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该向特级教师学什么

04-29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幼儿园教师:该向特级教师学什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导读:那种认为公开教学只能以教学环节为主,其他的诸如常规教育之类的都只能在课后进行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这是一种无法驾驭课堂、不能真正实施教书育人思想的体现。

前不久,笔者有幸观摩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执教的两节实况录相课,其中有一个活动是创编故事《放风筝》。活动中,朱老师没有制作华丽的教具,只是随身带了一支油画棒,更没有附庸风雅的表演,现场的绘画也没有多少技艺可言。有的只是“你来说,老师来打扮。”“别人讲过的就不能再讲了。”“老师把小朋友说的话连起来说,如果说到了你刚才说到的词语.你就站起来,那可是你的成果呀!”“××小朋友的手举得很好.我就画他说的猫!”……这些朴素的语言,让本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脸上写满了自信和微笑,没有一位孩子分心。

我在感叹朱老师组织的活动朴实无华之余,也在深深思考:我们与特级教师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们该向特级教师学什么?平时,我们教育教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一、无须片面追求活动教材和内容的新、奇、特

现阶段的教学观摩活动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上课选教材要选别人没有上过的内容,才表明幼儿园是善于钻研的;上课的老师要是别人没有见过的、而且是年轻的、有个性的,才表明幼儿园是人才辈出的。事实上,越是大家都在研究使用的教材或内容,就越表明它有生命力,是值得推广的。朱老师用众所周知的故事《放风筝》来上语言课,不照样把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起来了?你能说这样的重复就不行吗?

或许年轻教师的表现力不一般.语言的感染力胜过中老年教师一筹,但教育的过程不是进行基本功比赛,最根本的是如何让教育内容深入孩子身心,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孩子的突发事件,而这些正是年轻教师所缺乏的。课堂上只要出现与自己预设的教案相违背的情况,年轻教师马上就束手无策了。不少年轻教师是不会独立进行活动设计的.他们所展示的活动大多是全园教师共同设计的教案,他们的公开教学只不过是在走一下别人设计好的教案而已。其实,只要是别人无法超越的教师,只要是有主张的教师,一次次的出场不都能给其他教师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嘛!像朱静怡这样的教师谁不企盼她的出场呢?

二、无须片面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具的“丰富性”

朱老师的课之所以朴实无华.是因为她的课简便易行而又意味隽永。语言课就带着一支笔,体育课就是一个小铃,但却把课演绎得有声有色,令人折服。这或许就是朱老师的高明之处吧。可我们有些教师组织的活动,教具相当丰富,有的教师制作教具要很多人花几天功夫帮忙制作.这还不算,不管需要不需要,先制作一幅多媒体动画再说。光把这些教具演示完毕就需要足够多的时间了,哪还能去顾及孩子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呢?至于教学手段,一会儿个别表演、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又是集体表演、一会儿又是师生同演,另外,还要考虑教学手段的综合性,又是说又是唱.又是画又是算,又是动手又是探索,语言课不像语言课、美术课不像美术课,还美其名日为“综合课”。试想,这样折腾下来,还有多少时间可让孩子来学习和消化呢?

三、无须片面迎合所谓的“先进理念”

朱老师的课之所以能把孩子牢牢拴在自己的身边.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就是对错分明、赏罚分明。你看,“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重复别人的!你说的是别人说过的,不能算!这个是你的想法吧,真棒!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翘大拇指吗?老师要请最懂得举手规矩的小朋友说!还有谁没有说过,我们一起来请他!犯规就要淘汰,这是不能违背的原则!”是非曲直一目了然,孩子自然会遵循老师的要求开展活动。而现在有些老师受所谓的先进思想的影响.认为无论孩子说什么都不能当面说孩子是错的。无论做错什么都不要当面说他是错的,这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如果一个人从小连对错都不能正确区分.连正视微小错误的勇气都没有.他何以能成才?当孩子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和良好个性品质形成方面的问题.作为教师就一定要指出来.并以正确要求告之。朱老师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镜头:当有一个孩子没有专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朱老师这样说的:“你知道怎样做认真听讲的好孩子吗?那就是坐下来,眼睛看着发言的小朋友,自己的嘴巴没有声音。现在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就这样去做吧!”要求清清楚楚,这个孩子很快就专注地倾听了。朱老师真正地将孩子个性品质的培养和教育纳入了一日活动之中了,真正体现了“时时处处皆教育”的理念。那种认为公开教学只能以教学环节为主,其他的诸如常规教育之类的都只能在课后进行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这是一种无法驾驭课堂、不能真正实施教书育人思想的体现。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一位特级教师在女儿自杀后的教育反思


7月2日上午,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电化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家长。这一天是周六,其时,中考已结束近20天,成绩也即将揭晓,还有什么重要的课程引来这么多学生和家长?

