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0-3岁做到“4个学会”

04-15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宝宝0-3岁做到“4个学会””,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被广告商家用滥了的宣传语,依然在家长心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几乎每个孩子都进行过学前教育,有的甚至在只有两三岁时,就已经开始学写字、背诗、画画了。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对此并不赞同。他指出,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接受和学习的东西不同,一般在4岁前,尤其是3岁前,应该任由孩子的天性发展。

杨健说,0—3岁是孩子基本素质的发育时期,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报告称,这一时期的孩子只要能做到“4个学会”就可以了。

即学会对周围事物的基本认知,学会做一些自我服务、力所能及的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及处理简单的人际关系,学会认识自我并有安全意识。比如洗洗手绢、学会听和念一些简单的三字儿歌、能跟小朋友合作、学会“交朋友”、能随意写一些笔画、信笔涂鸦一些图形。

之所以有这样的建议,杨健说,还是与孩子的生理发育有关。由于孩子手部的肌肉不发达,对笔的控制能力有限,根本不能以正确的笔顺和姿势稳定地书写,所以只能信笔涂鸦,强迫他写得很准确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务”。

而且,这时期的孩子理解力和记忆力很有限,家长念的儿歌、诗歌或短文如果过于生僻,即使让他们死记硬背下来,也完全起不到“早教”的作用。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幸福泉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程淮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表示,一般情况下,4岁前,家长都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填鸭式地让孩子背诵诗词或学习一些技能性较强的绘画,不要强迫孩子学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

程淮认为,家长要了解孩子的个性,观察他们的兴趣爱好,再选择对其进行恰当、个性化的教育。对于一些天资比较好、脑子反应较快、对某种事物表现出特别浓厚兴趣的孩子,可以在其入学前,适当提前半年至一年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过度超前教育,孩子接受不了时,容易产生焦虑和压抑的情绪,反而可能会给今后的成长留有一些心理障碍。”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0-3岁宝宝情绪的晴雨表


零至一岁

这个时候的宝宝情绪十分平和稳定,偶尔号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满足,如想睡觉,肚子饿或身体不适,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顾最要紧,令宝宝觉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规律,宝宝的情绪便不会有太大波动。

避免出现恐惧

但要注意一点,就是避免宝宝受到惊吓,例如在他身边大叫或突如其来的巨响,这会使他觉得无助,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感到害怕,产生恐惧的情绪。

克服恐惧

如果宝宝出现恐惧的情绪,父母可以通过与宝宝身体的接触,如抚摸,紧抱等动作,令宝宝感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护,而逐渐安静下来。另外,这时期的宝宝对周围陌生的环境也有探索的意欲,不防带他外出,认识外面的事物,切勿过分地保护他,拖延他的学习进度。

一至二岁

这时期的宝宝很容易哭闹,大发脾气,无论你怎么劝都没有用。平息他哭闹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理会。

分散注意力

宝宝用哭闹来要胁你,最佳的对策便是转移他的注意力。比方说,吃饭时你把正在学步的宝宝放进他的高脚凳里,他可能会拗在那里,并挥动双手尖叫着。此时,你最好先让他下来,拿些有趣好玩的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把他哄得团团转,让他忘记他不想坐在椅子里吃午餐这件事,之后,当你再把他放进高脚椅里,他很可能会乖乖合作。

无论你碰到多么棘手的管教问题,你可以发现最有效的一招,便是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宝宝小的时候,注意力往往持续不久,这就是为何他们一看到有趣的东西,立刻破涕为笑的原因。

自由发挥

但是,教导这个岁数的宝宝时,必须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期待他去做讨你欢心的事。举一个例子:宝宝大都喜欢户外活动,他喜欢自由自在的跑跑跳跳,去认识新鲜有趣的事物;此时,父母应该耐心地在一旁观看,不要催促他。如果不得不打断他时,不妨在他面前来回地走,或设法吸引他的注意,他就会很快往你这边过来。可是,宝宝很可能会抗拒父母的触摸或搂抱,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束。管教宝宝时最好先放松后收紧。

总括而言,管教这个年纪的宝宝并不容易。

最好的管教方式之一是允许(但不评论)宝宝正常的情绪宣泄,这会带给宝宝莫大的支持与安慰,例如让他吸吮拇指或橡皮奶嘴,让他将心爱的毛毯带在身边,给他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二至三岁

宝宝到了两岁左右,就不需要这么多的管教技巧了。但是到了两岁半时,进入了教养的黑暗期,令父母伤透脑筋,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年纪的宝宝都非常相像,而且简单的管教技巧就可以把他们管得服服帖帖。

对付招数:

1、父母要擅于利用宝宝的习惯倾向。为他规划良好的作息时间。举例来说,如果能为两岁半的宝宝培养良好的就寝习惯,便可以解决每天叫他上床睡觉这个难题。

诸如此类的习惯还包括帮他脱衣服、洗澡、穿睡衣、刷牙、在门口荡秋千、带他进浴室、上床、睡前为他讲故事、拥抱并亲吻道晚安,最后为他关上灯;这些事要花掉你很多时间,尤其当你疲累不堪时。但是一旦它们变成固定的作息后,你就有可能让宝宝乖乖去睡,而非敷衍他或强硬地要他上床睡觉。

