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挫伤孩子积极性的话

04-30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会挫伤孩子积极性的话”,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国心理学家认为,语言是成年人与孩子沟通的重要途径,父母和老师的语言内容、表达方式等,对孩子的行为甚至将来的心理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经过观察研究,总结出了会挫伤孩子积极性的话大致有6种类型。

唠叨型:某个道理,孩子明明已经知道,仍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这种唠叨是一种重复刺激,会对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因此,家长越说孩子越听不进去,甚至还会冲撞你。

迁移型:把别人身上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坏事,不分青红皂白地迁移到孩子身上,想当然地千叮咛万嘱咐。这就把孩子过于看“坏”了。这显然与青少年富有的上进心和好胜心相悖,从而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对立面,造成孩子对家长的说教充耳不闻,甚至还会反唇相讥。

讽刺型:“这个都干不了,还能干什么?”“你能考出好成绩,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类似这些语言,把孩子过于看“低”了。这种话因为刻薄会使孩子长期不会忘记,接受教育的抗拒性也会长期不能消失。

提审型:刚发现一些现象,便大惊小怪地对孩子进行提审,并根据主观臆断,把可能性说成现实性。这就把孩子过于看“死”了。这种草率的行为,极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威胁型:“别插嘴,真不懂礼貌!”“你要再不听话,非打断你的腿不行!”这些语言把孩子过于看“厌”了。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和反感,久而久之,会在心灵上烙下抵触的印痕。

揭丑型:对于确有过错的孩子,有些父母喜欢当着同学、亲友的面没完没了地数落。这就把孩子过于看“扁”了。这样做会挫伤孩子希望谅解、宽恕的心情,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很可能走向父母愿望的反面。

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甚至攻击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对孩子的刺激和伤害是相当大的。时间长了会使孩子丧失自尊和自信,产生自卑感,最终直接影响孩子成才。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如果孩子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此文是家长会上一个家长的文章,苦口婆心分享真实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想上学,不爱学习,该怎么办呢?让我们借助这位妈妈的经验,冷静地想一想,面对孩子,面对现实,我们怎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首先请大家扪心自问以下几个问题:

1.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神童、超人”的现实吗?

2.当孩子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理解并同情吗?

3.你会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时间,其实也是自己的生命,割裂成无数个毫无光彩的碎片吗?

4.当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料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如果说孩子在这半年开始有一个接一个突破性的进步了,是因为前两年这四个问题几乎天天在纠结着我,折磨着我。最终,我做出了我的回答。

第一题——作为母亲,我潜意识里一直认为自己孩子是很聪明的,很了不起的。

不仅逃不出“没有哪个父母不觉得自己孩子是最乖的!”这误区,而且因为他小学跳了一级,还能在顽皮捣蛋常写检讨的同时,混个中上水平。一年多前,我终于痛苦地接受了:儿子不仅是个普通的孩子,而且因为比同学们小一岁,的确要笨得多。

我举个例子:他小学阶段的5年时间里,在我的软硬兼施之下,他是背诵完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和《中学生必背古诗词》的,每天早晚都会放我为他录制的课外美文磁带,因为买不到适合他当时年龄段的。每一个学期我大约会给他录制10多盘磁带。但他的初一初二时阅读题几乎得不到分。既读不懂文章,也表达不出仅有的一点点感受。语文成绩在100到115之间的家长,能否举个手?你们的付出,和我接近的,能否举个手?所以,我只有承认他真的不是个有悟性的娃娃,才不会把自己气疯。

我和很多家长交流孩子问题的时候,95%的家长都会说一句:“其实娃娃多聪明的,就是没用心。”我一般就不再更深入地谈下去了。你不能理解,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上,人与人是有差距的,那你就根本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所以,当初二将面临中考第一仗生物地理时,寒假中,我就把地理书上的重要地图描摹下来,复印了若干,进行填图练习;所以,学校发了复习题单后,我和他各自完成了老师发的复习题单,然后比较,确定正确答案;所以,我每个周末要抽他背背题单,遇到世界十几种气候类型等易混淆的难题时,我和他交流如何区分的理解、感受;所以,提前了一个多月,在你们大多数孩子开始背,并且背得“搅起”的时候,他已完成了全面复习,三次模拟考试,两科都在班级前5名。

