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

04-23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容忍宝贝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宝贝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宝贝“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宝贝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宝贝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

冷处理,让宝贝体验后果

新西兰bernny儿子2岁半,女儿半岁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bernny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老大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bernny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如果儿子耍赖,bernny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给宝贝留下尊严

日本tsukuba儿子2岁半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如果宝贝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宝贝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宝贝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但是,如果宝贝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tsukuba像大多数的日本父母一样,她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宝贝的自尊。因此,她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宝贝一些惩罚。

惩罚——养育智慧的摇篮

英国echo女儿5岁半儿子2岁

英国父母基本是爱孩子的典范。他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又绝对不溺爱孩子。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孩子一般也会比较绅士,很少在父母面前撒泼。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英国父母也会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是他们的惩罚十分耐人寻味。

echo描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女儿4岁那天,echo给她买回一只会学多种小动物叫声的特别漂亮的玩具小闹钟。小女孩对那只小闹钟爱不释手,为闹明白闹钟“肚子”里的秘密,她将闹钟拆了个稀巴烂。无法妙手回春的女儿急得大哭起来。echo平静地对女儿说:“你把闹钟弄坏了,你可以自己把它修好。如果需要帮助,你可以找妈妈。”小女孩真的动手开始“修理”小闹钟。虽然最终她没有把她的小闹钟修理好,但是整个修闹钟的过程给了她不少很特别的体验与锻炼,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让她明白了,她必须对她所有的行为负责任的道理。

惩罚教育从小做起

美国holly女儿3岁半

美国父母十分关注宝贝个性、创造性、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因此,对美国父母来说,惩罚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一般从宝贝一出生开始,父母就会考虑如何惩罚孩子以及怎样掌握惩罚的“度”的问题。当女儿几个月的时候,holly就开始对她进行惩罚教育了。

某一天,女儿咬了holly。holly对女儿说:“哦,你把妈妈咬痛了。”与此同时,holly将女儿放进她的婴儿(婴儿食品)床,并离开她一会儿以示惩罚。holly对小宝贝的惩罚总是善意的,并且她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会尽力让宝贝体会到她深厚的爱意。美国人从来不打骂孩子,因为他们认为打骂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每次女儿有比较过分的举动,holly都会以很严肃地眼神看着女儿,大多数时候,乖巧的女儿立刻就会明白妈妈的意思,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点。当然女儿也有不乖巧的时候,如果她的错误比较严重,holly会采取一些措施对女儿进行惩罚,比如取消周末女儿最喜爱的活动等等。

美国的幼儿园、学校也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他们的惩罚方式是:让犯了错误的宝贝一个人到某个角落单独呆上几分钟。当孩子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带给了自己麻烦之后,老师就会抓住时机对宝贝进行教育,让宝贝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如果宝贝过分顽劣,幼儿(幼儿食品)园或学校则会同家长联系,让家长一起参与来改造孩子。严重的甚至会请家长把孩子领回家教育好了再送回幼儿园或者学校。

惩罚有度

加拿大paul儿子2岁半

加拿大也是个不主张体罚孩子的国度。以往时常有家长因为体罚孩子而被警察带走的事情发生。不过最新的加拿大法律规定对2-12岁的孩子可以适度地进行体罚。体罚孩子的程度可重可轻,问题是这个度很难掌握。如果孩子不懂事,在幼儿园向老师告发父母打骂的话,有关部门就会立刻介入。情节严重的,父母甚至会丧失抚养权。paul的一个朋友就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毕竟已经在警察局有了案底。

paul认为惩罚孩子应该制定一个长远目标,并围绕这个长远目标来进行。首先,他会给儿子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让儿子明白自己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一旦越过这个底线,他就会受到惩罚。前不久,paul经历了一件让他十分难堪的事情。

那天他们在一家餐厅吃饭。儿子johnny一坐下就开始玩他的刀叉,并故意将刀叉扔到地上。paul不动声色从地上捡起刀叉,将刀叉放在原来的位置,并坚定地对johnny说“no”,但是johnny继续拿起刀叉往餐桌下扔,并大声而生气地喊叫起来。paul平静而坚定地将johnny手中的刀叉拿走,从椅子上站起来,抱着johnny到了外面。paul将johnny抱进自家的汽车,严肃地对johnny说:“johnnie,你把刀叉扔在地上,影响了其他人。我告诉过你不能这样做。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希望你学会服从。现在我要让你明白我说‘不’究竟什么意思。”paul在johnnie的小屁股上以适当的力度拍了五六下。受了惩罚的johnnie安静下来,并立刻明白paul并没有跟他闹着玩的意思。

