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05-25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在幼儿园教师的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提前准备资料作为参考。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案例: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录:

一天午餐时,我正在给孩子们盛菜。今天,孩子们吃的是红烧肉和鸽蛋。吃饭开始了,孩子们都吃的可香了。这时,只听见泽宇大叫:“老师,你看呀,她把这些肉都扔在我的碗里,我回头一看,只见倩倩把自己碗里的一些小肥肉都放在了泽宇的碗里,见我来了,低下了头对我说:“老师,我要吃瘦肉,不要吃肥肉。”我忙问:“那肥肉给谁吃呢?”倩倩不情愿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旁边的择宇说:“在家都是我奶奶吃肥肉的。”之后,我向倩倩的奶奶了解,原来,在家里,由于倩倩从小都是奶奶带领的,受到了奶奶的特别疼爱,好吃的东西,奶奶都是留给她吃的。

反思:

由于奶奶的特别疼爱,在这个孩子的意识中,好的东西都应该归他所有,父母长辈只喜欢吃她不喜欢的东西。不少孩子的家长认为这是爱孩子,好东西让给孩子吃,让孩子生活的幸福是天经地义的事。孰不知这样溺爱孩子,是在害孩子。父母长辈之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高尚的,但是如果爱的不恰当,到头来这种“甜蜜的爱”会结下“苦涩的果”。那么怎么样爱孩子才是合适的呢?我给予了家长以下的指导。

指导策略:

1、对孩子的爱,应是有要求的爱。

父母长辈爱孩子,一方面应使孩子感受到:父母长辈是多么的疼爱我,我是多么的幸福。同时,家长要给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例如:父母长辈帮助孩子洗衣服时,可以请孩子帮助搬凳子、端水,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做这些事,孩子会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从而学会爱父母。

2、对孩子的爱,应是有分享的爱

有些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是因为孩子觉得分享就会使他失去他所得到的东西。作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有愿意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在家里,家长还要教孩子给家人分东西。例如:当父母买回点心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让孩子分点心,先分给老人,再分给父母,最后才是孩子自己的。当孩子分东西给家长时,家长应高兴的接受下来,并表扬孩子真懂事,让孩子养成有好东西与大家分享的良好习惯。

3、对孩子的爱,应是注重情感的爱

孩子因为年小体弱,生活上一般需要父母给予照顾。有些家长便把对孩子的爱狭义的理解为保证孩子的物质需求,用物质上的满足,来表示自己的爱,以至于不惜自己节衣缩食,去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却忽视了如何从情感上给孩子以爱抚、同情、体贴和鼓励。家长只注重对孩子的“养”,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这就会导致孩子情感体验贫乏,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使孩子在情感上出现麻木、无知的状况。所以,父母长辈应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迷失方向。

通过这一次与家长的谈话,倩倩的奶奶认识到自己一教育上的不足,要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的教育孩子。更深刻的体会到教育的深奥,也需要不断地学习育儿知识,使孩子更健康的发展。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让孩子学会倾听


导读:培养宝宝的倾听能力是发展宝宝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爸爸妈妈可要注重激发宝宝的倾听兴趣哦,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样才能促进宝宝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宝宝乐于倾听、学会倾听。

培养宝宝的倾听能力是发展宝宝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听觉中枢发育较早,宝宝一般是先学会了听音、辨音,才发展出对词义最初的理解力,然后才逐渐学会发音和语言表达。

培养宝宝的倾听能力是发展宝宝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爸爸妈妈可要注重激发宝宝的倾听兴趣哦,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样才能促进宝宝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宝宝乐于倾听、学会倾听。

会听才会说

听觉中枢发育较早,宝宝一般是先学会了听音、辨音,才发展出对词义最初的理解力,然后才逐渐学会发音和语言表达。所以,要想宝宝日后能说会道,培养倾听能力是基础哦!

