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妈妈美国育儿的“痛苦”经历

04-23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移民妈妈美国育儿的“痛苦”经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多年前,蔡真妮移居到了北美,那时,儿子小州7岁。后来她又生了女儿凯莉、儿子三猪。现在,他们一家住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仨孩子分别上高中、小学和幼儿园。

蔡真妮大学念的是师范,在国内当过老师,教育孩子有自己一套想法。但到美国生活后,异质文化的冲击,使她的育儿方法不得不改变,先前习以为常的手段,被硬生生地拧了过来。

经历过用国外方式管教孩子的“痛苦”后,蔡真妮真切地领悟到了中美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咱们拿孩子当“物”,他们把孩子当“人”

出于职业习惯和当妈的责任,来到国外,蔡真妮特别留心人家是怎么管教孩子的,通过点滴生活小事,细细地品味观察着。

“老外当父母的,特别尊重孩子,跟小孩说话,父母都要蹲下来,平视孩子。他们把孩子看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人,从小就让孩子自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到人家做客,主人拿东西给小孩吃。这时,一般中国孩子都要看父母的眼色行事,等爸妈发话才敢动手。老外的父母绝对不表态,拿不拿,吃不吃,是孩子的事,你自己决定好了。

“看他们给小婴儿换尿布,妈妈嘴里会唠唠叨叨的:宝贝,我要给你换尿布了,可能你会有些凉呵,没关系,马上就好。咱们会觉得,小婴孩能听懂啥呀!可人家从孩子很小时起,无论对孩子做什么事,会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父母总是平等地对待孩子。”

在美国这些年,蔡真妮说她没见过一个老外的小孩是大人追着喂饭的,都是自己吃。几个月能抱住奶瓶时,就自己抱奶瓶喝,等到一岁左右,大人给系个大饭兜,小孩就用自己的一套小盘小碗,坐在小孩吃饭的特制椅上,用手抓着吃,抹得到处都是。

“我家老大生在国内,老二从小是姥姥带的,吃饭那叫费劲儿,都是追着喂的。等到三猪时,我自己带得可轻松了。说了你可能都不信,我家三猪现在3岁半,饿了,能自己烤面包、抹果酱吃,拉开冰箱自己倒牛奶喝。凯莉9岁,早餐都是自己弄,吃完了上学去。老大更不用说,从高中开始我就没给他做过早饭,而且到了周末,他还会为全家人做顿早餐呢。老外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像咱们,只要孩子学习好,生活上的事老妈全包了。”

有了三猪后,蔡真妮参加了当地的“妈妈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有五六十人,全是在家带孩子的母亲,每周活动一次。大家聚在一块,分享育儿心得,带着孩子一起玩。跟这些美国妈妈比,蔡真妮感觉美国妈妈对孩子更放手。

“咱们见孩子摔了,会赶紧扶起来,她们不。两岁小孩摔趴了,妈妈顶多看一眼,该干嘛干嘛。像我女儿小时候跌倒,姥姥不仅要去扶,还要哄着,什么东西磕绊的,还得打那东西几下。这样其实会让孩子有一种心理,不管出了什么错,都怨别人,是别人的责任。老外不这样,你摔跤了,那是你自己不小心,是你的责任。摔痛了吧,下回该知道注意了。”

在“妈妈俱乐部”里,蔡真妮不断地进行比较,自我调整,有意识地接受美国好的育儿观念。她说跟这边华人妈妈比,觉得自己做得不错,但与美国妈妈比,还差得挺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幸福并痛苦着


育儿心得:幸福并痛苦着

有人说:养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养育儿子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啊!孩子,带给我们不仅仅是欢笑,也有痛苦。痛苦就来源于是孩子的坏习惯,以及作为家长与坏习惯斗争中感受到的挫折。好好,这两天不断地给我们这种即幸福又痛苦的体验。

周五晚放学后,我在班上忙着,好好在办公室里干什么呢?我理不到,作业做不成,只能得到下班之后再去做了,因为作业需要父母读题目。中间抽了个空,我溜上办公室看了下:只见好好正俯在柏老师的办公桌前写着作业,走过去看看,原来柏老师正在给好好读题目了。

