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习型幼儿园的构建

04-23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幼儿园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提前准备很多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论学习型幼儿园的构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导读:要使幼儿园充满生命的活力,要使幼儿园成长为学习型幼儿园,就有必要以园本教研去激活幼儿园发展的主体,让教师们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学习,去研究,去自主发展。

“学习型幼儿园”是学习型组织在幼儿园的体现,是幼儿园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努力。而“学习型幼儿园”与“学习型组织”一样,它并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式,而是一种理念,甚至是一种信仰,是把幼儿园构建为学习型组织的动态的过程,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现代组织的梦。要实现这个梦就要采取以下策略: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学习型管理机制,建构学习型园本培训,促进家长与社区的学习化进程。学习型幼儿园学习型组织共同愿景构建

2001年5月,江泽民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口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之后,一个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等学习型组织的热潮便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由当代管理大师,美国彼得·圣吉(PeterM·Senge)提出的,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性的能力,通过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个体与组织的不断交互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具有这样的特征: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组织的共同愿景,来源于员工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的愿景。它是组织中所有员工共同愿景的景象,是他们的共同理想。它能使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

2.组织由多个创造个体组成:

在学习型组织中,团队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团队本身应理解为彼此需要他们配合。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的努力来达到的。

3.善于不断学习:

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所谓“善于不断学习”,主要有四点含义:

一是强调“终身学习”。即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即企业组织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尤其是经营管理决策层,他们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阶层,因而更需要学习。

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一个学习型组织不应该是先学习然后进行准备、计划、推行,不要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应强调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

四是强调“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

彼得·圣吉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Mastery)自我超越的修炼,以厘清对我们真心向往的事情为起点,让我们为自己的最高愿望而活。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MentalModels)心智模式是我们看待事物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势,改善心智模式是改变组织成员行为方式的基础和前提。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SharedVision)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愿望,是一种鼓舞人心、能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衷心渴望实现的共同目标。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TeamLearning)团队学习是一个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sThinking)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灵魂。

一、幼儿园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可能性及现实意义

学习型幼儿园就是学习型组织在学校的体现,就是幼儿园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努力。而“学习型幼儿园”与“学习型组织”一样,它并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式,而是一种把幼儿园构建为学习型组织的动态的过程。圣吉说,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我们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了。为什么?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型组织就是一种理念,甚至是一种信仰,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现代组织的梦。这个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它引领着我们去追寻的过程其实就是组织成员在组织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而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的组织在“真正学习”中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使我们的组织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演进的过程,而不是终结的状态。学习型组织的最终目的不是建立一个僵化的组织,而是在于确立学习的观念,讲求持续的学习、转化与改变,使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

1、建设学习型幼儿园,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学习化社会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社会全体成员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社会。在学习化社会中,学习构成人类生活的根本方式。幼儿园作为人的启蒙和发展的摇篮,作为一个社会基层组织和儿童保教场所,理应为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2、建设学习型幼儿园,是幼儿园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和办园体制改革改变了幼儿园的生存条件,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为了生存和发展,幼儿园各展优势,上规模、上档次、争牌子、创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学习文化等要比校舍、设备等建设更重要、更迫切。”保教质量是竞争的关键所在,而保教质量的高低及完成质量的优劣,最终决定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而决定教师专业素质高低的又是教师的学习能力,它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习力的竞争,一个没有进行学习型再造的学校,不管它今天多么辉煌,它必将走向衰弱;一个完成了学习型组织再造的学校,不管它今天多么默默无闻,它必将崛起。”

3、建设学习型幼儿园,是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在当今变革的时代,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改革与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就要强调以人为本,即从人文关怀出发,增强人的自我意识,发现和发挥人的优势。要形成重学习、重知识、重人才的氛围,为教师搭建价值追求和实现的平台,营造全新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把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到教育事业上来。

4、创建学习型幼儿园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学习型幼儿园”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是教师持续不断发展的理想地方。

这是因为“学习型幼儿园”的创建不仅能满足幼儿教师生存的需要,而且还能促进幼儿教师的精神需求。幼儿园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发展。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幼儿的入园高峰会慢慢过去,对教师的数量要求也会逐渐下降,相应地对教师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教师只有熟知幼教理论,有熟练的教育技能,了解当前幼教改革的方向,才能做好本职工作。随着家长和幼儿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家长和幼儿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才能适应社会要求,满足家长和幼儿的需要。二、构建学习型幼儿园的策略

(一)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创建学习型幼儿园的基础。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1世纪的人,不应仅是泰罗所说的“经济人”,梅奥所说的“社会人”,马洛斯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而应是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学习型的人”。追求自我超越是创建学习型幼儿园的精神基础。一所学习型的幼儿园,它的各项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强调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建立同事间的横向的交流与分享。在园长、教师、员工不断的对话,平等的协商中,广泛产生深度思考和有实质内容的交流,把个人智慧融入集体中去,形成在沟通中学习、在学习中沟通,通过不同的思维和智慧的撞击,共同开发知识资源,激发教师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激发教职员工主动要求进步的内在动力和愿望,建立与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归属感,使教职员工体会到自己的见解被采纳的喜悦,从而使各成员积极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共同缔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有力的幼儿园群体。在我们幼儿园主要通过园务会、膳委会、工会、安全委员会等部门,不断吸纳、更新成员,广泛听取一线教师,保育员的不同心声,吸收她们闪光的思想见解。基于幼儿于女性群体的特殊性,在管理上从她们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上给予更多人文的关怀,从而使她们认同幼儿园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产生愿意为之奋斗的学习动力。

2、将园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园教职员工的共识

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园长,一位好的园长必须有先进的理念,但是,一所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不应仅仅停留在园长个人头脑中,必须将它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做为全园教师员工努力的目标,树立幼儿园的共同愿景。两年前,幼儿园提出以省标准园为奋斗目标,近期又一鼓作气,以省优质园为发展目标,提出“园荣我荣,园衰我耻”的口号,以年段长负责制为主,使这一奋斗目标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目标,以幼儿园共同愿景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以共同愿景构建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只有当全体成员有了共同的发展愿望,成为组织共同努力的目标,才能将愿望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积极为幼儿园的建设共同努力。