两岁的宝宝喜欢一成不变,他喜欢重复做同样的事,任何变化他都很难接受;因此,尽可能允许他将玩具或私人物品放在原来的地方,家具也要摆在他希望放置的位置。这个年纪的孩子要求每件事物都得在适当的时间里放在适当的位置,他也要求每天的作息有一定的秩序。总而言之,他喜欢凡事一成不变。

2、命令孩子时,要尽可能为他留面子。不要硬绷绷地命令他;例如,要避免用“吃中饭之前,你必须把所有的玩具捡起来”这类的说法,而应建议性地表达“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些玩具捡起来吧”如果他不愿意,你也不必坚持催他答应。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话题或离开现场,尽量避免以强制强的情况。当他不愿意,而你又执意要他服从命令时,最后的输家往往会是你。遇到这种争执不下的情况时,你不妨转移他的注意力。

举例来说,假如宝宝不喜欢穿衣服,无论他愿不愿意让你为他穿衣服,你都要避免和他发生激烈冲突。也许你可以把他摆到一个很高的地方,一边和他谈论未来将发生的事,一边很快地帮他把衣服穿好。

要转移两岁半的宝宝的注意力很简单,只要和他说话即可。通常和一岁半宝宝的交谈,可能会让他听得满头雾水。但是和两岁半的宝宝闲聊,即使他不完全听得懂,却能吸引他的注意,至少可以将他的注意力从先前的争执中转移开来。

3、要这个年纪的宝宝作决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倘若你能为宝宝预作计划,告诉他将会发生什么事,有时对你会很有助益。

宝宝如果能依照顺序重新说一遍,就表示他懂得你说的,而且他也会照做。至于宝宝乱发脾气时又该如何呢?许多父母发现宝宝开始乱发脾气时,最佳对策就是不理他,否则一旦宝宝发现只要发脾气,父母就会予取予求的话,以后发脾气就成了他们最大的武器了。所以,尽可能让宝宝了解,发脾气不但得不到任何东西,甚至会失去父母的关心,这是很重要的事。

但是针对宝宝乱发脾气的情况,父母最好还是能够防患于未然,绝大多数的父母都知道宝宝每天在哪些时候或哪种情形下闹得最凶,因此至少一半以上针对宝宝发脾气想出的对策,是让宝宝离开这类会让他失控的情境。

4、对于某些年龄的宝宝来说,给他们选择机会是很不错的管教方式。父母也应针对不同个性的宝宝,给予不同的选择。像一些头脑清楚的宝宝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很容易作选择,而且会坚持到底,另一种宝宝的个性就不适合作决定;举例来说,这些困惑的宝宝们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他们选择,只会加深他们的困惑而已。

在宝宝不同的成长阶段里,如果你希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如你所愿,最好你能适时修正管教方法,来适应他们每个成长阶段所具有的优缺点。而你越了解宝宝在各个阶段的行为特征——尤其是教养黑暗期——你的管教方法就越有效地配合宝宝的年龄和个性。

0-3岁宝宝专注力培养方法


很多人都在为宝宝注意力不集中而发愁,其实宝宝专注力很大程度决定于平时的生活习惯,整理了0-3岁宝宝专注力培养方法给大家,希望对宝宝专注力培养有所帮助。

情景重现:1岁半的睿睿,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玩玩具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找别的新玩具去了;看故事书,也是这一页还没有看完,又要翻下一页了,一点也不专心。妈妈担心,睿睿这么不专心,以后上学可怎么办啊?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专注力是宝宝今后学习的有力保障,对他的整个人生也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到底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的专注力,平时怎样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呢?别着急,爸爸妈妈先来做几道简单的小调查。

1、你会觉得宝宝缺乏专注力吗?

A、是,总有这个感觉

B、有时,我觉得宝宝不够专注

C、没有,从没这样想过

分析:如果爸爸妈妈凭感觉给孩子贴上“不够专注”的标签,就很有可能带给孩子强烈的心理暗示。我们要科学地了解专注力,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2、当宝宝正在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正好有事叫他,会怎么办?

A、大声叫他,让他过来

B、耐心地等他弄好

C、帮他一起快速完成手上的事

D、看事情的缓急再定

分析:专注力是长期在专注做事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在这过程中总是被打断,势必会影响宝宝专注力的提升,爸爸妈妈要注意咯。

3、宝宝不能专心地做一件事情,你会怎么做?

A、批评教育他

B、看着他,和他一起继续

C、无所谓,随他去

分析:可能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阻碍了宝宝的“继续”,如果随意打断他或者一味陪他完成,并不能有效提升他的专注力,了解原因再采取陪伴或顺气自然的做法会更科学。

4、宝宝吃饭的时候,你是哪种表现?