掌握3种倾听技能才叫会听

有意识倾听——即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包括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思维能跟着说话者走等)。

辨析性倾听能分辨听到的不同内容,如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的声音等。

理解性倾听能听懂说话的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包括回答问题情况和执行指令情况等。

为什么有些不会倾听

这跟爸爸妈妈的做法不对有关,也跟宝宝的年龄特点有关。

●你可能认为,听力与生俱来,没必要培养。

●遇到宝宝插嘴或不专心倾听则训斥、责备宝宝。这种方法会使宝宝失去倾听的欲望、兴趣,变得不爱倾听或不会倾听。

●总是以宝宝为中心,认为插话等现象是宝宝自信、能干的表现,往往过分顺着宝宝的意思,致使宝宝愈加不会倾听。

●宝宝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特别是有些宝宝聪明活泼,表现欲强烈,常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别人,所以在别人说话时可能根本没听清楚或听得不完整。

6招培养会倾听的耳朵

1、倾听奇妙的自然之声

带宝宝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浙沥浙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脚踩落叶的沙沙声和各种动物的叫声(如蝉鸣、乌叫声);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如自行车清脆的铃声、汽笛声。所有这些,都让宝宝心旷神怡,萌发了倾听的欲望和兴趣。

2、“小小录音机”游戏

你和宝宝,一方“放音”(说几句话),另一方“录音”(把刚才对方说的话重复出来)。这样,在游戏中,宝宝的倾听兴趣被调动起来,倾听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3、讲有趣的故事

故事对宝宝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宝宝总是凝神屏息,扬着头听。因此,讲故事是培养宝宝专注倾听的好方法哦。

小贴士:讲故事时,你的声音要抑扬顿挫,并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宝宝倾听的积极性,让宝宝共同参与、

4、美妙音乐伴奏生活

配合宝宝的生活作息时间播放一些合适的音乐、故事、儿歌等。如清晨起床,播放轻松活泼的音乐;用餐时,播放优美动听的故事;入睡前,播放温柔舒缓的音乐或讲有趣的故事。

小贴士:为宝宝创设宽容、平等的心理氛围,在生活中对待宝宝温和而友善,不要动不动就大声呵斥、责备宝宝。宝宝在这种氛围中才有安全感、自信心,才能乐于倾听、学会倾听。

5、瞧我们是这样倾听的

爸爸妈妈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宝宝向你倾诉或表达情感时,要认真倾听,耐心引导他解决问题;在向宝宝提问时,耐心等待和聆听他的回答。不论宝宝的话题多么简单,都以目光、手势、语言等来传递你听到的感受,表达你内心的感受,让宝宝觉得你认真听了,在关注着他。

6、纠正不良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宝宝倾听能力的重要保证。你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结合宝宝的日常表现,使他明白只有专心倾听才不会出错。特别是有些宝宝表现欲强烈,常常打断别人的发言,你就可以通过故事《爱插话的小八哥》等,引导宝宝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倾听他人讲话。利用各种手段(如故事、游戏等)鼓励和指导宝宝耐心倾听别人说话,不随便插话,培养宝宝良好的倾听习惯。

案例:让孩子自己选择


案例描述:

这天早晨像往常一样,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进了班级,大多人选择区域活动。有的玩橡皮泥,有的看书下棋,有的玩积木,有的画画涂色等,活动室里自由游戏秩序井然。看见时钟指向了八点十分,我想到该组织孩子们去户外活动了。于是照例轻轻地摇起了铃鼓,示意大家整理。许多孩子们听见铃声便自觉地收起手里的玩具材料。整理得快的幼儿就排队等候出发,整理得慢的正在加快速度。我发现有好几个孩子似乎并不在乎铃声的指示,全然不顾周围的同伴一个个走进队伍,他们还在忙碌自己的游戏。我冲着那几个孩子命令道:“快点过来,我们要走了。”说完还用严厉的眼神注视那几个孩子。只见他们拽着手中的物品极不情愿放回,一副很不心甘的样子。我有点生气,走过去,看见一个孩子正在为一幅图画上色,上了大半还剩下一点点;另两个孩子的手里还拽着游戏棋的筛子,可想棋还没有下完。难怪他们不愿意整理,原来还想继续他们的游戏,不舍得离开。