3、充实资源是创建学习型幼儿园的物质基础

首先要保证时间,幼儿教师的工作忙碌又辛苦,从幼儿早上来园到下午离园,教师的神经因幼儿的安全问题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再加上教师繁多的案头工作,使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因此,必须改革幼儿园的工作模式,建立灵活的时间表,实行“弹性管理”,使幼儿教师主动地根据每天活动的性质、内容、方法及形式,创造性地安排时间。这样可以保证教师每天0.5"1小时的在园学习时间。其次是保证空间,幼儿园在原有的基础上,应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添置图书、杂志等书籍。安排专人负责图书室的管理,定时开放,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书籍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幼儿园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充分借助网络的作用,实行网络在线阅读,网络查寻资料,享受网络丰富的资源,从而为个人的学习,为教学工作提供服务。让教师时时有学习之机,处处有学习之所。

(二)不断学习是创建学习型幼儿园的核心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他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等。

1、改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古人按年龄所做出的人生安排,至今仍强烈地影响着我们学习的思维定式,人们往往把学习限定在人生的特定阶段---“三十不学艺”。挪威教育社会学家高涂戈(YohaCatung)也认为:现代人的生命周期是“C-E-W-R”型,即幼儿期(childhool)、受教育期(education)、工作期(work)、和退休期(retirement)。如果没有下岗,谋职等促动,离开学校的人很少有继续学习的动力,过了青年期的人甚至羞于学习新事物,只靠年少时习得的老本“混过后半生”。1965年,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提案指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认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是的,传统的学习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将是边干边学,特别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性。信息社会带来如此之快的知识更新,人类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学会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教师们再也无法用不变的心智模式,教学观念来教育不断变化的一代又一代的幼儿。幼儿园要鼓励教师在学习中的“离经叛道”、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思考问题不受时间和空间局限。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与社会的急剧变化,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而教师则是最先感受到终身学习必要性的社会工作者之一。教师专业化包括三个连续不断的历程,即职前训练阶段、导入教育阶段以及在职教育阶段。也就是说,一位成功的教师要经历良好的师资职前训练(师范教育、相关教学技能教育等)、妥善规划的实习锻炼、以及持续不断的参与在职进修,因此,教师的学习绝对是一个终身的历程。由于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解幼儿园和周围世界出现的新现象。从教师自身来看,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与提高的欲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由于教学的影响,特别是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两年多来,面对孩子们出其不意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老师们时常感到自身知识、能力的欠缺,更感到自身成就、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不断地吸取当前的新的精神文化成果,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社会环境的外在压力与教师内部的动力相结合,就决定了教师的学习者角色必然会日益重要。所以,作为学习者的教师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充分地调动自己的学习潜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特别是值得强调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与工作将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不再是在教室里或者上岗前的孤立的活动。人们不必撇开工作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相反,学习就是工作的核心,是劳动的新形式。所以教师不能仅把学习看作是在学校中或专门从事的活动,而应注意在工作中学习,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吸取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文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习观念要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向“我要学”的超前主动学习转变,从一纸文凭定终身的传统思维定势向终身学习转变;学习目标要从为了获得形式上的学历向重在开发个体潜蕴的智慧和才能转变;学习内容要从“缺什么、补什么”和单一的业务培训向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学习能力和吸收新知识、新技能转变。“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永远休息。”

2、系统思考,实现自我超越

系统思考要求我们思考问题整体、动态、本质地从复杂的细节中去观照整体,产生以小博大的力量。教师应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挥集体的巨大力量,善于把幼儿作为镜子,以幼儿为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捕捉来自孩子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努力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支持孩子的学习,并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教师应该改善心智模式,从各个方面,不同的对象中收集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实现自我超越。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学习制度是创建学习型幼儿园的关键

1、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是指将学习视为一项必要的工作。教师不但要每天不断地学习,而且对学习也和工作一样,提出要求,进行规划、考核,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收获。工作学习化是指每一项工作为一个学习的机会,把工作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把工作中的反思看作是最好的学习机会,从工作中学习技能、新方法并促进专业知识的成长。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把学习看作工作之外的一种负担,学习与教师日常工作割裂开的现象非常严重。为此,幼儿园应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引导大家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的学习,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又极大地激发起教师更强的学习欲望。这样,学习与教师的日常工作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2、重视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

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团队学习是一种组织内部的学习,团队学习既是团队的活动内容,同时又是检视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的载体和手段,更是发展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在以往的工作中,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独立解决活动中时刻变化的各种问题的,本班教师与其他班教师之间的活动相对来说是彼此独立的,教师的课堂是“自给自足”的,教师的这种“专业个人主义”的特征,使教师已经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工作生活模式,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离,使他们缺乏合作的意识、愿望,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智慧与其他老师分享的合作意识不强。在学习型幼儿园建设中,教师的这种观念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孤立”的工作状态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教育教学资源的分享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得教师在民主、平等、温暖的气氛下,进行专业对话,共同分享教学计划、教具教材和教学经验,以及共同讨论学校规划和发展;建立幼儿园成员共同努力的团队愿景,教师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是教师共同分享的重要资源之一,每个教师只有学会去尊重他人的经验与建议,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长处与经验,进而吸取别人的长处与经验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地改进课程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获得较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教师学习团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不断健全的学习制度,开展实际意义的学习活动是教师合作的有效模式。在幼儿园中的学习团队组织可以是以办公室为单位的年段学习小组、可以是以学科为单位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可以是以课题研究为纽带的研修小组和自发组织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小组。教师透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过程,如教师休息时的交谈、教学研究小组等相互学习过程,使教职员工能有机会聚在一起相互学习,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气氛,使她们更为专注于自身的教学、学习。团队的学习可以有:参与式学习--在平等交流中,让教师对新的理念进行解读。观摩式学习--教师带着问题去观摩,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研讨式学习--采用案例分析等方法,让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参与研讨,主动与他人分享看法与做法。内化式学习--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转变观念,并将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开放式学习--走出幼儿园,走进图书馆、书城等,让教师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

