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孩子的爱

爱的教育笔记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05-14

一天在上课时,我忽然感到肚子疼的厉害,汗水从我的脸上留了下来,实在疼的厉害,我蹲了下去,并用手摁着肚子,这时听到几个小朋友说老师怎么了,他们跑到我跟前,轩轩小朋友用她的小手给我擦掉汗水,并说:“老师,不要哭,我给你捶一捶。”她的小拳头在我的背上无力的敲打了起来,还有几个小朋友也在用小拳头给我捶背。

看到孩子们这些举动时,我的心很感动,因为他们的年龄毕竟太小了,他们只是些四五岁的孩子,此刻,我心中的委屈没有了,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用爱心打开了孩子心灵的七弦琴,用爱心感染了孩子们纯净的心,使他们在被爱中学会了关爱他人。

现在,有的人将世态看的有些炎凉,认为现在的人,关心自己的多,关爱他人的少了,如果在路上看到有人受伤,或需要帮助时,也很少有人敢伸出援助的手,因为怕被人讹着。我想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世上还是好人多。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让他们迈好人生的第一步,教他们如何做个好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有爱心,才能知道关心、爱护他人,就会像歌曲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爱“惹事”的孩子


班级有位A小朋友刚开学初就引起我们老师的特别关注,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每天都会和不同的小朋友发生矛盾。随着我的观察发现几乎每次都是他先“招惹”别人,最后其他小朋友不得不出手。

一次,小朋友们早饭后都在看书,A小朋友吃完饭也搬着椅子和大家坐在一起。虽然手里拿着书,但他的小手在旁边B小朋友的身上拍来拍去,一会B小朋友开始不耐烦了,推了一下A小朋友。这样反复几次,A小朋友震耳欲聋的哭声震惊了全班和老师,A小朋友觉得不服气继续哭着拍着B小朋友的头。通过几次观察其实他每次都是喜欢用手拍拍旁边小朋友的头,像做游戏一样,也不是刻意要去打别人,而其他小朋友觉得自己被侵犯了。一天离园后我们和A小朋友的妈妈沟通了一会,原来他还有一个妹妹,爸爸工作很忙,两个孩子都是妈妈一个人带着,而妈妈更多地时间都在照顾妹妹。A小朋友在家里经常是自己一个人玩玩具,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很少。

经过和妈妈的沟通后,初步分析A小朋友父母单独关注、引导较少,不知道用正确的方式和其他同伴相处游戏,导致很多误会、矛盾的产生,而发生矛盾后A小朋友只用大哭来表达。在后面的日常生活中,还是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和小朋友发生矛盾大哭。通过不断地尝试发现,老师请A小朋友安静下来,和他说话,他还是愿意停止哭声的,并且告诉他想和小朋友玩可以,但不要总是去拍别人的头,小朋友不喜欢这样。而且老师也告诉小朋友,A小朋友有时只是想和大家一起玩,并不是要打人。

愉快的幼儿园生活每天还是在继续,渐渐也能感受到A小朋友的变化,例如:每天早上进班时会大声和每位老师打招呼,每天的哭声也少了许多。也能感受到他的爸爸、妈妈在不断努力、积极引导他。

教育随笔:爱探索的孩子


一次,壮壮小朋友用放大镜不停地看着他的一盆“文竹”,教师站在一旁不知道他想做什么,刚想开口问个究竟,但又不忍打断壮壮,于是一直站在一旁看着。

一会儿,壮壮回过头来,对老师说:“我终于看到文竹的茎上有白色的像鱼鳞一样的东西了。”我也凑过去,拿起放大镜仔细地看了起来,原来真有一些。他兴奋地告诉我,“这才是文竹的叶子,我们看到的文竹的叶子其实是它的茎。”

案例分析:壮壮在活动中,比较具有问题意识观察也很耐心,而且幼儿在活动中,对材料的敏感说明孩子对身边事物比较有好奇心,而且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