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惩罚孩子,惩罚只是爱的一种手段,因此父母的惩罚一定要有度。在美国的公共场所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牌子,上面写着:“当你生气时,请数到10;当你很生气时,请数到100。”当宝贝的行为让你无法忍受,你恨不得狠狠地揍宝贝一顿时,请数到10或者数到100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自从2006年9月女儿**降临我成为一名母亲开始,至今已有六年半的时间。对于家庭、工作相对稳定的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把女儿培养成才,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事业”。从女儿呀呀学语到上幼儿园再到上小学,我不断的学习怎样做一个母亲、怎样更好的教育孩子,但是最近我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

首先,是孩子学习钢琴的问题。

女儿从小就对弹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里的玩具电子琴被她弹得特别有样。想着学习钢琴能锻炼左右手,开发大脑,对孩子是有好处的,所以我就萌发了让她学习钢琴的想法。**四岁半的时候,带她试听后孩子表现得也很积极,于是女儿就开始学习钢琴了。

从指法练习到乐理知识,我都全程陪伴、共同学习着。前期指法练习是辛苦的、枯燥的,因为家里没有钢琴,还要到钢琴班练琴。陪练老师挺严格,女儿没少挨说,甚至哭鼻子。女儿先天条件不错,学得挺快的,同年年底还在幼儿园的元旦联欢会上,与老师一起表演了四手联弹——《樱花》。

孩子坚持学习钢琴半年左右,并未表现对钢琴强烈的反感,我就给孩子买了钢琴。自从家里买了钢琴后,就不再到钢琴班练琴了,结果女儿越来越不愿意弹琴,又过了半年后发展成几乎每次练琴都哭。各种激励的方法我都用过,什么买小玩具呀、盖印章呀、出去玩呀……无所不用其极,但情况一点也没改善反而更恶化了。我也越来越不耐烦,从说到喊到推拍,脾气一次比一次发的大。一个哭,一个发脾气,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对弹钢琴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听小同学的妈妈说孩子学钢琴都有这么一个时期,特别不爱弹琴。建议让孩子先考个二级证,拿到二级证也是对她学琴的一个鼓励,激发她学习的热情。于是,我和女儿又开始了考级之旅。从10月份准备到2月份考试,近5个月的时间,孩子都在痛苦的练习之中。我的自信心,也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原来女儿在同龄学琴的孩子里,弹得算是好的。可自从买了钢琴之后,练习的不到位,明显与人家产生了差距。而且考级前,有些知识她还没学到,考级有些拔高,女儿明显落在了别人后边。再加上孩子对钢琴的逆反,练琴几乎是由哭声陪伴渡过的。甚至有段时间我都觉得真不应该让她学习钢琴,更不应该让她考级。考级前,我的能力无法辅导孩子了。于是,请陪练老师、让钢琴老师加课,一直到考级不知道花了多少钱。

今年2月23日是孩子钢琴考级的日子,我对孩子说:“宝贝,考级了紧张吗?”女儿说:“妈妈,我怕我考不过。”我说:“没事儿,如果没考过只能证明现在你还没到那个水平,以后再练习就能考过的。不管你考级的成绩如何,这段时间你练习辛苦了、努力了,妈妈就应该奖励你,考完了我们一起去做生日蛋糕吧,你不是一直想去嘛!”女儿开心的笑了。考级时,不让家长陪同。女儿随着大队进了考场,我的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考级的小朋友好多都是由老师送下楼的,但看着女儿自己从楼上走下来,我不禁感慨女儿又长大了。考级结束后,我带女儿做了蛋糕,女儿挺高兴的。3月份考级成绩发布了,女儿以良好的成绩取得了钢琴二级的证书。

现在,女儿弹琴在指法上、识谱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练琴的积极性还是不高,甚至前些时候还跟我说不想练了。有人说让孩子学习兴趣班,是家长想让孩子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愿望。其实,我在上学的时候,看着人家在班会上表演弹琴,我曾经很羡慕。刚开始让孩子学钢琴时,我只是想将来别让女儿有跟我一样羡慕别人的感受,而是让别人来羡慕她。也没想过让孩子弹得多好,只要能起到锻炼左右手、开发大脑的作用就行了。孩子练上钢琴后,我又想:干什么就应该把什么干好,有始有终。再说,两万多的钢琴都买了,也不能放着呀!

