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有以下3点表现典型是缺爱

05-26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如果有以下3点表现典型是缺爱”,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孩子如果有以下3点表现典型是缺爱

航航生活在一个离异的重组家庭里,他被判给了爸爸,但是他爸爸又重新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并且有了一个小宝宝,所以他平时都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偶尔会回来看他。

在平时他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时候,都特别的乖巧,能够自己按时起床去学校,但是只要他爸爸一回来看他,他就会很任性。晚上要和爸爸一起睡,第二天还会赖床,让爸爸给他穿袜子,会在爸爸面前撒娇,想爸爸对他多一点关爱。

其实他就是缺乏父母的爱,本身就缺母爱,这父爱爸爸还又有了一个小宝宝,把他的父爱又分走了一大半。所以在爸爸回来的时候,他就会做一些无理取闹的事情,让爸爸对他多一点的关爱。

他知道爸爸陪他的时间不多,所以他希望爸爸能够多照顾他自己的情绪,能够多陪陪他。一般孩子有几下以下表现就说明孩子缺爱。

过于懂事,在外不自信

一些孩子是特别的懂事,想要做好每一件事,能够赢得他人的赞许,这样的孩子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吸引到别人的注意力,但往往这些还是在外面是比较自卑的,因为孩子内心是缺爱的,导致他内心的缺失。

孩子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偶尔的调皮气人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是完美的小大人那则是缺爱。

太过于看重他人的看法

一些孩子很在意别人对他自己的看法,他在人前都会小心翼翼的,很会察言观色,注意到别人的神情,别人一皱眉,他会赶紧不说话,乖乖的站在一边低着头。这样的孩子活得太累了,内心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察言观色虽是个褒义词,但是用在这些孩子身上,恰恰说明了孩子会察言观色说明孩子内心有恐惧感,缺乏真正的安全感,缺乏关爱。

爱啃手指头

不少孩子都有啃手指的习惯,根据心理学家测验,小孩子啃手指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平时宝妈们要多注意孩子有没有啃手指的行为,如果有要及时的改正,并多给孩子一些关爱,不要让他自己一个人长时间的呆着。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几个表现,家长要多多留意孩子,在平时给孩子多一些关爱照顾,要多注意孩子情绪上的变化,哪怕工作再忙,也要记得回家后给孩子做一些互动,或者给孩子一个拥抱,说妈妈今天好想他,你要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是爱他的,这样也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你家孩子有这些表现吗?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宝贝,如果有人欺负你


前段时间,我们妈妈群里十几个妈妈带着宝宝们办party,十几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一起玩,会走的不会走的,满屋子咿咿呀呀的声音,突然,有一个孩子去抢另一个孩子的玩具,两个孩子你争我抢的就要打起来,我本能是要上前劝阻的,但是另一个孩子的妈妈在旁边拉住我,说,让他们抢,这是孩子的天性,要不以后长大了他都不敢去争属于他的东西。我觉得这事儿很有趣,于是拿来说道说道~

关于“你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孩子大了,你会教育孩子怎么办?”这个话题,我遇见的每个家长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但大致归纳一下,大致有这么几个:1.告诉长辈;2.离远一点;3.要学会吃亏;4.打回去啊。

我家宝宝有个小娃娃,我们总教他说那个是弟弟。上个月,带宝贝回姥姥家,?宝宝玩着玩着突然过去在娃娃的脸上狠狠的连抓带拍,即使他只有一岁,还不会表达,但是也可以从他的眼神中看出满满的恶意,他是故意的,因为做妈妈的我刚刚在抱着娃娃。这时候,姥姥在旁边看到全程,一直怂恿着宝宝,说:打,就这样打过去。我说,妈,不能教他学着打人啊。姥姥说,他是男孩子,你不要太让他克制,要不以后长大了,性格绵软的像女孩子,被人欺负都不懂还手。我觉得似乎这样不对,但又很难反驳。

上周,还是和这个娃娃之间的事,但是是在奶奶家,还是类似的情景,奶奶的反应是,一把抓住了宝宝的手,说,诶!宝宝,这样是不对的啊,不能这样欺负小朋友,要学会友好。

有一次,带宝宝去早教中心,宝宝正在玩一个玩具,突然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过来,推了宝宝一把,还把玩具抢过去,宝宝想过去跟小哥哥一起玩,但是手一搭上玩具?就被打回来,这时候宝宝才意识到这个哥哥的恶意,坐在地上大哭起来。整个过程,我在旁边只是保护着不让这个“小哥哥”把宝宝打伤,但是全程在观察宝宝的反应,并没有做太多的干预,直到他坐在地上开始哭。“小哥哥”大概是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分了,低着头但仍然紧握着玩具。我跟“小哥哥”说,你是哥哥却跑来抢弟弟在玩具玩具,而且玩具也不是你的,这时,他的妈妈过来,他跟妈妈说玩具是他的,弟弟抢他的。我觉得我得说一下过程,