案例分析:

如果我在这时候强制中断他们没有完成的活动,那么他们会怎么想?心情会不会因此不悦?以后对该活动还有没有持之以恒的兴趣呢?孩子的要求合理吗?规则是为自己方便,还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当设定的班级活动常规和幼儿的需要之间发生冲突时,是该服从规定还是满足幼儿需要呢?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要关注幼儿的主体意识和初步的社会意识的孕育,为幼儿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及其活动空间,为幼儿

>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它是在适合幼儿发展促进幼儿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的。这样想来我顿时明白,规则的执行是教师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使幼儿园的常规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并不是“是”和“不是”,“可以”“不可以“的简单判断。

案例措施:

我改变了原来的主意,对画画的孩子说:“老师给你两个选择,一先下去和大家共同游戏,等回儿上来时再完成作品;或者先完成作品后再下去游戏,那时候可能晨间游戏的时间就短了。老师更希望你和大家一起下去游戏。”孩子思量了一下,就说:“那先下去吧,等会儿再来。”他的表情还是挺满意自己的选择。我又对下棋的孩子说:“你们把没有下完的棋谱保存着,等晨间活动完了再继续行吗?如果一直下棋,你们就失去了晨间游戏时间。”两个孩子相互看了看点头示意,脸上的阴云立即散去了。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高兴。

案例反思: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管理,老师在处理众多教学问题中,务必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提出具有民主的、公平的、指示性的建议,帮助孩子能自主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一味命令。依靠威严和压迫达到次序井然的教学,只会使孩子每天感到压抑,缺乏活动的生机,埋没了每个孩子活泼机智的品质。常规只是辅助管理的一个手段,而管理的核心是人和人宽容、尊重、互敬后达到的共同满足和提高。对待幼儿也需要像对待成人一样,给予思考、判断的权利。

案例:让孩子说服家长


这样的冲突我们在冬锻跳绳活动中也遇到过.一开始的做法也是从幼儿园和教师的角度耐心地解释,告诉家长“你的孩子还不会,需要加强练习”。反思一下,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高明,家长可能会觉得没面子,还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不仅要让不会的孩子喜欢跳绳,更要让家长积极地配合老师训练孩子跳绳。这就是“让孩子去说服家长”,只要孩子喜欢跳又愿意参加练习,自己要求练习,不是考核而是乐趣,家长当然很支持。

首先,我们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们介绍跳绳对大班孩子来说有哪些好处,并鼓励他们和孩子一起跳;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充分地调动孩子参与跳绳的积极性。运动能力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同的,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关键是做好这些学得慢的小朋友的工作。我们有针对性地在户外和体育活动时间由老师分批给孩子指导,并及时记录孩子每天跳的次数,哪怕今天他只跳成功了一下,我们也给予他最大的鼓励。随着次数越来越多,进步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将记录表结合老师的表扬定期公布在家园联系栏里,和家长一起分享孩子的进步。那段时间孩子户外活动时彩绳飞舞,你追我赶,别提多带劲了!“从叫孩子练到孩子自己要练”,家长又会有什么意见呢?最后,我们还可以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跳绳比赛。

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有位妈妈向我咨询,如何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坏习惯。她告诉我她儿子几乎每天去幼儿园都迟到。即使她比平时早半个小时叫他起床,结果照样会迟到。她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非常不好的拖延习惯。幼儿园阶段还好办,学校和老师一般不会太计较孩子上学迟到这件事。但是孩子以后上小学了,该怎么办?

