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

05-31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所以,你是否知晓幼师资料到底是怎样的形式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案例: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实录:

1、抬头看看,看到什么了?你知道它是什么?(没有孩子能说出)像什么?

2、走近些,去摸摸有什么感觉?(有个别孩子在逐渐靠近墙壁,可滑倒了)其他孩子见状,马上停止上前。

3、教师采集墙上悬挂的一些冰凌,边采集边告诉孩子自己走在冰上的感觉

4、每人一根冰凌:摸摸有什么感觉?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孩子们拿到冰凌兴奋不已,没有孩子说冷,有孩子发现有水流下来了,手上在冒“烟”,少数男孩子在喊“棒冰真好吃”)

5、冰凌是什么东西变出来的?(孩子们把冰凌砸碎,观察其在阳光下融化成水)

6、讨论:为什么会有冰凌?

7、和冰凌留个影。(孩子们手举冰凌照相,

反思: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一年四季的概念、特征认识比较模糊。而昨夜的寒冷,不仅使孩子们迎来了冬爷爷送的礼物--美丽的冰凌,而且也给幼儿园带来了有趣的奇景:在幼儿园旁的一幢高楼顶上的蓄水池的流水因寒冷结成了一道冰凌瀑布,煞是好看,这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很是少见。于是,抓住大自然赐于的科学教育内容,我们组织了活动。望着美丽的冰凌,孩子们欢呼雀跃;摸着冰冷的冰凌,看着它们变成水;有些孩子还大胆的品尝“棒冰”,孩子们可高兴啦。活动中孩子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每个孩子对冰凌充满了好奇,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地探究过程,情感态度积极主动的,思维是活跃的,完全沉浸在对冰凌的观察、体验之中,通过摸、砸、融化实验等,使幼儿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因此,幼儿对冰凌的感受丰富起来了,也有了许许多多奇妙的发现,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在真实的环境里去体验、去尝试、去发现、去收获、去表达。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幼儿期是“疑问期”,它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好问和好尝试,在这一时期,许多成人看来是视而不见的事物,却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对他们来说,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接触到的,都是新鲜的。“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

多营造一个儿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条通向心灵的途径,在与孩子嬉笑游戏时,当你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儿童越会对你油然而生亲切之感——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案例:儿童个案1


乐乐,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

乐乐在班上属于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三代单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都对他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即使他做错了事,也没有人对他说任何不是。长期以来,他不容任何人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即使指出来,他也不承认。

乐乐的自尊心很强,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只允许自己犯错,不允许别人说他半点不是,同时,为了掩盖错误而去撒谎,这就是问题行为了。当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不能奏效时,我想到了“惩罚”。在一次手工活动中,乐乐做了一会儿,忽然向我报告值日生没发给他纸。我询问了值日生和他旁边的幼儿,都说发给他纸了。这次我没再像往常那样耐心地询问他,而是告诉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时候,每个人只有一张纸,剪坏了自己负责。有了这样的前提,乐乐就不能再得到纸,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别人做手工。以后每当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时,我都采用这种方法去抑制他的不良行为。比如:他在游戏中破坏了“娃娃家”的餐具,但却不承认,我就暂时不让他玩游戏,他只得坐在旁边看别人玩;他撕坏了图书不承认,就暂时不让他看图书;他抢了别人的玩具不承认,就暂时不让他玩玩具。利用这种暂停正在享用物品的“惩罚”,让他充分体验自己的撒谎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事实也证明,乐乐的这种受惩罚的经历和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确实有助于其纠正不良的行为。

案例:把“自主”还给孩子


在我开始之前,先请大家来看这么两个镜头,这都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比较常见的。

镜头一:区域活动开始,娃娃家人数已经满了,可一幼儿还是很想进去,不到别的区去,老师走过来,说:“你看,这儿的人已经满了,看看,哪个区还有空,这个区下次再来玩。”幼儿还是不肯走,教师半推半拉地将他拖到旁边的建筑区,边走边许诺下次区域活动时一定让他到娃娃家来玩。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镜头很正常,我们平时也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这位老师做的没什么错。那让我们再看下去:镜头一续:幼儿坐在建筑区中,一脸地索然无味,手中拿着积木,眼睛不时地往娃娃家瞟。

我们都知道,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中是必不可少的,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愉快地自我表现的地方。那么,大家认为镜头中的幼儿在原本应该愉快的区域活动中得到快乐了吗?很明显,没有!为什么?在这两个镜头背后,我们会发现,少了两个字——自主。

是的,我们的孩子缺少真正的自主。区域活动,本意是让幼儿自主选择的,在镜头中的孩子由于人数的限制,他的自主选择落空了。在实际中,由于各区人数的限制,每次选择区域的人数不可能和限制的人数刚好一致,这样就会导致有幼儿不能达成心愿,空有自主选择的条件而没有实现自主选择的机会。而在操作中,教师通常是分配任务及活动区或是担心幼儿偏区而采取轮换的办法,这样一来,幼儿连仅有的一点自主选择的机会也没有了。