第一,玩具是大家的,

第二,你儿子冲过来抢玩具还打人,

第三,我儿子不计较要和你家孩子一起玩,结果还被推开。

她面上也说让他道歉,但小男孩并不愿意而是扭头跑开了,他妈妈也没说什么转头就走了。宝宝在我怀里得到了安慰也没在哭,重新拿到玩具又继续开开心心玩他的了。

也曾经,看到过各种“孩子伤害孩子”的新闻:

某某高中女生被同班男生施暴;

某某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被小朋友拿笔扎伤了眼睛;

类似种种……

百度了一下,“孩子被同学欺负这么办”,有1,310,000条结果,还有专门的书籍教家长在孩子被欺负之后的做法。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我认为,孩子自有孩子自己的判断,不要过多干预,在孩子的心目中,永远是爱憎分明的,他们对爱他额人充满好感,对伤害他的人也会懂得回击,而这,也是人最初最珍贵的棱角。

所以,宝贝,在受到欺负时一定要懂得还击,而不是一味忍让,也不是以德报怨。要让欺负你的人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让伤害你的人不敢再伤害你。这是人性之中对自己最本能的保护,不要一味忍让,而让孩子失去最初对好恶的判断。所以,如果一旦有人欺负你,我的宝贝,一定要尊重精神与身体的意愿,勇敢的反抗。但是要注意自我保护和懂得分寸,不要让别人伤害你,也不要伤人太过。

我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

孩子,要做一个勇敢而温暖的孩子,不暖到烫伤自己,也不冷到冻伤身体。

宝贝,没有人能罩你一生,所以,要学会爱着自己。

如果有时间,一定要自己带孩子


如果有时间,一定要自己带孩子我休了7个月的产假,因此,女儿7个月之前,孩子基本是我自己带。我坐月子的时候,父母在,月子一过,他们回了老家,换作婆婆来照顾我们。婆婆平时给我做饭吃,周五就回自己的家过周末,也算放松两天。

为什么说是基本都是我自己带呢?因为婆婆基本不管孩子的事儿,吃喝拉撒是我,带孩子出去玩儿、晒太阳是我,给孩子洗澡也是我一个人,婆婆基本没进过我给女儿洗澡的卫生间。婆婆一来就宣布,她不会帮忙给孩子洗澡,怕卫生间太闷;她不会带孩子睡觉,带着孩子睡不好。这些我都没意见,孩子是我自己的,我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帮我做什么,即使是孩子的奶奶,我的婆婆。

那时候我们住在三楼,没有电梯,我都是连孩子带车一起搬下楼再一起搬上楼。就是那几个月,我两个手腕都是腱鞘炎,腱鞘炎一直到我上班以后好长时间才好。还有一阵子半夜起来,十个手指都伸不直,钻心的疼。朋友说是沾凉水太早了。我也曾经抱怨过,有一次还因为孩子和婆婆吵了一架。原因是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大哭不止,可是婆婆却一直坚持到看完股评(婆婆以前炒股),才来看孩子怎么了。我很伤心,也很失望,我知道我指不上任何人。

好在,我的婆婆是个不记仇的人,我也是不记事儿的人,我们两个吵完了,事情也就过去了。后来,我们依旧很愉快地相处,很亲密的一家人。

后来,7个月以后,我上班了,白天带孩子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婆婆的身上。我中午从食堂买完饭带回家给婆婆和女儿吃。所以从那时候起,女儿基本就和我一起吃食堂。有时候我从食堂买的饭实在没有什么可给孩子吃的,婆婆也会给女儿煮点面条、包饺子吃。我知道白天婆婆带孩子很辛苦,所以,在孩子吃的方面,我也不能要求精致,只要保证女儿能够吃饱就好了。也因此,孩子2岁5个月的时候,为了解放婆婆,也为了孩子能够吃得好些,规律些,我送女儿去了幼儿园。

所以,我赞成这样的观点:婆婆能帮忙最好,不愿意帮忙也不能强求。因为老人毕竟有老人的生活,老人也有老人的喜好,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因为孩子毕竟是我们自己的。

但是,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全职回家带孩子。孩子最初的几年很宝贵也很关键。因为我的婆婆是自由惯了的人,让她在家带孩子确实难为她。她并不喜欢带孩子,但是因为确实没有别人能够帮忙带孩子了,所以,婆婆放弃了她的股票,留在在家帮我们带孩子。在这点儿上,我很感激婆婆。