因为我真正承认了,他是只笨鸟,他的智力水平与育才老师对育才学生的要求有差距,笨鸟只有先飞。

第二题——因为我终于承认了他的“笨”,所以,我就对他在学习中的痛苦产生了真正的理解和同情。

初一时,老公陪读数学,我陪读语文、英语。陪读的含义是帮他解答不会做的作业,仅仅如此,我们俩都觉得头痛。你得在忙完工作穿城回家做完家务后,把他的所有作业在脑子里做一遍,才能发现你有一半是鬼画桃符。于是,研究儿子的试卷,成了我们勉为其难的课题。但即便白天我们把昨天的问题想出来了,晚上看到儿子木讷、痴呆的疲惫,都觉得他的脑袋已经像木鱼了。有天晚上,做证明两条线段平行的作业,老公压抑了很久的火气终于爆发了,拍着桌子吼道:你上课到底听课没有!这么简单的题,学了三天了,还没有摸到火门!

儿子哭了,坐飞机的无助也一直压抑着他。我在阳台上也哭了。但就在那几天,我在20中听了一节关于这个章节的公开课,我从课堂上就看到并明白了学生听不懂课的缘由:老师在黑板指点图形的时候,有个孩子正好低下头找笔;当孩子抬起头的时候,老师的教鞭刚离开图形。一做作业,这孩子就困难了。当老师评讲时,他又正好埋下头去做,再次错过看懂的机会。最终,这节课的知识,这个孩子直到下课都没懂,并且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懂。两次错过的时间,总共不到1分钟。你想想,这对听课的要求有多高?他一天要听多少个45分钟?注意力得集中多长时间?与老师要多么默契?专心听一天课,是件难度很高的事情,而我们都认为是件很基本的事,简单甚至粗暴地责骂他。不过,我倒是把那堂课听懂了,也猜到育才的老师可能觉得书本上的东西是很简单的,肯定讲得更快,甚至没讲,因为他们的数学书几乎是新的。

那天,我陪着儿子好好把书上的内容读懂了,做起了作业。跟他说:这段时间的几何题问妈妈,我们两个笨蛋一起看书商量。你爸是15岁就上大学的神童,不能理解我们这种差生的感受。我能接收到儿子发自内心的感激和依恋,因为我理解他。第三天,出现了一道题,儿子就开始比我反应快了。我赶紧鼓励他,妈妈的理科“撇”得很的,都把几何学得将就,你肯定也学得走。他也切实体会到从不懂到懂这个过程中的喜悦和微弱的信心。

从这个事情,我意识到,父母的强项,很多时候成为压制孩子成长的大山:因为你在这方面比较优秀,你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暂时的“笨”。他的数学被他爸打击,他的语文被我打击。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们两口子都不主动管他学习的内容了,只签字、看改没改错。

第三道题——每个家长可能都感觉到孩子的时间不够用,为了节约孩子的时间,我们很多人在当随时恭候的车夫、保姆。

因为我的孩子存在着很多困难,我就只有尽可能减少他时间的浪费。但上帝真是公平的,他节约出的时间,是靠我们把自己的时间割裂成了无数毫无辉煌可言的碎片。

说一下我这学期,也是他最乖的一个阶段了,已经从陪读生涯中彻底解放出来的情况下,我每个工作日在家里的时间安排:早晨6:20,我起床,到他房间,打开录音机,播放古诗文或英语单词的磁带(因为这时他的意识是迷糊的,不能放英语课文),古诗文磁带书城有卖的。从阳台收下几个小时前晾的校裤,拿到卫生间用电吹风吹干。把昨晚切好的蔬菜颗粒、火腿肠颗粒,加上鸡蛋,米饭,炒成蛋炒饭。这与面包、蛋糕等交换着吃。牛奶或酸奶换着吃。6:30,把他彻底喊起床,必须看着他穿好T恤,不然说不定他倒头又睡了。他下床漱个口,就吃。我赶紧做我要出门的准备。7:10,我和他一起出门。和他牵着手,共同走5分钟不到的几百米路程,说几句“不要惹麻烦啊!”“在楼下接杯水啊!”“记住……”“要乖啊!”之类废话,就到了分手的路口。

这学期他醒事点了,还要看着我过了街,给我招个手,才继续走。下午我一般6点回家,立刻把冰箱里贮存的东西拿出来,准备晚餐。保证在收到离校家校通后的15分钟内,他进门就能吃饭。饭桌上的时间,就是最重要的交流时间。家校通上收到什么信息,需要过问的。

比如开学第一个月,我就收到数学改错作业不过关的信息。他说可能是老师发错了,基于他状态比较好,我也相信了。第二周,我又收到同样的信息,就认真了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他抱怨林老师的方法多此一举,白白增加作业量,已经在学校和林老师、杨老师就为什么要这么改错发生了争执。这就是他演讲稿中提到的事。当时快8点了,我给林老师打电话,确认事实。当我明白林老师的确是这样要求的时候,我的头也大了:儿子已经基本上是11点睡觉了,再重复做一遍错题,有必要吗?

