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着孩子留住春天的美好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的春天教案 04-23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孩子们发现了春天的秘密,发现了春天动植物、天气以及人们的变化,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漫步在初春的季节里,虽然夹杂着冬季的寒意思,但是心情难免会有几分春意盎然,偶尔也会有几分惆怅不已。

春天,到处都写着动情的童话;春天来了,人们心里都有了生机,个个可以还童,这是上苍的恩赐,而我就是生活在“童真”王国里的使者;春天是一年的童年,就连气候也像少年那样不稳定,乍暖乍寒,才晴又雨。

春天是亲近大自然的最美时节,浪漫的樱花,金色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带着孩子融入自然,享受春天的美感。

墨妍小朋友也按捺不住兴奋之情,“妈妈,天气真好呀,我们出去玩吧,我们去放风筝吧。”“好呀。要不我们去东钱湖水上乐园看郁金香吧。”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让人如同行在画中,墨妍小朋友争当小摄影师,给这片美丽的花海留下回忆。春天可以用很多优美的词汇来形容,如万紫千红,春暖花开,百花盛开,鸟语花香……引导孩子们来说一说,聊一聊,帮助他们积累词汇。

春天是长身体的季节,墨妍小朋友说了,“我们要多吃水果蔬菜,还有肉和鱼,还要多睡觉,才能长高……”是啊,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墨妍小朋友早睡晚起,“春眠不觉晓”就是这样吧。M.yjS21.COM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要做的事情很多,然而春天又是那样的短暂,想要留住春天的美好景物,那就领着孩子,端起相机,带上画板,赶紧出发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把和蔼可亲的美好形象留给孩子


记得去年刚接小班时,我朋友得了甲亢病。由于甲亢病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动不动就对周围的人发脾气。又赶上他的父母双双住院,这一切搅得我和朋友心情非常烦躁。于是在无意中便把这种不良情绪带到班上来了。班上来了一个叫文文的小女孩,特别爱哭,而且哭起来没完没了。我终于对文文失去了耐心,几次简单粗暴的方法,虽然一时制止了文文的哭闹,然而过后文文哭得更厉害了,后来干脆不上幼儿园了。那一段,正赶上我亲人病重,需要我请假陪床。一个月后上班,我发现一些孩子已渡过人园关,情绪开始趋向稳定。让我惊喜的是,文文抱着个大娃娃跟着妈妈走向班里。看着不再哭闹的文文,我很高兴。可是她一看见我就马上扯着妈妈的衣襟开始哭闹着要回家。我问她为什么?她只是哭,班上别的老师边哄边问她原因时,她委曲地说:“我不要张老师来我们班。”一边哭一边用惊恐的眼神看着我、躲着我。看着文文惊恐的眼神和那委曲的表情,想起了从前多少哭闹不止的孩子,在我的亲切关爱和拥抱中顺利渡过人园关的往事,我感到无比惭愧,我决心改变我在文文心中的印象。我先对文文家进行家访。开始几次文文看见我就躲起来。我给她买了大熊猫、大娃娃和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和小食品。我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给大熊猫和娃娃讲着故事,又把文文邻居家的小朋友也请来一起听我讲故事,还跟它们做着游戏。由于故事情节对文文的吸引,她开始把门拉开一条小缝。几次以后,她的门缝越拉越大,后来门全打开了。

教育随笔:带领孩子走入春天的童话


春天终于在温暖的阳光及柳树的嫩芽中露出了羞涩的脸庞。我们徜徉在春的美好温馨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这不,午餐结束后我带着我们班的孩子一起出来感受春天多美好。还没有等我开口,一些性急的孩子们就喊起来了“老师,快看那里有紫色的小花。”看着孩子们因为自己的发现欢呼雀跃的时候,我连忙问他们:“你们看看我们的种植园还有些什么变化吗?”。孩子们四散开来,纷纷去寻找起来。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找到了许多的不同,青菜叶开花啦!包菜也开花啦!还长出了许多嫩嫩的小草。

我请孩子们聚拢到我身边,问他们为什么种植园里和以前不一样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着他们的观点。有的说因为他们长大了就开花了,还有的孩子们说因为阿姨发现种植园都没有好看的花新种上去的等等。听着孩子们童稚的猜测,我告诉他们:“因为有一个叫春天的魔法师来过了,他在他走过的每个地方都洒下了绿色的神奇的魔法,所以小花开了,小草也长出来了。”也许我的叙述有些天马行空,但看着孩子们一脸的不可思议,享受着春天午后温暖的阳光,我突然觉得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后来的后来,我请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的时候,找找看这个神奇的魔法师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变化。让孩子们在不停的发现中去感受春天,享受春天。