怎么回事?通过柏老师和赵老师的叙述,我明白了:好好吃过零食后,柏老师问起作业的事,听好好说清了原因,于是就提出帮好好读题目,好好也同意了。

柏老师还告诉我:“好好表现不错啊!题目读好了,就能迅速地写下来,反应挺快的。”

后来,赵老师也走到班上告诉我:“好好脑袋瓜转得挺快的,题目一读完,他就能把正确地答案写下来。厉害!”

听着这两个人的夸奖,作为老妈,无比的幸福!养育如此儿子,值得高兴!

下班了,我们一家到奶奶家吃晚饭。晚饭还没有好,好好玩了一会儿,也许是感到无聊,于是拿起语文书在奶奶的门口自己读了起来!

读什么?我走过去看了看,是汉语拼音的复习部分,再一听,好好基本上都会读了,只剩下一个“yuan”不能正确地朗读,于是我提醒了几遍。就这样读着读着,最后,在我们的提醒下,才收起了书包吃晚饭来了。

有幸福就有痛苦,痛苦的事就是吃饭问题了。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在家里时一日三餐又成问题了,不是吃一点点,就是特别慢。虽然上过扬州,虽然扬州的医生的话在耳边:“把碗放在那边,别管他。”可是我能不管吗?

能不管吗?怎么办?思索中……

美国幼儿园上美术课经历


美国幼儿园上美术课经历

女儿正在美国加州的一所幼儿园上学前班。从她3岁进幼儿园开始到现在,几乎两年的美术课上,我都去担任美术助教。在国内的时候,我曾经在高校学前教育系担任美术教师,所以亲历美国幼儿园的美术课,感受颇多,姑且记下,给国内的同行和家长一点小小的借鉴。

"小画家加小音乐家"

第三堂课:音乐画

记得有一天,我5岁的大女儿从幼儿园回家,嘴里念念有词,用她稚嫩的声音在唱一首怪怪的歌,我留心听了听歌词,不是小孩的歌,就问:"宝贝,你唱的是什么歌啊?"女儿说:"是LadyGaga。"我心想,什么怪名字?但假装知道地说:"啊,原来是LadyGaga啊,你们老师教的?"女儿眼睛一亮说:"老师没教,是老师在我们画画时放的音乐。"说完就蹦蹦跳跳地跑开了。小家伙的高兴样儿让我顿时满心好奇,撇下炒菜锅一个箭步蹿到电脑前,去Google查询LadyGaga。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是个脸上红黄绿蓝、打扮得前卫十足的女子。

还有一次,听孩子说起JustinBieber,我根本不知道JustinBieber是什么人。女儿说:"他就会唱baby,baby,baby,Oh。"似乎一副很讨厌的样子。我说:"又是你们画画时老师放的音乐吧?"女儿点点头。我心想,这美国老师搞的什么把戏,老是让孩子画画时一心二用。

终于在一次担任美术助教时,我亲身经历了,美术原来确实可以和音乐很好地结合起来。

举例:音乐画课堂实录

老师这天选了两首歌和一首轻音乐。第一首是TaylorSwift的《Fifteen》,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第二首是黑人歌星TaioCruz的《Dynamite》,这首歌动感十足,朗朗上口,劲歌热舞,风靡全美。第三首是鬼节(万圣节)的音乐,听起来有点恐怖。老师首先将这两首歌和一首音乐在录音机里播放了一遍。

结束后,老师说会重新播放一遍,并且提醒小朋友说:“大家仔细听好,体会一下这三首歌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老师再次播放音乐,所有的小朋友都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甚至眯起眼睛,教室里安静极了。播放到《Dynamite》时,有的小朋友情不自禁地开始扭腰摆臀,有的还打起响指。当鬼节的音乐响起时,小朋友又变了一副样子,有的小家伙故意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捂起耳朵。