但我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绝不能和学校教育冲突,这是个底线:一定做到基本的必做要求。因为突破这个底线的后果,很麻烦很严重。

我与儿子商量,他勾出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错题,难题,我帮他抄题在另外的本子上。他等一、两天做,把又错的题抄在专门的错题集上。这次,他对林老师就心服口服了,因为他居然又错了!物理老师也发过一次“没有完成拓展”的短信,我也是通过先问孩子,再电话确认,第二天让他去找物理老师消除误会。那次是老师看他没有改错痕迹,误会他直接抄答案,而物理是他目前比较强的一科,的确没多少错误。

这次沟通,让叶老师较早地认识了他,也认识到吴培源的背后有一个关注他的家庭。学校通知要带什么东西,多数时候是上了双保险的:既通知了孩子,也通知了家长。这些短信,在我把东西交给他后,才会删去。我自己就是老师,我最头疼的就是一件事情要等几天才做得完。不仅给老师添无谓的麻烦,很多事情忘记了是直接影响了孩子:要上课没有书,要作业没练习册……所以,我每天要有固定的时间,来解决家校通上的事情。没啥紧急事,就边吃饭边闲聊:今天有啥洋盘的事?灰溜溜的事?想不通的事?老师关心你的事?同学相处的事?

尤其是他生气的事。我们就会详细地询问起因、经过、结果,先听他说,再引导他站在自己的角度、对方的角度、是非的角度考虑这个事,今后怎么面对这种事?怎么预防这种事?

饭后,他看看中央9台的自然类节目,或5台的体育节目,两天洗一次澡,不洗澡的那天,这个时间就把脚烫了,换上暖和点的衣服,8点开始学习。我就用这个时间,翻翻书包,看看《成长足迹》上杨老告状没有,有就赶紧教育两句。看到告状是正常的,我就考虑怎么看待、解决这些问题。

儿子最大的问题是上课说话。我就问问情况,判断是因听课而情不自禁接嘴了呢,还是游离到课堂学习之外,故意哗众取宠。不同的细节,就有不同的教育方向。连续三天看不到告状,我还担心不正常了:这么乖?是不是压力太大了?他学习的时候,是我赶紧给他洗饭盒、洗校裤、购买或准备早餐的时候。9点过,趁他换脑壳的空儿,问:有没有要粘的试卷?要抄的错题?要签的字?在《成长足迹》上签字,这是一件我很重视的事:首先要表明知道错误了,进行教育了,因为家长关注了,老师觉得是有合力的,肯定也会关注。这是不是增加了老师对我孩子的关心呢?

上学期开学不久,一周之内,杨老连批四天“站在教室后面上的课”。我感到情况很严重了,每天都进行了教育,但每天都因为新的情况被喊起来站起,终于想尽办法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告的状,一定要重视,并有效地解决,这会增强老师对我孩子的信心。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底线:一定要做到老师提出的基本的必做要求。

开学以来,我只有一个晚上,是在完成了这套程序后,9点过先睡了,那天实在来不起了。11点,把他安顿上床,我才能安心睡觉,至少是11点半以后。可以这样说,这就是我每天的家庭作业,两年半以来,耽误次数不超过10次。周末,他去补课,我就得改善伙食,存储下周够吃三天的菜,专程提前去影院先买好时间合适的电影票。他学习任务完成了,就陪他去看场电影,或者参与他舅舅、爸爸等几个固定羽毛球朋友的锻炼,打两小时球,就是这种天气,完全短裤短袖,都会是满头大汗的运动量。我们一般周五主动问他,周末作业多不多?有多少时间放松?然后给他安排好娱乐项目。

你们可能不理解,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全程陪?我从中得到的收获,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的母子关系非常亲密,他没有什么瞒着我的,总的来说,能听我们的话,还越来越体谅我的辛苦;周五放学后想在学校踢会儿球,他会先给我们打个电话说好大约几点离校,我们也允许;电影里的故事一定有很多他愿意和我交流的,我们借机也在用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他;看什么电影,是经过我们判断、选择的,内容肯定是健康、向上的;锻炼身体的好处就不说了……

