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带幼儿去玩报纸游戏。一到操场,孩子们就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技巧制作纸球,然后玩自己制作的纸球。我鼓励哀叹们玩出多种花样。他们有的踢纸球练射门,有的用纸球进行抛接练习,还有的用纸球当子弹互相追逐射击。场地上到处是孩子们的笑声和喊叫声。
我看这个游戏玩得差不多了,就提议说:“现在咱们玩一个赶小猪的游戏,看谁最先到终点又遵守规则。”孩子们刚玩了两次,卢冠桥就大声说:“真没意思。”我愣了一下,说:“那你说一说,不玩这个游戏还有什么游戏可以让我们大家一块儿玩吧?”他想了一会儿说:“咱们可以玩运球比赛。”我问大家行不行,孩子都同意。
于是,他们手拿纸球分成四组玩了一遍。我看到孩子们情绪很高,便说:“咱们这回不用手拿球来玩运球比赛,看谁的办法又快又好?”于是,大家随口口令开始比赛:有的孩子将球夹在两腿中间跳着走,有的放在脖子底着头走,还有的夹在腋下跑,真是千姿百态,可爱极了。玩过一遍后,我组织大家进行了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快而有的却很慢?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讨论后幼儿达成共识:把球夹在肘关节中便于跑动,球还可以不掉。
大家又玩了一遍。查宇第一个到了终点,兴奋地告诉我:“这个办法还真好,下回我也要想个好办法。”我忙说:“行,王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更好的、与众不同的方法。”他满足地笑了。活动结束后,我表扬了大家肯动脑筋,使一张报纸能玩出那么多花样。就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活动。
通过这件事,我更深地认识到,孩子有很大的潜能,老师要相信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既锻炼身体,又学会用一种材料创造出多种不同的玩法。
评析
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废旧材料让孩子们创造出多种玩法,这正是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孩子们每天都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但不可能天天都有新的游戏材料,那么,让同一种玩具或材料变化出新的玩法,使幼儿愿意玩,从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和探索的问题。“玩纸球”活动就是王老师在这方面的尝试。
在玩纸球的游戏中,老师鼓励孩子们玩出多种花样,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老师还通过提问和建议不断使游戏在孩子的兴趣点上想纵向深发展,让孩子们在充分体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得出结论。一张报纸有很多种玩的方法,而不同的玩法又使孩子们得到了不同的锻炼。愿我们共同探索,尽可能让每一种活动材料都发挥出多种作用。
实录:当孩子们打开包装好的月饼时,一包白色的东西掉了出来。周礼杰立刻说:“这个东西不能吃,会死掉的。”顾可为接着说:“这里面的是石灰,所以吃了会死的。”“哦,这里面是石灰?”我好奇的问。
“我们打开来看看吧!”徐高阳提议道。徐高阳自告奋勇的拿过一把剪刀,将白色包装袋剪开,并且倒了出来。
“这个用火烧一下会着起来的。”吴奕晨说道。
蒋经纬悄悄的拿起包装袋,看着上面的字念道:“不可食用。”又念道:“脱氧……,这个我不认识。”我帮助了他。孩子们问道:“脱氧剂是什么东西?”
反思:孩子们不经意间的发现,引发了全体幼儿对脱氧剂的兴趣。我当即便调整了原定的活动内容。花了近10分钟的时间帮助孩子们搞清:脱氧剂是什么样的?脱氧剂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脱氧剂不能食用?与脱氧剂相似的物体叫什么?