也因此,我上班以后,放弃了很多的东西,我不能出差,更不能在外面住。凡是需要在外面住的,能带着孩子我肯定会带着,不能带孩子我就不去了或者是不能去了,家里人不批准,孩子也不批准。现在的工作对我来说,就是鸡肋,没有多大发展,但是能够养活我和闺女。也因此,我是事业没干出个样子,孩子也没有全心全意的付出,感觉有点儿难过。因为,有时候工作忙起来,累得要死,回家还要把百分之百的时间都交给孩子,孩子睡觉了才能加班,真的特别烦躁,烦躁了就容易发火,而且经常把火发到最无辜的孩子身上。有时候想想,既然这样,真的不如当年就直接辞职,请个保姆帮忙,是最好的组合,自己不至于太累,还能和孩子相处地更加和睦些。

所以,如果家里的老人真的不是非常喜欢带孩子,还是妈妈自己带好,既减少了婆媳间的矛盾,也增进了和孩子的感情。我认为带孩子最理想的方式是妈妈+保姆。妈妈全心全意照顾孩子,保姆帮忙做家事,最好!这样,妈妈不太累,也就能够和孩子更加愉快地相处。平时还有时间带孩子多出去走走,真的挺好!

培养孩子好习惯,父母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培养习惯的原则应该是“顺应自然,适当推动”这八个字。前四个字是培养者应有的心理基础,看不见却非常重要,决定行为的大方向;后四个字是具体做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实现:

第一,不要把“养成好习惯”这句话挂在口头上,不要在细节上和孩子纠缠。

“养成”必须是件自然发生的事,许多好习惯往往不容易总结,甚至不会被意识到。家长在这方面不需要太有作为,对孩子体恤些、宽容些、信任些,允许他做得不好,不过分指导和控制,让他有机会慢慢练习和调整自己。

一个孩子能健康自然地发展,他其实就是在养成好习惯。他越是意识不到自己在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越是自然地生发在他身上,成为他牢不可分的一部分。像卢梭说的那样:儿童应该自由成长,对他们来说,最好的习惯就是没有习惯。

第二,家长要从孩子所有的坏习惯中看到自己的坏习惯,然后加以改善。

教育家杜威在他的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他母亲三番五次地喊他回家,但他没有什么反应。别人问他是否听到了母亲的喊声,他郑重其事地回答说:“啊,听到了,可是她并没有拼命地喊我啊!”由此可见,如果家长自己用有问题的习惯对待孩子,儿童也只能发展出有问题的习惯。

几乎所有行动慢吞吞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心急火燎、动作麻利的家长;所有不爱吃饭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喜欢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里喂饭的家长;所有不自觉学习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对作业和分数过分计较的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先打量一下自己有没有坏习惯。

第三,欲强化某个好习惯,要用正面的或暗示的方法,杜绝批评和责罚。

儿童特别容易受到暗示,也珍惜成人的赞美,他从中体会到好习惯的乐趣,好习惯就开始成为他真正的一部分了。还比如前面提到的马虎问题,当孩子出现马虎时,给予宽容和理解,一笑了之,什么也不说,或最多简单地提醒一句,让他以后细心一些。

当孩子表现认真细致时,表达出你的喜悦和欣赏;只有孩子内心没有压力,轻松面对学业,不为自己作业或考试中的小过失感到羞愧和恐惧,不为成绩的优劣患得患失,把注意力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他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而凡主动学习的过程,都是一个人克服低级错误、使思维和动作精细化和准确化的过程,失误才能转化为正面经验,精准度才能慢慢提高,马虎才会越来越少。

总之,不要让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让他体会到成就感和荣誉感。好情绪中,事情才会往良性循环的方向走,坏情绪只能让事情陷入恶性循环。用令孩子不快的坏方法来清除坏习惯,几乎都会失败,会制造出更大的坏习惯。

只有用不焦虑不蔑视的心态全然接纳,把信任还给孩子,他才会慢慢获得改善的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谁能把眼光放到10年,20年后,谁才是教育的胜出者。

第四,家长要有始终统一的言行,尤其要做出榜样,多身教,少言传。

在培养孩子好习惯上,家长最有作为的办法是做个好示范,一直坚持,并且尽量减少为此和孩子发生的冲突。

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再亲密的关系都必须建立在两者各自独立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在习惯的养成上取得进步,在生命与生命之间达成和谐。

如果我们站在江边只是为了等一只船的到来,体会的往往是“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失落,如果沏一壶茶摇一柄蒲扇,坐在江边欣赏那波光粼粼,看到的就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美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大法,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高宗旨。

专家点评:善意的谎言是爱的表现?