上个暑假,听说今年中考名著考到《简爱》,一些孩子辨认不出,我就开始着手名著阅读。哪些属于名著,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不是问题,家里的书柜里也早就存好的。难的是,怎样用最短的时间,把他的阅读兴趣吸引进去。我通过自己先浏览复习一遍,抽散步、聊天的功夫,把主要人物关系、主要事件给他理清楚,每本书花十几、二十分钟,扫除阅读障碍。剩下的事就简单了,暑假时间比较轻松,他用两天时间看完了《简爱》,用一天半时间看完了《悲惨世界》。当然,是囫囵吞枣。之后,我们就有了很多深入的共同话题,开学后他还不时翻翻故事情节,纯属当娱乐。我从网络上为他下载了相关电影,全程陪他看,就当是在陪他学语文。

我觉得,自己的专长这才用对了方式。你心甘情愿为他做着这些的时候,就不会烦躁,不会抱怨:为了你,我啥子事都做不成!即便他不能成龙成风,我坚信,他至少能成为一个健康的、快乐的、懂得感恩的人!而成人,才是平凡孩子最安全健康的未来之路。我想,在面临是孩子的未来成为碎片,还是自己的未来失去光环的选择面前,中国大多数的父母,是会选择放弃自己未来的光环的。因为,任何光环,都弥补不了,掩饰不了孩子成长失败的痛!

第四题——去年的这个月,我真的绝望了:儿子的状态持续不好,被各科老师批评,厌学,我也看不到他能赶上去的可能。

有天晚上,我们和他从回家谈到12点,就谈到底还想不想学习。如果继续学习,会遇到哪些困难?有没有办法解决?如果不想学习了,哪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父母,我们也不忍心你再睡觉都睡不够的折磨,毫无意义地在课堂上神游。或者,我们可以请一周左右的假,把瞌睡补够了,头脑清醒了,问题想明白了,再做决定。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不会把你赶出去,我们会给你提供正常的生活标准,只是,你要考虑,今后自己做什么来养活自己,爸爸妈妈毕竟不大可能陪你走完一辈子。

第二天,他自己起床,去上学了。什么作业也没做,全班都哗然了。晚上,杨老师和他谈话,谈到将近9点。那段时间,我真的做好了思想准备:如果要读书,就离开育才,转回西门,找个层次低一点的学校,降一级,他实在跟不上育才的进度了,或者说,一直六百多名的状况让他在育才失去的,比收获的多得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失去了自尊自信,失去了家庭温馨和谐,甚至连最基本的健康需求——睡眠都失去了,每科一百多一点的分数有什么意思?

在我放下焦虑,想通泰了的时候,他居然刹车了。大概是觉得离开学校去闯荡江湖的日子,与做点数学题,背点英语书相比,困难大多了。他上课的纪律问题,暂时停歇了。我们也在如何能让他较快的看到成功上想方设法。三个月后,他的物理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紧接着,地理生物让他确立了自信,并且在其他同学为这两科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的语数外在悄悄进步。初二下期,考了个394名,我们全家激动了好久。

这几天我都在想:只要有一千个学生,就一定有第一名和第一千名。可以肯定地说,在考试名次上,第一千名永远都追不上第一名。那是不是说,七百名以后的孩子,家长就没有必要为学习操心了呢?如果我现在是第一千名的孩子家长,只要孩子真正想学,我会心平气和地陪伴他,帮助他。考四百分,和考一百分,虽然都是一千名,但对我的孩子来说,是天壤之别。

今天,我想用我和儿子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家,不要放弃孩子。我们的每一点付出,都会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留下痕迹。他会感激我们,不仅给了他生命,而且给了他一个有质量有尊严的生命!

激发孩子阅读积极性(幼儿家长经验)


哲哲六岁了,已经是上幼儿园中班了,但他学东西总是静不下心来,享受着儿童时代“颓废”的生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寻思着要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于是我想到了要和孩子进行亲自阅读,因为亲子阅读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而阅读能力,通常是在3-8岁期间形成。

我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立即行动,我来到书店买了几本彩色版的故事书。

刚开始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哲哲并没有用心的听进去,他只是对书上的动画感兴趣,小手翻来翻去,看到了他这样,我觉得有些恼火。但是毕竟孩子还小,学习的接受方式不一样。所以要慢慢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到先和孩子一起看书上的动画。然后慢慢地读给孩子听。我刚开始买的故事书故事情节都不是很长的,这样有利孩子能够记的住,避免孩子一下听的时候因为太长而心不在焉。其实对家长来说,读书给孩子听并不枯燥,而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享受。