3、建立发展性的园本培训机制

幼儿园是一个充满生命的系统,任何外在的控制都无法使一个生命充分地发挥、充分地成长。要使幼儿园充满生命的活力,要使幼儿园成长为学习型幼儿园,就有必要以园本教研去激活幼儿园发展的主体,让教师们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学习,去研究,去自主发展。因此,建立以园为本的教研机制,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也是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内在机制,更是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构建学习型幼儿园的需要。园本培训,对教师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园内的各项学习和教研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制定明确的园本培训计划,精心的组织实施,无论对形成学习的氛围或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上,园本培训都是非常好的途径。建立园本教研机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指导。以教师研究为主体,以幼儿园发生的、教师亲历的真实问题为中心,以案例和课例为主要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并在理论、方法、观念上给予指导。其次,“逼”教师行动。园本教研的新内涵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也就是说校本教研的主角是教师自己。要“逼”教师们积极参与互动式教研、参与式教研,增强教师反思教学的意识,提高教师行动研究的水平,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从而营造一个求真、务实、严谨的研究氛围,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的形成。

(四)促进家长与社区的学习化进程学习型幼儿园应该是一个没有明显边界的大系统,家长和社区也与这个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1.鼓励家长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委员的工作、布置亲子作业和邀请家长给幼儿上课等方式,让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并因此融入到学习型幼儿园之中,从而推动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育人伙伴关系更加亲密,促进家长与幼儿园相关人员间的相互学习,促进家长成长为家庭教育的行家,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妥善运用社区教育资源。

学习型幼儿园的概念是没有围墙的,幼儿园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应尽量提供给幼儿园,让幼儿园和社区结合成“学习共同体”,使学习型幼儿园的外延扩大,建立和促进幼儿园与社区间的良性互动,推动社区与家长的学习,推动学习化社区的形成。“只有学得好,才能教是好”。社会要求学习,工作也需要学习;生存需要学习,成长更需要学习。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学习是提供职业发展和提升生命和创造活动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终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让我们在团体中学习,在组织中成长,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虽然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了,但学习型组织仍有待创新,作为幼儿园园长,我尝试着探讨学习型组织在幼儿园的创新,我憧憬着我所领导的幼儿园能朝着学习型组织的理想大步迈进。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案例:构建幼儿园


一天,在建构区,远远对澜澜说:“我想搭个幼儿园。”于是,邵子炜等一些男孩子都表示同意,看到孩子们劲头十足的样子,我们老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先订下一个建造幼儿园的计划:幼儿园里有些什么?你想用什么材料来造幼儿园的各个部分?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平平:我想用树枝一层一层地叠起来做房子,门可以开的。我要准备许多许多树叶,要400根。(平平很认真地说,她计划好了材料的“数量”)

洋洋:我要搭大型玩具,用积木。

达达:用麦当劳玩具做房子,因为它能一层层叠起来。

天天:我想出用石头做房子。(师:怎么做?)围起来!用颜料涂上颜色!

宙宙:用大木头积木搭路和房子。哦,我还想用纸折房子。

其其:我用树叶做。

凡凡:可树叶做太软了呀,窗户用树叶做好了。(他抓住了树叶的特征去考虑)

小亮点:用沙子做房子里的楼梯吧!(这个主意不错,他考虑到细节部分了)

安然:用月饼盒叠,三层楼房高。(他发现教室外有许多月饼盒,忽然想到)

凡凡:大草坪用树叶做好了!(他一直在考虑树叶的问题,又不舍得放弃这个材料,总算想了这个不错的办法)

星星:我想用橡皮泥造个游泳池。

奇奇、傅榕:我也想用橡皮泥!(中班孩子通常有“跟随”的现象)

珑珑:大型玩具用小积木搭。

童童:那我用橡皮泥搭大型玩具好了。(想出不同的材料)

王羽哲:房子用彩色小积木搭,颜色比较漂亮。(他考虑到了材料的色泽)

远远、亮亮、康康:用小长方形的彩色积木搭大型玩具,可好玩呢!(这个“小团体”共同想出来的主意)

艾伦:我想用木头积木搭房子,能搭得很大的。(他考虑了材料的大小)

闻闻:我用木头积木搭房子和教室。

多多:我觉得塑料积木颜色很好看,这个搭房子好了。

恬然:我会用橡皮泥做房子。(恬恬最近比较喜欢橡皮泥游戏)

埕埕:用木头积木搭房子。

反思:

看得出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甚至根据材料的特性来计划建造幼儿园,并且能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主动性还不错。不过,我们发现多数孩子由于缺乏多种材料建构的经验,总是局限在积木材料,因为他们觉得只有积木才能搭漂亮的房子。所以孩子们很容易受“小团体”的影响,无法发散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我们老师将有意识地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如月饼盒、石头、管子、纸盒等废旧材料,启发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去完成他们的计划,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势必会遇到许多困难,他们将克服困难,积累经验,最终大胆表现,进而获得成功感,把主题引向高潮。

试论幼儿园管理中基本信任关系的建立


一、引言

如果说管理是使管理者更为聪明的学问,那么,人际关系的处理则是管理者聪明才智培养和发挥的舞台。马斯洛在其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中指出,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建立取决于积极环境氛围的营造,而这一环境维系的基本纽带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组织内部只有形成彼此信任的气氛,不相互猜疑,员工才能把精力集中于工作之上,才能更加充分有效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在体现自我价值的工作中体验到愉悦感和自我满足感,不仅使员工达到自我实现,同时也能促进组织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效益的最大化。

对幼儿园管理来说,由于这一组织群体的性别、年龄、背景等方面的特殊性,基本信任关系的建立更成为人际关系管理中的基础和基石,并需要更加灵活和灵巧的管理策略。鉴于幼儿园人际关系中园长与员工的基本信任关系对整个环境的氛围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从两实际案例出发,结合管理的两个基本法则浅析幼儿园管理中基本信任关系的建立。

二、两案例

(一)案例之一——“为什么我不能随时使用多媒体?”

“为什么我不能随时使用多媒体?”一位刚从小学转来的幼儿园老师愤愤不平。“说什么课程要整合,手段多样化,多用计算机,上课多媒体。可是全园就只有这一个多媒体大教室,两台电脑都上了密码,只有她(园长)和大教研组长知道,生怕我们(幼儿园老师)知道了给她弄坏!这也就算了,这里的机器还落后得要命,现在还用win97,家里做的(幻灯片图像)都是能动的,可传到这里全成了静止的了!上传也麻烦得很,楼下电脑房的电脑打开不说,园长办公室的电脑也得开着,上什么课还得经过她的监控!”

