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开发”,教育的大悲哀

04-10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过度开发”,教育的大悲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是一道非常经典的号称“难死你的小学题”:(1、3、7、8);(2、4、6);(5、9),三组数字每组都因一个共同规律而归为一组,请说出这个规律。

答案是,第一组注音都是一声;第二组四声;第三组为三声。

绞尽脑汁分析其中的数学规律,谁能想到,考的却是拼音?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诸如此类让孩子为难,家长发怵、大学生挠头的偏题、怪题、难题,却被教师们视为锻炼思想,开发智力的“宝典”。

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启发独立思考,重视发现问题的能力,所出题目不再有唯一答案,给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空间都很大,这对好教师和思维活跃的学生无疑都是个福音。但出偏题、怪题和难题也好,搞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也好,不仅要考虑知识本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必须考虑到大多数孩子的接受能力,必须以激励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旨归,不可“过度开发”。

就像摘桃子,跳一跳够得到,有激励作用;如果跳三跳也摘不到,就未免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一部分学子从此视学习为畏途。这可能是那些一味热衷于开发小学生思维的教育工作者所始料未及的吧。

问题是,这种过度开发甚至从学龄前就开始了。本应是以嬉乐为主的幼儿园,早就教起了识字课和算术题,做起了偏难险怪的“思维体操”。在失却童年之乐的同时,也一并失掉了学习的乐趣和爱好。

只不过,少年儿童被“过度开发”,缘于过早也过度的升学竞争压力。由于教育资源优劣悬殊,而优质资源相对紧缺,从小学起就存在着实际上的择校弊端,让孩子学的多一些,开发的早一些,有“过人之处”,有“一技之长”,便成了“择校”的筹码。这无奈之下的“过度开发”,实在是教育的大悲哀。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过度教育三大表现你有吗?


终于有了自己的宝宝,爸爸妈妈们都很开心,想用最科学的方法教育宝宝,但是不知不觉,家长们就会走进一些误区。

1.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

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2.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

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3.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

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家庭教育误区之过度关怀


孩子呱呱落地,妈妈身上的每个细胞似乎都充满了母性的温情。妈妈们时刻都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呵护、关心自己的宝宝,尽到自己最大的责任。当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看着孩子一天天健康地成长,母亲的心中每时每刻都荡漾着幸福和满足,同时更加荡漾着“满腔的母爱”。然而,正是这“满腔的母爱”,却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潜伏的危机。母爱的理解和表达究竟有什么规律,让我们一同来探讨。

两岁的媛媛不太爱活动,就喜欢安静地游戏,喜欢看动画片,最喜欢看天线宝宝的动画片了。妈妈觉得女儿这么喜欢看,干脆就给心爱的女儿买了天线宝宝的全套光盘,孩子只要想看就看,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甚至两个多小时,看完之后反复看也不烦。媛媛爸爸提出来是不是这样对女儿的身心发育不好,尤其是对眼睛和大脑不好,应该让孩子多动动。妈妈也同意爸爸的观点,但每次一跟孩子商量,就看到女儿眼睛里含着眼泪,妈妈就不忍心了,愿意看就看吧。爸爸见劝不动妈妈,就说你这不是爱孩子,是害孩子,并且表示要强行关电视时,媛媛妈妈在旁边拼命拦着并很生气地说:我自己的女儿我知道怎么爱,我想怎么爱就怎么爱。每次媛媛也都站在妈妈的身边,愤怒地看着爸爸,她跟妈妈也更亲了。

可是,媛媛妈妈也许不知道,她已经患上小宝宝的妈妈们经常容易出现的“关怀强迫”了,而患上“关怀强迫”的妈妈们通常自己身在其中却不知道,也看不出来,而别人却看得很明显。这种“关怀强迫”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是非常有害的。比如媛媛这种没有节制的看电视,对眼睛和大脑健康发育都极为不利,而且媛媛本身体质偏弱,不爱活动,静止的状态不利于活动四肢,不利于神经末梢的发育,也会影响将来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是靠全身躯干和内脏以及小肌肉即手指头等部位协调操作而刺激成长的,妈妈的这种顺其自然、“关爱有加”的做法恰恰把孩子的弱点推向更消极的发展。