其实,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还有很多。就好比在户外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玩沙袋,让孩子们想出各种玩法,看谁创造的玩法多。分散活动之后,教师把大家集合起来,讲评说:“刚才有的小朋友的玩法很好。有的小朋友虽然在玩,但是玩得不好。现在,让XX来告诉我们他的玩法。”讲评过后,幼儿们又纷纷玩了起来,不过,这次大部分幼儿围在老师身边玩,不住地演示他们的新玩法,有的还特意摆出姿势叫老师看,等待老师的表扬,教师对其中的几种玩法点头赞许:“我看到XX玩得和别人不一样!”还有一部分想不出新玩法的孩子则僵立在那儿苦思冥想或是开始跑动,于是老师提醒道:“你看别人都动脑筋了,你们动脑筋了吗?”其实,在户外活动时,幼儿原本是放松自己,在自主的活动中去发现的。马斯洛认为,在活动中,幼儿应该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只生活在此时此刻,他们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现在的时刻和眼前的情形,倾心于现在的活动。但是我们发现这类活动中幼儿的行为似乎更多是为了迎合教师的愿望,获得教师的夸奖,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游戏需要。当孩子通过教师的行为和言语揣测教师时,那种本该属于孩子的自然的、自主状态被打破了。

归根结底,幼儿缺少自主折射出的是我们教师在观念上的问题。我们教师多从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为幼儿考虑。我们所看到的,我们所给予孩子的这些自主只不过是老师的控制下无法实现的“自主”罢了,只不过是表面上的“自主”。

为什么幼儿会缺少“自主”呢?首先,这一情形的出现,与我国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文化有关。强调“师道尊严”,要求学生必须服从老师。在这种思想文化影响下,作为幼儿教师,要一下子彻底转变观念,是不现实的。

其次,没有把幼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是从教师自身的需求出发。为了维护班级常规,活动效果等,老师制定了许多“规则”:如绘画时不准说话、不准随便动活动区材料等。对幼儿有太多的“不允许”。当幼儿有不符合规则的行为出现时,老师会采取种种措施将幼儿引到“规则”中来,可这样一来,幼儿哪里还会有什么“自主”可言呢?如镜头中的孩子,他要到人数已满的娃娃家去,违反了区域活动的规则,于是教师出面软硬兼施,不顾幼儿的意愿将其塞到了其他区,以维护区域活动的规则,至于幼儿对这个区是否感兴趣、喜不喜欢玩这个区,则不在老师的“规则”范围内。

现代幼儿教育急需我们把“自主”还给我们的孩子。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并确保其选择能够实现。我们平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真当幼儿有了兴趣时,我们却无视于这种兴趣的存在,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着这种忽视、干扰甚至扼杀、破坏幼儿“兴趣”的现象(尽管是无意识的)。这不是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了吗?就好比镜头中的孩子,他想到娃娃家去玩,就让他去嘛,为什么要硬生生地扼杀他的愿望呢?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个区的人数已经满了,就不能去了。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开两个娃娃家呢?限制每区人数,目的是为了保证活动的质量,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剥夺了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权利。《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在游戏过程中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想想,我们做到这一点了吗?

二、给孩子减压。让孩子有自主活动的权利。在提出平等对待幼儿、尊重幼儿的今天,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不必要的规则去约束、限制幼儿的行为呢?我们老师要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在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教师需要成为一个富有童心、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游戏的大孩子。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面对的是具有三分之一确定性和三分之二不确定性的孩子,正是这些确定和不确定因素,使得每一个孩子犹如一本书,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需要我们每位教师摆正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位置,以儿童发展为本,把“自主”还给孩子,和他们一起成长,和他们一起共同探索世界的奥秘!

儿童绘画与内心世界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说歌谣、唱歌、跳舞都可以表达他们的心理活动。而对孩子来说,绘画是把自己的内涵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极好形式。当他能说话的时候,同时也伴之以涂涂画画,不管在墙上、地上、纸上总是边画边说个不停。这是由幼儿期到儿童期的表现形式的发展。一方面是表现手段的变化,由自身的身体活动进步到使用工具(树枝、泥土、石子、画笔等)涂涂画画或堆堆捏捏。另一方面,是由冲动的表现(没有想画什么的要求)进步到逐渐明确画什么和怎么画。对于儿童绘画,我们成年人一眼看去不能理解的东西很多,这是因为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孩子认真画的画虽然看上去无法理解,其实里面包藏着心理发展的萌芽。成年人的不理解,往往压制和挫伤那些智慧的嫩芽。所以,懂得一些儿童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说,儿童画是孩子自己的“脑电图”,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窥视出孩子自己的性格类型和思维状况,那线条的造型显示着孩子的个性、情绪、气质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的趋向。

有的心理学家在研究工作中,让每个孩子画一张画。他们从画面分析看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画面生气勃勃、幽默、自然、富于感情,形象高大,线条生动,色彩浓艳。可以说,画中人就是他们自己。有中度自尊心的孩子,画面有些拘谨,形象不大方,重修饰,不自然。有低度自尊心的孩子画画呆板,形象拘束渺小,缺乏想象力。我们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特征,就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出有健全性格的人。

