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家长,您做了吗?

10-30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学习型家长,您做了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型家长,您做了吗?中心开展感恩节特别活动以来,让中心一直充满着温暖的氛围。

在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小A小B小C家庭的温馨,感受到家长真的在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小A小B小C家长将中心开展的感恩节“我心里的话”延伸到了家庭中,妈妈将孩子稚气而温暖的话语记录了下来,当中心老师收到这份记录了孩子心灵感受的话语时,我们幸福得一塌糊涂。

小A小B小C小朋友想对老师们说:

小A:我想谢谢老师,因为老师每天扫地、擦桌子。

我想抱抱老师!(第一个发言的“小盆友”还没有打开话匣子)

小B:我要谢谢老师,因为老师给我们接水喝,让我们排队上厕所,老师还带我们出去玩,给我们上课。我们睡觉的时候老师在擦地。我们洗完手,老师帮我们看手上还有没有香皂沫沫,如果有,就再洗一遍。老师给我们抹油油,给我们擦脸。老师还给我们讲故事。

我想亲亲老师!(第二个发言的“小盆友”说了那么多,小C怎么办?)

小C:我想谢谢老师,因为老师给我们抹油油,带我们小便洗手,老师很好,说:“看谁做得快,就能得到大块儿的苹果。”我没快,也吃到了大块的苹果。老师给我们扫地,我们睡觉的时候,田老师给我一本《小美人鱼》的书。老师还给楷楷发了一本《小王子》的书。我想亲亲老师,抱抱老师,谢谢老师!(家长也很感动,谢谢老师。)

妈妈代笔并小结:

新希望中心的感恩节活动办得很有意义,不仅使孩子,也让我们家长经历了一次感恩的心灵之旅。小A小B小C于2011年11月底入园到现在一直都以积极、快乐的心态谈论幼儿园里的人和事。她们爱老师,爱同伴,爱她们的第二个家——新希望。读完孩子们的感恩贺卡,小A小B小C爸爸像上了弦,第一次一气呵成的自觉写完三个孩子的反馈。(在此前都是妈妈写)妈妈也很感动,感谢老师,感谢我亲爱的孩子们,感谢她们的爸爸。今天我们在家中,继续“感恩”这个话题,让孩子们表达对老师的爱,感受温暖!最后我也要跟小A小B小C说:“谢谢你们,亲爱的女儿,我们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用爱继续谱写五个人的精彩!”

以上是小A小B小C家庭感恩话题的全文。

发这篇博文,其实中心很有压力,压力在于孩子对我们的爱是如此的真实和感人,我们必须用心的善待他们,我们责任重大。压力在于家长非常认真积极的关注孩子的成长,以及对老师工作的信任和肯定,我们必须用心的和家长一起支持孩子的成长......

发这篇博文,初衷在于引导家长反思,如何关注孩子的成长,如何陪伴孩子的成长,如何与中心互动一起支持孩子的成长。我们常说“爱孩子”,“很爱孩子”,“我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你”,但是我们是真爱了吗?我们给予的爱是否打动了孩子的心灵,是否是孩子需要的爱与支持。我们的爱让孩子有了爱之外的压力,还是让孩子有了爱之外的束缚和反抗......

学习型家长的这种学习和不断反思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学习的宝贵品质是在用心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得来的,这种学习和反思的精神会促使孩子更加积极正向的成长,家长也会真正享受到陪伴孩子成长的幸福,整个家庭也一定会更加有生命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您教会孩子意外应急措施了吗?


有资料表明,52%以上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甚至就发生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所以,“家即将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场所”的论断,并不是危言耸听的。

正因如此,家长很有必要教会孩子一些防范和处理意外伤害的方法。这一点,国外可能做得比较好,要不然人家也拍不出《小鬼当家》这样的影片来。

笔者有个朋友,夫妇俩带着儿子长期旅居国外。在国内的父母亲十分想念孙子。上个暑期,老人一再要求接孙子回来住一段时间。没想到就在孩子回国的第三天,朋友的父母亲家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煤气爆炸事件,两位老人在事故中当场丧生。惟独他的孩子躲在一个沙发背后,幸免于难。