“我们以前学校(小学)可不是这样,每个老师都有多媒体教室的钥匙,也从来不设什么密码,做好的课件还可以随时跟别的老师分享……”

这位老师共从小学调来幼儿园不久,可类似上课的“麻烦事”已不胜枚举。交谈中她多次提到园长的不信任让她逐渐失去了自信,再加上对小学和幼儿园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法方面差异的不适应,和人为的“自我隔离”、“信任缺失”导致的交流和支持欠缺,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的互动差强人意,仅半年时间就主动要求离开了这所幼儿园。

(二)案例之二——“园长,这份评价量表有问题!”

教师A:开放式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的尝试本来就是有的连续,有的不连续,很难用次数衡量,我认为‘尝试次数’这一评价指标应该删掉!

教师B:小丽自始至终把镜子反射的太阳光照在纸上,最后也没有发现彩虹,按照评价量表来说,她失败了;可是整个过程中,小丽一直有说有笑,很开心,因为她发现纸上的影子象王冠。我觉得孩子都有自己探索、发现和成功的标准,不能用大人的想法作为评判的最后依据,我觉得这一标准应该改掉。

……

教师N:园长,这份评价量表有问题!

这是某幼儿园一次园内公开课后评课讨论的热闹场面。主要内容是教师对幼儿“探索镜子秘密”这一活动的评量,主要评量工具是园长自行编制的评价量表。既然是自行编制,自然会有合理和欠缺之处,园内教师也主要针对量表开展了激烈的适宜性讨论。一时间,这份评价量表成了众矢之的,迎接这来自各个角度的利剑的考验。而整个过程中,园长始终亲切的笑容和迫切的想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的心情使得整个针锋相对的讨论变得温和、融洽、润泽。而这也不断驱使我去思考这种氛围形成的原因,那就是稳固的基本人际关系——信任。

从以上两案例的对比可以看出,信任是“生命中产生奇迹的因素——一种减少摩擦的润滑油,把不同部位组合到一起的联接剂,有利于行动的催化剂。”它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那么,具体到幼儿园管理中,基本的信任关系应当如何建立呢?鲍雷夫法则和蓝斯登定律或许会从信任的建立和作用等方面予以不同的启示。

三、两法则

(一)鲍雷夫法则

美国管理学家鲍雷夫认为,要想建立起组织内部信任和合作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条简单原则:

1.最重要的8个字:我承认我犯过错误。主动承认错误不仅是一种宽容的表现,而且还要求管理者不断反省自己,发自肺腑地意识到,并身体力行地做到。人均会犯错,贵在用于承认,尤其是向自己的下属承认错误。作为一为幼儿园园长,管理上的疏忽和纰漏在所难免,如果能够及时认识到并加以修改,这种坦诚布公的态度本身就为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信任也就有了建立的基础。

2.最重要的7个字:你干了一件好事。管理者在反省自己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他人的反应,学会关心,学会鼓励。“你干了一件好事”,看似不经意的赞扬,却也成为信任和合作的重要开端。幼儿园园长应当注意在适当的时机给与员工适时的赞扬,从而使员工意识到自己所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增强自信,提高效率。

3.最重要的6个字:你的看法如何。不管一个管理者有多大的精力和才干,也不可能把公司所有的职权紧抓不放、事必亲躬。而需要把部分职权交给下属,让大家共同承担责任。这其中就涉及到基本信任的程度如何。案例1中的园长甚至连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这一桩小小的事也不放心让员工去做,可见其基本信任的缺乏。“你的看法如何?”这一问题常常是充满机巧和睿智的。

4.最重要的5个字:我们一起干。“我们一起干”并不是仅仅说给别人听的,而是意味着承担更大的责任。然而组织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基本信任上升到有效合作,这样的组织才是优秀的组织。有的幼儿园园长本身缺乏这种合作意识,仅仅注重于任务的上传下达和管理监控,认为管理者是不需要“干活”的。久而久之,员工的积极性即会降低,基本信任感也随之下降。

5.最重要的4个字:不妨试试。“试试”是鼓励大胆创新,“不妨”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意味着不太在意结果,有创意就一定付诸实施,必然会有收获。一个幼儿园园长如果能采取“不妨试试”的态度,这样的管理也必定是有张有弛的,灵活、弹性化的管理。在这里,园长做到的不仅仅是“任人唯贤,用人必信”,还在更高层次上赋予了员工自主尝试的空间。

6.最重要的3个字:谢谢您。“谢谢您”似乎是日常中习惯性的礼貌用语,然而,如何说出这个礼貌用语是一件相当艺术的事。艺术地表达会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起自然的信任和平等关系。如同日本日立公司的圆形会议桌,无论你坐在哪里都不会感到低人一等,正是这种无需表达的、人性化的“谢谢”使日立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

7.最重要的两个字:我们;最重要的1个字:您。这两条原则最为简单,但却最为重要。要时刻牢记你是在与人合作,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要独断专行——应当有整体的观念;要时刻牢记尊重你的合作伙伴——您而不是你,这就是尊重。如果一个幼儿园园长能够在与员工的交往中谨记并运用这两条最简单原则,那么建立在尊重他人基础上的信任就形成了。

如果说鲍雷夫法则为我们介绍的是基本信任建立的具体方式,那么蓝斯登定律则是信任能够真正建立并维持的基础和关键,那就是“快乐的心态等于高效的产出”。

(二)蓝斯登定律

《圣经?诗篇》第133篇说道,“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是何等的美!”与一位“朋友”在一起工作,远比在“父亲”身边工作有趣得多。在愉快的环境下、工作心情舒畅的员工,比高压力下工作的员工,具有更高的效率。这便是由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提出的“蓝斯登定律”。

在幼儿园中,与一位“朋友式”的园长共同工作,这不仅是信任建立的基础,也是信任建立的结果。如案例2中的那位园长能够面带春风、轻松自如地与教师们交谈,并将这种情绪渲染到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其具有“朋友式”的魅力,而这种魅力又不仅在于将自己视为员工的朋友,且员工也确实将园长视为自己的朋友。在这样的氛围中,信任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也是自然而然发挥效应的。其效应之一即是快乐——管理者的快乐,员工的快乐,以及最重要的,儿童的快乐。

那么幼儿园园长在工作中应当如何把握快乐工作的原则呢?首先应当允许员工的自由表现。员工对工作的期望绝不仅仅是一份工资,而更多的是工作中的乐趣。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更是有很多抱着“爱孩子,才做老师”的态度走进幼儿园孩子的生活中来的。由此,园长在幼儿园基本管理规范之外,不应当过多地约束教师的行为和自由表达的意愿,而是应当充分尊重教师的请求,给与教师更大的发挥自由才智的空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感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信任园长、乐于工作;