有一天,我象往常一样给哲哲讲故事〈兔子拉拉〉故事刚讲完。哲哲就对我说;妈妈你能给我再将一遍吗?等你讲完这遍,我也给你讲一遍。“那当然好啦!”当我第二遍讲完的时候,他也开始讲起来。虽然有点讲的不完整,但是故事情节是对的。“妈妈,我讲完啦,我讲得对吗?”我伸出大母指,对他说“孩子你真棒!”哲哲开心的笑了。“妈妈,你明天再给我讲一个故事讲几遍,然后我再讲给你听该那?”“好的”。看到这些我明白了,在亲子阅读中家长语言激励,动作鼓励也是要的,更重要的是,身教重于言教,行动是无声的命令,耳濡目染,时间一长,孩子的兴趣就会自然被调动起来,而且哲哲一拿到书一听我讲故事,他就能静下心来。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不仅能增强语言能力,发挥想象力,还能增加孩子和父母的互动,益处多多。

父母也要会“听”孩子的话


“该干什么干什么,唉,越大越不听话。”家长们常常说类似的话。想让孩子听话——

“歪歪是我给吃给穿养大的,当然什么都得听我的,不然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歪歪爸正叽里呱啦地抱怨着。原因?其实很简单,放了暑假的歪歪着实在过一个 “快乐”的暑假——作业堆着不写,整天看电视;以学习名义买来的电脑,多半用来打游戏,有时甚至一打打到小半夜……要是跟他讲道理,他会跟歪歪爸讨价还价,“下午不打游戏?行啊,但晚上光看动画片不背单词……”让本来工作就忙的歪歪爸焦头烂额——

歪歪爸:无论我说什么,他的回答就三个字——“知道了”。

结果呢,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唉,歪歪是越大越不听话了。

精豆妈:你把和歪歪说话当一种负担了吧?

乖乖妈:谁让你平时说话,习惯对歪歪用发号施令的口气,“这不许、那不行”的,对孩子采用高压政策。

歪歪爸:歪歪不听话,与我说话有什么关系?

乖乖妈:“为什么爸爸能熬夜看电视而我不能?为什么爸爸星期天可以睡懒觉,而我就必须早起上兴趣班?这不公平!”这就是歪歪心里所想的,歪歪爸肯定不知道。他本来就觉得不公平了,再加上你的语言刺激,肯定会“造反”。

精豆妈:所以,他认为他要得到补偿——你不让我打游戏,那我就要看电视。

歪歪爸:歪歪要补偿?那我不是还得废嘴皮子和他讨价还价。

精豆妈:歪歪比你更急!讨价还价往往带来时间上的延误,如果因此影响他看电视、睡觉或者上课迟到被老师骂,别心软,让他自己承受后果,我就是用这个办法对付精豆的。

乖乖妈:其实,问题不在于“说什么、怎么说”,聪明的家长不仅是一个高明的说者,还是一个高明的听者。

歪歪爸:听?他好像连话都不想和我多说!

精豆妈:他不说你说啊,问问他最近喜欢玩什么,遇到什么新鲜事儿……

乖乖妈:歪歪肯定有过这样的情景,兴致勃勃地回到家,给你讲着学校里的故事。其实,他不需要你说,他需要一个忠实的听众,来和他分享。可能你没意识到孩子的这个需求,总觉得听孩子说话,是浪费了家长做家务、看电视的时间。

精豆妈:是啊,孩子放学回了家,也正是我最忙的时候,忙着做饭,忙着收拾家,每次精豆和我讲话,我总是一边忙,一边敷衍几句。

乖乖妈:这种情景会让孩子不愿意和你们交流。他会想着我不耽误爸爸、妈妈的时间,快点把事情说完,越说越急,越急越说不来,成了结巴,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变得不爱和家长沟通。慢慢地,他也会养成对什么事都不关心的毛病。那些在课堂上发呆、不爱发言的孩子,可能就是因为曾经缺少好的听众。

歪歪爸:你的意思是说,我说话时歪歪漫不经心,原因在我,是我犯了“不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毛病。

乖乖妈:对!听出孩子在想什么,才能对症下药、融洽感情。

精豆妈:我只知道跟孩子说话时,“知道了”、“别烦我”这些话千万不能说。

乖乖妈:别忘了眼睛是最好的表达方式,要睁大眼睛看着说话的孩子,这也是在告诉他,“对于你要说的话,我很感兴趣。”保持微笑,可以加入夸张的吃惊的表情。

歪歪爸:我回家做“试验”去!