案例:还给幼儿游戏的掌门权


案例小记:今天我带孩子们玩游戏《贴人》,绝大部分幼儿都非常感兴趣。可周晨蕾和郭帅妮两位小朋友却不想参加,理由是:不喜欢。在我的反复动员下,她们俩才恹恹地来凑了个数,实际并未真正投入到游戏情境当中。

反思: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基本活动。相信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全体幼儿玩一个相同的游戏这种模式对所有的教师都不陌生,但是否每一位幼儿都会对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活动感兴趣呢?当我们遭遇到以上类似的尴尬时,我想,我们是否应该提倡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的过程。与传统的游戏教学方法相比,自主游戏给了幼儿最大的空间和自由度。但自由不意味着放纵、随心所欲,如果你认为只要给幼儿提供所有的材料便可自由解散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么教师在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应该怎样迎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让其在有组织、有目的、有乐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自由、持续地获得健康成长和整体全面和谐发展的生活体验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认为教师应该这样做:

一、教师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游戏观。

观念先行。游戏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观念作指导,不能实行“无为而治”,更不能是“一时心血来潮而为之”。如果游戏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来指导,那游戏深层次的教育潜能就不可能被充分挖掘出来,游戏便失去了它的灵魂与光彩。杜威说过: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游戏应像幼儿的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一样重要,教师不能随意剥夺幼儿的游戏权利。我们每一个游戏的开展都有它的目标,或发展想像力,或学习某个技能,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幼儿的成长发展上,即要让幼儿有所得,而不是花架子,走过场。由于幼儿探索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兴趣的不稳定性和行为的不持久性,所以我们组织的游戏也应该是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这样幼儿的兴趣才会被持久地吸引过来。

二、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合适的游戏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游戏的效果。如在班级区域游戏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区角,如我班的美丽加工厂,那里有孩子们巧手打扮的服饰袋,包装带做成的假发套,可乐瓶做成的花篮等;问号工作室里为孩子们提供了地球仪、放大镜、天平、量杯、有关星球的资料等;读书俱乐部里是应有尽有的图书,近一半是幼儿由学习上的某个问题而自发从家里带来的;计算区里不是简单的计算题卡,我们绘制了许多没有上色的荷花,在每一片花瓣上是一道算术题,需要幼儿用彩色的不干胶片将结果体现出来,手脑并用,两全齐美。区角和材料都有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需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保障幼儿的游戏时间,就是保障幼儿的游戏权利,不能因为其他活动而挤占幼儿的游戏时间,更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游戏前的介绍和游戏后的评价上。

三、教师要成为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和鼓励者。

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发生。“老师,聪聪把我的皮球换走了。”“老师,我想玩另外一个游戏。”相对大人而言,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什么事情都喜欢向老师告状,问问老师的意见。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幼儿办错事或自己能处理事情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处理与参与,使他们成为主角。而在幼儿真正需要帮助时,可教给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四、教师要成为幼儿游戏成果的分享者。

幼儿在一定时间的游戏后,肯定大有收获。“老师,我搭了一座美丽的星球花园,我们地球上的人马上可以搬到这里去居住了。”“老师,我能将溜溜球玩出三种玩法:荡秋千、地球自传、蚂蚁上树。”当你听到这样的呼唤声,应该马上作出积极恰当的反应,光说“不错”“好的”这些口头表扬语太苍白无力,应进一步启发激励,鼓励幼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游戏是孩子的,只有将游戏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孩子,游戏的价值才能回归本位,而不再是孩子学习与生活当中零星的点缀。

案例:“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


张老师正在教小班小朋友一首新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不动,一边听老师弹琴一边学唱,只有丁丁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他一会儿推推旁边的佳佳,一会儿转过身来,趴在椅背上,看着后面的墙壁发呆,张老师看了看他,没理会,没多久,丁丁突然站起来,跑到老师身边在钢琴上用力敲了几下,钢琴发出一串杂乱的音。小朋友都大笑起来,张老师生气地拉开丁丁,说:“赶快回到座位上。”丁丁边笑边跑回座位,但没一会儿,丁丁又站起来跑到窗户下,拿起柜子上的串珠玩起来,几个小朋友齐喊:“老师,丁丁又跑了。”张老师看了看他说:“不要理他。”说完领着小朋友继续唱歌。丁丁没有回头,自己专心的玩着。

从某个角度而言,丁丁的确是一个问题儿童,他会在“学本领”的时候突然跑开,专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也会因打人被其他孩子告状,他是班上令老师头疼的孩子,每天都要有一个专门老师看着他,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影响幼儿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规则,尤其在小班,建立规则意识,进行常规训练,是幼儿在园学习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是那些能遵守各种规则,听老师话的孩子,而丁丁恰恰是未被这些规则所“驯服”的孩子,喜欢自行其是而不愿听从老师的安排。于是,在要求“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行为”的环境中,他总是不断出现问题,成为一个特殊人物。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案例: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歌谣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