音乐结束后,小朋友们一个个都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就在这时,老师在每个人的桌上放了3张纸、一些彩色铅笔和油画棒。

老师说:“刚才大家都听得那么起劲,现在请大家把你听到的三段音乐或者你的感觉画下来,一张纸画一首音乐。”

老师话音刚落,小朋友们迅速拿起笔“奋笔疾书”:有的落笔潦草、狂放,有的则慢吞吞、中规中矩;有的线条是弹簧状的,有的是交叉状的;有的用蓝色表现宁静,用黑色表示恐怖……笔触、线条、色彩表达之准确与深刻,连我这个职业画家也自叹不如。

看了小朋友的表现,我只有赞叹的份了!原来在美国学校还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绘画活动--音乐画。

音乐画有两种,一种就是把听一段音乐的感受用抽象绘画的表现形式画下来;还有一种就是小朋友在画画或者做手工时,老师播放背景音乐来营造气氛。老师播放的背景音乐不光有当今优秀的流行音乐,还有古典名曲,不光有儿童歌曲,还有民间音乐。为什么要进行音乐画?为什么要把这两种基于完全不同的感觉通道生发出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这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音乐与美术都是艺术,但分属不同的领域,似乎没什么交集,但其实两者是融会贯通的。众所周知,达?芬奇是位同时精通绘画与音乐的艺术家,他认为音乐虽然是听觉艺术,但它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与绘画都有节奏;音乐与绘画同样有比例关系;音乐与绘画的美感完全建立在各自部分之间的相互渗透。他的见解得到众多艺术家的认同。

把音乐引进美术课的教学中,不仅能活跃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有的老师在教学生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寻找绘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影响下,学生们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错综复杂的闪烁不定的小色块,形象地表达出了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就可以变成形象的视觉符号了。

音乐是给人听的,但是小朋友也许就可以在优美的旋律中看到一幅幅动人的图画。音乐画能让小朋友对艺术的理解升华到更高的一步。

美国育儿的12条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12、4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美国家庭育儿的常见做法


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

2、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3、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4、让孩子在看到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

5、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他费用。

6、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

7、大人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

8、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自己挣钱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找工作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说你无能。

9、在用钱上,即使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对自己也很“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无论是一起进公园或到舞厅,还是在餐馆用餐,一切费用都是“AA制”。

10、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美国人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这会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真正的幸福来自自身的努力。企业家如果觉得自己的子女不争气、不成材时,他们宁肯花钱去雇佣一个有才干的经理来经营他们的事业。

美国父母是怎样育儿的?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保护人和抚养者,更是活生生可以效仿的榜样,我来看看美国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不作批评

在美国时,常有小孩子被父母带来我家玩儿。“你们的地毯和家具真漂亮!”“我喜欢你的热情!”这些出自小孩子嘴里的赞美话常叫我惊奇。

如果你不慎在某一场合穿了一件不合时宜的衣服,熟络的中国同胞往往会当面提醒或批评一番,要么就是背后议论一番。而美国人就不会大惊小怪多管闲事地评说你,毕竟穿衣戴帽是个人的自由。非要说什么的话,那也一定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呀!”等类似赞美的话。一般情况下,美国人决不当面批评人家。多说几句好话又不破费钱财,说者听者都高兴,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潜移默化地传教给了孩子,不仅仅是对外人的赞赏,孩子还经常将赞美回馈给家中的亲属:“妈妈,你真行!”“外公,我要长成像你一样健康!”听着天真幼童的表扬,会不会觉得很受用呢?