改进方向:在探索中教师和幼儿的经验是互动的,有时是教师借助材料给予幼儿以启发;有时幼儿借助材料,通过观察发现让教师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所以老师应该及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孩子的问题意识,产生与生活实践,那么实践中,孩子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呢,老师此时的角色就举足轻重了。

教育随笔:爱吃肉的孩子


教育随笔:爱吃肉的孩子

午餐时,教师在午餐前像往常一样介绍今天的菜,今天吃的是肉丸和藕片。辰辰听到后,就说不喜欢吃蔬菜,我说:“和以前一样吗,不喜欢吃的,吃三口。”他摇着头说:“不要。”接下来,辰辰就着肉和饭马上吃完了,请老师盛汤前,请他吃几口蔬菜,他便使劲摇头拒绝,犟在那边,怎么也不肯吃。最后,王老师喂了一口藕片。喝完汤、漱完口后,我问他:“辰辰,你在家也不吃蔬菜吗?在家吃过胡萝卜吗?”他说:“没有。不,吃过的。”“为什么吃家里的,不吃幼儿园里的呢?”他说:“家里烧的好吃。”“但是家里不会把这么多好吃的蔬菜放在一起烧啊。”他笑着和我说:“老师,我只要吃肉、汤和饭。”

辰辰在之前的下午点心时,就表现出来,不喜欢吃的他就不愿意吃吗,而且态度很坚决。这和他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他不喜欢的事情,他会犟着不愿意,此时教师就要及时观察,找到突破口与幼儿沟通。

与家长交流后发现,辰辰在家也不喜欢吃蔬菜,家里人是将蔬菜打成汁混在肉里给他吃的。因此他觉得在家可以不吃,在幼儿园也一样。特别是与开学时相比,他的体重增长了很多,因此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在家中也要引导幼儿尝试不喜欢吃的蔬菜,不挑食。

教师在平时起示范作用,介绍各种菜名及营养,选择利于幼儿接受的方式(如:绘本故事等)从他喜欢的蔬菜入手,慢慢引导幼儿接受其他蔬菜。同时也要根据辰辰的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出汗时提醒及时休息。

教育随笔:爱依赖的孩子


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手工折纸课,要教孩子们折飞机,应该说飞机的折法不太复杂难折。本节课开始,我首先讲解了一下飞机的折法,让孩子们先认真的听,等我折完后,再让孩子们动手试着去折。可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手里刚拿到纸就喊:“老师,我不会折。”我奇怪的看过去,心想我还没折那!我笑着说:“先认真的看老师折,我相信你一定会的。”我开始教孩子们一步步的折,过了一会,又有孩子喊:“老师,我不会折。”接着把自己的折纸给了同桌的伙伴折。我走了过去,笑着说:“老师刚才看你听的很认真,不要怕折不好,自己先试着折折,有不会的地方,老师来帮助你。”他动手试着折叠了起来,有的孩子总想依赖他人,想要其他人来帮助他完成。

老师和家长都期望孩子们能自己独立思考,独立的去动手完成某件事,这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习惯。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教育随笔:爱尿裤子的孩子


上午,小朋友们都在外面玩玩具,不一会儿,雯雯小朋友慢悠悠地走了过来,说:“老师,我尿裤子了,你给我妈妈打电话吧”。我一摸他的裤子,天哪,裤子湿湿的,我们接着就给他的妈妈打了个电话。到了中午,雯雯的妈妈来了,给她换好裤子后,就顺便把他接回了家。可到了第二天的中午,雯雯又来告诉我:“老师我尿裤子了,给我妈妈打电话”。我蹲下来问到:“宝贝,你是不是认为尿裤子之后妈妈就会来接你回家呀?”他使劲的点了点头。原来他一直认为只有尿湿了裤子,妈妈就一定会来把他接回家。我对他解释到:“宝贝,老师可以给妈妈打电话,但是妈妈是来给你送裤子的,但是不能接你回家,放学后再跟妈妈回家,好吗?”他轻轻地点了点头。他妈妈来了以后,我向她说明了情况,家长也很配合。

要找出孩子原因,多引导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需要老师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取得一致性的教育,方能达到教育效果。

