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老师的承诺

05-31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你知道幼师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案例:老师的承诺”,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背景:

翁一勰是个插班生,一些集体的生活习惯还没养成。刚来的他显得不适应,不乐意。

每天的午睡活动对翁一勰小朋友来说,算得上是一种负担。在我和他相处的一个多月里,他几乎没有睡着过。我给他讲道理,我轻拍他的背部,陪在他身边……。我采用了很多方法,可都没能让他入睡。

一个周一的中午,大多数孩子都安静地入睡了,而翁一勰依然没有入睡。我习惯地走到他的小床边,摸摸他的小脸,神秘地说:“我家有一辆会自动开的吉普车,如果你能睡着的话,我就拿来让你玩!”

意外地,他开心地说道:“好的,我睡觉!”

我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却还没有完全当真。可是,出乎我的意料,这天的他的确睡着了。这是一次难忘的“说服”,我也兴奋起来,自己终于找到对策了。

第二天,我信守承诺,将吉普车拿来给他玩。他的脸上满是开心和满足。接下来的几天,他都能睡着了,而且睡得很香甜。因为他起床后,我会给他最喜欢的玩具吉普车玩。

评析:

从平时的观察中,我了解到翁一勰最喜欢的玩具就是车子,他一进教室就找玩具车子玩。我发现他这个小车迷,各式各样的车子他大都叫得出名字。我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成功了。一个玩具,一个如果,一句承诺,竟然对一个小车迷真的起了作用了!也许在我说过以后,留给他的是想玩的欲望,真正打动了一直以来都讨厌午睡的小男孩。

记得日本的井深大先生说过:人类在0——3岁时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属于“模式时代”,也就是说,婴儿不是像成人那样先分析理解之缘由,再接受,而是一股脑儿全盘记住。此期间最重要的是,为婴儿选择最好的信息刺激大脑神经的发育,同时要尽量避免那些不良信息印入婴儿的大脑网络。

对老师来说,知道要尊重孩子的需求,但有时候会很难知道他的需求;知道要关注孩子的选择,但有时候不知道如何提供更适合的让他们选择。

我想,不管我们的教养观念如何更新,“宽松、自主”都应该建立在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是否读懂了孩子,你是否对孩子信守了承诺。

从这一案例中我感悟到:原来很多事情是很简单的,只要你心中真正装有孩子,能够读懂孩子,那么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可能就会容易得多。

诚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缺点,面对孩子的缺点,作为教师不但要对每一个孩子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如何寻求改正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认真、细致地把握好每一个环节。

爱心可以温暖孩子,耐心可以教导孩子,细心可以感化孩子。我深深地体会到用“心”育人才能使教师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一天比一天高大,使孩子真正感受到幼儿园的老师就像他们的第二个妈妈。

正如《上海学前教育纲要》中指出:对于小年龄的儿童,我们更应给他们母亲般的关爱,恰当地向每个儿童表达亲热,满足其身心需求,让儿童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案例:老师病了


今天,我去娃娃家做客,孩子们对我真是热情,一会儿给我吃糖,一会儿给我吃苹果,一会儿又端来“乐百氏”、“露露”,我真是感到应接不暇。我灵机一动,马上装出难受的样子,捂着肚子说:“哎呀!我的肚子好疼呀,我好难受呀……”孩子们见我这样,都愣了,不知如何是好。“我好难受呀,怎么办呀,哎呀……”“我给你请医生去!”“我陪你去医院。”孩子们争着说。最后,我由几名孩子陪着去了“医院”……

几分钟后,我手里拿着“化验单”回来了。孩子们关切地问:“老师你的病好了吗?”“你肚子还疼吗?”我举着“化验单”说:“医生给我看病,问我吃什么了,我忘了刚才做客时吃什么了,你们帮我想想。”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我请他们把那些“吃的”都放在桌子上。这时,有的孩子大声地说:“老师,你吃多了。”“老师,你没洗手,把虫子吃到肚子里去了。”“你不能吃冰激凌。”“你不能吃好多苹果。”……我装着委屈的样子,大声地说:“我知道为什么肚子疼了,以后我再也不乱吃东西了,孩子们,你们学我吗?”“不——学!”