其次应当充分信任员工。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更需要信任,信任往往有助于快乐的工作。园长应当在整个教学和管理中给与教师积极的信任,这样,园长只需付出较少的精力和监督,而每一个参与的教师都将获得更大的自由。这样,产生出的快乐就会更多,结果也会更好;

最后,还应重视快乐方式的多样化。每人表达快乐和幸福的方式各有不同,最重要的是能够体验到各种各样的快乐。园长也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为不同的教师提供适合各自才能发挥的舞台。教师快乐的丰富多彩,带给孩子们的,也将是丰富多彩的生活。

综上所述,本文从建立幼儿园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关系——信任关系的重要性入手,通过两个现实案例对幼儿园中园长和员工信任关系状况有了感性了解,并进而从管理的基本法则——具体实施和效用保障角度——做了进一步分析。信任是人际关系稳固的基石,也是卓有成效的管理的第一步。幼儿园人际信任关系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者在生活中、实践中潜心钻研。

试论园长的性格与管理风格


一、园长的性格会影响其对存在问题的发现与分析

性格是人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它表现在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园长的性格明显地表现在幼儿园的整个管理过程中。不同性格的园长对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有的园长眼里心里全是问题;而有的园长总认为“幼儿园处于满意状态”。是否把“问题”当问题来对待,就要看园长的性格了。笔者曾有幸教过两届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在和她们共同学习和探讨中发现,不同的园长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开拓进取型园长:此类园长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他们对未来有很高的期望值,她们通常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判断问题的存在,问题到处都是。她们从不满足,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问题,如与理想的目标相比、与其他幼儿园相比、与过去的成绩相比、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社会和家长的期望相比,总能发现问题的存在。这类园长通常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被责任感和使命感所驱使。在她们看来,工作中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寂静和不变。这类园长在工作上时常大起大落,常给人一种冒险的感觉,会让他人觉得不放心。由于她们做得多,失败也多,因此,大家对她们的评价争议也多。

求稳怕乱型园长:此类园长常常不会拿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工作,她们有自己判断问题的标准:幼儿园稳定正常的运行是自己的期望,只要在其任职期间不出大的安全事故,幼儿园有稳定的生源,老师们没有大的意见就够了。她们通常不会刻意地去找问题,但当问题摆在她们面前时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以应对问题的到来。这类园长通常不会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工作会小步前进,让他人感到放心,大家的评价也较高。

无所事事型园长:此类园长往往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也不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她们信奉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主张无为而治。明知有问题总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或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推脱化。这类园长往往来自没有生存压力、还吃“大锅饭”的幼儿园。由于她们提出的问题少,做出的决定少,很少去找领导谈条件、要权利,不给领导添麻烦,因而常常得到上级的喜欢。此类园长如果有能干的下属,她们往往放手让下属做事,不过多千预,因此也会得到下属的喜欢。·但这类园长容易被驾空,幼儿园很难有大的发展。

在幼儿园办园体制多元化的今天,幼儿园不仅数量猛增,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无所事事型的园长越来越少,开拓进取型的园长越来越多。当然开拓进取型的园长也可能会随着工作业绩的辉煌,或年龄的增长,甚至失败的打击等因素的影响,变成求稳怕乱型或无所事事型。作为一园之长,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正确发现问题,既不能无事生非,没事找事;也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错失良机。

二、园长的性格会影响其在各种决策中的自我定位

园长在各种决策中的自我定位一方面受到园长对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园长的自我意识的影响。园长对自身的状况和特点、对自身与外部对象的关系等等的认识和评价会使她们在各种决策中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一手遮天型园长:此类园长是事无巨细,事事操心,大到幼儿园的兴衰发展,小到每一个教师的穿衣戴帽。幼儿园的杂事、细事、琐事、要事全由其一人决策,并美其名曰:“幼儿园里无小事,事事是大事;园长眼里无轻事,事事是要事。”因此,这类园长“天天忙,时时忙,加班加点是正常”。

坐视不理型园长:此类园长是“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将自己的职权或“上交”或“下移”,以求自己一身轻松。班里的小事找老师,年级的小事找主任,园里的大事找上级。园长按时上下班,也从不要求老师们加班加点,管理的原则是“不求进步,但求无过”。

程序决策型园长:此类园长能理智地对幼儿园里发生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区分决策层次。往往把一些如卫生、伙食、带班、安全等常规问题的决策权分配给其他管理者,让她们随时

进行程序化决策;而把一些非常规问题:如上级领导的检查来访,其他幼儿园来园参观,幼儿园课程改革以及科研立项等重大和重要问题更多地留给自己。

作为园长,遇到问题既不能坐视不管,也不能一手遮天。事实上,幼儿园的权限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园长、副园长、级部主任、班级组长有不同的职权范围,如果园长对本该属于他人决策的问题越俎代庖,会对组织运行造成伤害,破坏组织秩序,影响和伤害他人的情绪。因此园长一定要分清自己在决策中的位置,该自己决策的一定要拿主意,不该自己做决策的,不要随便代替别人;既要做到尊重他人,又要实现科学民主、高效有序的管理。

三、园长的性格会影响其对决策时机的恰当把掘

英国学者德斯·迪拉夫(DesDearlove1999)认为,决策者并不完全按照问题本身的需要来选择决策时机,它往往受到个人性格的影响。迪拉夫根据决策者的决策速度,将决策者分为兔子型和乌龟型两种类型。

兔子型决策者:优点是能够快速吸收观点和信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发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能找到他人难以发现的捷径;能够随时做出决策;对机遇和威胁迅速做出反映;当机立断;在必要时能进行现场指挥;能够抓住各种变化带来的机遇。缺点是易犯“欲速则不达”的错误;对细节问题不耐烦;对复杂问题浅尝辄止;没有必要时也爱现场指挥;注意力有限;只看问题的一面。

乌龟型决策者:优点是收集复杂详尽的信息,形成完整的意见,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当事情进展较慢时,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做事有始有终;深挖问题的实质;注重细节;目光着眼于长远。缺点是在不必要的细节上耽误时间;瞧不起那些脑子一拍就能得出结论的人,总认为他们不称职;对机遇威胁不敏感;看不到关键决策的紧迫性;做事不分主次;优柔寡断。