据孩子事后回忆,那天晚上,他随爷爷奶奶从亲戚家回来,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烈的煤气味,爷爷奶奶嘱咐他站在客厅别动,他俩一前一后进了厨房,想去关掉煤气开关,可能是爷爷眼睛不好,老半天也找不到管道煤气的开关,后来他听到奶奶叫爷爷开灯找,他一听,连忙大喊一声“不能开灯”,就钻到了沙发背后。

可是根本来不及,只听得啪的一声,一团火球和一声巨响后,整个厨房和餐厅窗户都炸飞了。事后有人问孩子,怎会知道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他回答说,老师在课堂上教的。

还有一次,笔者接诊了一个足底被烧着的塑料袋严重烧伤的小女孩,当时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小女孩只有三四岁,来医院前她和她的表妹在堂屋的一个火盆旁烧火,她的表妹不小心把一叠塑料袋丢进了火盆,小女孩赶紧用火钳将它夹了出来。当时她的妈妈在厨房做饭,看到堂屋内有火光,就叫她把地上的火踩灭。没想到小女孩当时没穿鞋,只穿了一双尼龙袜子,本来这火不用管它也烧不着什么东西,一踩反倒粘上了她的脚板心,痛得她跛着一只脚乱跳,这一跳就像是一把扇子,扇得火越烧越旺,把整个足底烧得不成样子。

儿童家庭教养方式您做对了吗


一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宝宝成长

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产生独立、爽直、协作、亲切、沟通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民主型的爸爸妈妈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宝贝的行为更多的是分析与引导,合理的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并以身作则给宝贝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注意的是,民主不等于什么事都是协商。宝贝由于自身的知识、经验所限,不能深刻与全面的分析问题。针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家庭讨论的方式,“民主”的做出决定。这时,爸爸妈妈要事先统一口径,然后召开家庭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让宝贝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5种父母常见错误教养方式

1.过分严格

有些爸爸妈妈对宝贝的教育很严厉

,有时甚至达到残酷的程度,他们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稍不顺心或宝贝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斥责甚至打骂孩子。

后果: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宝贝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等消极情绪,或产生不能克制的逆反、攻击和冲动行为,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2.过度溺爱

这些爸爸妈妈对宝贝的教养方式与上面刚好相反,他们对宝贝过分的溺爱和宽容,对宝贝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的接受。

后果:这容易使宝贝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格。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宝贝由于自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听从自己的命令。当他们接触其他小朋友或走入社会时,可能会因挫折而拒绝接触社会,因被忽视而嫉妒和仇视他人,因不能自控而与人冲突,甚至产生严重的侵犯性行为问题。

3.支配

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的家庭。这些爸爸妈妈总喜欢直接替宝贝拿主意,直接告诉宝贝做这做那,对宝贝自己的意愿漠不关心。后果:虽然直接向宝贝发出命令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提高生活效率,但长此以往宝贝会养成过度依赖、服从的性格。由于事事都由爸爸妈妈决定,宝贝自然也无须主动的思考自己的事情,这样长大以后宝贝就会缺乏主动性,性格自闭,且对父母产生过分的依赖感。

4.不断拒绝

有些爸爸妈妈为了让宝贝长大后对社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有意识的对宝贝进行过度的挫折教育,增强宝贝的“抗挫能力”。

后果:过度的“挫折教育”,对宝贝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拒绝,又不对宝贝解释拒绝的原因,让宝贝长期生活在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环境中。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处于挫折中,会产生强烈的神经质倾向,并且会伴随反社会和侵犯性行为。“挫折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注意宝贝的心理卫生,在“拒绝”后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让他们有安全的感觉。

5.忽视

在一些家庭中,由于爸爸妈妈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看宝贝,宝贝的护养工作大多由保姆或亲属代劳。

后果:宝贝由于没有太多的机会与爸爸妈妈接触,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由于在情感上被忽略,宝贝会倾向于用各种问题行为来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如生病,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或其他一些奇怪的行为。

三依据宝宝性格调整教养方式

不难看出,教养方式不当会对宝贝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还要因儿童自身的特点而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教养方式不良引发的不同的儿童问题行为。所以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宝宝的个性各有不同,自然要针对宝宝的性格特征赖制订养育方针。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宝宝性格中的优势

您给孩子足够的抚摸了吗


您给孩子足够的抚摸了吗

人有一种饥饿,天生存在而又鲜为人知,这种饥饿就是人对抚摸的要求,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皮肤饥饿”。