点评

教师在游戏中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创设教育情景,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学会关心他人,并知道不能乱吃东西,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案例:做个“狠心”的老师


案例一:

豪豪是我班最小的一个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特别的惹人疼爱!幼儿园里的老师和阿姨看见他总要抱抱他、亲亲他,家里人更别说有多宠他了。天气渐冷,穿脱衣对于新进来的小朋友的确是一个挑战,在别的孩子练习得热火朝天时,他面对不听话的衣服和裤子们大大出手,最后哭得满脸是眼泪鼻涕。慢慢地发现这个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而且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活动的持久性较差。分析下来除了孩子本身年龄过小发展较慢的因素,更多的是成人包办替代的过多,没有给予他自己动手的机会,导致了动作发展缓慢。在和其家长进行交流的同时,从生活方面着手让他自己多动手动脑。一开始我们采用儿歌等形式教大家怎么穿衣服,看到他的点滴进步就表扬他,有几次能自己穿裤子了。过了几天,又哭着闹着要老师替他穿,看到他那哀求似的眼光我真有点舍不得,但是如果我那刻帮他穿了,那么他前几周的努力都化为乌有,永远不会有自己动手的一天,对他以后的发展也不利。就这样我狠心的转过了头,五分钟后他走出了午睡室,衣服裤子全都穿好,脸上还留着哭过的泪痕。我重重地松了一个气!这样久而久之,豪豪的进步越来越大:豪豪会自己穿衣服了!豪豪会用积木变魔术了!豪豪会画漂亮的画了!

案例二:

莹莹是一个非常有主见有个性的孩子。每天来幼儿园区域活动时总是端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鼓励她和小伙伴一起去做游戏,她噘起嘴巴说:我不去!户外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大型玩具和沙地她还能纹丝不动,丝毫不受诱惑,任老师在引导,她还是噘起嘴巴说:我不玩!画画时别的孩子兴趣盎然,她连蜡笔也不肯拿,噘起嘴巴说:我不会!天气一天一天地冷下去,什么活动都不参加,不仅容易着凉,而且容易养成不合群的个性。观察莹莹和其家长相处时妈妈和奶奶都非常顺着她,一不满意就噘起她的小嘴表示不满,最后扭不她家人只好妥协。又一次区域活动,我说莹莹快点自己找个地方去玩吧!看到她故技重施,我口气严肃地说每个孩子都得去玩,然后把她的椅子搬到了一个区角,有拿了点材料放在她的面前。起初有那么点不高兴,会偷偷地瞄我,慢慢地视线转移到材料和同伴上去了。接下来几天碰到我带班她会噘起嘴巴自觉地参与活动,而我的配班老师上班她还是纹丝不动,看到我进来了没办法只能乖乖地自己动手操作。那几天我有意识地增加进班的次数,几周后莹莹有了可喜的变化!她的笑声越来越多,她的朋友越来越多,学得本领也越来越多!

分析:

也许那时那刻在孩子们眼里我是个坏老师、凶老师、狠心的老师,但是看到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我觉得一时的“狠心”能让孩子们迈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步逐步战胜自我,应该也有其教育的价值。有时对他们“狠心”点,也是相信孩子们能行能做好吧!

案例:老师,我不会!