由此可见,在把握决策时机时,园长除了要抓住问题的实质,还要认清自身的性格特点,注意发挥性格中的优点,克服性格中的缺点。

幼儿园“研究型教师群体”创建的策略


导读:幼儿园的园长是一个园的“首脑”,在幼儿园组织系统中,往往存有一种“首脑经营”的“智障”,即在幼儿园的组织系统的管理中,园长居高临下,总以指导者的身份去检查,去督促,去管理,幼儿园教师们也依赖于这种被动的“经营式”管理。而现代组织不能依靠一个“集权管理”来经营,取而代之的应是组织必须逐渐创造出一种“成功文化”。

研究型群体被当代管理大师们誉为21世纪的新型组织模式。幼儿园研究型群体的主体是教师,造就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团体,是形成21世纪研究型幼儿园的重要硬件。要创建“研究型教师群体”,幼儿园必须转变管理观念,改变管理模式,以信任为基础来建设开放的互动管理环境,为教师提供工作平台,使在平台工作的每个人享有相应的空间,能够主动地、自主地、有创意地工作、学习和发展。因此,在创建的过程中,应该从幼儿园内部管理入手,寻找出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限制创造与发展的“智障”,同时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策略进行根本上的改变,以达到创建一个生机勃勃的研究型教师群体的目的。

一、目前群体“智障”分析

要创建“研究型教师群体”,首先有必要对群体内部进行全面的“体检”。组织团体的发育需要优良的“种子”,任何组织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必须以一种生态的观点有机地、全面地审视,才能保证一个团体、组织的成长与良性运转。首先要做的是去除组织系统的“智障”,即系统内部影响组织成长的因素。我们认为,目前幼儿园的组织“智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局限思考。

幼儿园组织中存在着一种缺乏联动、互动的“智障”,幼儿园各部门、各年级、各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织后,各小组织中的人员只专注于自身的一块,每个人都从自己的日常经验中学习和获得启示,虽然每个人都有教育诀窍,但忽略了整体间的互动,忽略了合作与共享。

2.“首脑经营”。

幼儿园的园长是一个园的“首脑”,在幼儿园组织系统中,往往存有一种“首脑经营”的“智障”,即在幼儿园的组织系统的管理中,园长居高临下,总以指导者的身份去检查,去督促,去管理,幼儿园教师们也依赖于这种被动的“经营式”管理。而现代组织不能依靠一个“集权管理”来经营,取而代之的应是组织必须逐渐创造出一种“成功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组织的每个成员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园长也是组织成员中的一个。在组织中应多一些对话和支持,帮助每个组织成员获得自身发展水平上的成功,让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发的学习动机,有自主感,感到自己是一个思考者、创造者,有成就感,能体验成功的欢乐。

3.思维定势。

幼儿园组织中还有一种“智障”来自于组织成员的思维局限,这种局限主要表现在思维素质、思维技巧和伦理价值等方面的“智障”。如在组织研讨反思过程中,教师缺乏思维的缜密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局限,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决策水平,阻碍了教师的发展。“研究型”组织应致力于逐步改善团体中每个个体的思维品质。

4.经验错觉。

教师往往从经验出发进行分析和判断,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常出现两种“智障”状况:一是教师难以预计自身教育行为产生的后果;二是教师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束手无策,往往将一偶然情境中获得的经验进行错误的迁移,在投射于教育实践时造成一些偏差。

总之,“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创建,应在对组织全面“体检”的基础上,清醒地辨别这些“智障”,并着手寻找克服这些“智障”的合理的实践策略。

二、“研究型教师群体”创建的策略

针对上述几种“智障”,“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创建应实施以下几种策略:

1.互动策略。

研究型教师群体所体现的是一种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中每个学习者都应发挥一定的作用,形成一种合作形式的社会参与,即一种团体与个人、小组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双向沟通。这种沟通是维持并发展个人策略的双向沟通过程。个人在团体研究中突破,与团体研究形成互动;团体的共同研究离不开一些积极分子的带动。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发挥互动策略呢?我园主要通过以下一个系列的互动游戏“激荡”组织成员,“激活”组织成员,形成良性互动。

(1)“邮差”游戏

这是一个教师模拟送信的情境进行合作研究的学习形式。活动中根据问题的数量设置相应的“邮箱”,教师把问题的答案写在不同颜色的卡纸上,再把相应的卡纸放入相同颜色的“邮箱”内,组织者根据邮箱数(即研究问题数),分若干小组进行统计、分析,每一个“邮箱”派一名代表总结发言。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有趣的游戏形式中积极地参与,提高了分析与研究问题的能力。其中,问题的来源是教师在某一阶段过程中反思的聚焦,从教师自身提出的问题的菜单中提取而来,是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主持人通过观察教育活动情境和一些教师的教育行为,抽取出“如何保持教学活动的有序性”、“如何解决幼儿探究活动中的“收”与“放”等系列问题进行聚焦研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根据主持人的描述以及使用现代化摄录手段,对教学情境进行观察与理解,再调动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写出自己的教育行为决策内容,投入到各个“邮箱”中。这种活动突出教师的自主研究,通过教师的思维碰撞、统计分析,让教师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

(2)“开火”游戏

前面在组织的“智障”中,已谈到思维局限的问题,那么如何克服呢?我们以“开火游戏”的方式来冶炼组织成员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缜密性。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组织中的一个成员对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教育专题研究或某项教育活动方案)进行阐述,团体成员集中对她的方案进行“开火”,主持者是一个挑起“战火”的旁观者,她的任务是适时地引出导火线,引导团体成员寻找论述中的学习点,疑点,把阐述者在阐述中出现的问题—一显露。方案设计者可以辩解。在辩论中,一些问题会越辩越清。这个过程既能帮助阐述者提高思维的缜密性,也能帮助“开火者”敢于带着批判的观点去发现问题。

(3)“黑箱”游戏

“黑箱”游戏中的“黑箱”是指一种解决问题的情境。“黑箱”游戏就是针对未解决的教育问题,寻找具体的解决途径与策略。在此游戏中教师不断地猜测、验证,尝试多种解决方式,不追求惟一的答案。例如:针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幼儿讨论举手发言和不举手发言的问题情境,教师如何才能做到使幼儿的讨论不举手也有序,举手也能既有序而又活跃。针对这个问题情境,我们引导教师主要从三个层面层层深入进行“黑箱”探密:

首先是从经验的层面。即调动教师以往的相关经验,凭经验作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教师暴露出自我经验的误区,有的教师虽然呈现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未能从根本上理解问题的本质。

其次是从理论的层面。大家共同探究了解举手这一情境是规则意识的体现,需要处理好规则与自主性的协调关系,关键问题是教师不应该单一地看问题,应该从多个维度去考虑,如考虑幼儿的人数、幼儿的排位方式、教育活动内容、幼儿的个别差异、幼儿的年龄差异等多种因素,能在不同情境下采用不同的方法。同时要求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思考,并真实地记录各自的方法。

最后汇总出一系列的处理该问题的方法,让教师摆脱自我经验的错觉,走出经验的误区。这样使教师既能感性地投身,又能理性地抽身。

2.高杠杆策略。

在研究和学习中,总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可以通过互动方式揭示出来,但如何解决,那就应该运用高杠杆策略,即采取以小支点实现以简驭繁的策略。这种策略有两种方式:

(l)问题聚焦法

问题聚焦法就是教师在一个系列的问题中找出能引起连锁反应的焦点问题,先将该焦点问题解决,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例如: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进行自由活动,但师幼难以呼应;教师遇到个别幼儿违反规则的情况,难以面向全体;当幼儿积极投入体育活动时,对于他们的规则是否要及时调控等。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进行聚焦,发现焦点在教师如何处理规则与活动流畅性的问题上。当个别幼儿违反规则或出现一些可能存在危险的情况时,教师应尽快面向全体进行调整。

(2)理论投射法

理论投射法是指在每个问题情境下帮助教师透过教育现象本身寻找投射在该教育现象后的支点:这个问题或教育行为的根本理论依据是什么?因为只有找到它的原理,才能帮助教师进行迁移和运用。例如我们曾经在教师的研究活动中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技术以及进行教育反思时,发现有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往往会在相似的教育情景中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有时这一个教师出现的问题,其他教师似乎已经清楚,但当她面对类似的教育情境时却仍然会犯同样的错误。经过反复研究,我们决定采用理论投射法,帮助教师理解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绎,以使教师对出现的问题在观念上进行概括以及在类似情境中进行迁移。例如:在许多教育活动中,教师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抱”着孩子走,不给孩子自己走的机会,使孩子在学习中没有自主、缺乏挑战;另一种是放任自流,孩子还不会走,就让孩子学着跳,使孩子觉得学习索然无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教师逐渐“退位”的策略。如在唱歌活动中,教师通过先给孩子示范,然后逐渐从示范过渡到提示,从出示整体图谱到半遮半掩的图谱,到最后没有图谱,引导幼儿丢掉“拐杖”自主学习,这就是“退位”的策略。它能解决一系列的幼儿学习问题。

3.保持张力的策略。

在“研究型教师群体”构建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即保持创造张力的问题。教师需要在一个开放、温暖、和谐、宽松的学习、工作环境中,充分运用互动策略,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这种创造张力仍需要不断地激发与保持,努力从内力与外力方面克服组织成员的“惰性”,激发成员的活性。

(l)斜坡球策略

斜坡球理论告诉我们:一般人都像一只在斜坡上的球,有一种向下滑的惯性。一个研究型的群体必须克服每个成员内在的“惰性”,采取“斜坡球策略”,以外力推动的办法,根据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合理授予任务,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使任务真正成为教师个人发展的“助动器”。

(2)沙丁鱼策略

沙丁鱼策略原意是指在运输途中为了增强鱼的活性而提供习性较为凶恶的沙丁鱼,使得其他的鱼因沙丁鱼的存在而不断地活动不断地翻腾,让其他的鱼在不断的活动中保持鲜活。我们在这里将其引申为在团体中让能力强的教师相对发展得快一些,使她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进而激起大家的活力,成为保持张力的催化剂。

实施多元投入 加快园所建设 努力构建幼儿园和谐发展局面


导读:小区配套的幼儿园系小区公用设施,属国有资产,必须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可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办法举办幼儿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学前教育的同行们:

大家好!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濒临渤海,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7万。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1处,其中普通高中7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处,业余体校1处,镇街成人教育中心校5处,初中41处,小学130处,幼儿园380处,聋哑学校1处。多年来,莱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莱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初步构建起与全市经济社会相适应,具有莱州特色的大教育体系。多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学前教育坚持以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各级托幼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积极深化办园体制,调整园所布局,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的均衡和谐发展,学前教育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迈入山东省前列。先后荣获“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市”和“烟台市托幼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下面将我们主要做法分七方面汇报如下。

一、抢抓机遇,加大政府投入

1.抓住我市创建省教育先进市的契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作为启蒙教育的学前教育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我们紧紧抓住创建、复评省教育先进市的契机,积极动员,大力宣传,多方协调,争取市政府、镇街政府的投入。实验幼儿园属政府办园,是差额补助单位,自建园至今,市政府每年都划拨大量的资金,用于幼儿园教职工工资的发放以及幼儿园的持续发展上。2004年市教体局与塔埠村委合作,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实验幼儿园分园,高标准的园所建设、先进的设施配备,为实验幼儿园在我市继续发挥示范性龙头带动作用奠定了基础。镇街政府也纷纷投入资金,先后建设起15处具有烟台市级示范园以上标准的中心幼儿园。

2.抓住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契机。近几年,幼儿园的房舍安全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2004年我市积极争取市政府重视和支持,利用暑期开展了幼儿园危房改造大会战,投入资金60余万元,改造危房面积6000余平方米。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幼儿园危房改造力度,市政府将再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改造幼儿园危旧校舍。同时结合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使农村幼儿园在撤并、改造、重建、升格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

3.抓住优化土地政策的契机。近两年,土地政策放宽,我们紧紧抓住时机,用足土地使用优惠政策,扶持幼儿

园改征地为租地,减轻建园投入压力。租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镇街政府的支持下,以每亩150—200元的租金租地建园。同时,改革收费办法,提高收费标准,帮助幼儿园迅速回收投入资金,加快还贷速度。另一种是依靠村集体的帮助,将土地租赁费用与幼儿收费划等号,减免土地租赁村的幼儿一部分入园费用,同时村委免收土地租赁费。这样,可以使幼儿园腾出精力,加快发展。