A、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B、催促宝宝吃饭快一点

C、以身示范,食不言

分析:吃饭时专心咀嚼是很好的训练静心专心、提高情绪察觉和控制的方法,爸爸妈妈不要浪费掉这个培养专注力的机会哦。

上面的小调查,主要是关注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破坏宝宝关注力的行为,具体怎么做,每个问题都有分析说明哦。

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宝宝的专注力?

先天气质

宝宝的先天气质不同,对事物的坚持度也不同。专注力低的孩子,性情容易紧张,即便只是受一丁点儿外界干扰,也无法再集中注意力。而专注力高的孩子,则会比较专心一些,即使受到干扰也会很快回到主题上来。

外界干扰

爸爸妈妈的过分热心和无意干扰常常是破坏宝宝专注力的“元凶”。比如,给宝宝准备过多的玩具,会让他们无所适从,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反而不能专注于一项。又比如,宝宝在专心做游戏的时候,有些家长隔一会儿就问宝宝“饿不饿”、“要不要喝水”,这样很容易让宝宝急躁起来,不利于宝宝集中注意力。

0-3岁培养宝宝专注力 这样做!

0-3岁宝宝的专注力特点

这时候,宝宝对事物的注意还是很随意、被动的,缺乏目的性,每次专注的时间大概在5-10分钟。

无目的性

这时候宝宝还不能进行有目的的注意,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比如,宝宝很可能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儿又要另一个。

不能持久关注

宝宝能够持续注意的时间很短,并且年龄越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越短,一般2岁为6-7分钟,3岁为9分钟。案例中,睿睿的“三分钟热度”,是这个年龄宝宝的典型特点。

无细致性

这阶段的宝宝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轮廓,还不注意那些比较细微的特征,比如,让3岁的孩子找两个相似图形的区别,他们还不大能说出来。

培养宝宝专注力的建议

营造合适环境

整洁安静的环境能够让宝宝安心。比如,让宝宝在安静的地方看书,周围要避免摆放过多玩具或者容易发出声响的东西;把电视、音响关起来;宝宝专心玩玩具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急着指导,或者再拿别的玩具逗他,使他原本在追球,突然看到车,就忘记了球的存在。应该等他玩过瘾了再给新的,并且把旧的收起来。

不能独自继续玩的时候给予适当关注

宝宝是不是已经玩够了,还是不会玩了,又或者是想让人陪一会儿,这需要爸爸妈妈耐心观察,了解原因后,才能帮助宝宝更好地提升关注力。

以身作则

宝宝每一天都在观察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在你还没有察觉的时候,他们就不断地模仿学习着。爸爸妈妈的做事习惯,也会对宝宝有很深的影响。所以,爸爸妈妈也要以身作则,平时做事要认真完成,跟宝宝一起进行亲子活动时,也不要总是因为突发的事情而中断。

0-3岁培养宝宝专注力 这样做!

0-3岁以内宝宝专注力简单游戏

提示:6个月以内的宝宝,视觉和听觉灵敏度都在发育中,还不适宜过于刻意地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1岁以内

摇铃:宝宝3-4个月左右的时候,爸爸妈妈刻意拿着摇铃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出声音,然后慢慢移动,让宝宝追踪摇铃转动头部,还可以训练颈部肌肉。

移动的小车:宝宝6-7个月会坐以后,可以让宝宝坐着,或者妈妈可以抱着宝宝,把小车放在他面前左右移动。

滚动的小球:宝宝9-10个月会爬以后,可以给宝宝一个小皮球,让他自己滚球,追球,学习如何集中专注力。

1-2岁

推推大箱子:准备一个装有物品,底部有轮子的大箱子,跟宝宝一起推,可以每推完一圈,就往箱子里放一点东西,让宝宝感受差异性。

躲猫猫: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将手或者丝巾盖在自己脸上,可以唱一首简单的儿歌,唱到最后一个词时,摘下丝巾。再重复玩。可以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引导他去探索。

积木搭高高:“哇,越来越高了”“还差一个,还差一个了”,这样跟宝宝互动非常必要,宝宝会很期待最后推到的那一刻,搭得越高,他们就越兴奋。

2-3岁

快乐找一找:把一些小动物的玩具或者图片分散放到房间的角落里,跟宝宝玩角色扮演,“我们去找一找树林里都有多少小动物”,每当宝宝找回一个,都要给予赞扬和鼓励哦。

宝宝猜一猜:准备一个可爱的袋子,里面装一些玩具或者物品,每次拿出一个物品,妈妈描述,然后让宝宝猜一猜是什么。这个游戏让几个小朋友一起来猜,会更好玩。

小小故事家:找几本宝宝喜欢的故事书,跟宝宝一起“演绎故事”,妈妈先讲一段,再让宝宝来讲,让他自己发挥。

0-3岁宝贝性教育的3个重要时期


1、口欲期

宝贝一出生就有吸吮的需要,因为吸吮,他的生命才得以延续,因为吸吮,他才感觉到贴近妈咪时的那种安全感与舒适感。在3-6个月期间,宝贝进入口欲期,这种吸吮的需要就变得尤为突出。这个年龄段的宝贝小手够到什么都会往嘴里塞,还喜欢吸吮手指,喜欢吹泡泡等等,这种现象一般会延续到1岁左右。提倡母乳喂养不仅让宝贝获得必要的营养,同时也能带给宝贝极大的快感。宝贝在口欲期的上述行为,实际上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追求自体性欲满足的表现,即口欲满足。