可能这些问题成人都会觉得很难解释。但在我班孩子的智慧头脑解决下,繁琐变为简单。孩子们通过互相的讨论,总结出一个结论:以后吃东西前要多关注,关注包装盒中的物品;关注包装盒上的文字与日期等。
我们经常说要善于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并且要再有目的,有质量的抛回去。这次的生成活动我感觉抛与接,接与抛都是有目的,有作用的。相信在这次活动的影响下,孩子们会更关注自己身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人与环境的。
——记一次科学活动
西园实验幼儿园邢文燕
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是意大利瑞吉欧一艾米利亚在《儿童的百种语言》的一名隐喻它生动地诠释了师生交流的双向互动。教师要接住幼儿抛出的球,就必须充分了解幼儿,深入领会《纲要》的精神,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探索。
在活动区里,我用矿泉水瓶子制作了几个简易的天平,在进行活动区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喜欢在那里摆弄它,喜欢把一些比较小的玩具放在里面有模有样的称一称,他们只知道天平可以称东西,其实怎么正确使用天平孩子们还不太明确,有时候还会有小朋友问我,“老师为什么天平老师往一边歪呀?”是啊,为什么往一边歪呢?为了让幼儿能明白这一道理,能够通过自己观察来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学会思考,提高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我带孩子们进行了一些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探索、大胆操作,并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孩子们特别高兴。
一天,我将幼儿带到操场上练习走平衡木,由于已经是中班的孩子了,走平衡木相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难度,大家都能够平平稳稳的走过去。于是我增加了一些小难度,要求大家能够手提装满水的可乐瓶,并且能够保持平衡地走过去。这个时候,大家都跑过去拿可乐瓶,有的孩子拿了一个,有的拿了两个,我不加任何干涉,任由他们自己去进行。我认为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远远比老师预设的问题多,也正是孩子们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问题。大家兴趣正浓的时候,有小朋友跑来对我说:“老师,我提着一个瓶子走路,总是往一边倒。”这个时候,我并没有把答案立刻告诉他,而是将这个问题抛向了全班的小朋友,这样幼儿往往更容易了解,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只会让幼儿更快对这件事情失去兴趣,结果都知道了,他们哪里还有兴趣去理会探索的过程呢?“刚才有小朋友说,他提着一个瓶子走平衡木很容易往一边倒,你们觉得呢?”有这种经验的小朋友马上都响应了起来,其他的小朋友也马上提着一个瓶子试了起来。将问题抛向大家,让大家自己探索来寻求答案,在每个幼儿分别尝试了提一个瓶子和提两个瓶子走平衡木后,我开始提问了:“你认为哪种方法走平衡木最平衡呢?”宁宁说:“我觉得提一个瓶子总是往一边倒。”娅娅说:“提一个瓶子的时候,一边重,所以总是往一边倒。”娅娅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根本。但我仍然没有急着总结,而是请的大家都提上一个瓶子走一走,感受一下,是否提一个瓶子时,往重的那边倒。又问:“那提两个瓶子走平衡木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扬扬说:“我觉得两个手都很重。”这个时候,我没有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答案,而是让幼儿在后面的活动中继续去寻求答案。
第二天,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天平、小积木等操作材料,活动开始,我说:现在你们桌上都有一个天平,请你们往天平的两边放积木,然后观察一下,会发生什么事情?”小朋友们马上开始了行动,有的往两边都加积木,有的只往一边加积木,在加积木的同时就有小朋友问了:“老师,为什么我的天平往一边歪啊?”“老师我发现我们的天平不平衡。”这些是我早预料到会出现的问题,于是我问:“其他小朋友的天平歪吗?”得到歪的答案几乎是百分之百。为什么会歪正是我需要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去探索的问题,所以我没有回答他们,只是说:“你们想想办法,让天平两边平衡。”大家并没有因为前面困难而放弃,而是继续往天平里加着积木,这个时候,我加入到了他们中和他们一起操作,当看到他们的天平往一边倒时,我将另一边拿出了一块积木,这个时候,天平的另一边稍微往下沉了一点,小朋友们看到了这一现象,好象明白了些什么,马上也从歪的那一边也拿出了一块,天平的另一边又沉下去了一点,于是很多小朋友都学着从那边拿出一块积木。这个时候,让他们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怎么,天平歪向了另一边呢?大家这个时候都问我:“老师,这时怎么回事呢?”