在“我爱我家”这个主题中,我的搭班老师预设了一次“画手”的活动。我带着浓厚的兴趣,聆听了这次活动。陈老师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的一只手放在纸上,手指分开,不动,再用另一只手把它画下来,画完换另一只手画。这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可是却有很多孩子嚷着:“我不会!”其中喊得最响的是沈强。我跑过去问他:“老师把自己的手放在纸上,你来想办法把它画下来,好不好?”结果,沈强立刻直截了当地说:“我不会!”我知道他根本都没有考虑过。我看到他旁边的汤诗雯正在有模有样地画,于是我说道:“咦,汤诗雯是这样画的呀,沈强,你能不能学她样画画看呢?”没想到他还是说:“我学不来!”他还是这样怎么办呢?我只有拿着他的手,带着他画。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小杂货商的女儿,可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的崛起引起了欧洲和世界各国的注意,并被称为“世界第一女人”。她的成功与她的父亲自幼对她的谆谆教诲密不可分。撒切尔夫人的父亲罗伯茨,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杂货商。女儿很小的时候,他就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将来能有所作为。为此,当撒切尔夫人5岁开始上学时,父亲把她送入学校,并从那时起就不再允许她说“我不会”或“太难了”之类的话。她父亲经常带她去听音乐会、演讲,和她一起读许多名人自强、自信、自立的传记。她父亲教她对自己要有信心,千万不要去迎合别人,并经常对她说:自己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正如后来她在当选为首相时所说:我父亲的教诲是我信仰的基础,我在那个十分一般的家庭里所获得的自信教诲正是我大选获胜的武器之一。

自信,也就是一个人对能否实现个人理想目标的坚信程度。“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对孩子来讲,是其将来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之一。尊重、赞许与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这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注意对儿童自信心的早期培养。沈强的没有自信心,与家庭是有很大关系的。现在他来到了幼儿园,作为教师就应该尽大可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不会轻易地说:“我不会!”为了帮助沈强树立自信心,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积极鼓励与帮助。当孩子试图去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如整理玩具、帮助老师做事情时,我尽量不去干涉他,如说“这件事你干不了”等。因为干涉往往表示一种暗含的批评。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会引导他冷静分析,鼓励他去勇敢地尝试,而不会训斥、讽刺或说什么“你怎么这样笨”等会刺伤孩子自尊的话。总说这种话会导致孩子低估自己的能力,逐渐变得胆小、自卑和依赖他人。当孩子请求帮助时,我也不会包办代替,而会表示相信他的能力,如,“你以前做得很好,现在你会做得更好”等。

合理赞许与表扬。当沈强完成某项任务并获得成功时,我会及时给予表扬与赞许,使他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有一位父亲,发现自己的孩子学习虽不是很好,却非常爱下棋,且经常战胜成年人。于是,父亲抓住孩子的这一长处,指出其棋艺高超是努力的结果,启发他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中和其他活动中,这对于培养孩子在其他活动中的自信心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

尊重选择与信任。尊重孩子的选择、感情与意见,并在行动中帮助他建立自信心。爱抚、鼓励、点头微笑、表扬等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十分重要。

通过一个多星期的引导教育,沈强虽然还是经常说我不会,但他愿意去学习了,而且也有了竞争意识。

案例:老师,我错了


一、案例

事情还得从一周以前说起,那天下午户外活动的内容是观察小蝌蚪,我和孩子们围聚在幼儿园的小河边,看着,说着,叫着,特别兴奋。

“老师,我看到有的小蝌蚪长出了两条腿了!”

“我看到了三只小青蛙。”

“快看!小青蛙和小刺猬在一起!”

“在哪里?哪里呀?……”

在孩子们的指引下,我终于发现了藏身在石洞旁的小刺猬。就这样,我们把小刺猬带回了教室,展开了关于“刺猬”的生成活动。

家云是个调皮的男孩,平时略有欺负人的行为,每天都会有小朋友来状告他。小刺猬来到班上后,他自然是经常簇拥在小刺猬旁的一个。

开始,家云除了用眼睛观察这个新奇的动物,还要忍不住去碰碰它,他用小手去摸小刺猬的身体,然后赶紧缩回来,说:“啊,原来小刺猬的刺不是很硬的,有点软的。”渐渐地,孩子们都知道小刺猬胆子小,怕吵闹,遇到有东西靠近时,会变成一个刺球来保护自己。经过全班集体讨论,我们一致决定要照顾好小刺猬,管住自己的小手,不去碰、不去摸、更不去伤害它。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看到他和另一小朋友蹲在小刺猬的纸箱旁,手伸到了纸箱里面,我走过去,想提醒他不要去影响小刺猬休息。近了,我清楚地看到他手里竟然拿着一把美工剪刀!