要满足宝贝在口欲期的特殊需要,妈咪最好母乳喂养,到宝贝1岁左右断乳,过早或过迟断乳都可能对宝贝的心理发育带来不利影响。断奶过早导致宝贝口欲不足,可能是儿童贪食症与异食癖的心理根源,也可能成为成年后贪食、嗜饮(酒)与吸烟癖的心理根源;断奶过迟则使宝贝的口欲过度满足,可能成为幼儿与青少年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的心理根源;而突然中断哺乳,宝贝的口欲被无情地剥夺,就可能导致宝贝将来习惯性咬人、咬坏东西与口头攻击或习惯性秽语等。

尽量母乳喂养,让宝贝使用安抚奶嘴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比较稳妥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不少西方国家1岁左右的孩子几乎人嘴一个安抚奶嘴的原因。

2、肛欲期

1-2岁宝贝处在肛欲期,宝贝可以从排便与控制大便潴留中获得快感,也就是所谓的肛欲满足。这个年龄段的宝贝可能会对自己排出的粪便很感兴趣,所以大小便之后他们常常会用手去玩弄大小便。如果这个时期宝贝受到心理挫折,或在后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直至成年)遭遇到心理挫折皆可退行并固着于肛欲期,以恋粪癖、灌肠癖等等表现出来。

这个时期是训练宝贝如厕的大好时期,但是一定要耐心地、愉快地训练他们,如果态度粗鲁急躁,或者言谈举止之间显示出对性器官鄙视情绪,都会让宝贝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形成畸形的性压抑的心理。

3、性蕾期

2-4岁,宝贝进入性蕾期。不少宝贝在2岁左右开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这是他们的一种性游戏。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千万不要苛责宝贝。不给宝贝穿开裆裤,给宝贝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可以防止他发生这种行为。

0-3岁孩子的教养


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三岁前的孩子教育不好,孩子越大越头疼。

为什么要从0岁说起,0岁实际就是孩子在母亲肚子里孕育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其实,孩子在母亲肚子里就已经开始了对外面世界的感知了解了。所以就出现有的孩子出生后会很平和,不哭闹,准点吃奶,准点睡觉;有的孩子却哭闹不止,吃饭睡觉没个准头。其实,这些都是在娘胎里带来的。

我儿子在孕育的时候,我只期待孩子健康,不论男女,心情开朗,三餐按时吃,餐后两小时补充水果类零食,晚上10点左右休息,孕期4个月后每天都听听平稳安详的经典乐曲。孩子出生后基本保持了在胎中的规律,不爱哭闹,每餐间隔2小时,吃饱就停嘴,听着轻音乐入睡。

我侄女在孕育的时候,她母亲一心想要儿子,患得患失,爱发脾气,还把脾气归结为孕期反应,饮食凭心情,想吃就吃,听音乐也凭心情,什么歌都听。侄女出生后也是哭闹不止,一会儿吃一点,一会儿又哭一下,有时看着睡了也自己哭醒,弄得大人手忙脚乱,焦躁不安,大人的焦虑又影响到孩子,恶性循环,家中都不安宁了,老人却归结为女孩子爱哭,真是无语了。

孩子们在母乳喂养下,到6个月的时候,正是母乳免疫力退化,自身免疫力不足的时候,孩子就会迎来第一次的感冒侵袭,而且6个月大的孩子除了口不能言,基本已经能听懂大人的言语了。我就抱着儿子,轻言细语的告诉孩子感冒了不舒服,要吃药,严重的时候会打针,借助这些外力才能更快的恢复,小小的人儿认真的听着,懵懵懂懂,依旧乖乖的吃药打针,平稳渡过感冒时期。

侄女(她母亲还在在意她不是男儿身,几乎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却是被逼着吃药打针,强行的用喂药器灌药,几个大人轮番上阵,摁着打针,侄女更是哭闹得厉害,小小的身体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药都吐出来,感冒越来越严重,最后只能输液才治好,输液扎针扎头顶,更是哭闹得针都扎不进去,看着真心疼。

我对孩子的教育以沟通为主,打骂为辅,对孩子就像朋友一样,做事之前约法三章,谁做错了谁认错,按约定接受批评和惩罚。犹记得儿子一岁左右,嘴甜甜的,爱叫人,邻居们都喜欢,也爱给东西他吃,儿子总会拿到我面前求表扬,让我吃了他再去要,我就告诉他,懂得分享是值得表扬,但是不能贪心,而且别人给的要礼尚往来,要把自己的吃的也分给别人,大家才能都快乐。然后让他先去给拿东西的人说谢谢,别人再给他,他也说不要了,谢谢,然后才把吃的先给爷爷奶奶和妹妹,他再和我一起分享吃的,又把他的零食分发给别人,就这样逐渐的让孩子感受到尊老爱幼和分享的快乐。