谈点关于孩子的话


常常听到为人父母的抱怨,自己那么爱孩子,可是孩子却如此不听话。我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是爱着自己的孩子的,然而,不同的孩子面对父母的爱,反应却截然不同。我想应该是我们身为父母还没做到一点:让孩子知道你是在爱他。

“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当你和孩子的关系非常融洽的时候,你的要求他就会理解。相反,当你和孩子的关系非常僵的时候,你的好意在孩子看来可能就是敌意。他从骨子里要和你对着干才觉得对得起自己。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知道,你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他,是爱他才这么要求他。

昨天在办公室里听一位老师在和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此孩子虽才小学四年级(),却已经有逆反,负面情绪不容小觑。父母要么什么事情都顺着他,要么拗不过孩子。我为这位家长担心,孩子再大点,身体和内心再强大点,他们又怎么和孩子沟通啊?不由得想说说自己的儿子。

上好晚自修,巡视好寝室,已近八点,回家时风特别大,虽是三月,却和寒冬腊月无甚区别。儿子坐在我的摩托车上,紧紧靠着我,非常高兴地迎着风对我喊:“妈妈,我好爱你!”嘿嘿,有点肉麻吧!但是我喜欢听,让他有丰富的情感应该没错吧!让他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也是一件好事啊!千万不要漠视了他的情感。

我转过头也回了一句:“妈妈也爱你!”

儿子快乐地抱着我,还暖暖地问我:“妈妈,暖和点吗?”

儿子是自己带大的,虽然不是很优秀,但是小小年纪就能够想着妈妈,想着妈妈对他的好,我应该知足吧!

“妈妈,你对我真好!”这句话儿子已经说过多次。

我也曾笑着问过他,为什么?

他列举了一些认为好的方面:我有不懂的作业你会教我;作文写不出,你也会教我;还会给我买好吃的……

看来在孩子的眼里,我这个妈妈还算行,怪不得这么大了,儿子还时不时到我这里粘一下。这不,又提要求了:“妈妈你什么时候陪我到睡着?”

“好啊!”我满口应承。

一看有机可乘,马上追问:“就今晚吧!”

“好啊!”陪陪他虽然有点麻烦,先答应再说!

“妈妈,你真好!”

瞧瞧,这小嘴!带给儿子快乐,让他知道我愿意为他做事情,他的心里踏实了,有安全感了,这么多的好,我何乐而不为呢!

儿子也是有脾气的。就在这个星期天晚上,我自作主张给他留在家里,(他的同学都在学校里做第一单元的语文测试卷)当他知道自己没有考到试卷,还得在家复习,第二天还要补考时,心情差死了,嘴里嘀嘀咕咕尽是牢骚,还埋怨起了我。哎,我的好心成了驴肝肺。没有办法,我只好和盘托出以求得他的谅解。我告诉他下午当他在下围棋的时候(),小朋友正在复习。当小朋友做试卷的时候,你还没有复习。真是因为担心不复习考不出好成绩,才决定晚上自己复习,明天补考。

显然儿子听了我的话,感受到我的一番用心,情绪略有好转。那个晚上他竟然转侧难眠,凌晨2点还跑到我的床上来,说想到这件事还睡不着。

没想到,今天儿子又旧话重提:“妈妈,下次你要告诉我考试的事情,我要自己决定!”呵呵,看来一向要民主的我给他的民主还不够啊!

儿子在长大!

鼓励让孩子更加积极


鼓励让孩子更加积极**小朋友因为刚刚开始上小学,我虽然清静了,但是也担心她在学校里面是否适应,所以每次回来都会问**在学校里做了什么?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啊,她都会跟我一一的说起来,有时候记不住的时候她就说回家想想然后再模拟一下当时的情况再又跟我说。

前天,老师给布置了家庭作业,要写1、2、3、4,因为以前的时候就跟**说过回家先把作业写了然后再做别的,于是回家后就赶紧把作业写了。昨天放学的时候,**很开心的说:妈妈,老师表扬我了,她说我的字写的非常漂亮。我说:是嘛?我们**很棒,那以后也要坚持哦。**说:嗯,我以后要写的更好,老师说我完成的非常好,所以她还让我收了全班的作业本,我就把每个人的都收了起来(看来非常有荣誉感啊)然后昨天的作业还没等我说,**就非常快速的写好了。