“你看,剪掉一点点了”

“你说它会不会痛啊?”

“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不痛呢,再试试看。”家云这样回答,我听了非常生气,但我忍住了,说:

“我觉得小刺猬很痛的,它都缩成一团了,你们认为呢?”

“我也觉得它肯定会痛的。”另一小朋友点了点头。

“家云,你说小刺猬害怕别人欺负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它会变成刺球。”家云见到我发现了,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他低下了头。

“那你说它受到欺负和伤害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它会痛的……老师,我不是故意的,其实我也很喜欢小刺猬的……我知道错了……”

二、分析

家云看到小刺猬,心存喜欢,以至于忍不住想去摸,这是可以理解的,后来,当他多次经验总结,得知小刺猬不会反攻时,他便有了攻击性的行为,想出了用剪刀去剪小刺猬身上的刺的主意。

这正如他以往攻击其他小朋友的动机一样,我记得当他听到对方的哭声,他的眼神会变得跟打对方时不一样,略带有后悔的神色。说“老师,我错了……”

他不懂得打人是错误的吗?当然不。那为什么要等“打”的结果出来了才会明白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呢?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的批评与引导都不起作用呢?这都源于他无法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即无法较好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个性品质之一,需要从小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在日益增强,但还只是刚刚开始发展,他们还经常不能控制自己,行动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的自控行为很不稳定,随情景而变化,有时表现得好些,有时表现得差些。

案例:老师我没劲


古往今来,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地区没有不做游戏的孩子,也没有不喜欢游戏的孩子,孩子们离不开游戏,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天空、花儿离不开太阳。于是,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呼吁:“母亲啊,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吧,父亲啊,保卫和指导儿童的游戏吧。”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宣言:“……儿童的时代应该是游戏的时代……”,于是,我国正式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可见,游戏已成为孩子们“生命”的一部分。

可是,我们班却有一位不参加游戏的孩子——杨思璇。记得这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很好奇,别的小朋友哭闹的时候,她却问老师为什么他们老是哭,自己一个人则开开心心的玩积木。每当叫小朋友学习早操、听音乐跳律动的时候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还听不懂口令的时候,她的动作已经又到位又优美了,小眼睛聚精会神的盯着老师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认为她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紧接着就是国庆节,孩子回老家半个月,再次来到幼儿园,就一直嚷嚷着没劲,平时喜欢跳舞的她在早操、律动活动中看不见她活跃的身影,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身边的同伴,看到好笑、滑稽的事情一个人笑的人仰马翻。在宽松、愉悦的自主性游戏中,别的孩子忙着扮妈妈、扮爸爸的时候,她却搬着小椅子静静地坐在一边,问他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他的回答总是两个字“没劲”。

针对她个性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们老师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解释孩子最近发生的情绪变化,在家长处,了解到孩子在家非常的活跃,能翻版在幼儿园的活动,请爸爸、妈妈做小朋友,自己则扮演老师,要求爸爸、妈妈听话,做这做那。同时家长告诉我们,孩子的自尊心很强,非常的好胜,总是希望自己去指挥别人,在回老家的一段日子里,村上的孩子都听她的,在得到心理满足后回到幼儿园,事情发生了变化,没有小朋友听她的指挥,为此,她对上幼儿园会出现厌倦。