保住孩子的“面子”


小志小朋友是我班一个性独特的孩子,他上课歪着坐,老师请他坐好,他从来不领情,有时干脆一个人坐一排。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常常是束手无策。

一天听故事,他又一人坐一排,身体向后,头靠在椅背上。旁边的小朋友争着告老师:“老师,小志不认真听故事!”“老师,小志不坐好,他歪着坐。”我一反往常的做法,对大家说:“聪明的孩子都爱听故事,靠在椅背上是因为他身体不舒服,不过小志很坚强,休息一会就好了,老师相信他是最棒的!”一会儿,小志就转过身来继续听故事了。

以后,断断续续又有几次,当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我总能“设身处地”的帮他找“理由”,这种间接的教育方式,他特别容易接受。在他的身上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有了错,当众指出小朋友的错误之处会使孩子脾气更倔,产生逆反心理,如果设身处地的揣摩孩子的心理状态、婉转的告诉孩子怎样做,其实,多数孩子犯错自己心里明白,这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如果我们能找一个很好的“台阶”让他们下,保住孩子的“面子”,孩子就能感受到妈妈的关爱,拉近师幼距离,作为教师应该从多方面了解孩子,找到教育孩子的更好渠道。

孩子眼中的春天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班的宝贝们似乎也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四处寻找春天。于是我们一起来到了美丽的农家小院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孩子们在尽情分享着阳光给予的快乐、春天给予的美

丽时,我微笑的看着大家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孩子们回答着“那么你们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听到我的提问,孩子们都在仔细的在脑海中编织着各色各样的春天。

豆豆第一个回答说:“我眼中的春天是美丽的,我看到柳树,草地都变绿了,花儿都开了,美丽极了”我听了点了点头。奇奇第二个回答:“我眼中的春天是温暖的,看!我们大家都脱去了厚厚的衣服,穿上了鲜艳的春装,多好看!”

接着宥宥也站起来说:“我眼中的春天是香香的,到处飘着花儿的香味,连小草、泥土都散发着

淡淡的清香;我眼中的春天还是湿润的,昨天毛毛的雨飘落下来,把大地都湿润了~”

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我高兴的说:

“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眼中的春天是什么吗?你们的笑脸就是我

的春天”此时孩子们的张张笑脸犹如朵朵盛开的花儿。

孩子们都是顶着光环的天使


星期五下午午睡时突然肚子有点疼,我想忍一忍,等会儿就好了。可是肚子越来越疼,这时起床的音乐响起了。我让孩子自己起床穿衣服,而我疼的趴在了桌子上。这时聪聪走过来说:“老师,你肚子疼吗?”,我“恩”了一声。他就回到自己床上很快的穿好了衣服,以前他总是“耍赖”,不肯自己穿衣。

吃小点心的时候,一些吃的快的孩子,吃完后都围在我身边问我“怎么了?”聪聪马上说:“老师肚子疼,你们轻一点。”孩子们听后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朱一帆跑到我身边在我脸上亲了一下说:“还疼吗?”我被他的举动逗笑了,孩子看到我的笑,一下子跑上来七、八个孩子都争着要亲我。孩子们都是顶着光环的天使,用他们的方式给我安慰、给我鼓励。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那是我们“小瞧”了他们。其实孩子的观察是很敏锐的,他们能在你的动作中发现很多的秘密,就像聪聪从我捂着肚子的动作就知道我肚子疼。而我们有时总抱怨说孩子不懂事,但是孩子们却能用自己的方式安慰生病的老师。孩子们虽然小,不会用言语安慰别人,但他们的表达方式更直接。

听孩子们讲着美丽的梦境


上午一入园,梓涵就兴冲冲的跑到我面前,拽着我的衣角,上气不接下气的说:“老师,你先别忙,我告诉你件事”。

还没等我表态,她就急不可耐地趴在我耳朵上嘀咕开了:“老师,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和你在一起,我们都长着蝉羽似的美丽翅膀,共同在蓝天上飞翔,我们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过菜博会,我高兴极了,最后竟笑醒了……”,不经意间,这时我的旁边已经围拢来许多小朋友,大家争先恐后地说起了自己的梦:没妈的孩子志翔说:“我梦到老师亲我了,老师的吻好甜啊,在梦里我还喊妈妈了呢,说着说着,语速竟慢了下来,眼角似乎也有些许晶莹闪烁”,活泼的紫薇说:“我梦到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尽情跳舞,妈妈说昨晚我睡觉很不老实,她给我盖了好几遍被子,早上起来见我时还是身子光光,睡在了被子外面”他的话把大家逗得开心大笑……