我大概问问她孩子的日常作息,发现她儿子其实每天的起床时间跟伊伊差不多,都在7点半左右。穿衣服需要10分钟左右,刷牙洗脸一般需要20分钟左右。接下来吃饭,这是令这位家长最头疼的地方,因为需要的时间永远无法预计,短则20分钟,长可达1小时以上。一旦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孩子就会拒绝吃饭,然后家长就必须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讲一通道理,直到孩子高兴了才会吃饭、上学。个别时候,甚至还会采用“逃学”的方式来对抗。因此,对于他来说,迟到就成为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习以为常了。

做事拖延,没有时间管理意识,即使在成人世界中,也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坏习惯。善于管理时间的人,总能高效地完成任务并取得良好成果。反之,则会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后果,尤其是当人们的“拖延”行为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时,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时,就已经患上了心理疾病,心理学家称之为“拖延症”。

孩子性格塑造的最佳期是在幼儿早期,所以家长要重视幼儿时期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我告诉这位妈妈,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首先是家长的问题。我们要知道,孩子爱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其实,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孩子就对时间慢慢有了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让孩子逐渐养成重视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自己管理时间的规则意识。

我们是在女儿两岁多的时候,开始注重培养她时间观念的。比如每天晚饭后到小区里面玩耍,出门前我们都会指着手表,告诉她,比如当短针到哪里,长针到哪里,我们就得回家。如果是我单独带她出去玩,半个小时后,或是她妈妈,或是外婆就会出来找我们回家。后来伊伊还总结出来,如果是外婆叫她回家,她可以比妈妈叫她多玩一小会儿,因为虽然都是半个小时,可是外婆没有妈妈走得快。等她大了点,我们还特意给她买了一只钟表模型,挂在她的房间,临出门前,我们就会帮助她把时间确定好。有时候到时间了,她会气喘吁吁地跑回家,想看看是她赢了,还是时间赢了(她把自己提前回来当成是自己赢了)。绝大多数时候,伊伊都能按时回去,偶尔她耍赖,我就会让她选择如果遵守约定,明天还可以出来玩;否则就不能出来玩了。我常常看到小区里有很多家长,无论使用什么招数,都很难把孩子按时叫回去。究其原因,要么是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哀求,冲破了家长的心理底线;要么是家长一次又一次的退让,毁掉了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这样做,对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与规则意识,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就拿小学来说吧,学校和老师对于纪律和秩序都会比较重视。所以,为了孩子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就需要逐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管理能力。

首先,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因为还不会看钟表时间,所以孩子们一般是没有太多时间观念的,这个时候,应该让孩子对时间有个基本认识,了解过去的时间是不能回来的,并对昨天、今天、明天等不同的时间概念有个大致理解。

其次,可以逐步教孩子认识时钟,让他们对每天的时间有个大概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告诉他们每天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起床和上学等。这样,他们就会对人们每天的作息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最后,家长在跟孩子一起做游戏或玩耍的时候,可以一次约定一个时间段。这样可以让他们逐步认识到1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10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1个小时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们就逐渐学会珍惜时间,并意识到失去的时间是不能重现的。

当孩子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就可以逐渐培养孩子在时间上的规则意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孩子约定做一件事的时间,比如玩电子游戏,可以约定从什么时间开始、玩到什么时间结束。在约定过程中,可以让孩子自己当裁判,亲自下令开始和结束。比如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先决定看多长时间,然后让他自己监督自己,如果超过时间家长再督促。

有一次,我和伊伊约好玩半个小时的游戏,伊伊爽快地答应了。在游戏过程中,她会主动关注过去了多少时间;当半个小时到了,她也会主动结束游戏。这令我感到其实孩子是很愿意遵守时间和规则的,只要家长稍加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得很好。

当孩子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让孩子认真去做,还可以让孩子自己预计完成这件事情需要的时间,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当自己的事情认真完成后,剩下的就是自由支配时间,可以自行安排。

另外,很多时候,孩子喜欢拖延,也和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当孩子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做好父母要求的事情,达到父母制定的目标时,他们才有可能被爱。这个时候,拖延就会成为一种工具,孩子通过把事情完成的时间拉长,来享受父母在完成过程中对他的体贴、照顾,使自己那些被允许的部分得以维持,尽量让结果来得更晚一点。

所以,对待已经开始拖延的孩子来说,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无条件的爱,这个是基础。只有孩子内心不存在恐惧,才能正视不完美的结果,而不惧怕去完成一件事情。

我们要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不把我们的选择强加于孩子,我们需要尊重他的选择,但是如果他进行了自主的选择,就一定要完成。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才是这件事情的主人,他必须对此负责,不能有所依靠,父母没有办法帮助他完成。孩子一旦成为时间的主人,做事效率就会很高,也就不会养成拖沓的坏习惯了。

怎样让孩子学会社交?