9点钟,伴随着一首《别哭我最爱的人》歌曲忧伤的旋律,讲台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

一张张照片缓缓闪现,记录了一个女孩成长的历程。从可爱的婴儿到青涩的幼女,再到花样少女,然而就在女孩最美好的花季时光。

一切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冰冷的灵柩……8分44秒的视频放完,现场嘘唏不已。

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课,主讲人南京一中的老师黄侃。

照片中的那个女孩就是她的女儿远远(化名),在荷兰留学时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忽然凋谢

2009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前一天。

下课后,黄侃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来电,是女儿远远同窗六年的闺中密友从西安打来的。

黄侃打过去询问原由,对方说远远出事了。

远远是黄侃的女儿,2008年9月赴荷兰留学,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经济学。出事了?

黄侃很疑惑,也很惶恐,女儿能出什么事?她不相信。

中午,黄侃给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打电话,但无人接听。整个下午,黄侃始终心绪不宁。

远远从小喜爱体育、唱歌,还喜欢吹长笛和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从小到大,女儿都没让黄侃操过太多心,学习优秀,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也强。

“你不知道我这个女儿有多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一说起女儿,黄侃的神情充满了自豪。

“留学的事情也是她自己决定的,自己找的学校,还申请到奖学金,自己办签证,买机票。”

对于女儿的留学,黄侃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她当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念大一,我本来想让她在国内念完大学再出国的,但她坚持,我也只好尊重她的决定。”

黄侃亲自送女儿上的飞机。事后回忆起来,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色的T恤。而平时,她最喜欢的是红或是黄等比较亮颜色的衣服。

到荷兰后,远远曾写信说很喜欢就读的学校,生活很愉快,还教美国同学学中文。

在短短不到半年的学习中,远远在学业上已表现得异常优秀,多项成绩在9分或以上,成为学校的优等生。

“她的个人博客上也全是生活不错、和朋友相处得很好之类的话,她从小就这样,总是报喜不报忧。”黄侃说。

下午4点,黄侃又一次拨打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的电话,对方的答复是情况不明。一个半小时后,黄侃再度打电话询问,大使馆称正在调查。

2月9日凌晨,大使馆确认了远远出事的消息,并让黄侃尽快办理出国手续,赶往荷兰处理丧事。

嚎啕大哭。

除此之外,黄侃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她简直不敢相信,女儿那鲜活的生命真的永远凋谢了。

2月14日,情人节。黄侃与丈夫乘飞机前往荷兰。11个小时的行程,除了眼泪还是眼泪。

“请不要救我”

一下飞机,黄侃就问前来接机的大使馆工作人员,女儿在哪?

当得知女儿被放置在阿姆斯特丹医学院的解剖室时,黄侃几乎晕倒过去。

“她一个人躺在那里,该多孤单呀。”回忆那一刻,黄侃泪流满面。黄侃甚至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进解剖室的。

“看到女儿的遗体时,我已经瘫倒在地。”黄侃哽咽着说。

“女儿躺在白色的床单上,我突然想起当年我生下她时的情景。她呱呱落地时的哭声还在耳边,如今却已变得冰冷。”

据记者了解,2月8日,远远在写下三封分别给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遗书后,在宿舍内自尽。

在警局,黄侃看到了女儿的遗书。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

据专家介绍,强迫症属精神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发病率极高,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精神抑郁以至自杀。

黄侃如论无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

“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地度过……”黄侃痛苦地回忆。

黄侃认为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只有微笑。”

远远的意外身亡让她的许多朋友吃惊不已。

记者了解到,几乎所有跟远远有过接触的人,一致评价她平常开朗活泼,没有任何强迫症或是抑郁症的迹象。

“积极向上,充满理想,倔强不服输。也许正是她这种对生命中完美的执著追求,让她把自己的一切永远留在了风车的故乡。”

一位好友在纪念远远的文章中写道。推荐微信babytraining

远远的一位好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咨询远远的意见。

而现在回想起来,远远甚少与她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而在远远结束自己的生命前,她跟好友曾同游西班牙、葡萄牙,那时候她开始有迹象,比如不爱拍照,谨小慎微等。

在遗书中,远远说曾想通过留学生活来减轻自己的症状,但却“没有成为救赎的灵药”。

她还请求父母能够对强迫症人群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帮助其他的受害者。

一向心思细密的远远甚至在一张给警察的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请不要救我。”

