励。那时我从他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让我甜到了心里。晚上我在他奶奶面前表扬强强能小朋友一起玩。
此后,我一直暗暗地观察强强的行为,让我欣喜的是:孩子逐渐与同伴一起做游戏,一起玩;有时还会亲近老师,和老师说说悄悄话,有时还会举手发言。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无端的侮辱、责骂、冷嘲热讽,会令璀璨的钻石蒙上尘垢,只有温暖的爱,真诚的赏识,还有充分的尊重,才能令钻石时刻发出耀眼的光芒。正如强强还小,在与人交往方面欠缺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有时会犯错误是难免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成人正确的引导。注意的是要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学会“知错能改“,明白知错能改还是个乖孩子。成人要充分尊重孩子,用爱去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千万不要奢侈你的表扬和鼓励!
小班的宝宝刚入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完善,有的宝宝说话断断续续,不完整,有的宝宝发音不准确,让人听不清楚,所以我们在和宝宝们交流的时候有些困难,虽然这样我们还是尽量的和他们交流,小班的孩子正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时候,所以要想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就要锻炼孩子张口说话的习惯。 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小班有一位长得小巧玲珑的女孩她叫金湘婷,今年刚满三岁,她走到我的面前,低着头,拉着我的手,我轻轻地问她,“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她好歹一直不张开嘴巴,也不说话。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二个多月过了,金湘婷小朋友还是不说话,有什么事情她只是走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我就知道她要做什么事了,要入厕撒尿,喝水等等,她就是不开口说话,我好着急啊!于是我找到她的家长,和她家长沟通了以下,了解这孩子的性格很内向,并且这孩子在出生两个月时,得了心脏病,从她家长那里知道了情况,我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帮这孩子开口说话。
于是在每天晨检的时候,她人园时,我就轻轻把她抱在怀里,亲热的对她说;“宝贝你来了啊”!在每天睡午觉时我让孩子们自己脱外套,自己叠起来放在小床上,当孩子们在忙时金湘婷小朋友走过来,用眼睛看着我不说话,拉着我来到她的床边,用手指指她的衣服,我明白她的意思是不会脱衣服,让我帮忙。我一边帮她脱衣服一边和她说话,给她讲小朋友自己的事要学着自己做多能干。每一次放学时,奶奶接上金湘婷总是说;“和老师说再见。”每一次婷婷总是回头向我们招招手,笑一笑,于是我又抱着她亲着她的脸蛋。轻轻地和她说,婷婷跟张妈妈说再见好吗,她还是不说话。面对金湘婷的这种情况,我并没有失去信息,在户外游戏时,我单独和她玩,带着她玩游戏,和她聊天,尽管我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说,还是有所收获。她感冒了,一段时间没有来上幼儿园,感冒好了,她又来上幼儿园了,多远就看见她高高兴兴的跑到我的面前,喊了一声,张妈妈,我激动的一把抱住她,亲她。从那以后,她就滔滔不绝的说话了,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聊天了,我真为她高兴。我认为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也要家长的配合,我告诉金湘婷的家长,在家无论婷婷想做什么事情都要让她把话说出来,如果她想买什么东西,不要用手一指家长就给她买,要让她说出自己想要买的东西的名字,如果孩子不说你也可以教她说:“我要买蛋糕等。”在家多教一教儿歌,多让孩子听一听故事,总之就是给孩子创造更多说话的机会,让她开口说话。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