平凡小名

我去美国友人家中作客,就亲耳听到她叫自己的3岁小儿子“皮特”。小皮特也只叫我的名字,直呼他外公为“尼克斯”,没有“阿姨”、“外公”这样的后缀。

另外,美国人既使给孩子起小名,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刻意或者甜腻,那些幼儿的乳名平凡普通,美国父母可不愿让孩子因为名字由宠生娇。这样的小事上体现出美国孩子在社交上的自信和随意,明显地比中国孩子扭捏认生的神态要大胆开朗,为日后出入社会和人际交往奠定人人平等的素质。

真正平等

邻居家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一次他正在院中开玩具汽车玩儿,父亲从室内推门出来,问他是否使用了安全带?驾驶执照怎么没有带?无照驾驶时警察会怎样等等,一五一十头头是道。若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那么小的孩子能懂什么,何必为此费口舌。但美国的爸爸妈妈不这样认为,他们会告诉你虽然大人孩子年龄上有差别,可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鼓励参与

有一次小男孩的玩具车出了问题,父亲不但自己在院中替他修理,还叫来孩子一起动手参与,忙前忙后;孩子还一边忙一边问,父亲认真地回答着问题,俨然平等的对待着一位同龄的朋友。玩具车修好后,父亲轻轻拍了拍小家伙的头,伸着拇指说了句什么,小家伙也友好的挥着手掌。后来我留意到,父亲在给园子除草、修剪等家务劳动中,总会叫上孩子在一起干,演绎着一幅幅其乐融融的亲情图画。

不许犯规

中国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原则不可谓不严格,但是在实际施行中却又常常因自己的原因带头破坏了已经订立的规矩,比如孩子的睡觉问题。美国家庭中,都订立有孩子入寝的时间,时间一到,大人就会提醒孩子该去睡觉了。孩子逐渐地自觉养成习惯向家人道晚安,不管大人还在进行什么活动。

中国的父母定好的规矩往往在逢年过节、有客来访、某些情况下容忍孩子违背。“今天爷爷奶奶来看你,不用早去睡觉。来唱个儿歌,让爷爷奶奶高兴高兴!”“难得大过节的,不用那么早睡,来看我们打牌。”不但暗示孩子规矩是可以破坏的,而且大人也在身体力行地打破这个规矩。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保护人和抚养者,更是活生生可以效仿的榜样。美国的家长都十分注重自己以身作则的形象,拿出很多的时间陪孩子游戏,并在生活实事中耐心引导教育孩子。

看看美国家庭是怎么育儿的?


宝宝从一出生开始,就要受到家庭的熏陶、父母的教育,从而一天天长大,一步步成长。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们来看看美国家庭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

2.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3.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4.让孩子在看到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

5.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他费用。

6.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

7.大人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

8.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自己挣钱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找工作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说你无能。

9.在用钱上,即使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对自己也很“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无论是一起进公园或到舞厅,还是在餐馆用餐,一切费用都是“AA制”。

10.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美国人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这会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真正的幸福来自自身的努力。企业家如果觉得自己的子女不争气、不成材时,他们宁肯花钱去雇佣一个有才干的经理来经营他们的事业。

育儿观念:与痛苦交朋友,孩子才能成长


生活是五味杂陈的,既有欢乐,也有痛苦。孩子的成长定然会伴随着痛苦,如何让孩子学会与好的痛苦结盟,父母其实应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首先,不要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控制行动。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通常尚不能用语言完整地表达需求,或者尚不能延迟满足,提出要求就想立即得到,经常着急大哭起来。这时,父母如果不能把握原则,反而被孩子的情绪控制,他就不能很好地体会到“界限”。

有一次我带儿子去商场,看着五颜六色的玩具,他不禁拿起一个玩具要买,考虑到家中已经有了不少同类玩具,我不同意,他立刻哭倒在地上。如果这件事儿发生在你身上,你会如何处理呢?尤其是有人从旁边走过,再闲言两句,“就给孩子买了呗!”你是否会感到有压力?这时你要冷静,要知道,别人是不负责培养你的孩子。我当时心平气和在他旁边坐下,说了句“看来你真的很想要,但是不行。”孩子都是聪明的,他看到妈妈不会动摇不被威胁控制,就乖乖地起来了。