侄女缺失了母爱,也就缺乏安全感,而且一直养成了零食不断的坏习惯,遇上别人给她吃的,直接塞自己嘴里,然后又去要,直到吃不下了,才塞给爷爷奶奶吃,有时候我就说孩子这样不好,可是老人却说这是孩子,让孩子吃饱吃好才是最好的。侄女就逐渐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性格。

孩子在一岁左右词汇量不够,有时遇上事情表达不出来,就会像小时候一样用哭闹来达到目的。老人们隔代亲,就会满足孩子,孩子在发现以哭闹能达到目的就更变本加厉,无理取闹了。我儿子在第一次哭闹时,就明白的告诉他,想说什么想明白了慢慢说,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然后让他在一边哭闹够了再和我谈,就这样他就没有再以哭闹来解决问题了。

侄女一直都爱哭闹,爷爷奶奶怕她哭背气就总是顺着她,她就越发的哭闹得厉害了。有一次恰好我遇上了,就把她抱着离开爷爷奶奶,我抱着她,她就一路哭,我告诉她等她哭够了我们再聊,直到哭累了,她见我也没理她,也就停止了,就这样,她知道我不会顺着她的无理取闹,和我交谈比哭闹管用,从此以后再也没在我面前哭闹过了。

孩子在3岁之前是养成习惯的最好时期,不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而且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不可缺失的,孩子的品性也是在这一时期养成的,父母再忙再累也要教养好孩子,否则还不如不要孩子的好。

与0-3个月宝宝亲子交流的方法


与0-3个月宝宝亲子交流的方法

适当的皮肤抚触

宝宝一出生时就要和他进行抚触、语言等各种形式的交流。在宝宝觉醒或和宝宝在讲悄悄话时,要配以轻轻的皮肤抚摸。

多和宝宝说话

这一时期是宝宝语言发展的自发发音阶段,是宝宝学习说话的准备阶段。说话是一种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对宝宝说话也是和他进行情感交流。当你搂抱、抚摸宝宝时,要用柔和、亲切、富于变化的语调,反复的和宝宝说话。当宝宝注视你时,要用爱抚的目光凝视他,对宝宝的微笑和咿呀学语,必须有积极的反应。

多与宝宝进行亲子交流,可以增强对宝宝视觉、听觉的刺激,丰富宝宝的情感,提高宝宝的情商,有利于宝宝健康人格的形成。

什么时间跟他做交流

家长们可能认为宝宝0-3个月什么也不知道,实际上亲子交流,不是说宝宝出来以后才做这种亲子交流,而是在你妊娠检查尿检为阳性,孕期周期28 天到32天的时候就要做亲子交流,妈妈可以经常拍拍自己的肚子,跟宝宝说话,什么都可以说,你拍拍肚子,可以告诉宝宝,宝宝妈妈现在跟你说话,在怀孕五个月的时候,拍着肚子跟宝宝说的,宝宝在里头非常高兴的告诉妈妈,妈妈我真的知道了,表现是宝宝踢你一下,这个一直做到宝宝生出来。

如何训练宝宝

宝宝刚刚离开妈妈的肚子睁开眼睛,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做一件事情,你拿一个红色的东西给宝宝看,宝宝看完了,你拿着这个红色的东西走动,宝宝的眼睛会跟随者这个红色的东西。0-3个月的时候,宝宝的感应能力非常强,可以每天换不同颜色的玩具给他看,宝宝马上就知道了。

提升0-3个月宝宝感官的小游戏


父母每天花10分钟与宝宝一起玩,能使宝宝越玩越聪明。让宝宝在爱的环境中成长,与宝宝一起玩、一起游戏,是宝宝最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家长最好的教育方法。

新生宝宝的视、听、嗅、味等感觉都是初级的,原始的、不协调的,必须经过无数次丰富的感觉、学习,才能使大脑把多种感觉信息综合起来。因此,对于新生儿来说,感官训练是最有效的游戏方式。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戏活动要遵循婴幼儿的发育规律,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小儿智力的发展。

2、游戏活动内容、训练项目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于各个小儿的发育水平有差别,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年龄范围、另一种是有的游戏在比较长的时期内都有训练的价值。所以要因材施教,不要盲目地横向比较。

3、天天坚持训练,温故而知新。小儿的训练要经常重复,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天天坚持,这样才能起到强化作用。

4、及时增添新的内容,不断扩大知识面,促进智力发展。游戏的种类、花样很多,家长可以根据自家的条件设计,使游戏更为切实可行、丰富多彩。

5、训练时间适宜。小儿处于发育阶段,精力有限,训练时间过长容易疲劳,收效不好。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一次训练1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时间,婴幼儿期一次可训练20-30分钟。