看来,他们真的遇到难题了,于是我引导他们将天平两边的积木分开倒在两边:“请大家数一数天平两边的积木各又几块,是不是一样多?”大家马上数了起来,很快就说出了数量,并且也知道是不同的数量.我请大家把积木各自还回天平的两边,观察是往哪一边歪:“请你们观察一下,天平到底是往多的一边歪,还是往少的一边歪呢?”大家动作很迅速,很快就放了回去,并且都抢着回答我的问题,扬扬说:“我觉得是往多的那边歪。”飞飞也说:“是往多的那边歪。”接着每一组的小朋友都肯定了答案,是往多的一边歪,我接着问:“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往多的那边歪呢?”大家都纷纷动脑筋,郭欣韵说:“因为积木多一些。”园园说:“多的那边重,所以歪那边。”晨晨说:“多的那边重,少的那边轻,所以往重的那边歪。”牛牛说:“一边多一边少,一边重一边轻,是往重的那边歪。”孩子们很快的出了答案,我马上肯定了他们的答案,并对积极动脑筋的幼儿进行了表扬,鼓励大家都动脑思考。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让天平的两边平衡了,我问到:“刚才你们都知道了,天平是往重的一边歪,那么怎么能够让天平的两边平衡呢?”鑫鑫说:“我知道,我知道,那就让重的一边轻一点。”明明说:“把重的那边的积木拿一点出来就可以了。宁宁说:“往轻的那边再多放几个积木就可以了。”我说:“你们说的我也不知道行不行,拿请你们就按照自己的饿想法去做一做吧!”于是大家又开始忙了起来,我在一边静静的观察着,很快就有小朋友传来了高兴的欢呼生:“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接着成功的消息相继传来,大家都按照自己说的办法实验成功了。通过自己动脑筋得到的答案,幼儿是最高兴,因为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我马上也溶入到了他们的喜悦中,接着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这样做可以让天平两边平衡呢?”园园说:“因为重的那边变轻了。”小雨说:“因为我把重的那边拿了几块积木出来,就变轻了,就沉下去了一点。”静静说:“因为我把轻的那边加了几块就变重了。”看来大家都明白了,减轻或加重两边的负重可以使天平两边平衡。但是还是没有理解当两边一样重的时候,才是平衡的前提之一,于是我说:“你们再把两边的积木倒出来来数一数,这时候各有几块积木啊?”大家数后发现两边的积木一样多,扬扬说话了:“老师,两边的积木一样多。”全班的幼儿都认可了这个答案。通过这一活动幼儿虽然不懂什么叫杠杆、力矩和力臂,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了这个原理,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在延伸活动里,我们进行了生活中的平衡现象的探讨,大家说出了很多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有的说:“买菜的称。有的说:“大吊车”还有的说:“翘翘板。”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了,我对本活动进行了反思,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及时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再把球抛向幼儿,让孩子们主动学习,幼儿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孩子们非常喜欢此类活动,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总结能力,通过实验幼儿了解了天平平衡的条件,并了解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此次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在每一个实验过程后设计一些简单的表格,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记录。在以后的活动中还应该把活动考虑的更全面,在延伸活动中让幼儿制作一些玩具,对天平知识了解的更多。
本月有一次教学活动,我们进行的内容是运动课程:《传球》。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请幼儿分成两组自由探索9个人玩一个球的方法。在孩子们分组自由探索玩法的时候我注意观察了两组幼儿,发现他们有很大的不同。一组幼儿在宸宸小朋友的带领下先坐在一起讨论好玩法再开始探索,另外一组幼儿是由煜煜小朋友负责的,但是球老是被她抱在胸前和她一组的小朋友要她和他们一起玩她就是不愿意。后来还是经过老师的引导和调节他们才开始小组集体玩球的,这个时候宸宸那一组小朋友已经玩挺长时间了。
分析与反思:
两组幼儿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宸宸小朋友这一组他们会互相讨论、商量再制定统一的玩法,这就说明他们的合作能力比较强。而煜煜小朋友这一组的幼儿之所以会发生矛盾经过老师的调节和引导才开始共同探索球的玩法这就说明他们这一组小朋友的交往能力相对较差。也许有的家长会认为小孩子吗还小了,不懂事,要讲什么合作能力呀,讲了他们也不懂。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另外,作为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合作”对于幼儿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十分必要,因为人在社会中生存依赖多种技能,合作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也是幼儿作为社会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而且现阶段的幼儿正处于中班下学期他们的年龄特点就表现为: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逐渐学会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其他孩子及服从的经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让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所以在婴幼儿时期就注重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这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更加需要幼儿的主体配合。我从自己的实践和资料、信息的收集中感觉以下两种方法比较可行也比较有效。
(一)、引导幼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兴趣是好奇、兴趣是智慧的钥匙、兴趣是人成长的摇篮、兴趣是学习的良好开端、兴趣是尝试的先导。如何引导幼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要有饱满的激情,组织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以激情感染幼儿,激发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游戏活动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如何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合作意识我们在平时的区域游戏中进行了点滴尝试。我们先后开设了娃娃家、娃娃超市、小小点心店等区角让幼儿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体验了同伴之间互相合作的乐趣,懂得了做任何事情要遵守一定规则。
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激发幼儿合作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育活动结束后就到了加餐时间,我组织孩子们分组如厕、洗手,值日生做值日。当孩子们看到保育牛老师端来加餐时,有两个孩子就好奇的围上来,想看今天吃什么。杜杉问我:“老师你知道我们今天吃什么?”马竞骁也说:“老师我看到了是圆圆的小球。”“老师这个小球特别像我在游乐场里捞出的弹力球。”甜甜拉着我的手高兴地说。其他孩子听见也跟着欢呼:“我们今天吃弹力球。”牛老师只笑不说,我也很好奇的走过去一看“哎呀!真的吃弹力球啊?”今天的点心是黄色的椰蓉球,乍一看还真像彩色的弹力球呢。我拿起一个椰蓉球自言自语:“真奇怪,今天居然请我们弹力球!”同时故意露出一脸惊喜和疑惑。“哈哈,老师真的以为是弹力球!”孩子们窃窃私语,那是他们在笑话我连椰蓉球都认不出来呢。
我提了个问题:“看,这弹力球还像什么?”
“像圆形的糖果。”“像我妈妈做的肉丸子。”“像花朵。“像泡泡。”“像果冻”……
我说:“你们要是吃了弹力球,可别都蹦蹦跳跳的跑了哦!”
“啊?吃弹力球,我们就会蹦蹦跳跳?”“我们就像弹力球跳的高高的?”孩子们被我的话逗乐了。
乐乐说:“我看过米奇妙妙屋的故事,米奇和它的朋友在脚上绑上跳跳球,它们在小路上跳得可高可远了。”
“对哦,吃了弹力球会跳的很高很远。要是你们吃完弹力球都蹦蹦跳跳的跑掉,我可怎么办?”我紧锁眉头说。
“哈哈哈……我们要是跳的又高又远,老师就抓不住我们了。”孩子们大笑。
我更愁了:“那可糟了,中二班这么多小朋友都蹦蹦跳跳的跑掉了,可老师只有一个。我怎么才能抓住你们呢?”
默默说:“老师别怕,你也吃一个弹力球,也会蹦蹦跳跳的,再把我们一个个抓回来!”
我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
坨坨说:“老师,你拿一张渔网,把我们都网住,带回来。”
我赶紧拍手:“这个办法不错,叫一网打尽。”
马竞骁说:“老师,你可也在地上涂一些胶水,这样我们就都粘住了。”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是个妙计,老师不用花很大的力气就把你们抓住。”
果果说:“我的办法是让老师拿一个吸尘器,就像动画片里的熊大一样把我们都吸回来。”
白易轩说:“让老师变成奥特曼来抓我们。”
孩子们积极、投入地想着各种办法。我把椰蓉球分给孩子们,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似乎在期待着有弹力球可以让他们真的蹦的又高又远。
吃完点心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到户外玩起了“跳跳抓抓”的游戏。孩子们蹦跳在园内各处,我则想尽办法去抓他们……
相信《案例:小便池里的玻璃球》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案球的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