“妈妈把你背回来了”

2009年2月18日,远远的遗体在阿姆斯特丹火化。处理完后事,黄侃于2月24日乘飞机回国。

“我是用远远的书包将她的骨灰背回来的。上飞机的时候,我就对她说,远远呀,小时候我就是这样背着你上学,现在,妈妈又把你背回来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刚回国那段时间,黄侃根本不敢回家,一看到女儿的房间,就止不住地流泪,她在学校住了三个月。

5月4日是远远的生日,黄侃买了女儿最喜欢的食物还有花去墓地。

“在公交车上,眼泪就像断了线一样往下滴,怎么忍都忍不住,旁边的乘客还一直安慰我。我就一路哭到了墓地。”

那段时间,黄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女儿。

“梦里全是她小时候的样子,穿着小棉袄,在床上翻来翻去,调皮起来不愿意穿袜子,甚至有时候我都能闻到她身上的奶香味。”

但是,黄侃坚强地走了出来。“不能改变的事情我必须接受,我只能改变自己能改变的。”

黄侃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2010年她被评为特级教师。

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愿,黄侃还拿出十万元设立了“健心奖”,奖励那些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黄侃开始反思。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黄侃夫妻俩工作较忙,于是将她送去寄宿学校。

“如今来看,当时对她太残忍了,那么小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黄侃后悔地说。

“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

黄侃说,女儿曾经也和她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

黄侃也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

“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也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

现在回想,黄侃发现女儿在心理上的问题早已隐约出现。

“只要碰上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女儿的离世让黄侃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尝试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幸福,他们学业繁重,本来就很辛苦,我会和他们一起发泄苦闷,对家长来说,我想让他们知道,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太纠结于分数。”

正是基于这一点,黄侃特意选择在中考分数揭晓前一天,上了这堂特殊的生命课。

“我希望孩子和家长们对人生能有新的认识,考试成绩不是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懂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风景。”

最后一堂课

“上这样一堂课,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甚至直到上课前一天,我还在打退堂鼓。”

7月4日,黄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两年前,黄侃正在担任南京一中初一(2)班英语老师,当得知女儿远远出事的消息后,黄侃便赶往荷兰处理后事。

“当时我带这个班才不到一年,孩子们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消失了一段时间,感觉很疑惑,我一直没有告诉他们这件事,因为当时他们都还小,心智不够成熟。我当时就决定,等到他们初中毕业时,给他们一个交待。”

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交待,黄侃也在给自己一个交待。

当黄侃开始筹备这堂生命课时,翻开女儿的一张张照片,她心痛不已。

“视频中用的歌是郑智化的《别哭我最爱的人》。那是女儿电脑中最后留下的、也是惟一一首歌,我想我能明白她的心。”

“有朋友得知我要上这堂课,都劝我不要进行,但这是我的一个心愿,我要让女儿的死变得有价值。”

对黄侃来说,这堂课的确难上,因为她要撕开那渐渐愈合的伤口,直面自己的痛苦。

在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时,黄侃一度痛苦不能自已,最后由一名学生代她读完自己写给女儿的信。

但是,痛苦显然并不是生命课的主题,黄侃有着更深的含意。

她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和家长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

对学生,黄侃说: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对家长,黄侃说:

“家长们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谈及自己的教育感受,黄侃说,

如果女儿在世,她一定会让她按自己的兴趣生活,绝不给她压力。

“只要她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我就满足了。只可惜,生命不能重头再来。”

生命课的反响让黄侃欣慰。

南京一中初三(2)班的一位学生家长给她发来的短信中写道:

“您是学生们的恩师,更是她们的母亲。当姹紫嫣红的时候,这满园的桃李都不会忘记向您致敬。”

但黄侃说,这堂生命课,她只能上一次。“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太忙了,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太优秀了,不需要我们的关注。

可是,事实却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当一切都变得不可挽回时,我们的忙碌,我们的忽略,甚至我们的自信都会成为我们终身的遗憾……

希望大家在看完这个故事后能够懂得,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只顾自己的忙碌,更要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成长。

只有孩子,才是家庭的“一号工程”。

教育孩子,首先是接纳你孩子本来的样子,信任、鼓励和欣赏你的孩子,尽量多的去了解他、理解他、倾听他的想法。

教育一定要选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而不能按照家长的标准去塑造孩子,尤其不能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孩子。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那么他会形成适合自己生命发展的节奏,一些优秀的特质也将从这个节奏上发展而来,比如沉稳、专注、冷静等。

你觉得慢不如快好,恐惧“慢”会使孩子落后,无法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不断地催促他、改变他甚至责骂他。

你认为这样是在教育孩子,但实际这只是在干扰和破坏孩子的成长,甚至会摧毁孩子的自信。

所以,家长一定要具备自省能力,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适合孩子各阶段精神和思想成长的需要。

如果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一定要停下来及时调整,尤其要多学习。

记住:“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父母应把盯在孩子身上的目光拉回来,反观自己的言行,认识自己的观念、态度及局限。尽量使自己变得成熟和冷静,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加适合孩子的天性发展,进而逐渐具备能够正确行使教育权利的能力。

中国家长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孩子上幼儿园应该学什么?