宝宝调皮,总想怎么镇住他。一两岁撒野的时候,就拿大灰狼来吓唬他。晚上他不睡觉,说句:“大灰狼来了!”他立即乖乖睡觉,不出十分钟就睡着了。

(两岁宝宝心语:大灰狼一定是很可怕的动物,连妈妈都害怕,我得听话,乖乖地睡觉。)

到了三四岁,他不怕大灰狼了,大灰狼不管用了。

(三岁宝宝心语:妈妈天天拿大灰狼吓唬我,我可不再上当了,这个游戏不好玩。)

点评:两岁的宝宝天真、简单,没有形成一定的判断力,特别容易受哄骗。妈妈习惯用“大灰狼”来哄骗宝宝,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预期目标。宝宝过了三岁,语言表达能力与判断力有了一定的进步,妈妈常说的谎话再作为矫正宝宝的某些不乖行为,手段就行不通了,得另想办法,难道还要继续采取哄骗的方式吗?

有次上街,碰到一个乞丐,灰头土脸的。宝宝对他很警惕,很紧张,钻到我怀里,偶尔探头看看他。路上,他不停地问关于乞丐的事。“妈妈,他为什么那么脏?他的妈妈呢?他爸爸呢?他家在哪儿?他打不打人啊?他吃那些脏东西肚子痛不痛?”

当时我觉得没什么,就随便敷衍了几句:“他不听爸爸妈妈的话,爸爸妈妈就把他撵出家门。他没有钱,没有房子,所以就在街上捡垃圾吃,睡大街。没有人给他洗澡,所以他很脏!”宝宝听了默默地一句话也不说。有一次他手里拿着糖,还扔了两颗给乞丐。

点评:妈妈的解释满足了宝宝的好奇心,而且宝宝在听完之后还生出一定的同情心,说明妈妈的言论影响了他的行为,是个好妈妈的作为。

有一次,我叫他洗澡,他偏不,怎么劝也不洗。我忽然想起了那乞丐:“你不洗澡,就要变成乞丐啦!好脏哦!”这招果然灵,宝宝立即自己脱了衣服去洗澡。边洗边说,“妈妈,乞丐不洗澡,好臭哦!我要洗得干干净净的!”我不住地点头,以为找到了对付他的妙方。

点评:在儿童形成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妈妈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引导宝宝行为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宝宝的哪些行为会消除,哪些行为会保留,进而影响他整体的心理状态。这位妈妈仍然采取了"哄"的方式。不过从妈妈口中说出的谎言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丝毫的欺骗意味,反倒成为另类激励,鞭策着宝宝朝着某个方向努力进取。你看,因为妈妈的谎话,宝宝乖乖地脱了衣服去洗澡了。

又有一次,他玩了玩具不肯收拾。无论我怎么叫他都不予理睬。我一急,拉起他朝门外走:“你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了!到大街上当乞丐去!”他大哭着求饶:“妈妈妈妈,我错了,我错了!”之后去收拾了玩具,平日里爱说爱笑的他,闷闷的,一句话都没有,只静静依偎着我。

(宝宝心语:当乞丐?太吓人了!比“大灰狼”还可怕!)

我的心为之触动了:是做得过分了吗?因为当时在气头上,也没重视。

点评:妈妈虽然觉察到自己有些过分,但没有重视起来,也许是认为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正是在妈妈所编造的谎言中,宝宝认真吃饭了,喜欢上刷牙和洗脸了,更用功读书了,家庭中的善意谎言成为一条亘古不变的教子定律代代相传。

又有一次,我跟宝宝开玩笑,说他是爸爸厂边的一个乞丐生下来扔在路边的,我看着可怜,就捡回来养了。他信以为真,仔细地问:“扔在哪儿?你怎么看到的?”