写完作业后,**拿起本子给我看,问:妈妈,你看我写的好不好啊?我说好,然后再拿起老师改过后的本子给我看,问:妈妈,昨天我有98分,为什么今天却只有90分啊?我指着本子说,你看,你这个1字写的不好啊,老师都在这里标好了,她给你写了个示范在这里,以后照着这里写就可以了。**说,那以后再写的时候我一定要把它写好,这样就可以得100分了。我说:嗯,你现在也写的很好啊,以后把没有写好的再改正过来就可以了。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吝啬于给孩子一个鼓励一句夸奖,可却不知道孩子可能因为你的一句夸奖一个鼓励就会改变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态度。记得我小时候也是,上学的时候也总是会挑老师,如果这个老师喜欢我或者多夸奖我一句,上他的课都会特别的认真,虽然这样的事情是不可取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老师对我的态度而决定了我对他的态度。对于别的也是,别人对我好或者是对我不好,我都会同样的对待他,孩子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只要你对她好了,她就会拿出十分的诚意去对你。有时候,你的一句夸奖或者斥责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多说鼓励孩子的话


说话是沟通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但很多家长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自己的孩子。其实要对孩子说得好,知道怎么说或说什么,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是需要学习的。

大人们尚且喜欢听好话,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更需要鼓励。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如何培养自信心呢?

很简单,多鼓励孩子。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是全球着名的公司。韦尔奇在45岁时担任了该公司的CEO,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无法想象的是他是一个到了成年还有些口吃的人,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的发展和成功。因为他母亲在他小时候就对他说:口吃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你想的比说的快些罢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总裁对他十分敬佩,甚至开玩笑说:“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口吃是个缺陷,但是母亲的一句鼓励的话改变了他的一生。

而我们有些父母总把目光盯在孩子的缺点上,把批评孩子当作交流的主要内容。孩子考不及格,他们会说,你怎么那么笨,闭着眼睛也该蒙及格啊;如果孩子考了80分,他们会说,怎么连九十分也考不到,难道你比别人少根筋?如果孩子考了95分,他们会说,你怎么考不到一百分,你看看人家,一点都不用心;如果孩子考了一百分,他们还会说,不要得意,你看看班上有那么多一百分,你是瞎猫遇到死老鼠了;如果班上只有一个一百分,他们还会说,给你拣了个便宜,看你下次考多少。如果孩子语文很好,数学不太理想,他们就会说:你看看人家的数学学得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如果孩子说:可我的语文比他好啊。他们就说:你就知道跟差的比,一点出息都没有。总而言之,一定要把孩子批得体无完肤才过瘾。这些家长可能会说,我是恨铁不成钢,“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改不掉”,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

有个心理学家说过:你说孩子是什么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让孩子聪明起来,就不要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就不要说孩子除了不喜欢学习什么都喜欢。学会和孩子说话,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心得:注意聆听孩子的话


育儿心得:注意聆听孩子的话

可乐今年5岁了,上幼儿园已经快1年了,下学期就要上中班成为小哥哥了。和还没有上学之前相比懂事多了,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需要学习和探索的东西太多,相比其他小朋友,我们更注重散养为主。看其他有的小朋友年纪小小的就去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觉得很是辛苦,虽然说要从小培训教育,从小要在起跑线上开始,但是我们不想让孩子太辛苦。幼儿园是最美好、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3年,一旦上了小学无形的压力就开始了,所以我们希望可乐在幼儿园这3年的时间里健健康康的快乐成长!以下是我个人的育儿心得:

一:注意聆听孩子关于他自己的事:

孩子小对很多事物都很好奇,当然会有很多的问题。当他对自己关心的事提出问题时要有耐心的和他解释,当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关注时,要陪着他一起去做,也要表现出很有兴趣,这样孩子才更愿意去了解和接触新的事物。

二:鼓励、表扬和批评共存

孩子平时胆子比较大,但第一次和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他会有些不好意思,不敢参与进去,这个时候就鼓励他并和他一起参与进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互动、一起游戏

有时在家他看到我做事,会主动上来帮助我说:“妈妈我帮你做事你还辛苦么”?我回答他:“你帮妈妈做事妈妈不辛苦了,妈妈还很开心,宝宝真棒,有了宝宝的帮助妈妈就会很快把事情做完的”。还有就是吃饭的时候,一开始让他学着自己吃,他不会就慢慢的在边上教他,也会做示范给他看,当他一口一口慢慢的会吃,一口一口慢慢的吃完的时候很是欣慰、开心。当他全部吃完吃干净的时候也很期待我们的表扬,我们也会说宝宝真棒会自己吃饭了,宝宝长大了,真是个厉害好宝宝。受到表扬后的孩子也会很开心,鼓励和表扬孩子时,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的增加很多。