掌握幼儿园信息,能够更好的准备开学,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孩子上幼儿园应该学什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幼儿园资讯!

1.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受益终身。尤其是在3~6岁的年龄段,这个时候如果对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小毛病也不去苛求,那么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养成没有礼貌、任性妄为的行为。

幼儿园侧重培养的是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对孩子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此时家长应该配合幼儿园调整孩子的休息时间,晚上9:00之前尽量入睡,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亲身示范,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自理能力越强的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越强,也越自信。

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从点滴做起,比如:教孩子自己叠衣服、自己洗漱、上厕所、整理书包等等。

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务中来,学会做家务的孩子才更有担当和责任,才更懂得心疼家人,长大以后才更有责任心。

3.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相比灌输学习知识来讲,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而3~6岁正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最佳时间。而学习能力包括:注意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培养、礼仪的培养等等。

幼儿园教师心得:孩子游戏,我做什么


整理了幼儿园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孩子游戏,我做什么,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能确保幼儿自主游戏时间,提供丰富游戏材料的基础上,幼儿游戏,教师该做什么呢?

尊重孩子,做一个静心的观察者

【案例1】走廊上拴着一只"小狗"

大(1)班的走廊里,轩轩脖子上套着一个用塑料玩具连接成的链子,链子的另一头挂在走廊墙壁的挂钩上,孩子嘴里不停地"汪汪"直叫,像极了一只被拴住的"小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带着疑问开始观察,过了一会儿,阳阳取下挂钩上的链子,摸摸轩轩的头,牵着他蹈了一小圈。轩轩一脸的高兴,边爬边叫,没有一丝勉强的意思。

我问轩轩:"你们在玩什么游戏呢?"

轩轩高兴地告诉我:"我是小狗。"那表情分明是得意。

"那你为什么要做小狗呢?"

"因为人家刚送我一只小狗,那只小狗可爱极了,我特别喜欢它,天天陪它玩。"

了解完这个特殊游戏的起因,我悄然离开,游戏继续进行着……

【分析】在成人的世界里谁愿意去当一只狗。而在孩子的世界里,当一只小狗是自愿的,是愉悦的,在这样的角色游戏中他能体会到当一只可爱的小狗受人宠爱的快乐。家里最近养了一只小狗的种种趣事,自然就成了游戏情节的原型,成为游戏情节发展的动力。如果不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也许游戏就会在成人世俗的思想中被扼杀。

【案例2】优优啃鸡腿

小(3)班的手工区,小朋友们自己在探索各种折纸方法,优优把正方形的纸揉成了一个团儿,放在嘴里使劲儿地撕咬,咬一口然后就吐出来,再咬一口,再吐……纸屑吐了一地,而且这种行为一直持续了大约七八分钟,十分专注。

我蹲下来问他:"优优,你在干啥呢?"

优优天真地看着我说:"我在啃鸡腿,我不喜欢吃鸡皮,还有骨头啃不动。"

我摸摸他的头说:"那你把鸡腿上的肉啃干净点哦。"

【分析】在成人的眼中,一个孩子咬纸首先是不太卫生的,而且把碎纸屑撒了一地,无疑很让人头疼。但是通过仔细观察和询问,知道了他在玩想象游戏,把纸团揉成团儿,变成了鸡腿,在专心地啃鸡腿呢。那一地的纸屑有的是鸡皮,有的是鸡骨头。孩子的游戏不受地点、材料的限制,创意无处不在。

在孩子的游戏世界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成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固有的价值评判,在观察游戏时可能会凭着直觉和经验误读了孩子的游戏行为,就可能会喝令案例1中的那只享受宠爱的"小狗"停止游戏,要求案例2中的那个津津有味啃鸡腿的优优马上捡干净地上乱七八糟的纸屑,那样的话,孩子的游戏将被迫终止,教师就成了干扰幼儿游戏的绊脚石。唯有从尊重孩子的理念出发,做一个静心的观察者,尊重孩子,看懂孩子的游戏行为,理解孩子独特的游戏方式,才能保证孩子游戏的绝对自由、自主、自发。