因为女儿练琴哭,老公没少跟我吵架,但我还是让女儿坚持把钢琴学下去。是不是我也正在让孩子实现我自己曾经没能实现的理想呢?这样对孩子是不是不公平?想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是不是应该放弃让她学习钢琴呢?女儿已经放弃围棋了(她曾经特别爱学围棋,是自己强烈要求参加的围棋班,后来突然有一天跟我说没兴趣了,就不学了),再放弃钢琴,是不是会让她产生遇见困难就退缩的毛病呢!我真的很纠结,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次,是孩子现在的学习问题。

去年九月,女儿成为了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的过渡还算顺利。以前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比较爱哭,我真担心上一年级时也会哭,到时候老师该多烦呀。但是,女儿表现得很好,小学生活挺适应的,还当上了小组长什么的。

教师节时,我没给老师送礼,这件事儿我一直很纠结。因为身边同事家的孩子有不少都是今年上一年级,她们都给老师送了或多或少的现金。我也想送来的,但老公没同意。因为女儿平时比较老实、听话,学习也算比较好,所以还经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事们都说,现在老师间流行一句话:谁给我送礼了我不一定能记住,但谁没给我送礼我一定记得住。虽然很庆幸,女儿的班主任似乎没有因为我没送礼而对女儿不好,但心里总是想会不会因为我没给老师送礼,而耽误了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呢?

一年级上半学期,主要是想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我没有太多的干预。期末考试时,女儿数学97分、语文93分,在班级里应该算中下的位置。我有些着急了,这学期开始每天吃过饭后,先让孩子练会钢琴,然后我什么都不干,专门陪孩子学习。孩子最近注意力没有以前那么集中,明明是她自己写的字或拼音,再碰到就不会了,就像刚才的字或拼音都是别人写的一样(这个毛病,在弹钢琴的时候也有。刚才弹得相当完美的谱子,反复时就不会了,不是这错就是那错。)这样的时候,我就特别的生气,说她几句她比我话还多;我再说她,她就哭了;看着她动不动就哭,我烦得不得了,肯定跟她大喊一通。

我知道,我这样跟孩子喊是不对的。所以,我不断的反醒自己,不停的控制自己。但女儿就是有那样一种让我生气的能力,我甚至觉得每天这样下去我肯定要生大病的。仔细想想孩子其实也挺不容易的,有时老师留的作业稍微多点,孩子要写到十点,才一年级就这么累。想我小时候多幸福,哪有这么大的压力。这学期,女儿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开学到现在几乎每次数学小考都能得100分。但是,语文的学习还是不理想,总是完不成即定的学习任务,让我特别有挫败感。这才一年级,才数学和语文两科都这样,等到科目多了可怎么办呀!是不是我这个妈妈当的太失败了!是我要求的太高还是方法太不正确了呢?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又有玩的时间,又能有好的学习成绩呢?

最近,虽然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总觉得孩子一点儿都不快乐!总想着为孩子做些什么,但又不知道怎么做。昨晚给女儿的文具盒里放了一张小纸条,写着:“宝贝,妈妈爱你!你是最棒的小孩儿!好好学习,加油呀!”不知道今天女儿会不会看见纸条?看见纸条后会不会开心?晚上会跟我说爱我吗?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学问,我还没有领略其中的奥秘。我现在还是个不称职的妈妈,要学习的还很多。希望多认识一些家长,多交流些教育孩子的经验。为了孩子的生活更快乐、心理更健康、学习更进步,一起加油,一起努力!!!