我认真地听孩子们讲着美丽的梦境,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每天和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他们带给我太多的感动和惊喜,使我平凡的生活里多了许多的亮色,其实在我的心里,班里的每个孩子也早已融进我的生命,他们的喜怒哀乐时时牵动着我的心,今天,就在此时此刻,我真想大声告诉孩子们:“亲爱的孩子们,老师每个甜美的梦里也都有你们的幸福身影,因为你们是老师的骄傲,是老师的自豪,在我的心里,你们每一个孩子,都像一片片娇嫩的树叶,每一片叶子都晶莹剔透,绿意盎然,每一天都尽情伸展着身姿,每时都带给我快乐和惊喜”。

给孩子留一片想象的天空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给孩子留一片想象的天空”!

“孩子们都是艺术家。

”这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画之美发出的由衷感叹!是对无规无距的儿童画的质朴原始之美这一真谛的真实表达。

孩子的想法是最原始的,他们没有太多格式的限制,也没有技法的约束,他们就是画自己所想,画自己所见,对他们而言,画画没有目的,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语言的延伸。

当他们对世界有了认识的那一刻,他们就开始了绘画:一些线条、一些不规则的形状、一些莫名的符号等等。

那是他们自己的语言——一种被称作涂鸦的语言。

对小小孩们的涂鸦,我们往往可以接受和认可,即使他们根本看不懂那些作品,也会认可那时在画画,并欣慰与孩子们那些天真的表达。

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人们的这种认可往往发生改变:人们往往开始用对待成人绘画的眼光去衡量孩子们的“作品”,往往只看画面是不是漂亮,形象是不是准确,而对于画画中表达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往往会忽视。

其实,画画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是训练孩子们去想象、去表现、去获得创作的能力,而非锤炼他们纯熟的绘画技法。

记得有一次发生的事永记我心:“看你画的什么呀,又是你瞎画的吧?你怎么不把老师教的画给妈妈看呢?”(因为她看见旁边的图画画的比较好)上次上课时,鹏鹏小朋友的妈妈到教室里来接她,他兴奋的指着自己的画给妈妈看,妈妈却说:“你画的什么呀?一点儿也不象。

”妈妈板着面孔指责他,我看见鹏鹏本来兴奋的小脸一下子冷了下来,妈妈的话像一盆冷水泼向了她,他噘起了小嘴。

我立刻走过去问清原因。

原来,妈妈看到孩子的画上除了太阳、房子、大树和小草外,还画了许多乱糟糟的图案。

妈妈看了就不高兴地指责了她。

我看看鹏鹏紧张的小脸,我连忙拉着鹏鹏的手说:“鹏鹏还真聪明,刚才画画时告诉我说画了好多奥特曼和怪兽,老师还请鹏鹏把自己画的奥特曼是怎样打败怪兽的讲给其他小朋友听了呢!鹏鹏讲得可好了,是不是?”“对!”鹏鹏得意地说。

接着,我和鹏鹏妈妈谈了一会儿,告诉她按老师的意愿画画固然好,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但若孩子能画出自己的所想所见则更有意义,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得以发挥。

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要抓住孩子们创造契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我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于忽视孩子创造性的培养。

不少教师在教育中重视了孩子依样画葫芦,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记忆现成的知识而不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创造,甚至有的教师和家长在孩子尝试创造时,总不停的纠正他们:“噢,这看起来不象汽车,我教你画吧。

”或者是“蝴蝶怎么会说话呀,又在胡思乱想了”等等,这些批评只会带来相反效果,令孩子们觉得他不能把一件事做好,自己想的都是错的,慢慢地便会怀疑自己能力不足,便不愿创造什么了。

这种缺乏自信的感觉,会造成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只有成人具有积极的创造性的自信,而孩子是没有创造精神的,这样,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在童年时代便被一些没有鼓励的批评抹杀了。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支持儿童富有个性、创造性的表达。

在评价儿童的艺术表现和作品时,应接纳和肯定儿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激发和保护儿童的表现欲与自信心,避免对儿童的艺术作品予以否定,限制或干涉。

孩子的画稚拙、纯真而富有情趣,在他们的画里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生命。

我们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行为,创造条件让孩子动手动脑,丰富孩子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提供给孩子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创造中得到创造的快乐成果。