6、训练中要不时地给予恰当的鼓励。为了增强小儿对游戏的兴趣,提高学习信心,在游戏过程中要不时地给予肯定、鼓励与表扬,如:亲一亲、抱一抱;或用语言给予表扬。

0-3个月提升人际智能的游戏

游戏1:(视觉)看爸爸、看妈妈

妈妈把头朝向宝宝,对宝宝微笑,并告诉宝宝:“我是妈妈!”让宝宝看看妈妈,同时可小幅度的摆动头部,看宝宝的眼睛,亲亲宝宝的小脸。爸爸最好每天也能和宝宝做这样的游戏,让宝宝感受并分辨妈妈和爸爸的微笑、脸部表情以及声音。

Tips

1、此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眼睛运动过后要得到充分休息。

2、父母与宝宝的亲子对视,能让宝宝产生安全感和依恋感,让宝宝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

游戏2:(听觉)听、听、听,找声源

让宝宝仰卧。妈妈于宝宝身体一侧轻轻呼唤宝宝,宝宝听到妈妈的呼唤会转动头部朝向妈妈一侧;妈妈再转至宝宝的另外一侧,以同样的方法令宝宝转头。在宝宝熟悉了妈妈的声音和妈妈之后,换爸爸来做,换家中其他成人来做。

Tips

1、训练宝宝的听觉和转动头部的动作。

2、熟悉家里亲人的声音。

0-3个月提升视觉空间智能的游戏

游戏1:(触觉)虫虫飞

成人握宝宝手腕或握小儿拳,帮助小儿立起双手食指,让宝宝的两食指指尖接触,再分开,可以配合音乐的节奏做分、合的动作,以提高宝宝练习兴趣。随着指尖的分合,妈妈说:“虫虫、虫虫飞……虫虫、虫虫飞!”

Tips

1、训练宝宝手指的灵活度。

2、刺激大脑的方位知觉感。

游戏2:(触觉)漂亮的羽毛

准备各种颜色的羽毛,从上至下在幼儿身体上滑动,耳侧,颈部,脚丫等位置。一边滑动,一边配合语言提示:“漂亮的羽毛划到宝宝的小耳朵上了……现在划到宝宝的小脚丫了哟!”

Tips

1、丰富幼儿的触觉刺激有助于幼儿食欲的增加和情绪的稳定

2、羽毛的缓慢移动可以练习幼儿的眼球控制能力。

0-3个月提升肢体运动智能的游戏

游戏1:(触觉)蹬小车

妈妈让宝宝仰卧,轻轻握住他的左脚脚踝,帮他轻轻屈膝,再慢慢拉直,做5次。再换另一只脚做5次;两只脚一起做5次。同时可以配合“弯曲”、“伸直”等指令跟宝宝说我们在做什么。

游戏2:(视觉)神奇小手

小婴儿天生都有喜欢玩自己小手的特点,他们通过看、玩自己的小手来做第一次认知游戏。妈妈擦干净宝宝小手,拉住宝宝的小手,吸引宝宝看自己的手、玩自己的手,尽早吮吸自己的手。

可以在宝宝的手上拴件光滑无棱角的发响玩具(布制或塑料),声音要悦耳,以激发宝宝看自己手的兴趣。

Tips

1、为宝宝拭净小手,将小儿指甲适当剪短。

2、通过看、玩感知手与手指,促进手精细动作的发展。

0-3个月提升音乐智能的游戏

游戏1:(听觉)小手来跳舞

为宝宝重复地播放某一段音乐。在播放第一遍乐曲时,让宝宝静静地听;播放第二遍时,父母抓住宝宝的小手,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小手舞”,如“手摇摆”,“上下拍手”等。如果音乐是欢快的,动作可以欢快些;如果音乐是轻柔而舒缓的,动作可以轻柔些。,感受不同乐曲的曲风特点。

Tips

1、宝宝在出生前,听觉就开始发展,能区别声音的高低,强弱,区别声音的不同类型。

2、给宝宝听音乐时,音量应选择为中等,每次只听一种性质的音乐,每次时间在5分钟左右。

3、烦躁、紧张、恐怖及刺耳的音乐不宜放给宝宝听。

4、父母和宝宝一起“手舞蹈”时,要注意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宝宝,同时注意动作必须和音乐合拍。

游戏2:(听觉)和宝宝一起唱

准备:美妙音乐(曲风可以多种,以生动、优美为挑选准则)

方法:在宝宝吃饱喝足、清醒的状态下,放一些优美的儿歌或音乐,妈妈与宝宝一同选一个最舒服的体位,面对面抱或同向侧卧等都可以,与宝宝一起聆听美妙的乐声。妈妈轻轻地哼唱,或带宝宝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摇摆、肢体律动均可)。

Tips

1、利用优美、动听、生动活泼(或舒缓)的音乐,丰富宝宝的听觉感受,促进听觉能力发展。

2、激发宝宝的愉悦情绪,为美好情感发展奠基。

0-3岁专注力培养方案 妈妈必看


很多妈妈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正要打开故事书给孩子念一段,却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抓了个玩具在玩;看他正玩得起劲,下一秒却又想去找别的玩具了;吃饭的时候,孩子老是坐不住,没有一点防备,孩子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也不知道他的小脚怎么可以跑这么快……

这时候你可能会有点郁闷:孩子的专注力怎么这么差,是不是有多动症啊?