争执,是孩子必修的一门功课


争执,是孩子必修的一门功课

小朋友之间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情,妈妈不必过于紧张,要帮助宝宝培养正确的态度与处理方式。相信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争执的教训之后,宝宝会逐步适应,有所收获的。

获得心理平衡宝宝受到欺负后心里会很不舒服,立即就想讨回损失,因此动手,这是一种自卫心理。

爸爸妈妈要让宝宝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醒他不能动手打人,更不能主动去攻击别人。如果宝宝被别的孩子欺负,可以将他拉开,问问他的感受或替他说出感受,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了解他的心情。接着爸爸妈妈就要做正确的引导,比如说:“他撞了你,你很疼,那你动手打了他,他不也同样会疼吗?”

当个“小绅士”面对争执,爸爸妈妈首先应正确评估事情的性质,不要看不得宝宝受委屈、流眼泪。要让他学会处处谦让,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这样反而会让他在同伴中获取信任与好感,赢得更多的友谊。

学会主动道歉一旦发生争执、纠纷,爸爸妈妈要及时帮助宝宝调整情绪,舒缓紧张、沮丧、愤怒的心情。待他平静下来,再与他谈话,让他认识到,不管对错,只要动手就不对。比如,妈妈可以对先动手的宝宝说:“我知道你有委屈,可的确是你先把人家推倒的,这就是你的不对。去跟小朋友道个歉,好吗?你们还是好朋友。”

制止攻击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打架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行为可追溯到幼儿期。因此,对宝宝在争执中出现的攻击行为爸爸妈妈必须坚决制止。不能怂恿宝宝施以拳脚,更不能亲自出马为宝宝讨公道。

在争执中成长爸爸妈妈既不要以“好孩子不哭”,来制止宝宝委屈流泪,也不要用“坚决站在宝宝一边”来强化他的痛苦与仇恨。压制和纵容都不可取。

争执,是孩子必修的一门功课,是相互学习、相互适应、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宝宝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用豁达的心态看待争执,引导宝宝在争执中学会交往,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亲子互动一门不容忽视的课程


亲子互动一门不容忽视的课程,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的重要性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才能很好的与宝宝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今天就让小编来教会大家吧!

家庭影集。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照片制作成影集,经常翻翻,有助于宝宝增进记忆。当姥姥来电话时,不妨让宝宝一边听电话,一边看着照片上姥姥慈祥的面容。

与食物亲密接触。为宝宝准备一些小零食——青豆、面包片或苹果片,训练他的抓捏功夫,探索手眼协调能力。

丢丢捡捡。看着小家伙把东西从桌子上一样又一样地扔到地上,虽然你的头都快气炸了,可你还得坚持不懈地去捡哦,因为你的宝宝正在探索“地球引力”的奥秘呢。如果方便,你还可以给他几个乒乓球,并在他的桌子下放一个篮子,让他瞄准,发射!

试试运气。挑选几个空盒子,把一个小玩具放在其中一个盒子里,不断地掉换盒子的位置,让宝宝猜猜玩具在哪里?

越过障碍。把沙发垫、枕头或靠枕放在地板上,和宝宝一起爬过去,绕过去,看看谁更快。切记要让宝宝多赢几次,这样他才会更有积极性哦。

“走走看看”。在房间里布置一些玩具,让宝宝以不同的速度爬行,并可以不时地在一个有趣的地方停下来看一看,玩一玩。

接受挑战。宝宝长大了,他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想像力向你挑战,那就得看你是否能做得跟他一样好了。譬如发出奇怪的声音、向后爬或是啃玩具。

做鬼脸。鼓起你的腮帮子,当宝宝摸你的脸颊,你就吐气;当他拉你的耳朵,你就吐舌头;当他摸你的鼻子,你就邹眉耸鼻……不时地变换方式,让宝宝有一种新鲜感。

触摸物品。抱着宝宝在房间里到处逛逛,用他的小手触摸窗户、电话机、冰箱及电视机摁纽等,一边摸一边告诉宝宝它们的名字。

惩罚变教育孩子的艺术


一讲到惩罚孩子,许多家长就会“谈虎色变”,多数人就会想到大人大喊大叫、孩子大哭大闹的场面。其实不然,只要你能把握好惩罚的时机和方法,聪明的家长完全可以把惩罚变成教育孩子的一门艺术。

惩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家长要学会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性格、不同的环境和场合采用不同的惩罚方式。