所谓妈妈们的“关怀强迫”,既是指妈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孩子提供孩子表面上需要、实际上应该被限制的要求,或者妈妈们向孩子提供根本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从而使孩子不能身心健康地发育成长,不能拥有独自处理问题的权利。当妈妈的细致关怀被孩子依赖时,孩子与妈妈情感最深时,妈妈往往也会特别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满足借此举获得的优越感,否则就会有较强烈的自责和痛苦。有些妈妈就是在向孩子提供过多关怀和帮助当中得以满足,却在客观上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和获得生活经验的条件和机会。

在每个家庭中,“关怀强迫”的表现处处都有:追着孩子穿衣、洗脸、吃饭、收拾玩具等等,把水果削成小块儿送到孩子嘴里,孩子害怕时随时拥抱孩子,代替孩子面对恐惧不安,帮助孩子垒好倒塌的积木,再有,从酸奶的牌子、衣服的挑选、零食的口味到食谱的搭配,从学习音乐、绘画到运动量的安排,玩具、小伙伴、游戏的内容、活动的限制……总之,妈妈们全方位地渗透进了孩子的生活。关心孩子,无论是他们的所思所想,还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是妈妈们在操持着、在安排着,而孩子的想法经常成了泡影。“关怀强迫”的妈妈们反对其他人对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提供任何意见,她们觉得,她们和孩子最近,所以最了解孩子,世上只有妈妈好,而最关心孩子的人,无疑也是她这个母亲。

可是,患上“关怀强迫”的妈妈们也越来越发现,孩子渐渐长大,越来越不让她们省心了:你给选好的衣服他偏不穿;你对他的苦心他并不领情,还跟你任性反抗,不再像原来那么乖了;上幼儿园之后,老师反映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不爱跟小朋友交往,或者容易跟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抢厮打;回家后做事情容易起急,既做不好,却抢着干,经常帮倒忙;妈妈想帮帮他,他却经常一把把妈妈推到一边……妈妈的心里开始失落起来。

许多事实证明,对孩子的过度关怀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灵侵犯,也是对孩子成长需求的一种忽略,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这种侵犯和忽略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成长权利、精神独立权利的剥夺。对孩子过度关怀的伤害是从心灵到肉体,然而,却是以家长付出辛苦的代价,还是以爱的名义。

为什么妈妈们会患有“关怀强迫”呢?原因很多,比如很多妈妈们因为自己童年时,在情感需要上、物质提供上没有得到满足,她们要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得到弥补。从这个角度来讲,关怀过度不是无私的,是自私的;还有,许多妈妈天性较为软弱,受不了孩子为难的样子,也切身能感受到孩子内心的“压力”有多大,于是喜欢代替孩子做事情;再有,妈妈们没有认真学习小生命的成长规律,没有意识到过分关怀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通常妈妈在过分关怀孩子的同时,是一种不受控制的宣泄的母爱,但不受控制的爱最后导致的结果却往往是危害无穷的。而孩子的许多问题都是家长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惯出来的,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过度关心及溺爱型教养风格会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自私、反叛、低能,自理能力弱,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乏劳动自觉性,交往能力差,既缺少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能力,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可能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并且,这种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差,同时又不容易尊重别人,不遵守规则,自控能力差,任性,情绪不稳定,安全感差,自卑,容易养成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的不良习惯和个性。

过度启蒙教育危害身心健康


过度启蒙教育危害身心健康

一句“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煽情广告,引领无数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孩子的培养行动:不到1岁开始识字、学算术,刚会说话就背唐诗、学外语,二三岁开始学乐器,四五岁就开始学小学课程,初中就参加大学的外语考试……

凡此种种,真的可以让孩子“成龙”“成凤”?

天津社会科学院教授王来华坦言,很多父母以为这就是早期智力开发,以为这样孩子就可以受益。殊不知,父母们的这种强迫性早期教育,使孩子没有童年的欢乐,缺少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更严重的是可能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杀手”。

天津市妇联和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近日对1054名未成年人家长的一份调查显示,有88.6%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有28.2%让孩子学习外语,20.3%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这份调查同时还显示,上述三类儿童的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没有参与此类学习的孩子。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关颖表示,父母们过度热衷于所谓的早期教育,其实是以“克扣”孩子满足生理需要的睡眠时间为代价的。

关颖说,过度启蒙教育必然以“克扣”孩子睡眠、减少玩耍时间、限制社会交往为代价,是对孩子健康权的隐性剥夺。可以说,当父母们为孩子的早慧及他们丰富的知识、多彩的特长感到欣喜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健康成长的需求。

其实,很多父母也在为孩子们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而抱怨,但与此同时,却又给孩子层层加码而乐此不疲。