批评就是当他说谎或者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说实话当时真的很生气,真想给他一屁股,但想想打了又怎样,只不过痛一下,痛了就忘记了。所以只有静下心来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再对他做教育。在外面的时候他如果做错了或者说谎了,我不会里面去批评他,只会把他拉到一边没有人的地方来教育他。如果教育他时旁人在边上也跟着说教,他有可能会觉得伤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里。教育他的时候也会先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解他的动机,然后和他沟通并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让他和正确的行为做个对比,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现出悔意的时候,最后可以对他进行表扬,告诉他知错就改还是一个好孩子。

三:让孩子帮忙做事

虽然白天上班,晚上回去还是有不少家务要做,当我事情很多的比较忙的时候,我会叫可乐帮我拿点东西,时间长了,他会自觉地帮我做点事情。有的时候我在洗衣服,他会帮我拖地,每个房间都拖得很仔细。洗拖把不会都会让我帮着洗,洗干净了还会拿出去晒晒。衣服收回来会帮我一起叠衣服,会将自己的衣服放到自己的小衣柜里。从小培养他一些良好的习惯。

四:和孩子一起游戏

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周末,所以和孩子一起外出游戏的时间比较少。每次都是忙里偷闲带着他在附近玩一小会,和他常做的游戏也只是晚上在家一起拼图、一起躲猫猫、和他爸爸一起练武功游戏。难得和他一起放个风筝他也很开心,虽然他不会,但我将风筝放上天后和他一起拉绳子,他会很开心的说风筝上天咯。娱乐项目虽然少,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

五: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性格外向的小孩适应能力相对强点,多点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不要什么事情都给他做好了,让他主动去和别人交谈,多点放养。记得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去幼儿园上学,他哭的,不知道是因为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哭,还是他自己害怕我把他丢下。但过了一会,我在外面看着他,他一个人趴在桌子上抽泣,一会后就没有哭了,并没有像一开始进学校那样大哭了。但我看到其他小朋友还在哭,我想可能他内心比较强大,这可能是散养的好处,遇事处事不是那么唯唯诺诺。适应能力强的人对新的环境会汉口熟悉、了解的。

以上是我从一个新手妈妈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学到的点点滴滴,我也是在学习中进步,学会怎样更好的去教育和了解孩子,让他更快乐健康

孩子的优点应积极肯定


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

父母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对于事物的发展总有他的两面性,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记得有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说得非常精彩,对每一幅画都是持表扬肯定得态度,当老师拿出一幅画得乱七八糟画,老师看了看,满怀惊叹地说:“大家看啊,这幅画,他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我觉得所有的父母们都要向这位老师学习,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充分肯定孩子。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样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

不要让孩子太听你的话


常常听到妈妈对孩子嚷:“您怎么这么不听话!”可是,太听话的孩子您会满意吗?虽然您一直想把孩子培养成创造型的孩子,可是当孩子真的有创造性时,您又开始担心,因为创造型孩子往往不太听话。

据美国旺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主任托伦斯研究,创造力高的儿童多数具有三个让人讨厌的特点:

1、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

2、所作所为时逾常规;

3、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态度。

我们中国的老传统是喜欢老实的孩子。家长总希望孩子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往往是管得过死,限制过多,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扼杀了。其实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什么都看着大人的眼色行事,唯唯诺诺,将来注定是个没出息的孩子。

第一,我们要求孩子行为上要基本听话,整天打架、骂人、不听话不行,但思维上可以不太听话,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第二,孩子小时,以听话为主,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大了应给一点“不听话度”,甚至行为上也可以有自己的做法。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领袖们》,他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称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我认为我们家长要真心热爱创造型孩子,就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不要用传统的观点把孩子训成“小老头”。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著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如果您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说您非常执著、坚持不懈;如果您没有成功,人们就说您固执、顽固不化。”西方人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

国外有一个孩子,家长让他画太阳,他画了一个蓝太阳。家长问他:“您怎么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孩子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家长说:“好极了,您太有想象力了。”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您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

外国家长这样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就是对他们创造思维、创造欲望的保护。

创造人格中“敢”字很重要,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创造,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就是不同意见,敢于实践,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家长应该接受“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的观点,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经验证明,“淘气”的男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女孩子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孩子的智能。因此,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对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是有好处的。

创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怎么去进行创造?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淘气”,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動、去创造。

相信《会挫伤孩子积极性的话》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