小班教育随笔:可爱的孩子


小班教育随笔:可爱的孩子

这学期小班又多了很多新来的孩子,当我与这群孩子接触两周下来后,我真心地觉得——这帮小班的孩子真可爱!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的孩子排队走到外面就自己去玩了;有的孩子会爬椅子、桌子甚至是床;有的孩子经常玩水;有的孩子要抢玩具;有的孩子吃饭把脚翘到椅子上,身子转来转去;有的孩子比较强势,会打人;有的......但我们班的孩子也很聪明,早上来的时候,都会自己好好排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多数孩子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看不到老师会询问老师的去处;上课的时候参与性比较强;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及排队位置;多数孩子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每天一上班,一看到这群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的教养工作当中。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常规逐渐稳定后,孩子们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他们也会越来越可爱!真的很庆幸,我是一名幼儿园小班的老师!

教育随笔:爱思考的好孩子


爱思考的好孩子

前两天的活动课结束时,我们班的小骏小朋友突然走到我旁边跟我说:“老师,我能考你一个问题吗?”我笑着说:“当然可以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过了几秒钟,很腼腆地说:“猩猩最怕什么线?”我在脑中思考了几秒,没有反应过来,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就对他说:“你稍等下,老师等会儿再告诉你答案,可以吗?”他点点头走开了。

那天上午我一个人在组织活动。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我只能把小朋友们稳定下来才能去回答他的问题。这段时间内总有小朋友不停地打小报告,一刻也停不下来。等我真正能有思考的时间时,那已经是所有小朋友都躺下来安静的休息的午休时间了。这时我再去想小骏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不知道他所说的“猩猩”到底是动物猩猩还是天上的星星。为了准确理解他的问题,我走到他的床旁轻声问了句:“你问是动物猩猩还是天上的星星啊?”他回答道:“是动物猩猩。”听了这个回答,很快我就知道这个脑筋急转弯的答案是什么了,因为猩猩喜欢吃香蕉,所以它肯定不喜欢平行线啦。当我走过去跟他说了这个答案时,他有点失落,同时也露出了失落的表情。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发问的能力,如果做不到,也请善待每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

教育随笔:爱抢玩具的孩子


活动时,他总是一个人跑来跑去,小椅子一刻也坐不住,为此,我对他做了一天的活动跟踪记录,希望以此我能得到更多的启发和这些事情的原因所在。早上来园时,王**带来了一个玩具,马上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只见李**走过去,一把夺过王**的玩具,就自己玩起来,王**见了要立刻抢回来,于是,两人你争我夺,都不肯松手,我走过去蹲下来说:李**,你想玩这个玩具是吗?李**点点头,那么,玩具是王**带来的,你应该怎么跟他说呢,李**看看我,又看看玩具,对王**说,让我玩一会好吗,王**听了松开了手,一起玩吧。我鼓励道。两个人听了都跳起来,开心的玩起了玩具。

分析:

1.李**自我为中心的的倾向很明显,自己的玩具只会自己玩,而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李**从王**手里一把夺过玩具,是因为他喜欢玩这个玩具,自己也想玩,便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从别人的手里抢来了自己玩。

2.李**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特征可能与成人的过多关注有关,他已习惯于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一旦别人不注意他,他就会感觉不被重视,就会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包括侵犯行为),以引人注意。同时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不敢接近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吸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教育措施:

1、幼儿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能用比较适宜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幼儿只是想和别人表示一下友好,可是他们的动作给人家的感觉就像是想侵犯别人,幼儿年龄小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赖于动作,造成了许多理解上的偏差。

2、转移关注点:放大和鼓励进步,李**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失控的行为,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过分的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是绝不会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他,当他稍微的有些进步的时候,我便马上加以表扬,鼓励,让他逐步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

3、如果发现李**出现攻击性行为就果断的制止,并边示范抚摸对方的手臂或其他部位说;如果你喜欢小朋友你可以抚摸他的手臂:或者轻轻的拍拍肩膀:示范后,请李**像老师一样做。并肯定的说;对;要轻轻的抚摸,才表示你喜欢他。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