我哈哈大笑,说是开玩笑的,你就是我生的。宝宝又一次沉默了。

点评:虽然善意的谎话是出于对宝宝的无限期待与关爱,但谁又能保证每一次用谎言包裹下的好心与善意终将令人接受、引人走向正确呢?实际上,善意的谎言有危害性,它让宝宝觉得周围的世界很不可靠,使他处于深度的恐惧之中,也不利于他了解事情的真实逻辑,对宝宝思维逻辑的形成是一大困扰,更严重的是对心理的一种摧残。

对这些事,我依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昨天,家里来了个小妹妹,比他小一岁。他不喜欢这小妹妹,处处刁难她。小妹妹把一个玩具扔地上了,他追着要小妹妹捡起来,小妹妹跑了,他抓到小妹妹就往门外推,边推边说:“你不听话,把你撵出去当乞丐!”语气很歹毒。小妹妹来的这两天,宝宝一直都很不友好,无论怎么教育,他总是与小妹妹水火不容。今天看到他这副样子,就在他的屁股上狠狠揍了几下。

点评:妈妈在生活中有意和无意的说谎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宝宝的行为和心理情绪,正如宝宝对待小妹妹表现出的语言暴力倾向,长此下去,长大后多半会没有同情心,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自尊心很低,甚至带有暴力倾向。

老公立即护起短来了,不让我打,还责问我:“是谁说要撵宝宝出去当乞丐的?”是啊,这么狠毒的话,出自最亲最爱最信赖的妈妈的口!我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伤害了我最爱的宝贝稚嫩的心!我这么对待他,他也这么对待小朋友,将来他就这么对待爸爸妈妈!对不起,宝贝,妈妈错了!

点评:真是个好妈妈!做为父母,勇于承认错误并纠正错误,难能可贵。

其实,像我这样吓唬宝宝的妈妈很多,今天把我的心得写出来,是想告诫妈妈们慎用这种教育方式。如果给宝宝的心灵蒙上了阴影,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我们将后悔莫及!我想这种伤害一时半会是不会显露的,但它潜伏在灵魂深处,将来对宝宝的人格、家庭、婚姻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要用圣洁的母爱来感化宝宝,用真善美的情感来净化宝宝的心灵!让他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真诚、善良、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点评:真正爱孩子的妈妈懂得:妈妈的诚信可以换取宝宝的诚信,妈妈的谎言所得到的决不仅仅是宝宝的谎言。要培养心智健全的宝宝,除了要有一颗母爱之心外,还要从我们一点一滴的行为做起,自己不说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答应宝宝的事情就力求做到,当实在无法做到的时候,也要给宝宝一个合理的解释,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真诚可信的。这才是好妈妈真正的爱的表现。

缺了这3样对孩子成长很不利


每位父母都想给孩子提供自己力所能及最好的,给孩子最好的学习环境,穿最漂亮的衣服、吃最营养的食物……可是,当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到底需要什么”的问题时,一些家长显得迷惑:为什么当我把这些“好东西”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欢喜呢?他们到底缺什么?

是的,仅仅这些是不够的,物质的富足远不能弥补心灵的贫瘠,心灵的富足才是孩子真正快乐的源泉!小编觉得,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还不如给他们这些:

一、平时为孩子制造惊喜

即便是成人,也会因为拥有一颗孩子般的好奇心,创造奇迹问鼎成功。因此,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父母保护好他的好奇心尤为重要。

父母要每天教会孩子一些新的知识,让他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带领他们一起去探寻。多跟孩子接近,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产生正向认同的作用。

其次,父母一定要试着去想想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求给得多,只求给对的。要知道,当有心的父母,把一份贴心的惊喜送给自己的挚爱的孩子时,能够让他们开心很长时间!

比如,爸妈不经意间听到孩子说他是如何喜欢某种新型的自动铅笔后,悄悄买来放进他的文具盒;有的孩子喜欢《熊出没》里的光头强,父母就可以送孩子印有光头强图像的T恤、书包等;有些孩子喜欢小伴龙,父母可以给孩子买带有小伴龙形象的公仔、AR卡、积木、拼图等;当然还有更多不同的惊喜都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和满足,总之父母一定要多给孩子惊喜,让孩子知道你爱他!这样一来,既启蒙了孩子的灵性,又加固了亲子关系。何乐不为呢?

二、给宝宝建立安全感

近日,二胎政策刚刚放开,但城市里的独生子女还是很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小伙伴。父母应把紧闭的房门打开,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让孩子走到外边去接触更多的朋友。

因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跟孩子一同欢笑

“爸爸妈妈太严肃,太没有幽默感了。”这或许是我们小时候很多人的心语。

不少孩子其实会偷偷羡慕一些出现在影视剧里的父母角色,因为,那些父母总是和孩子一起欢笑。

小编私以为,在孩子面前要严肃,才有威严——不失为中国育儿传统里的“糟粕”。对待孩子,正事儿上要树立威严无可厚非,平时就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了吧。有时候,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回望初心,每一个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的爸爸妈妈,不都是想让他们开心幸福吗?只不过,在追求孩子的所谓成功的路上,被有些人渐渐淡忘而已。

家园共育《孩子如果有以下3点表现典型是缺爱》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