一、从年龄方面来考虑,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惩罚方法。

1、2岁以下的孩子接近家长不想让他们接近的“禁区”时,如果家长反复对他们说“这样做不好!”,但产生不了效果,这时我们可以想方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如可以对他们说“宝贝!快过来,这个玩具可好玩了!”,从而达到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

2、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当他们犯错时,可以通过皱眉、减少买玩具、暂时隔离、语言批评等对其进行教育。

3、对于到了学龄期的孩子,当他们犯错时,则可以采用减少零用钱、写信或便条、取消他们喜欢的活动、保持沉默、打手势等方法进行教育。

二、从性格方面来考虑,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惩罚方法。

1、对淘气、外向、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对他们所采用的惩罚方法可以稍重些。

2、对胆小、内向及有某种神经质的孩子,惩罚则要多加小心,应多采用注视、打手势等动作表情或写信、留便条、沉默等方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三、从环境方面来考虑,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惩罚方法。

人多的场合,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最好采用皱眉、打手势等暗示性的表情或动作,这样做不但会使孩子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而且他们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接受家长的要求。家长当众批评、责骂孩子的做法应该坚决禁止。

四、家长对孩子实施惩罚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惩罚要及时。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对他们进行惩罚。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几天以后,再对他们进行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就会摸不着头脑,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受罚。2、要罚在明处。对孩子惩罚的时候,要讲明道理,同时必须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是因为什么而受罚,但必须要让他们明白:自己仍然是父母的好孩子,父母仍然爱他。这才是惩罚的真正用意。

3、要充分考虑孩子犯错的动机。孩子常常是因为“好心”,而办了“坏事”,因此,家长在惩罚孩子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孩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而产生不良行为的。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对他们进行惩罚,极有可能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例如,当孩子口渴时,心里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结果倒水时不小心将水洒了一地。这时如果家长在没有问明白的情况下

,就对孩子进行批评,不但冤枉了孩子,而且孩子也许以后也就不敢自己尝试做事情了。反之,如果家长冷静下来,向孩子问明情况后说:“你想自己做事情很好,但水可以少倒一些,倒半杯就不会洒了。”孩子的心情就会放松了,不仅会继续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还会非常乐意地帮你去做其他家务。因此从原则上来讲,只要孩子是因为“好心”而办了“坏事”,就要先对他们进行表扬,然后再帮他们分析做“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父母执罚时意见要一致。在某一家庭成员惩罚孩子时,其他家庭成员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不同的意见或做法,即使是正确的意见也要事后说明,否则不但会使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的教育效果相互抵消,还会令家长丧失权威。

5、对孩子要提出积极的建议。家长在惩罚孩子时

狼爸揭秘“一门培养三北大”


藤条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孩子不对,就要打,打,他们才能记住。

你是民,我是主,这就是民主。

就是封建又怎么了?

古有文官与武官。

你若选择做文官,便不许做武官。

中国狼爸:

我打得已经很科学了

有赖于一种质地坚韧、弹性极佳的藤本植物,香港商人萧百佑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跻身“成功父母”行列。备受争议的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于今年6月出版,萧百佑原本给这本书起的名字,叫《打进北大》。

受“美国虎妈”蔡美儿的启发,他自称“中国狼爸”。祖籍福建的蔡美儿,因为所写的《虎妈战歌》一书曾在美国引发大面积质疑,哪怕她并未对孩子动手,只是逼7岁的女儿连续数小时练琴,其间不允许吃饭喝水上厕所,直至深夜。

以“打”为法宝的“中国狼爸”,再次掀起对中国国产教育模式的讨论。

“一门三北大”的奥秘

2009年,萧百佑的长子萧尧和长女萧君分别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法学院录取。今年夏天,二女儿萧箫成了哥哥姐姐的校友。最小的三女儿萧冰目前正在读高二,她有古筝特长,目标是同样位于首都的中央音乐学院。

在《所以,北大兄妹》一书中,实现“一门三北大”的奥秘简单而清晰:“古人很聪明,发明出藤条,打到身上对皮肤的刺激很大,但不伤筋骨。”在快速促成孩子懂事和成长方面,萧百佑觉得藤条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狼爸”在全国各地做奢侈品生意,家境早已中产。他并没有细读过有关“虎妈”的任何报道。在被记者问到“狼爸”与“虎妈”的差别时,萧百佑以为“虎妈”只是用严苛的方式教育别人的孩子,而他教的孩子是自己的。