关颖分析说,首先,与我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以成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无关系。独生子女家庭育儿风险大、父母对孩子期望高,试图以孩子童年的付出为未来的学业和生活做铺垫。

当然,父母的焦虑和考试的“指挥棒”始终左右着人的培养的现实分不开,在我国,教育在很大成分上被限定在知识传授的狭小范围,而那些来自现实生活表现孩子童真的言行和孩子自身的潜能的发挥则不受重视。

关颖特别指出,“独二代”比“独一代”更多地受到来自父母和老师的限制。从小“吃小灶”多,超前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有某些特长的孩子往往在分数上拔尖,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并被作为其他孩子的效法的榜样。一些父母从中尝到了甜头、得到欣慰,也促使更多的人对各种所谓“启蒙教育”趋之若鹜,孩子的学习一再提前,以致破坏了孩子真实的生活环境,打乱了孩子正常的成长规律,这样扭曲的教育也给年幼的孩子太多的压力。

专家们真诚告诫“望子成才”的父母:过度的启蒙教育,就当下来看,可能会让孩子表现得很出色,但是对孩子生理、心理健康的损害和为孩子社会适应所制造的障碍则贻害无穷。

中国父母家庭教育中的三个悲哀


总结一下几位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成功之处无外乎这四点:建立了融洽的亲子关系;既关心孩子的聪明,也关心孩子的善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但同时,我也想指出几个我观察到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即由于父母自负导致的悲哀。

为何教孩子学"乖"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教孩子学"乖"。评价孩子时,动不动就说"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具体就是听话,按师长和家长要求做事。但值得一提的是,"乖"在英语当中并没有相应的词语。

而在塑造这样一批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也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孩子社会性的教育理念。现在的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为什么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谓的"优秀生"里,为何永远没有调皮孩子的身影?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比起男孩子的好动,女孩子更容易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认可的"乖"孩子标准。

这样的三好学生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擞精神继续调皮。所以说,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调节心态的承受挫折也是一种能力,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为何孩子心胸狭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庭教育已不是传统"围墙式"的家庭教育,校园也不是传统物理意义上的校园,孩子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的师资以及硬件设备。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孩子的心胸却变得狭小了?只会关心自己身边的事,过去那种"煮酒论英雄"式的气魄,为国家前途、为人类理想奋斗的抱负,在今天的年轻一代身上已难觅踪迹。

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知识的增长上,已经无暇将英雄式的理想灌输给孩子。在国际上,中国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得到公认的,可这种对知识的高度注意,也是孩子的心胸变得狭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何孩子不愿回家

刚才听那么多家长介绍"育儿经",我发现大部分父母的言谈间还是把"儿童"的概念缩小为"学生"。孩子的生命就是这样被压缩到一个方面,以此来换取成功,代价未免太大。我们应该牢记:"儿童"的概念内涵远大于"学生",儿童除了在学校要当好一个学生外,在家里、在社会中还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家庭不止是给孩子创设的"学习家园",还应该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大学生放假不愿意回家?就是因为在他眼里,家里是一所"文明监狱",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学习。现在有的家长总爱陪着孩子做作业,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总之,孩子要适合家庭教育,也要让家庭教育适合孩子,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可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大多数家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关系变为单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围着学校转,结果却牺牲掉很多培养孩子品质的机会。其实学校也可以协助家庭教育,优秀的家长应该把握随机的教育机会。

“尊重教育”中的误区:过度关注与太多道理


家长的过度关注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受西方尊重教育思想的影响,一般不采用责骂的方式,而更多地采用讲道理的方式,将年幼的儿童等同于成人进行沟通,殊不知这种交流方式表面上民主尊重,实际上高度控制。这类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和预设的目标发展,这非常不利于幼儿的自我探索与自我发现。

对孩子的"尊重"教育存在很多误区。

1、智力至上。智力至上是儿童早期教育、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3-4岁时,孩子语言和智力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往往让初为父母者惊叹不已,这很容易让父母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而不是性格培养。有的孩子可能天性聪明,但聪明的代价是对外界的评价过于敏感,这是同一特质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对于这类孩子,如果过分强调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视孩子敏感的天性,将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恰恰很多父母忽视了孩子身上的这种双重性。

2、过度关注。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主要表现在: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为了孩子不惜牺牲自我,刻意为孩子营造一种虚假的"甜蜜和温馨",孩子也因此没有机会了解他人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还容易误解他人的意思,如不能理解老师的真实意图等。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还表现在事无巨细都要弄个水落石出,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过于敏感。