二、挖掘村级投入资源,提高村级园办园水平

1.大村独立承担办园责任。加强宣传,晓以利益,动员经济势力比较强的大村,独立承担办园责任,不断加大园所建设投入,提高办园水平,为幼儿造福,为村民解忧。

2.联办单位共同投入。联办单位共同投入是指联合办园的几个村,在镇街政府、教委协调下,协商分摊建园所需经费。在驻地村选好园址后,按园所建设规划核算建园经费,再将经费分摊到各村。各村根据自己经济实际,组织专人购买建园所需建筑材料和部分基础设施,由驻地村委负责组织施工。各村每年要将幼儿园的房屋修缮、园舍改建、扩建、内部设施配备、水电供应、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开支列入村公积金的使用计划,根据幼儿园需要随时拨付。联办单位共同投入缓解了小村独立办园承受的财务重负,同时加快了村办园标准化建设的进程。

三、鼓励公民个人办园,拓宽幼儿园发展空间

1.承办制。2003年,我们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托儿所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凡具有公民权利的个人,在具有足量办园资金的基础上,按照城镇幼儿园整体规划要求,在布局点上准予办园。”目前我市民办园12处,其中省级示范园1处,烟台市级示范园2处,其余9处均为一类园,共投入资金267万元。公民个人办园,有效的补充了某些地域集体办幼儿园尚显不足的空间,为巩固我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承包制。承包制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厂矿企事业单位。80年代末期,企业效益逐渐呈下滑趋势,企业领导再无暇顾及幼儿园的发展。像我市的金泉摇臂厂幼儿园、缝纫机厂幼儿园、粮油食品厂幼儿园等。为了保证不让幼儿园的资源流失,我们积极协调,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最后确定以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将

幼儿园承包给个人。幼儿园承包后,承包者自主经营,自筹资金,自我发展。

四、尝试股份制办园,体现“一大一小”特点

1.争取企业入股建大园。大园即具备烟台市级以上幼儿园办园水平的幼儿园。在经济势力比较强的镇街,我们多方动员,加强宣传,紧紧抓住效益比较好的企业,汇聚他们共同的力量,以入股建园的形式,在镇街建立起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幼儿园。例如,我市的大原镇中心幼儿园,9个教学班,三室配套,设施齐全,设备先进,1997年晋升为省级示范幼儿园。企业入股建园的好处还在于,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多少经济回报,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建园为他们带来的社会效益。

2.发动教师入股建小园。小园是指达不到示范园办园标准,但在管理、师资等方面都比较规范的一类园所。我们是这样尝试的:幼儿园建园股金由在职幼儿教师认购,按照入股金额多少确定董事会、董事长人选,再由董事会指定园长人选,具体管理负责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事务。股份制幼儿园幼师工资主要靠幼儿收费解决,同时根据收入,每年或两年一次,从幼儿收费中抽取60%用于发放红利,其余40%用于幼儿园继续发展上。

五、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步伐

近几年,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小区建设也迅速扩张,我们率先提出了在小区实行配套幼儿园建设方案,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1997年,分别在北小区和西小区建成幼儿园两处。北小区幼儿园由我市房管局承建,1999年在山东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房管局作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代表在大会进行经验交流。近两年,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又有新的进展。2004年我们分别投资600余万元、1000余万元建成更高标准的南小区幼儿园和教育路小区幼儿园。最近在正开发建设的怡苑小区里,一所现代化、高标准、拥有12个教学班的幼儿园即将完工,于明年3月份投入使用。

在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中,我们坚持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统一规划。建设部门和规划部门必须会同教育部门,在城镇改造和城市小区建设的规划中合理确定幼儿园的布局和位置,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规范幼儿园;二是必须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设计方案必须在建设单位征得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报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审批。三是必须保证用于举办幼儿园。我们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用途,不得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四是必须接受统一管理。小区配套的幼儿园系小区公用设施,属国有资产,必须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可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办法举办幼儿园。

六、幼儿园自筹资金,构建镇街集团化办园格局

镇街集团化办园模式的特点是“一中心辖多分园”,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的优化资金,积聚资源,更便于统一管理。目前我市平里店镇、柞村镇均已实行集团化办园模式。具体做法是:以镇街中心幼儿园为总部,收并布局点上的村办园作为分园,同时分派中心园骨干教师到分园担任园长或任教。镇街集团化办园格局除在教育教学方面实行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模式外,在资金管理上也进行了改革。分园收取的幼儿费用一律上交中心幼儿园管理,中心幼儿园负责分园建设投入,园所发展投入,以及教师工资发放等财政支出。“中心辖分园”的管理格局,推进了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效积聚,扩大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七、加强经费管理,推动幼儿园持续发展

多年来,我市着力加强了幼教经费规范管理工作,以增强幼儿园的自我发展能力。1999年,出台了《莱州市农村

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对幼儿园的经费管理体制、管理原则、财务收支和监督审计做了详细规定。主要强调了“四个统一”。

1.统一标准。根据省、烟台市收费标准,结合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确定我市农村幼儿园合理收费标准。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实行按类收费,特别是镇街与镇街之间,镇街内各园之间,必须遵循全市统一规定,统一收费标准。

2.统一调整。当收费标准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符时,我们会在物价局允许的收费范围以内,及时地调整收费标准,保证幼儿园发展所需的足够资金。

3.统一票据。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必须使用市财政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亮证收费,做到规范、合法收取。

4.统一管理。2000年起,我们提出了“园收、镇管、园用”的要求,全市所有镇街均实行了经费统一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是:全镇所有村办园,将幼儿收费全部上交镇街教委,由镇街教委统一管理,分园设帐,单独核算,日清月结,按时向办园村、教职工和幼儿家长公开帐目。在统筹统支上,实行镇街教委主任、中心幼儿园园长或幼教负责人、村办园负责人“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最近,我市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莱州市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对幼儿园收费又提出了更规范的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上级及我市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收费政策,坚持政府投入为引导,村委投入为主渠道,股份制、公民个人举办制为辅助的原则,着力构建“以政府办园为示范,镇街办中心园为骨干,村办园为主体,民办园、股份制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促进幼儿园的均衡化、全面化、和谐化发展。

幼师资料《试论学习型幼儿园的构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学习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