“她用她的方法成功了,还有更多的家长用他们的方法也成功了,包括我。每家都有不同的成功喜悦,但共性的东西肯定有,当然这个共性在别人看来,可能完全是糟粕。”

萧百佑坚定地认为,只有中国传统教育才是最正统、最优秀的教育方式。这或许也是他与“虎妈”的共识之一。当自己的教育理念被一帮朋友群起攻之时,他大声反驳道:“中国几千年的礼不可丢,父亲就要有做父亲的威信,孩子不对,就要打,打,他们才能记住。”

电影导演高希希应邀为《所以,北大兄妹》作序:“三郎(萧百佑)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典范,也是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家教的一种回归。”

对自己出书,萧百佑曾有一个想法,至少要让家长在自己领导的小孩面前做回长辈。“现在对领导的孩子都已经阿谀奉承到孙子辈了,人家的孙子对你不礼貌,你都不敢说,就为了体面,我觉得这害了下一代。”

“你是民,我是主,这就是民主”

过去十多年中,萧百佑无数次从家中的仿古花瓶里取出藤条,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孩子犯了错误,必然要打。

他的打法流派被自己总结成七条:一、初中以后少打,因为性格已经定型,但在幼儿、小学时期,定要严厉管教;二、只用藤条或鸡毛掸,伤皮肉不伤筋骨;三、只打手和小腿,身体其他部位不打;四、打前先训话,讲明错误之处再打;五、一个孩子犯错,其他孩子必须站在一旁听从教诲,看着兄弟姐妹挨打;六、打之前告诉孩子这次要打几下,让孩子自己数,不多打不少打,数错一下罚十下;七、孩子必须主动伸手挨打,不能缩手躲避,不能喊疼,缩手一下多打一下,喊疼打得更重。

孩子们当然有过反抗。萧尧曾据理力争说,现代社会要讲求民主。父亲不屑地回应:“你是民,我是主,这就是民主。”

萧百佑曾是广东省直属机关最年轻的副科长,但他不相信老师、校长和局长在奖金刺激下的“素质教育”。“很多人说我的家庭像一个封建传统思想下的家庭,就是封建又怎么了?”

他在题为《假如药家鑫、马加爵是我的孩子》的博客文章里分析:“马加爵为何成魔?父母疏于管教!不打、不骂、不理……药家鑫为何成魔?父母视其为宝贝,掌上明珠!真是捧到手上怕受风,含到嘴里怕雨淋……假如小马、小药是我的孩子,我会以巴掌告诉他们:生命比起任何东西来都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什么,哪怕是尊严,也远远比不上生命!”

“考上大学再来给我谈兴趣”

国产教育模式在萧家,就是孩子不允许自由看电视和上网,不允许随便开冰箱喝可乐,家在广州时,孩子的房间也不允许开空调。从刚会说话开始,几个孩子的必修课就是《声律启蒙》《三字经》《琵琶行》。

萧百佑不停向几个孩子灌输,考不上北大就是失败。哥哥姐姐同时被北大录取,二女儿萧箫自然有了要延续这一传统的额外压力。“所以我给你一个条件,”萧百佑在考前对她说,“考不上爸爸不批评你,但是你必须重考。”

孩子们上学后,与同学的交往一直被严格限行。为杜绝被同龄的孩子带坏,萧家子弟想去同学家串门,必须先提交一份格式完整的申请书,列明去哪位同学家,这位同学在班级担任的职务,学习成绩如何;同行的同学有哪几个,都在班上担任什么职务,学习成绩如何;大概要待多久,何时可以回来;同学家长的姓名和电话。最后,申请书还必须由班主任签字。孩子们当然不好意思为了找个同学还去见老师,申请书大都断于签字环节。

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这是萧百佑众多不近人情的坚持之一。因各种原因,萧家搬迁过五次,每次转学、搬家后,萧尧与之前的同学便完全失去联络,他的小学同学如今一个也联系不上。在萧百佑看来,以前的同学既然已经不“同学”了,又有什么可交流。从小到大,萧尧只在学校参加过两次春游,对如此严格的社交控制,萧百佑认为,这“为孩子们在同学圈中圈起了一个最纯洁、最安全的环境”。

任何课外活动在萧家都被禁止。小学时代的萧尧曾沉迷于植物研究,家里阳台上摆满他种植的各类花草。但在一次幅度不大的考试成绩下降后,萧百佑命令儿子把全部植物扔进垃圾桶。为此,萧尧与父亲发生了少有的争执。萧百佑拿着藤条对儿子喝道:“我本来不想管你,但是你太不争气,有兴趣可以,考上大学再来给我谈兴趣!”