关于“给孩子留一片想象的天空”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我的孩子成长着


镜头一:苏瑞是班里一位性格内向、话语不多的孩子。一直以来,她给人的感觉总是安安静静的,因为经常生病的缘故,苏瑞的出勤率并不高,又加之她很乖巧听话,所以对她的关注并不太多。早上来幼儿园,苏瑞会闹点情绪,因为在家休息的时间太长,乍一来总会出现哭闹的状况;喝水的时间,苏瑞总会是最后一个喝完进教室,因为在来幼儿园之前她是不喝水只喝奶的,这对她来说无疑是很苦恼的事情;每次用餐,小朋友们已经全部吃完各玩各的,她还在继续······一天中,苏瑞不管干什么,节奏总是慢慢的,表情一直也是皱着眉头,像有什么心事一样。而我,总是忙着干这干那,似乎也忽略了对她的关心。这天的看书时间,孩子们有序的看着、讲着,我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苏瑞跟旁边的小朋友尽情地说着自己看到的故事,时不时还比划着什么,那神情甚是投入和自然,俨然不像平时的她。我走近继续关注,她依然沉浸在其中,站起来跳着、舞着,还会摆出一个像样的POSS,动作是那样的。原来,苏瑞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啊~~~慢慢的,我开始一步步走近她······喝水的时间,带领孩子们一起给她鼓劲加油,告诉她喝水的好处,苏瑞杯里的水一会儿不见了;吃饭的时候,鼓励她自己动手,几个吃饭香香的小伙伴跟她在一起,看着她也很有食欲的样子奥;上课的时候,苏瑞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主动回答问题,说的蛮有道理的,不再是唯唯诺诺、往后缩的样子······早上入园的时间,苏瑞高兴地说了一声:“老师好!”看到孩子露出甜甜的笑容,我满心欢喜!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注,多一点关爱,孩子回报给我们的必定是满满的爱与笑!镜头二:辰灏是学期初从外地幼儿园转到我们班的孩子。乍见到辰灏,我的眼前一亮,机灵、帅气的小伙子,让我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喜爱。接下来,与辰灏更多的接触,让我发现辰灏身上更多的是顽皮、淘气和故意捣乱。课堂上,孩子们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看着,辰灏在悄悄的“鼓动”着旁边的小朋友,准备跟他一起“造反”;课下,辰灏抬腿就跑,惹得小朋友避他都来不及;游戏中,每次的规则和指令他都不会听,甚至会故意把游戏要用的圆圈和直线弄乱,让游戏无法进行······午睡时刻,孩子们在安静的睡着,辰灏一直兴奋的睁着眼睛,班里老师也在一直关注着这个“小精神”。待老师跟一个孩子如厕回来,突然发现辰灏不见了,找遍整个校园和楼层,仍然不见辰灏的影子,我们再在想下一步该怎么办时,床上的子杰看着床底说:“老师,国辰灏在床底下。”待老师从床底拉出辰灏时,心里是又气又喜,才发现自己的腿脚已被刚才的紧张挪移不动。此时,我觉得:是应该好好观察和分析一下他啦!此后的日子里,面对辰灏—我的眼神会经常流露出鼓励和欣赏。慢慢的,我发现:课堂上的他,会有惊人的记忆力,还会有不同凡响的答案和结论;喝水时,辰灏会经常帮助那些接水困难的同伴,蛮有爱心的样子;游戏中,他会机灵的领会各种规则,并能指出同伴在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辰灏变“好”啦!只因为我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欣赏,只因为我的心底多了一丝爱,只因为我想到更多的是:孩子!镜头三: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每天,细数着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很是欣慰!子硕和龙宵是班里一对性格差异比较大的孩子。子硕内向、孤单,龙宵外向、豁达,可以算得上是班里的活宝,可就是这对活宝,每天都会给老师们带来更多的烦恼和苦闷。子硕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很积极,无论老师用怎样的语言和行为调动他,他都无动于衷,不肯说出自己的想法。课下的他却是无比疯狂,满屋子乱跑,还会时不时抓弄小朋友一番;龙宵俨然一副大少爷的状态,不管老师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对待他,他都会无所谓的样子,“龙宵这样了”“龙宵那样了”,关于龙宵的告状声一天都不会停歇。我们用尽无数方法,却总是见效甚小。这天孩子们喝完奶,子硕又在闲晃,我便让他去把奶桶的水倒掉,子硕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子硕在我的指导下,完成了各种任务,成为大家心中的“小小能干手”。在大家有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大家。慢慢的,我发现:子硕是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渐渐成为爱学习、守纪律的孩子。讨论“春天”的课堂上,龙宵的发言积极、准确、有创意,博得了大家的掌声。美工活动中,龙宵的画极富想象性,并且能够用语言将其介绍一番,很有大家风范的样子。龙宵还是很讨人喜欢的啊!慢慢的,他不再乱跑乱闹,和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孩子们能够改变,源于老师和大家对他的看法和态度。“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认可孩子的每一点。我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一颗亮丽的新星!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