科学研究表明,所有的温血动物一生下来就有被触摸的要求。如果这种需求被剥夺,就会丧失欲望,导致生长迟缓,智力低下,并会产生不正常的行为方式。

常在亲人怀抱中的婴幼儿能意识到同亲人紧密相连的安全感,因而啼哭少、睡眠好、体重增加快、抵抗力较强,智力发育也明显提前。相反,让孩子长时间处于“皮肤饥饿”状态,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智力发育迟缓及行为异常等等。生活中缺少抚爱,缺乏身体触摸的孩子,往往会自发地咬手指、啃玩具、哭闹不安,甚至把头或身体乱碰撞,这就是“皮肤饥饿症”的表现。

可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年轻父母以工作繁忙、生活紧张为借口,把孩子扔给老人看管,以为这样就解放了自己的双手,赢得了宝贵时间,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还有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接触方式是打屁股,只要孩子有点错或大人不称心,就打孩子屁股,平时很少得到父母亲昵抚摸,这些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并热衷于推撞、打架闹事、对周围世界带有敌意。也还有不少家庭,父母是常常抚摸和拥抱婴幼儿,但是等到孩子上初中以后,性别就会压抑和限制这种本能的接触。只有当孩子患病时,才有被父母摸摸前额的机会,平时是得不到任何关心和爱抚的身体接触。其实大孩子也很喜欢亲人抚摸他的手和头,女孩子喜欢倚偎着亲人撒娇。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触摸方法呢?

1、拥抱。夫妻或孩子抱在一起,是通过心的跳动、眼神的传递,把自己对对方的感情默默地传递给对方;

2、脖子背部的爱抚,它可以消除紧张和疲劳;

3、臂部按摩。从手腕到肩部的柔和按压,以解决“皮肤饥饿”。

皮肤触摸是一种直接的关怀方式,表达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慰藉,它能把自己的爱护和体贴,默默无闻地传递给对方的身体、大脑和心理,它可以产生更多天真可爱的孩子,也能产生更多的好丈夫和好妻子。

您给宝宝足够的抚摸了吗?


人有一种饥饿,天生存在而又鲜为人知,这种饥饿就是人对抚摸的要求,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皮肤饥饿”。

科学研究表明,所有的温血动物一生下来就有被触摸的要求。如果这种需求被剥夺,就会丧失欲望,导致生长迟缓,智力低下,并会产生不正常的行为方式。

常在亲人怀抱中的婴幼儿能意识到同亲人紧密相连的安全感,因而啼哭少、睡眠好、体重增加快、抵抗力较强,智力发育也明显提前。相反,让孩子长时间处于“皮肤饥饿”状态,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智力发育迟缓及行为异常等等。生活中缺少抚爱,缺乏身体触摸的孩子,往往会自发地咬手指、啃玩具、哭闹不安,甚至把头或身体乱碰撞,这就是“皮肤饥饿症”的表现。

可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年轻父母以工作繁忙、生活紧张为借口,把孩子扔给老人看管,以为这样就解放了自己的双手,赢得了宝贵时间,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还有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接触方式是打屁股,只要孩子有点错或大人不称心,就打孩子屁股,平时很少得到父母亲昵抚摸,这些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并热衷于推撞、打架闹事、对周围世界带有敌意。也还有不少家庭,父母是常常抚摸和拥抱婴幼儿,但是等到孩子上初中以后,性别就会压抑和限制这种本能的接触。只有当孩子患病时,才有被父母摸摸前额的机会,平时是得不到任何关心和爱抚的身体接触。其实大孩子也很喜欢亲人抚摸他的手和头,女孩子喜欢倚偎着亲人撒娇。

推荐阅读:宝宝哭闹的7个原因及安抚技巧为新生儿做抚触要注意什么新生儿抚触解决宝宝皮肤饥渴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触摸方法呢?

1、拥抱。夫妻或孩子抱在一起,是通过心的跳动、眼神的传递,把自己对对方的感情默默地传递给对方;

2、脖子背部的爱抚,它可以消除紧张和疲劳;

3、臂部按摩。从手腕到肩部的柔和按压,以解决“皮肤饥饿”。

皮肤触摸是一种直接的关怀方式,表达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慰藉,它能把自己的爱护和体贴,默默无闻地传递给对方的身体、大脑和心理,它可以产生更多天真可爱的孩子,也能产生更多的好丈夫和好妻子。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学习型家长,您做了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学习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