别着急,或许你只是不够了解孩子而已,孩子的专注力可不像成人的这么好。一般来说,3岁以下孩子的专注力有着以下的特点:

一岁以下的宝宝: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15秒;

一岁半的宝宝:对有兴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力5分钟以上;

2岁的宝宝: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约为7分钟;

3岁的宝宝:注意力平均时间约为9分钟。

从以上的数据看来,3岁内宝宝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正因为它非常短暂,我们才需要格外注意保护好宝宝的专注力。但现实中,很多妈妈却不知不觉地破坏着孩子的注意力,成为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中的干扰因素:

1、担心孩子饿了渴了,不断递食物

孩子正玩得起劲,大人却担心孩子饿了渴了,一会儿递食物,一会儿递水;夏天在一旁给孩子擦汗,冬天在一旁给孩子加衣……

这画面是否又让你感到很熟悉了?其实孩子的专注力就那么几分钟,此时给孩子递这递那的,真的不合适,也没有必要。就不能稍停一下,让孩子安安静静玩几分钟么?

2、孩子玩耍的时候,在一边“热心”指导

记得朵朵小的时候,有一次在客厅搭积木,邻居家的小哥哥看到朵朵搭得很慢,于是就在一边“热心”指导起来。眼看房子就要搭好了,朵朵却转身玩别的东西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干扰孩子的专注力,不给孩子思考的空间,这样孩子能专注于一件事才怪。

3、给孩子准备太多的玩具,眼花缭乱

不少妈妈为了让孩子玩得开心,通常会准备很多玩具任孩子挑选,甚至玩具从来都没有固定的收纳位置,扔得到处都是,这样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孩子的面前仅仅有积木,孩子可能会搭得很起劲。但如果除了积木以外,还有电子狗、音乐盒、电动车、玩具小飞机……这样孩子在搭积木的过程中,要是遇到了一点小困难,很可能就会放弃积木去玩别的玩具了。

以上提到的做法,都会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专注力。有人说,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有以下的表现,这时候你就不要在一边当孩子注意力的“破坏王”了:

1、神情专注

当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的神情非常专注,眼手均集中在该事物上,“屏蔽”了外界的其他事物。

2、持续性

专注性的另一个特点是持续性,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内,不干别的事情,全部的心思都在这一件事上面。

3、伴有思考的过程

孩子专注于这个事件的过程中,会伴有思考的过程。遇到困难了,孩子会不断尝试,想办法解决。

问题来了,孩子看电视的时候非常专注,且持续的时间很长,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吗?

No!孩子看电视的过程只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大脑皮层的活跃状态非常低,更别说思考问题了!

既然孩子的专注力是从小就开始形成的,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更好的专注力呢?

1、良好的家庭气氛

如果家庭人口多,谈话聊天的声音不断,或经常开着电视机;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气氛压抑……这样的环境别说孩子,就连大人都无法静下心来。

对策: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轻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2、不要打断宝宝的游戏过程

前面提到,游戏过程中不断干扰孩子,不利于宝宝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对策: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大人可以做别的事情,也可以在一旁静静陪伴,总之不要打扰!

3、以兴趣培养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每个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总是能专注比较长的时间。

对策:尊重孩子的兴趣,顺应孩子的兴趣,只要是有益、安全的游戏,不管孩子怎么探索、重复多少遍都可以。别勉强孩子玩他不喜欢的游戏。

4、不要一次性提供太多玩具

玩具太多,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容易分心。

对策:孩子的玩具应当有个固定收纳的地方,培养孩子收纳玩具的习惯。每次提供给孩子的玩具不宜过多,两三种即可。

5、选择运动型游戏

纽约大学的儿童心理专家LoriEvans研究表明,运动型游戏更容易吸引孩子。

对策:结合孩子的年龄、运动能力水平,和孩子玩运动型的游戏。(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6、可以引导,但是不能指导

孩子有时候放弃一个游戏,并不是因为不感兴趣,而是因为太难了,自己没有办法完成游戏的任务。

对策:这时候,父母可以加入进来,引导孩子。例如,告诉孩子有哪些可以尝试的办法,让孩子通过“试错”的办法,完成游戏的任务。

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安静、充实而享受的。如果看到孩子神情专注,专心致志,那就不要干扰孩子了!在旁边说太多,不仅容易让孩子分心,也容易使自己变成唠唠叨叨的“老妈子”,想想也太不划算了!