这种情形在我的记忆中只发生了这么一次。你若能够对孩子的痛苦寄予同情,但持守你的界限,孩子就会内化这种限制,最终越过这种反抗心理。

父母有界限的经验,才能培养孩子的界限,就好像一棵树,孩子碰撞了几次以后,发现这棵树比他强壮,下次就会绕道而行。

其次,要分清楚哪个是孩子的痛苦,哪个是自己的痛苦。儿子入小学之初,我们选择了家门口的学校。到了二年级时,这所学校开始加重学习量,每天有大量作业。我不认同这种教学理念,觉得占用了孩子大量宝贵的玩耍时间。

为了让孩子有更宽松的成长环境,我们选择转学到离家较远的另一所小学。这所学校不但有宽敞的走廊,孩子们可以随意玩耍,还可以在走廊里踢自己用报纸糊的“足球”;更难能可贵的是,学校的人文环境也非常理想,很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感受。教室里,孩子们不是整齐地排排坐,而是围成几个小组。当时,我感慨道,这不是MBA式的分享学习吗?孩子们从小就在这里学会合作与分享,真是太幸福了!儿子就这样在那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

有一得必有一失。虽然进入了理想的学校,但是离家远就意味着要早起。尤其是冬天,出门时天还是黑漆漆的,但是儿子在四年级以后就可以独立乘公交车上下学了。冬天的寒风是那么刺骨,就像刀子一样扎在我的心口,早上忍不住心疼他想要开车送孩子去上学。其实,孩子丝毫没有觉得痛苦。

我猛然意识到,这是我因为不能让孩子就近上学的“痛苦”,不禁想起自己的经历。从小生长在东北,冬天的气温比北京低十度左右,冬日的早晨,上学的路从来都是黑而漫长的。那时还没有便利的公交车,我通常步行到学校,记忆里,我踩着雪地吱吱响。即使是严寒的天气里,我走到学校时,头上都会有细细的汗珠。

当我意识到是自己的痛苦而非孩子的痛苦时,我释然了。当然,我偶尔也会送孩子,但不会让他对我依赖。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他的关爱,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是很好的交流时间。

说到这,不禁想到了电影《阿甘正传》。阿甘从小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奔跑,他的腿戴着腿撑,然而在电影中没有看到甘妈的丝毫痛苦,也许正是他妈妈从未传递给孩子负面的信息,让阿甘把全部的内心力量都用来自我成长而非痛恨自己!

所以要帮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要逃避痛苦,是要与“好的痛苦”结盟。那什么是好的痛苦呢?能自我约束的痛苦就是好的痛苦。科比在NBA成绩斐然,有记者问科比为什么能那么成功时,科比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早晨四点的样子吗?”记者摇头。“我知道每天洛杉矶早晨四点的样子,”科比说,自从他进入NBA以来,长期坚持早晨四点起床练球,每天都要投进一千球才算结束。

因此,科比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出于他的勤奋,大多数人都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出现在湖人队训练馆里。难道科比很享受训练的过程吗?我不信。训练一定是痛苦的,而唯有与好的痛苦作伴才能尝到成果的甘甜。

最后,要确定这种痛苦是让人成熟的痛苦,不是诉诸需求,或让人受伤的痛苦!通常,一岁以内的孩子,由于饥饿和情绪的痛苦要立即回应和满足。而会使孩子成熟的痛苦,在第二年才会出现。孩子的行为通常会送出一个信息,父母需要评量,来找出这是不是挫折性的痛苦,或是有所需求的痛苦,还是受了伤的痛苦。

有一次,在家庭教育讲座上,家长问孩子不好好学习怎么办?这位知名的“教育专家”给家长支招,让家长每天跑步不停,说孩子看到父母这么拼命地跑步,就会对自己的行为内疚而改正。我实在不能赞同这种以生气或负罪感,而不是同理心来裹挟管教孩子的方式。这其实是一种隐形的控制。

现在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到处都是“控制型”的父母。过度控制孩子的生活,孩子就没有力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或作选择。当孩子学会看重生命中的痛苦,而不是逃避时,就是准备好解决他们的问题。我想那种看到孩子成长的喜悦感,是每个父母梦寐以求的东西。

喜欢《移民妈妈美国育儿的“痛苦”经历》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妈妈的节日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