让宝宝不再害羞,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给宝宝与人交往的机会,然后从中引导,让宝宝在实践中,慢慢变成“社交小达人”。

1、营造开放式环境

案例:迎迎自出生起,就一直生活在三口之家,由保姆照顾着。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父母根本没有时间带孩子外出参加各种活动,就连到小区散步也很少,而家中更是鲜少有亲朋来访,加上所请保姆也是性格比较内向之人,所以迎迎的生活力除了父母、保姆,基本没有接触他人的机会。上幼儿园没几天,老师就向父母反应,迎迎很胆小,根本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还经常哭。

分析:儿童教育学家认为,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家庭环境,如果家长能在孩子社会交际处于萌芽阶段时,不失时机地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体验,就可以预防孩子出现社交性退缩。倘若孩子对社交已有了畏惧情绪,家长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去,与同伴交往,而不能迁就他,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对于可能存在“社交恐惧症”儿童的心理治疗,家庭和学校将承担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要为孩子打造良好家庭及社会交往氛围,让他重新恢复自信、乐观的性格。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参加各种竞赛,并适时地给儿童以表扬和奖励,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社交信心和兴趣,克服“社交敏感”。

2、参与集体活动

案例:思思的父母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是不是还要加个班,陪思思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平时思思多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爸爸妈妈一直都叮嘱爷爷奶奶每天带思思出去走走,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周末也必定会抽出时间带思思去公园等公共场合玩耍,还经常邀请有小孩的朋友带着孩子来串门,或给小朋友们举办聚会,听到哪里有亲子活动也会积极带思思去凑个热闹。现在思思4岁了,一点也不怯生,到了哪里都能玩得如鱼得水,让父母很是放心。

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3岁之后就开始有交往的愿望,这也预示着他们交往心理的萌芽。他们强烈希望与同龄人交流沟通,仅仅和成年人特别是单单与父母交往,已经不能满足此阶段交往的社会需求了。此时,就要让孩子尽早参与集体生活,而且要尽量创造这种环境。如果将孩子及时送入幼儿园,在集体生活中满足他们交往的愿望,可以使孩子的交际能力获得良好发展。

3、父母多关注孩子

案例:玲玲在幼儿园从不主动和同学说话,也不和他们一起玩,同学们都说她“不合群”。上课时,玲玲不敢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她声音小得像蚊子在哼;课间一个人缩在课桌前不出声,与同学格格不入。玲玲的爸爸长年出差在外,很少照顾家里。玲玲的妈妈常忙着上班,使得她总是一个人呆在家里,根本得不到父母的关注,见到陌生人时很害羞,不敢说话。

分析:心理卫生专家认为,玲玲表现属于儿童社交性退缩。这种孩子平时表现正常,一旦处于社交情境或集体生活中就出现异常反应,例如怕见生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表情淡漠。据分析,导致儿童社交性退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属于气质性社交障碍,生性腼腆,胆小,好独处;有的属于挫折性社交障碍,由于某次社交情境中不愉快的经历。例如,被人喝斥、抢白而产生自卑,因为寻求自我保护而不愿与人交往;还有些孩子则是由于家庭教养方法不当造成了封闭性格,特别是孩子幼年时处于相对封闭环境,缺乏与同伴交往的实践,而不知如何与人交往。研究表明,社交性退缩多发生在独生子女身上,而家庭教养不当则是其主要原因。