如何培养0-3岁孩子的阅读习惯


早在还没有生孩子之前,我就问过我先生一个问题:“要是孩子出生了,你会送什么礼物给ta?”我先生是一个比较注重教育的人,他回答说:“书架吧!”问他为什么,他说“书架可以用很久,起码小学之前都不用换。”当然,他的回答是开玩笑的,但是也有其中的道理。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方面,我们一早就达成共识,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或者说,不要带着任何强迫的思维,我们希望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好,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点,但是再早都不会错,再晚都不会迟。因此,只要你开始有这个想法了,随时都可以开始。

朵朵接触书本可以说是从2个月开始的,但1岁之前主要是听书,自主开始看书我记得大约是从一岁左右开始的,到现在我们一起读过的书我没仔细算过,但她现在有每天看书的习惯。

那么对于0-3岁的孩子,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呢?

一、0-6个月:听书为主

此时的孩子完全拿不动一本书,你只能在她耳边读一些韵律丰富多变、句子优美的童书。且在孩子3个月前,经常读着读着,孩子就一口奶喷出来。或者当你还在用夸张的语句念着书,逗她开心的时候,她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犯困了,打几个呵欠就睡着了。

但不要因此就气馁,这个时候给孩子读书,或许你看不到任何的效果(即使有效果,你也看不见),但是对大人来说,可以养成自己陪孩子读书的习惯。

二、6-12个月:书本是玩具

一眨眼,孩子6个月大了,这时候她已经会自己抓着东西玩了,开始对颜色丰富、图画精美的书本感兴趣了。

一开始她会很有兴趣地拿起来、仔细看、用手摸、甚至是咬,但是当她翻厌了,就扔一边,再也不想碰。而且,当她发现自己的小手开始变灵活的时候,开始喜欢撕书。“滋”一声,书本的封面就没有了。撕完以后,还对你甜甜地一笑……所以此时你怎么办?

策略:

此时的书本在孩子的眼里和一般的玩具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可以混个脸熟,孩子会喜欢玩具,一样会喜欢书。看到孩子有撕书行为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办法:

1、把纸质书本暂时收起来,买几本布书、纸板书给她,撕了几次撕不动,她就没有了撕书的动力了。

2、如果孩子要撕纸质的书本,马上抓住她的手,温和但坚定地告诉她:“不能撕书!书本是拿来看的,不是拿来撕的。” 终于在强化了N次之后,孩子拿着书不再撕了。

三、12个月-2岁:从分心到专注

大约一岁左右,孩子开始知道书本是不能撕的了,但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让她从客厅走回房间短短的几步路,中间都可能会被别的事情吸引,看书的过程中分心再也正常不过了。

策略:

不要把孩子强抱在怀里看书,这样反而会让孩子讨厌看书。可以把书本放在她拿得到的地方,这样她想起的时候,就会拿着来翻了。

每天选一个固定的时间,自己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看起来,看到有趣的地方,惊奇地说“哇!小猪会自己穿裤子了!真棒!”这时候,孩子一般会很感兴趣地跑过来,想看看小猪穿裤子的样子。孩子逐渐就被书本的内容吸引了,会主动钻进我的怀里,让我陪她看书。

慢慢地,孩子从一开始的30秒到1分钟、2分钟,专注于书本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四、2岁以后:我有我的喜好了,你不能干涉

2岁以后,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喜好,看到不喜欢的书本,她会不愿意看。而且她喜欢或讨厌一本书本的原因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

例如,她非常喜欢《三只小猪》,是因为封面的其中一只小猪的衣服和小表哥的很像,连续几个晚上都要看。她不喜欢看《月亮,晚上好》,是因为觉得插图中月亮的脸太大了,有点吓人。

策略:

当孩子对图书开始有自己的喜好了,这时候要听听孩子的声音,喜欢的才看,不喜欢的可以放一边,等她感兴趣了再看。另外,这时候可以多陪孩子逛图书馆或者书店,让孩子随心翻阅,看到喜欢的再买下来,避免买回来了才被打入冷宫。

另外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氛围非常重要

想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氛围非常重要,可以说1岁前陪孩子读书,其实只是在为培养她的这个习惯铺路。如果孩子读书的时候,家人在旁边看电视,嘻嘻哈哈,想必孩子一定会放下书本,加入到看电视的退队伍。

2、书本不要一次买太多

书本一下买太多,孩子会不知道看哪本好,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都不好好看了,每一本都是走马观花。最好是孩子读完一本,要求看下一本的时候再买。至于一下子买太多新书,孩子会觉得书本是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可能就不会那么重视和珍惜了。

3、读书不要有很强的功利性

陪孩子读书,或者让孩子读书,不要抱着太功利的心,一定要孩子认识多少字,能流利地说出自己学到了什么。陪读更多是亲子活动,只要孩子和家长享受这个过程即可,不要像做功课一样,这样只会让孩子讨厌读书。如果孩子体会到了读书的趣味性,会缠着你陪读,你想脱身都没办法。

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孩子还小,让他独立看书也很不现实。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无论多忙,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陪娃一起看书,既是美好的亲子时光,也从小培养了娃爱看书的习惯。

喜欢《宝宝0-3岁做到“4个学会”》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4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