3、太多说教。太多说教和喜欢讲大道理是中国父母最常用、也是最无力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缺乏机智和循循善诱的引导。

4、过高期望。现代的年轻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因此对孩子的期望往往过高。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我想这正是孩子畏难、爱哭的重要原因:害怕失败,害怕因此让父母失望。

5、灾难思维。父母总喜欢给孩子做评价、下结论,特别是针对孩子的弱点,先入为主,并过于主观和武断地预测孩子的未来,忽视孩子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其实,孩子的可塑性很大,其潜力和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何不给孩子的发展多留一些空间呢?因为父母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孩子对自己的预期,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我们称之为自我预言实现效应。

建议

育儿焦虑是知识型父母、特别是知识型母亲在育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的一些问题忍不住想要自己出面帮助孩子解决。然而孩子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直接经验,而不是父母的宝贵的但是间接的经验,犯错误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做父母的总希望孩子少走弯路、直达目标,不仅对孩子自然成长的力量缺乏信心,而且对自身的教育效能缺乏信心。这类父母往往一方面重视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又怀疑自己的教育行为,导致教育方式矛盾、多变,让孩子无所适从。因此,建议因育儿而焦虑的父母反省自己的育儿方式,在以下两方面有所改进。

1、适当减少对孩子的关注。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不同于学校,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不只是给孩子进行知识和能力训练,更重要的是提供孩子情感发展的安全基地。家长千万不能缺乏清晰的自我边界,不要为了孩子不惜牺牲自我,过多地卷入孩子的生活,就不能给孩子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事实上,孩子的性格不是大人刻意培养出来,而是在与家长的相处中,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形成的。建议让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让孩子在没有监督和控制的情况下自由探索,自己独立面对问题和困难。

2、尽可能少说多听。养育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一种艺术乃至一种冒险,我们不可能万无一失,我们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如果我们能坦然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危机,如果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否不再变得那么重要,如果我们真正能把孩子看成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自己的个体,如果我们内心深处接受孩子的全部特质,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伴而不是教导孩子,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不加干预地听孩子说而不是自己说,如果我们不是以貌似民主的方式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强加于孩子,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尊重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话,我相信孩子会健康成长。也许,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孩子出现各种问题,如果我们不去制造问题的话。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听孩子的心声,尽可能理解孩子,默默地陪伴孩子成长。

育儿知识:对于幼儿教育,父母是否反应过度?


在孩子不缺吃不缺穿的年代,现在的父母更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加大投资,比以前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这包括让孩子学习更多的技能和如何做个优秀的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家庭普遍物质都很匮乏,没有那样的经济基础去让孩子学习其他特长。如果孩子不会读书的话,他以后选择的路就会相对较窄。就象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写给对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基础教育,为了把这个地基打好,父母们不惜付出一切。对于父母的反应,也并不都是反应过度,有几种情况:

一、反应过度型。这类家长一般文化程度较高。他们有着强烈的意识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当现在出现各种早教机构时,他们愿意为了让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而进行投资。并为孩子选择硬件条件好、师资较强的保育院,来保证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早期智力的开发对孩子来说确实是有帮助的。比如:乐高教育机构等等。特别是对于那些忙于工作的父母来说,他们没有时间陪孩子做游戏。因此,找一家实力强的专业性强的教育机构对他们来说是很需要的。家长自身也在会通过一些讲座、微课和网络平台学习如何做智慧父母。在大的城市里,父母这种意识较强,但在小的城市中,这类父母不算多。与整个教育环境有关。

二、反应积极型。这类家长虽然没有较强的教育孩子的意识,但是也会积极配合老师。有意识地去关心、教育好孩子。只是他们认为没必要花太多的钱和时间去投入到教育中去。自己还有自己的生活,条件太好的幼儿园,会对家庭产生比较重的经济负担。不需要过于操心,只要正常的学习就可以了。对孩子没有较高的要求。有机会的话,也会学习一点教育知,也会多带孩子去玩一玩。但绝对不会让自己活得很累。这类父母较多

三、反应消极型。这类父母也是有的。在小的城市中,教育资源也不发达。特别是在一些县、区、乡里。本身教育资源就少,经济不发达。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意识自然也就不强。他们通常认为孩子能上个幼儿园就不错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没有太多考虑。他们不明白父母这个岗位是终身的,做父母也是要学习的。只有父母学习了,才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因此,当有学习的机会时,他们总是认为不需要去参加。心想: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学习过,不一样把我们教育好了吗?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父母,都不可否认,现在的父母比以前的父母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了。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也不要反应过度,那样的话,会过于焦虑和紧张。而且这种焦虑也会带给家长和孩子。

过度保护教育让孩子丧失自我学习能力


过度保护教育让孩子丧失自我学习能力

一说到孩子的学习,家长们总是有着太多的抱怨:不走脑子,错过的题改了之后还是一错再错,写作业磨蹭,一边玩儿一边写,效率很低……为了让孩子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家长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依然没有提高,学习态度也没有改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学习能力的丧失呢?