打完儿子,萧百佑又布置了十遍《滕王阁序》的抄写。回忆这段往事,萧尧说,自己对植物的兴趣,如今也只限于帮妈妈种些葱姜蒜了。

萧家四兄妹一直不被允许参加校内的比赛活动,被同学誉为“三分王子”的萧尧也不能随心所欲去打篮球。父亲对他说:“古有文官与武官,你若选择做文官,便不许做武官。”

在孩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萧百佑也不给一分零花钱,因为有了零花钱便会有新鲜好玩的东西,对学习也就越发没有兴趣。

因为父亲的“暴政”,萧尧曾经想过离家出走,却始终下不了决心。没有钱,没有朋友,他想,能走去哪?

“我打得已经很科学了”

萧百佑把自己塞进一条背带裤,或者一件唐装,短发直立。即便笑容可掬地面对记者,也不免让人遐想其手执藤条怒发冲冠的模样。他的妻子虽然对丈夫这套教育方式不完全赞同,但看见孩子的学业进步,也就无条件支持了。

她会在孩子被打出伤痕之后,为他们上药。外涂的万花油,4个孩子有时候轮着用,有时候一起用。

萧百佑对孩子的惩罚没有上限,因为“错误没有上限一说”。有一次他打完小女儿萧冰,萧冰的姑妈边哭边给侄女洗澡。因为要练琴,萧冰只能被打腿,上面全是血印。“姑妈你别数了。”萧冰冷静地说,“28下。”

“这证明我在打她的时候,她头脑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是错的,应该受罚。”萧百佑对女儿的表现充分认可。

“虎妈”已经让西方人开始考虑借鉴中国式方法教育子女,美国《时代周刊》在对她的封面报道中写道:“我们可以继续在她书中的一些恼人细节上纠缠不清 (比如她是不是真的威胁说要烧掉女儿的填充玩具),也可以利用她的总体观点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勤劳、坚毅、不容借口,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这都是成功秘诀。”

“狼爸”萧百佑更想效法的是自己的双亲。他的爸爸是国民党时期的宪兵队长,在家中极具权威。母亲则不说道理地打自己的儿子,每天两顿以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物质一穷二白,精神则完全疯狂,母亲对我有暴打的成分,她又不认字,但却把我教正了。”萧百佑说,“她打我和我现在打孩子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对孩子的爱。”

当记者问,“你的孩子以后也会像你一样打他们的孩子么?”萧百佑说:“我建议是这样。3个女儿打不打我不知道,因为女儿不能做主,要看她们先生。儿子应该会打,因为我觉得他有男子汉的气质,他说愿意把小孩交给我教,那证明他认同打,所以我估计他也会打。但是我希望他比我打得更加科学,比如在工具上啊,打的部位上啊,虽然我打得已经很科学了。”

见不到孩子,孩子再优秀也不快乐

萧百佑的孩子都有香港身份,他却不赞成将孩子送去香港读书。

“香港有香港的教育模式,我认为中国人的孩子还是在中国内地接受教育好。我更反对的是把小孩送出国外,尤其小学初中就送出去,孩子最需要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家庭。现在出国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也不排除其中会有很成功的,但我认为起码父母不快乐,见不到孩子,孩子再优秀也没用。”萧百佑认为,“内地的教育还是有一个很好的体系的,只不过这几年大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打烂了一些好传统。”

当被问及“还是有很多家长不打孩子,也培养成才了”时,萧百佑说:“没问题,如果他的家庭是书香门第,他爸爸是钱钟书那有什么问题。要么他爸爸是个省委书记,那也没问题。家庭背景又好,学习又争气的孩子凤毛麟角,现在最多的是‘李刚的儿子’。”

喜欢《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