相信孩子,做一个机智的"甩手掌柜"

【案例3】尝试商量、等待的小绅士

小(3)班的娃娃家里有两个积木桶,芃芃和淇淇把它们戴在头顶上,玩得挺开心。天天看见了,也想玩,他就跟芃芃说:"芃芃,你把这个桶给我玩一会儿好吗?""不行!我还没有玩好呢!"芃芃果断地拒绝。天天转过头来看了我一下,又转过去跟淇淇说:"淇淇,把桶给我玩一会儿好吗?"淇淇啥也没有说,直接转过身去,给了天天一个冷屁股。天天很尴尬,又朝我这边看了看,我装作没有看见,期待他自己解决。两次协商都没有成功,他有点沮丧,但依然没有放弃,又转过去对芃芃说:"那你玩好了给我玩好吗?""好的。"芃芃爽快地答应了。天天一听来了精神,开始玩其他玩具,玩的时候还不时地看看芃芃。又过了大约5分钟,淇淇放下桶,天天眼疾手快地拿起来,心满意足地戴在了头上,脸上绽放着满意的笑容。

【分析】天天比较强势,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什么都是我要玩,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今天我观察到他已经在尝试处理游戏中的一些问题,不管是不是因为有老师在一旁的原因。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在结束后及时给予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正确的,帮助孩子强化正面行为。

【案例4】冲动的小宇遇上文静的小茹

大(1)班的积木区里小宇在建构一个警察局,忙碌了好半天终于完工了,正当小宇心满意足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小茹一不小心碰倒了警察局的一角。小宇叫起来:"讨厌!碰坏我的东西了。"准备发飙了!我紧张地在一旁观望,生怕冲动的小宇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但是理智告诉我,等一等,相信孩子能处理好的。这时小茹回过头蹲下来,满脸歉意地开始帮忙修复。小宇刚才还怒气冲冲的脸这会儿已经多云转晴了,他也蹲下来一起修复。一场眼看就要掀起的风波,在孩子们很自然的处理中解决了。

【分析】小宇比较容易冲动,而小茹是一个不善言语的文静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我担心小茹要吃亏。关键时候我选择了相信孩子,在一旁静观其变。事情果真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游戏中的磕磕绊绊不可避免,如果我们选择做一个"灭火者",天天可能就失去自主尝试商量、等待的机会,小宇就会失去一次尝试原谅别人的机会。老师要相信孩子能自己解决问题,相信孩子在每天的游戏中能逐步建立规则意识,相信孩子会尝试各种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适时做一个"甩手掌柜"。

走进游戏,做一个理智的游戏者

【案例5】无人问津的"冰淇淋"

小(3)班的娃娃家里,雅清把雪花片一片一片地堆积起来,然后开始叫卖:"卖冰淇淋了,谁买冰淇淋?"叫了好几遍都没有人搭理,可她还是乐此不疲地叫卖着。我说:"我要买一个冰淇淋,你的冰淇淋多少钱一个?""给你。"她拿了一个红色的雪花片放在我手上,对我问的问题置若罔闻,可能孩子是对钱没有概念。我继续问:"这是什么味道的冰淇淋?""这是草莓味的。"她奶声奶气地回答。我"啊呜"吃了一口,说:"好吃,好吃!"其他孩子开始观望,我赶紧撤。雅清又开始了她的叫卖,我远远望见悦悦在和雅清互动……

【分析】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买卖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游戏是富有挑战性的,他们大部分都喜欢玩平行游戏,不太会进行合作游戏,所以就出现了案例中无人问津的"冰淇淋"。这时,我选择参与进去,和雅清进行买卖游戏,吸引其他孩子的同时,也让孩子游戏时有型可模。然后我又及时撤出游戏,主要是考虑到有吸引孩子寻求教师注意的风险。

教师参与游戏,可能存在成人会替代孩子而主导游戏的风险,也可能存在吸引孩子寻求教师注意,但是只要能掌握好适当的时机进入和撤出游戏,掌握好自己游戏的参与度,这些风险就不是什么风险了。当孩子游戏遇到瓶颈时,当孩子游戏缺乏点子时,当孩子游戏中缺乏跟同伴合作的技巧时……教师要及时参与;当教师参与游戏帮助幼儿解决好问题时,要及时撤出。做一个理智的游戏者其实是建立在静心观察的基础上的。

家园共育《幼儿园教师:该向特级教师学什么》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上幼儿园学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