过度保护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担心或不安而采取过分保护、包办代替以及控制孩子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方式。

五年级的小光是个既孝顺又懂事的孩子,可是他的学习却一直让妈妈十分头疼,表现在不爱动脑子,写作业磨蹭,一边玩儿一边写,学过的知识常常记不住,妈妈最恼火的是小光的错误率特别高,错过的知识改过三四遍还会错,而且不该错的也错,每次考试卷子上全是红杠。为了小光的学习,妈妈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从检查作业到每天的复习,检查作业中的错题,找到后再帮小光抄下来,督促他改正,如果还不会,就给小光再讲解,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外语,门门如此。尽管这样,小光的成绩仍然是全班倒数。妈妈特别生气,自己付出这么多辛苦,却看不到一点效果,妈妈的脾气自然好不了,把恼火全撒到小光身上,整天在学习上指责小光,逼着他学习。除了学习之外,小光想玩儿、想看电视的要求,妈妈一概不答应。

和平区教研室教研员、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周梅认为,小光母子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家长过度保护的教养模式,在孩子学习问题上的一个体现。小光妈妈在孩子的学习上花的时间很多,参与了小光学习的全过程,但是小光却没有自由的成长空间,造成他对学习很厌烦,一提学习就咧嘴。从小光来说,他厌烦妈妈催逼着学习,控制他的一切,不让玩儿也不让做他想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小光还离不开妈妈,他在学习上对妈妈强烈地依赖,他得借助妈妈才能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结果他对妈妈越是依赖,他的学习责任感和学习能力就越每况愈下,越是学习能力不行,妈妈就越着急。

过度保护教育的三种表现方式

一、家长常常为孩子过分地担心与不安。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家长唯恐孩子学不会,考试考不好,老师会批评。二、时时处处包办代替。家长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业、健康、交友甚至前途有太多的担心和不安。这种不安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分地负责,给予过度的帮助和保护。三、对孩子严加控制。家长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忽视孩子的能力和倾向,希望孩子完全听从家长的要求和标准去做,以家长的意志为意志。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观点,如果家长对孩子时时过度保护,孩子没有了自己的需要,就不会有追求和目标。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一、使孩子丧失学习责任感。二、剥夺孩子能力增长的机会。三、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四、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

而学习责任感的丧失使孩子经常不能独立品尝成功的果实。“你看怎么样,我给你讲对了吧,让你背这个对了吧。”家长经常这样对孩子说。尽管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他会有独立品尝成功果实的体会吗?如果是孩子独立完成考了好成绩,他会特别开心,也会形成他日后学习的一个推力。

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应该让孩子做学习全过程的主人。

一、培养孩子学习责任感,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的后果。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的作业、考试错得很多,在班里很没有面子,被老师批评,就情不自禁地包办代替。家长要丢开这个面子,让孩子学会自己负责任,他上课没注意听,写作业不认真,知识没掌握,测验没有好成绩,哪个地方错了,孩子下次就会警醒,而家长的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失去这种责任心,过后还会错。

二、要让孩子自己成为学习全过程的主人。学习全过程从预习开始,上课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并检查,有错误要及时改正,之后是复习,迎接考试,考试后要总结,改正错题。而很多家长除了上课不能跟着听,其他过程几乎都在参与。有一个家长为了让孩子不再出错,买了九本检测题,让孩子一遍一遍地做。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主动学习,还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

三、如果孩子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家长不要立即上前告诉孩子答案,要启发孩子独立思考。要让孩子养成主动找错、改错,不懂不会的问题要及时问的习惯。这是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关键因素。现实情况是家长给孩子找错,错题本也是家长抄,然后再讲解,督促孩子改正。

周梅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可是学习却这么费劲,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些是因为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以及家长在学习上过多地参与和关注。孩子抱怨没有时间玩儿,情绪不高,学习热情衰减,学习上肯定不能积极面对,只剩消极抵抗了。

喜欢《“过度开发”,教育的大悲哀》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