针对孩子的这种变化,我们两个老师统一意见,采取以下措施,尽量使杨思璇再次对幼儿园感到好奇,能愉快地参与幼儿园的一切活动。

(一)建立师生的和谐性。

大家都知道,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家庭进入到幼儿园的小班时,会被种种的不适应包围着。焦虑、恐惧、失落与无助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更

是孩子脱离不正规的家庭教育走入正规教育体制的第一站。这时候老师是她的唯一依靠,为此,我每天都给她一个拥抱,每天都主动与她交谈,不时抚磨她的头,和她好朋友式的亲亲、抱抱。没过多久,孩子看到我就笑,我两真的成了朋友。于是我逐渐和他交换条件,慢慢地他愿意在集体中以小老师的身份进行游戏,每当请她领操的时候,她特别高兴。于是我说:明天如果你在下面做的很漂亮,老师在请你上来做好吗?她欣然接受。可见,老师放下自己威严的身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多给孩子微笑和拥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信任你,孩子才会接受你,孩子才会听信你,孩子才会期盼你的到来。

(二)挖掘游戏的可玩性。

幼儿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点,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充分满足他们,为他们提供各种适合他们、能促进其发展的玩具。像杨思璇这个孩子心理比较的成熟,现成的玩具玩法单一,以无法满足孩子爱探索的欲望。为此,老师在捕捉到孩子这个信息后,要及时进行思考,对幼儿的操作材料进行研究。针对杨思璇动手能力较差的现象,我设计了“夹夹子”游戏,用彩色泡沫和自粘纸制作成形象逼真的太阳、瓢虫、刺猬、螃蟹、小鸡等物体,请幼儿用夹子为它们装上光芒、刺、腿等辅助物,同时这里隐含了对称、数字等数学知识,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孩子能力的差异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如能力弱的孩子就是随意的夹夹子和数夹子,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根据动物的实际现象进行正确的夹夹子,同时认识对称,如瓢虫左右各夹三个,螃蟹左右各夹四个等。孩子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有提高,他们感受到玩具的新奇,感受玩玩具的乐趣。为此,每天都期盼着上幼儿园,每天都期盼着老师会提供什么新玩具。

(三)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想法中,想象力若影若现,成人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育。当幼儿的一些想法稀奇古怪超越客观现实的时候;当他们手舞足蹈、自编自唱、乱涂乱画而兴致勃勃的时候,我们切不可用“对不对”、“像不像”等固定的成人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盲目否定。一名成功的教育者,应当爱护和教育孩子的好奇心,敏感地捕捉幼儿自由想象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并强化这种好奇心,使他们逐步养成敢问、善问的思维品质。因为想象力作为创造力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正如爱因思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在创造性游戏中,小班幼儿不会模仿成人,游戏情节总是很空洞。他们总是四处奔跑,小偷来了,打枪等模仿动画片,于是在讲评中我问孩子,为什么你们家里会有小偷呢?你们自己家有小偷吗?为什么没有?最后总结出,家里都有防盗窗和防盗门,所以小偷进不来。为此,我鼓励娃娃家也要装上防盗门和窗,大家一致通过,于是选材料,讨论怎么做,最后卷报纸、贴双面胶,大家整整忙了几个活动,在每一次

活动中大家都非常的自豪,感受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价值。为此,只要孩子真正进入了角色,就能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总之,幼儿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他们在探索中的许多想法常常违反常规,我们教师应给予肯定和热情鼓励,同时注意引导幼儿想象的方向,使他既符合客观现实,又超越客观现实。这样对发展幼儿想象力大有好处。于是,我们试着从不同性的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快乐,让孩子在愉快、自主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亲自感受自己的力量、同伴的帮助、朋友的支持,体验到成功离不开朋友、有趣的游戏离不开新奇,创新游戏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孩子们在多次活动中尝到了甜头,他们的创新水平正逐渐提高,给游戏注入了新的生机。

喜欢《案例:老师的承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的案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