4、榜样的力量

案例:澄儿是个害羞的小女孩,看见不太熟悉的人总会羞红了脸躲在父母的身后。趁着假期,爸爸妈妈邀请朋友带上孩子来家里玩,其中一个跟澄儿差不多大的女孩特别活泼开朗。妈妈抱着澄儿说:“澄儿,你看小姐姐玩得多开心,你向她那样去和别人打招呼,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在一起很好玩的哦,澄儿可以的,去玩好不好?”澄儿犹豫了一会,点了点头,妈妈把她送到小朋友的圈子里去,马上就有小朋友拉着她一起玩,澄儿渐渐不再拘束,学着小姐姐的样子,和大家越玩越开心。

分析:对不擅交际的孩子,要经常向孩子提供好的榜样。有研究者做了这样的实验,让一名善于交际的孩子充当模特,向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的孩子演示各种社会技能,如对别人微笑、分享行为、发起积极的身体接触、给以口头赞许等,结果,这种方法有效地增加了模特所演示的各种行为。研究者还发现,榜样与儿童越相似,效果就越好(例如充当榜样的孩子起先也是内向、退缩的孩子);对榜样演示的行为当场作出评价,提醒孩子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也会增强榜样演示的效果。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看电视、孩子跟别人一起玩等机会,发现这种榜样,向孩子作解释。

5、经常性的训练

案例:妈妈经常带着小庆在小区玩耍,看见有邻居和认识的经过,妈妈都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还让小庆一起:“小庆,这是我们对面的王阿姨,打个招呼吧。”“小庆,你看一楼的张奶奶过来了,张奶奶昨天还夸小庆可爱了,向奶奶问个好。”“隔壁的小明也下来玩了,小庆正好去和明明一起玩球,两个人更好玩的。”在妈妈的“鼓动”下,小庆很自然地给大家打招呼问好,得到了很多夸奖,小庆玩得更加开心了。

分析:从案例中可见经常性的训练非常必要。有些社会交往技能是必须“教给”的,如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作出回报,怎样与同伴分享食物、玩具,怎样给予同伴关心、帮助和同情,在这些时候应该说什么话,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经常向孩子讲述这些,比单纯让孩子模仿别人效果要好得多,关于家庭教育方式的许多研究发现,如果家长热情而态度鲜明地要求孩子遵守社会礼节所要求的各种规则,他们就往往能教育出懂规矩、善于和别人交往的孩子;相反,那些不大向孩子提要求、纵容孩子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往往是攻击性强、不受同伴欢迎的孩子,他们对别人提出的要求常采取对抗的态度。比口头讲述更好的一种方法是角色扮演。

6让孩子自己解决困难

案例:乐乐从幼儿园回来闷闷不乐,妈妈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乐乐伤心地说:“幼儿园来了新的小朋友,齐齐和他可好了。”原来平时乐乐和齐齐是最要好的朋友,估计小家伙“吃醋”啦。妈妈笑着说:“这样啊,齐齐可以和他玩,你也可以和他玩啊,好朋友不是越多越好吗?”乐乐若有所思。第二天乐乐从幼儿园回来,开心地拉着妈妈说:“我把带的小饼干和齐齐、新来的佳佳一起吃了,我又多了个好朋友。”妈妈微笑着摸摸乐乐的头说:“乐乐真厉害,又多了个好朋友,妈妈都羡慕了呢。”

分析: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或因为没有经验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出现的问题,这个时候,孩子很可能产生难受的情绪或者逃避,妈妈不要责怪孩子,也不要急着替孩子处理问题,可以试着引导孩子,或者告诉他方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这样他就能慢慢学习到经验,面对“难题”也不会束手无策。渐渐地,孩子就能在人际交往中越来越熟练,自然不会对“涉世”心生恐惧。即使是对孩子长大之后,也有益无害呢。可以尝试着先从身边较为熟悉的环境中的陌生人开始,渐渐向外扩展,让他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

喜欢《案例: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关爱他人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